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秋遠相關文章

叛國、叛國,究竟誰是敵國?

叛國、叛國,究竟誰是敵國?

有些人的史觀非常特殊,我想這跟意識型態或許有關,而且還可以附帶三個成語形容,也就是「以偏概全」、「張冠李戴」、「州官放火」。 李前總統不過就是說,「沒有台灣抗日的事實,他當時是為祖國而戰的日本人。」這樣到底哪裡值得國民黨與他們的支持者大加撻伐?李前總統在國民政府「轉進」台灣以前,他的身份就是日本人,他的舊名就是「岩里政男」,錯誤的地方在哪裡?請指正? 一個老人家述說自己年輕時候的經驗,究竟為何值得撻伐?是不是因為觸碰到自己內心深處最恐懼的地方,因為自己是無根的蘭花?所以當別人國族認同清楚,他就會抓狂?李前總統並不是說,他「現在」是日本人,他是說「過去」「曾經」是日本人,這件事應該要去怪葉赫娜拉跟李鴻章吧,怪李登輝做什麼? 有沒有台灣抗日的事實?當然有啊!1895年到1915年陸續都有武裝抗日的行動,這種抗日,不是國民黨在中國的反侵略抗日,而是台灣人反日本殖民統治的抗日。至於少部分人支援中國的抗日行動,當然也有,哪裡有壓迫,哪裡本來就有反抗。但是,就台灣人大部分的集體記憶,就是被徵兵到南洋或中國對抗盟軍,這部分哪裡有錯?抗日與抗戰不一樣,李前總統是講「抗戰」,不是「抗日」,即便在世界級的領袖比較,李登輝唸書的頻率與內容,大概也比馬英九跑步的次數多,不用懷疑他會去扭曲事實。 抗戰,用腳指頭想也知道,台灣人當時有沒有大規模的參與中國對日抗戰?有,但當時是中國是敵,不是友。不過馬英九的小腦袋裡,應該是認為台灣當時是中國的一方。 接下來我們來成語教學,什麼是「以偏概全」?現在很喜歡講慰安婦是不是被強迫,但是,除了林致宇跟王曉波在吵架時,有這樣的質疑外,究竟還有誰認為是自願的?一個反課綱微調的學生,被宣稱首都在南京的人激出這樣的質問,然後就被國民黨放大到現在,這不是以偏蓋全是什麼? 第二個成語叫做「張冠李戴」,到底有誰感恩日本殖民統治?日本統治好,還是國民黨統治好?這個問題很無聊,當然是台灣人自己統治好啊!你要我選擇鄭捷還是陳進興當男友?我就不能選金城武嗎?台灣人的悲哀,就是過去的歷史都不能自主,被迫要背別人的神主牌,就是一件很「背」哀的事情,日本人來了,要皇民化運動;國民黨來了,要講國語運動,沒有人站在台灣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還不悲哀嗎?李前總統是陳述事實,他並沒有感恩日本統治,他的立場就是:「外省人也都是漢民族,這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說只是早來或晚來台灣之別而已。大家一起來努力就行。台灣人也沒有必要拒絕。」(1994年受訪逐字稿)他到底哪裡感恩日本人?一個人覺得自己的命運一直被別人掌握,很悲哀,然後新的掌權者卻認為,你說很悲哀就是感恩,這是什麼鬼? 最後一個成語叫做「州官放火」,國民黨政府可以花幾千萬元紀念他們的抗戰,就不能允許李前總統述說過去被統治的事實,這不是莫名其妙嗎?台灣當年是日本殖民地,被中國與美國政府轟炸攻擊,然後接著要現在納稅的台灣人拿錢出來紀念敵國勝利,這不是一件很詭異的事情?現在的國號叫做中華民國沒錯,但是現在的中華民國跟抗戰的中華民國是一樣的嗎?現在的中華民國國民,絕大部分沒有經歷九一八事變、南京大屠殺,這些人的父執輩,就是經歷日本人「好」與「不好」的統治過程,當然,還有二二八事件。如果拿到政權,就可以強迫沒拿到政權的人不可以述說過去自己的經驗,只能贊同他們的鄉愁,這又是什麼樣的州官放火?難怪只有貴婦團可以去參訪阿帕契,一般民眾不得其門而入,這根本就是莫名其妙的雙重標準。要譴責日本統治之前,國民黨要不要先反省這幾十年做了什麼鬼?有沒有自我譴責道歉?宋楚瑜都知道做樣子了,國民黨要不要學習看看? 不要再講刪除總統禮遇了,要刪除就刪除,本來卸任總統就不需要給什麼禮遇。但是,如果一位前總統講出個人的歷史經驗,這就叫做叛國,就要刪除禮遇,那麼即將下台的那個,以後就不要講他對中國有鄉愁。喔,對了,不知道日本現在有沒有拿幾百枚飛彈對準我們?一天到晚強迫我們要承認世上只有一個日本,台灣是日本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 叛國、叛國,究竟誰是敵國?認同混亂的人,你想清楚了嗎?
呂秋遠 2015-08-23
抗戰,是誰的抗戰?

抗戰,是誰的抗戰?

龍應台曾經寫過一本書《大江大海》,描述中國人的顛沛流離,最終從大江走向大海。然而台灣人的過去歷史,鮮少出現這樣容易入口的作品,許多人甚至認為台灣人在七十年前,是跟著中國一起打抗日戰爭的好朋友,也才會縱容馬英九與洪秀柱口無遮攔,一個批評李登輝前總統作賤自己,一個批評他是「老番顛」。 1945年5月31日,美國從菲律賓蘇比克基地派出117架B-24轟炸機,實施無間斷轟炸台北舊城區,一共造成三千多人死亡,數萬人受傷與無家可歸,台北地區重要的建築物,包括總督府、台灣鐵道飯店、台灣電力株式會社、軍司令部、台北帝大附屬醫院、台北車站、台灣銀行、台北公園、台北高等法院、度量衡所等等官署廳舍也都遭到程度輕重不一的毀損。美軍不只轟炸政治軍事目標,當時被雙連地區居民當成防空設施的大稻埕天主堂被炸毀。成淵中學、艋舺龍山寺、北一女、建國中學、廟宇、戲院與不少鄰近主轟炸區域的民宅也受到轟炸毀損,台北市民死傷慘重。 這是誰幹的?當然不是中國政府派軍機炸毀的,然而,中國與美國在那時候是台灣的敵人,當時的台灣是日本殖民地,也是郝柏村口中的皇民,而對於當時的台灣人而言,這是神聖光榮的大東亞戰爭,台灣人當時直接參戰者,有8萬人,軍屬與軍夫有12萬人,而死亡人數高達3萬人。這些人,當然沒資格進中華民國的忠烈祠,因為他們是對抗中華民國的日本皇民。 是的,這就是事實。國民黨在1949年「轉進」台灣之前,從1895年以後,一直到日本戰敗投降,台灣一直都是日本的一部分,所以李登輝前總統說,「沒有台灣抗日的事實,他當時是為祖國而戰的日本人。」到底哪裡作賤自己?到底哪裡番顛?說出事實就叫做作賤,這種說法我還是第一次聽過。有本事叫人家皇民,就不要沒本事承認當時人家是為了日本帝國而對抗中華民國。 現在的狀況就是,國民黨政府一邊要求台灣人抹去1895年以後的記憶,強調台灣人當時「身在曹營心在漢」,一邊在選舉時候,罵台灣人是皇民。中華民國當時就沒統治台灣,而且台灣就是日本的一部分,說出這樣的事實有什麼問題?講老台灣人作賤,跟講人家是皇民,有什麼兩樣?憑什麼要過去的台灣人承認一件從未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件,把別人家的神主牌背在自己身上,只因為現在叫做中華民國? 抗戰,是誰的抗戰?中國的抗戰?還是台灣的抗戰?為什麼被統治,還得要抹去自己的記憶,強迫老台灣人認可當時心向中國,台灣軍民一體對日抗戰?馬總統,當你紀念抗戰七十週年,對於戰爭中對抗美國與中國死亡的三萬多名台灣人,情何以堪?你有你與生俱來的歷史包袱,但是台灣人過去的歷史悲情,你看見了嗎?還是只有看賤了而已?
呂秋遠 2015-08-21
你以為我在替柯文哲開脫嗎

你以為我在替柯文哲開脫嗎

當我們可以把從政看成僅僅是「一份工作」的時候,就不會再有你死我活的情況。 星期六與星期日,我經常會接到辦公室轉來的諮詢電話,甚至還會在晚上十一、二點的時候出現。我沒有很在意,因為人家找律師,一定是已經到了不知道求助誰的地步,所以即使是陌生人,我也會樂於協助,不過如果時間是半夜、問題又不急的話,我可能口氣會很冷,因為我覺得,你並沒有體諒為你服務的人。 因此,我從來不認為從政是一件對個人而言,有任何好處的職業,因為我們這個社會,把從政的人想得非常壞也非常崇高,對他們的要求非常嚴苛也非常寬鬆。 非常壞,就是我們都假設這些人「都」是因為想要A錢與享受權力,才會選擇從政。非常崇高,就是我們都認為這些人一旦想當某些官或某些委員、議員,就「都」是聖人,應該為民表率,就是公眾人物。小自不能公開打瞌睡、中至紅線停車、大至不能偷情,家世必須清白,一生不能犯錯。 非常嚴苛,就是我們對於這些人的標準很高,必須二十四小時待命,最好不用睡覺不用吃飯;非常寬鬆,就是我們認為這些人只要於選舉的時候(只有那時候!)早上七點在路口揮手、平常提供法律服務、「排解」違建、關說孩子進小學、大人進醫院、幫忙代訂車票,那就是好議員好委員好官員,一張票一世情。 或許當我們可以把從政看成僅僅是「一份工作」的時候,就不會再有你死我活的情況。這份工作,必須要盡責、認真,但不會是過勞、壓榨。當有人要求這個人是神,不能吃飯放屁講粗話上廁所,那我會懷疑這個選民是神經病。 你覺得我在替柯文哲開脫嗎?不,我是在為一群以酸政治人物為生的政治人開脫,因為他們自己在颱風天的時候,不知道在哪裡吃大餐,卻去挑剔一個,自從當選以後,可能沒幾次回家吃飯的市長陪家人吃頓飯。 你要問我前任行政院秘書長嗎?其實我認為他那天在飯店吃飯本來就沒問題!有問題的是回答問題的態度,一副就是「本來就這樣啊」的官樣!沒聽過的人,不妨可以去YOUTUBE聽聽他的玉音放送,應該可以讓人耳目一新。
呂秋遠 2015-08-12
他們比我強大一萬倍

他們比我強大一萬倍

反課綱學生代表(記者劉信德攝) 寫了這麼多篇關於課綱的理性文章,容我來篇戰文。 最近的反「反課綱」觀點不少,但我比較不爽的大概是這幾點: 1.他們只是二十歲上下的孩子,能夠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不要在那邊跟我講什麼「怕熱就不要進廚房」、「歡迎來到大人的世界」云云,我十七歲的時候都是在打撞球、背三民主義,什麼「我們要學外國,是要迎頭趕上去,不要向後跟著他」之類的,浪費了我一年的寶貴時間,我還忝為三民主義小老師。他們可比我強大一萬倍,他們哭、他們有情緒,這都是正常的。面對龐大的國家機器、家長壓力等等,已經夠累了,遇到挫折不能哭、不能講氣話,這要求我還真是第一次聽過。不要講批評的一般人根本沒能力面對媒體說話,就算是職業政客,馬英九哭得時候可多了,你怎麼不叫他辭職? 2.講什麼民主國家就是要用選票制裁執政黨,不要用暴力、非民主的手段。我說紅衫軍的時候,你怎麼不講同樣的話?好,我們不比爛,我們來比好一點的。基本上,這些人是要付出代價的,地檢署有拒絕偵辦嗎?警察有不抓人嗎?對於這些小孩子而言,他們也只能用這種方法逐步升級抗議的聲浪,表達自己的不滿。教育部如果能不要用輕蔑的態度處理這個問題,今天會演變到這種地步嗎?他們到底是哪裡暴力、哪裡非民主?落實民主的方式,如果只有投票,那就把集會結社自由、言論自由、示威遊行的自由,通通都從憲法中拿掉啊!目前為止,不過就是闖進教育部,立刻被逮捕,其他就是坐在教育部前面而已,到底是哪裡反民主? 不要再講他們是紅衛兵了,當年的革命小將可是可以接管政府,現在的可差遠了。沒有唸過文革史,在那邊講紅衛兵,會不會太好笑?不知道姚文元,只知道姚文智,就不要來講紅衛兵的比喻。 3.奇怪了,現在緊抓著「被迫」當慰安婦的話題來做文章是怎樣?小孩子就是好辯,不懂得適時的承認錯誤,有必要把全部反課綱的人都抹黑成「沒有歷史意識」、「支持皇軍佔台」嗎?慰安婦就是被騙甚至被迫啊,這一塊調整叫做「雞肋」,本來就可改可不改,把這一塊放大成反課綱調整的人都認為慰安婦是自願的,會不會太跳躍太抹黑?打父母也是一樣,周同學只是反課綱裡的一個學生而已,他與父母之間原本就有很多我們這些外人不知道的事情,有必要抓著這一點來談「天地君親師」的大道理嗎?在許多沒有站出來反課綱的學生,跟父母的衝突或許更大,要不要一個個拿出來鞭?如果是這樣,許多支持課綱的大人,他們會罵三字經、偷竊、通姦、侵佔公務、貪污,是不是更應該拖去鞭數十驅之別院? 把個案拿出來放大,講一堆大道理,模糊整件事情的焦點,那又是怎樣? 4.還有一種說法,是說現在的資訊這麼發達,幹嘛不會自主學習,還要依賴課綱?言下之意彷彿是課綱一點都不重要,如果是這樣,那麼教育部幹嘛堅持課綱,就隨便寫隨便編啊,反正也不重要不是?重點是,為什麼高中生不可以對於自己或是學弟妹將來要學習的書本表示意見?而主管官員卻以敷衍、翻白眼的方式對待?課綱就是高中生日常生活學的東西,現在一副「你也可以在正餐外自己找吃的東西啊!反正外面就有餐廳,何必在乎我餵給你餿水油」的態度是怎樣? 是不是餿水油,是由老師與同學一起決定,但是同學絕對有決定權,不要在那邊覺得他們該吃什麼,只能由大人決定。 當大人,爽快一點,不要在那邊小鼻子小眼睛,這世界上本來就需要反體制的人去衝撞,他們也會為了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與得到成果。重點是,我們要不斷的想,這些人,到底為了什麼在衝撞?我換個角度來說,給你錢你趕快做,你要不要?或許會,但是付給你的錢要不要比天高? 有點同情心啦!不要在那邊覺得抗議的人就應該是無瑕的戰神,他們也是會累會白目的,但是至少他們是為了他們心中的理想,而不是為了選舉吧!對了,如果講他們是為了民進黨選舉的人,應該覺得洪秀柱民調大勝蔡英文三十趴,所以蔡英文在利用無知的革命小將趁機炒新聞。對於這樣的人,我深表同情。
呂秋遠 2015-08-04
精神錯亂與現實的鬥爭

精神錯亂與現實的鬥爭

有些人對於工作上的黑箱調動,斤斤計較;對於高中生未來要學習的歷史大綱,不敢公布會議紀錄,無動於衷。 有些人對於某些名嘴與政治人物拋妻棄子、辱罵家人,包容有加;對於抗議的學生長期被父母控制,失控罵人,嚴苛至極。 有些人對於主導課綱的人認為首都在南京、中華民國最高峰在聖母峰,毫不在意;對於高中生偶然錯誤的歷史認知,大加撻伐。 有些人認為當官的人經常犯錯也要原諒,樹大有枯枝;對於抗議的人偶爾有過卻萬劫不復,人多沒白癡。 有些人認為找不到竿子比賽事小;找不到孩子在校事大。 有些人認為政黨輪替以後,再來改課綱就好;卻又強調「孩子的教育不能等」、「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 有些人認為十八歲的孩子想法單純、不應該上街頭;但明明已經三十八歲,還是靠媽媽給的房子收租過活,一邊喝啤酒一邊罵群眾。 有些人認為孩子容易煽動,卻不去想為什麼自己的思想如果正確,為什麼毒草的味道會勝過花香。 有些人認為守法最重要,不能衝撞政府;參加反扁運動時,卻吵著要闖總統府殺總統、急著捐一百元給紅衫軍頭。 有些人認為不過就是改幾個字,何必計較;對於自己的小孩被媽媽改姓,不過也就改一個字,大發雷霆。 我鄭重的說,這不是不同的意識型態碰撞,而是精神錯亂與現實的鬥爭,是楊康到底要認王爺還是楊鐵心當父親的辯證。我之所 以說政府精神錯亂,是因為他們連自己的立場都說不明白。中華民國的現行疆域在哪裡?如果不是只有台灣,為什麼護照上要有個括號(Taiwan)?憲法是用來保障人權的基本法,而不是政治宣示用的工具,如果只會把憲法當作政治工具,說「憲法就有大陸地區,所以中華民國憲法遍及全中國」,那麼建議憲法乾脆修正成Kepler-452b也是中華民國的領土,反正這顆星球也不會有人抗議。憲法如果用來反駁真實存在的歷史與土地,還敢宣稱政治力介入教科書,這種言論實在罄竹難書。 過去的教科書,給我們許多「特殊」觀點、田單復國、少康中興、淝水之戰,都在告訴我們終將以寡擊眾;講台語要罰錢、教官要學生入黨、台灣省只有一章,整個中國卻有好幾本,這是30年前的舊恨;現在的教科書,又要藉由改幾個字,加深大中華史觀。這是一場新仇舊恨的星火燎原,高中生是代表,背後是一群支持正常化教學的公民。執政黨如果以為他們只是抗議課綱微調而已,那就太天真太傻。課綱微調,只是導火線,真正的火源,是在於台灣人對於認識自己母親的懇求,是對於回歸現實的渴望。 國民黨,以及有些人,你們真的知道問題在哪裡嗎?
呂秋遠 2015-08-02
孩子的教育不能等啊!

孩子的教育不能等啊!

  學生「撤」回寫成了「撒」回。引自Jia-Yu Pang臉書 我覺得這個政府很厲害。總統府罵前總統、勞動部告勞工,教育部告學生。 關於高中生究竟能不能關心政治、參與抗議,這已經是老梗了。我所謂的老梗,大概就是從馬英九還是學生的時候就有,如果學生不能關心政治,那麼馬英九幹嘛去參與保釣運動? 學生當然要關心政治啊!我們的教育理念就是從小學到大學,都是要孩子認真念書,導致以前的孩子畢業以後,不談愛情、隨便投票、不懂實務、不知米價,最後成為不知反抗的奴工、聽話乖巧的順民。然而,很多事情是需要逐步漸進學習的。小學要教基礎道德、國中要懂感情、高中要懂政治、大學要懂實務,我們只教他們讀書,卻要他們在畢業後立刻選出正確的人、做出對的事、結理想的婚、找好的工作,這是怎麼一回事? 課綱這種東西,為什麼這麼重要?因為在程序上,高等行政法院已經認定程序違法;實質上,許多用語是以大中華主義的架構修改。更何況,如果以學生不知道陳澄波是誰,來認定他們有沒有資格反課綱微調,正不是剛好可以論證課綱的重要性? 連橫的老爸說過:「汝為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史。」這些學生就是不懂台灣史,今天才要來反課綱微調,不然來幹嘛?難道「放暑假,就是要來教育部抗議」嗎? 與其說,他們被某團體利用,不如說這些學生剛好站在台灣的主流民意上。不是嗎?那請問洪秀柱談一中同表,是失分還是加分?共軍模擬攻打台灣總統府,是友善還是惡劣?應該先知道濁水溪的源頭還是長江的發源地? 坦白說,我是過去教育的得利者,也是受害者。我是得利者,因為我對於中國歷史與地理瞭如指掌,我是受害者,因為我的課本關於台灣的部分少之又少。我印象中的中華民國領域北至薩彥嶺(那是哪裡?)南至曾母暗沙(那好像是暗礁而已)西起帕米爾高原(印度跟巴基斯坦的領土?)東至黑龍江(有黑龍?)首都在南京,北京叫北平,這些地方,我完全不熟悉。我學的地理是歷史,我學的歷史是故事,這要我怎麼辦? 課綱不只要微調,應該要全改。你說這不是共識?除非你認為,住在台灣的人,不應該先認識台灣地理與歷史,不需跟外國人介紹淡水河的源頭、公館是什麼意思、萬華的剝皮寮不是鬼屋。否則的話,課綱哪裡是微調可以解決,應該要大調才是。 不然,下個首都市長候選人又以為社子島是島、松山是座山、土城有城牆、花蓮產蓮花,這該怎麼辦? 這樣聽起來,「撒」課綱一點也沒錯啊,這哪裡是「撤」可以解決,課綱如果不遍地撒花,難道等著以後遍地撒尿嗎? 孩子的教育不能等啊!  
呂秋遠 2015-07-24
你相信馬英九,還是李宗盛?

你相信馬英九,還是李宗盛?

聽到馬英九引用《三國演義》中的第一句話「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聽起來他的看法是認為「兩岸將來一定得合」,而目前的所謂「九二共識」,看起來也就是為了這個「合」在鋪路。 不過,我長久以來有些疑惑,還是想請教即將卸任的馬總統,可以請發言人回答沒關係,因為我不想聽到「謝謝指教,依法行政」八個字。 1.九二共識,如果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為什麼我們只能在家裡表,有時候他們來家裡,我們為了「尊重」,還不能表;他們可以在聯合國表、國際表,連白俄羅斯這個沒賣過我們武器的國家,都要求承認「世上只有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且不能賣武器給我們。我們偶爾去他家表,還得像一零一大樓的餐廳小便一樣,偷偷摸摸的表。 如果九二共識已經是共識,為什麼沒有執行力?是不是兩岸之間根本沒有共識? 2.合併以後,究竟是中華民國統一全中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全台灣?如果是前者,可能是因為總統府沒開冷氣,中暑熱壞了腦袋;如果是後者,那麼馬總統是要當阿斗膩?「此間熱,不思薯?」(總統府很熱,所以沒想到台灣?) 3.如果合併以後有新的國號,我們的憲法、現有體制通通都要去配合新的制度?橫豎都是制憲,為什麼我們不能制訂自己的憲法,而要去配合人家? 4.合併以後,我們究竟有什麼好處?還是為統一而統一?又不是陰屍路裡的活屍,看到活人就要咬。拜託告訴我們,如果跟中國統一,我們喪失主體性,可以得到什麼?這個問題我已經問很久了,總不能只跟我說「民族大義」吧? 如果四個問題都沒辦法回答,那麼為什麼「天下大勢,分久必合?」我只聽過李宗盛唱過: 「我認識的只有那合久的分了,沒見過分久的合」。 你相信馬英九,還是李宗盛?
呂秋遠 2015-05-15
哪裡來的3億元?

哪裡來的3億元?

我不在乎誰捐了三億給誰,反正不是我捐,也不是捐給我。 但是引用台北市政府在2008年6月22日的新聞稿,來「證實」鴻海教育基金會確實在上海世博會台北館捐贈三億元,我不能接受。這裡引用的橋段是這樣的: 「媒體關心此次鴻海教育基金會約會贊助多少公益基金?郭董事長回應,相關顧問專家草估費用約3億元台幣,備忘錄內沒簽訂金額,以『辦好展覽』為最主要目的,經費保持彈性」。 先來講個不重要的。如果這個說法是真的,台北市政府的預算書上,還是必須要列捐贈收入,就像是公司的財務報表一樣。畢竟上海世博會是台北市政府的官方活動,如果有民間企業捐贈設備或場館,沒有列捐贈收入,將來如何列入台北市政府的財產?遑論台北館在世博會後,還在2012年時,於花博公園展出,收取門票75元,這筆錢難道是被鴻海教育基金會收走?或者是,這筆財產日後就交給鴻海集團使用?如果不是,那麼就政府會計的角度來看,怎麼可以有私人捐贈卻沒有入帳的可能性? 這一點我想很久,但是怎麼也想不出「有人捐贈設備,卻沒人列管財產」的可能性。 第二點的問題比較大。鴻海文教基金會,是由教育部擔任主管機關,代號是741,在2004年2月27日成立,設立許可文號是台(93)社(四)0930023908號,執行長是黃秋蓮,恰好是鴻海公司的財務長。然而,這個基金會的資本額只有3000萬元。根據基金會的設立宗旨,基金會的運作只能以本金的孳息,也就是3000萬元的本金所生的利息作為營運資金來源,請問,哪裡來的3億元?3000萬元可以孳息3億元?這到底怎麼回事? 說實在話,選戰都打完了,誰有沒有捐給誰,真的不重要。然而,這兩個謎團,讓我對於政治人物所說的話,不知如何評論是好。 我想講更重的話,但是就此打住就好。
呂秋遠 2015-04-14
主動降國格入亞投行 無可饒恕

主動降國格入亞投行 無可饒恕

呂秋遠說,入亞投行的問題不是要不要加入,而是為什麼要透過國台辦遞交申請書再加入? 2015年04月01日07:49     要不要加入這個國際組織,姑且不談。把這件事情比喻成「一直繳會錢,但是永遠標不到的會」,大概太過簡化。但是把這個組織誇大為不加入就代表台灣沒有競爭力,也不適當。說真的,台灣應該加入的國際組織已經太多,例如國際民航組織、東協、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等,我們都被排除在外,這個組織,究竟能發揮多大作用,我們不妨觀察看看,再來做決定。當然,到時候不是我們想加入就行,不過既然是中國主導,我們只要聽話,就算以後再申請,當然還是可以加入。   是的,這就是可怕的地方。今天的問題不是要不要加入,而是為什麼要透過國台辦遞交申請書再加入?我擔心的問題,其實就是骨牌效應,如果這個組織必須聽從「暗示」,除非透過國台辦這個窗口,否則無法遞件,而我們又為了加入而真的請國台辦幫忙,日後我們要參與任何國際組織,恐怕都會成為慣例,就像是地方政府要加入國際組織,要透過中央政府協助遞件一樣。這件事情的嚴重性,就在這裡,遠比加入以後可以得到什麼,還要重要許多。   我們先來看看亞洲開發銀行的網頁,有中文版,是簡體字,我國是創始會員國,在1966年加入,但是在1986年中國加入以後,我們的英文名稱就被迫改為Taipei,China,也就是「中華台北」,但是在網頁上很清楚標明是「中國台北」。身為創始會員國,我們竟然連名稱都沒辦法自己決定,五告逼唉,大概就是如此。政府在騙你,說我們用中華台北的名稱,在亞洲開發銀行活得很好,大概只能欺騙不會上網的人而已。   所以,要國格就不要加入,要加入就不要國格,這大概就是我們進入國際組織的宿命,誰造成的?當然不是馬英九,誰當家都是一樣的。但是,被迫降低國格是一回事,主動降低國格,卻是無可饒恕,這也是讓我震驚的最主要原因。   現在台灣加入任何國際組織,中國是一定要點頭的。但是過往我們從沒有透過國台辦申請的紀錄,這個動作看起來是小事,但是卻代表我國政府同意,往後加入國際組織,倘若申請窗口不對中國的味,中國就可以阻撓。換句話說,重點已經不在於要不要加入,或者加入有什麼好處,而是馬政府的動作,明白表示台灣的國際參與行動,必須經過中國同意,中國透過暗示,就讓台灣投降,真可謂不費一兵一卒,就達成台灣議題內政化的成果。   這樣又怎樣?大家不要執著於名稱,不要執著於過程,賺錢比較重要啊!如果有這種想法,請告訴我,過去五十年來,你透過亞洲開發銀行,到底賺到什麼錢?亞銀的總部還設在馬尼拉呢,請問菲律賓有沒有因此勞工不出走?如果賺錢真的比較重要、國際化真的比較重要,那麼請一起提倡「笑貧不笑娼」的正確觀念。可笑的是,往往覺得賺錢比較重要,名稱、國格不重要的人,都是覺得太陽花女王賣淫應該抓去浸豬籠的人。這種人對於亞洲開發銀行在幹嘛都不知道,遑論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搞不好還以為以後老百姓可以跟這間銀行低利貸款呢!   我國有好多國際組織應該加入,但是都被排斥在外。所有的區域統合,我們都已經嚴重落後,但是,請記得我們最後的人格還在。如果連這點靈魂都願意為了不可知的經濟發展而丟棄,我會覺得,這個國家根本不值得我愛。   其實,最讓我害怕的,就是明天一早醒來,政府告訴我,全「區」無限期戒嚴,中央人民政府即將派員接收,而民眾認為,身為經濟繁榮的強國人,真光榮! 我們有辦法阻止嗎?我們想阻止嗎?(本文摘自呂秋遠臉書)
呂秋遠 2015-04-01
馬英九赴星 像小三去男友父親公祭

馬英九赴星 像小三去男友父親公祭

  總統馬英九今天搭機前往新加坡。陳啟明攝 根據總統府今天的網頁顯示,馬總統今天沒有公開行程,應該是以「私人身份」訪問新加坡去了。這行程既然是私人,意思大概就是「馬英九(職稱省略,這是私人)暫時不是臺灣總統,以李光耀爺爺(職稱省略,這也是私人)的晚輩身份參加喪禮。」 私人身份這四個字雖然好用,但為什麼要以私人身份去? 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句話,叫做「雖然不滿意,但可以接受。」這句話是李登輝前總統在1989年訪問新加坡時,對於被李光耀稱呼為「臺灣來的李總統」所做的回應。當時還有「總統」可以叫,現在不曉得會不會只是叫他「臺灣來的馬先生」。 在東南亞國家中,確實是新加坡跟臺灣關係最好,而且以臺灣的外交處境,只要能出國到非邦交國,已經就是一種突破。但是,當諸國總統、總理齊聚一堂,馬「先生」只能上香致意,不曉得這樣的致意,對於提升我國國際地位有何幫助?如果不能平等的參與,那麼就像是小三到男朋友家裡參加爸爸的公祭,旁邊元配還在怒狠狠的瞪著小三,這位小三到底是去心酸還是去流眼淚的? 大家每次都在講,「外交處境艱難,能夠這樣已經很不容易」,那麼請想想是誰讓我們變成小三?如果男友不能讓我們扶正,我們應該往另覓新歡的方向走?還是繼續死皮賴臉的賴在男友身邊,因為貪圖他的錢、貪圖他的地位高權勢大、擔心他會家暴,一天到晚呼籲兩人本一家。然後出門公祭的時候要看他臉色,說自己不要造成喪家困擾,灰溜溜的出門,喜孜孜的回家? 馬英九縱然在國內怎麼差,要罵水母也是我們來罵,請新加坡人好好對待我們的總統。但也請總統府不要再一直強調私人行程,聽起來很沒志氣。 再講,機票錢、住宿費與奠儀自己付,不准用國務機要費!(本文摘自呂秋遠臉書)
呂秋遠 2015-03-24
每個世代都有他們的難題

每個世代都有他們的難題

說實在話,我很擔心若干年後,零字頭的人跟我們這群人吶喊,都是你們這群六、七字頭的老人,留給我們這樣的社會。 這幾天世代正義的話題,透過一些文章引起了部分討論。但是對我而言,我總覺得四、五年級並沒有對不起我。如果我哪天失敗了,肯定是自己對不起自己。畢竟大環境,在每個世代都有難處。 不然的話,問問自己的父母親,甚至是祖父母,他們的「小時候」是不是美好的黃金時代?十大建設、進口替代、出口導向、台灣錢淹腳目、台北東區一坪二十萬? 我的老爸,是個不知道進口替代、出口導向的人。如果用鄉民的詞彙,他這輩子大概就是在和平島這個小漁村長大然後老去,永遠省著花錢,不用信用卡,沒用過名牌的魯蛇。他在中國造船公司上班,當到領班以後,再也沒往上,就這麼退休了。 我問他為什麼沒有升官?他說,要升官,就要有學歷。他只有高中畢業,為了養我們幾個孩子,就是每天認命上班,根本不敢去在職進修,很多機會就這麼錯過了。 所以呢?我問他。 沒有所以啊!在我們那個年代,還不是背景硬、有本事的人拿去吃。 接著就是三萬六千字的「我們窮人家就是要認真,才會讓人家瞧得起」之類的訓示。而且,還會搭配他最愛聽的一首台語歌,「為錢賭性命」。 這首歌的歌詞我幾乎都會背了,因為小時候就是在這首歌的催眠下長大。 「有錢人講話大聲,萬事都佔贏。無錢人站在世間,講話無人聽。歹命人就要打拼不通乎人驚。啊!世間的,世間的歹命人,為錢賭性命!為錢賭性命! 千金女妖嬌浪漫,人講真好命。紅塵女招夫嫁婿,人講討客兄。苦命女叫要打拼留乎人探聽。啊!世間的,世間的歹命人,為錢賭性命!為錢賭性命!」 這首富有階級意識的歌曲,深深的震撼了我幼小脆弱的心靈。原來,這社會上分成有錢人、千金女與無錢人、紅塵女。這首歌,可沒有分幾年級。階級,哪會區分年紀?五年級比較容易買房子?我爸是三年級,他也是到了五十歲,才在和平島買了一間小公寓,總價大概就是二百多萬,給我們這一家人穩定的容身之處啊。 長大以後,有天我又問老爸,「為什麼民國七十年的時候你竟然沒有在信義計畫區買下幾百坪地那時候一坪不過就是幾千元要是你有買現在我就不用拋頭露面出來當律師了」 只見老爸慢條斯理的回應,「如果我當年有買,你現在就會變成連勝文了,你願意嗎?」 雖然我心中百分百的吶喊我願意,但還是倔強的回應,「我才不要!我要靠自己。」 所以,世代正義,似乎不是上幾個世代對不起誰,每個世代都有他們的難題。現在有權貴,以前更多;現在買房不易,過去也是要咬牙才買的起;現在求職是22K起跳,過去的資本家壓榨工人也是誇張。但是,至少我們現在講台語不必被罰錢、要不要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我們可以說點話、總統立委可以民選,選爛了頂多罵自己,不用擔心下次的總書記我們根本不認識。還有網路可以靠夭與肉搜,順便還可以發動佔領立法院。講電話不必排隊,可以人手一機隨手講。 每個世代,都有他們的美麗與哀愁。我們就是認真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為了自己的理想去做點實事,而得到應該有的回饋。我們追求的,不就是這樣的正義? 每個世代,都有了不起的權貴、買不起的房子、還不起的債、賺不起的錢。很多人的光鮮亮麗,背後都有講不出的苦,只是要不要說而已啦!
呂秋遠 2015-03-19
太陽花,生日快樂!

太陽花,生日快樂!

去年的今天,我坐在電腦前,完全不解立法院發生什麼事情。後來我知道了,原來是因為立法院以非法的方式通過服貿協定,所以有一群學生「佔領」了立法院議場。 想想他們做過什麼?他們佔領立法院的議場,表達對於服貿協定的疑慮,與馬政府傾中的反彈。在悶熱的三月、四月天,在潮濕的議場中,不能吃好、睡好,面對政府的公權力恐嚇,與部分黑道勢力的威脅,他們迅速的組織了一群人,為這場運動發聲、宣傳,甚至最後有五十萬人上街頭,宣示對這個政府的憤怒。過程中,有人受傷,真兇到現在還不明,有人被起訴,必須面對司法的制裁,有人開始被抹黑分化,連退場的決策過程都被質疑。 但是,他們順利的把這個國家,從傾中的道路上拉回一些軌跡,而服貿協定,至今仍在立法院。所以在一週年的當下,如果要判斷這個運動成功嗎?我會毫不猶豫的說,當時如果沒有他們這群年輕人,這個國家將步向慢性死亡。這場運動,當然是成功的。 這說法誇張嗎?一點也不。想想往後的發展,他們啟蒙了為數不少的高中生,就像是當年的野百合運動一樣。他們讓往後的選舉,開始學會如何網路動員,擊敗金權政治。他們讓馬政府的傾中政策,不敢明目張膽的大步邁進。他們讓台灣的民主政治,看起來有希望。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如果沒有這場運動,柯文哲會有當選的機會嗎?會有蔡正元的罷免案投票嗎?會有國民黨在五都選舉的慘敗嗎?馬英九會在政壇上變成跛腳馬嗎?陳水扁可以保外就醫嗎? 我之所以認為,如果沒有這場運動,上述的這些現象「不容易」出現,是因為這些年輕人告訴我們,政治改革的可能性。他們透過了佔領立法院的方式,讓有些原本認為「宰相有權能割地」的冷漠族群,開始關心政治,認為「孤臣有力可回天」。 打敗連家,不可能?擊敗胡志強、吳志揚,不可能?罷免案成立,不可能?在立法院可以佔領,民眾可以團結以後,沒什麼不可能。只要有夢想改變這個社會,就有可能。這就是太陽花學運給我的啟示。 學運即將一年,這場社會運動,對我而言,是一次精彩的歷程,身為觀察者,我真心感謝這些人,沒有他們,台灣的政治,將是一灘死水,謝謝他們曾經為我們帶來的希望,而我們,會繼續帶著夢想向前走。 太陽花,生日快樂!
呂秋遠 2015-03-18
幹麻要變更保留區

幹麻要變更保留區

 在講佛經之前,先讓我來講個故事。指南宮在1990年間,因為基地侷促,曾經買下一塊土地,想要蓋地藏王寶殿,而且經過台北市政府通過計畫,核發建築執照。然而,就在即將動工之際,北二高已經要開始興建,而且「據說」會通過地藏王寶殿的下方。「據說」這種事情,自然作不得準,所以指南宮當時發文給交通部,希望可以釐清北二高究竟會不會通過已經合法申請的建築用地。而交通部的回函斬釘截鐵的回覆,絕無此事。接到回函後,指南宮總算放心,開始依法進行環境評估影響,以及相關的整地作業。政府,是值得信賴的,不是嗎?然而,2008年間,就當工程要開始進行時,貓空纜車的T16基座發生土石流的現象,這件事情引起了指南宮方面的懷疑,在套圖以後,工程師赫然發現,北二高隧道「似乎」經過預定的工程用地。這件事情引起非常大的爭議,因此指南宮再度發文請示交通部,北二高究竟有沒有經過工程預定用地?此時交通部的回覆竟然是「有」,而且就是隧道經過地藏王寶殿的主要用地。這件事情讓廟方不知所措,如此一來,所有的規劃都要重新開始,而原本興建主建物的資金,當然付諸東流。畢竟公共安全的問題不能小覷,即使交通部信誓旦旦,在隧道上蓋建物,「並無疑慮」,但如果真的興建以後,發生任何的公安危險,恐怕不是一紙保證可以處理的。況且這樣的「保證」,根本沒有經過檢測,意思是說,工程顧問社用「預估的方式」保證沒問題,當然可以繼續蓋,但是後果自負。指南宮有合法的建築執照,也可以裝傻依法繼續興建,但是考量到公共安全,以及必須重新進行的環境影響評估,最後廟方在我們的建議下,決定不續建,成本自行處理,另外找地方重新考量。政府有沒有因為他們的錯誤公文向指南宮道歉?沒有。有沒有補償?沒有。因為即便我們希望政府把已經使用的土地徵收或補償(已經用了將近20年),政府的答覆,翻譯以後類似這樣:「我用都用了,你既然被用這麼久都沒感覺,肯定沒損害,那麼你就繼續讓我們用吧!」,這個案件,現在還在與政府訴訟中。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慈濟的內湖園區。不論釋昭慧法師多麼的為慈濟抱屈,提出多少質疑,我只問一句話就好:「讓這塊土地保留原貌,另外找地方,到底會有什麼問題?」慈濟縱然有多少志業得完成,這也是功德隨喜的事情。既然這塊土地目前是保護區,就不要繼續往變更使用目的的方向走,而不是去說變更一切合法,或是說變更不會造成任何影響,甚至說別人都有變更,為什麼我們不能變更。強迫別人接受的好意,喜樂未成,憎恨已生,不是嗎?難道內湖這塊地,就是風水寶地,沒有在這裡興建大樓,慈濟就不能風生水起?是的,慈濟始終迴避這個問題,為什麼一定要強行通過變更保留區,而必須留在這裡做社會福利事業使用?台灣有這麼多可以合法使用的用地,作為社會福利事業之用,就是偏偏要使用這塊土地,原因在哪裡?《金剛經》上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不能破「我執」,以為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一定要順自己的意才好;而又不能破五蘊中「色、受、想、行、識」之法的「法執」,那麼如何能稱得上是修道人?菩薩不就是要我們「我法雙亡」嗎?掰惹未,伊斯蘭國又沒有要市長變更用地,眾生平等,幹麻要市長「有種」去羞辱伊斯蘭國的眾生呢?《大智度論》有言:「口四業(惡妄綺兩)作眾重罪。如是等種種因緣,墮頞浮陀地獄中。」師父要記得唷!原文刊登於:呂秋遠臉書延伸閱讀:五分鐘弄懂內湖慈濟案釋昭慧槓柯P 徐嶔煌:「奇怪耶」應該稱不上狂言 (徐嶔煌)最後一道防線崩盤?慈濟不為人知的真相內幕 (張淯)
呂秋遠 2015-02-24
柯P不識廉政委員 讓呂秋遠很感動

柯P不識廉政委員 讓呂秋遠很感動

 圖為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到指南宮參拜發福袋。葉志明攝 政治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更上層樓?還是為了取得更多的利益?先別說這個了。大年初二,我就已經開始上工了,今天的行程就是,指南宮祈福之陪市長吃飯。在幾年前,我就是指南宮的法律顧問。這個稱號得來不易,號稱是「博杯」七次以後才得到的結果。就算不談神鬼之說,機率是二的七次方也是不容易了。我就這麼成為指南宮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法律顧問了,而且名字還刻在牆壁上,下次如果有朋友去指南宮,不妨可以去文昌帝君那裡的石壁看看那一長串的人名。幾天前,委員會通知我,大年初二市長要參拜廟方,請我去陪同,所以大概十一點多,就到那裡以廟方顧問的身份迎接市長。有趣的故事,就此開始。今天大概就是幾名市議員、民政局長等一起陪同,在祈福之前,我們在董事長室聊天。董事長突然對著市長說,「呂律師是我們的法律顧問,他青年才俊…(以下自動省略三千字)」重點來了,最後他說,「他同時也是市政府的廉政委員。」那時,只見市長認真的看著我,彷彿第一次見到我,然後搖搖頭說,「我對你沒什麼印象。啊就誰高票我就點誰。」當場氣氛凝固,不論是議員與局長,頭上彷彿都有幾隻黑鳥飛過去。然後他接著說,「即便我的局長與副市長,認識的也沒幾個,大概八成我都不認識,就是能力優秀,願意做事情的就來,不用談私交啊!」天曉得我那時候有多感動。因為一個想要敷衍粉絲的名人,遇到任何人,不論認識或不認識,制式反應大概都會是:「喔!(尾音要提高八度)我知道、我知道,最近好嗎?」第一,他什麼不知道,第二,他根本不關心你好不好。他說了實話,而且不認識就不認識,有什麼關係?我們是來做事的,不是來做人的。至少我很欣慰,他並不是因為我的立場支持他,所以才選擇我去擔任廉政委員。吃飯時,我們在同一桌。他開始談對於某件案子的疑慮,媒體立刻靠近過來,想要知道市長又說了些什麼。我就看到主桌上的人,每個都頗為尷尬,畢竟吃飯是一件私人的事情,但是現在卻變成了媒體在旁邊攝影錄音,如果從政就必須吃飯給人家看,初二就得要公開演出,而這一切都是為了更上層樓,或者是為了更大的利益,我說不是太傻,就是瘋癲。身上有一億,與身上有十億,除非是奢侈成性,否則會有什麼不同?人生到尾,花不完的還不是留下來給孩子在靈堂前爭產而已?所以,如果三個月前,你選擇柯文哲,是因為他很真實,那麼我告訴你,他真的一點也不假掰,恭喜你,你沒選錯人。而且他很認真,吃飯還在思考台北市政,不會叫你少喝口水或多吃一個便當。(本文摘自呂秋遠臉書)
呂秋遠 2015-02-21
看台版監獄風雲 我們願交出總統

看台版監獄風雲 我們願交出總統

 作者:呂秋遠(律師)晚上在警察局陪訊的時候,遇到了兩位警官粉絲,也完成第一次在警察局的合照(我現在才知道自己在派出所竟然還有人認識),大家即使在偵訊,還是會關心高雄監獄的事件。有位警官問我,以人性的角度來看,他們的動機是什麼?沒什麼,但絕對不是呼籲獄政改革,從鄭立德的五點聲明,大概只有下作業場作業薪資微薄這一點與獄政有關。而作業場這件事情,坦白說,本來下工廠作業,就不是為了牟利賺錢,而是為了學習一技之長以及排除無聊的監獄生活。一個月工作兩百元?怎麼不問問平常的這些獄政費用是不是納稅人支付?然而,台灣的監獄生活好不好?我常跟被告說,糟透了,千萬不要犯法入獄服刑。空間狹小、沒有床可以睡,也就算了。大概是八到十二個人(甚至更多)一間,每個人只能分到一坪不到的空間,上廁所、洗澡等都在同一個空間,十二月以前沒有熱水可以洗澡,而每個監獄的水質也不一樣,有監獄採集地下水,所以監獄的受刑人必須拿衛生紙先濾過水才能使用,但即使如此,在那裡住了一個月後,也是全身皮膚病。與三教九流的罪犯住在一起,八個人以上擠一個小空間,夏天沒空調,冬天沒床鋪,睡覺不敢翻身,你覺得這樣的監獄環境好不好?不過,這些人並不是來呼籲獄政改革的。從他們的聲明看起來,可以綜合兩大點:我是無辜的,我要假釋出去。如此而已,不用把他們看成英雄。既然矯正署對他們的聲明沒有回應,我就以個人身份回應他們的訴求。「1.陳水扁假病可以保外就醫,監所比他嚴重的就不能保外?為什麼,因為我們是罪犯、活該關死,那阿扁不是罪犯嗎?既然阿扁可以保外、那就比照辦理一視同仁。」是的,法務部應該要深切反省,究竟保外就醫的標準是什麼?到目前為止,陳水扁前總統已經延長一次保外就醫,但是法務部至今還是沒有公布保外就醫的標準與審查流程,究竟由誰初審、由誰複審、由誰決定?法務部一日不釋明,對於受刑人而言,本來就是啟人疑竇。誰可以保外就醫?誰不行?標準何在?這個問題無法解決,法務部難辭其咎。「2.現在一罪一罰有人刑,初再犯二分之一能報假釋,但是都關到三分之二才能準累犯就更慘了,三振條例連報假釋都不行,你們是官逼囚反,做了一個月的工作只有二百元,買套內衣褲都不購,還要靠家人接濟,我們活的尊嚴都沒有了。」三振條款,是在2006年修正的。那一年的刑法大修正,如果要假釋,在無期徒刑方面,執行要超過二十五年。有期徒刑方面,必須要執行滿六個月以上,執行的期間已經超過刑期二分之一,累犯要超過三分之二。對於犯本刑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累犯,五年內再犯本刑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者,不得假釋(三振條款)。性侵害受刑人,執行徒刑期間接受治療後,再犯危險未降低者,不得假釋。我實在看不出來這樣的三振條款有什麼問題。都已經給兩次機會,竟然第三次犯案,還給假釋,這有天理嗎?假釋本來就是法律給的恩惠,不然把刑期服完,也是應該的,究竟有什麼「活得沒尊嚴」?「3.我沒有殺人卻被判18年的殺人罪,我不甘心,我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受刑人跟我一樣的心情,誰來幫我們說話?」關於這件案子,高雄地方法院的判決案號是:101 年度重訴字第41號,上訴到高雄高分院以後,判決案號是:102年度上訴字第1239號,各位有興趣可以去司法院的網站查詢看看,他是否無辜。基本上,鄭先生因為積欠某個人債務,所以這個人被他的朋友開槍打死。他喊冤的部分大概是他沒開槍吧。沒錯,槍確實不是他開的,但是從證人的證詞與通聯紀錄顯示,開槍的人是他找的。那麼,他是不是無辜呢?「4.馬英九你雖然不是個好的總統,但你卻是一個很好的法務部長,再你還有能力之前,救救這些受刑人吧,謝謝您。」是的,這些人讚嘆馬英九是有道理的。在他們眼裡,馬部長不是好總統,但肯定是好部長。他在1993年到1996年擔任法務部長,而我國刑法在1994年1月修正,假釋門檻從原本的二分之一降為三分之一,換句話說,判十年,只要三年多就可以出來。這件事情固然讓監獄人數下降,但立刻就造成許多社會問題。因此1997年又修正回二分之一。馬部長,你要不要到現場跟他們說,「我這不是來了嗎?」「5.三振法案該改一改了,給人一點希望好嗎。減刑為什麼只減微罪重罪不減,要減為什麼不能一視同仁嗎?不是都是罪犯嗎?」是的,要減應該一視同仁。不過,我認為根本就不應該減。憑什麼慶祝某某幾週年,就可以減刑?給我一個理由減刑,而不是為減而減,可以嗎?說實在話,看著董念台、白狼竟然可以在監獄當中擔任傳話人,矯正署竟然可以為了釋放人質而幫忙傳遞犯罪人聲明。我實在覺得,要是台灣人被ISIS綁架,政府肯定願意付出五十億台幣來換回來的。不,我們願意交出總統,最珍貴的資產,無價之寶,跟ISIS交換,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同意就是了?(本文摘自呂秋遠臉書)律師呂秋遠。資料照片
呂秋遠 2015-02-12
國民黨懂婉君要什麼嗎?

國民黨懂婉君要什麼嗎?

崇禎皇帝在剛即位的時候,明朝雖百廢待舉,但他確實想成為一代名君。明朝皇帝不上朝議事是有名的,但他一直到崇禎十五年,才因為偶染風寒而罷朝一天。而且他在位之初,就罷斥魏忠賢,盡誅閹黨,任用袁崇煥,明朝看起來似乎頓時有中興氣象。然而這個中興氣象,不過就是海市蜃樓。崇禎十三年開始,連續三年水災、蝗災與旱災,這個失靈的國家機器遂民變四起;關內有李自成作亂,關外有皇太極騷擾邊防。他先殺袁崇煥,後又和戰不定,主戰將領盧象昇戰死,再殺主和文官陳新甲。後來李自成在崇禎十七年圍攻北京,北京城破,崇禎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卻無一人前來,最後在景山樹上自縊身亡,死時光著左腳,右腳穿著一隻紅鞋。時年33歲。身邊僅有提督太監王承恩陪同。上弔死前於藍色袍服上書寫:「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涼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髮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這段文字非常精彩,簡單來說,就是「都是they的錯」,句末還要來一句:「勿傷百姓一人」,以示自己勤政愛民,用婉君的語言來說,叫做「假掰」。有許多人認為,馬英九就像是崇禎,或者說,現在的國民黨王朝,就像是明朝末年。柯文哲就像是李自成,攻入北京城;而民進黨正在關外虎視眈眈,等著入山海關。而國民黨突然發現,柯文哲這個草寇,擁有的力量就是網軍,所以從行政院到國民黨,都開始動起來,準備培養新的網軍發揮作用。不過,國民黨似乎到現在還沒發現,問題不在網路科技,或者是國民黨不善於利用網路科技。柯文哲勝選,根本不是因為大量運用新科技,或者說是大數據分析,甚至是有網路頭人帶領。現在的網路,哪裡是誰會聽誰?國民黨為什麼不能得到婉君的心,不是因為名字不叫做家銘,而是因為,婉君喜歡聽真話,而國民黨則喜歡假掰。這樣的立場,就算是把現在所有的網路名人都找齊,為國民黨操盤,結論也就是這些名人跟著國民黨一起臭而已,根本不可能力挽狂瀾,回天有術。找阿基師來做海鮮炒飯,但是給的海鮮卻是壞的,這盤炒飯,無論如何都還是不能吃的。不服氣嗎?那麼請回答這些問題。我不談黨產與黨證了,反正這肯定改不了。請問行政院或是國民黨:為什麼會有立委要凍結台南與屏東地檢署的預算?為什麼要開放居留證的認定,讓健保雪上加霜?為什麼郝龍斌「前任」市長會有遠雄的公文?為什麼台中歌劇院剛開幕就要整修?為什麼要開放超商兌換人民幣?為什麼國民黨可以使用健康捐?為什麼彰化前任縣長寧願花錢買碗盤送選民而不是買消防衣給消防員?為什麼華航資方壓榨員工,航發會卻置之不理?這還是近兩星期發生的新聞而已,遠的我都不提。真要累積起來,都可以寫本書叫做「十萬個為什麼」了,請問國民黨,你們可以誠實的面對這些「為什麼」嗎?如果沒辦法「誠實的」面對、說明與解釋,那麼網路上的訊息流通如此快速,國民黨就算十萬青年十萬軍,再找幾個頭面人物點綴,不過也就是被打得鼻青臉腫而已,又能夠如何?醒醒吧!國民黨政策會的粉絲專頁為何被檢舉?檢舉人的理由是「散佈不實言論」。照我看,這理由完全符合實際!國民黨與行政院,還比不上那位洗澡的婠妍,至少她承認,她了解自己不屬於氣質或魅力型的女孩,所以利用這樣的優點。國民黨與行政院,你們真懂婉君要什麼嗎? 
呂秋遠 2015-02-02
柯P的價值不在「馬的」優雅

柯P的價值不在「馬的」優雅

 你覺得送法國人「鶴」造型的禮物、英國人百合花、印度人牛肉乾、印尼人豬肉罐頭、阿拉伯人酒,收到禮物的外國人會怎麼想?抑或安排美國人住宿的房間號碼是1313,或者是666,他們會不會覺得詭異?送禮,確實是一份學問,就像我非常討厭在中秋節收到鳳梨酥與月餅,因為這些東西吃了會胖,但是如果收了,我應該還是會很開心,畢竟這都是代表送禮者的心意,我不會覺得這些東西是「破銅爛鐵」。或者說,即使心裡這麼想,我也絕對不會跟萬惡的記者說這些事情,因為肯定會被這樣下標:「客戶送禮?呂律師:廢物一堆。」這不是要害我死嗎?其實我的全文是,「年節時候就會收到一堆鳳梨酥,但是我因為怕胖,不能吃這些東西,簡直就是廢物。」柯文哲,以口無遮攔著稱,這應該是台北市民在選擇他的時候就知道的事情。他的專長不是說話,如果很會說話就可以當市長,馬英九可以當一萬年,因為他溫文有禮、文質彬彬的口條,簡直迷倒了眾多9.2%的心。君不見他在說話時,永遠都是「依法處理」、「我聽見了」、「我管定了」、「正在研擬中」、「我們有信心」等等讓大家充滿想像的言語,柯文哲,這個三句話就有「馬的」的粗鄙之人,怎能登大雅之堂?行文至此,我怎麼突然想到「桃谷六仙(打諢插科)與岳不群(偽君子)」?收到禮物,本來就不應該嫌棄,因為無論什麼禮物,都是人家的一番心意。柯文哲既然已經是市長,他就應該稍微給來客一些情面。可以不說,但如果說話,就應該考量贈與者的心態。他在人文社會上的不足,確實應該可以提升。不過,要認為他嚴重失格,甚至認為對於英國交通大臣的風度覺得感動云云,未免也想太多。以他的狀況,往後他還是會失言,畢竟他就是「素人」參政,素人失言很正常啊!況且這樣的失言,就台北市長而言,本來就不嚴重,只是他如果將來想當外交部長,肯定要去上外交禮儀班而已。不嚴重?對的,他的工作,不是發言,甚至很多時候的發言,即使沒道理,一笑置之也就好,不需要太過重視。舉例來說,監聽「能不能」採取事先登記制,根本不是他說了算,我們有《通訊監察保障法》這種制度,現在這套法律,已經讓加重誹謗罪與公然侮辱罪,只要是匿名,幾乎無所查緝,哪裡是柯市長金口一開,就可以想如何就如何?我再說一次,他在社會科學上的某些概念,還嚴重缺乏補充。但是,我們需要完人嗎?真的,我不是在護航,我跟他沒任何利害關係,也沒必要一定得支持他不可,我只是問一句話,台北市在歷經16年的國民黨執政後,我們要什麼樣的市長?一個言必稱孔孟、行必看風向的市長?那我們找星雲大師來教化人心不是更好?這種沒有政黨奧援、政治經驗、財團連結的台北市長,或許以後不會再有。他如果違法,自然會有人辦,他可沒有刑事豁免權,四年不到就可以把他拉下馬。但是為了一句「破銅爛鐵」,搞到人仰馬翻,還討論外交禮儀,會不會太誇張了點?難不成英國人會因為這樣打鴉片戰爭?還是以後會改送三百元的紅酒?其實,柯文哲可能根本不在意英國人送了什麼,畢竟即便是送鐘(其實只是錶),對於他這種看破生死的人,也不會因為這樣就蔑稱別人送的東西是破銅爛鐵。但是,對於某些人這麼重視柯市長說什麼,而不是在意他做什麼,我真是搞不懂啊!他會繼續失言啦!請拭耳以待,保證充滿驚喜。但是,也請繼續期待他做了什麼,我說過了,還有3年11個月,慢慢來,時間長得很。 原文刊登於:呂秋遠臉書 延伸閱讀:酷吏真「酷 (cool)」,當好醫師開始 (朱真一)
呂秋遠 2015-01-28
十個關於 - 關於陳為廷的爭議與討論

十個關於 - 關於陳為廷的爭議與討論

  2014-12-24 20:38 上傳下載附件 (20.95 KB) (轉載自呂秋遠律師臉書,已獲作者同意轉載)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837937512914385&id=100000944336615【十個關於】一、關於犯罪背後的因素:一個人犯罪,有很多的因素,大抵脫離不了人性。我不是犯罪學者,所以只能說,法院當然會以一個人的出生背景、社會歷練、家庭因素作為量刑的考量,但是並不會作為體諒他是否犯罪的理由。所以,我知道小熊為廷家庭背景很可憐,但是,人的可貴之處,就在於自主意志,有人很悲慘,但是可以克制犯罪的慾望,有人很幸福,卻四處為非作歹,如果把犯罪因素歸咎給社會,個人意志的珍貴就蕩然無存了。所以刑法會因為家庭、社會因素給些機會,但不會是無罪。二、關於性犯罪:性犯罪,比起一般的人身侵害,更加嚴重。至少就我所見,首先是犯罪黑數,沒被發現的一定比被發現的多;其次是身心影響,性犯罪的受害人通常留存的陰影非常久,甚至可能會危害到他(她)的正常交友方式。其三,通姦不是性犯罪,而是對於配偶權利的侵害,我會支持通姦除罪化,但是我不會贊同性騷擾、強制猥褻、強制性交除罪化,認為這是「真男人」,跟印度的差別,大概也就不大了。三、關於坦承:坦承自己的過去,正面去面對,我會覺得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但是這句話前面如果加了四個字「為了選舉」,就會走味了。畢竟在選戰的過程中,如果殺紅了眼,對手陣營當然會利用這些過去而爆料,現在坦承,至少主動權在自己手上,而不是在別人嘴裡。當然,我比較希望他是在沒有選舉的時候,把這件事情當作小故事,勉勵青年犯錯要悔改,而不是在選戰開始的時候,把這件事情透露給媒體知道,因為即使不是有計謀,這種疑似操作的味道,還是會讓人覺得太重。此外,他需要心理上的治療,這種需要,比起坦承,要重要許多。四、關於緩起訴:性騷擾是告訴乃論,如果當事人原諒他並且撤回告訴,應該可以拿到不起訴處分,但是他拿到的是緩起訴處分,可見當事人並沒有完全接受他的道歉,而且應該是要給他觀察期。然而,他卻在一年內再犯,緩起訴有沒有起作用,從這裡應該就可見一斑。不過,司法上的議題,確實已經結束。我只是很擔心,為什麼有媒體可以拿到他的緩起訴處分書。這應該不屬於地檢署服務媒體的範圍吧?雖然不至於違反偵查不公開,但是有沒有洩密罪的問題呢?五、關於原諒:沒有人可以輕描淡寫的說,給誰機會。除了被害人。司法的議題結束,並不代表誰真的原諒了誰,所以說給誰機會云云,不是太看得起判決結果,就是太小看人性的灰暗面。六、關於政客的道德觀:出來從政,就必須得接受眾人的檢驗,一個能力很強的從政者,私德同樣必須接受檢驗,只是說選民把這些問題看得多重,還是由全體選民來做判斷。例如說,某人通姦,老婆沒告他,選民也還是支持他,那麼我們就必須尊重這個結果;某人收賄,已經被判刑,選民不支持他,我們同樣必須尊重選民的判斷。某人混幫派,入獄服刑又出獄,選民肯定他為民服務,我們即使覺得不怎麼樣,但同樣的也是選民的共業。關於政客的道德觀,我只能說,要把能力、貢獻與曾經犯過罪的紀錄放在天平上比較,這本來就是選民的權利,也是候選人必須面對的議題,不用去為誰開脫,總之個人造業、個人擔就是。七、關於學運:學運有五十萬人參與。就像我不會因為白狼是更生人,所以否定他有反對學運的權利一樣,請不要利用這個議題抹黑學運。那很沒品。八、關於聲援:請不要一直跳出來自白,說我小時候也怎樣,所以我們不是聖人,誰能無過云云。誰都會犯錯,也都會做好事。但是出來從政,就是要面對這些過往的紀錄,自豪自己犯過法沒被抓,或是說他犯的錯也沒什麼,只要坦承就很勇敢,就應該忽略所有過去的錯,真的只是幫倒忙。聲援的方式,就是鼓勵他繼續走下去,面對選戰中的一切。九、關於投票給他:想投就投,不想投就去支持國民黨的候選人。每個人本來就都有各自投票的考量,請不要貶低別人對於從政者的道德要求,畢竟選民沒有從政。至於從政跟前科之間的關係,我認為還好。但是我不會去勉強別人信仰我的「還好」。十、關於退選:他又沒被褫奪公權,退什麼選?他這一生,都必須得背負這個記錄,而且接受選民的檢驗,憑什麼要人家退選「顧大局」?他只有他自己的局。不服氣?請提出自己的候選人,或是自己出來參選。 
呂秋遠 2014-12-25
我們在今天,推倒了高牆

我們在今天,推倒了高牆

 【我們在今天,推倒了高牆】國民黨丟掉的不是五都,而是民心。但是這個場景,1949年那一年,他們應該很熟悉。就是一種卸盔棄甲的敗像,只要碰觸敵營,近乎自動投降,打仗則是亂無章法,民心向背清晰可見。今天在文山區的投票所前,排在我前面的是一個老態龍鍾的外省口音老婦人,是由女兒陪伴投票,我以為她會支持連勝文。然而,投完票後,因為她的走路速度很慢,一邊竟然聽到她的叨絮,「我都支持柯文哲了,他應該會上吧!」老婦人的女兒則是說,「媽,別說這麼大聲。」天氣很炎熱,但是國民黨人的心,應該降到了冰點。理論上投票率高,對於國民黨是有利的,但卻見國民黨兵敗如山倒,六都僅存新北市執政,而且新北市的朱立倫市長,挾連任優勢,面對老將游錫堃,竟僅以些微票數險勝。對於國民黨而言,這已經不是警訊,而是潰敗的現狀。國民黨在地方選舉的潰敗,施政疲勞無功,並非主因,而是因為價值觀的錯亂。以台北市為例,國民黨縱容蔡正元、羅淑蕾等人,大肆抹黑柯文哲;國稅局也介入這場選舉,對於小額演講費查稅,展現無比的行政效率;國民黨立委更要求行政機關對於台大醫院嚴加查核。至於連勝文則在諸多表現上讓國民黨的支持者失望,連戰、郝柏村等人口不擇言,也讓許多原本傾向國民黨的市民無法支持。整體選戰呈現的問題,就國民黨而言,就與1949年一樣,失去了價值、失去了民心,因此柯文哲成為鮮明的對照組,在藍大於綠的傳統結構上,終於推翻了這道牆,創造即使連陳水扁當年都無法達到的成績。國民黨需要檢討的部分,並不是候選人的問題而已,也非施政不利的挫敗導致。國民黨在本次的地方選舉中,喪失了民主政治的基本價值之一,也就是誠信掃地,後期連黨徽、馬英九都不敢現身,怕破壞選情。是以,淪喪民主國家政黨的黨格與黨魂,或許這是多數選民的一般感受。無黨籍的柯文哲大勝連勝文、民進黨籍的林佳龍深度耕耘,終於大幅度擊敗胡志強、民進黨籍的陳菊、賴清德輕鬆獲勝、桃園的鄭文燦擊敗現任的吳志揚。即便選前看好,將大規模擊敗游錫堃的朱立倫,也僅能險勝,難道只是因為候選人特質有問題、中央施政不利、地方弊案頻傳?根本性的問題,就是國民黨的基本價值觀錯亂,導致選民大幅度轉向,如此而已。這場選舉最大的贏家,不會是民進黨,而是台灣所有的國民。透過這次的地方選舉,選民告訴國民黨,國家機器的打壓、傳統媒體的穿透、金錢預算的收買,不再是唯一的執政藥方。國民黨在1949年的時候,早已失去民心,共產黨不費吹灰之力,就席捲中國;而2014年的國民黨,在掌握大權六年後,就已經重蹈覆轍,他們最重要的檢討,並不是誰得下台負責,而是必須反省自己的價值觀錯亂,究竟他們希望台灣人民如何走下一步?台灣價值是否要向下沈淪?希望當選的候選人,都能秉持選舉時的用心與承諾,毀棄藍綠成見,以誠信的價值觀,教導我們的下一代,讓台灣能繼續前進。The people has spoken!我們推倒了高牆!
呂秋遠 2014-11-29
我的朋友們,請你們支持柯文哲

我的朋友們,請你們支持柯文哲

再過三十二小時,就要開始投票。我從來沒有這麼期望過選舉,大概是因為這一次選舉,是一場價值觀的選擇。這一年以來,我不是一開始就支持柯文哲,或者說,我是反對的。我認為他應該只是一個經常喜歡放砲的醫師而已。後來,即使他已經正式成為候選人,我還是有些許的疑慮,我對於他的某些言行,持保留態度。應該這麼說,我是一個從反對到觀望到支持的人。而且,我經過思考才下這個決定。是的,我支持柯文哲,而且會進投票所支持他,即使在我過去發表的所有文章裡,我只有表態不支持連勝文,但是我在這裡,不含淚、不含血,但是有著腦,經過思考以後,決定投票支持柯文哲。我支持他的原因無他,只是因為他代表了一個正常、真正的人。許多批評者,經常認為柯文哲的支持者在造神,也就是說,柯文哲不會錯。當然不是,柯文哲會犯錯,在這場選舉中,所有的候選人都有犯錯,唯一不一樣的地方是,柯文哲會承認他有錯,而且努力調整。所以他是人,不是神,支持者也沒有愚蠢到為他造神。但是連勝文,許多人卻在為他造神,如果沒有社群網站,沒有小眾媒體,新的神將會出現,不是柯文哲,而是連勝文。夾著兩袖金風、豐沛人脈、政商資源,一個經過美化後的神,即將統治台北市。他不會犯錯,因為永遠是幕僚搞錯、或是支持者自發性的錯。我們稱之為次元切割刀。柯文哲是個聰明的凡人,因為他很聰明,所以一路順遂的考上台大醫科,在台大醫院擔任醫師,他與他的醫師妻子,在三十年間累積了大約一億元的財富,在台北市大概就是中產以上的富裕家庭。他會搭捷運上班、有貸款、有間小住所、認真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從不逃漏稅、也沒犯過法。好的,先這樣就好。如果有人說是造神,請問,神是過這樣的生活嗎?神一般的男人,是連勝文,怎麼會是柯文哲?有誰可以上過八堂「財經課」就可以是財經專家、即使投資虧損仍可以賺一億元、學位、財富、妻子、車子、帝寶,通通唾手可得,只略遜金正恩「五歲會開坦克車」一點而已。誰是神眷顧的孩子?還需要問嗎?這個平凡人,他竟然通過了國家機器盡全力的打壓,查稅、私設帳戶、人體器官買賣疑雲、移植器官殺人事件,他一一通過檢驗。他讓我支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是普通人,但是也是個好人,才能通過這麼多的壓力測試。如果不支持這樣的普通人擔任市長,難道真的要神一般的男人,引領我們上天堂?親愛的,天堂不存在這世上。就像是柯文哲當選後,一定會犯錯、一定會被罵,因為他是個普通人,會哭會笑會白目。他擁有白色的力量,但也擁有白目的潛能。其實我很想問,喜歡連勝文的支持者,能不能正面的提出一個理由,一個就好。不要攻擊柯文哲,就提出一個正面支持的理由就好。忠厚老實?拜託,如果是這個人格特質,乾脆說他玉樹臨風可比彰化金城武好了。至於政見,不要鬧了,到底誰在乎政見?如果真的在乎政見,六三三先給我還來!政見,只是包裝人格特質的一種方式而已,我們透過政見,來思考一個候選人究竟準備好沒有,但是憑良心說,有誰真的深入分析過政見優劣?又有誰在意過,馬英九的政見,也就是經濟成長率百分之六、國民所得三萬美元、失業率百分之三以下,我們如過這麼重視政見,馬英九八年來跳票得這麼嚴重,到底是下台沒有?我們在三十二小時後,即將面臨價值的選擇。為什麼台北市長的選舉這麼重要?勝過其他的縣市,不只是因為台北市是首都,而是因為代表一個庶民文化與正確價值觀的崛起。這次的台北市長選舉,候選人特質的對比太過強烈與鮮明,一路走來,我們看到一種新的選舉模式,對抗傳統的打選戰方式:抹黑敵手、切割缺點、灑錢廣告、大額募款、財團支持。柯文哲透過純白透明的人格,與模糊不清的連勝文對抗。他的人氣始終不墜,並不是因為他是神,或者網友造神,而是他始終清白、不動搖的對待所有的不公平待遇。一個平凡人如果能如此,卻還不能當選市長,以後我們如何告訴下一代與新移民,我們都有資格有一個「台灣夢」,就像American Dream一樣,只要清白的努力,就能出人頭地?親愛的同胞,我們三十二小時後,選擇的價值,就是我們的台灣夢。這個夢如果能實現,我們的自由幻夢就能遨翔。我們的敵人,不是連勝文,而是邪惡的價值觀;我們追求的目標,不是當選市長,而是一個理性中道、跨越藍綠、超越黨派、誠實正義的價值觀。如果你還支持連勝文,請你問問自己,為什麼要「含淚投票」?只為了不讓柯文哲當選,因為他當選,代表中華民國滅亡、服貿協議無限期延宕、日本皇民當道、競爭力輸給韓國?請你靜下心來想想,這些「結果」跟市長選舉的關係是什麼?如果還沒想出來,容我直接跟你說,柯文哲的當選,只代表一個新世代與價值觀的崛起,而如果四年後,你不滿意這個人,就可以用選票把他換掉,如此而已。那麼,這一票投給柯文哲,你到底擔心什麼?讓勝文回去好好照顧依珊,不要再讓她流淚;讓文哲好好的當一個市長,實現我們的台灣夢!我的朋友們,請你們支持柯文哲。
呂秋遠 201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