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時事新聞
時事新聞
郭董批政府無效率 大立光執行長:自己有效率比較重要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前天埋怨政府效率不彰,以後不回台投資,今日大立光(3008)股東會,該公司執行長林恩平被問到此問題時表示「我們自己有效率比較重要」,他說有機會的話比如訂單更多,就會繼續投資(台灣)。 郭董批政府無效率,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自己有效率比較重要(記者陳梅英攝) 大立光位於台中總部旁的新廠已經接近完工,第三季將進行設備移入,預計第三季末、第四季初加入量產,林恩平說,當初新廠找土地是花了一些時間,反正都已經開工,「不特別覺得在台投資困難」,原本擔心水的問題,林恩平也說,政府已承諾解決,應該沒有問題。 林恩平說,大立光不是用水、用電大戶,唯獨現在面臨缺人問題,他說就「走一步、看一步」,大立光公司外面「一直在貼佈條(徵人)」。 目前大立光在台灣員工約6000人,台中總部就有4000多人,新廠開出後,林恩平說,若產能滿載預計還要再徵4500人,等於用人需求多出快一倍。 對於徵才的條件,林恩平說,作業員幾乎沒什麼條件限制,工程師的話只要是理工科技,不限學經歷,通通都可以接受。
陳梅英
2017-06-15
四大基金會將移交吳 黨產會︰證實是附隨組織
〔記者楊淳卉/台北報導〕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昨宣布六月底辭去職務,且稱「國民黨其他基金會的移交,待吳敦義八月廿日正式上任後一一改選並辦理」,由於國民黨「四大基金會」為行政院黨產會調查對象,黨產會發言人施錦芳昨表示,洪的說法坐實了民生建設、民權、民族、國家發展基金會等四大基金會,就是國民黨附隨組織。 吳敦義(資料照) 黨產會今年一月已就「四大基金會」召開聽證程序。施錦芳昨指出,國民黨行管會和基金會律師顯然在聽證會程序中做出不實陳述。有黨產會委員質疑,洪秀柱昨一口氣推翻以前國民黨、基金會律師們極力構築的「不熟防線」,大方承認基金會也是黨權力交接過程中要移交的範圍,國民黨在聽證程序中的發言,顯然完全背離事實。 黨產會緊盯國民黨四大基金會交接工作,將成未來認定為國民黨附隨組織的鐵證。 據悉,黨產會擬直接祭出行政處分,認定四大基金會為國民黨附隨組織,不再開第二次聽證會,由黨營事業欣裕台捐助四大基金會的一.八億元,也會因此被列不當取得之財產,收歸國有。 黨產會調查發現,四大基金會歷任董事長皆由國民黨財委會或行管會主委接任,黨產會主委顧立雄於聽證會上更質疑,基金會歷任董事會變動,有「配合國民黨人事異動」之嫌。然而,國民黨與基金會皆於聽證程序中指稱,基金會人事、財務、業務為獨立運作,指基金會與國民黨完全無關。 施錦芳說,若黨產會做出四大基金會為國民黨附隨組織的處分,依照黨產條例,四大基金會所有經費動支,都須向黨產會申請許可才可動支,屆時若國民黨不服處分,也可在兩個月內提出行政訴訟。 施錦芳表示,受限相關法律,即使後續要將基金會部分財產收歸國有,也無法「直接」收回,黨產會做出處分後,將馬上與內政部研議,討論後續基金會財產收歸國有一事該如何處理。
楊淳卉
2017-06-15
巴拿馬涉貪前總統 在美被捕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美國司法部法警局(USMS)指出,被控貪瀆與監控政敵的巴拿馬前總統馬丁內利(Ricardo Martinelli),十二日在其佛羅里達州邁阿密住處附近被捕,翌日面臨引渡審訊。 被控貪瀆與監控政敵的巴拿馬前總統馬丁內利,十二日在其佛羅里達州邁阿密住處附近被捕,翌日面臨引渡審訊。(路透檔案照) 馬丁內利於二○○九年至一四年間擔任巴國總統,他被控在任期內挪用公帑,對逾一百五十名知名反對派人士進行非法監聽,並監控其電子郵件。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資料顯示,巴國當局對馬丁內利政府展開兩百多件調查,包括從學校營養午餐計畫中侵吞四千五百萬美元,以及其他勒索、收賄、濫權及盜用公款案等。 一五年一月,在巴國最高法院對馬丁內利展開貪瀆調查前幾天,他離開巴國,定居於邁阿密。是年十二月,巴國最高法院對他發出通緝。一六年九月,巴國要求美國將他引渡回國。國際刑警組織上月也應巴國要求,對他發出「紅色通緝令」。馬丁內利否認一切指控,表示他是政治獵巫的受害者,目的是轉移對現任總統瓦雷拉治國失敗的注意力。 根據爆料網站「維基解密」公佈的美國國務院外交電文,馬丁內利○九年一上台就想拋棄台灣,改與中國建交,但中國為避免破壞兩岸關係而予以拒絕。這份由時任美國駐巴拿馬大使史蒂芬生(Barbara Stephenson)於一○年二月發出的外交電文指出,馬丁內利在當選總統的○九年五月就告訴她,將承認北京,因為「他認為巴拿馬的企業界將因此受惠」。
魏國金
2017-06-14
蔡政府︰重估兩岸情勢 不排除調整「維持現狀」
〔記者鍾麗華、林良昇、王涵平/ 綜合報導〕台巴斷交,總統府昨發表五點聲明,聲明中提到,北京當局的做法,是衝擊現狀,將兩岸由和平推向對抗的錯誤做法,「政府將重新評估兩岸情勢」。至於是否調整兩岸「維持現狀」政策?相關官員說,「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兩岸新政策提出的時機點未定,總統國慶文告是一個時間點,但仍須先評估整體兩岸情勢。 總統府秘書長吳釗燮出面宣讀總統府聲明。(記者劉信德攝) 國慶文告是一個時間點 會再評估 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邱垂正警告北京,不要步步進逼,將兩岸關係推到危險邊緣,造成不可回復的後果,並指出,我方不排除檢討相關兩岸政策,採取必要因應措施,「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行政院長林全受訪時表示,中國以挖台灣友邦樁腳,實現一中原則,是沒有效果的,更會適得其反,會讓兩岸關係惡化,破壞過去的和諧,傷害台灣人民感情;他也呼籲國人團結一致對外,不要把政黨及個人恩怨放進來考量。 對於中巴建交、台巴斷交,總統府秘書長吳釗燮出面宣讀聲明表示,對於北京當局過去這段期間,持續透過各種手段,操作所謂「一中原則」,打壓台灣國際空間,這樣的做法不僅是對台灣人民生存權利的公然威脅,更是對台海以及區域間和平穩定的公然挑釁,「我們表達嚴厲的譴責」。 吳釗燮強調,北京當局的做法,是衝擊現狀,將兩岸由和平推向對抗的錯誤做法。我們要正告北京當局,做一個有責任感的區域大國,應立即停止任何繼續傷害區域穩定、傷害台灣人民的行動,將兩岸關係帶回正確的軌道。 吳指出,不論任何政黨執政,兩岸政策立場如何,都應共同面對相同外部挑戰,都面對來自北京方面持續打壓,這是全體國人、不分朝野須正視的事實。兩岸課題不在於政黨間的政策差異,也不在於如何向對岸表態,而在於全體國人能否團結因應,一致對外。 對於如何重新評估兩岸情勢?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說,相關部門會就目前情勢發展,做更全面性盤點與評估;他強調,過去以來,民進黨政府在兩岸政策展現所有可能的善意,但從聖多美普林西比斷交、李明哲事件,到目前為止,中國並沒有給予善意回應。 官員說,不排除檢討兩岸政策,包括蔡總統在去年國慶文告中提到的,承諾不變、善意不變,甚至「維持現狀」等政策,都是盤整檢討重點之一,「各種可能性都有」。 官員強調,現階段仍需關注兩岸情勢發展、掌握各方面的訊息,才能檢視兩岸政策,以因應各種可能變化,做出相關政策與戰略構想。事實上,在我國無法獲得今年的世衛大會(WHA)邀請函後,政府即對兩岸情勢重新評估。
自由時報
2017-06-14
中華民國邦交國少了 游錫堃:台灣邦交國就出現
〔記者蘇芳禾/台北報導〕前行政院長、前民進黨主席游錫堃今天於臉書指出,面對巴拿馬與中國建交,可以遺憾,不必生氣。因為「中華民國」的邦交國少之又少時,「台灣」的邦交國就會出現。未來「中華民國」的邦交國,就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操心吧。 前行政院長游錫堃今天受邀到民進黨擔任講師,為基層黨工授課。談及台巴斷交看法,他說:中華民國邦交國少了,台灣邦交國就出現。(記者蘇芳禾攝) 游錫堃今天張貼了他在去年底聖多美普林西比與我國斷交時的投書,他說,「舊文重登,因為看法一樣」。 「反者道之動。」游錫堃認為,當「中華民國」的邦交國少之又少時,「台灣」的邦交國就會出現。所以未來「中華民國」的邦交國,就讓習近平去操心吧!我們不必心煩。 游錫堃在這篇文章中說,我國應該要有與過去不同的外交新思維,包括國際援助預算仍應參考聯合國政策辦理,選擇與我友好的(以台灣之名建交者優先)、真正需要幫助的國家、是有意義的建設項目予以援助。 此外,他也認為,不必在意「中華民國」邦交國數目,即使剩十國、五國,甚至零國也沒有關係。唯有不介意「中華民國」邦交國數字,才能不受中共挖我邦交國及邦交國索取高額援助之要脅。 游錫堃指出,國際政治大多掌握在國際強權手上。為讓台灣走出去,我們應以台灣國際生存空間為外交主軸,將有限資源放在美國、日本、歐盟。最後,游錫堃認為,應以「台灣」之名積極參與國際社會。 游錫堃也建議,我國只要編列「國際援助」預算,採取「願者上鉤」的策略,總會有部分國家因財政考慮,期待與「台灣」建交。我方只「爭取數國」,中國就必須經年累月「防備百國」,如此在外交上才能主客易位,化被動為主動,化不利為有利。 游錫堃去年底於自由評論網投書
蘇芳禾
2017-06-13
巴國與我斷交 吳釗燮:重新評估兩岸情勢
長吳釗燮強調,「政府將重新評估兩岸情勢」,也正告北京當局,應立即停止任何繼續傷害區域穩定,傷害台灣人民的行動。(記者劉信德攝) 2017-06-13 11:06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對於巴拿馬與我國斷交,總統府今天由秘書長吳釗燮出面發表聲明,吳釗燮表達高度遺憾與不滿,而對於北京當局過去這段期間,持續操作所謂「一中原則」,打壓台灣國際空間,「我們表達嚴厲的譴責」;他也強調,「政府將重新評估兩岸情勢」,也正告北京當局,應立即停止任何繼續傷害區域穩定,傷害台灣人民的行動。 以下為總統府對巴拿馬共和國終止與我國外交關係之聲明 一、對於巴拿馬共和國背棄多年邦誼,決定終止與我國外交關係,並宣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我們表達高度遺憾與不滿。 過去多年,我國政府與人民在各領域上,全力協助友邦分享發展經驗與成果,我們有能力並且樂意在各方面協助友邦,但我們不會以金錢的投入來進行外交上的競逐。 二、對於北京當局過去這段期間,持續透過各種手段,操作所謂「一中原則」,打壓台灣國際空間,這樣的做法不僅是對台灣人民生存權利的公然威脅,更是對台海以及區域間和平穩定的公然挑釁。對此,我們表達嚴厲的譴責。 三、作為國際社會一員,我國政府善盡國際責任,全力維持台海和平與區域穩定的立場堅定並且一致,而北京當局的做法,是衝擊現狀,是將兩岸由和平推向對抗的錯誤做法。因此,政府將重新評估兩岸情勢。 我們也要正告北京當局,做一個有責任感的區域大國,應立即停止任何繼續傷害區域穩定,傷害台灣人民的行動,將兩岸關係帶回正確的軌道。 四、一個清楚的事實是,不論任何政黨執政,兩岸政策立場如何,都共同面對相同的外部挑戰,都面對來自北京方面的持續打壓,這是全體國人不分朝野必須正視的事實。兩岸的課題不在於政黨間的政策差異,也不在於如何向對岸表態,而在於全體國人是否能夠團結因應,一致對外。 五、守護國家自由民主,確保國人安全與福祉是政府無可拋卻的責任,對於各項困難與挑戰,政府會持續謹慎因應,盡一切努力維護國家利益,請國人放心。
鍾麗華
2017-06-13
宣布斷交 李大維:巴拿馬欺矇我到最後一刻
2017-06-13 10:54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巴拿馬宣布與中國建交,並終止與我邦交關係;外交部今早舉行記者會,亦宣布我與巴拿馬終止外交關係。外交部長李大維表示,我國政府強烈不滿並憤慨巴拿馬「欺矇我到最後一刻」,重申不會與北京從事金錢外交競逐,對北京誘迫巴拿馬與我斷交,表達嚴正抗議與強烈譴責。 巴拿馬宣布與中國建交,外交部長李大維13日出面召開記者會,宣布與巴拿馬正式斷交。(記者黃耀徵攝) 巴拿馬今宣布與中國建交,中國與巴拿馬並在中國北京簽署建交公報;公報寫道巴拿馬政府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且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巴拿馬即刻終止與台灣外交關係。 巴拿馬總統瓦雷拉也於台北時間今天上午9點召開記者會指出,他2007年就曾建議巴拿馬與中國建交。約1個月前與中國協商底定建交事務,「作為總統,我將持續這個立場,因為我被說服,這個決定,對巴拿馬而言,是條正確的道路」。提到台灣,瓦雷拉說,「台灣是巴國很棒的朋友,對於邦交期間的友誼與合作,我們非常感謝」。 外交部今亦舉行記者會宣布「我與巴拿馬終止外交關係」。李大維表示,對於巴拿馬片面決定終止與我外交關係,並與北京當局建交,中華民國政府至表憤怒與遺憾。為維護國家主權及尊嚴,我國決定自即日起中止與巴外交關係,全面停止雙邊合作及援助,撤離大使館以及技術團人員。 李大維表示,我與巴拿馬邦誼超過一世紀,對於瓦雷拉總統與政府罔顧兩國人民多年休戚與共的情誼,無視台灣長期協助巴拿馬國家發展,竟然為經濟利益,屈服於北京當局,並以極不友好的做法,欺矇我到最後一刻。我政府強烈不滿與憤慨,並重申不會與北京當局從事金錢外交競逐,持續推動踏實外交。政府也對北京誘迫巴拿馬與我斷交,表達嚴正抗議與強烈譴責。 台巴邦誼雖長,然近年暗潮洶湧,斷交有跡可循。雖總統蔡英文去年上任後,首次出訪就訪問巴拿馬,但巴拿馬駐台大使馬締斯於4月卸任,巴國卻遲未宣布新任大使人事,馬締斯離台前獲蔡英文接見,除了頒授大綬景星勳章給他外,蔡英文也正式邀請巴拿馬總統瓦雷拉訪台。 繼聖多美普林西比與我斷交後,巴拿馬亦轉向中國,斷交模式也從「友邦先宣布斷交、再與中國建交」,變為「與中國建交同步與我斷交」。與巴拿馬終止外交關係後,我友邦僅餘20國,外交重鎮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剩下11個友邦。
呂伊萱
2017-06-13
台巴外交生變 瓦雷拉宣布與中國建交
巴拿馬總統瓦雷拉宣布與中國建交。(圖翻攝自瓦雷拉推特) 2017-06-13 09:4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外媒報導,中華民國邦交國巴拿馬,將與中國建交。巴拿馬總統瓦雷拉(Juan Carlos Varela)也於台北時間今上午9時,召開記者會,證實這項消息。 瓦雷拉表示,巴中兩國的歷史情誼,始於1854年,首批中國移民前往巴國開鑿運河,至今已逾160年。他也提到,中國不只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對該國經濟貢獻良多。 瓦雷拉指出,他2007年就曾公開表示,建議巴拿馬與中國建交。約1個月前,即與中國大致協商底定建交事務,「作為總統,我將持續這個立場,因為我被說服,這個決定,對巴拿馬而言,是條正確的道路」。 不過,瓦雷拉也說,「台灣是巴國很棒的朋友,對於維持邦交期間的友誼與合作,我們非常感謝」。
自由時報
2017-06-13
巴拿馬總統宣布與中國建交
巴拿馬全國性日報「巴拿馬星報」(La Estrella de Panamá)報導,巴拿馬將與中國建交。圖為總統蔡英文(中左)出訪巴拿馬並與巴拿馬總統瓦雷拉(中右)會面 。(中央社檔案照片) 巴拿馬總統瓦雷拉在當地時間晚間8時(台北時間上午9時)舉行記者會作出宣布與中國建交。 瓦雷拉表示,2007年他就公開表達希望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看法。瓦雷拉說,作為巴拿馬總統,他相信這對國家是一個正確的道路。瓦雷拉說,巴拿馬與中國簽署建交公報。 (中央社巴拿馬12日綜合外電報導)巴拿馬總統瓦雷拉(Juan Carlos Varela)今天在他的推特上宣布,巴拿馬即日起與中國建交。 瓦雷拉在推特寫道:「我向我們的國人及全世界通知,巴拿馬今天起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 彭博另引述報導指出,中國是3個巴拿馬運河使用量最大的國家之一。 巴拿馬與台灣邦交一直備受關注,總統蔡英文去年剛就任,6月就出訪巴拿馬,參加巴拿馬運河拓寬工程竣工啟用典禮。 巴拿馬媒體報導,巴拿馬將與中國建交。(圖取自laestrella.com.pa) 當時瓦雷拉總統熱情接待蔡總統,巴拿馬總統夫人還贈送漂亮又合身的巴拿馬衫給蔡總統。 今年4月離任的巴拿馬共和國大使馬締斯(Alfredo Martiz Fuentes),曾代表巴拿馬政府重申,巴拿馬與中華民國邦誼穩固,不會改變。 巴拿馬位處南美洲西北地峽部分,西接哥斯大黎加,東與哥倫比亞為界,南瀕太平洋,北臨加勒比海。境內多森林茂密之小山,沿海多島嶼(包括運河)。 中華民國與巴拿馬雙方關係可追溯於清朝,雙方於1910年1月16日(清宣統元年十二月六日)建交,中華民國成立之後承續關係。中華民國與巴拿馬的建交歷史長達107年。 我國註冊巴拿馬船隻總數428艘(包括長榮海運49艘及陽明海運10艘),2016年所繳規費總額約為254萬美元,我國為第5大註冊國,僅次於日本、中國、希臘及南韓。
中央社
2017-06-13
馬克宏旋風 橫掃國會大選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法國國會下議院國民議會(National Assembly)十一日舉行首輪投票,官方最終記票結果顯示,創黨僅一年、由新總統馬克宏領導的「共和前進黨(LREM)」和友黨「民主運動黨(MoDem)」聯手拿下卅二.三二%選票,大幅領先其他黨派。據估計,十八日第二輪決選過後,LREM及其友黨可望取得四百至四百四十五席,讓馬克宏達成掌握行政、立法兩權的「完全執政」目標。美聯社報導標題稱馬克宏為法國的「獨孤求敗(French see no one to counter Macron)」,很可能橫掃國會。 馬克宏競選時曾提出雄心勃勃的勞工、就業、經濟和社會改革計畫,從十一日的開票結果看來,未來他將可無礙地兌現這些承諾。在情勢一片看好下,馬克宏任命的共和黨籍總理菲力普(Edouard Philippe)也志得意滿地宣告:「法國回來了!」與法國同為歐盟兩大核心的德國,總理梅克爾也向馬克宏道賀,恭喜他的政黨獲得「大成功」,選舉結果乃法國選民「強烈地以選票支持改革」。 首輪與友黨拿32%選票 決選上看4分之3席次 國民議會共五百七十七席,掌握二百八十九席即過半,LREM得票率為廿八.二一%,盟友民主運動黨為四.一一%。其他主要政黨部分,傳統右派大黨共和黨斬獲廿一.五六%,極右派「民族陣線(FN)」為十三.二%,前總統歐蘭德所屬的傳統左派大黨社會黨遭遇重挫,加計其友黨的得票率仍未達兩位數(九.五一%)。極左派政黨「不屈法國(France Insoumise)」與法國共產黨則合計獲得十三.七四%選票。 多家民調預測,十八日決選過後,馬克宏陣營可望掌控下院四分之三席次,躋身法國近代史上最大國會多數之列。得票率居次的共和黨估計將有七十至一百三十席,恐未能一雪此前在總統大選首輪就出局的恥辱。瑪琳.勒班所屬的民族陣線估計可拿到一至十席。 選情最慘的社會黨可能一口氣丟掉兩百席,黨魁康巴戴利斯(Jean-Christophe Cambadelis)和此前代表該黨參選總統的哈蒙(Benoit Hamon)落選,前文化部長菲莉佩蒂(Aurelie Filippetti)與曾任外貿部長、內政部長的菲克爾(Matthias Fekl)也落馬。 不過,第一輪投票的棄權率逾五成(五十一.二九%),即四千七百萬選民中,前往投票者不到半數,仍是馬克宏未來執政的隱憂。法國政府發言人卡斯塔納(Christophe Castaner)表示,國民議會選舉的投票率僅四十九%,創下六十年來新低,可謂「這次選舉的一個敗筆」。
茅毅
2017-06-13
扁獄中遭遇是侮辱台灣人 柯P籲總統專案小組處理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12日赴台北市議會備詢。圖/張良一(資料照)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12)日赴市議會備詢,民進黨議員江志銘質詢,扁案是不是政治迫害?對此,柯文哲表示,這不需要實問虛答,陳水扁案件審判過程確實不符合程序正義,包括押人取供、教唆證人作偽證、中途換法官等,司法程序確實不公平,「阿扁在獄中的很多待遇,不是侮辱陳水扁,而是侮辱台灣人」,呼籲蔡英文總統組成專案小組處理。 柯文哲今天赴台北市議會接受總質詢,市議員江志銘詢問,陳水扁在審判過程中遭司法迫害,高雄市長陳菊番台南市長賴清德都呼籲特赦陳水扁,問柯文哲認為扁案是否為政治迫害? 柯文哲認為,這不需要實問虛答,陳水扁案件過程確實不符合程序正義,包括押人取供、教唆辜仲諒作偽證、中途換法官等,司法程序確實是不公平,他在其他場合有說過,國家必須往前走,過去要做一個總結,陳水扁需要一個公平的審判,讓大家可以服氣。 江志銘追問,柯文哲曾擔任陳水扁民間醫療小組召集人,是否願意呼籲蔡英文檢討扁案? 柯文哲說,他當年會去處理陳水扁的事,因為他認為陳水扁在獄中遭遇的待遇,「對阿扁的很多動作不是侮辱陳水扁、而是侮辱台灣人」,他是醫師,他覺得阿扁在獄中不需要這樣被對待。 他說,國家不應浪費太多時間在扁案,他的態度是讓國家繼續往前進, 「歷史只能承擔不能分割」,總統還是要負起最大的責任,呼籲總統出面組成專案小組,把事情做一個結束。
民報
2017-06-13
獨派:維持現狀不能讓國家正常化
資深媒體人王美琇(左)11日舉行《蓄勢——為受困的台灣》新書發表會,邀請凱達格蘭學校長金恒煒(右)等專家與會座談。(記者黃耀徵攝) 2017-06-11 16:06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為讓台灣擺脫困境,辜寬敏夫人、專欄作家王美琇今舉辦《蓄勢-為受困的台灣》新書發表會;她呼籲,國家領導人的心理必須先脫困,才能帶領台灣向前進,維持現狀並不能讓國家正常化。 資深媒體人王美琇(前左2)11日舉行《蓄勢——為受困的台灣》新書發表會,邀請凱達格蘭學校長金恒煒(前右2)、資深媒體人盧世祥(前右1)、台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張國城(前左1)等人與談。(記者黃耀徵攝) 辜寬敏夫人、專欄作家王美琇今舉辦《蓄勢-為受困的台灣》新書發表會,呼籲民進黨政府應積極推動公投法。(記者陳鈺馥攝) 王美琇指出,當前國家的困境非常深,台灣人必須共同思考問題、尋找出路,要脫困最重要一點是心理先脫困,國家領導人及政治菁英的心裡也要脫困。 王美琇表示,台灣社會推動公投法已經24年,目前法案還躺在立法院,民進黨立委竟在電視上說公投法通過會造成國際緊張,為何會有這樣奇怪的說法,這是政治人物心理上的自我限縮。 王美琇也批,維持現狀是 一種謬論,總統蔡英文說要維持現狀,但中國從頭到尾沒在維持現狀,國際上比以前更惡劣的封殺台灣,並壯大自己影響力,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非常值得商榷。 與會的金恆煒則說,有一個夢才能帶領台灣往前走,這個夢可以有不同形式,但內容就是台灣是一個國家。
陳鈺馥
2017-06-12
王美琇:台灣若有反中運動 中國將反省對台政策
2017-06-11 16:28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蔡政府兩岸政策「維持現狀」,林全內閣重用「老藍男」,台南市長賴清德近日更表明自己「親中愛台」。前總統府資政辜寬敏夫人、專欄作家王美琇今在《蓄勢-為受困的台灣》新書發表會上質疑,面對中國打壓不斷,為何台灣沒有反中運動? 資深媒體人王美琇11日舉行《蓄勢——為受困的台灣》新書發表會。(記者黃耀徵攝) 資深媒體人盧世祥。(記者黃耀徵攝) 王美琇表示,辜寬敏今日沒有出席新書發表會,是因為辜知道自己出來,一定會罵總統蔡英文,他也90幾歲了,乾脆就不出來說話。 王也質疑,中國對台打壓不斷,持續在國際上威脅台灣,台灣為何沒有反中運動,台灣若有從南到北的反中政策,將可讓中國反省這20年來的對台政策。 資深媒體人盧世祥批,台灣要脫困須先幫忙民進黨政府擺脫困境,蔡政府偏愛老藍男,本土派老綠男的意見蔡政府都不聽,也不敢推動公投法,這點值得商榷。
陳鈺馥
2017-06-12
空拍花東墜機 齊柏林罹難
〔記者王錦義、花孟璟、游太郎、李忠憲、鄭瑋奇、張菁雅、李欣芳/綜合報導〕過去廿年來,持續在空中用攝影機守護台灣生態的紀錄片導演齊柏林昨天不幸墜機罹難,享年五十二歲。 搭載導演齊柏林等三人空拍的直升機,昨墜毀在花蓮縣豐濱鄉長虹橋附近的一處牧場,花蓮縣消防局趕到現場,飛機只剩機尾及機翼殘骸。(消防局提供) 齊柏林昨清晨5點將所拍的「日出圖」分享給東華大學校長趙涵捷,太陽還隱沒在地平線下方,燦燦的日光已把東方低空雲層照亮,孰料,竟成齊導的「最後日出圖」。(趙涵捷提供) 紀錄片導演齊柏林(右)昨天不幸墜機罹難。(台灣阿布電影公司提供) 齊柏林團隊最後的空拍畫面曝光,齊柏林的隨行助理攝影陳冠齊在直升機飛抵花蓮上空時,還特別拍攝玉里鎮LINE給媽媽說:「這是媽媽的故鄉,好美」,沒想到之後直升機便墜毀,令人不勝欷歔。(圖:陳冠齊家屬提供/文:記者王錦義) 墜毀花蓮長虹橋附近 3人遇難 凌天航空公司一架Bell二○六型、編號B-31118的直升機,昨日由五十二歲的張志光駕駛,載送齊柏林及廿五歲助理陳冠齊,執行《看見台灣Ⅱ》電影空拍任務時,墜毀在花蓮豐濱鄉長虹橋西側二公里、秀姑巒溪北岸的海岸山脈山區一處牧場。 當時正在舊長虹橋上方進行維修、油漆工程的工人說,先聽到直升機的引擎聲,接著看到直升機從秀姑巒溪溪谷往海邊方向飛出來,但不一會兒就掉下山谷,「很像是迫降」,當時飛機已冒白煙,墜落後馬上起火,冒出巨大濃煙。 目擊者:飛機冒白煙 墜落起火 另名在住家二樓陽台的陳姓婦人說,先聽見飛機螺旋槳的聲音,抬頭就看到直升機飛到秀姑巒溪口,然後就以七十度角往下掉到溪北邊的山,接著就是火光跟濃煙。 花蓮縣豐濱消防分隊消防員徐照迪說,中午十二點廿三分接獲通報,趕往豐濱鄉港口村大港口長虹橋附近,結果在產業道路旁的一家牧場尋獲燒毀的直升機殘骸及已成焦屍的三具遺體。兩具遺體在機身內,另一具在機身旁二公尺處,遺體都完整,但已焦黑扭曲變形,飛機殘骸散落在方圓十公尺範圍內。現場只剩些許殘火,機身已燃燒殆盡、完全焦黑,只剩機尾跟機翼殘骸,機尾上有完整的編號B-31118。 三人遺體傍晚送達花蓮市殯儀館,齊柏林的女兒、妹妹等家屬看到焦黑的遺體痛哭失聲,只能先從身材大小研判齊柏林遺體,花蓮地檢署今天將採集DNA確認遺體身分。 25歲熱血助理陳冠齊 留下遺作 隨行助理陳冠齊的友人說,陳冠齊讀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時就很喜歡攝影,對生命充滿熱情,退伍後就加入齊柏林團隊,很驕傲能成為齊柏林的助手,昨天還特別在直升機上拍攝了玉里鎮的圖像,並LINE給媽媽說:「這是媽媽的故鄉,好美」,沒想到就成了最後的畫面。 凌天航空營業處長黃為君表示,齊柏林在上週申請飛行,前天就從台中出發到屏東,已經飛行三趟、共五小時。昨天再飛三趟,第一趟早上六點從屏東飛出去再折返,第二趟是早上八點從屏東飛往台東池上,第三趟則是十點四十六分再從池上臨時起降場起飛,預計沿花東縱谷北上到瑞穗、再沿秀姑巒溪谷往東飛行,至豐濱長虹橋後再南下返回池上,不料起飛一個多小時即與塔台失聯。 空拍折翼 蔡總統:台灣大損失 蔡英文總統除指示主責單位務必將事故原因調查清楚,並悲痛表示:「齊導的作品讓我們看見台灣的美好,也激勵更多人加入保育國土的行列,他的過世是台灣極大的損失。」 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執行長王興中表示,依照法規,五千七百公斤以下的飛行器可以不用裝黑盒子,因此這架直升機並未裝設俗稱黑盒子的座艙語音紀錄器(CVR)與飛航資料紀錄器(FDR),失事原因較難判斷。飛安會顧問鄭惠及、主任調查官李寶康等七人調查小組昨已趕到花蓮,預估今日上午抵達現場查看飛機殘骸及分布位置,一個月內發布初步報告。 中央氣象局表示,花蓮地區昨日中午以前都是雲量少的晴朗好天氣,能見度二十公里;上午十點平均風力從兩級開始增強至三、四級後,就一路維持到下午一點左右,期間最大陣風約為六級,應該不致影響飛行,失事原因令人費解。 黃為君指出,失事直升機是在二○○一年十一月廿三日出廠,機齡超過十五年,至今年六月六日止,總飛行時間四千六百廿小時,飛機每飛行一百小時即進行基本保養,最近一次是在四月十三日。機師張志光海軍出身,在軍中開反潛機,到凌天任職約十一年,飛行時數五千五百廿九小時。
自由時報
2017-06-11
成為美國第51州? 波多黎各5度公投
〔編譯陳正健/綜合報導〕美國海外屬地波多黎各十一日五度舉行公投,表決未來的政治地位,選民共有三個選項︰成為美國第五十一州、自由/獨立聯繫(free association/independence),或維持現狀。不過,這次公投不具約束力,合併與否仍需美國國會同意。 美國海外屬地波多黎各九日舉行公投的提前投票,監獄犯人在選務人員指示下投票。(法新社) 波多黎各共有三個主要政黨,包括執政黨人民民主黨、在野的新進步黨和波多黎各獨立黨。人民民主黨主張成為美國的一州,其控制的島內參議院於一月批准這項公投。 隸屬新進步黨的波多黎各總督羅塞洛一月上台時曾承諾,將致力終結與美國的長期「殖民」關係,並讓波多黎各成為美國的第五十一州。他告訴法新社,雙邊處於不平等關係,破產的波多黎各受到美國指派的管理委員會控制。 波多黎各於上個月宣告破產,深陷七百億美元(約合兩千一百一十九億台幣)債務危機,許多民眾將島上困境歸咎於華府。數十年來,波多黎各一直享有美國聯邦免稅優惠,吸引美國公司前來,但這項優惠於二○○六年取消,導致公司行號紛紛出走。 據估計,波多黎各過去十年約有五十萬人搬到美國本土,因為島上失業率高達十二%,物價之高令人難以負荷。另外,波多黎各人雖以身為美國公民為榮,能夠自由進出美國本土,但無權選舉美國總統或國會議員,美國國會擁有這塊領土的最後定奪權。 不過,反對建州的人士認為,如果成為美國的一州,波多黎各的財務將更陷窘境,因為當地必須支付數百萬美元的聯邦稅,並且失去島上的文化認同。執政的人民民主黨杯葛這項公投。
陳正健
2017-06-12
王美琇:發展經濟和國家正常化可以同時並進
李秉芳/台北報導 王美琇 (左) 今天舉辦《蓄勢:為受困的台灣》新書發表會,提出對台灣國家困境的一些想法。圖/李秉芳 新台灣和平基金會董事王美琇新書《蓄勢:為受困的台灣》今(11)日舉辦新書發表會。王美琇說,雖然書中多篇評論都聚焦在台灣的困境,但她盼望透過和讀者一起思考討論的是:「為台灣脫困的一百種方法」。王美琇直言,蔡英文總統提出要「維持現狀」是不可能的;而台灣國家正常化和「拚經濟」兩者,應該可以同時並進。 國家領導者走一步,民間要走幾十年 王美琇表示,她看到台灣現在國家困境這麼深,其實她認為一個國家的脫困最重要的是心理的脫困。台灣人民有一些心理上應該脫困的地方,尤其是國家領導人和政治菁英的心理,因為國家領導者走一步,民間要走幾十年,這些許多在從事社會運動的人都很清楚。 王美琇進一步說,以公投法為例,公投法從1993年在野黨推動,到現在24年了,比較像樣的修正案現在才進入立法院,還沒通過躺在那裡。她甚至聽到民進黨立委在電視上說,公投法會引起國際的緊張,讓她質疑「為什麼要自我限縮?」這就是心理上沒有脫困。王美琇也表示,如果立法院下個會期,民進黨還是不讓公投法修正案通過,就「大家看著辦」,下次選舉「謝謝再聯絡」。 另外針對兩岸關係,王美琇也直言,蔡英文提出的「維持現狀」其實是個謬論。她想問大家:「難道中國有在維持現狀嗎?」王美琇舉出許多實例,包括中國的潛水艇繞台灣一圈,在國際上比以前更積極打壓台灣,不斷壯大自己的國際影響力,「這些都是在改變現狀」。王美琇說,人的細胞每天更新,政治每天動態發展,她很懷疑要如何「維持現狀」,這樣的說法實在值得商榷。 行政權可以快速處理很多事情,就看要不要做 王美琇也表示,現在台灣除了有來自美國、中國的外部壓力,內部也有很多路線之爭。她聽到很多人認為,應該讓民進黨政府專注發展產業經濟發展、國家建設,至於國家正常化的議題,可以「慢一點,後面再來處理」。但也有一些綠營朋友非常心急,感覺台灣的國際處境越來越艱難,受到的打壓越來越強烈。 王美琇問:「這兩者難道無法同時並進嗎?」她認為當然可以,重點就是抓住時機往前推進。國家正常化的目標,在過去十幾二十年來都一直放在那,說要先拚經濟,她認為這是錯誤的。像是台南市長賴清德上任三個月,一夜之間就移除所有校園內的蔣介石銅像。王美琇說,行政權其實可以快速處理很多事情,只是看要不要用而已。 王美琇的《蓄勢——為受困的台灣》一書,共分為「歷史文化」、「政治重生」、「公民抵抗」、「社會正義」、「典範緬懷」等5大章,共收錄60篇文章。今天的新書座談會上,金恆煒、盧世祥、張國城等也都出席針對台灣的困境議題發表看法。
李秉芳
2017-06-12
安南正名「台江區」 賴清德:各區都應改
市長認同 北區、中西區也提「赤崁區」 〔記者蔡文居、楊金城、王俊忠/台南報導〕台南市安南區的社區、公民團體多年來推動安南區正名為「台江區」,前台江文化促進會理事長、市議員王錦德昨天質詢時,特別提出這個主張,市長賴清德 表示認同,並表示其他行政區也應該來調整。 對於賴市長的說法,多位區長都表示因為行政區還未整併,地方還沒想到區名更改的問題,但北區區長李皇興表示,如果未來北區與中西區合併,地方有改名為「赤崁區」的想法,因為北區與中西區的中心點約在赤崁樓位置,中西區區長陳勝楠也說確有此研究構想。 歷史遺跡 濱海6區改大北門、北門區 台南市濱海大北門的佳里、西港、七股、學甲、將軍、北門六個區現有總人口數僅約十六萬人,有可能未來整併成一個行政區。北門區長曾榮嘉說,大北門是過去倒風內海的遺跡,北門嶼也是平埔人活動的區域,日治時期並有「北門郡」,從地方發展歷史軌跡、地理環境、行政組織演變,未來如果整編新行政區,或許可以「大北門區」、「北門區」命名,但還是要尊重各區意見和區民的共識為主。 王錦德昨天在質詢時表示,安南區是原台南縣的安順鄉,併入台南市後,取安順鄉的「安」字及台南的「南」字,變成安南區,像是個「媳婦仔名」,迄今已七十年,大家也不知道取名安南,但卻是原台南市的最北邊,像東中西南北區,也只是一個方位,這是一個沒有意義的名字,鑑於過去安南區是台江內海的主要區域,直到一八二三年大水災,台江逐漸陸浮成為海埔地,台江包括整個安南區,未來行政區調整時,應該恢復歷史名稱,並正名為「台江區」。 賴清德表示,命名應該反映出台南做為台灣第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不一定只是安南區,其他行政區也應該來調整,例如像縣市合併後,東區在大台南並非真正就是「東區」,中西區也非真正的「中西區」,未來調整應該反映台南的歷史文化,讓大家來到台南,猶如進入一個歷史場域之中。 市長賴清德表示,未來區域重新劃分、命名,應該反映台南做為台灣第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記者蔡文居攝) 市議員王錦德主張安南區應該正名為「台江區」。(記者蔡文居攝)
蔡文居
2017-06-08
爭取榮總進駐屏東反遭批判 潘孟安透露傷痛記憶
潘孟安強調恆春半島醫療不足的問題比任何人都清楚。(記者侯承旭攝) 2017-06-08 09:41 〔記者侯承旭/屏東報導〕屏東縣長潘孟安昨天歡喜宣布成功爭取榮總進駐屏東市開設分院,不料反遭致恆春半島網友批判遺忘偏鄉,出身恆春半島的潘孟安透過臉書揭露傷痛過往,強調家鄉醫療不足的遺憾比任何人都清楚。 潘孟安昨天中午宣布,成功爭取榮總屏東分院確定落腳屏東市的大武營區。 潘的臉書卻湧入不少留言,指距離屏東市100公里的恆春半島,長久以來缺乏醫療資源,潘孟安和蔡英文都出身恆春半島,卻沒有為家鄉爭取醫療院所,原來縣府的施政早就遺忘恆春半島了。 潘孟安昨天深夜在臉書說,「七零年代的當時,墾管處剛成立不久,擔任解說員的阿姊,用著特有南國的熱情向遊客傳達她對家鄉的熱愛」,「記得那天,阿姊結束了解說工作、送走了那批歸國僑胞,她從返家的歸途中,出了場車禍,阿姊離開我們在候鳥準備來恆春過冬的旅途中」。 潘孟安表示,「我不敢說我比任何人還痛,但我知道一個個遺憾的家庭要的是什麼?當緊急情況發生時,後送的路程遠、醫療人力與資源的不足,造成的傷痛與遺憾,我遠比任何人都還要清楚」。 潘孟安強調,「榮總、義大⋯各級醫療中心的進駐,是長期努力的過程,但絕對不會是結果,腳步不會停在這裡,更不會因為這樣而忘記初衷,這是我心底的承諾!更是我從政以來的初衷!」
侯承旭
2017-06-08
賴清德「親中愛台」 鄭文燦:我「和中愛台」
桃園市國民黨議員林政賢要求市長鄭文燦表態,鄭文燦認為「和中愛台」是好方向。(記者陳昀攝) 2017-06-07 11:00 [記者陳昀/桃園報導]台南市長賴清德昨天被國民黨議員質疑「反中、台獨」立場時,反駁自己是「我親中愛台」,今天桃園市國民黨議員林政賢也要求桃園市長鄭文燦表態,鄭文燦說,他認為「和中愛台」是好方向。 桃園市國民黨議員林政賢要求市長鄭文燦表態,鄭文燦認為「和中愛台」是好方向。(記者陳昀攝) 鄭文燦為賴清德解釋說,愛台和親中本來就不衝突,他認為,以現況來說,和中才能保台、挺台,如果把和平當成最高價值,「和中愛台」是好方向。 鄭文燦會後受訪表示,他認為台灣、中國仍須有善意的互動,希望推動「兩岸共好」,而所謂「和中愛台」對台灣發展很重要,其內涵是不媚中、不抗中,這也是比較務實的選項,但不能放棄民主底線,仍要堅持彼此尊重的前提,並追求和平現狀。 「他講親中喔?」雖然得知賴清德說出親中愛台,鄭文燦略顯驚訝,但他仍再度為賴清德解釋說,「他應該只是想表達對中國沒有敵意,我對此不做任何政治解讀。」
陳昀
2017-06-08
都更肥滋滋 國語日報爆權鬥
董事會改選惡鬥 董事長鬧雙胞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創刊七十年的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疑因爭奪都更後上看百億的龐大利潤,鬧出家變,第十九屆董事會二月底任期屆滿,卻拒不下台,不但董事長鬧雙胞,現任董事長林昭賢更以社方名義提起民事訴訟控告四位董事。教育部終身教育司司長黃月麗昨天表示,董事會如無法完成改選,教育部將依法介入,選任臨時董事、代行職務接管,最嚴重可廢止設立許可。 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疑因爭奪都更後近百億元的龐大利潤,鬧出家變,三月召開的董事會因現任董事長林昭賢未出席,造成新選出的董事長曾永義(見圖,資料照)當選無效。 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疑因爭奪都更後近百億元的龐大利潤,鬧出家變,三月召開的董事會因現任董事長林昭賢(見圖,資料照)未出席,造成新選出的董事長曾永義當選無效。 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疑因爭奪都更後近百億元的龐大利潤,鬧出家變,三月召開的董事會因現任董事長林昭賢未出席,造成新選出的董事長曾永義當選無效。(記者方賓照攝) 國語日報是財團法人,登記資產共十三億元,主管機關為教育部,依其捐助章程,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是由國語日報社公司解散後所餘資金捐助成立,董事會共有十七席董事,其中十一人為常務董事,互推一人為董事長,董事任期三年,為無給職,可支領車馬費。 資深員工透露,董事會分為三大系統,包括台灣省教育廳、學者與報社的高階主管,過去省教育廳時代有四席官派董事,但在民國九十四年移交由教育部主管之前,修改章程拿掉了官派董事,董事有年齡上限為八十歲。 林昭賢任期屆滿 拒不下台惹議 國語日報董事會任期在今年二月廿八日到期,林昭賢在二月廿日發出通知,預計三月六日召開董事會改選新董事,卻在二月廿一日以連續兩次未出席董事會為由,火速把中研院院士曾永義、教育部督學陳清溪等四名董事除名,且緊急發函暫停董事會,但「反林派」董事仍如期出席開會,並選出新董事會和董事長曾永義,林昭賢未能當選常務董事,無法連任董事長,十五位新董事還發表公開信力挺曾永義領導國語日報。 隨後林昭賢則以國語日報名義提起民事訴訟,要求法院釐清被除名的曾永義等四人是否具董事資格,且以訴訟進行中,繼續執行董事長職務。 教部不排除接管 最重廢止許可 黃月麗表示,董事會是最高權力機關,重大事項要由董事長召集會議,改選曾永義出任董事長的會議因非林昭賢主持,未符法定程序因而認定無效。國語日報董事會採取登記效力,現在法院登記的仍是董事長林昭賢和第十九屆董事,教育部已在五月五日發文要求儘速完成改選,但迄今仍未完成改選。 都更近百億利益 工會憂遭掏空 林昭賢任內有兩項行為引發爭議,首先,去年十月間國語日報董事會修改捐助章程,董事長年齡上限為八十歲,新增若任期中屆齡可任職至任滿,並將任期由三年延長為四年,但因有其他董事陳情指未達共識,教育部並未核准,卻也因此卡住林昭賢的連任之路,林昭賢現年七十九歲,即使順利連任也只剩一年任期。 其次,去年七月間林昭賢代表國語日報與建設公司簽約合作都更案,外傳此一都更案的龐大利益就是董事會改選惡鬥的導火線。國語日報產業工會昨天為此發出「數十億都更利益肥滋滋,誰賺走?滿城風雨」的聲明,理事長王福鈞呼籲董事長林昭賢應對資產是否被掏空公開說明,也要求教育部應出席董事會,保障員工權益。
林曉雲
2017-06-08
«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徐榛蔚說明會被罵爆!災民當場「躺平」、多人離席抗議
自由時報
中國「移民實邊」的現代版
李筱峰
大罷免後聚焦四個優先 賴:台灣社會須休養生息
鄒景雯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解答「台灣地位未定論」
李筱峰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