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批台獨 那孫中山…

中國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日前在台灣大學「2024校園總統馬拉松」論壇回答學生提問時表明:中華民國憲法中沒有「台獨」兩個字,如果有本事,請「台獨金孫」來改!一句話道盡侯友宜缺乏理想與願景的人格特質,毫無領袖魅力,「服從」的DNA只適合「執行命令」的工作,格局完全不適任臺灣總統一職。

 


侯友宜19日晚間參加「2024校園總統馬拉松」論壇(圖:侯友宜臉書)

 

謹遵憲法行事自然不會有錯,但憲法沒有明定的事並非不能做,端看民意之所趨,更能大刀闊斧開創新局。倘按侯友宜的邏輯,當年清朝律例絕對沒有「民權」兩個字,國民黨先知孫中山先生號召建立「民主共和國」的行為,鐵定會被侯友宜視為十惡不赦欲除之而後快之人。「侯捕頭」的服從性格,讓他的眼界就如同燕雀般安知孫中山的鴻鵠之志,鼠目寸光的人不會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

自從一九九六年台灣民主化之後,各項統獨民調都趨於認同獨立自主選項,縱使中華民國憲法沒有明文規定「台獨」,但歷屆總統參選人無不主張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中華民國憲法並沒有侯友宜所稱要「讓兩岸穩定」的字樣,唯有「敦睦邦交」的規定,侯友宜豈能「違憲」擴大解釋或自行解讀。

事實上,總統參選人本著獨立自主的精神及以平等互惠的原則,讓兩岸穩定及促進區域的合作,是台灣人民之所欲;但參選人不能無視中共對台灣國家安全的威脅,更不宜淡化台灣主權或反對台灣獨立自主,企圖博取中共領導人的認同。

台灣每屆總統大選都希望選出「有本事」的人來帶領國家走向世界,每一位參選人也都無不卯足全力向選民証明自己的本事。然而侯友宜參選迄今,不僅沒有展現其經世治國的本事,更沒有承擔或面對台灣未來不確定選擇的勇氣與意願;總統參選人如果無法展現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所謂第一美德的勇氣,「不害怕去做應該做的事」,就無法將「民之所欲長在我心」的信念,帶領民眾堅持走台灣獨立自主的路。

法國前總統戴高樂曾言:「領袖是希望的化身」,領導者就是散播希望的人。台灣總統大選不僅僅是選擇參選人福國利民的政見,更是選擇參選人的理念與願景,就是選擇台灣的未來!如果參選人缺乏遠大目標,又缺乏兩岸及外交事務的論述能力,遇事左閃右躲不敢直球對決,凡事沒有主張也沒有態度,只有口號「侯侯做代誌」,這樣的參選人民調墊底也是剛剛好而已!

(作者為台灣政府前駐美加人員)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