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與 創造力

去年德國電信利用人工智慧完成貝多芬的第十交響曲,我聽了之後,覺得就是貝多芬,但並不是新的貝多芬,德國媒體很多認為是保守的藝術穿上先進的技術前衛華服。

創造力的定義本身就存在問題,人類當然可以透過將其他東西放在一起來製造東西,但我們是否有能力從無到有地創造新的事物?中古世紀認為創造只存在於上帝,但是後來普遍認為人類也可以具有創造力。

創造力是發明,發明和發現不是一回事。發現以前不為人知的事物,在發現之前,發現者對發現的事物一無所知,雖然有創造力的人當然會發現事物,但發明可以是一種思維框架,而發現則不能是新的思想。

思想需要意義,發明要有用途,維根斯坦認為就語言而言;意義即用途。維根斯坦認為理解是一種公共現象,這種語言只能在個體之間的互動中發展。重要的是語言遊戲本質上是社交的,理解是一種公共現象,那麼很明顯,如果沒有公眾,就無法進行語言遊戲。如果沒有人際互動,就沒有交流。語言遊戲不是靜態的,而是不斷發展的系統,受到使用它們的人,尤其是有創造力個人的操作。

許多人公認的哲學天才維根斯坦有一句名言: 天才是才華的勇氣。即有創造力的人必須準備好為他的創造力而受苦和挑戰,在實現真正的創造力之前,個人必須忍受並戰勝巨大的壓力。維根斯坦自己的工作方式見證了這些理想,他有巨大的天賦;但他也有極大的毅力和頑強。他會扭轉一個問題,顛倒它,權衡它的觀點。有創造力的人非常相信自己的想法,以至於強迫自己接受的文化。這需要某種形式的勇氣來打破懷疑或懶惰的天花板,實踐推動這個想法。

創造力是神性,人工智慧真的有創造力?

我問 ChatGPT: Do you have creativity?

ChatGPT 回答: (意思是沒有)

< 資料來源:李忠憲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李忠憲

李忠憲
國立成功大學教授、《隱性反骨》作者。留學德國、研究資安、熱愛跑步、喜歡哲學。 曾任成功大學計算機與網路中心副主任、台灣教授協會科技組召集人。 寫臉書當筆記,喜歡德國文化,不愛爭辯,「很多事情是價值選擇的問題,而沒有對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