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需要您的覺醒

 

要避免台灣內耗,唯一的辦法,恐怕要強調的是台灣價值觀,以「價值觀」取代不合時宜的血緣、族群、宗教或歷史的束縛糾纏,讓價值取向的文化認同,成為組成國家的重要條件。(圖/創用CC授權+合成)

要避免台灣內耗,唯一的辦法,恐怕要強調的是台灣價值觀,以「價值觀」取代不合時宜的血緣、族群、宗教或歷史的束縛糾纏,讓價值取向的文化認同,成為組成國家的重要條件。(圖/創用CC授權+合成)

台灣有一群人一直要推著台灣走向一個中國,卻又不願自己回歸中國,讓人頭痛的矛盾,害到的是台灣的國家認同和走不出去的困境。如果不能解決台灣內部國家認同的問題,台灣在內耗中很危險。

台灣擁有組成國家的一切要素,而且有二戰後民族自決的一切合法權利,台灣當然是一個國家。但是,台灣絕對是「不正常」的國家。台灣是不正常國家的因素,來自內外兩方面,外在方面是中國的干擾,內在則是自我認同的分歧。要讓台灣成為正常國家,得先解決內在因素的台灣認同問題,內部的認同問題解決後,才能正面迎接中國的外部挑戰。而台灣內部問題的形成,來自歷史和個人感情沒能有效解決,延宕的結果,又加入中國崛起的民族矛盾,使得事態更加嚴重。因此,當務之急還是要先談談台灣內部問題的形成因素,試圖找到圓融的解決辦法,才能讓台灣從不正常國家脫困。

國共戰爭導致蔣介石帶領了他的軍隊,來到不屬於中國領土的台灣,鳩佔鵲巢已是歷史矛盾,蔣介石對台灣又採取高壓統治,還居心叵測區隔了台灣人和外省族群,藉機挾持外省人基於少數族群的不安心態,方便他的殖民統治,鞏固他的領導。因為蔣介石的暫居台灣,以「反攻大陸」為藉口行使殖民剝削行為,造成外省人無法落地生根,融合共生,並且分化本省閩南、客家族群,進而操縱地方派系,形成地方分裂以方便統治。

蔣介石集團諸多的威權統治權謀,裂解了台灣內部的和平共存,而讓外省族的高層享有權勢,卻不顧台灣內部族群的自然融合,置外省中、低階層於過客心態,以致數十年來外省族群在感受上,有家又似無家,身在台灣而有心靈漂泊的困境,延伸成今日台灣內部的認同困難,也讓人對這些飄蕩心境的外省族群感到悲慟與不捨。

認同台灣困難的癥結問題,白先勇藉著發表於1968的《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小說中的角色和情節,就已經點出。《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反復比對1949年以前的上海百樂門舞廳與1949年以後在台北夜巴黎舞廳的人物和場景,訴說的都是今不如昔的惆悵感懷,反應了身在台灣丶而心在中國的時空無奈,點出了5﹑60年代外省第一代在台灣的苦悶,描摹了身在台北,魂在上海的淒涼,是時間與空間錯置的可悲。而從這一身在台北而心在上海的惆悵中,可以感受到無法落地生根的飄蕩悲涼。

而如今感受依舊,2017年的台北海外,仍然有一批更淒慘的老兵和眷村子弟,他們可以「返鄉」了,可是家鄉已經非昔日的家園,時間與空間更非往日的舊夢,而是他年的共匪統治下的江河。家在哪裡呢?轉身茫然的淒涼,比起當年夢中有甜美故鄉的仙遊,現實的疏離更加無奈。諷刺的是故國在昔日敵人共匪的統治下,經濟、軍事有了飛躍的進步,反成為這群台灣中國人口中驕其(台灣同胞),要求一個中國的憑藉,多麼的反諷。

在中共崛起的年代,不得不依賴昔日的敵人中共的光輝,而能在台灣彰顯中國的道統,試圖區別和對抗台灣價值觀,以及不願落地生根無奈的心境悲鳴,豈不比當年午夜夢迴故土的凄涼更加可憐嗎?可是,他們還是選擇飄蕩,不願認同這片也是屬於他們家園的台灣,為什麼呢?不會是因為當年被統治的二等國民,要求平起平坐吧?更可悲痛的是,在中共崛起的當下,這樣的飄蕩反而失去了當年(漢賊不兩立)的恢弘宣示,倒像是陳若曦的「處處是家丶心中無家」的飄泊慨歎。而這些看似私人感情的問題,卻是已經影響當今台灣走向正常國家的最大阻礙。看清台灣問題的癥結,就得伸出援手,避免台灣在內部對抗中向下沈淪。

要避免台灣內耗,唯一的辦法,恐怕要強調的是台灣價值觀,以「價值觀」取代不合時宜的血緣、族群、宗教或歷史的束縛糾纏,讓價值取向的文化認同,成為組成國家的重要條件。台灣的內部問題,不就是在歷史觀中糾纏,而讓「中國」的國名想像變得無限大嗎?今天,因為「中國」這樣的歷史想像,可以找到可笑的歷史軌跡,將台灣列入「中國」的一部分,明天,何嘗不能以「中國」的歷史想像,將曾經有過關係的越南、韓國列入「中國」的固有領土?鄭和下西洋有更多的「中國」歷史想像,那麼,至少還有幾個東南亞國家應該屬於歷史的「中國」呢?

這樣的想法做法非常危險,一個極大化的中國,如何以一套制度統治觀念、文化、價值觀不同的人民呢?如何做到公平性的施政呢?如果不是有提升人民福祉的理想性,而只是君臨天下的中國優越性作祟,原本屬於不同民族和國家的人民起而抗暴將會層出不窮。那麼,極大化中國的意義在哪裡呢?

何況還有一個可能,就是在推動中國極大化的過程中遇到抵抗、反擊,就像現在美、日、越南、澳洲和印度在組織的鑽石圍堵中國一樣,對抗與戰爭的陰影會一直籠罩著中國,世界大戰的悲劇難道真的要再發生嗎?或許不服氣美國獨大吧!但採取擴張政策對抗手段是最好的選擇嗎?恐怕未必,美國是強大但並沒有贏得其他國家人民的尊重,原因就在強勢的美國價值觀,值得想以軍事、經濟和孔子倫理的文化力量擴張的中國借鏡。「稱霸」這一條路是死路,二戰時的德國與日本是活生生的例子。現在的美國雖然修正了稱霸的方式,但其前景能永遠獨尊嗎?就以現在美國的軍經強大,還不是越來越多事項,要透過協商才能取得他國的配合?何況是世界各國逐漸脫離貧困,越來越能自主的時候,那時的美國也只能稱其為強國而已了,不可能完全支配。

想要崛起的中國應該另走他途,也就是尊重價值觀的不同,以德服人才能取得尊敬。否則只有對抗和敗亡。看清了問題的癥結,就知道兩岸的問題不能被歷史所糾纏,更不能被血緣所混淆,也不能隨著中國的稱霸野心所擺佈,成為中國走向歧途,再次敗亡的幫兇。

台灣要做的是凝聚數十年來共生的民主、自由與人權價值觀,以影響中國讓其走向和平崛起的道路。有這樣的體認,就請還在遊蕩的台灣中國人,拋棄只為大一統而統一的謬論吧。那麼,少數還在迷惘於大一統的台灣族群,無根地飄蕩於台北天空的同胞,才能真正找到安身立命的家鄉,還能有尊嚴的幫助魂牽夢縈的故國,走向一條安全的國家崛起之路。


(圖/創用CC授權)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