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核能大國向綠能大國購電···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歐洲能源價格飆升。七月八日,歐洲議會將天然氣和核能納入歐盟的「永續金融分類法」,讓相關的投資可以發行債券、優惠借款;天然氣一半來自俄羅斯的德國,除了向中東、南非尋求替代能源,八月總理蕭茲也造訪挪威,確保更多的供應;九月底德國官方宣布,原訂二○二二年底除役的三座機組中,兩座延役至少四個月。

 

歐盟的危機管理,國內有另類解讀。歐洲會議決議披露的當天,趙少康說:「歐盟已把核電當綠能,反核以前對、現在錯」。《風傳媒》加碼:「歐盟把核電視為綠色、各國開始增加核電,台灣是否也該檢討、修正這個能源政策?還是要等新政府上台再改?」

這些論者,或受限於時間,或基於某種意圖,均刻意忽略決議中的諸多但書,特別是有關核電廠的限制,如技術、燃料、核廢料處理;必須取代燃煤機組為前提,並有二○四五年前完成建造的落日條款。

本質上,歐盟只是將天然氣、核能比照綠能所享有的金融待遇,歐洲國家無一因此修改其能源政策。換言之,歐盟是救急,而不是核能大抉擇的急轉彎,更不是昨非今是的熱情擁核。

德國二○五○年百分之百再生能源的目標,不因烏俄戰爭而有所調整。法國二○二一年有六十九%來自核能,二○五○年目標是核能降至三十%、再生能源提高到七十%,《天下》以「核電大國降低核依賴 法國覺醒:過去我們喝醉了」為標題報導,內文也對「核電復興」為何難實現?點出核能技術(如小型模組化核電機組)最新進程面臨的瓶頸。

台灣擁核人士,認為核能有兩大賣點:便宜、穩定。根據Ember Climate公布的電力批發均價(歐元/百萬瓦時),今年元月,法國是211.6(德國為167.9),八月電價來到最高峰達493.0(德國為469.3),九月降為393.6(德國為360.2),價格、漲幅(與去年比),法國均高於德國。

法國核電廠歲修高峰時,會向德國買電;往年寒冬,法國也向德國買,但今年提早在夏天就向德國進口電力,原因是去年底某些機組被核安單位強制整批停機檢修,加上高溫與旱象,部分電廠缺少冷卻河水而暫停運轉。法國重押核電,一旦系統性風險出現,衝擊將大於電力多元的德國(二○二一年來源組成:40.9%再生能源、27.9%燃煤、15.3%天然氣,11.9%是核能)。

有人執意把台灣比做烏克蘭,但對砲火下的核電廠卻沒有任何想像。台灣能源政策可以很簡單:非核(目前核能僅佔五點六%,取代不難);天然氣、煤、原油等力求分散風險;再生能源比重越高,台灣就越安全,套用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受訪時的話,畢竟沒有任何軍事行動,可以封鎖風、水、太陽。

(作者為上市公司專業經理人)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