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誰的經濟?

請政府推出可以直接把錢發給普羅大眾的擴大內需政策,就算提升不了GDP,只要可以直接增加人民收入,優化就業機會的經濟政策更重要。(資料圖片)

無論國民黨還是民進黨,無論是競選期間還是執政之後,有一句話永遠被掛在政治人物嘴邊,這句話彷彿是萬靈丹,許多的不公義還有少數人被迫犧牲都可以因此合理化,即便社運團體或進步派的朋友再怎麼抗議,都因為理性中間選民的力挺而安然度過。

這句話叫做「拚經濟」。最近一個例子,是苗栗縣議員嗆從事石虎研究與保育工作的學者,「人都顧不飽了還顧生態」。不少自認理性客觀的民眾,也很認同經濟發展優先,環保雖然重要但不能全然漠視發展。兩全相害取其輕的話,犧牲環境成就經濟,恐怕仍是許多人心中所支持的(雖然不一定方便宣之於口)。

資本家更是大力支持拚經濟,甚至有為了拚經濟而否認全球暖化的人。

有一件事情,恐怕連支持拚經濟的朋友,都沒有仔細深入思考過。所謂的拚經濟,「究竟是拚誰的經濟?」

拚經濟,不少人直覺聯想的就是提升GDP,拉高國民生產毛哦,我們素樸的相信,當經濟景氣大好,市場消費活絡,收入自然會增加,自己也能因此受惠,因此支持拚經濟。

政治人物和資本家沒有告訴民眾的是,拚經濟其實有兩種,第一種是拚GDP成長,看是獎勵投資還是減稅,降低利率、放寬貸款資格,抑或是走貨幣寬鬆政策,總之,讓市場上出現熱錢,相信人們拿了錢資後會投資實業,帶動經濟成長。

另一種拚經濟,拚的不是GDP的成長,而是創造一個充分就業的經濟環境,盡可能讓每個人都能找到足以溫飽的工作。如果市場上無法提供足夠多的工作,就由政府以擴大內需的方式,增加工作機會。最有名且最經典的例子,是以凱因斯學派經濟學為軸心所推動的羅斯福新政,美國當年為了解決大蕭條的問題,砸下大筆國家預算,擴大內需,為的是創造就業機會。凱因斯曾說過,就算只是挖了水池再叫人把水池填滿,也沒關係,只要這個過程能夠創造就業機會就好。

充分就業派的拚經濟,會把重心放在創造工作機會,倒不一定追求短期的GDP或各項經濟數據成長。這一派的觀點是,當大家都有工作,手邊有錢,自然就會在市場上消費,就能活絡景氣。

這兩派的差異很微妙,前者是將錢給了資本家和財團,相信富裕階層會創造經濟榮景,產生涓滴效應,當企業賺錢,自然會把錢分給員工,自然會在市場上消費,於是活絡景氣。後者毋寧是直接把錢花在勞動受薪階級身上,工作只是一種不讓人白拿的發錢手段,重要的是幫助沒錢的中下階層人民,拿到可以到市場上花費的金錢。

兩派原本的最終目的,都是希望錢最後能夠抵達普羅大眾手上,當大眾有錢可以消費,市場就能活絡起來,景氣就能復甦。

遺憾的是,先把錢給資本家去創造市場,再透過涓滴理論讓錢流到中下階層這一派,在過去二十年來的台灣,看來是失敗的。從台灣的GDP幾乎年年成長,房地產價格飆升,但受薪階級的薪資所得凍漲將近二十年,基層民眾生活苦哈哈來看,因為經濟政策受惠的資本家與和企業,並沒有把所創造的利潤發放給員工。

拚經濟在台灣,拚的是GDP帳面數字,以及資本家、財團與股東階級的經濟,而非普羅百姓的經濟。最經典的就是馬英九政府時代,教育部推出的22K就業方案,從此壓低青年起薪,雖然政府原本的美意是補助一些給企業,讓企業可以多給年輕人一點薪水。

拚經濟很重要,維持社會活絡的確需要經濟景氣支撐。不過,我們不要只有GDP帳面復甦,日常生活卻仍然處於低谷寒冬的拚經濟模式。先提升GDP,相信財團與企業會將獲益分給員工的做法早已證明行不通。

請政府推出可以直接把錢發給普羅大眾的擴大內需政策,就算提升不了GDP,只要可以直接增加人民收入,優化就業機會的經濟政策更重要。手頭緊的普羅大眾,一拿到錢就必須去付帳單,會直接把錢花到市場上,這恐怕才是真正能夠活絡台灣市場景氣的做法。

< 資料來源:大員通訊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王乾任

王乾任
曾居敦南,現住安坑。 是職業作家/時事評論員,同時也是出版顧問、讀思寫文字溝通表達力的專業講師、網路部落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