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翁與媽祖

 

媽祖,被認為是台灣人普遍的宗教信仰以及海上守護神。但事實上,台灣早期原本的海神信仰,是「海翁」。

海翁,也就是鯨魚神,台語稱之為hái-iang。從這個神的名字和意象可以發現,台灣有優良且美麗的海洋文化,而且是原本就靠近海洋的福爾摩沙島嶼,海洋的民族。以南島語族而言,東部的阿美族、卑南族都有鯨魚神的信仰。甚至遠在南半球、同屬南島語族的紐西蘭毛利人,也有「鯨騎士」的傳說。非南島語族的族群,像《台灣外紀》記錄著鄭成功是騎鯨人轉世的傳說,戴潮春事件發生時,甚至也宣傳他們的敵方領袖是「鯨魚精」轉世。

至於媽祖,其實是大清帝國有意扶植的信仰,目的是透過福建的媽祖信仰,一步一步地讓台灣「福建化」。這也是為什麼媽祖遶境到現在依然十分熱絡的原因。中華民國體制降臨台灣後,禁止了很多宗教遶境活動,因為這樣的遶境容易連結台灣人彼此的情感,唯獨媽祖遶境沒有被禁止,因台灣的民間信仰裡,唯獨媽祖並非原產自台灣;反而,像之前風靡到非洲的「陣頭」,其實就是典型的台灣原生習俗。

台灣因四面環海,對媽祖自然也產生別具意義的信仰比重,而且福建一直被當成將台灣從海洋吸納進封閉大陸的一個「黑洞」,因此,若要辯證媽祖對台灣的意義,應在於「我們跟海洋文化的密切關係」,而不是「有政治意義地將台灣的媽祖和福建的媽祖做連結」。過去中華民國為了強調台灣和憲法裡面「固有疆域」的連結,才做出這樣的一個政治性宣示,因此每一年台灣許多天后宮都會遙祭湄洲媽祖,或者把湄洲媽祖當成「主神」祭拜。

擁抱海洋,擁抱亞洲,才能找回原本台灣的美麗和活潑,學習尊重多元。台灣該找回自己的海洋文化、自己的海翁信仰了!

(作者為中研院研究助理,台北市民)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