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衰.人口

 中華帝國朝代興衰的理由,按照儒家以及臺灣教育體系提供的說法,就是政治是否清明、君主是否賢能。

很多賢明君主,老了之後都會「貪圖享受,疏於朝政」。於是,很快地,天怒人怨發生,國力大衰... (經驗、制度、手腕,似乎沒有多少效果。)

這種迪斯奈式的歷史觀,造就沒有思考能力的國民。

朝代與國家的興衰,變數非常多。除了政治操作之外,還有就是生產能力,尤其是土地的限制。

當國家處於盛世,人民多子多孫時,農業社會下的農民,每個人分配到的土地就越來學小。

然後怎樣呢,我就不用說了。(有沒有聽過大量老鼠集體跳海自殺的呢?)

人,最終還是動物,受限於天然資源。

怎麼逃避這個天然鐵律呢?

1. 避孕  2. 改善生產工具,尤其是農業  3. 犧牲自己或別人

現代化社會因為有了第一與第二項的工具,不再需要第三項。

關於第三項「犧牲自己或別人」,太平天國是犧牲自己,英國雅典的向外和美國的向西擴張是犧牲別人。

為什麼寫這個呢?因為前些日子聽了呂世浩講秦始皇,一直在想自己以前有多蠢。於是,在此為年少時的愚蠢而告白懺悔。

< 資料來源:昆蟲Made in Taiwan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