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一女區桂芝原來也想美德贏台灣

首先,我高度肯定北一女國文科區老師,對於「美德贏台灣」的迫切感與高度期待,否則她就不必藉著課綱議題來呼籲社會對於道德教育(或稱品格教育)的重視了。

課綱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架構,非三言兩語就能討論出個所以然,因此筆者試圖僅以邏輯來檢證北一女區桂芝老師所執論點之可行性。同為教育界的一份子,我固然知道德當然可以教也必須教,但更認知到絕非透過教條式的宣講就能達成,而是透過以身作則的實踐,讓學生透過楷模學習、耳濡目染,進而陶冶與形塑出合於社會大眾多數人都認可的價值規範。若區老師的命題為真(亦即文言文教材的數量與道德言行呈現正相關),那麼我們可以進行實驗,讓目前因為犯罪正在接受感化教育的學員,完全以文言文為教材,就能降低再犯率,然後洗心革面,試問,行得通嗎?

再者,教育界普遍認可與參採道德認知學派創立者與代表人物Kohlberg, L., 1927-1987)所主張的道德判斷測量方法,包含結構問題評分方法、道德判斷談話方法......等,然而各種方法皆具其侷限性。區老師慨歎學生道德層次劣化,筆者好奇是指北一女的學生嗎?是透過何種方式測量?樣本數有多少?還是只是意識型態作祟的無病呻吟呢?

區老師近日在為自己的惹議行為辯駁時提及:『學生跟她感情很好』,細究這段話的意思是,在課堂上談論時事,即便夾帶主觀的政治立場與認同,學生也會因為顧及跟她的情誼,而不會去批評她的偏頗言論。這似乎間接證明區老師的行為有牴觸教育基本法第 6 條規定:「教育應本中立原則」,以及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第 3 條規定:「公務人員應嚴守行政中立,依據法令執行職務」之虞。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標準,若你連法律都不遵守了,哪來妄論道德的「憨膽」呢?

(作者為國中教師,桃園市民)

< 資料來源:鯨魚網站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