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中國這隻黑天鵝!

 

最近有兩個強烈金融颱風向台灣襲來:希臘債務風暴與中國股市暴跌危機。希臘債務是拖宕多年的歹戲,任何結果都在預期之中,可以做最好的損害控管,不能算是金融市場上的黑天鵝事件。反觀中國股市在官方助威加持下,去年下半年開始飆漲,吹起史上最大泡沫,近月來卻突然重挫三成,陷入崩盤危機,引發泡沫破滅疑慮,對全球市場造成重大衝擊,它才是台灣最應該小心的黑天鵝。

黑天鵝效應係指金融市場上不在預期之中卻突然發生,且造成重大影響的事件。按照這個標準,以希臘為主的歐豬五國債務危機在二○一○年爆發之初,確實是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的黑天鵝。然而歷經五年的緩衝,多數歐豬國家的經濟、財政已趨穩定,脫離險境,唯獨希債成為一種慢性病,長期治療仍不見康復跡象。不過,希臘債務惡化為全球皆知的事實,均已做好最壞打算,無論希臘情勢如何演變,都不屬於失控的黑天鵝事件,對台灣的影響有限。然而,吾人對於中國版金融危機則必須嚴陣以待,思考如何建立防火牆,防止災難蔓延至台灣。癥結在於台灣經貿長期向中國傾斜,已造成一種結構性的失衡:中國股市漲,台股沒份,中股崩盤,台股卻跟著重挫;中國經濟成長亮麗,台灣未必受惠,一旦其經濟疲軟,台灣出口就受到嚴重衝擊,進而導致經濟下滑。

誠然,台灣向中國傾斜未必全然負面,但其效益必須建立在兩者產業屬垂直分工的夥伴關係,而非水平競爭的敵對關係。早期台灣產業西進中國,中國的產業尚在萌芽階段,缺乏資金、技術與管理經驗,台商充分利用低成本優勢與政策優惠之利,以中國為生產基地,彼時兩者屬於垂直分工的合作關係。然而,中國今日國力大增,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不再甘於做為外商的生產基地,政策丕變,一方面扶植本國產業,形成紅色供應鏈崛起,一方面騰籠換鳥,調整產業結構,對中國台商形成強大威脅。

台灣對中國出口金額占GDP比重約十六%,佔出口市場卅九.八%,台灣經濟對中國依賴之深,可見一斑。然而,台灣累計上半年出口年減七.一%,其中對中國及香港出口則衰退八.六%,比整體衰退幅度大。對中國出口之衰退,主要來自於紅色供應鏈崛起。自二○○○年代以來,中國逐步降低自國外進口零組件,改由國內自給,而台廠與外國廠商亦轉向當地採購。根據調查,去年六二九家在海外生產的業者中,向台廠採購材料、半成品或零組件的家數僅佔卅八.六%,自然影響我對中國的出口。另外,去年國內接單台灣生產比重已降到四十七.四%,但赴中國生產比重卻升到四十七.一%,雙方差距快速縮小,若情況未獲改善,我外銷訂單在中國生產比例將很快超越在台灣生產。此一數據凸顯我產業空洞化的危機,一方面遭逢紅色供應鏈的強大挑戰,一方面則國內產業並未轉型壯大,中國對我威脅愈來愈大,而我對中國的依賴卻愈陷愈深,無法自拔。

在這種失衡的依賴結構下,中國股市無論漲跌都是台灣的威脅。它漲則讓中國企業募資容易,市值膨脹,成為巨獸,一則可以擴產,破壞市場價格,致使我國產業淪為慘業;再則擁有低成本的龐大資金進行購併、購買技術、挖角,對全球企業進行不對稱的戰爭。而處於零和競爭的台商則是最大受害者。其次,我國股市低迷,部分股民或透過私下管道投資中股,或購買與中國連結的ETF,近日台股成交量放大,竟是股民大玩中國ETF所致。而近半年國內中概基金的發行就達五百億元規模,這些直接或間接投資中股者在中股重挫危機中皆損失慘重。

台灣歷經多次金融危機,就屬此次最為凶險,因為它是結構性的崩壞;而台灣經濟崩壞的禍根源自對中國失衡的經貿依賴。向中國經貿傾斜或許曾經有過短期利益,以及買辦階級的紅利,卻是以犧牲台灣整體經濟做為代價。這隻中國股市黑天鵝的降臨,是台灣最大的警訊,執政者與企業再不覺醒,台灣淪為中國經濟殖民地的日子恐怕不遠了。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