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選舉「有趣」更重要的事

 

二○一六年的總統大選,對於台灣前景能否振衰起敝,非常關鍵。但是卻被去年以旋風姿態高票當選的首都市長柯文哲,譏評為:實在boring(無趣),他的理由是選舉選到現在為止都還看不到創新的項目,沒有給台灣社會帶來新的衝擊。柯市長場邊觀選,做出這番快人快語,肯定吸引不少人豎起了耳朵,然聆聽過後,有沒有產生什麼衝擊?而有沒有產生衝擊這件事情的本身,對於大家又有何種影響?

選擇國家領導人這種高層次的大選,有別於競爭一般的地方首長或民意代表,從政訓練與經驗的累積非常重要,一般絕少有素人的空間;角逐共和黨初選的美國地產大亨川普固然以脫口秀方式炒熱行情,但真要領導美國、力保世界霸主地位,恐怕是兩回事。既然是熟面孔,相對也就鮮有新鮮感,多數選民更在意的是候選人是否對於治理國政成竹在胸、成熟篤定?最重要的,選舉只是手段,追求改變的目的在帶來選後的國家長期建設,絕不是僅有選戰破壞的一時快感。

從這個需要來看柯P的boring說,較有意義的解讀,應該不在於強調柯市長認為「只有我自己的選戰比較有趣」。因為一年後的今天,多數人回想去年的獨木舟對戰大連艦隊,確實意外精彩,柯P本人也相當自豪於當時的政治外溢效果,甚至認為是可以提上學術討論的議題,但是這個社會並不乏冷靜的理性詰問:如果對手不是連勝文,故事是否會改寫?何況,當前的市政建設已有多少具體成績足以回應市民的高度期待,對於柯市長來說,仍是比勝選更為艱難的現實挑戰。

因此,正面且積極性的看待柯P的選舉boring感受,對於三組總統競選團隊來說,應該有不同的激勵效用,首先,距離投票日僅剩一個多月,民調無法拉近,造成選情未顯戲劇性變化,是「無趣」的主要來源,這表示對於聲勢落後的搭檔未能營造逆轉勝的想像,具有鞭策作用;其次,對於支持度大幅領先的候選人,何以參選訴求與活動沒能讓首都市長感到讚嘆與期待,也具有提醒作用,因為這可能關係到當選之後能有多少的蜜月期,蜜月期長短是新上任者是否順利站穩第一步的關鍵緩衝,不可小覷。

在選戰落幕倒數時刻,勝利組要贏得讓人服氣,落後組要成為可敬的對手,應該是最高指導原則,要做到這點,勝利組要大氣大度,不要進入小枝小節,例如競爭陣營提出國會改革,即使是另有盤算,仍應正面表列,才能彰顯高度;總統候選人政策辯論是少有可以展現執政準備的場域,可能遭到圍毆又如何?理當擺出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領袖氣魄,不宜過度斤斤計較主辦單位與場次;募款進帳若不理想,那麼有多少錢就辦多少事,選後更有補助款支應,也該約束下屬無須幾度敲鑼打鼓、哭窮討錢,貶抑了犧牲奉獻的從政形象。

政治志業,從來不是短跑衝刺,而是長程的馬拉松。對於落後組來說,現在的腳程稍慢,可以是未來的暖身啟動,端視有沒有壯士斷腕、破釜沉舟的自我改革意志與決心;尤其背負八年執政包袱者,何不利用這難得的機會,不僅清點所有失去民心的負債,負責任地向選民公布償還計畫,並且絕不容許新的債務產生,例如明快處理軍宅爭議即是,好為下階段的監督制衡做準備。唯有如此,四年可期;否則,八年後也未必操之在己。

一個逐漸邁向成熟的民主國家總統選舉,創新不是最要緊的,是否對社會造成衝擊也不是關鍵要項,而是所有政客都應該把個人主義拿掉,凡事以民為本,才是適格的務正業。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