時事新聞

蔡英文:下了車,我們都是走路的人

蔡英文:下了車,我們都是走路的人

蔡英文在臉書發文說,「下了車,我們都是走路的人!」呼籲人車相互尊重、共同努力,逐步朝向「人本交通」國家前進。(擷取自蔡英文臉書)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針對行人交通安全,蔡英文總統今晚在臉書發文說,「下了車,我們都是走路的人!」呼籲人車相互尊重、共同努力,我們就能夠逐步朝向「人本交通」的國家前進,讓每個人快樂出門、平安回家。 蔡總統以自己為例說,在倫敦念書時常常走路,要去比較遠的地方,就會搭巴士或地鐵;而在當總統之前,她也常常自己開車。每個人都有成為行人的時候,也都有可能是駕駛人。 她表示,在台灣,不同的道路使用者、不同的交通工具使用者,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經驗與感受。不過,追求更安全的交通環境,是我們的共同目標,這需要大家互相尊重、落實改變,共同創造出更理想的交通環境。 蔡英文說,她深刻理解,大家對台灣的人行環境、交通安全都有更高的期待,也有很多的討論。行政院今天頒布「行人交通安全政策綱領」,同時將在8月底,把「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草案,送交立法院審議,就是期盼回應大家的心聲。這不僅代表政府的決心,也代表改善行人用路的安全,必須是一場從中央跨部會、地方政府,乃至社會教育紮根的全民運動。我們一定會積極地來推動,一步一步提升台灣的道路交通安全。 蔡英文也說明政府訂定了短、中、長期的計畫,推動三大精進的作為: 一、推動「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 : 由行政院長擔任召集人,定期召開「中央道路交通安全會報」,讓中央與地方能共同協力,政府與民間能夠深化合作。 二、落實行人交通安全改善,由工程、教育、監理、執法面著手: 在工程面,今年會盤點600處優先改善路口(段),並在明年完成。我們也投入4年400億元的預算,推動「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並研議「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讓各級政府落實人行安全設施,推動道安改善工作。 三、完善公共運輸系統: 交通部及各地方政府,持續推動公路公共運輸計畫,建構便捷、友善、舒適及可靠的公共運輸系統,鼓勵民眾多使用公共運輸,減少道路的擁擠與衝突,也朝向淨零轉型的目標前進。 總統表示,大家所關心的執法層面,取締違規雖然是降低事故的方式之一,但不是目的。至於監理層面,我們也會推動違規紀錄嚴重者換照,完善各項監理管理機制,提升安全駕駛能力。政府會做好社會溝通、持續完善機制,讓國人一起維護道路秩序。另外,教育紮根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們會持續宣導「行人優先」、「停讓文化」 ,以及完善監理管理機制,這也會是政府接下來的重點工作。
蘇永耀 2023-08-17
民進黨四線作戰 侯柯「綁著打」

民進黨四線作戰 侯柯「綁著打」

副總統賴清德19日出席藥師公會會員代表大會晚宴,向所有會員代表揮手致意。 (記者劉信德攝)   〔記者陳政宇/台北報導〕二○二四大選激烈交鋒,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穩健凸顯自身優勢,直球對決議題攻防。黨內人士表示,因應對手陣營的輿論戰,賴競辦、中央黨部、立院黨團、立委參選人發揮「四線作戰」火力,近期將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綁著打」,讓民眾清楚認知,民進黨才是最值得信賴的執政品牌。 各陣營隨選戰倒數攻防加劇,民進黨近期密集瞄準與柯文哲、侯友宜有關的多項議題,包括居住正義、財政紀律、黑金貪腐、外交表現等。黨內人士表示,侯友宜、柯文哲兩人在諸多問題上具有同質性,也經常為與執政黨作對「為反而反」,約於民進黨全代會後,展開將柯、侯綁在一起打的策略,避免對手炒作「全黨打一人」哀兵策略。 至於是否會促成「藍白合」,黨內人士表示,民進黨持續掌握、審慎看待藍白競合動向,儘管在野陣營目前仍各自抱持算計,但民進黨不能過度樂觀,藉由賴競辦、中央黨部、立院黨團、立委參選人展開「四線作戰」的火力攻勢,除拉抬小雞聲量,也務求快速、全面且直接地回防。 防守才是勝負關鍵 失誤少就能贏 民進黨秘書長許立明分析,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到底是否獨立參選,相關因素紛紛擾擾,目前時間給郭的壓力越來越大,民進黨會做最好的準備因應。 一名綠營人士評估,觀察長期民調趨勢的走向,現階段誰犯的錯越少,誰勝出的機會越大,尤其「負面人設」很難挽救;例如柯文哲近期支持度浮現下滑危機,不僅是因為侯友宜腳步回穩、藍營支持者歸隊,更是因為柯的「仇女」失言,以及力挺涉貪遭起訴的新竹市長高虹安,導致婦女及青年選票鬆動流失,恐怕一去不復返。 賴清德曾在民進黨中執會提醒,行政團隊要特別謹慎避免出錯,他以棒球術語形容,強力打擊只是增加精彩度,防守才是勝負關鍵,失誤少的就是贏的一方。 綠營人士說,輿情策略向來是滾動式調整,賴按原先設定的選戰節奏,主軸放在凸顯賴清德在國政、外交上的優勢,提出策略穩固從對手流過來的選票。
陳政宇 2023-08-20
挺菲制中 美日澳南海聯合演習

挺菲制中 美日澳南海聯合演習

為表達對菲律賓的支持並牽制中國,美日澳三國海軍廿三日將舉行聯合演習。圖為二○二一年十月日美澳三國與印度的軍艦參加馬拉巴爾軍演。(美聯社檔案照)   反制中國水砲攻擊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十八日報導〕日本共同社十八日報導,日本海上自衛隊和美國、澳洲海軍將派遣大型艦艇前往菲律賓,並預定廿三日在南海進行聯合演習。由於中國海警船本月初於南海仁愛暗沙附近包夾菲律賓補給船,並發射水砲攻擊,此事已引起國際注目,報導也指出,這次的日美澳聯合演習,意在對中國進行牽制。 出動兩棲攻擊艦 報導說,這次聯合演習,包括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準航母護衛艦「出雲號」、澳洲海軍兩棲攻擊艦「坎培拉號」及美軍兩棲攻擊艦「美利堅號」等均將登場。三國將藉此次聯合演習,明確表明確保南海「航行自由」的意志。 菲律賓在一九九九年將二戰時期的登陸艦馬德雷山號,刻意擱淺在仁愛暗沙,並派遣軍力駐守,藉以主張實際控制,但也因此需要定期派員前往換班並運送補給。 確保南海「航行自由」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上台後修復與美國關係,今年四月增加四座基地提供美軍使用;菲律賓也與日本擴大安全保障合作,雙方今年二月簽署多項協議,讓自衛隊在菲國境內執行人道支援和救災活動更為順暢,未來可能升級簽署允許兩國部隊互訪的「相互准入協定」(RAA)。 菲國與美日接近引起中國警戒,今年七月開始對菲國派往仁愛暗沙的補給船進行尾隨騷擾和阻撓,八月間更爆發中國海警船對菲國補給船發射水砲攻擊。一般也認為,除了仁愛暗沙位處中國在南海控制島礁的最前沿之外,中國也想藉此測試美國底線。
林翠儀 2023-08-19
民調:56.6%國人看好賴清德當選總統 柯侯皆低於2成

民調:56.6%國人看好賴清德當選總統 柯侯皆低於2成

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賴清德(中)、侯友宜(右)、柯文哲(左)的最新民調。(資料照)   〔記者陳政宇/台北報導〕台灣民意基金會今(18)日發布最新民調,在2024大選三腳督戰局下,高達56.6%國人看好民進黨賴清德當選總統,民眾黨柯文哲則獲19.6%,國民黨侯友宜12.4%。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分析,台灣選民一面倒看好賴清德脫穎而出,這是一個「趨近最低社會共識」的選民政治判斷,將對選情帶來巨大且深遠的影響。 針對國人看好誰當選2024總統,民調結果發現,56.6%國人看好賴清德,19.6%柯文哲,12.4%侯友宜,5.8%沒意見,5.6%不知道或拒答。 游盈隆進一步分析,整體來看,台灣選民不分老少、教育程度高低、職業背景差異、居住地南北東西,目前都呈現一面倒看好賴清德將贏得2024台灣總統大選,這是台灣總統選民目前的集體政治判斷,選民不是傻瓜,其態度相當程度反映了當今的政治現實,「一個團結的執政黨對抗分裂的在野陣營」。 游盈隆表示,自今年五月迄今,台灣內外大環境形勢的轉變對民進黨有利,以及選民對三位候選人個人風格、形象、能力與條件的評價逐漸成形,自也是重中之重的因素。距離選舉投票還有4個多月,台灣選民已一面倒看好賴清德將脫穎而出,看好柯文哲與侯友宜會贏的人並不多,這是一個「趨近最低社會共識」的選民政治判斷,將對選情帶來巨大且深遠的影響。 本次民調訪問期間為8月14至15日,對象以全國為範圍的20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採市話與手機並用的雙底冊抽樣,市話占70%,手機占30%。有效樣本1081人,市話756人,手機325人,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2.98個百分點。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母體結構。
陳政宇 2023-08-18
美日韓峰會登場 白宮:確保中共不侵台

美日韓峰會登場 白宮:確保中共不侵台

白宮國安會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十六日重申,拜登的目標是確保不會有中國入侵台灣那一天的到來,沒有人願見到台海發生衝突、這也沒有理由發生。(歐新社)   首次單獨舉辦 討論重點預料包括台海安全議題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美日韓三國領袖美東時間十八日將於華府近郊大衛營召開首次單獨舉行的歷史性峰會,旨在加強三國於關鍵領域合作、包括彈道飛彈防禦,以嚇阻中國和北韓,會中討論重點預料包含台海安全議題。白宮國安會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十六日重申,拜登的目標是確保不會有中國入侵台灣那一天的到來,沒有人願見到台海發生衝突、這也沒有理由發生。 柯比在華府對外媒簡報時,被問到中國對台威脅是否納入峰會議程,以及對台海安全的評估,做上述表示。他並重申美國的一中政策不變,不樂見台灣獨立,不希望見到片面改變現狀、更不希望見到武力改變現狀。 聯合聲明將載入「維持台海和平穩定」 路透本週報導引述華府不具名資深官員透露,美日韓峰會將發表聯合聲明,載入強調維持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的文字,但確切措辭仍待協商敲定,以避免與北京在言辭上的對立急遽升級。 柯比說,美國總統拜登在處理與中國的關係上,十分重視恢復與重振聯盟及夥伴關係,以阻止衝突發生。這次峰會將討論經濟、外交與安全等一系列議題,就是要採取積極措施,以鞏固三邊合作的未來,也將彼此關係提升至全新層次,標示著美日韓進入三邊合作時代。 坎貝爾:將建立美日韓領袖三方熱線 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十六日在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研討會指出,拜登將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南韓總統尹錫悅宣布建立三國領袖三方熱線,及舉行三國聯合軍事演習,做為三邊協議一環。 對於北京抨擊美國正建立針對中國的亞洲版「小北約」,坎貝爾表示,華府此舉是回應亞太地區國家希望因應中國經濟、外交、軍事巨大壓力的需求,大衛營峰會只是美日韓三國意識到面臨著共同安全威脅的第一步。 白宮國安會東亞暨大洋洲資深主任芮普胡伯在同場研討會上透露,台海的和平穩定是三國峰會重要議題之一,美日韓領袖去年十一月柬埔寨會談已在台海議題上採取了三邊立場,「這是很明確的」;拜登每次與密切合作夥伴會晤時也都會提到相關議題,各國對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都有其明確立場。 南韓國家安保室第一次長金泰孝表示,美日韓領袖預計在峰會上確立三邊合作架構,通過「大衛營原則」及「大衛營精神」等文件,寫入促進印太區域及世界和平與繁榮而加強合作的原則,以及峰會共同願景和主要成果的聯合聲明,包括成立旨在實現共同願景的協商機制、加強延伸嚇阻和聯合軍演,以及推動經貿合作、經濟安全發展等內容。
楊芙宜 2023-08-18
賴出訪 美雷根號打擊群部署我東部外海

賴出訪 美雷根號打擊群部署我東部外海

美國航空母艦雷根號。(美聯社檔案照)   〔編譯林家宇、駐日特派員林翠儀/綜合報導〕副總統賴清德出訪期間過境美國引發中國反彈。美國海軍研究協會(U.S. Naval Institute)報導,在美中兩國因賴清德行程緊張關係升溫之際,美國海軍航空母艦「雷根號」打擊群部署在台灣東部外海。據報導,雷根號的部署或許是中國對賴清德在美行程反彈並不劇烈的原因之一。 《華盛頓時報》報導,雷根號打擊群甫結束與澳洲空軍、海軍的「護身軍刀」(Talisman Sabre)大型聯合演習,這場演習共有十三國參與,投入超過三萬名官兵。美國海軍發言人表示,雷根號打擊群正在西太平洋執行任務。目前不清楚雷根號會在台灣外海停留多久,按照慣例,部署在太平洋地區的美軍航艦打擊群,會在任務結束後返回日本橫須賀港修整。 上一次美國航艦打擊群在台灣周邊活動,是今年四月,中國為反制蔡英文總統過境美國升高武力恫嚇,美軍出動「尼米茲號」(USS Nimitz)打擊群監控中國海軍航艦「山東號」編隊動態。 雷根號打擊群包括巡洋艦「史莫斯號」(USS Robert Smalls)和「安提坦號」(USS Antietam)及飛彈驅逐艦「裴拉塔號」(USS Rafael Peralta),另有一艘攻擊潛艦秘密伴航。而與雷根號一同參與護身軍刀演習的,為維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艦「北卡羅來納號」(USS North Carolina)。 與此同時,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十七日公布,共十一艘中國和俄羅斯海軍艦艇,十七日穿越沖繩本島和宮古島之間海域北上,從太平洋向東海航行。日媒報導,這是日本首次確認中俄艦艇同時穿越沖繩本島和宮古島之間海域。 中俄11艦 昨穿越沖繩、宮古島間海域 防衛省指出,這次穿越該海域的中俄艦艇,有九艘是在七月間於島根縣隱岐群島北方約四百公里海域舉行中俄聯合演習後,與其他艦艇會合,穿越北海道和庫頁島之間的宗谷海峽,進入鄂霍次克海。十一艘中俄艦艇繞行日本列島半圈,防衛省表示,顯然旨在對日示威,已透過外交管道向中俄兩國提出嚴重關切。
林翠儀 2023-08-18
舊金山僑宴 賴:將台灣打造成民主世界MVP

舊金山僑宴 賴:將台灣打造成民主世界MVP

賴清德表示,台灣有能力與舊金山灣區的矽谷相呼應,「我們一起努力將台灣打造成亞洲矽谷」。(記者陳昀攝)   〔特派記者陳昀/隨行採訪報導〕副總統賴清德出訪友邦巴拉圭任務完成,回程過境美國舊金山,當地時間16日晚間出席僑宴時表示,台灣不只有最棒的工程師、創新創投,還有最適合創新發展的一套民主制度,有能力與舊金山灣區的矽谷相呼應,「我們一起努力將台灣打造成亞洲矽谷」,並承諾竭盡所能讓台灣成為民主世界MVP。 這場僑宴致詞來賓包含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柏格、美國前國圖安全部長Janet Napolitano、鳳凰城市長Kate Gallego、駐美代表蕭美琴,以及僑界的國策顧問邱俊邦、政務顧問林榮松、史丹佛大學醫療預防中心主任王智弘、北加州台灣同鄉聯合會張正邦等人。 賴清德致詞表示,這是他第二次代表蔡總統出訪過境舊金山,這次他要再度感謝美國秉持安全、舒適、便利、尊嚴的原則,提供過境協助,並請全場給羅森柏格熱烈掌聲;他也代表蔡總統感謝僑界鄉親多年努力,扮演政府跟美國的橋樑,加上蔡英文總統的領導,所以現在台美關係前所未有的好。 賴清德指出,矽谷代表美國創新、繁榮、自由、開放的精神,啟發許多國家,40年前台灣一群工程師同樣受到啟發,後來決定回到地球另一邊的台灣,播下希望的種子,其中一顆就是半導體產業,幾十年來已經茁壯成一個大樹,台灣ICT設計、精準製造及封裝測試、半導體產業等在全球排名數一數二,台積電更將先進製程根留台灣。 賴清德表示,台灣不只有半導體產業等,還有包括ICT、PCB、精密機械、金屬製造、紡織工業等不斷推陳出新的「隱形冠軍」,未來將肩負全球繁榮進步更大的責任,但情勢變化非常快,台灣必須掌握變局、擴大優勢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因此他將推動國家希望工程,打造創新、繁榮的台灣,帶動經濟進一步的發展。 「科技界常講一句話,距離矽谷最近的地方不是LA、西雅圖,是台灣的科學園區。」賴清德說,這句現在有不同的意義代表台灣科技產業已與全球供應鏈緊密綁在一起,台灣的利基不只是最棒的工程師及創新、創投,還有最適合創新發展的一套民主制度,以及豐沛的資金、完整的科技產業鏈,加上高鐵串聯台灣為一日生活圈科技廊帶,台灣的確有能力跟灣區的矽谷相呼應,我們一起努力將台灣打造為亞洲矽谷。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賴清德說,台灣也可以在民主、和平繁榮的願景上讓世界更美好,他承諾未來會竭盡所能,用和平作為燈塔、用民主當作指南針,帶著台灣繼續往前進走,走進國際社會、迎向未來,讓台灣成為民主世界MVP。 賴清德感謝美方協助過境,也請全場給羅森柏格掌聲。(記者陳昀攝)
陳昀 2023-08-17
中國緊張了!美日韓打造「亞洲小北約」    

中國緊張了!美日韓打造「亞洲小北約」   

美國總統拜登(左起)、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南韓總統尹錫悅,18日將在華盛頓近郊山區總統度假勝地大衛營,舉行首次三方峰會。圖為3人今年5月在廣島舉行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上會面。(歐新社檔案照)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美國總統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南韓總統尹錫悅,18日將在華盛頓近郊總統度假勝地大衛營(Camp David),舉行首次三方峰會。這是日韓兩國擺脫歷史恩怨的一大突破,拜登期盼藉由這場峰會,將美日韓合作制度化。 中國則對此保持高度警惕,學者指稱,美日韓恐將藉此打造「亞洲小北約」,威脅中國安全。 這是大衛營自2015年以來的首次重大外交活動。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5日與日韓外長就峰會準備事宜召開視訊會議後表示,拜登將「表明這是我們深信三邊合作的新紀元」。 香港南華早報15日報導,日本和南韓均與美國簽署同盟條約,美方希望日韓加強合作,更有效地應對中國擴張。今年3月,日本和南韓舉行12年來的首次雙邊峰會,決定放棄歷史恩怨,恢復正常關係,與美國共同應對中國對區域秩序的挑戰。 布林肯表示,日本與南韓不僅是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核心盟友,也是在全世界的核心盟友。 美國官員指出,這次峰會可能會將三方會議制度化,每年舉行一次,就區域責任達成諒解,設立三方熱線,在發生危機之際進行溝通,並採取某些措施,加強3國在飛彈防禦、情資共享和技術領域的合作。 但官員也坦承,這次峰會不太可能產生一個共同防禦的正式體系,3國之間建立某種安全架構「還為時過早」。 然而,北京當局對此高度警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重申,中方反對相關國家拼湊各種「小圈子」,反對加劇對立、損害他國戰略安全的做法。 遼寧大學美國與東亞研究院教授呂超認為,可能的3國元首定期會晤機制,和軍事方面的固定合作機制,已相當於組成一個讓北京感到緊張的三方軍事聯盟。 儘管北韓議題可能是這次峰會的主軸,但觀察家認為,北京最關心的還是峰會最後發表的聯合聲明如何表述台灣議題。呂超表示,中國對這次峰會保持高度警惕,「尤其是它將如何論述台灣。」 匿名美國官員透露,聯合聲明將會納入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一般性意見,但具體措辭可能要到最後一刻才會確定。
自由時報 2023-08-17
謠傳金援巴拉圭 外交部已報案

謠傳金援巴拉圭 外交部已報案

副總統賴清德與巴拉圭新任總統貝尼亞(右)會晤。(取自賴清德推特)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16日表示,稍早注意到多篇以「賴副總統出訪簽署議事錄金援巴拉圭」、「台灣巴拉圭科技大學是空殼學校」為主題的造謠文章,透過許多可疑帳號,在短時間內於多個網路社群平台及社團上散布。林聿禪對此表示,賴清德副總統此次出訪友邦巴拉圭,出席新任總統貝尼亞的就職典禮,期間並無與巴國政府簽署任何文件,網路文章指簽署議事錄云云,全為惡意捏造的假訊息,文中使用的文件圖片、簽名等全屬偽造,經初步調查,這是典型境外、境內相互協力的假訊息操作,外交部已正式報案,也請國人勿轉傳這類攻擊國家外交、傷害第一線外交人員的假訊息。 林聿禪指出,從相關發文引用的文件,即可發現有多項造假痕跡,文件中所列日期皆為今(2023)年10月及12月,且內文的阿拉伯數字也與西班牙文數額完全不同,文件用語也與正式官方文書大相逕庭,足以證明文件為捏造的假文件。此外,於社群媒體平台發文的帳號也為近期開設,並發表簡體字撰寫的相關貼文,其意圖散播假訊息混淆國人,刻意攻擊政府的意圖相當明顯。對此,外交部已正式向相關單位報案,也將向推特公司檢舉,要求下架。 此外,相關文章發布後,也迅速遭國內特定政治人物的粉絲專頁發文轉傳。林聿禪表示,此一造假事件,經初步追查為境外與境內協力共同進行系統化的假訊息攻勢,境外假帳號先丟出假訊息,再由國內特定人士、媒體平台操作為媒體內容來誤導國人認知,破壞國家的外交,總統府予以強烈譴責,並提醒國人提高警覺,切勿輕易相信轉傳。
蘇永耀 2023-08-17
威權時期國民黨監控留學生、任教要安全查核 監院糾正政院

威權時期國民黨監控留學生、任教要安全查核 監院糾正政院

針對威權統治時期政府對於海外歸國學人返國服務進行安全查核,濫權違法監控而不介聘,箝制人民思想及言論之自由,並有黨政不分等情形,監察院通過糾正行政院。(資料照,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提供)   〔記者楊丞彧/台北報導〕監察委員范巽綠今(16)日表示,威權統治時期政府對於海外歸國學人返國服務進行安全查核,濫權違法監控而不介聘,箝制人民思想及言論之自由,有黨政不分之情形,違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侵犯人民受憲法保障之權利,顯有未當,監察院通過糾正行政院。調查也揭露,調查局於民國60年至84年於駐外使館辦事處派駐安全官或保防秘書共103人,共派駐至15國,監控內容會呈報外交部與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海外工作會。 范巽綠表示,透過調取相關政治檔案資料,並諮詢及訪談12位相關留美及留歐學人,始完成調查成果。監察院司法及獄政委員會本月9日審查此案,通過糾正行政院,並函請行政院及國家安全局檢討改進。 范巽綠說明,威權統治時期海外學人返國求職,無論透過青輔會推介或自行尋找,都須經情治單位主導之安全查核,並由各機關團體的人事查核單位配合執行。情治單位辦理歸國學人安全查核的制度,分為光華專案(64年12月至71年3月),定期清查各機關已聘用之歸國學人;海鵬專案(65年3月至71年3月),強化返國學人任聘前的安全調查工作;海光專案(71年3月至76年5月),將海鵬專案與光華專案加以合併為一中央會報。維民專案(76年5月至84年9月),為海光會報更名。 調查指出,依調查局提供「維民專案」不予介聘之136位名單,僅是當時有向青輔會申請推介回台擔任教職之部分名單,尚有許多人未列名於其上。其中,留學美國69人、加拿大2人、日本8人、歐洲18人,其餘無資料。 調查提及,有關不予介聘之理由,國內為同情黨外人士、與國內陰謀分子交密,推介黨外偏激刊物予學生閱讀等。於海外則包括曾參加台鄉會、與當地台獨分子交密、接待民進黨人士或為其助選等為由,甚至還包含「論文觀點不妥」,即指:「內容如涉有對本黨、政府與領導中心,虛構或歪取事實,存心攻訐、汙衊,或跡近左傾、親匪與台獨論調。」 范巽綠調查發現,調查局於民國60年至84年間,於駐外使館辦事處派駐安全官或保防秘書共103人,共派駐至15國。工作重點為注意中共和異議分子在當地活動情形,並佈線線民協助蒐集情資。從外交部檔案中可知,駐外單位會密切監控國外發行刊物之組織或留學生團體,並將刊物內容與該組織之言論呈報外交部與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海外工作會。而出入境管及返台加簽,成為迫使國民離散流亡於海外之工具。 范巽綠說,這些被監控而不介聘的名單,許多僅因參加同鄉會認識一些人,就被決定不予介聘。監控資料全為片面說詞,用語抽象、理由牽強,真實與否難以認定。 范巽綠也指出,民國76年7月15日解除戒嚴,81年5月16日修正刑法100條。然而,維民專案至民國84年底仍持續進行相關監控作為。此威權統治時期國家機關對於國民在海外,基於政治思想而進行監控,要求學校機關不予聘用,甚至進而禁止入境,多半於當事人未能察覺、舉證情況下進行,對於受監控者分別會造成隱私權、名譽權、遷徏自由以及工作權之侵害,顯有未當,依法提案糾正。 最後,范巽綠提到,維民專案存續期間共辦理查核6萬6377人次,召開維民會報217次,審議「涉嫌對象」1051案,其中162案因對象「涉嫌情節重大」而協調各機關學校不予介聘。而上述162案,調查局資料僅有136位,其中多人僅有會議決議資料,而查無其個人專卷或其經提報會議之提案表等資料,顯見相關檔案文件資料多有缺漏。行政院應督導所屬各機關澈底清查、公開其保有之政治檔案;如查無相關檔案,亦應追究相關主管人員檔案管理不周及移交、監交不實之責。
楊丞彧 2023-08-16
巴拉圭總統午宴坐主桌 賴清德:諸多場合受到禮遇

巴拉圭總統午宴坐主桌 賴清德:諸多場合受到禮遇

〕副總統賴清德當地時間15日出席友邦巴拉圭共和國新任總統貝尼亞就職典禮及系列活動,賴晚間在媒體茶敘表示,此行感受到禮遇,在諸多場合都被安排在鄰近貝尼亞的座位或主桌,能擔任蔡總統特使感到很榮幸,也很感動這是許多人累積的成果。
陳昀 2023-08-16
巴拉圭總統就職演說:台灣不只是朋友

巴拉圭總統就職演說:台灣不只是朋友

副總統賴清德(左邊綠色柱子旁)任特使出席貝尼亞就職典禮,貝尼亞在就職演說中大篇幅談及台灣。(特派記者陳昀攝)   〔特派記者陳昀/隨行採訪報導〕副總統賴清德當地時間十五日上午出席巴拉圭共和國總統貝尼亞就職典禮,與各國政要同台。台灣不僅是貝尼亞就職演說時第一個談及的國家,也篇幅最大;貝尼亞說,台灣不只是朋友,未來他會以兄弟情誼進一步拓展雙方合作關係。貝尼亞十四日會晤賴清德時,強調他率領的政府一定會與中華民國台灣維持邦交、進一步深化合作關係。 最先最大篇幅 提及台巴兄弟情 貝尼亞伉儷進場後,向兩旁民眾揮手致意,獲得熱情回應,演唱國歌後,貝尼亞在國會議長歐斐拉監誓下,就任巴拉圭總統。現場鳴放二十一響禮砲,並有軍機飛越觀禮台上空向新任元首致敬。 貝尼亞演說除了介紹賴清德與各國代表,首先提及的國家就是台灣,篇幅也是最大。他說,我們將以地緣政治視野建立聯盟及合作,尋求衡平的協議。巴拉圭以友誼及合作精神與中華民國(台灣)等具有深刻感情的國家來往即為明證,且彼此之間非僅以盟友而是以兄弟之邦相對。 賴清德訪團在當地時間十四日抵達巴國,先是前往總統府會晤在任最後一天的總統阿布鐸,再到總統官邸與貝尼亞會面,緊接著午宴巴國參議院暨國會議長歐斐拉。根據總統府釋出影片,賴特別準備禮物給阿布鐸及夫人,雙方熱絡合影;貝尼亞更主動擁抱賴並表示:「Welcome!Good to see you!」 賴清德在國會議長午宴及晚間僑宴都提及與阿布鐸、貝尼亞會面情形。賴表示,阿布鐸重申,他在國際上支持台灣,是堅定地認為雙方友好的邦交關係不是利益交換,而是雙方共同享有民主、自由、人權的價值。據轉述,阿布鐸說,相信在貝尼亞領導下,兩國邦交會持續茁壯。 賴清德說,貝尼亞強調,他率領的政府一定繼續和民主的中華民國台灣持續維持邦交,深化合作關係,話題也觸及未來兩國各項合作計畫的探討,相信未來兩國邦誼一定更鞏固、合作關係更深入,希望巴國參眾兩院支持,也期待各界僑領一起投入。 與會人士表示,陪同貝尼亞會見的新內閣包含府秘書長、外交部長、財政部長等,貝尼亞說自己是台灣的粉絲,台灣是巴拉圭邁向國家建設發展最好的模範,台灣經驗足以讓巴國借鏡,貝尼亞也與賴副總統針對實質的人才培訓、經貿往來等合作展開交流。
陳昀 2023-08-16
賴清德直球對決「賴功德」:真的是一次誤會

賴清德直球對決「賴功德」:真的是一次誤會

賴清德日前出席「Under40青年座談會」,與多位跨領域年輕世代「直球對決」,並在YouTube頻道播出活動部分片段。(賴清德辦公室提供)   〔記者陳政宇/台北報導〕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在YouTube頻道釋出《借問賴答》首集,內容是賴近日出席「Under40青年座談會」,傾聽「三明治世代」面臨的種種挑戰,並直球對決與會者的各種提問。針對擔任閣揆期間被貼上的「賴功德」標籤,賴清德澄清,那真的是一次誤會,長照服務員的薪水在他閣揆任內已獲改革。 賴清德日前在立委林靜儀陪同下,與多名30到40歲的跨領域年輕世代座談,《借問賴答》影片播出活動的部分片段。 與會者關切,創投對推動新產業、高風險產業非常重要,不知政府有無考慮回復稅務優惠,讓創投業東山再起。賴清德回應,台灣應發展以創新為驅動模式的經濟願景,他擔任閣揆時曾提出優化新創事業環境的行動方案,新創應該要軟應兼施,台灣第一次經濟奇蹟,是由成千上萬個中小企業主拿著007手提箱到處爭取訂單,未來的第二次經濟奇蹟則要靠新創。 有人詢問,一個與賴清德同樣是單親家庭、眾多兄弟姊妹的年輕人,是否有機會取得跟賴一樣的成功。賴清德說,政府經過這幾十年來的努力,經濟進步了,社會制度也更完整,對於有需要幫助者的提供也更周延,他從政就是要確保例如民主、法制等制度環境,讓每一個要追逐夢想的人都能夠實現。 他強調,「國家的希望是建立在每一個人都有希望」,盼社經環境不好的孩子能得到政府的幫助,去追求並實現其夢想,並非孩子認真與否或天賦優劣的問題,而是教育資源足夠與否的問題,教育資源比較夠的人可能較有機會考上公立大學,但教育資源較差的人可能較有機會考上私立大學,應該要解決這個問題。 對於過去曾被稱為「賴功德」一說,賴清德說明,那真的是一次誤會,他擔任閣揆期間推動長照2.0,(知道)長照服務員的辛苦,薪水很低、社會尊嚴不夠,常常聘請不到人;他當時在活動提到,他說自己曾與總統蔡英文討論過,政府會來提高照服員的薪水,也希望能夠提升長照服務員的社會尊嚴。 他強調,自己當時的想法是,醫生有收入,而社會對醫生的解讀是濟世救人,警察也有收入,他是人民的保母,長照服務員是因為照顧的都是弱勢,就好像在做善事、做功德一樣;現在長照服務員薪水,如果是居家式的,大概都是新台幣4萬元以上,機構式的也有3.2萬元以上,這都是他在閣揆任內所改革的。 另有與會者任為,若將外資引進台灣,在國際上可被大家看到的,外資也會看重並幫助台灣被看重。賴清德指出,他積極改善包括水電、土地、人力、人才、鬆綁法令、稅賦減免等面向,就是要改善台灣的投資環境;他還提出一個歡迎台商回台投資專案,鼓勵立足台灣的企業加碼投資台灣,以及鼓勵中小企業投資台灣,這都有政府的協助。 賴清德說,在蔡總統執政前,台灣沒有什麼新的產業,但現在特別是歐洲廠商等外資,來台灣投資最多的就是風力發電產業,台積電也引來許多協力廠商來台投資,例如PCB(印刷電路板)、Server(伺服器)等都有自己的產業鏈,「我對未來的台灣充滿信心,因為台灣幾十年來打下的產業基礎,剛好是未來世界發展所需要的,只要方向正確、政策做得好、大家群策群力,我們一定可以成功」。
陳政宇 2023-08-16
賴清德: 「中華民國」國名不會改   

賴清德: 「中華民國」國名不會改   

賴清德接受《彭博》專訪時表示,沒有所謂的獨立路徑,現在的國名、憲法上的名字就是中華民國,沒有另外更改國家名字的情況。(資料照,圖擷取自賴清德臉書)   〔記者陳政宇/台北報導〕《彭博》今(15)日刊登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的專訪。賴清德在專訪中表示,沒有所謂的獨立路徑,現在的國名、憲法上的名字就是中華民國,沒有另外更改國家名字的情況,會繼續推動總統蔡英文以中華民國(台灣)來稱呼的方式。 針對《彭博》詢及,如果可以改變世界對台灣的其中一項認知,會希望改變什麼?賴清德回應,希望國際社會能夠了解,關於台灣的一些事實,就是台灣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跟國際陣營追求共同的價值,台灣很樂意為國際社會作出貢獻。 《彭博》追問,台灣人民是否要正式獨立?賴清德表示,必須要根據事實,我所謂的務實,就是根據事實。這個事實就是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而且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沒有必要另外宣布獨立,「The ROC (Taiwan) is not subordinate to the PRC.」 為提升正式的認同,是否會考慮正式更改中華民國的國名?賴清德則說,現在的名字、憲法上的名字就是中華民國。為了要團結台灣,蔡英文用中華民國(台灣)來稱呼我們的國家,他未來也會持續這樣來推動,沒有另外更改國家名字的情況。 《彭博》進一步關注,是否有正式獨立的藍圖。賴清德強調,他的責任就是維持台海的現狀,同時保護台灣、增進民主、和平與繁榮,所以沒有所謂的獨立路徑(編按:本句英文翻譯為 As a result, no such framework exists.),必須要維持和平的穩定現狀,因為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陳政宇 2023-08-15
彭博專訪 賴:盼國際正視台灣是民主國家

彭博專訪 賴:盼國際正視台灣是民主國家

賴清德是首位以封面故事獲得《彭博商業周刊》報導的亞太領袖,《彭博電視台》也同步播出本專訪的新聞剪輯。(資料照) 〔記者陳政宇/台北報導〕《彭博新聞》今(15)日刊登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的專訪,並發布賴清德為下期《彭博商業周刊》封面人物。賴清德於專訪中表示,台海問題嚴肅且複雜,必須以理性、穩健的態度來面對,讓國家能在區域變局中順利往前走。未來希望國際社會正視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跟國際陣營追求共同的價值,台灣很樂意為國際社會作出貢獻。 專訪當中,賴清德帶領《彭博商業周刊》總編輯Joel Weber等採訪團隊返回其故鄉萬里,介紹個人成長背景,包括提及到曾在樸實家庭長大,瞭解一般家庭生活的困難,從擔任醫生到從政生涯,一路來皆希望能為人民服務,照顧更多台灣人民;未來若有機會擔任總統,一定會將人民的利益放為第一優先,帶領國家持續進步,造福人民能夠安居樂業。 在經濟發展議題上,賴清德表示,台灣擁有壯大的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但也有許多隱形冠軍佔有國際上很大的市場,未來致力展開全球合作,幫助台灣的企業根留台灣、佈局全球、行銷全世界,讓台灣的企業能夠成為日不落國。而同時也會加以重視經濟安全,除了保有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重要地位,也要加快推動多元貿易,強化台灣的經濟韌性。 在青年議題上,賴清德表示,年輕人是國家的未來,政府有責任,候選人也有義務來針對青年關心的就學、就業、居住及成家等議題提出政策。賴清德強調,日前他已提出公私立大學學雜費差距縮短、投資青年就業方案等對策,也就居住問題推動囤房稅、加快興建社會住宅,以及擴大補助青年安心成家優惠方案等具體作法,以回應當前挑戰。 區域情勢方面,賴清德認為,台灣的安全問題值得全球關注,維持台海及印太的穩定也符合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未來將延續蔡英文總統的4個堅持,並以4大支柱為行動方案,積極貢獻兩岸的和平現狀。同時也會與民主夥伴合作穩固邦交國、推廣台灣國際參與、展開產業鏈的進一步合作,並共同維護印太地區和平穩定。 賴清德強調,這場選舉分為兩條路線,一個為與國際持續交流合作、深化民主的道路;另一個為往回頭走,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然後跟中國站在一起。他永遠歡迎與對岸共同推展和平的機會,但在北京未放棄武力企圖之前,會持續提升國防能量,以及與民主夥伴並肩嚇阻來自對岸的各項挑戰,他有決心捍衛國家利益,也有維持區域穩定的責任。
陳政宇 2023-08-15
熱情擁抱 賴清德:盼兩國邦誼越來越穩固   

熱情擁抱 賴清德:盼兩國邦誼越來越穩固   

賴清德前往總統自宅會晤巴國總統阿布鐸並致贈禮物、合影等。(圖擷取自總統府影片)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副總統賴清德擔任總統特使出訪巴拉圭,當地時間14日先後與總統阿布鐸與總統當選人貝尼亞分別會面,貝尼亞主動擁抱賴說「Welcome!Good to see you!」賴也在午宴巴國國會參議院議長歐斐拉時表示,他與貝尼亞有談一些未來兩國合作的方向,希望得到巴國參眾兩院支持,讓兩國邦誼越來越穩固。 賴清德15日將出席新任總統貝尼亞就職典禮,賴清德於當地時間14日上午抵達巴京亞松森,根據總統府釋出影片,賴先是前往總統自宅會晤巴國總統阿布鐸並致贈禮物、合影等,再到總統官邸會晤巴國總統當選人貝尼亞,貝尼亞一見到賴清德就熱情上前擁抱並說「Welcome!Good to see you!」雙方互動熱絡。 賴清德隨後前往午宴巴國參議院暨國會議長歐斐拉(Silvio Ovelar),賴清德表示,明天是巴拉圭大喜的日子,新任總統即將宣誓就職,蔡總統特派他擔任特使率領代表團,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副秘書長黃重諺、外交部次長俞大㵢等共同前來祝賀,傳達台灣人民的衷心祝福,也祝福貝尼亞總統未來政躬康泰、執政圓滿成功、造福國人,同時增進台巴邦誼,深化兩國合作。 賴清德表示,他是中華民國台灣的副總統,其實在台灣他也是執政黨民主進步黨的黨主席,對於巴拉圭共和國的紅黨在這次大選,不僅總統高票大選,也贏得參眾兩院,是紅黨難得空前勝利,他要表達衷心祝福。 賴清德提到,他已代表蔡總統與阿布鐸總統會晤,感謝阿布鐸任內促進台巴兩國邦誼;也前往巴國總統府官邸親自恭賀貝尼亞總統,雙方會晤過程也談了一些未來兩國的合作方向,他也非常期待在台巴兩國合作上,能夠得到巴拉圭參、眾兩院的支持,讓兩國邦誼越來越穩固,合作計畫越來越深入。最後他向大家敬酒,祝賀台巴友誼長存,兩國邦誼永固。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副秘書長黃重諺、外交部次長俞大㵢、駐巴拉圭大使韓志正、巴國眾議院議長拉多雷(Raúl Luis Latorre Martínez)、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雷伊德(Gustavo Leite)、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阿涅斯科(Juan Manuel Añazco)等人都出席午宴。 賴清德前往總統自宅會晤巴國總統阿布鐸並致贈禮物、合影等。(圖擷取自總統府影片) 賴清德午宴巴國國會參議院議長歐斐拉時表示,他與貝尼亞有談一些未來兩國合作的方向,希望得到巴國參眾兩院支持,讓兩國邦誼越來越穩固。 (隨團媒體提供) 賴清德午宴巴國國會參議院議長歐斐拉時表示,他與貝尼亞有談一些未來兩國合作的方向,希望得到巴國參眾兩院支持,讓兩國邦誼越來越穩固。 (隨團媒體提供)
陳昀 2023-08-15
賴︰台灣安全 世界就安全

賴︰台灣安全 世界就安全

副總統賴清德於美東時間13日中午參加紐約僑宴。 (總統府提供)   感謝美方友人對台的長期支持 〔特派記者陳昀/隨行採訪報導〕副總統賴清德出訪巴拉圭過境紐約,他於美東時間十三日在主流暨僑界人士午宴上強調,許多國家支持台灣、關心台海,這些來自各國的支持,都展現出台灣的安全是世界的安全議題,「當台灣安全,世界就安全,當台海和平,世界就和平」。 賴清德表示,他將率團前往巴拉圭表達祝賀,非常感謝美國不懼壓力協助他過境,他要特別利用機會向美方友人對台灣的長期支持表示感謝。 這場主流暨僑界人士的午宴,七百多人齊聚一堂,由於賴清德也是民進黨提名的總統參選人,當賴清德到場時,在場僑胞高喊「總統好」,氣氛熱烈。 即使面臨外交困境 也要走進世界 賴清德指出,世界上沒有國家像台灣,國土面積不大,卻是全球第廿一大經濟體,根留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佔全球超過九成先進製程,台灣更有許多隱形冠軍,在全球產業鏈扮演關鍵角色,台灣對世界越來越重要。 賴清德說,這就是台灣人的精神,樂觀進取,期望為下一代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同時溫暖善良,善盡地球村一份子的責任,即使面臨外交困境,也積極走進世界,迎向未來。 賴清德說,台灣因為民主,所以和世界站在一起,世界因為民主,所以和台灣前行,過去半年美國國會提出近卅個友台法案或決議文,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也是一九七九年以來最完整、重要的協議,代表著台美的關係越來越深厚。我們在外交的努力,也獲得國際社會的支持,世界各地的重要正式領袖也紛紛來到台灣用行動表達支持。 對於台海問題,賴清德說,近來許多的國際會議,例如在廣島的G7領袖峰會、北約(NATO)領袖峰會,還有今年的美日、美韓及各國的領袖高峰會,都共同指向一個重點:那就是台海的和平穩定,已經不只是台灣的問題,而是攸關各國的全球問題。今年的歐盟領袖峰會也特別關切台海,「反對任何企圖以武力或脅迫來片面改變現狀」。 賴強調,這些來自各國的支持,都展現出台灣的安全是世界的安全議題,當台灣安全,世界就安全,當台海和平,世界就和平。 賴清德說,四年前他到紐約曾提到,希望用自由女神的精神守護台灣,並以紐約人在九一一恐怖攻擊原址重建「自由塔」的勇氣壯大台灣,以及創新、進步的政策推動進步,未來他會繼續秉持這三大精神,守護台灣、壯大台灣,打造創新、繁榮的台灣,希望再次許諾作為這次相聚的美麗誓言。未來,他會持續蔡英文總統的四大堅持,力行「和平四大支柱」,作為維護印太和平穩定的行動方案。 AIT主席︰台美關係「史上最緊密」 此外,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伯格在僑宴上透過預錄影片再次說明不克出席的原因,並再次預告將於舊金山與賴清德會面。她並以「史上最緊密」形容台美夥伴關係。 羅森伯格說,台灣是印太地區的民主燈塔,也是美方致力支持區域與全球民主價值的關鍵夥伴,我們在維護台海和平穩定上存有重大共同利益,這個承諾始終不變,包括我們承諾支持台灣自衛能力,正如美台友誼歷久不衰、堅若磐石。 當賴清德到場時,在場僑胞高喊「總統好」,氣氛熱烈。 (總統府提供)
陳昀 2023-08-15
立委任內涉詐助理費 高虹安被起訴

立委任內涉詐助理費 高虹安被起訴

  新竹市長高虹安時任立委期間,涉嫌詐領助理費被起訴。(資料照)   〔記者錢利忠/台北報導〕新竹市長高虹安時任立委期間,接連被告發涉嫌詐領助理費,以及資策會控告高涉背信等2案,台北地檢署於去年12月發動搜索後,諭令高60萬元交保;檢方偵查歷時8個多月,於今天同時偵結助理費及背信案;助理費案依違反貪污治罪條例之利用職務機會詐領財物、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等罪,將高及其助理共5人起訴;背信案高則獲不起訴。 本案被告詐領的犯罪所得合計46萬30元,北檢建請法院,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宣告沒收,如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請依同條第3項規定追徵其價額。 北檢表示,關於詐領助理酬金、加班費案,高虹安及高辦幹部陳奐宇、「兔姊」黃惠玟、陳昱愷、前公關組長王郁文等5人,均提起公訴。高虹安的男友李忠庭,則因罪證不足,獲不起訴。 北檢建請法院,審酌高虹安擁有傲人的學、經歷,曾擔任鴻海公司中階主管,每月領有立法委員月薪19萬餘元及問政費用7萬餘元、銀行存款達1200萬餘元,並獲民間某基金會支應每月10萬元從事立委職務,財力豐厚,竟分毫不用上開問政相關業務經費,反壓榨憚於其權勢之下屬助理配合共同虛報、浮報酬金、加班費,向立法院詐取該院編列之「人事費」,流用於委員辦公室及個人私用等支出,足認被告高公私不分,貪圖小利,為支應其他開銷操控助理薪資而詐得公費助理費用,且犯後態度不佳,卸責予助理,請妥予量刑,並宣告褫奪公權,以示警惕。 高虹安所涉詐領助理費案,可分三部分,分別是公積金被檢舉遭挪為私用、部分高辦助理費疑挪由民眾黨團使用,以及助理被要求「浮報特定月份加班費」充作獎金小金庫。 資策會控告高虹安背信案,是高在資策會任職期間,有2件核准專利,高是發明人之一,申請人卻是科智公司與高聖精密機電公司。資策會認為高虹安在職期間,其職務上取得的研發成果應屬於資策會,為此控告高背信。 北檢襄閱主任檢察官蔡偉逸說明高虹安起訴理由。(記者錢利忠攝)
錢利忠 2023-08-14
賴清德:唯有國內團結才能贏得國際支持

賴清德:唯有國內團結才能贏得國際支持

賴清德承諾,不管極權主義的威脅有多大,絕不畏懼退縮,一定堅持民主自由價值,各政黨應該將國家利益擺在政黨利益之前,唯有國內團結,才能贏得國際的支持,他也會持續守護台灣、壯大台灣,並打造創新、繁榮的台灣。 (記者陳昀攝)   〔特派記者陳昀/隨行採訪報導〕副總統賴清德出訪巴拉圭過境紐約,美東時間13日午間(台灣時間14日凌晨)在The Glasshouse出席僑宴,近700名僑胞與會。賴清德承諾,不管極權主義的威脅有多大,絕不畏懼退縮,一定堅持民主自由價值,認為各政黨應該將國家利益擺在政黨利益之前,「唯有國內團結,才能贏得國際的支持」,他也會持續守護台灣、壯大台灣,並打造創新、繁榮的台灣。他與駐美代表蕭美琴在台上敬酒時,台下僑胞不斷高喊:「賴總統加油!台灣加油!」 賴清德表示,他將率團前往巴拉圭表達祝賀,非常感謝美國不懼壓力協助他過境,他要特別利用機會向美方友人對台灣的長期支持表示感謝,並用英語再次複誦感謝美方友人。他說,更要感謝僑胞熱情參與僑宴,同時一鞠躬表達感激,大家不遠千里在自由女神像所在地、世界之都紐約團聚,至少有三層緣分,包含共同的情感、共同的價值和共同的目標。 賴清德指出,我們都來自台灣、根在台灣,都認同台灣這塊土地,世界上沒有國家像台灣,國土面積不大,卻是全球第21大經濟體,根留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佔全球超過90%先進製程,台灣更有許多隱形冠軍,在全球產業鏈扮演關鍵角色,台灣對世界越來越重要。我們不僅有能力防疫,還進行四波國際援助,更在俄烏戰爭爆發後全力援助。 他說,這就是台灣人的精神,樂觀進取,期望為下一代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同時溫暖善良,善盡地球村一份子的責任,即使面臨外交困境,也積極走進世界,迎向未來,台灣是我們的根,我們對台灣的感情深厚,不論身在何處,我們都心繫台灣。 賴清德表示,共同的價值就是對自由民主的信仰,台灣走過相當漫長艱辛、無法當家作主的日子,荷蘭時期是東印度公司所在地、明鄭時期是反清復明基地、日治時期是東亞共榮圈勢力範圍,連在國民政府時代也只不過是反攻大陸的跳板,但台灣人民發揮「蕃薯不怕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傳」勇敢堅強的精神,一路努力達到今天民主多元、自由開放的社會,這就是我們決心留給下一代的資產。 賴清德說,台灣因為民主,所以和世界站在一起,世界因為民主,所以和台灣前行,過去半年美國國會提出近30個友台法案或決議文,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也是1979年以來最完整、重要的協議,代表著台美的關係越來越深厚。我們在外交的努力也獲得國際社會的支持,世界各地的重要的正式領袖也紛紛來到台灣用行動表達支持,代表德不孤必有鄰,民主台灣的確跟世界同行。 他說,在這個關鍵時刻,他要再次承諾,不管極權主義對台灣的威脅有多大,我們絕不畏懼退縮,一定堅持民主自由的價值,並分享台灣的民主理念,讓印太地區的人民在追求自由民主人權的時候,將台灣視為一座耀眼的燈塔,並積極參與民主世界陣營,扮演穩定印太和平的角色。 賴清德表示,我們共同的目標就是守護台灣,增進民主、和平與繁榮,讓後世子孫都可以享受民主自由人權的價值,不僅國內要團結,國外更要合作,面對極權的威脅時,每個政黨都應該要把國家利益擺在政黨利益之上,只有國內團結一致,才能贏得國際社會的信心,給予台灣強而有力的支持。 賴清德表示,我們已經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千萬不要因為極權主義加大威脅力量,就害怕地走回頭路,一定要勇敢堅強,在民主的道路上持續壯大台灣。未來,他會持續蔡總統的四大堅持,力行「和平四大支柱」,作為維護印太和平穩定的行動方案。 賴清德提到,4年前他也曾到紐約與許多鄉親見面,當時他曾提到,希望我們用自由女神的精神守護台灣,也提到美國遭遇過911恐怖攻擊的衝擊,從原址重建的「自由塔」,可看出紐約人的勇氣,希望我們能以重建自由塔的勇氣,壯大台灣。 賴清德說,紐約是創新、創意的城市,台灣也應該要用創新、進步的政策,推動台灣進步,讓台灣成為世界的台灣,再度來到紐約,他的想法未曾改變,未來,會持續秉持這三大精神,來守護台灣、壯大台灣,打造創新、繁榮的台灣,相信這也是大家共同的願望,在難得相聚的場合上,不妨再次許諾,作為今日難得相聚最美麗的誓言。 包括總統府國策顧問田詒鴻、林見松、秘書長林佳龍、副秘書長黃重諺、外交部次長俞大㵢、駐美國代表處大使蕭美琴、駐紐約辦事處大使李光章、 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徐佳青、「美國在台協會」(AIT)執行理事藍鶯(Ingrid Larson)、紐約中華公所主席曾偉康、紐約台灣會館理事長蘇春槐等人也出席午宴;AIT主席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則以視訊方式參與。 副總統賴清德與駐美代表蕭美琴在僑宴上敬酒,僑胞高喊「賴總統加油!台灣加油!」(記者陳昀攝)
陳昀 2023-08-14
賴抵美過境 流亡美國的中國人現身歡迎

賴抵美過境 流亡美國的中國人現身歡迎

一群支持民主價值、流亡美國的中國人士手持中華民國國旗、美國國旗和各式標語,高喊:「歡迎賴清德。」(取自推特)   〔記者呂伊萱、陳鈺馥/綜合報導〕副總統賴清德出訪巴拉圭過境紐約,於美東時間十二日晚間抵達下榻的樂天紐約皇宮飯店,除了大批台僑齊聚迎接,也有一群支持民主價值、流亡美國的中國人士表達歡迎。他們手持中華民國國旗、美國國旗和各式標語,高喊:「反對武統台灣!支持賴清德,支持台灣民主!」、「打倒習包子!台灣獨立!」 「支持台灣民主、打倒習包子」 中國外交部及國台辦昨批評賴清德是徹頭徹尾的「麻煩製造者」,陸委會昨反擊指出,中共蠻橫對外擴張、窮兵黷武的行徑,嚴重威脅區域和平,才是國際公認的麻煩製造者。 中國民運人士陳立群在推特轉發相關消息並說,蔡總統過往訪美時,曾有歡迎蔡總統的集會人士遭到攻擊。這些受害者曾向美國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報告情況,也引起重視,「今天的活動沒有受到騷擾」。 歡迎賴清德的海外中國人士舉著「Defend the Lighthouse of Liberty」(捍衛自由燈塔)等標語,高喊:「台灣加油!歡迎賴清德!」、「打倒習包子!台灣獨立!」據媒體報導,他們受訪表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披著一層外衣,行使皇帝獨有的權力。他們要告訴台灣人、中國人遭受什麼危難,台灣要堅持住「民主自由的燈塔」。 中國外交部昨發譴責聲明,批賴「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是徹頭徹尾的麻煩製造者」,「美台勾連以過境為幌子,在美從事政治活動,嚴重違反一中原則」,「中方對美方執意安排賴清德過境竄美表示強烈不滿,予以強烈譴責」。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則說,台獨分裂勢力的所作所為,最終只會將台灣推向兵凶戰危的險境。 中方批賴 我回擊籲勿挑釁 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表示,我國正副元首到友邦訪問並過境美國,相關安排與以往各次前例的做法並無不同,中方毫無理由藉機尋釁,製造區域不安及麻煩。外交部也強調,若中國有任何過激反應,將是再度單方面挑釁及破壞區域和平穩定行為,也將遭國際社會譴責。 陸委會表示,賴副總統代表國家及台灣人民出訪邦交國並過境美國,是本於國家主權所行使的正當外交權利,中共無權置喙。中共在東海進行針對性軍演,蠻橫對外擴張、窮兵黷武的行徑,嚴重威脅區域和平,才是國際公認的麻煩製造者。
呂伊萱 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