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夕的基改食安警告

 林楠森BBC中文網台灣特約記者2015年 2月 12日
春節將至台灣各界共同關心一個潛在食安問題
春節將至台灣各界共同關心一個潛在食安問題

春節是台灣許多人們用豐盛食物犒賞一年辛勞的時節,過去的一年台灣爆發了地溝油等黑心食品事件,而在春節即將來臨之際,被譽為台灣最後良心的義美食品,發表一份公開信要台灣各界共同關心一個潛在食安問題。

義美食品在台灣近年來一波波食安風暴中都未被波及,無論是塑化劑、毒澱粉、地溝油等各種問題,在其它食品業者一再的"誤用"或"被供貨商欺騙",義美在自主管理檢驗下則從未發生。

義美對生產食品的謹慎用心,被不少台灣消費者稱為唯一敢安心食用的良心食品,不過義美總經理高志明此前曾悲觀指出,在全球環境污染下已沒有食品可被稱為安全。

高志明對台灣大眾發表的這封公開信,並不是談到那種並非台灣能控制的全球污染等問題,而是針對台灣政府的打算推動修法,鼓勵台灣基改動植物研究與生產一事。

基改食物是否安全一直是個高度爭議話題,這類爭吵包括一派人士說對基改食物擔憂是出自對科學無知,另一派人士則說將人類所知仍有限的基改食物稱為安全,才是一種自大下的無知。

高志明公開信並不是鼓吹基改食物危險,他作為食品業者通過公開信提到的實際問題包括:當一種農產品有基改與非基改二種可以選擇時,請問有多少消費者會去購買基改農產品回家去給家人吃?多少人又會買來自己吃?

公開信

高志明另外提到的一個問題是:非基改農產品的市場價格高出基改農產品甚多,為何政府要領軍、鼓勵農民種植價格較低的基改農產品?

在現行台灣法規仍禁止種植基改作物下,行政院科技會報則說其推動修法目的,是要用這來搶攻國際上千億的外銷市場。

但高志明在公開信中指出,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由政府領軍全面推動基因改造作物種植與動物養殖。比如歐盟國家政府的任務,是負責嚴格立法管制或禁止絕對不是提倡,美國政府也未"領軍基改"。

高志明的公開信得到了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的迴響。他投書媒體指出全球光基改大豆市場總值在2007年就高達一兆以上,但問題是全球基改大豆種子市場中,孟山都就佔了九成,其餘全由杜邦、陶氏、先正達三家瓜分。

他說台灣政府不知是服了哪一帖藥,企圖跟這些"猛獸"搶食大餅?且這種基改種子在美國都是由大公司自己花錢,他問台灣政府說,知不知道這個"錢坑"有多深?

高志明公開信中提到的另一問題是小面積的台灣推動基改的可能後果。他指出美國及澳大利亞等大面積國家都必須隔離管控嚴格限制基改作物,而台灣若政府領軍推廣,勢將淪落為全球"基改商業霸權"最佳的基改試驗場:成功則轉植到大國,失敗則一走了之,永遠禍害台灣農地。

高志明在公開信中提到政府是可輪替的,而土地的傷害是永久的,他呼籲執政團隊應該說明清楚,並應該說服台灣人民。高志明並質疑此一推動基改的政策是政府暗中安排專家、學者、財團配合推動,未經公開討論,立場有欠公正。

政治效應

台灣政府在這封公開信後否認其想在台灣鼓吹基改或推動基改食物,說修法目的只是在管理,但其一些與現實不符的說法也受到反駁。

比如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在該封公開信後宣稱台灣進口基改作物僅是作為動物飼料及炸油,但被指包括豆漿、豆腐、豆乾等日常食品,即使商家在消費者意識抬頭後漸改用非基改大豆,眼下台灣仍有極大比例是用這些宣稱進口作為飼料的基改大豆製作。

台灣消費者團體此前曾指出,與亞洲食用大豆較多的中日等國家相比,只有台灣是進口飼料級基改大豆製成食品,而中日等國進口供人食用的則都是食品級大豆。

雖然高志明的公開信仍針對馬政府喊話希望其"懸崖勒馬"重新公開檢討,但從主婦聯盟發起的"一人一通電話"運動來看,其已不對馬政府抱期望。該運動呼籲人們打電話到當地縣市政府,要求縣市首長拒絕其境內農地開放種植基改作物。

而從網絡上的反應來看,信任度極低的馬政府此一基改方向受到人們強烈批判,有網民說國民黨心態就是把台灣當作能撈就撈的地方搞爛無所謂,有網民則說馬政府還想在下台前亂搞,看來非得在2016年換黨執政不可。

基改作物在今年春節雖然不像過去一些已爆發的黑心食品那樣,在台灣成為立即性問題,但看來其在政治上的效應正在發酵之中。

(責編:尚清)

< 資料來源:BBC中文網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