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光復節?臺灣再淪陷日?

 

臺灣光復節?臺灣再淪陷日?
1945 日本在臺北市公會堂向二戰同盟國投降。圖/翻攝自李筱峰教授臉書

 

「張燈結彩喜洋洋,勝利歌兒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莊,臺灣光復不能忘。不能忘,常思量,不能忘,常思量。國家恩惠情份深長,不能忘。有錢難買真情意,有錢難買真爹娘,今朝重見天和地,八年血戰不能忘……」

相信許多臺灣人都記得念小學時,這首音樂課必唱的「臺灣光復紀念歌」。不過,國民黨無法再壟斷資訊,加上網路崛起,所以光復節與否,已經逐漸面臨年輕人挑戰。

歷史學者李筱峰教授在2016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政府官方的「臺灣光復節」當日,在臉書上直言:「1945年的今天,陳儀在台北『公會堂(後改稱中山堂)』代表盟軍接受日軍投降,這張照片就是當時的場景,當天中山堂的受降典禮上面,掛出聯合國主席團中、美、英、蘇四國的國旗,而上面還掛有聯合國旗,會場兩旁牆上還掛有四國元首的肖像。這種佈置,再次說明日本是向聯合國盟軍投降,不是單獨向中華民國投降。換句話說,這是一次暫時的軍事接管。所以把這天說成『光復節』,不符合史實。」

李筱峰教授還原歷史的貼文獲得網友廣大的迴響,在歷史之外,中國國民黨的統治過程中,其實也讓不少臺灣人無法認同國民黨,以及國民黨帶到臺灣的中華民國。

坦白說,在日本統治時期,的確有不少反日的知識份子對「祖國」有所期待,其中,又以《臺灣民報》系統的知識份子為最大宗。日本學者若林正丈分析日本統治時期時,臺灣反日的知識份子大致可分為祖國派、待機派、一島改良主義派、臺灣革命派。其中,祖國派與待機派均屬中國認同,而且也是人數最多的知識份子。

在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之際,許多反日知識份子認為臺灣重歸祖國懷抱;當時這些知識份子的心態,猶如「臺灣光復紀念歌」的歌詞,的確,等待祖國到來的心情是「張燈結彩喜洋洋」。只不過,1945年10月25日至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之間,臺灣的知識份子對於祖國的期待轉為失望,貪污、特權、腐敗、專斷、通貨膨脹、民生蕭條等等,所有的憤怒與失望都在二二八的反抗中發洩出來。

同時,許多原本是期待祖國的反日知識份子,也在二二八事件中慘遭祖國殺害。許多被祖國殺害的反日知識份子原本都曾經是日本統治時期反日報紙《臺灣民報》的成員,他們後來也是戰後許多臺灣人報紙的成員。

二二八事件中,原本是反日的報界知識份子卻被祖國殺害者不勝枚舉。例如,人民導報社長王添灯、臺灣新生報高雄印刷廠主任林界、臺灣新生報嘉義分部主任蘇憲章、臺灣新生報台中分部主任吳天賞、民報創辦人廖進平、臺灣青年主編陳炘、民報社長林茂生、人民導報前社長宋斐如、臺灣新生報總經理阮朝日、臺灣新生報主編吳金鍊等等。

尤其,反日報紙《臺灣民報》最重要的金主之一林獻堂,則是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資助知識份子投入議會運動爭取自治,身為「祖國派」的林獻堂非常期待祖國能夠拯救臺灣。戰後,林獻堂在1946年擔任臺灣省議會參議員;然而,1947年二二八事件讓林獻堂徹底對祖國絕望,因此前往他終身對抗的日本定居而終。

二二八事件之後,就是長達40年的白色恐怖統治與貪污腐敗,國民黨在這段時間不斷以「中華民國」之名打壓臺灣人以及民主、人權與自由。截至目前為止,即便國民黨失去政權,國民黨依然對內以「中華民國」、「臺灣光復」為名欺壓不同的聲音與認同;然而,遇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卻又被國民黨收起來。

坦白說,臺灣人並不厭惡「中華民國」這個國號,而是,國民黨自從1945年10月25日以來,一直以「中華民國」為名打壓臺灣人的手段,讓臺灣人討厭「中華民國」與國民黨。國民黨的所作所為,當然讓不少臺灣人認為,光復節根本不是光復節,而是臺灣的再淪陷紀念日。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