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點競選語言 該談如何治國

朝野幾個主要政黨的菁英,不知道有沒有意識到,二○一六年總統大選的競選過程事實上已經結束了,從現在起應該是思考該如何治國的開始,治國者與競選者會有完全不同的氣質,也會給予大眾截然的觀感。

今天才二○一五年的六月,何以大選已經結束?國家元首不是普通的工作,責任更是艱鉅,有決心都未必能做好,何況是意志閃爍者?因此早就可以當成是小數點以下無條件捨去。目前在檯面上的整數,總有一個人會當選,因此說競選已經結束,有什麼不對。如果幾位參選者到現在還參不透這個道理,這表示他們對於台灣這些年所面臨的困境之所在毫無認識,也很有可能重複同樣的循環,繼續伊於胡底。

倘若理解從政不是以競選為目的,就不會明明問題在國內,要解決問題必須從化解內部的反對下手,卻牛頭不對馬嘴地坐在冷氣房與美國人越洋視訊;或者是自稱去年就確認美國政府建議台灣以美韓FTA為參考,卻在一年後原地踏步,只會複述一個未含本國政府評估並提出對案的空話。這個失敗的總統,正是七年來無一日不在競選;有這個最大教訓擺在當前,說真格地,難道大多數國民不應該早就對競選人物、競選語言,既看透,也受夠了嗎?

何謂治國者的態度?說來老生常談,但是可能局中人至今尚未洞見,因此沒幾人做得到。例如再幾個月就要投票了,檯面上的人物全是政治老面孔,知名度也就是民調數字,早就足夠,該爭取的是真正能夠驅動票票入匭的支持度,這時就必須清楚說明我將優先做什麼?我要怎麼做才能做到?如果內容只有我希望,同時形容詞太多,很快就會被判定是空話。更等而下之者,是自己說不出所以然來,只會要求對手回答表態?這是質詢,不是治國,登不上評論之列。

台灣這十六年來的主要政治菁英,誰也別說嘴誰,幾乎全都在悶著頭搞內鬥,就拿是不是加入TPP的議題,兩大政黨的立場根本沒有多大差距,卻能在立法院肉搏這麼多年,沒有一個政黨領袖有能力說服朝野坐下來共商如何一致對外,就是最佳明證。過去這麼多年都做不到,如今夸夸其談未來要做,如果說不出關鍵轉折靠什麼,當然很難取信各方,這點兩黨都一樣。

有趣的是,朝野領袖都自認深具國際觀,然而遠的看不見就算了,鄰近的幾個厝邊,日本安倍晉三、南韓朴槿惠,沒有一個領袖不在努力幹實事,台灣從政者似乎也照樣視而不見,否則怎麼會毫不憂慮自己的國家在區域競走中逐漸落後擴大,而不盡早向國人訴求其治國方略呢?於是大家除了研判這些菁英應該是拿不出東西,還能怎麼想!

說其拿不出像樣的東西,他們斷裂式提出福利政策倒是用搶的。最近才在立法院三讀通過的長期照護服務法即是顯例。國民黨版本是不加稅五年至少一百廿億元,民進黨批判是空殼子,加碼主張三百億元規模,資金來源主要是提高遺贈稅十%以及房地合一稅,暫且不要說三百億元如何就足夠?遺贈稅抽不抽得到?最要害的是,兩黨都強調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卻全都刻意忽略少子化時代到來的現實,沒有下一代,誰來支付上一代的錢?這個關鍵問題不配套完整說明,先有所處理,如何成為有遠見的政治家?又怎麼不是自私短視的政客?

忠言向來逆耳,於是誰都愛說好聽話。承平時代,討好的話,如感冒糖漿,嚐嚐無礙,但是以台灣現在的孱弱多病,藥方再苦口,也必須提得出來,這才是能夠醫國的良才。不幸,前述這些治國的疑難雜症,大家好像都在忙著競選,至今沒人告訴大家他知道,而且他有辦法。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