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裴洛西來台 看台灣在東亞經濟的關鍵地位

中國為反對裴洛西東亞之行且親訪台灣,在台灣包含台灣東岸的四周,劃定區域進行軍演。圖為裴洛西與蔡英文歷史性會面。(法新社)

 

林修正/洪聖斐

 

中國為反對裴洛西東亞之行且親訪台灣,在台灣包含台灣東岸的四周,劃定區域進行軍演。八月四日且射出多枚導彈、五枚落入日本經濟海域。對此,中國不僅沒有道歉,中國外交部還否定「日方專屬經濟區」。對此,「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表達嚴正抗議,要求中國立即停止軍演」。

美日對中國莽動行徑的回應,放置在東亞政經架構中,不只理之必然,更是美日長久想像得到的劇情。茲從日本這個世界經濟強權,歷來從經濟對台灣、台灣海峽的定位,論述台灣、日本與美國的政經關係。

日本在中國明代就被捲入世界經濟體制,倭寇之亂的本質就是東亞貿易戰爭。鄭芝龍家族能支撐南明、鄭成功能以一嶼之力抗中國,就是鄭家掌控日本與東南亞的貿易,擁有豐沛的經濟力。鄭芝龍不僅和日本關係密切,鄭成功的母親更是日本人。

日本在明治維新時所規劃日本擴張版圖,就分大陸派、南進派。換成經濟,就是以中國為主體的貿易,或以東南亞、南亞等為主的貿易。侵華戰爭失敗意味其中國政策失敗。一九四九年的冷戰體制讓日本的貿易線就剩下南進和因交通技術進步而新增的美洲貿易。

由上述可知,日本會在馬關條約中要台灣、澎湖,就是他南進政策非常重要的一環。沒有台澎就沒有南進所有的貿易利益。

美國,甚至英國也看出台灣在東亞的重要性。開羅會議談到台澎歸屬,主要是設定戰後的中國是親美政權,也因此台澎及台灣海峽雖歸中國,卻在親美勢力的掌控下,而日韓也就被美國牢牢掌握。當韓戰爆發,美國確定毛澤東建立的中國不是親美政權時,杜魯門就協防台灣。為的不是他口中「一家都是賊」的蔣中正政權,而是台澎及台灣海峽。

戰後日本在逐漸復興、發展後,其國際政治︱經濟政策也在上述架構發展。自民黨以岸信介、佐藤榮作、福田糾夫為主的親美勢力,就是最支持台灣的勢力。安倍晉三首相的外公,岸信介是唯一以日本首相身份訪台。在失去常任理事國後,安倍的叔公佐藤榮作,是帶頭拿連署書要台灣能改以一般會員國留在聯合國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則是延續他們的路線。挺台是政治,讓台灣安全;台灣海峽能讓日韓自由航行是經濟目的。至於日美與台灣的緊密經濟貿易關係,就不在話下。

自民黨另一個派系田中角榮派,及其衍生的民主黨,就是日本大陸政策概念下的親中勢力。即令這樣,主導與中國建交的田中角榮,也沒有在建交公報中,承認台灣是中國的。

假如台灣被中國佔領,讓中國得以任意干擾台灣海峽的航行,那麼日本的南進(貿易)政策就是失敗,日本及韓國就會因為貿易問題而轉向中國,東南亞諸國也會因失去日韓這麼大的市場而改為親中,至此美國就要退出東北亞、東南亞。美國對這點很清楚。

我們由上述可以推知許多戰後台海、台美日中互動,絕非國民黨所稱僅國共內戰關係。只要訴諸台澎安危,台海危機,美國在明、日本在暗,就會出手。

一、一九五四年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保護台灣安全。

二、一九五八年的金門砲戰。美國在蔣中正宣佈放棄反攻大陸後,提供軍事援助。日人領導的白團協戰。

三、戰後提供美援,而在逐漸結束時,日美企業的對台投資繼之而來。並替台灣替設計加工出口區的外銷政策。

四、一九七○年前,歷來聯合國的排台納中法案表決,美日都支持台灣。

五、一九九六年的台海危機。美國派兩艘航母協防。

六、二○○○年台灣政黨輪替,日美就重新定義日美安保條約的協防範圍,擴增到菲律賓。雖刻意跳過台灣,卻間接納入。

台美日的緊密關係,不因台面上的建交、斷交而有本質上改變。裴洛西的訪台僅是中國軍事頻頻威脅台灣下,逼美國讓該關係由暗至明而已。中國隨後軍演,就是逼日本再武裝,然後將日台關係浮上台面。

美國要保住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親美,就必須保住台灣。必要時,日本就會公然介入。做為世界經濟強權,日本需要航路通往世界,世界也需要航路通往日本。台灣、台灣海峽和日本的經濟命脈結合在一起,自然也和世界經濟命脈息息相關。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共和國》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