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院士走下神壇時,我們的院士登壇拜將日

 

但當幾個國立大學校長的遴選過程,都因選委員會運作,而產生爭議時,這個體制難道不需要檢討嗎?(圖/張家銘)

但當幾個國立大學校長的遴選過程,都因選委員會運作,而產生爭議時,這個體制難道不需要檢討嗎?(圖/張家銘)

一群中央研究院院士出來挺管中閔,認為教育部應該依《大學法》精神,支持大學校長遴選。(「院士會議通過 支持大學校長遴選」連結)我對這個決議覺得很荒謬,而這樣的一群學術界地位崇高的人,就在這個決議中,被請下學術神壇了。

要支持大學校長遴選,其前提就是先支持大學依法自主、自治。在這個結構下,檢視校長怎麼選舉出來?在選校長的諸多辦法中,遴選是其中之一。也才出現「院士會議通過 支持大學校長遴選」。那麼,這一群人什麼時候曾經支持大學自主、自治?

就拿其中很積極的丁邦新院士來說,他的「一個中國人的想法」被視為是保守派的反撲,差點掀起一場文字獄。之後也沒有聽過他對大學、社會有怎樣的看法。而他在被何懷碩批判後,也承認他對某些社會事情不清楚。這位語言學家竟然不知道國民黨在屠殺台語(也就是丁邦新嘴巴裡面的方言)時,是用「講台語要掛狗牌子、罰站」,這種從人格到民族、家族認同的強烈羞辱方式在進行。他曾經支持大學自主、自治嗎?

其次,若真的要這麼談,那就不應該先談遴選,而要談之前因為被教育部糾舉「應注意而未注意之責任」而放棄競選連任的楊泮池校長。有,他們的大學自主自治,楊泮池不應該被糾舉,也就不會出現他放棄投入校長遴選。

依照這些院士的看法,應該先處理楊泮池的事情,而不是管中閔。所謂「有關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制度與遴選結果,請教育部遵照《大學法》規定及精神,執行校長聘任事宜」,僅提遴選,不談自主、自治,基本上是閹割《大學法》精神的決議。僅強調挺管,卻忽略在他們邏輯中,所謂《大學法》的精神,而被教育部修理的楊泮池前校長。不僅不公,更且無法交代。而爆發「台大前校長楊泮池也投了擱置一票。不少台大人對楊泮池這一票不以為然」(「楊泮池仍投擱置 台大人氣炸」連結)則是新聞花絮。從這些院士的論點與論述邏輯來推,沒有為楊泮池搶回正義,就沒有挺管的正當性。

再者,《大學法》適用的範圍,包含所有國內大學。僅就遴選來說,我們是否也應該討論教育部之前對師範大學黃光彩校長的處置(「黃光彩沒資格當大學校長」連結)、成功大學校長遴選(「成大校長遴選黑箱爭議滿週年 學生2度癱瘓校務會議」連結),最近陽明大學選出副教授當校長(「郭旭崧「副教授」能當陽明校長? 教育部:遴選會自己決定」連結)的處置,餘如高醫、文化大學都一樣。都要一併討論。其中成大事件,法官的判文是教育部可以介入。現在問題來了,院士怎麼從他們的學術訓練,來看待法官判決的問題。

當這些院士,高舉他們的論點時,可又要同時接受他們所任職學校的檢驗。特別是在歐美大學任職的院士。包含該學校的經費得自某些政府單位,該政府單位能否就學校運作的某些問題,包含違法與程序不合法等問題,進行監督?更不用說,此次管中閔所引發三個面向的爭議,做事、提供資料的行政基本要求問題、論文抄襲的學術倫理問題、到敵對國家講學、敵對國家頻繁配合演出的問題,提出必要的論述。

換另一個角度,檢視成大、陽明、台大等國立大學校長出線的方式,都跟遴選委員會有關係。同時,遴選委員會選出來的,不是有爭議,就是並非那個眾望所歸的人。遴選委員會竟然成為該校可以黑箱作業的地方。或者說他成為該校在選擇校長時,可能可以跳過比較具民意基礎的校務會議等,選出這遴選委員會想要的人。

我們當然不認為校務會議選出來的人,就會是比較好。甚至也認為經由法律規定的程序正義運作,比較能恰如其份的選出比較好的校長。但當幾個國立大學校長的遴選過程,都因選委員會運作,而產生爭議時,這個體制難道不需要檢討嗎?更清楚的說,這個爭議經常是選出來的人,與現在的本土發展出來的學術與脈絡,產生相當緊張的關係。在這個爭議中,可以他們各說各話,但遴選出來的人恰好都是藍軍人士?放置在權力脈絡中,隱含這些藍軍從全面掌握大學,到透過制度與人脈,緊縮為掌握遴選委員會,以遂行以往橫行大學的慣例。

你可以說這是國民黨泛藍軍的反撲。依此來看管案後來的發展,幾乎挺管的人都以藍軍為主軸,且都不講述管中閔曾經犯下的錯誤。這又和成大校長遴選案的處置方式一樣。

中央研究院院士會議的表態,當然發揮挺管的功能,但卻又同時暴露出他們藍色的特性。這也是一種以表面中立的權威位置,如中央研究院院士、台大教授等頭銜,誆騙社會大眾,以為他們出自正義、行業內的規範,所做的行為。但實際上卻是實現他們黨派互相合作的結果。

說他們派系,還真的有制度性的因素在支撐著。他們在選院士的規定,則包含中國,選海外院士,則以華裔為主。(《自由廣場》改革中研院院士選舉,建立開放的國家科學院」連結)顯然在建構屬於他們期待的學術殖民體系金字塔。

這一場走下神壇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戲碼,或許是台灣解構國民黨在教育界、學術界迷思,必要的一個途徑。當中央研究院院士,或者更精準的說,中華民國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走下神壇後,我們應該要登上的,就是一個屬於台灣全體人民的台灣中央研究院—台灣國家科學院。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