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20大關鍵字消長與台灣

中共二十大全國黨代表大會落幕,外界關注的是政治局七個常委的名單,以及明年三月人大會議上中央政府機關的改組。熟悉中共黨史的研究者都知道,政治局常委排名牽涉到國務院總理、全國人大委員長、政協主席以及未來可能接班人的安排。這次名單出爐後,習近平全面掌權令人意外。

(美聯社)

 

與過往中共全國黨代表大會人事布局受到關注不同,此次的二十大人事布局只是整場會議的過場而已,政治局常委由誰擔任亦不重要,習近平排除黨內各種勢力獨掌政權也是必然結局。早在習近平掌權後便以反腐為名進行了多年的清黨作戰,二○一八年修憲取消領導人任期限制,就代表著習近平已掌握絕對的力量,因此二十大的政治局常委布局就不會有讓人意外的結果,政治報告以及習家軍於明年正式掌握國家機器後的可能作為,才是最需要關注的實質部分。由於習近平此次打破了中共長久以來的接班默契慣例,因此對於未來政治局常委當中政府職務的分配,也有可能會跳脫以往按照常委排名分配的慣例,但可確定的是,他們都只是貫徹習近平意志的馬前卒而已。

與胡錦濤的十八大政治報告相比,二十大的政治報告「關鍵字」有幾個重點,第一,十八大時「經濟」出現一○六次,二十大只出現八十五次;「改革」從出現八十八次到五十一次;「和平」從三十八次到三十二次;「市場」從二十五次到二十一次;這些是減少的關鍵字。第二,「安全」從三十六次到一四七次;「鬥爭」從五次到三十七次;「意識形態」從一次到十九次;「共同富裕」從四次到十九次;「科教興國」從一次到五次;這些是增加的關鍵字。

從關鍵字的消長可觀察出未來中國的經濟發展戰略思維朝向左傾,一舉扭轉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模式。尤其新任政治局常委完全沒有經濟與金融專業,未來的中國模式就是習近平主張的以內需為主的發展,技術創新與人才培養都自立自強,可說改革開放時代已經走向終結。

台灣應該關心的,不僅僅是涉台部分,事實上從政治報告來看,我們可推測台灣議題的優先性並沒有被提前,政治報告透露出的訊息是習近平強調穩定比經濟發展更重要,權力的穩固與國內控制更甚於一切。在習近平權力更加鞏固但國力衰退中的時代,未來幾年台灣該擔心的問題是有朝一日中國爆發經濟危機、或中國政治施壓壓力遽增等可能風險甚於武力的直接攻擊,宜盡早做因應準備。

(作者為智庫研究人員,新北市民)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