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改是總統選舉必考題

 

副總統賴清德在全國律師後援會拋出司法革新三大目標,引發各界共鳴,相信其他各組參選人也會面臨如何司改的議題。不錯,司法改革沒有終點站,自從李登輝總統至今,哪個時候不提出司法革新的大旗?就像人生病,也不可能每一種病都會治好。法律糾紛或變成訴訟,也不可能滿足每一造當事人,因為有贏就有輸。何況社會越來越複雜,新型態糾紛多,例如將來機器人在路上打傷人,是製造廠商負責,還是使用者負責,還是所有權人負責?相信一流大學已經在開課研究了,等出事再立法或研究已經落伍了。這也就是司改為何要常常推陳出新的原因,要配合時代的巨輪往前走動,而非原地踏步。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出席全國律師信賴台灣後援會成立大會,致詞授旗,後援會總會長陳彥希揮動大旗。(記者叢昌瑾攝)

 

目前司法遭人詬病的包括,判決不正確,難以贏得人民信賴,偵查或審判速度緩慢冗長,還有若干外力及利益介入,影響法院的純潔度。當事人早已沒有耐性,贏或輸都受盡折磨煎熬,所以有人說,法院最好不要去,因為法院兩個字左邊去掉變成「去完」,意思是去就完了,好像很有道理。

但當今社會多元複雜,有時候法院不得不去,像樓上漏水或發生車禍,還有千百種難以預料的糾紛。所以要像醫學一樣,所謂預防醫學。法律不管任何人都會用到,雖然不像生病隨時發生,但也有機會出現糾紛。因此法律常識教育及法律服務普及化非常重要,這叫做預防司法。不是等生病找醫師,而是超前部署,及早健康檢查,早發現早治療成本低且有治癒可能。一般人有法律常識,就不會本票超過時效,或告訴乃論超過六個月,或契約不寫或寫的模糊不清,然後怪檢察官或法官不公平。是自己不懂輸了怪司法官。

其次專家法院的建立,比較可以因應複雜社會,減少瞎子摸象的判決及拖延時間。也能減少自由心證濫用的情形,同時防止外力及新台幣介入司法的流弊。這無法立竿見影,需修法讓專家今進入法院協助法官發現真實,讓判決更精準到味及迅速,以贏得人民信賴及贏得尊嚴。

(作者為律師)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莊勝榮

莊勝榮
律師、前民進黨國大代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