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治

遴選會無疑義 陳翠蓮怒批:吃定教育部軟弱

遴選會無疑義 陳翠蓮怒批:吃定教育部軟弱

  多位台大教授30日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批評本次校長遴選委員會有重大瑕疵,應立即停止運作。(資料照) 2018-01-31 22:28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對於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今天召開6小時緊急會議,仍是作出管中閔當選資格無疑義一事,台大歷史系教授陳翠蓮今晚受訪表示,遴選委員會開會後的結論,在意料之中,要一個缺乏公正立場的遴選委員會否認自己不公正的決定,是不可能的事,這是為何一群教授要挺身而出在昨天召開「糾正台大校長遴選瑕疵記者會」,認為應該回到校務會議處理。 對於遴選委員會決議認為,在辦理遴選期間,並無候選人向遴選委員會提出具體事實認為蔡明興有執行職務偏頗之虞,所以無法進行決議。陳翠蓮直批,遴委會此說法是把責任推給各候選人,但「台灣大學遴選委員會組織及運作要點」第15條明白規定「遴選委員會應對候選人進行資格審查,必要時得請候選人提供補充資料或說明」,正是對遴選委員會課以把關責任,遴選委員會自己失職在先,卻把責任堆給候選人未提出檢舉,管中閔未主動申報,其他候選人如何知道管中閔是台哥大獨董?又如何去檢舉別人? 陳翠蓮直指,遴委會決議事項(二)則終於首度承認管中閔未揭露擔任台哥大獨董之訊息,這是最大的突破。但卻又重複過去辯詞,說這是公開資訊,大家應該知道;這次再加碼說,未揭露獨董訊息「對遴選結果有無影響,非本會所能推論,難以認定會有影響」,真是很敢說,簡直是睜眼說瞎話。 而決議事項(三)說遴選委員會已將結果報請教育部聘任中,不可重新再次決議。陳翠蓮表示,外界批評正是遴選過程不公、猶如「詐賭」,遴選委員會卻堅持要求教育部核定結果,就是吃定教育部的軟弱。 陳翠蓮表示,簡言之,遴選委員會的決議除了首度承認管中閔在被推薦資料表之個人基本資中,確實未揭露擔任台哥大獨董職務,較有新意外,其他說詞如鬼打牆般的複誦、毫無新意。所以他們仍然是要求台大召開臨時校務會議處理爭議,也希望教育部挺起肩膀,負起監督責任。她也譏諷,如果台哥大副董蔡明興參與遴委會沒有問題,這次會議蔡明興為何需要離席迴避?遴委會不是自己打臉嗎?
林曉雲 2018-01-31
婦聯會案 王定宇:葉俊榮應付出政治代價 

婦聯會案 王定宇:葉俊榮應付出政治代價 

  (中央社記者陳俊華台北1日電)婦聯會決定不簽行政契約,民主進步黨立法委員王定宇今天說,證明內政部長葉俊榮主張溫和改革的路線失敗,這是一個政治判斷,沒有對錯的問題,但葉俊榮應該要付政治代價。 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昨天召開臨時會員代表大會,經投票表決結果,28票贊成、31票反對、1票廢票,決定不與內政部、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簽署行政契約。 王定宇今天上午接受媒體人周玉蔻廣播節目「蔻蔻早餐」專訪。周玉蔻問,葉俊榮是否因此位子不保?王定宇說,這個業務「葉俊榮表現得不好」,昨天他原本要po臉書寫下「恭喜喔」,目前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由不當黨產委員會認定婦聯會為「附隨組織」,資產該沒入就沒入、凍結就凍結。 王定宇表示,婦聯會的金錢「公私不分」,可以說是「跟著夫人走、跟著國母走」,內政部溫和監督的做法不能說用意不好,但婦聯會內辜嚴倬雲、蔡令怡、蔣方智怡等人的力量,遠遠大於新任主委雷倩,婦聯會是官太太俱樂部,「不能說她(雷倩)是丫環」,但在這些人心中,是被鄙視的。 周玉蔻說,之前已經傳出葉俊榮被列為內閣改組名單,更傳出將由行政院長賴清德愛將、台南市民政局長陳宗彥接任內政部長,且賴清德最近都是不公開行程,正在約談接替人選?王定宇說,國防、外交、陸委會是總統職權,賴清德不會碰,要看總統蔡英文的國際戰略布局。 他說,像是內政、財經、交通部會等,原來不是賴清德共事的班底,賴清德會先讓過去的團隊擔任副手、機要職務,培養、磨練瞭解業務,這波改組不會限於過去的團隊。王定宇認為,春節後將有變動調整(指內閣改組),但是否會到部長級,則無法預測。
中央社 2018-02-01
黨產會今開鍘 凍結婦聯會384億

黨產會今開鍘 凍結婦聯會384億

婦聯會大會 否決簽約 〔記者陳鈺馥、鍾麗華、楊綿傑/台北報導〕黨產會今日開鍘婦聯會!婦聯會昨召開臨時會員代表大會,對於是否與內政部、黨產會簽署行政契約,出席六十人,經票決後,三十一票反對、二十八票贊成、一票廢票,反對簽約的鷹派勢力勝出,否決簽署行政契約,歷時半年多的三方協商共識宣告破局;黨產會表示,今日上午將召開臨時委員會議,認定婦聯會為國民黨的附隨組織,並凍結婦聯會名下三八四億元資產。 婦聯會昨召開臨時會員代表大會,否決簽署行政契約,黨產會立即前往婦聯會查帳。(記者劉信德攝﹜ 去年十二月底三方簽定的行政契約備忘錄,婦聯會允捐資產中的三四三億元給國庫,旗下四個基金會將完成董事會改選,納入社會公益人士等;在婦聯會反對派以三票之差勝出,簽約破局後,形同拒絕將三四三億元資產捐還國家。 黨產會發言人施錦芳指出,黨產會委員會議今將婦聯會認定為國民黨的附隨組織,「處分書當天就會出來,即刻生效」! 據了解,黨產會已掌握大量史料及證據,證明由國民黨總裁蔣介石之妻宋美齡一手成立的婦聯會,在威權時代憑藉黨國特權及影響力,收取數百億元勞軍捐,婦聯會及分會主委清一色為國民黨高官夫人,更是國民黨每逢選舉,動員婦女票不可或缺的附隨組織。 施錦芳強調,認定附隨組織並推定為不當取得財產後,婦聯會現有資產共三八四億元,名下市值近四億元的不動產,將全部禁止處分、禁止移轉、禁止捐贈,等同全面凍結;而婦聯會所擁有的近五億元台泥股票不得變賣,婦聯會相關「法定義務」支出,皆須經過黨產會同意始得動支。 施錦芳提及,婦聯會拒簽行政契約,黨產會將依「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規定,進行後續調查及處分。 婦聯會金流 徹底清查 施錦芳說明,由婦聯會成立的婦聯社福基金會、婦聯聽障文教基金會、華夏婦女文教基金會、振興醫院、華興育幼院、華興中小學、復興中小學,全都會另立案調查。 至於婦聯會後續資產何時收歸國有?施錦芳說,依黨產條例規定,未來須追查「財務」及「資產」狀況,後續調查結果出爐後,將再舉行聽證會,黨產會也已派人到婦聯會,取回近年捐贈資料,將徹底清查婦聯會金流。 對於協商破局及面臨黨產會重啟調查,婦聯會主委雷倩表示,婦聯會現在是被動接受下一輪攻擊的狀態,預期會非常強烈。至於婦聯會資產若遭凍結,雷倩表示,根據其他組織的前例,即便是在最壞的情況下,員工薪資是沒有問題的。
陳鈺馥 2018-02-01
行政契約破局 黨產會赴婦聯會調資料 

行政契約破局 黨產會赴婦聯會調資料 

  婦聯會臨時會員代表大會31日決議不簽行政契約,黨產會下午隨即派員前往婦聯會調閱資料。圖為黨產會人員抵達婦聯會,搭乘電梯上樓。中央社記者張皓安攝 107年1月31日 (中央社記者顧荃台北31日電)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臨時會員代表大會今天決定不簽行政契約,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發言人施錦芳表示,黨產會相關承辦人下午已前往婦聯會調閱資料,調閱內容包括財務資料等。 婦聯會臨時會員代表大會,經投票表決結果,28票贊成,31票反對,1票廢票,決定不與內政部、黨產會簽署行政契約。 黨產會發言人施錦芳告訴中央社記者,深表遺憾,黨產會將於明天上午召開臨時委員會,明天下午向社會大眾說明相關決議。 預料黨產會明天將認定婦聯會為中國國民黨附隨組織,並做成行政處分。婦聯會財產一旦被推定為不當取得財產,未經許可將不得動用,後續再經聽證會及調查程序後,被認定屬不當取得的財產,要在一定期間內移轉為國有。 婦聯會無法交代勞軍捐流向,去年與內政部、黨產會展開協商,三方於去年12月29日簽署備忘錄,包括婦聯會願捐新台幣343億元給國庫,旗下4個基金會將完成董事會改選,納入社會公益人士等,並於一個月內簽署行政契約。
中央社 2018-01-31
吳瑞北公布資料表 兼任月領8000也列出

吳瑞北公布資料表 兼任月領8000也列出

  〔記者黃以敬/台北報導〕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選出的當選人管中閔,遭爆個人資料表未完全揭露兼任年薪百萬到千萬元之譜的台灣大獨董身分而有誠信問題,台灣大副董蔡明興出任遴委也未主動揭露與候選人關係,導致遴委會運作出現未落實利益迴避爭議。 吳瑞北參選台大校長被推薦候選人資料表 台大電機系教授吳瑞北參選台大校長遴選。(資料照,記者吳柏軒攝) 校務會議代表看不到候選人資料 台大校長參選人之一、台大電機系教授吳瑞北,昨日在臉書PO文公布自己的「國立臺灣大學校長被推薦候選人資料表」全部資料;他指出,好奇怪,很多校內朋友很好奇來詢問想看候選人資料表,甚至有台大校務會議代表,「更奇怪,因為她(校務會議代表)雖被規定要去投推薦同意票,但看不到各候選人的資料表。」 吳瑞北昨公布個人資料表中,業界經歷一欄中,包括列出一個月車馬費不到八千元的「工研院兼任顧問」、「美國紐約IBM公司博士後研究」等職務。 遴選引發諸多爭議 是很悲傷的事 他受訪指出,他會參選,無非希望提出的理念能有機會實行,而校務會議及遴委會的兩階段遴選,很多資料卻是未完全公開,似乎很多人是不了解的狀況,很奇怪。因此,「我將之公布,愛看的人就去看吧!」 對於遴選過程,他則感慨地指出,他知道很多遴選委員都很努力去做好遴選職務,但遴選過程卻引發如此多爭議,「是很悲傷的事」。 盼校務會議檢視制度需改進之處 對於目前遴委會及教育部對遴選爭議會做出什麼決議,他表示不多置評,但會希望台大校務會議未來能徹底再檢視台大校長遴選制度需改進之處,不要再讓台大校譽受傷害。
黃以敬 2018-01-31
教長促台大釐清疑義 監委啟動調查

教長促台大釐清疑義 監委啟動調查

〔記者林曉雲、鍾麗華、曾韋禎/綜合報導〕對於近日台大校長遴選爭議,監察院已有監委啟動調查。教育部長潘文忠昨表示,依大學校長遴選辦法,遴選委員會是主要權責組成,相關疑義應由遴委會作討論和確認,盼台大遴委會針對爭議議題作進一步討論釐清和確認,讓遴選案能往下進行。 教育部長潘文忠。(記者朱沛雄攝) 台大預計今天中午召開遴選委員會,官方代表教育部政次姚立德等人應會出席。 潘文忠昨指出,台大校長遴選,社會高度關注,疑義要討論釐清和確認,才不至於社會一直有疑義,就像是陽明大學校長遴選案,陽明大學遴委會針對當選人的資格,經開會討論之後,也順利聘任和上任,回到常軌。 至於有台大教授認為遴委會迄今的處理不公平,潘文忠表示,遴選委員會的委員都是個別行使獨立職權,台大已在徵詢委員意見召開相關會議,應該讓委員在會議中釐清和討論,遴選委員有一定的專業和判斷,還是回歸機制來處理。 監院人士則指出,調查案主要是針對大學校長遴選制度,近日監院將約詢教育部官員,不會到部長層級。監院人士表示,管中閔是否在二月一日上任,不是監院關心的重點,也不會影響到未來調查,監委關心的是大學校長遴選制度面問題,監院希望檢視整個遴選制度,也了解教育部如何做應處。 監院:檢討大學遴選制度 基於尊重大學自主,調查案不會直接針對台大,也不會約詢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與遴選委員會成員。 監院調查人員也指出,雖是要檢討遴選制度問題,但包括管中閔被揭露隱匿具有台灣大哥大獨立董事身分,以及近日論文是否涉嫌抄襲的議題,都會在調查範圍內,監察院廿二日已發文教育部,要求說明相關疑點。他解釋,獨董爭議涉及利益迴避制度與資訊揭露的相關規定,如能進一步釐清,也有助於教育部後續的處理。 立法院朝野黨團在二十四日協商總預算時,時力黨團針對台大校長遴選爭議,原提案要求教育部深入調查,相關爭議釐清前,不得核定管中閔出任台大校長,又擬於二十九日酌修提案內文,將「台大」改為「公私立大學」,但因已逾朝野協商收案截止日,加上民進黨團也不予支持,時力僅推派黨籍立委林昶佐昨發言時,宣讀更正版提案內文,表明黨團立場。
林曉雲 2018-01-31
陳師孟認定阿扁無罪 痛批司法、中監、「馬英九們」

陳師孟認定阿扁無罪 痛批司法、中監、「馬英九們」

2018-01-30 22:2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新任監察委員陳師孟昨(29)日走馬上任,陳於今日在政論節目中談到扁案議題,他認為,扁案官司審理中,存在太多程序不正義問題,包括「教唆偽證、威脅證人、換法官或者大案併小案」等現象,陳痛批司法、中監與「馬英九們」。 新任監察委員陳師孟昨(29)日走馬上任,陳於今日在政論節目中談到扁案議題。(資料照) 陳說,若依照刑事訴訟法中的無罪推定原則,即不得遽為不利被告之認定,「阿扁應該是無罪,現在是無罪的身分」。(圖擷取自民視新聞台) 陳師孟提到,諸多扁案中的程序不正義之處,「它說服了我其實阿扁是無罪的」。(圖擷取自民視新聞台) 陳師孟指出,若陳水扁當真有貪污事實,辦案的檢調、法官與「馬英九們」,「他們何必要弄這麼大、費這麼大的力」,將陳水扁羅織入罪。(圖擷取自民視新聞台) 陳師孟說,愈是出現奇怪的動作或是不尋常的處理,「愈代表說你其實是沒有證據」。(圖擷取自民視新聞台) 陳師孟在民視新聞台政論節目「政經看民視」中指出,「雖然我不是一個法律專業,但是我會從一些邏輯、從一些人性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陳認為前總統陳水扁「應該是沒有做」貪污等行為,從扁涉及的十幾個案子中,就可看出端倪。 陳師孟提到,諸多扁案中的程序不正義之處,「它說服了我其實阿扁是無罪的」,「幾乎每一個案子都有程序上的異常」,各式各樣奇怪的現象「都出現在阿扁的案子上」,若依照刑事訴訟法中的無罪推定原則,即不得遽為不利被告之認定,「阿扁應該是無罪,現在是無罪的身分」。 陳師孟指出,如果陳水扁當真有貪污事實,辦案的檢調、法官與「馬英九們」,「他們何必要弄這麼大、費這麼大的力」,將陳水扁羅織入罪,陳舉例,「就像一個普通的殺人犯,如果說被抓到的話,如果證據確鑿的話,沒有人需要去做那些奇奇怪怪的動作」。 陳師孟說,愈是出現奇怪的動作或是不尋常的處理,「愈代表說你其實是沒有證據」,陳師孟亦批評台中監獄,「是你們先苦待了阿扁,你們先對阿扁做了不正義的事情,讓他變成你們眼中的犯人」,陳認為,阿扁的行動不應受到台中監獄限制。
自由時報 2018-01-30
台大校長爭議 潘文忠:釐清疑義再聘任

台大校長爭議 潘文忠:釐清疑義再聘任

  教育部長潘文忠30日出席2018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開幕典禮,會後回應台大校長遴選議題。(記者朱沛雄攝) 2018-01-30 12:07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台大校長遴選爭議,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天受訪表示,依大學校長遴選辦法,遴選委員會是主要的權責組成,針對相關疑義應該由遴選委員會作進一步討論和確認,這是必須符合職權的程序,希望台大遴委會針對此議題能進一步討論釐清和確認,也讓這個遴選案能順利往下進行;至於相關教授發起的自主連署,屬於校內應重視的議題,來決定是否啟動相關機制,相信學校有他一套的機制和規範。 潘文忠今天早上參加台灣國際科展開幕典禮,在離開會場前接受媒體訪問。媒體詢問,台大遴委會如要開會,聘任是否會在2月1日後?潘文忠表示,台大校長遴選,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包括監察院也關注,疑義要討論釐清和確認,才不致於導致社會一直有疑義,因不同見解造成學校的紛爭,教育部比較會以此方式處理,就像是陽明大學校長遴選案,陽明大學遴委會針對當選人的資格,經開會討論之後,也順利聘任和上任,回到常軌,希望台大遴委會針對此議題能進一步討論釐清和確認,也讓這個遴選案能順利往下進行。 媒體詢問,有台大教授認為,台大校長遴選案和陽明大學校長遴選案的狀況不同,台大校長遴選有經過校務會議的門檻投票,管中閔教授未揭露兼任台灣大獨董,一直被高度質疑對其他候選人造成不公平,校務會議投票是否也應被檢視?潘文忠表示,台大依據教育部頒行的大學校長遴選辦法下再去訂定相關細則,都是這次校長遴選來作依循,目前進行相關程序,教育部希望依權責單位進行討論和確認,至於校內自主發起的意見,這些意見由學校來作審酌,這個程序是需要更清楚的對相關疑義作更清楚的釐清和確認,這也是社會所關注,教育部希望遴委會釐清程序之後,來進行後續的聘任。 媒體詢問,對於教育部人事處長陳焜元昨天對媒體公開表示,遴選委員會作出確認,教育部就不會有問題,但有台大教授認為遴委會的迄今的處理不公平,教育部仍是要依遴委會的決定作處理嗎?潘文忠表示,遴選委員會的委員都是以個別行使獨立職權,外界現在質疑訊息是否揭露等相關疑義,相信遴選委員會的委員,台大已在徵詢委員意見召開相關會議,應該回過頭來讓委員在會議中釐清和討論,遴選委員在學術等有一定的專業和判斷,應該還是以這樣的機制來,後續相關教授發起自主連署,屬於校內應該重視的議題,來決定是否啟動相關機制,相信學校有他一套的機制和規範。 媒體詢問,台大準備召開遴選委員會議?潘文忠表示,他側面了解台大在徵詢委員的時間,台大林主秘也表達會跟遴委會徵詢,這些都是台大正在進行的程序。媒體詢問,教育部有三位官方遴選委員,教育部有什麼態度?潘文忠表示,遴選委員都是個別獨立行使職權,這部分應該還是回到委員對這些議題深入釐清和討論,委員會是合議的機制,在這樣的討論釐清過程中作成結論和決議,這也是社會各界所期待的。
林曉雲 2018-01-30
參與WHA 總統府:台灣沒道理遭排除

參與WHA 總統府:台灣沒道理遭排除

  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29日針對WHA表示,台灣人民有權享有與世界上所有人一樣的健康權益,也應該被一視同仁,沒有被排除在外的道理。(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范正祥台北29日電)第71屆世界衛生大會(WHA)將於5月底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今天表示,台灣人民有權享有與世界上所有人一樣的健康權益,也應該被一視同仁,沒有被排除在外的道理。 黃重諺回應媒體詢問時指出,積極參與國際組織並做出貢獻,是台灣做為國際社會一份子的權利和義務,也是全體台灣人的共同期盼。長久以來,國際社會歡迎並支持台灣積極參與各項國際活動和組織,也樂見兩岸在國際場合友善互動。 他說,爭取各項國際組織參與的工作,都由相關部門依照既有規劃積極進行中。過去這段期間也特別感謝包括美國、日本及許多友邦等國際社會的支持。 黃重諺強調,健康是普世人權,衛生防疫也不應該有國界。「世界衛生組織是世界的衛生組織,關切與服務全體人類健康是世界衛生組織的基本工作宗旨,不是來服務特定國家的政治立場」。 他說,身為國際社會的一份子,台灣人民有權享有與世界上所有人一樣的健康權益,也應該被一視同仁,沒有被排除在外的道理,「這道理不辯自明」。 黃重諺表示,我國不僅是堅定的要參與並貢獻國際社會,「有這樣的決心」,也積極努力並持續推展深化與各國相關部門合作,確保國人的健康權益。
范正祥 2018-01-29
「我上輩子是台灣人!」法籍作家連靈魂都愛台灣

「我上輩子是台灣人!」法籍作家連靈魂都愛台灣

  法國作家吉雷米11年前來台灣當志工,如今想成為真正的台灣人。(圖擷自吉雷米臉書) 2018-01-29 13:1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法國作家吉雷米11年前來台灣當志工,照顧身心障礙的原住民兒童,隨後在台定居、娶妻生子,今天他有感而發在「我是永和人」臉書社團寫下心情,直說「即使我身上流著法國人的血液,在我的法國人身體裡住了一個臺灣人的靈魂,我上輩子一定是個臺灣人吧!」許多網友敬佩他對台灣的熱愛已多過台灣人。 吉雷米在文中寫道,最近得知老朋友拿到台灣國籍的好消息,也希望自己可以在不放棄法國國籍的情況下歸化成為台灣人。原先吉雷米無法跟當地人溝通,因而決定用功學習中文,沒想到幾年後已精通國、台語、阿美語以及布農語,甚至為了保存福爾摩沙的語言文化出了4本介紹台灣文化的書。 吉雷米文中也提到不少來台趣事,例如第一次聽到壁虎在叫,以為是有人在按門鈴;第一次聽到垃圾車的音樂以為是賣冰淇淋的攤販來了;第一次在台灣喝水是直接用嘴巴喝水龍頭的自來水,害他「漏屎」好幾天。另外他也分享第一次到七星潭就傻傻連曬約6小時太陽,下場令他不堪設想。 吉雷米在2009年愛上長跑,在國內外賽事都跑出好成績,他表示自己在國外參加比賽,上頒獎台堅持別上台灣國旗,「不管我身在何方,當有人問我住哪裡,我很驕傲地回答:我住在台灣。」過去在台灣曾2次跑步環島,「我用雙腳展現對這片土地的愛,而實現屬於自己的環島夢想。這一切可不是靠僥倖得來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努力。」
自由時報 2018-01-29
黨產會︰婦聯會若翻盤 將迅速認定附隨組織

黨產會︰婦聯會若翻盤 將迅速認定附隨組織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日前為澄清妻子蔡令怡未介入收婦聯會委託書一事,意外自曝他在高雄市長、南投縣長任內,其夫人「依例」當婦聯會高雄、南投分會主委。據黨產會調查,該慣例國民黨行之有年,婦聯會國民黨中央改造會分會主委由黨秘書長夫人出任,黨內地方首長或議長夫人接縣市分會主委,以利選舉動員婦女票。 婦聯會(資料照) 相關證據早已備妥 婦聯會將於卅一日召開臨時會員大會,屆時若「鷹派」掌握超過三分之一會員票數不同意,便能否決行政契約備忘錄,讓三方協商完全破局;黨產會正告,若會員大會結果翻盤拒簽,將以最快速度召開委員會認定婦聯會為國民黨附隨組織,相關證據早已備妥。 據黨史資料,成立於一九五一年十二月的婦聯會國民黨中改會分會,第一屆主委為張龔柏英女士,其夫婿為時任國民黨中改會秘書長張其昀,分會副主委為周朱光潤,她的丈夫為長年擔任蔣介石機要秘書的周宏濤,亦是國民黨副秘書長。 黨產會委員指出,吳主席發言「非常誠實」,婦聯會各分會主委依黨的慣例,就是由黨內高官夫人擔任,例如蔣經國俄裔夫人蔣方良曾任婦聯會總政治部分會主委。 吳自曝妻曾依例當婦聯分會主委 黨產會強調,過去婦聯會員工一樣投保黨工保險,婦聯會所屬的西螺、溪州、烏日、梧棲、莿桐支會等,全設在國民黨開的民眾服務社建物內,各民服社多與區黨部「合署辦公」,旗下眾組織共享黨國資源,若婦聯會反悔拒簽約,相關證據早已備妥,隨時可開會認定附隨組織。
陳鈺馥 2018-01-29
管中閔遴選爭議 台大教授發起連署 籲開校務會議

管中閔遴選爭議 台大教授發起連署 籲開校務會議

  促將爭議放在陽光下檢視 〔記者林曉雲、林惠琴/台北報導〕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未揭露擔任台灣大獨董、涉未利益迴避的誠信問題,引發高度質疑。除日前有部分台大教授連署「抗議政治力介入台大,堅守大學自主」;一群台大教授昨晚更發起「貫徹大學自主,自己學校自己救,呼籲召開校務會議,處理遴選違法爭議」連署,認為台大遴委會處理不當,要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徹底解決問題。 台大校長遴選爭議愈演愈烈,台大教授昨發起連署,呼籲召開校務會議,強調貫徹大學自主,自己的學校自己救。(記者林曉雲翻攝) 新的連署指出,台大校長遴選發生隱匿資訊、利益衝突等重大爭議,台大應根據大學自治精神及「國立台灣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組織及運作要點」,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揭露資訊,將爭議放在陽光下檢視。根據遴委會運作要點:「本要點如有窒礙難行之處,得由臨時校務會議補正之。」 連署昨晚發起短短三小時內,就有台大教授鄭秀玲、謝銘洋、周錫增、林麗雲、鄭燦仁及中研院研究員張茂桂、台大學生、校友等兩百多人參與連署。發起人之一的台大退休教授楊信男表示,台大校長遴選爆發爭議,要解決問題,就須回到學校最高權力校務會議,除檢視外界質疑的不透明資訊,校務會議組成多元更能中立、客觀,可對校長遴選作出最有利裁決。 台大教授陳翠蓮也表示,台大是最高學府,外界質疑校長遴選,應有公正且讓人心服的處理方式,但台大遴委會不公布資料也不願開會,校方回應又無法釋疑。校務會議既是由教職員生組成的最高民意機關,面對如此重大爭議且已重損台大聲譽,自應扛責處理。 解決遴選可能不公正疑慮 台大名譽教授謝豐舟表示,遴委會其實也是爭議當事人,對外界質疑一定是回應沒問題,因此須回到校務會議去處理,才能真正解決遴選過程可能不公正的疑慮。 台大校友馮喬蘭表示,管中閔被質疑未揭露擔任遴委相關公司獨董、未作好利益迴避,會影響遴選公正性,但台大只發出含糊聲明,參與連署是希望透過校務會議釐清疑慮。 台大學生蔡宗平說,大學的學術自由,確保台灣思想與政治自由,因此是不容許外力及政治玷污,因此應召開校務會議還原所有爭議相關事實,讓台大人自己來釐清遴選爭議。
林曉雲 2018-01-29
早上的贏家 下午變輸家 國民黨基隆初選民調出包

早上的贏家 下午變輸家 國民黨基隆初選民調出包

民調公司數據誤植欄位 〔記者俞肇福/基隆報導〕國民黨基隆市長初選民調爆發爭議,市黨部昨公布結果時大搞烏龍,前移民署長謝立功在上午「被宣布」以不到一個百分點的些微差距險勝議長宋瑋莉,未料下午就翻盤,市黨部指因民調公司數據誤植欄位,重新計算後,宋以一.五六八個百分點差距險勝謝。 國民黨基隆市長黨內初選民調作業搞烏龍,引發爭議。(記者俞肇福攝) 宋瑋莉翻盤險勝謝立功 從「勝選變成敗選」的謝立功,不滿到市黨部抗議,要求查封民調電訪光碟,表示無法接受如此戲劇性的轉變,希望調查作業能拉高到中央黨部層級處理,才有說服力和公信力。市黨部表示,原定三十一日中常會通過基隆市長提名人選,將因此順延,並追究全方位民調的責任,提出損害求償。 謝立功「勝出」時,宋瑋莉曾趕來致意,兩人與另一位參選人介文汲握手強調「團結」;在市黨部宣布宋勝出後,宋電話未開機、聯繫不上。 謝不滿促查封電訪光碟 這次民調由全方位、典通和世新三家公司進行。基隆市黨部上午公布謝立功以平均支持率四十二.七五四%,險勝宋瑋莉的四十二.○一九%,雙方差距僅○.七三五個百分點;下午市黨部更新宋瑋莉平均支持率四十一.四九三%,險勝謝立功三十九.九二五%,宋以一.五六八個百分點差距逆轉勝;介文汲是十八.五八二%。 全方位民調經理洪紹華表示,謝立功在全方位的民調中,「政黨對比支持率」是四十二.五四四%,「黨內互比支持率」五十四.六七%,因公司人員誤將這兩項數據對調才發生錯誤。
俞肇福 2018-01-29
《典範》新書發表會 蔣理容:國家認同錯亂 連愛哪都不知

《典範》新書發表會 蔣理容:國家認同錯亂 連愛哪都不知

鍾孟軒/台北報導 蔣理容新書《典範》發表會。圖/張家銘 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蔣理容今(28)日舉辦新書《典範》的「音樂講談會」,邀請前羅東聖母醫院院長陳永興進行專題主講與鋼琴演奏、合唱團等表演,監委田秋堇的母親田孟淑也來到現場支持。蔣理容介紹自己的新書,他強調,雖然寫作方式是以人物或事件作為篇章,看似單獨的內容,其實貫穿了誠實、勤勞、正直、正義感、關懷弱勢等性格,把自己貢獻給不足的人。 蔣理容說,雖然書名叫做《典範》,但不是在寫每一個人的傳記,而是以小小的故事或事件,記錄下來。他說,過去的閱讀社會時事、偉人傳記的經驗中,有些巧妙的觸動,就會隨手筆記下來,也不知道哪一天會和哪件事情與當初的觸動結合,每一次的結合都讓他有所啟發,雖然是隨性寫下的書,但是有貫穿許多主題,每一個故事都呈現誠實、勤勞、正直、正義感、關懷弱勢等性格,把自己貢獻給不足的人。 蔣理容介紹《典範》一書,第一篇寫了德瑞莎修女,蔣理容說,德瑞莎修女雖然幫助世人,得到了諾貝爾和平獎,但是在過世那天,正好碰上英國王妃黛安娜車禍身亡,全球媒體爭相報導,因此德瑞莎修女的離去相對無消無息,令人感到諷刺。 蔣理容接著介紹第二篇,是描寫曾御慈醫師因為遭遇酒駕車禍身亡,除了捐出器官外,父母成立了酒駕防治協會,做好前端教育。蔣理容透露,曾御慈14歲時就寫下「人的生命意義是什麼?」自己到60歲才理解。 蔣理容透露,自己不是因為要寫偉大的人而書寫,書中的內容都是東湊一點、西湊一點,突然靈感來了,寫一寫又放著,他舉例,就像是音樂的樂章,慢慢進展鋪陳,才會有樂章的誕生,這本書雖然看似內容獨立,但是有他的脈絡。 蔣理容繼續介紹第二章,內容是針對國外轉型正義的內容書寫,提到德國慕尼黑白玫瑰抵抗運動基金會,22歲的女主角蘇菲索爾因為上街頭發傳單被人告密,遭秘密警察帶走,最後被斬首,希特勒的事情總要有人反抗,蘇菲索爾不得不這麼做。但反觀台灣白色恐怖,比德國還要可怕悽慘,你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就被人帶走槍斃。蔣理容說,台灣雖然邁入民主,但舉步蹣跚,一路跌跌撞撞。 蔣理容提到,日治時代,東京帝國大學教授矢內原忠雄曾經來到台灣演講,主題是在說明日本的殖民政策不正確,他反對日本軍國主義挑起世界大戰去侵略他國,後來遭到日本政府拔調教授一職,戰後日本政府才深切反省,又讓矢內原忠雄擔任東帝大教授,最後一路做到校長。矢內原忠雄利用自己的經濟學專長,幫助日本在戰後站起來,把廢墟變成經濟體大國。 「日本沒有國家認同的錯亂,大家的目標都是希望國家好,但是台灣人有錯亂,連要愛哪裏都不知道」蔣理容說。 蔣理容也說到德國總理博蘭特在華沙向死難猶太人下跪的事情,他認為德國人有認錯的勇氣,當博蘭特下跪,德國人民就站起來,全世界媒體也因為報導他的下跪,人們的仇恨就解脫了,這表示博蘭特反對法西斯,雖然替德國打仗,但他並不認同希特勒的作法,他代表德國人民道歉,為錯誤的政策而道歉。 蔣理容被問到自己最喜歡哪個篇章時,他比喻,就像是自己有五個孩子,每一個都會疼愛。蔣理容說,他自己特別用心的的篇章就是在史丹佛大學的校訓「自由的風在吹」,史丹佛夫婦因為19歲兒子生病死亡,死前說「全加州的孩子都是你的孩子」,為此,兩夫妻創辦史丹佛大學,家產也放入史丹佛基金會,造福學子。 蔣理容介紹第三章人文的部分,以電影、音樂等作品呈現,她舉例,貝多芬的第九樂章,總共才五個音,卻可以編出如此大的樂曲,旋律純潔的像嬰兒,可以照見惡劣、黑暗、最不堪的地方,壞人就會無處可躲。 蔣理容最後表示,翻開週日的報紙,內容都是不堪的社會新聞,這些人都沒有在心裡放下美好的東西,如果有美好的東西,就沒有位置去種下亂七八糟的東西,這就是是非善惡的選擇,雖然感到悲哀,但只能把覺得好的事情做出來,社會才會大放光明。 蔣理容說,「渭水之丘」的省思,是蔣渭水回到宜蘭家鄉,有個很棒的墓園,非常現代化,但是觀光客去那裡都是什麼樣的行為,給人們非常大的省思。提升台灣人的文化、藝術涵養,都已經快要2020年,有沒做到這些事情?「要思考我們要留什麼東西給我們的子孫」。 蔣理容(右)與陳永興(左)兩人寒暄。圖/張家銘 監察委員田秋堇的母親田孟淑(左後1)也來到現場參與新書發表。圖/張家銘
鍾孟軒 2018-01-28
縣市長選舉 劉一德:台聯支持民進黨候選人

縣市長選舉 劉一德:台聯支持民進黨候選人

  (中央社記者范正祥台北28日電)台灣團結聯盟黨主席劉一德表示,年底縣市長選舉,台聯在各縣市將會支持民進黨推出的縣市長候選人,都支持民進黨。 劉一德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為什麼縣市長選舉台聯支持民進黨候選人?因為民進黨執政還不穩,台聯希望看到未來的台灣就像「阿輝伯」(前總統李登輝)期盼的,是兩個本土政黨在輪替。在此原則下,台聯也希望民進黨執政越做越好。 他指出,縣市長選舉是單一選區的選舉,台聯如果在縣市長選舉提名參選就會扯民進黨後腿。台聯的原則是不扯民進黨後腿,單一選區的選舉台聯都要幫民進黨。 至於縣市議員選舉,劉一德說,台聯要的不多,會在應選議員席次較多縣市適度提名,譬如嘉義市、屏東縣、彰化縣,不會影響民進黨。台聯不會到處推人參選分散票源造成民進黨緊張,不會讓支持者覺得有綠營內鬨或內鬥的感覺。 縣市長選舉 范雲:支持理念相近者 (中央社記者范正祥台北28日電)社會民主黨召集人范雲今天表示,年底縣市長選舉,以黨目前的力量,不會推出參選人。至於屆時支持的對象,雖然黨內還沒有討論,但會以參選人理念是否與社民黨價值相近做判斷。 范雲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社民黨主張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關注國際參與,同時重視弱勢處境、勞動權、教育權、居住權等,希望社會公平分配,老人和小孩都能受到妥善照顧,讓民眾生活在一個有尊嚴的國家。 她表示,成長中的社民黨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在年底縣市長選舉推出參選人;年底九合一選舉,主要努力的方向還是放在議員選舉,特別是台北市議員,期盼獲得好成績,目標是希望能夠取得足夠席次在台北市議會成立黨團。 范雲說,台北市議員選舉,社民黨不排除每個選區都提名人選。
范正祥 2018-01-28
「馬王政爭」意外揭露!民眾服務社是國民黨附隨組織

「馬王政爭」意外揭露!民眾服務社是國民黨附隨組織

  黨產會委員指出,當年馬王政爭一事,便可看出民眾服務社是否為國民黨附隨組織,因為地方人士熟知民眾服務社就是國民黨開的,挺王的藍營人士不滿黨中央考紀會開鍘王金平,跑去砸毀林邊民眾服務社,最後還由縣黨部出面說不予追究。(資料照) 2018-01-28 11:06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黨產會將在2月2日召開民眾服務社聽證會,調查是否為國民黨的附隨組織;針對民服社是否為附隨組織?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日前痛斥,「別再無的放矢!」對此,黨產會委員進一步質疑,若沒隸屬關係,為何當年王金平遭國民黨撤銷黨籍後,藍營人士怒砸林邊民眾服務社,卻由國民黨屏東縣黨部出面表示,不會予以追究? 國民黨台灣省黨部製作的宣傳海報上,提醒民眾別忘了身邊的老朋友,國民黨在各地的民眾服務社。(記者陳鈺馥翻攝) 前立法院長、國民黨立委王金平昨日出席已故金門大學名譽校長楊忠禮博士追思會,他在會中提及,2013年台灣發生「九月政爭」,時任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趁他人不在台灣,準備撤銷他的黨籍,進而讓他失去立委資格。 黨產會委員則指出,當年馬王政爭一事,便可看出民眾服務社是否為國民黨附隨組織,因為地方人士熟知民眾服務社就是國民黨開的,挺王的藍營人士不滿黨中央考紀會開鍘王金平,跑去砸毀林邊民眾服務社,最後還由縣黨部出面說不予追究。 時間回溯2013年,國民黨考紀會通過撤銷前立法院長王金平黨籍,王的高雄路竹老家鄉親反應激烈,10名國民黨籍里長宣布退黨。當時更有國民黨黨齡30多年的屏東縣林邊鄉農會前總幹事蔡慶一,憤怒帶著球棒砸毀國民黨林邊鄉民眾服務社玻璃。 蔡慶一事發後認錯,並表示願意賠償,屏東縣黨部主委張雅屏則在2013年指出,「黨員情緒可以理解,不會追究。」
陳鈺馥 2018-01-28
台大校友:我連署是挺大學自治 不是挺管中閔

台大校友:我連署是挺大學自治 不是挺管中閔

這名台大校友表示,這個邀請連署的內容,明確表達不是要挺當選人管中閔,他才決定參加連署。(資料照) 2018-01-28 08:45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台大校長遴選爭議,一名台大校友向本報投訴,他表示,他力挺大學自治而參與「抗議政治力介入台大,堅守大學自治」的連署,是希望台大自治去釐清校長遴選爭議,但發展迄今,反而被誤導成是連署力挺管中閔2月1日上任,他希望外界能知道參與連署的人未必是挺管,也希望台大校方能重新檢視校長遴選的過程是否對其他候選人有不公平的情況。 一名台大校友投訴本報,強調他參與連署是挺大學自治,不是挺管中閔2月1日上任,呼籲主其事者不要誤導外界,也呼籲台大應自律和自清校長遴選過程的疑慮,不要用大學自治來掩蓋未利益迴避的問題。(圖由投訴者提供) 這名校友出示自己收到的連署邀請通知證明,他表示,自己接到「抗議政治力介入台大,堅守大學自主」連署邀請,開宗名義是寫「我們可以喜歡或討厭這個當選人,可以喜歡或討厭某些遴選委員,但我們該不該捍衛台大大學自治這個價值?」 他表示,這個邀請連署的內容,明確表達不是要挺當選人管中閔,他才決定參加連署,大學自治不應該受到外力干擾,所以政治力不應介入到台大校長遴選,但也不代表管中閔在遴選過程中未公開揭露擔任台灣大獨董,遴選委員蔡明興是台灣大副董,這中間涉及未利益迴避的問題,就可以雲淡風輕被大學自治給掩蓋住,連署爭取大學自治的目的,是要求台大必須自律和自清。 這名校友強調,細看連署的內容,完全沒有提到管中閔3個字,也沒有提到2月1日上任這件事,網路版的連署內容也一樣沒有管中閔及2月1日上任這些內容,他希望連署主其事者不要誤導,不要讓外界誤會參與連署的2千多人是要力挺管中閔在2月1日上任,更呼籲台大校內應公開檢視整個校長遴選過程中的問題。 他所收到的連署內容如下: 我們可以喜歡或討厭這個當選人,可以喜歡或討厭某些遴選委員,但我們該不該捍衛台大大學自治這個價值? 以下有個連署案,你如覺得有理,email 給個支持。 如覺無理,大可一笑置之不予理會。 謝謝! ==== 「抗議政治力介入臺大,堅守大學自主」連署書 自2018年1月5日臺大依法遴選出新校長以來,監察委員、立法委員及媒體等,即不斷以政治力介入干擾。臺大向以自由學風自許,並以民主理念治校,絕不受外力干擾。近日各式汙衊臺大自治之言論與行動,有違大學自治精神。臺大人在此鄭重聲明大學自治是臺大堅守的核心價值,不容玷污。我們要求教育部尊重大學自治,我們要求黨政高層的黑手不得介入大學校長選舉,我們請立法院遵守法律,尊重大學自治的精神。 我們「抗議政治力介入台大,堅守大學自主」。
林曉雲 2018-01-28
台大教授群反彈 怒轟陪葬校譽嗎?

台大教授群反彈 怒轟陪葬校譽嗎?

  〔記者林曉雲、劉力仁/綜合報導〕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爭議多,傳出涉嫌論文事件後,台大校方火速召開學術倫理委員會,認定因「非正式論文」而不調查有無違學倫,並回函教育部要求應如期讓管中閔在二月一日上任。台大教授群起臉書發文反彈,歷史系教授陳翠蓮質疑台大校方答非所問,難道要把學校的聲譽一起陪葬嗎? 台大學倫委員王立昇在臉書表示,在公開會議發表的初稿如造假,屬未遂罪,也違反學術倫理。(取自臉書) 台大認定管中閔和陳建良的聯名論文非正式論文不予立案調查,台大教授郭華仁在臉書上直指這樣的倫理委員會不夠格。(圖取自臉書) 台大當選人管中閔爭議多,台大教授陳翠蓮在臉書發文質疑,難道要把台大聲譽一起陪葬嗎?(圖取自臉書) 管中閔被遴選為台大新任校長後,風波不斷,昨在臉書再貼文回應。(取自臉書) 台大回函教部 要求讓管爺如期上任 陳翠蓮表示,立委指控管中閔與陳建良合寫的論文抄襲,台大學術倫理委員會竟然說那是研討會論文,不是正式論文,沒有抄襲問題。那以後是否教授在研討會上發表論文可以如法炮製?又如何要求學生報告不得抄襲? 形象鴉鴉烏 陳翠蓮請管爺站出來 陳翠蓮直指,外界指控爆發之後,當事人管中閔神隱不出,校方屢屢屈詞為辯,最政治的前朝政務官傾巢而出連署「反對政治介入校園」,真是慘不忍睹。管中閔尚未就任校長,台大形象已經鴉鴉烏,可否請管中閔愛護學校聲譽,像個爺們一樣自己站出來? 台大農藝學系教授郭華仁也在臉書貼文,發表文章若涉抄襲,就是抄襲,寫得再爛還是抄襲,哪有正式或者非正式學術論文的區別,這樣的倫理委員會根本不夠格。 郭華仁︰寫再爛 若涉抄襲就是抄襲 台大國發所教授劉靜怡也在臉書上表示,「中研院研討會上發表的論文,不算論文?」她到底該不該把這個中研院和台大迅速合力創造出來的新標準,告訴被邀請來參加今年底中研院研討會的國際知名AI法律學者?說了之後,對方會不會覺得根本不必從美國東岸飛十八個小時到台北,發表一篇「根本不算論文」的「論文」呢?為什麼中研院會做出這種否定自己研討會價值的事情? 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張茂桂也在臉書表示,於法沒有不合,就沒有利益迴避的問題,如此真是台大自律水準的低標,他也不認同因為會議論文,沒審查又非正式出版,所以不會有「抄襲」問題。 學倫會委員、應力所教授王立昇則在臉書說明,他看到了那本爭議的論文集,依照中研院的函覆,是一個在研究進行中的初稿論文集,並非完稿,管中閔那篇文章的頁碼編第○頁,可認定那本研討會論文集確實不是完稿的論文集,台大學術倫理委員會一致同意,故決議不予立案調查。 教部︰比照陽大案 依法行政 教育部回應,目前尚未收到台大的公文,收到之後會依法行政,如同之前的陽明大學校長郭旭崧人事案一樣,對台大校長人事案會審慎以待,依法決定而不分藍綠。
林曉雲、劉力仁 2018-01-28
拚台灣製造 顏慶章:所得稅應降更低

拚台灣製造 顏慶章:所得稅應降更低

  稅收損失 可提高營業稅來彌補 記者鄭琪芳/專訪 立法院臨時會十八日三讀通過「所得稅法」修正案,前財政部長顏慶章(見圖,資料照)認為,綜所稅調降、營所稅拉高,縮短兩稅差距的方向是對的;但這次稅改未受到川普稅改的啟發,以吸引廠商回流、鼓勵「台灣製造」,因此,這樣的稅改是不夠的,所得稅應該再降低,避免打擊人民工作意願或懲罰經濟成功者,稅收損失則可提高營業稅來彌補。 前財政部長顏慶章。(資料照) 顏慶章表示,我們當然期待稅制能夠合理平均社會的財富,但美國前總統雷根於一九八六年推動稅改時強調,政府課稅過程,若降低人民的工作意願、對成功者或有成就者造成懲罰,這就是錯誤;任何制度若打擊工作意願、生產力及經濟成長,也是錯誤的。雷根認為,減稅讓人民有更多錢消費或儲蓄,這樣的結果讓人民有更多意願努力工作,有更多的錢對經濟活動注入能量,帶來更多繁榮及稅收。 另外,國際貨幣基金(IMF)歷經二十年、對六十九個國家的實證研究結果,所得稅過高對經濟成長是比較負面的,如果把所得稅移轉到財產稅,會帶來一些經濟成長,如果再降低所得稅,用消費稅或銷售稅來彌補稅收損失,會帶來更大的經濟成長。 川普大稅改 台灣還不夠 顏慶章認為,雷根的主張與IMF的研究,代表川普稅改最基本的精神,川普稅改最重要目的是「美國製造」,現在台灣的外銷訂單有五十三%在海外生產,應該思考如何讓廠商回到「台灣製造」,才能改善就業及消費問題,而吸引廠商回流涉及租稅競爭,這次的稅改是不夠的。 他指出,台灣是外銷導向的國家,跟新加坡很像,新加坡就是在實踐IMF的理論,公司所得稅及個人所得稅差距不宜太大,新加坡的公司所得稅及個人所得稅已降至十七%及二十%,消費稅則提高至七%;我們將營所稅提高到二十%,綜所稅最高稅率降到四十%,方向是對的,但降到四十%是否就夠了,「我認為當然不夠」。 顏慶章表示,降低綜所稅邊際稅率,須考慮政府財政有無挹注來源,所得稅跟消費稅應有合理的連動關係,我們營業稅五%是全球最低,現行稅法規定營業稅可到十%,提高一個百分點不須經立法程序,且營業稅是內含,調高感覺不太出來,但調高一個百分點就可增加稅收六百多億元。 對於川普稅改影響,他認為,川普稅改最重要是「美國製造」,希望在美國創造更多工作機會;我們不是要思考川普稅改對台灣會有什麼影響,而是思考如何讓海外廠商回到台灣生產,我們廠商跑到海外生產,投資不在台灣,還帶走一部分消費,若有一部分回來,就業問題就可以改善、民間消費就產生了。 台商回流 稅制要有亮點 他指出,川普稅改涉及租稅競爭,連歐盟都表示關切,中國也是,中國面臨的壓力比我們更大,因為所得稅偏高。台灣現在是最好的時機,台商在中國投資面臨許多問題,若能營造一個好的投資環境,可吸引廠商回台投資、創造就業機會。他說,現在行政院長賴清德所做的努力應高度肯定,但從川普稅改來看,稅制也可以有一定影響力、可以扮演一定角色。 顏慶章表示,這次政府完成所得稅法修正,值得恭喜,但期待政府用宏觀角度、更具論述能力,提出一個更完整、台灣真正需要的稅改。川普稅改是美國一九八六年以來最大規模的稅改,我們應該有所啟發,台灣的稅改如果到此為止,還是不夠的。
鄭琪芳 2018-01-28
「手稿」能列論文參考資料 學者:夢話也可以了

「手稿」能列論文參考資料 學者:夢話也可以了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立委張廖萬堅爆料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及暨南大學教授陳建良在中研院研討會發表的聯名論文,和暨大張姓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有廿多處高度雷同,張生在參考文獻中列入管中閔和陳建良的「手稿」,引發到底誰抄誰的熱議。 教授手稿列碩士學位論文的參考資料 ,台師大教授表示,教授的「夢話」也可以列了。(記者林曉雲翻攝) 范世平:首次聽到碩論 引用教授手稿 台灣師範大學教授范世平在臉書發文表示,他第一次聽過碩士論文可以引用指導教授的「手稿」,如果手稿都可以列參考資料,那老師的「手札」、「便條」、「口諭」,甚至「夢話」都能成為參考資料。 范世平表示,現在還有老師不用電腦,用手寫的「手稿」?管中閔與陳建良真的應該公開這彌足珍貴的「手稿」,特別是管爺即將擔任台大校長,這批「手稿」太珍貴了,如有他的簽名落款,肯定價值連城。 范世平也指出,他只聽過馬克思的「一八四四經濟哲學手稿」,但這是二百多年前還沒有電腦的時代。如果指導教授的「手稿」都可當作參考資料,那以後老師的「手札」、「便條」、「口諭」,甚至「夢話」,都能成為參考資料了,都能列在參考書目。 范世平質疑,陳、管兩位指導教授的「手稿」,都是電腦跑出來的統計資料,這叫「手稿」嗎?指導教授為何辛苦跑出這些資料,不去投稿與公開出版,反而送給學生作為論文的重要內容?指導教授大方得有點讓人不解。 另外,張廖萬堅本身也被檢視,網友誣指他的碩士論文涉有抄襲,但張廖拿出自己的論文鄭重澄清,他的論文均有列出參考文獻,沒有抄襲也沒有違反學倫,對於不實指控,因身為公眾人物可受公評,他不會採取法律行動。
林曉雲 2018-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