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4.26 史上最重大核災:車諾比事件

 

距離車諾比核電廠最近的小鎮普里皮亞季(Pripyat)至今已經是一個廢棄的空城,從鎮上可以看到核電廠的建築一角。圖/取自Pixabay
距離車諾比核電廠最近的小鎮普里皮亞季(Pripyat)至今已經是一個廢棄的空城,從鎮上可以看到核電廠的建築一角。圖/取自Pixabay

 

1986年 4月26日,人類史上最重大的核災事故發生了,在烏克蘭普里比亞特(Pripyat)鄰近的「車諾比核電廠」第四號反應爐發生了連續爆炸,引發大火並散發大量的輻射物質,放射性塵埃鋪天蓋地散播到空氣中,涵蓋了大面積的土地,超過三十萬居民被迫撤離,這場災難損失大約兩千億美元,而因為輻射影響死亡生病人數至今仍難以確切計算。

這場爆炸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二戰時期,爆炸於廣島的原子彈的400倍以上,核輻射塵污染過的雲層飄往許多地區,包括前蘇聯西部的部分地區、西歐、東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不列顛群島和北美東部部分地區。此外,烏克蘭、白俄羅斯及俄羅斯境內均受到嚴重的核污染。

離核電廠最近的普里皮亞季(Pripyat)大約有4.5萬人居住,事實上在爆炸發生當時,政府刻意封閉資訊,認為核電廠周邊測到的超高輻射值「不可能是真的」,因此在1天後蘇聯政府才緊急宣布強制撤離,他們除了從此永遠無法再回家外,也因為來不及做好足夠的防護措施,許多人已經受到足以致命的高度輻射污染。

事發超過一天以後,政府當局才陸陸續續疏散附近 1,004 平方英里的35萬居民,並將核電廠方圓30公里列為隔離區。 不過為了解決爆炸發生後的各種火災和後續善後工作,政府也調派了60萬至80萬名消防員、軍人及救援工人趕到,花好幾個月時間才將整個核電廠的大火完全撲滅,後來政府用了大量的鋼筋混凝土,在爆炸的四號爐外興建起一座超大型的「石棺」,用來阻隔輻射汙染,這些當時被派去處理善後的工人,在政府的不當措施下,許多人已經因輻射傷害死亡、殘障甚至自殺。

在爆炸發生後,馬上有203人立即被送往醫院治療,其中31人當場死亡,當中有28人死於過量的輻射。死亡的人大部份是消防隊員和救護員,上萬人由於放射性物質遠期影響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線影響而導致畸形胎兒出生。

由國際原子能總署和世界衛生組織所主導的車諾比論壇在2005年所提出的車諾比事件報告中,共56人死亡(47名救災人員,9名罹患甲狀腺癌的兒童),並估算在高度輻射線物質下暴露的大約60萬人中,有額外有4,000人將死於癌症,聯合國於2006年四月份公布世界衛生組織的結果,也許有另外5000多名受害者死於輻射塵地區(包括烏克蘭、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等地),所以,總數達約9000名受害者,還不包括其他受到輻射污染而生病、殘障的人。

蘇聯解體後的獨立國協及各獨立國家,包括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至今仍為車諾比事件所遺留的一系列污染問題付出極大代價,此次事故對當地乃至全球生態造成了難以想像的負面影響,放射物(plutonium)的半衰期約2萬4000年,估計至少2萬年內,當地都不適宜人類居住,也因此核電廠周邊成為廢棄的空城。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黑暗旅遊業」(Dark tourism)在這一兩年內迅速發展, 一年就可吸引將近 1 萬人前往已經荒廢的隔離區進行觀光,遊客必須花錢購買封鎖區的通行證,參觀活動也被監控,不得將任何物品攜出,並且要經過多個關卡的儀器檢查掃描,確保身上沒有沾染過多的輻射物質。

車諾比的還災事件引起了全世界對於蘇聯核電工業上的安全顧慮,並隨後減緩了一系列的核電工程進度,也成為全世界反核運動的警惕和借鏡,同時,此事件也促使蘇聯政府的資訊公布更公開透明,甚至有一說認為,車諾比核災使得蘇聯政體的破綻透過媒體而遭受質疑與批評,因而最終解體。

雖然車諾比核災已經過了31 年,但是始終封鎖在核電廠的石棺與管制區的封鎖線之內,台灣獨立記者廖芸婕、影像工作者林龍吟前往白俄羅斯,製作《遙遠人聲 Distant Echoes》多媒體網站,透過聲音、影片、360 度全景影像等素材,呈現白俄羅斯災區中的災民處境、口述歷史、生活紀實等不同面向的資訊,另外也有許多新聞攝影記者進入封鎖區,進行一系列的廢墟的影像紀錄,車諾比事件也被拍攝成紀錄片,2015年的《車諾比的悲鳴》一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作者亞歷塞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記敘了多位核災當事人,包括消防員、清理人、官員、撤離區居民等等對核災的記憶。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車諾比核事故
天下雜誌:車諾比三十年 那場拖垮帝國的核災
地球圖輯隊:車諾比核災三十年過去 無人隔離區內現生機
關鍵評論網:車諾比核災28年省思
報橘:時間停止29年後,車諾比鬼城成為新興觀光勝地
蘋果日報:車諾比Q&A
泛科學:25年後野生動物:車諾比幹得好
TEDXTaipei:為什麼要留在車諾比?因為那是家

< 資料來源:民報【那一年的這一天】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