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河畔的中小學生

我看過美國哥倫比亞河旁邊的學校,這些中小學生們對周邊的河川、山稜、生態的關注,已在田野教學中培養起來。在他們的課業報告討論中,談說他們的歷史人物,談印第安族群與早期拓荒者互動的歷史與史蹟。我深感一個國家的國民要能自尊自愛,進而有自信,有榮譽感,才會有向上築夢的動力。所以,一個優質國家的國民教育,無不從自愛、愛鄉、愛土地,愛自己的歷史文化開始。

然而,台灣的馬英九政府不以培養優質國民為教育宗旨,試圖以教育來遂行其「終極統一」的政治目的。他一當政,就把教育變作政治鬥爭的戰場,馬上把原本通過,比較上,能以台灣為主體的課綱廢除。重組「課綱檢核小組」,以統派大君王曉波為召集人。王主導課綱「微調」,做大方向的調整,把相關的文史敘述,修飾成附屬於中國主體的地方客體的地位,更把台灣的南海語族歸納為中國的第五十六個少數民族。說台灣人幫清廷打法軍、幫孫中山打清國建立中華民國、幫中華民國抗戰打日本勝利。不說台灣人在不同統治者下的地位。說這樣是在提高台灣人的地位(他們還沒提到台灣籍日本兵陳篡地醫生幫越南胡志明革命有功,否則台灣人更具國際地位)。無怪中國作家余杰在一篇題為《「殷門」敗類王曉波》文章中批評王曉波「不以自由主義為信仰、倒向國共聯手專制暴力、成為謊言和暴政幫凶」。

台灣的教育要以台灣、以台灣的兩千三百萬人民為主體。一如美國不以兩百多年的歷史為短,他們比賽背誦林肯的宣言:「不使此一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消失於地球上。」

(作者為高雄中學退休教師,台灣南社社員)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