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民相關文章

英國日本連線,台灣固若金湯

英國日本連線,台灣固若金湯

俄烏戰爭、以哈戰爭正熾,台灣又有少數人想趁機興風作浪,宣稱美國「三線作戰」顧不了台灣,事實上恰恰相反,烏克蘭與以色列都沒有需要美國太過擔心,美國戰略重中之重反而是抗中保台,這從美國最親密的夥伴與東亞戰略盟友—英國與日本,的動向可一目瞭然。 趁著七大工業國集團外長會議在東京舉行,七日日本外務大臣上川陽子、防衛大臣木原稔,和英國的外相、防相舉行英日外交國防二加二對話,會後雙方發表聯合聲明,再次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不可或缺,重申支持台灣。G7外長會議在日本東京舉行。 英國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逐漸失去十九世紀「日不落國」的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把世界霸主的地位交接給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蒙美國搭救,加上語言相通,此後成為美國最親密的戰友,不論是波灣戰爭,還是反恐戰爭,只要美國帶頭,無役不與。 日本在英國仍是霸主的時代,曾經是英國防俄的遠東戰略中心,後來一度誤入歧途導致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成為廢墟,戰後經美國重建,又歸隊到自由民主正義價值的陣營,也繼承了過去的地位,自冷戰時代以來,一直都是美國防蘇、抗中抗俄的東亞戰略中心。 如今英國與日本聯手發表保台聲明,特別重要,英國與日本重申立場,可說是為美國說明立場,表示美國現在不管表面上俄烏戰爭還在繼續,以哈戰爭剛開始,但是美國心心念念的,還是印太戰略大包圍中國,因為俄軍已經是強弩之末,哈瑪斯本就不足為懼,世界最大的威脅始終是中國。 也不只英國日本在二加二對話上表態,許多動作都很明確的印證這點,包括針對北韓的蠢動,美日韓互享北韓飛彈情報,此舉拉緊東北亞聯繫,把文在寅時代一度想要親中的南韓進一步拉回防中大包圍網陣營;美日也歡迎菲國加入美日加澳聯合軍事演習,讓杜特蒂時代搖擺的菲律賓進一步全面歸隊。 整體印太防中大連線愈來愈穩固,台灣的地位也愈來愈固若金湯,美國為首,英國加拿大遙遙呼應,日本印度澳洲坐鎮,韓國菲律賓歸隊,台灣應該站哪個陣營,一目瞭然。台灣的國際情勢可說前所未有的好,剩下的就是台灣要展現自我捍衛的堅強意識而已了。 (作者為福和會理事長)
林逸民 2023-11-14
以色列誤信經濟和平的幻象

以色列誤信經濟和平的幻象

以色列在世人心中是情報力一流的國家,十月七日遭哈瑪斯突襲卻事前毫無警覺,措手不及以至於第一時間應對荒腔走板,哈瑪斯恐怖份子闖入後如入無人之境,損害迅速擴大,釀成一三○○人犧牲、百餘人遭綁架的沉痛悲劇。情報作戰失靈有如五十年前贖罪日戰爭重演。 哈瑪斯發射數千枚火箭彈攻擊以色列,以國情報局前局長坦言,他們事前並沒有收到情報。(法新社)     如今以色列誓言報仇,儘管以色列的國力剿滅哈瑪斯綽綽有餘,然而,殲滅哈瑪斯也無法挽回犧牲的生命、不能撫慰痛失親人朋友的悲痛。世人紛紛探討,以色列本身也強烈反省:為何此次對哈瑪斯襲擊的預判竟會「走精」的如此離譜? 許多第一時間的檢討都指出,其實哈瑪斯在光天化日下就在以色列邊界演習訓練模擬這次的突襲行動,以色列並非毫無所知,卻受哈瑪斯誤導,以為哈瑪斯現階段只想要經濟發展,一切行動與先前挑起的小衝突,都只是要與以色列討價還價以換取經濟利益:讓加薩人可到以色列工作賺錢。 也就是說,以色列之所以看不清事實,是受「只要發展經濟交流就會有和平」的念頭所害。這不禁令人毛骨悚然,因為台灣內部有許多人一直以為只要跟中國發展經濟交流就會有和平。 以色列血戰建國,這次受到蒙蔽,是因前一次二○二一年加薩衝突,以色列完全壓制哈瑪斯,鐵穹攔截大部分火箭、摧毀大量地道,哈瑪斯不支求和。以色列以為哈瑪斯已無計可施,才輕易相信不切實際的虛假和平幻象。 不僅情報判斷上失誤,包括軍方心態也鬆懈,才會導致邊界遭突破時反應不及;人民也認為哈瑪斯已經不成威脅,先前司法改革爭議時,大批後備軍人以拒絕受召為抗議手段,顯示人民對國安威脅開始輕忽;此次攻擊發生時,許多以色列人沒有像過去一樣,一聽到警報就立即前往安全室,而是對二○二一年的絕對防禦感到老神在在。 以色列軍民掉以輕心,迷信經濟就能換來和平,而疏忽戰備,哈瑪斯當然抓住發動攻擊的大好時機。這警惕台灣:即使是戰備「武裝到牙齒」的以色列,只要一時以為經濟交流就有和平而怠慢戰備,武力侵略立刻找上門來。 另一個深遠的教訓是以色列的國際戰略選擇。俄烏戰爭開打,以色列始終首鼠兩端,不肯全力援烏抗俄,而想遊走兩邊,與俄國保持千絲萬縷的曖昧,認為這樣可從中獲得最大利益。其結果,俄烏戰爭拖長消耗歐美資源,以色列的作為也使自身在國際上的立場變得微妙,讓哈瑪斯認為是發動攻擊的最佳時機。 烏克蘭抵抗俄國入侵,是捍衛人類自由民主人權與公理的文明價值戰爭,以色列卻認為可從中操作,不力挺正義的一方,結果因而受害,讓人感嘆。在文明與野蠻專制之間,沒有灰色地帶,台灣要堅定站在文明的一方,不能心存僥倖認為可混水摸魚,否則,以色列這次受到慘痛教訓,就是前車之鑒。 (作者是福和會理事長)
林逸民 2023-10-17
英國議會明確表明—台灣已是獨立國家

英國議會明確表明—台灣已是獨立國家

  八月三十日,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特別委員會印太戰略報告,明確表達無須爭辯的事實—「台灣已是個獨立國家。」並說明:「台灣擁有具國家地位的所有資格,包括常住人口、界定的領土、政府,以及與其他國家建立關係的能力,只是缺乏更廣泛的國際承認。」 適逢英國外相睽違多年前往中國,下議院如此宣示,不啻是當場賞了中國一個耳光,顯示外相訪中並非「朝貢」,而是去宣揚英國的價值觀,外交委員會主席克恩斯表示,這是要「向全球獨裁政權傳遞尖銳訊息,表明主權無法透過暴力或脅迫手段取得。」 美國近年來一連串公開宣示支持台灣安全與自決權力,解釋聯合國席位之爭只關於中國自身,即說明台灣不屬於中國,也不僅止於口惠,實際上加緊軍售與軍事合作,協助建立更堅實的國防防衛,如今,美國最親密的戰略盟友英國,也做此宣示,可說意義不凡。 英國因為與美國有戰略上與情感上的「特殊關係」,常常是美國幽微表達戰略想法的一個管道。 台灣人都記得,蔣介石失去中國,逃亡至台灣時,美國礙於表面上為盟友關係,仍繼續支持,甚至承認在台灣的蔣介石代表中國,並繼續擁有中國的聯合國席位,美國為首的民主陣營也均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存在。但是,當時英國卻率先於一九五○年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這是因為美國在冷戰戰略上需要聯中制蘇,中共取得整個中國後,美國即想要開始接觸,所以先讓英國代為表態,只是毛澤東缺乏國際賽局知識,一昧反美,甚至打起韓戰,美方傳達訊息落空,直到珍寶島事件後中蘇交惡,毛澤東才終於想起其實可以與美國交往。 對比過去,如今英國率先公開文件上挑名台灣是獨立國家,其意義不言可喻。該報告本身的內容也是鐵錚錚的事實,現代國家的組成要素即「人民、領土、主權」,台灣三者皆備,本來就是獨立國家。 台灣獨立運動,不需要再度建國,其實是國家正常化運動。副總統賴清德「務實的台獨」表達台灣早已是實質主權獨立的國家,沒有宣布獨立的必要,即是如此。 國際對台灣的支持愈來愈堅定,也愈來愈明確表態,台灣人民也要向國際表達台灣人自決台灣為獨立國家的決心。 (作者為福和會理事長)
林逸民 2023-09-05
侯友宜杯水論 正是中國國民黨DNA

侯友宜杯水論 正是中國國民黨DNA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先前發表狂妄的「杯水論」,稱「中華民國」是杯子,台灣只是杯子裡裝的水,言下之意就是台灣隨時可以被蒸發、凍結、汙染甚至潑掉,杯子還可以換裝新的水。侯友宜經常自稱嘉義朴子本土出身,心態上卻認為台灣母親是可以隨便潑掉換掉,與中國「留島不留人」的恐嚇遙相呼應,早已讓人不寒而慄。 侯友宜在疑雲重重的國民黨初選獲勝後,又發表「DNA論」,DNA是生醫領域,侯友宜應該先詢問自己的親兄弟高雄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的侯明鋒院長。通常我們談及DNA,並不是指去氧核糖核酸分子本身,而是其上記載的生物遺傳訊息,亦即「基因」。 侯友宜聲稱「民主自由」是中國國民黨的DNA,讓人絕倒,中國國民黨黨史明確記載,現在的中國國民黨,源自於中華革命黨。 民國初年宋教仁揉合中國所有黨派(同盟會系統只是其中一部分,孫文系統又只是泛同盟會系統中的一小部分)推動內閣制(孫文反對內閣制)的國民黨,在宋教仁遭謀殺,孫文發起二次革命失敗後,遭袁世凱解散。 孫文認為敗給袁世凱都是因為不夠專制極權,重起爐灶成立中華革命黨,要求黨員都要捺手印發誓向孫文個人效忠,長年的革命夥伴黃興無法接受這種專制極權個人崇拜,大怒離開。一九一九年再改組為中國國民黨。 由此可知,中國國民黨的基因就是個人崇拜獨裁專制,傳承到蔣介石,還再傳給自己的兒子蔣經國,小蔣吹噓老蔣是「人類的救星,世界的偉人」,這個稱號就跟北韓的金日成一模一樣,傳子的家天下也跟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恩如出一轍。 小蔣還號稱老蔣是「自由的燈塔,民主的長城」,所謂的「自由」卻是白色恐怖連話都不能多講,黑名單回不了國,而普通大眾沒有黨國關係很難出得了國,學生還有髮禁;所謂的「民主」是雖有投票,卻可隨意買票、作票,當年投票完常常會停電,黨國特務就摸黑把選票都換走。 直到李登輝先生才改變國民黨,為台灣帶來真正的民主自由,但國民黨人對李登輝深惡痛絕,認定是入侵、滲透、寄生,毫不留情的將李登輝轟出國民黨,也就是說,李登輝不是國民黨的基因。 如果侯友宜認定「民主自由」是中國國民黨的DNA,看來侯友宜對「民主」的定義,大概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民主專政」,侯對「自由」的定義,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也說保障言論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實際上毫無自由。 中國國民黨在中國原本跟滇桂軍閥合作,鬧翻後跟陳炯明合作,又再度鬧翻;跟共產黨一起北伐到一半,發動清黨;跟各大軍閥一起剿共,把解放軍往西南趕借刀殺人;在中國搞砸,拍拍屁股跑來台灣;來台灣不好好經營,只把「復興基地」當成跳板,整天夢想「反攻大陸」;李登輝帶來民主自由,卻把李登輝趕走,還謊稱自己民主自由。 其實,中國國民黨的基因就是侯友宜的「杯水論」,總是把水潑掉,換別的水,侯友宜很自然說出杯水論,顯然完全繼承了國民黨的基因。但是,水潑落地難收回,台灣人也不會再被國民黨的杯水基因給欺騙了。 (作者是福和會、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理事長、醫學博士)
林逸民 2023-05-23
鍾逸人鬥士諄諄教誨:台灣人不是中國人

鍾逸人鬥士諄諄教誨:台灣人不是中國人

  二二八事件中曾入獄者如今已經凋零殆盡,其中入獄最久的反抗鬥士鍾逸人,三月十九日晚間與世長辭,享嵩壽一百零二歲,鍾逸人見證了台灣一個世紀的歷史,於其精彩的一生即將結束之際,由妻子代為撥通電話,以最後一口氣,向友人趙清淵再度強調「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留下此句擲地有聲的名言,之後溘然離世。 在二二八事件中帶領民軍對抗威權政府的二七部隊長鍾逸人。圖/廖建超提供   鍾逸人出生時,台灣還是日本時代,他小學就讀台中公學校,如今是台中市西區忠孝國小,參加「日本武德會少年劍友會」,畢業後由武德會推薦進入台中青年學校,也就是如今的台中青年高中,之後赴日求學,在日本接觸人權與社會主義思潮,因而遭以「反日思想」為由移送巢鴨監獄拘留。 以當今看來,左派的許多主張不顧現實面、違反資本市場的基本原理,終究窒礙難行,共產主義的實驗更已經證明徹底失敗,為人類帶來重大災禍,因此當前主流文明國家均以反共為職志。但是我們必須了解當年的時代背景不同,在鍾逸人的年代,人類尚不知共產主義未來所帶來的禍害,全球許多希望改革、打倒強權的理想者,經常都服膺社會主義、接觸共產思想。 鍾逸人獲不起訴處分,但仍受日本監視,「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乾脆進入陸軍,當起從軍酒保商人,甚至取得陸軍經理部雇員職位,藉職務之便聯繫志同道合的台灣人,其中包括謝雪紅等。 日本統治結束後,鍾逸人不改反對強權的鬥士精神,於「壁報事件」與中國警察衝突,舉發並報導不法事件,披露檢察單位與憲兵隊長李士榮弊案,前後被憲、警、檢單位拘捕三次,一九四七年二月廿七日他才剛獲釋,當天發生圓環緝菸事件,即二二八事件的引爆點,鍾逸人向楊逵了解事件經過後,在台中召開市民大會,著手印製傳單一萬張,在台中師範學校號召師生成立「民主保衛隊」,台中市各校學生紛紛加入,至干城營區成立「二七部隊」,鍾逸人擔任部隊長。 但二七部隊成軍倉促,很快潰散,鍾逸人被捕正在遭處決前夕,陳儀主政專制的「行政長官公署」遭撤銷改設省政府,二二八事件由軍法改為司法審判,鍾逸人判刑十五年送至綠島囚禁十七年方獲釋,是二二八事件入獄者最後一位重獲自由者。出獄後,仍繼續推動台灣民主運動,參與廢除刑法一百條運動。更以親身經歷從事著作,因而獲台灣文學家牛津獎、巫永福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三大文學獎項。 如今鍾逸人鬥士精彩的一生畫下句點,他生前就多次宣揚「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生命的最後,再度諄諄強調,台灣人只有認清自己是誰,才有未來。也提醒少數認同混淆的台灣人,應該盡早醒悟,勿再不知自己是誰。 (作者是福和會、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理事長、醫學博士)
林逸民 2023-03-28
裴洛西揭穿了中國「國王的新衣」

裴洛西揭穿了中國「國王的新衣」

  美國眾議院議長,也是資深反共鬥士裴洛西,提出可能於亞洲之行訪台,在美國政壇引起一陣旋風,而中國則崩潰叫囂,使台灣民心大為振奮,雖然裴洛西最終是否訪台仍諱莫如深,台灣人民也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不過,光是裴洛西提出訪台主張,其實已將台灣主權彰顯於全世界。 此次裴洛西提出訪台,不僅美國政界風起雲湧,全球媒體也全面關注,包括平常較少參與印太戰略的歐陸國家,均全面重視。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率領國會代表團展開亞洲行程,是否來台引發關注。(法新社)   在美國,同為民主黨,裴洛西的道德勇氣,與拜登扭扭捏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和對比。拜登以怕事為由發言反對裴洛西訪台,卻又不敢直接向裴洛西提出不要訪台,表示必須尊重國會、尊重民主。兩人的表現,很明顯的對照出:力挺台灣才是符合美國價值的正義,「戰略模糊」已經過時,只會讓主張者進退兩難,陷入尷尬。 裴洛西推動訪問台灣之行更獲得共和黨的普遍反響,前眾議院議長金瑞契舉出本身曾於一九九七年眾議院議長任內訪問台灣、會見李登輝總統;而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此次更是義正詞嚴地強調:若裴洛西因為中國恐嚇拜登就取消訪台,等於讓中共獲勝。 歐巴馬曾經鬧出把口誤將台灣與泰國搞混的事件,這雖然是偶發意外,但在過去,許多一般美國人或許真的知道泰國多於台灣。隨著川普政府以來的力挺台灣,以及近來的半導體供應問題,如今台灣已經常常見於美國媒體報導。此次裴洛西提出訪台,更是把台灣置於美國媒體焦點的中心,讓美國人對台灣問題的瞭解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裴洛西讓中國瘋狂跳腳,中國的反應本身,就已經揭穿了中國長久以來「國王的新衣」自欺欺人的對台主張。中國總是向國際宣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若真是如此,中國不想讓裴洛西來台,只要拒絕入境即可,事實上卻只能大呼小叫,就向國際社會明白證明: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裴洛西能不能訪台,真正決定入境與否,主動權在裴洛西,而出入境管理主權是在於台灣,中國無力阻止,只能不斷威脅、不斷崩潰,自我揭穿國王的新衣。事實上,中國的威脅也是自曝其短,美國應對裴洛西可能訪台,做軍事調查與兵棋推演,認為中國當前並沒有進犯台灣的準備。 裴洛西若訪台,台灣人民竭誠歡迎,但若此次未能訪台,也無需喪氣,不論裴洛西此次來台與否,她拋出訪台的議題,就已經讓台灣在國際上邁出一大步。 (作者是福和會理事長、醫學博士)
林逸民 2022-08-02
烏克蘭老太太給台灣的啟示

烏克蘭老太太給台灣的啟示

  烏克蘭如今戰雲密布,國際媒體大幅報導,俄羅斯自北面的白俄羅斯,東面的俄羅斯西界,南面的克里米亞半島,三方包圍烏克蘭,雖然普丁口說要撤兵,卻繼續軍事演習不停歇,歐美多國警告俄國將挑起大戰。 烏克蘭國內因應戰爭威脅,並非大舉逃亡,或是乞求和平,而是人人拿起武器,妙齡女兵部隊扛槍參戰的照片流傳世界;更令人動容的,是連已經年長的老太太,都端起槍枝表達要誓死捍衛家園。戰爭時,老弱婦孺往往是需要保護的對象,但是烏克蘭人的老弱婦孺也都為國作戰。 烏克蘭人做好了戰爭準備,然而,俄羅斯大張旗鼓至今,尚未真正開打。其實這並不矛盾,正是因為烏克蘭人都有誓死一戰的決心,所以俄羅斯儘管兵力數倍於烏克蘭,預期一旦進軍,會遇上頑強抵抗,陷入泥淖,造成太多死傷。在宣傳上不利,無法速戰速決更會讓歐美軍力有時間介入。 正是因為烏克蘭人不畏戰,一心決戰,所以戰爭反而不會真的發生,當然,既然戰爭沒有真正發生,老太太也不會真的戰死。 烏克蘭的老太太,給我們台灣人一個很重要的啟示,部分台灣人認為和平就是「躺平」,只要「不要刺激」對手就不會發生戰爭,殊不知中國歷史不是這個邏輯。 李後主對宋畢恭畢敬,仍因「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照樣滅亡,當然,更根本的原因也是李後主的南唐「隔江猶唱後庭花」,若是李後主的南唐全面備戰,跟烏克蘭一樣武裝到老太太,宋也不敢輕易發動戰爭。 台灣是個相對文弱的社會,軍人地位低、罕有討論人民擁槍權的聲音、因洪仲丘事件廢除了與該事件根本無關的軍法審判,甚至連徵兵制都名存實亡,役期縮短至四個月,形同夏令營,怪不得會有許多國民誤以為躺平就會和平,殊不知躺在地上還是會中槍。 烏克蘭老太太告訴我們,只有人人決心挺身拿起槍來奮戰,才是和平的最堅定保障,台灣人應提升尚武精神,政府也應思考規劃恢復足夠役期的徵兵制,強化後備戰力,進一步討論是否組織國民兵等,向全世界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自助才有人助天助,是永遠不變的真理。 (作者是福和會理事長、醫學博士)
林逸民 2022-02-22
用公投讓核四幽靈徹底安息吧!

用公投讓核四幽靈徹底安息吧!

  核四歷經數十年紛擾,於馬英九時代決定封存,如今這個幽靈卻又作祟,在政治惡鬥下由國民黨提出、列入年底四大公投。事實上,核四毫無任何存在價值,應盡快停損,讓它永遠落幕。 核能並不是解決台灣當前能源問題的好工具,核能特性是大而無當,反應爐一開啟就只能全開,沒有任何調節能力,而單一機組規模大,每年歲修時間一口氣減少近千百萬瓦發電容量,造成調度困難,過去限電往往都發生在核電廠機組歲修期間。 台灣過去用電尖峰在夏季中午,如今因太陽能的發展,中午不再是供需吃緊時刻,下午五點成為新的電力調度瓶頸,夏季尖峰每天吃緊時間約廿分鐘到一、二個小時,為此興建一啟動就只能全天候發電的核電廠,可說是動手術卻用大榔頭。 過去台電堅稱核能便宜,聲稱核一廠發電成本每度電○‧六九元,其實是因為會計上把建廠成本都已攤提完成,因而嚴重低估核能發電成本。美國能源資訊局二○一八年展望資料評估新設核電每度電均化成本○‧○九一美元,經通膨換算後約為二點七三元新台幣;英國欣克利C核電廠購電合約,經通膨換算每度電約四元新台幣。 相對的,全球可再生能源成本快速下降,全球離岸風能、地熱發電均化成本每度電已來到二元新台幣以下,而且還在持續下降,相較之下,核能受到三一一事件後檢討安全因素的影響,成本還在上升。 核能風險更是不能忽視,核災特性是一旦發生永無寧日,一九八六年車諾比核災至今已經卅五年,爐心熔融物仍未安息,今年五月,反應爐下方編號三○五/二室隔間的反應又加溫,中子輻射量大增四十%。福島事件後同樣無法收拾,每天產生大量輻射水,成為永久的頭痛問題。 車諾比核災造成白俄羅斯、烏克蘭及俄羅斯兒童甲狀腺癌大增,而在禁制區內,動物有大量腫瘤、白內障、腦萎縮及發育不正常現象。低劑量輻射對健康尚未確認一定有不良影響,但核災高放射性汙染則肯定嚴重危害健康。 核災損失更是天文數字,車諾比災損高達兩千億美元,福島核災災損則達廿一兆五千億日圓。核能大而無當、昂貴、一旦事故無法處理,更會賠不完,實在沒有任何採用理由,不妨就用公投讓核四的幽靈,徹底安息吧! (作者是福和會理事長、醫學博士)
林逸民 2021-11-02
民進黨 勿忘台灣人民託付任務

民進黨 勿忘台灣人民託付任務

  在人類歷史上,任何地區、人群,都希望自由、自主,不被他人控制,不只是專制國家下人民追求獨立,即使是現代民主國家,如英國的蘇格蘭、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也仍勉力追求獨立,獨立自主本是全人類不言自明的硬道理。 十九世紀民族主義的逆流,造成國家追求疆界內統一,對外競爭侵略與殖民,使得小國遭併吞、大帝國瓦解,國家對內民族屠殺、對外戰爭不息,最終更演變為兩次世界大戰的悲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類痛定思痛反省,因此有大量國家,在戰後以民族自決的方式獨立建國。 台灣也有黃彰輝與彭明敏先後提出台灣人自決主張,然而,受限於冷戰戰略因素影響,國際情勢對台灣不利,使得台灣過了數十年沒有正常國家的日子,在國際上備受打壓,這是全台灣人民心中的痛。民主運動老前輩黃信介先生曾言「台獨只能做不能說」,台灣人只能忍辱負重。 如今國際形勢已經改變,來自川普時代起,美國日本力挺台灣態勢越來越明顯。四月時,民進黨立委鄭運鵬發現,日本駐台大使泉裕泰名片上所印頭銜為「大使」、不再是「代表」,還特別在臉書發文;既然民進黨立委都發現了美日政策已經改變,那麼,應該知道台灣推動自決的時候已經到來。 東奧正名運動時,民進黨全黨上下不僅不支持還諸多阻撓,或許可說民進黨當時是後知後覺;如今東京奧運日本NHK直呼台灣,日本駐台已是大使而不再是代表,連一向親中的CNN都在節目中幫台灣正名,稱美國過去的「一中」政策是與魔鬼交易。民進黨若還繼續迴護「中華台北」這種不倫不類的名稱,不願意積極主張正名、自決,那就是裝睡叫不醒了。 民進黨人對這項任務卻仍然再三推託,黨籍立委竟還稱要人民來呼籲推動,彷彿現在是國民黨執政,人民得要自黨外運動從頭再來一次。 台灣人數十年的民主運動打拚,讓民進黨能夠執政,就是為了台灣的獨立自主,人民託付給民進黨的任務就是要正名、國家正常化,已經讓民進黨完全執政,竟還要求人民呼籲,那麼執政的正當性何在? 可別只是選舉時高喊台灣價值,或拿來炒作臉書流量。只有聲量跟流量沒有任何意義,要化為實際的行動,才是完成人民的託付。 (作者為福和會理事長、醫學博士)
林逸民 2021-08-10
立陶宛能,台灣不能嗎?

立陶宛能,台灣不能嗎?

  立陶宛慨然捐贈兩萬劑阿斯特捷利康疫苗,讓台灣人刮目相看,過去我們總是把立陶宛稱作「波羅的海三小國」,如今立陶宛關注地球另一端的台灣,自身人口僅不到二七○萬人,卻向兩千三百萬人的台灣捐出疫苗,同時不畏中國叫囂恐嚇,顯現出一派泱泱大國氣度。 在歷史上,立陶宛民族英雄維陶塔斯大帝的年代,立陶宛國土曾包含現今的白俄羅斯、烏克蘭,一路從波羅的海綿延至黑海濱。十四世紀下半葉,立陶宛與波蘭組成波蘭立陶宛聯邦,全盛期的領土同樣橫跨白俄羅斯、烏克蘭大片東歐平原,只是日後衰弱,十八世紀末遭到俄羅斯帝國、普魯士、奧地利帝國三次瓜分而滅亡。 過去台灣人常感嘆,一再遭到殖民統治的歷史是台灣人的悲哀,立陶宛人的悲哀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遭瓜分滅亡後,先是受俄羅斯統治,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德軍擊潰俄軍,一度遭德國佔領控制;一戰結束,趁著德國戰敗發起獨立,擊退蘇聯紅軍,卻先遭《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出賣給蘇聯,緊接著捲入二次世界大戰戰火,飽受德軍與紅軍的兩面蹂躪,戰後還慘遭關入鐵幕。 一九八九年,蘇聯在阿富汗戰爭嚴重消耗國力,內部經濟社會問題瀕臨崩潰,對鐵幕國家的控制力節節下降;二月自阿富汗撤軍,六月波蘭國會部分改選團結工聯大勝,八月匈牙利與奧地利打開鐵幕,冷戰形勢即將發生重大變化。 立陶宛等波海三國立即勇敢起來進一步撼動鐵幕,八月二十三日,波羅的海三國發起兩百萬人手牽手,拉起超過六七五公里人鏈,連起三個國家,在國際上發聲大為成功,並獲得美國力挺支持;後續東歐各國陸續脫離鐵幕、柏林圍牆倒塌,甚至蘇聯本身也瓦解了,立陶宛得到夢寐以求的獨立自主。日後,也成為台灣「二二八百萬人手牽手護台灣」活動的學習榜樣。 立陶宛不僅捐贈疫苗給台灣,五月時退出中東歐國家與中國的「17+1」合作機制,更宣布將在台灣開設經貿辦事處,對中國的威脅置若罔聞。畢竟,立陶宛過去面對蘇聯兵力毗鄰的直接威脅都無所畏懼,又怎會理會遠在天邊的中國,中國只是自取其辱而已。 立陶宛的義舉,不僅值得感謝,也值得學習,過去面對外強中乾、眾叛親離的強鄰,即時察覺國際形勢的變化,勇於起而挑戰;如今面對違逆人類民主文明潮流的中國,一樣率先退出「17+1」,不假辭色。以智慧與勇氣,成為有尊嚴的獨立國家,台灣不僅要學習百萬人手牽手的活動,也要學習立陶宛勇於追求自由獨立的堅毅精神。 (作者為福和會理事長、醫學博士)
林逸民 2021-06-29
台灣是國家 台灣人當自強

台灣是國家 台灣人當自強

  中國經年累月打壓台灣,意圖將台灣貶低為一個省,並動輒威脅世界國家政府要遵守其蠻橫無理的「一個中國」政策,但各國人民可不見得買單。近來電影《玩命關頭9》影星約翰洗拿(John Cena),在行銷電影時稱呼台灣為國家,立即遭到中國霸凌,只好被迫道歉。事件發生後,社群網站推特(Twitter)上無數外國普通人民瘋傳「台灣是一個國家」(#TaiwanIsACountry),認為約翰洗拿說台灣是國家一點都沒錯,為何要道歉? 「台灣是一個國家」深得全球人心,顯示中國的打壓早已產生反效果,台灣在國際上透過經貿實力,逐漸讓各國民眾認識,越來越多人能區別出台灣與中國的不同,知道台灣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對於中國硬要把國家說成不是國家,不但感到莫名其妙,更因此反感。 當全球民眾越來越體認到「台灣是一個國家」,台灣內部仍有少數人心向中國,或是雖然沒有認同中國,卻認為可以透過卑躬屈膝,換得中國的「善意」。近來的事件,應該可以打醒這些人,當台灣需要疫苗,日本慷慨提供,表示台灣在東日本大地震時率先馳援,所以日本也將湧泉以報;這時,中國竟然罔顧台灣人民的生命安全需求,強力反對,稱台灣是「借疫苗謀獨」。 中國的態度很明顯,台灣人死不足惜,只能當中國的禁臠,如此還有什麼「善意」的空間可言。至於還認同中國者,也該認清:在中國心中,他們也不過只是統戰台灣的棋子,命賤如螻蟻,在中國的偉業面前毫不重要。到底要當一個頂天立地的台灣人,還是當中國踐踏於腳底下的中國蟲,相信有智慧的台灣人心如明鏡。 另一方面,當無數外國人熱烈轉推「台灣是一個國家」,因為他們認為台灣本來就是一個國家;同時,我們台灣卻扭扭捏捏,還老是在說自己是「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豈不是自己製造國際混淆,大開倒車?藉著這波國際熱潮,請府院勇敢站出來,大聲跟隨全球網友,積極拋棄無用的中華民國空殼,高聲說:對!台灣就是一個國家,跟中國沒有關係。 (作者為福和會理事長、醫學博士)
林逸民 2021-06-01
是以台灣之名 行走國際之時了

是以台灣之名 行走國際之時了

  《經濟學人》大剌剌指稱台灣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讓台灣人讀來相當刺眼,畢竟在疫情肆虐、多國內戰頻仍、天災不斷的時代,相對於全球太多真正危險之處,台灣簡直是人間天堂。 若論與中國戰爭的風險,習近平於二○一六年起進行軍事改革以控制軍方,七大軍區調整為五大戰區,調動規模下至最基層單位,在如此大洗牌後,兵不知將、將不知兵,要能夠發動大規模作戰,恐怕最快也要在二○二五年後,現在不斷出動並無實際作戰力的遼寧號繞台叫囂,只是「會叫的狗不咬人」。 《經濟學人》是杞人憂天,但不妨當成善意的提醒。台灣人民向來過於缺乏憂患意識,甚至一廂情願認為,只要用「中華民國」的虛假外殼來行走國際,就能安撫中國,而忽略把自己與中國混淆更為危險。 印度當前疫情極度嚴重,外交部為幫助共同抗中的重要夥伴印度,特別派遣專機運送醫療物資前往支援,但竟然又派出華航,於是外國媒體報導中,出現抗中陣營用「China Airlines」送達物資的奇觀,可以想像外國人看到這樣的報導會有多困惑。 華航的問題只是所有源自中華民國問題的一個小小象徵,過去台灣的盟國希望保持戰略模糊,因此台灣被迫使用「Republic of China」行走國際,跟中國糾纏不清;但如今形勢已完全不同,美國為首盟邦明確走向戰略清晰,也劃分中國與台灣一邊一國。 美國國會兩黨共同提出「台灣國際團結法案」,認定聯合國第二七五八號決議僅與中國有關,無關台灣;美國近日更一再表示支持台灣參加WHA,無須在意中國反對。在世界醫師會,立委邱泰源醫師提出支持台灣參與WHA及WHO提案,以廿二比一票通過、僅中國反對,明確顯示當前國際形勢。 在國際清晰抗中的戰略中,如果台灣繼續保持模糊,會更安全嗎?恐怕適得其反。軍事家孫武在《孫子兵法》中提醒「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台灣安全不在於一廂情願地認為可安撫威脅,而應積極提升本身戰備,強化盟邦支持。 不可否認,中國二○二五年後威脅性將急遽加強,然而只想憑著巧言敷衍中國,是不切實際的鴕鳥心態,「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才是中國傳統,要保障自身安全,唯有強化抵抗意志,全民支持提升戰備,並與國際盟邦緊密合作,這一切都需始於不再故意模糊、敵我不分。 在此向政府提出建言:該是拋棄完成階段任務的中華民國,光明正大以台灣之名在國際上行走的時候了。 (作者為福和會理事長、醫學博士)
林逸民 2021-05-04
台語即將滅絕 搶救要趁早

台語即將滅絕 搶救要趁早

  教育部「台灣本土語言調查報告」顯示,一九八六至一九九四年出生的台灣人,能說台語比例僅廿二.三%,依照聯合國標準,台語的世代傳承危險程度已接近第三級的「明確危險」,台灣十九年來施行母語教育,台語卻仍然走向滅絕之路,必須立即以行動拯救。 台語衰亡的原因之一,是她仍然持續受到一種隱性打壓,那就是新詞彙的缺乏。 中文原本也同樣缺乏所有現代所需要的詞彙,「經濟」、「科學」、「文明」、「自由」、「健康」、「名詞」等等大量現代中文必備詞彙,都是清末民初時從日本引進。同個年代,台灣日本時代,台語也一樣透過日本引進大量新詞彙,因而能在戰後產業界繼續順利使用,例如: 引擎「(沿進)iân-jín / エンジン / engine」;方向盤「(含兜魯)ha̋n-tóo-luh / ハンドル/ handle」;螺絲起子「(螺賴把)loo-lái-bà / ドライバ- / driver」;短路「(秀斗)sio-to / ショート / short」;鋁「(阿嚕米)a-lú-mi / アルミ / aluminum」。 還有許多日常用語包括:啤酒「(必魯)bì-lù / ビ-ル / beer」;便當「(便當)piān-tong / 弁当」;銀行帳戶「kháu-tsō/ 口座」;司機「(運將)un-tsiang / 運ちゃん」;心情「(奇摩子)khi-moo-tsih / 氣持ち 」等族繁不及備載。 日本時代引進這些台語外來語詞彙,讓台語能與時俱進。如今台語面臨消亡危機,根本因素之一,正是沒能繼續引進必要的外來語。 國民黨時代既然要打壓,自然不會協助引進新外來語,但民進黨執政時代,對此也嚴重輕忽。政府應該責成國立編譯館,進行有系統性的外來語引進與標準化工作,這是復興台語關鍵的基礎工作。 其次,大眾文化對語言的推動力是復興台語不可或缺的力量。許多台灣人因喜愛日劇、韓劇去學習日語、韓語。台灣需要集結國家與社會資源,製作出更多不同種類、大眾化、膾炙人口的影劇,讓年輕一代的台灣人重新能夠講台灣話。 教育部與文化部共同出資五五○萬,替《櫻桃小丸子》等四部動畫台語配音,於民視播出,這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嘗試,也是正確的方向,未來期待更多動畫與外國影劇有台語配音,更期待鼓勵優質大眾化台語戲劇的製作。 (作者是福和會理事長、醫學博士)
林逸民 2021-04-13
從古堡殘牆 看台灣從不屬於中國

從古堡殘牆 看台灣從不屬於中國

  台南「安平古堡」園區充滿歷史的矛盾,整體建築大部分並非古堡,多層平台上洋樓,是一九三○年日本時代所興建的海關宿舍,其中最突出的瞭望塔,則是一九七五年國民黨政府所興建,真正屬於熱蘭遮城堡僅有片段殘牆。這樣有如科學怪人般的怪異組合,正是台灣歷史的斑斑鐵證,道盡台灣歷史上不斷遭到外力入侵的滄桑。 「安平」名稱同樣是外來入侵證據。荷蘭人建立堡壘之處,原名「大員」,來自西拉雅族大員社,大員也是整個台灣名稱的由來。鄭成功接手之後,改名安平,名字源自於自己的第二故鄉,福建泉州府晉江縣的安平鎮。 十七世紀初,荷蘭獨立戰爭的後半場,荷蘭為了阻截西班牙貿易,兩次嘗試佔領澎湖失敗,明朝官員透過大海盜李旦向荷蘭人勸說「大員非大明版圖」,鼓勵荷蘭人前往台灣。荷蘭長官宋克因而於一六二四年拆除澎湖城寨,將建材運來台灣,建立熱蘭遮城。 鄭成功接手之後作為王城,一六八三年鄭氏滅亡,城堡荒廢傾頹,一八六八年清英樟腦戰爭中,遭到英國戰艦砲擊,命中城內軍火庫炸毀成為廢墟,一八七四年牡丹社事件後,滿清加強台灣防務,沈葆楨逕自搬走廢墟磚材,用以興建二鯤鯓砲台(即億載金城);日本時代進一步剷平城垣,改建為如今的紅磚平台與洋房。 猶太人有著名的哭牆,是波斯帝國時代猶太人重建聖殿古牆的殘餘,殘牆象徵猶太人歷經顛沛流離,加上聖殿的信仰意義,成為祈禱朝聖之處。熱蘭遮城僅剩殘牆,是台灣一再遭到外來入侵留下的傷痕,卻也意外成為台灣獨立於世的明證。 熱蘭遮建城,正因明朝認為台灣在版圖以外。鄭成功計畫攻打台灣,部下張煌言《上延平郡王書》反對,稱「自古未聞以輜重、眷屬置於外夷,而後經營中原者。」認為台灣是「外夷」,不屬於「中原」。施琅率清軍攻台後,於《靖海紀事》中稱「此地自天地開闢以來,未入版圖」。 滿清於甲午戰爭後割讓台灣,一九一二年中華民國成立時,領土沒有台灣,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領土也沒有台灣。 去年底,川普政府國務卿龐皮歐公開表明「台灣從來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過去卅五年來美國民主、共和兩黨政府所遵循的政策都承認此事。」美國政黨輪替後,新任國務卿布林肯這個月十日出席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聽證會時,公開稱呼台灣是「國家」,美國國防部官網日前再度明確指出「台灣從來都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自天地開闢以來,台灣都不屬於中國,是歷史事實,台灣從來不是中國的一部分,是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的共識,但這樣的事實讓美國人幫我們講,實在難為情,熱蘭遮城殘牆佇立至今,台灣人憑弔之餘,也應大聲說出:台灣是台灣,從來不屬於中國。 (作者是福和會理事長、醫學博士)
林逸民 2021-03-30
楊潔篪成林則徐 恐引中美戰爭

楊潔篪成林則徐 恐引中美戰爭

  鴉片戰爭是近代中國走向巨變的開端,戰爭前期的重要人物林則徐,如今被視為反毒民族英雄,其實,林則徐最早曾向道光皇帝建議停止「銀漏」的辦法是種植本土鴉片,只因道光皇帝堅定反毒,才趕緊轉換立場;林則徐一味主戰,也與義和團盲目排外有所不同,他是最早開始命人翻譯外文國際法與世界地理書籍的中國官員,當時還遭輿論抨擊為「潰夷夏之防」。 一百八十多年後,如今中國再度出現這樣扭曲時代下的矛盾人物:中國談判代表楊潔篪,在美中阿拉斯加會談開場,超時十幾分鐘,毫無外交常識的全面謾罵美國,成為「戰狼」外交的最新代表人物。但是,楊潔篪並非一向如此。 楊潔篪的外交生涯一路自美國歷練,二○○一年發生南海撞機事件,他全力奔走化解小布希政府對中國的敵意,是著名的知美調停人,柔軟身段得到長袖善舞的評價,在美國廣受歡迎,老布希總統親自幫他取綽號,以其名「篪」,以及生肖屬虎,取為「老虎楊」,本是備受美國疼愛的小貓,曾幾何時已化身戰狼。 2018年10月8日,龐皮歐(左)接見楊潔篪。(影片擷圖)   一八四一年,林則徐流放伊犁途中,致書友人侃侃而談清英雙方在軍事技術上有極大差距,然而,即使林則徐明知開戰必敗,當他奉命擔任欽差大臣時,還是要虎虎生風的對英商極度強硬,一路往開戰的方向推進。原因當然是揣摩上意。 英國駐華商務總監義律(Sir Charles Elliot)原本並不同情鴉片商人,曾經抱怨販毒獲利是大英帝國之恥,更認為非法走私不值得保護,在英國國內,保守黨原本也不支持派兵保護鴉片走私商,然而經過林則徐一連串發揚「大漢天威」式的擴大衝突後,義律轉向準備開戰,英國國會也以九票之差,險勝通過戰爭預算,鴉片戰爭開打,迎來中國所稱的首次「喪權辱國」。 歷史總會重演,楊潔篪化身戰狼,當然也是「皇帝」的旨意,其言論讓中國「小粉紅」們為發揚大漢天威拍手叫好,但是,拜登政府及其美國左派支持者,不像川普打定主意與中國全面對抗,原本還天真的幻想,能用對談解決問題,在這一陣臭罵之後,能不轉而全面主戰嗎?戰狼滿足了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迎來全面衝突。 現代國際局勢不易擦槍走火為全面軍事戰爭,然而純商貿版本的「鴉片戰爭」,已難以避免。未來會不會再度成為中國巨變的契機?對台灣來說,兵凶戰危,我們期望和平,但也必須隨時準備好應對戰爭發生,不論是軍事戰爭,或是貿易戰,台灣都不可能置身事外。 (作者是福和會理事長、醫學博士)
林逸民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