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觀點

《基隆二二八屠殺》

《基隆二二八屠殺》

3月8日是「基隆屠殺」之日。中國國民黨及其藍民不敢面對歷史,否認有屠殺。以下我重貼8年前的舊文,看看我引用的史料哪一段是錯誤的? 《基隆二二八屠殺》 (原載2016.4《民報》電子報) 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又被稱為「二二八大屠殺」。用「屠殺」(Massacre)來形容二二八事件是否合理?如果我們以死傷極為慘重的基隆地區發生的情況來看,答案就應該不言可諭了。 以下我們試舉當時人的見聞來瞭解,這些都是一手史料: 三月八日下午,國府軍整編二十一師的增援部隊抵達基隆;從福州運來的憲兵第四團的兩個大隊,亦乘「海平輪」登陸基隆港。同時,二十一師的另外三千名部隊,也在高雄登陸。從此展開了一場「血的大肅清」(《朝日新聞》調查報告用語)。 台灣史學者楊逸舟,根據一位基隆市民敘述軍隊登陸基隆後的情形,這樣描述: 「登陸的士兵對著碼頭工人與苦力,未加任何警告就突然用機槍掃射,瞬時有數十名、數百名的工人應聲倒下,悲鳴與號聲四起。市民見狀,便亂奔亂竄,慢一步的人就成為槍口的獵物。惡魔突然降臨,橫掃市街,死傷者倒在路面,到處皆是……。」(詳見楊逸舟,《台灣と蔣介石》,頁130) 楊逸舟又記述著: 「數百名被認為暴徒的人們,足踝被貫穿鐵線,三五人一組被拋進海中。有時,十數人一組,用鐵線貫穿手掌,有的已氣絕,有的半氣絕,統統綑成一團,拋入海中。不數日,無數的無名屍像海綿似地吸飽海水,浮上海面,漂到海邊來。」 前引楊逸舟的敘述,與「台灣旅滬六團」的報告情節完全符合。旅居上海的六個台灣同鄉團體,於事件中組團回台進行了解調查,提出〈台灣旅滬六團體關於台灣事件報告書〉,例舉許多殘酷無倫的屠殺方法,其中關於基隆部分這樣記述: 「基隆軍隊用鐵絲穿過人民足踝,每三人或五人為一組,捆縛一起,單人則裝入麻袋,拋入海中,基隆海面最近猶時有屍首。」 住在基隆的許曹德,當時年僅十歲。軍隊登陸當天,他躲在門縫邊,窺見殺戮的鏡頭,以下是他的片段回憶: 「我不知道什麼時間軍隊登陸,但聽到風聲,家裡準備緊閉店門、防止意外的下午,便聽到南榮市區方向傳來可怖的槍聲、人群奔逃嘶叫聲、軍隊對行人吆喝站立聲、不斷的雙方向射擊聲。從店門的縫隙看出去,看到軍隊舉槍對任何起疑的人物,無論大人小孩一律射殺的恐怖鏡頭。我軟躺在門邊,趕快爬進後面臥房,一聲不響地掩臥在被褥中,母親、大哥也躲到後面天井的醬菜倉庫。直到黃昏,我們仍然不停地聽到外面恐怖的槍聲、機關槍聲、抓人的命令聲、喊冤枉的呼救聲,子彈甚至都打到店門,樓房外牆柱子也感到軍隊槍托的碰撞聲。直到深夜,整個市區戒嚴,平常晚上必然聽到的盲人按摩的幽怨吹笛聲、行人聲、馬路卡車聲,一下戛然而止,化為死城。第二天,恐怖加劇,街上任何人物移動、任何抗拒,當場射殺。我們聽到附近軍隊衝進巷子、民房,搜捕嫌疑人物。我們偷偷看到馬路上一批批青年在槍尖下押向市區,看到一輛輛軍用卡車載著面露恐懼的青年駛向市區。我們看到馬路邊從昨天躺臥到現在,今天又增多的一具具屍體。我看到比戰爭時期被轟炸、被飛機射殺的場面,更驚怖百倍的鏡頭:射殺一個人就像踩死一隻螞蟻一樣。我們整天都活在極度的恐懼中,不知這些野蠻軍隊,會不會衝進我們店裡搜捕。我看到媽媽從未如此害怕過,只看她不斷唸大悲咒、唸阿彌陀佛。我們最怕大哥發生意外,他們鎮壓軍隊懷疑的對象。此時,任何二十幾歲的台灣人,只要踏出門口,休想活著回來。」(詳見許曹德,《許曹德回憶錄》,頁117) 當時奉派來台的整編二十一師的副官處長何聘儒,參與了這次來台的「平亂」之後,以其親身經歷,寫下〈蔣軍鎮壓台灣人民紀實〉的回憶文章。先看看何聘儒描述部隊從基隆登陸後的情形,不僅濫殺無辜,而且有些部隊出現「官兵變成強盜」的情形: 「三月八日午前,四三八團乘船開進基隆港,尚未靠岸時,即遭到岸上群眾的怒吼反抗(按:實際並無反抗情事)。但該團在基隆要塞部隊的配合下,立刻架起機槍向岸上群眾亂掃,很多人被打得頭破腿斷,肝腸滿地,甚至孕婦、小孩亦不倖免。直至晚上我隨軍部船隻靠岸登陸後,碼頭附近一帶,在燈光下尚可看到斑斑血跡。」 「部隊登陸後,即派一個營佔領基隆周圍要地,並四出搜捕『亂民』。主力迅即向台北推進,沿途見到人多的地方,即瘋狂地進行掃射,真像瘋狗亂咬。…」(原載於《文史資料選緝》第十八輯,轉引自鄧孔昭編,《二二八事件資料輯》,板橋:稻鄉,1991) 中國記者王思翔,二二八事件發生時人在台灣,親歷了這場悲劇。他在《台灣二月革命記》(原名「台變目擊記」,後改書名為「台灣二月革命記」,中國上海:動力社,1950)中,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史料。以下是他對三月八日在基隆的大屠殺的見證: 「三月八日,血腥的日子,國民黨援軍從上海和福州奉秘密的緊急命令調來,軍官們沿途編造謊言鼓勵了士兵們的殺氣。八日下午,他們從基隆上岸,大殺一陣過後,連夜向著沿途市街、村莊中的假想敵,用密集的火力掩護衝鋒而來,殺進台北市。」 軍隊施行「報復」的情事,普遍發生,記者王思翔報導的以下這個個案,可見一斑: 「在基隆,有一位外省人曾對我慨嘆『報復』之可怕:軍隊上岸了,他們把所捕得的『俘虜』剝掉衣服,令其赤身跪在十字街口,然後用皮鞭和鐵絲、槍托去抽打,一邊用審判官的姿態拷問:『你為什麼造反?』『你們台灣人敢反叛中國?』……被拷打者既不懂得話,即使懂得也無法辯解;於是,在圍觀的外省流氓群拍手稱快之下,活活地打死了。那位敘述這故事的人說,他個人至少親見過兩起這樣的事。」 各種捕殺整肅在全島普遍進行,或未經審訊即公開處決,或秘密處決,真是罄竹難書。以下摘引記者王思翔的報導: 「配合著公開的大屠殺,還有掩耳盜鈴式的秘密的恐怖手段。在基隆、台北、台南、高雄等地,尤其是基隆、台北,大逮捕隨軍事『佔領』而開始。首先是起義領袖、工人、學生、地方士紳,以及參加統治階層派系鬥爭的反對派,並及於不滿國民黨統治和不同為惡的外省籍人員,一經逮捕,多不加訊問,立即處死:或裝入麻袋,或用鐵絲綑縛手足,成串拋入基隆港、淡水河,或則槍決後拋入海中;或則活埋;亦有先割去耳、鼻及生殖器,然後用刺刀劈死者……。每夜間,均有滿疊屍體的卡車數輛,來往於台北─淡水或基隆間。至三月底,我在基隆候船十天,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從海中漂上岸來的屍體,有的屍親圍坐而哭,有的則無人認殮,任其腐爛。」「據一個基隆市警察局小職員(後來開小差了)告訴我,就他目睹耳聞所及,單就基隆市警察局而言,在要塞司令部指揮下,投人入海者達二千餘人。」 看過這些歷歷史料,這不叫屠殺,什麼才是屠殺?只是,「港都夜雨」的基隆,曾經在那一年,駝負着台灣史上的腥風血雨…。 基隆子弟,台灣子弟,不能忘記,不能忘記!
李筱峰 2024-03-09
取名真的很重要

取名真的很重要

取名真的很重要,tAIwan 這名字已經預示了台灣就是要靠著種頂尖技術吃天下。
蕭瑩燈 2024-03-09
為什麼相信媒體傳達給你的資訊?

為什麼相信媒體傳達給你的資訊?

看那個蘇丹紅,相關新聞跟之前西布特羅一比較,感觸頗大。 我這些年都在教學生,你為何相信這則新聞所說,為什麼相信媒體傳達給你的資訊?憑什麼相信這則分享為真? 「你基於哪個理由去相信?」 多數學生的回答都很有趣,非常直接且淳樸,對這世界抱持的惡意很小。是啊,那怎麼長大後,卻會基於意識形態,對不同消息有這麼大的信任差,仇恨又從哪來? 不就媒體灌出來的。 只要你有在檢驗單位待過,或自己去檢驗過,曾經去做過檢驗,不管這是物理化學生物哪一種,基本邏輯應該都一致。然而我也發現,在學校幾乎沒人理解,除了跟我類似背景,其他人可說無。 媒體為何有很大的責任?因為他們闡述這些添加物的邏輯,是依照事件強度,也就是自認嚴重程度來做,而這些資訊的來源,又回歸到自己創造的淺碟式媒體環境。負面循環,攪臭一池水,自己又拼命喝,鬧肚子就全部吐回去,怎麼可能得到有意義的資訊。 我之前幾篇講過,正面表列跟負面表列,有其不同的意義,在蘇丹紅跟西布特羅中,沒看到哪家媒體去談。新聞最愛談的是什麼? 毒不毒,對身體傷害大不大,禁不禁。 毒,是感覺,覺得很毒,那就是一點都不行。 對身體傷害,憑印象,認為這很大,也是一滴都不可以。 禁,還是憑感覺,回歸意識形態,應該對某A國全面禁止,對B國則是不能禁。 媒體跟愛分享的就是源頭,別撇清自己的責任。 檢驗是客觀、科學的,所有的檢驗程序,其目的皆為取得一個數字,數字用來判斷解讀,而數學不會就是不會,不然怎麼會有人說有2%就代表其他98%可能存在,還理直氣壯的對世界級科學家嗆聲。 這比指導英國女子高爾夫職業選手的那位阿伯還扯,人家起碼還打過幾十年,你這立委連國中統計都不行。 檢驗只是手段,解讀跟後續處理才是重點。解讀的第一步,是應不應該要有,而不是有沒有影響。例如,我以前跑過的一個客戶,純水中應不應該有金屬離子?當然不應該,所以含量很低,低到不影響生產,負責生產純水的廠商就可以說沒差? 難怪出貨去C國的,一堆狗屁事件一個比一個嚴重,因為大家都說沒差,可以用就好。 食品的邏輯一樣,蘇丹紅跟西布特羅的問題是,這玩意應不應該出現在食品裡?如果不應該,那麼含量高低,是否影響健康,壓根不該出現在討論當中。今天要因為瘦肉精,去禁止美國牛肉進口,同樣邏輯就該用在禁止中國添加物進口。 哪有一談到中國,就開始說吃這也還好,根本廢話。我也知道致癌風險,理論上天天吃含有蘇丹紅的蝦味先,不會有太大疑慮,擔心癌症前先擔心零食吃太多比較合理。 問題在蘇丹紅這玩意該不該出現在食品添加物裡,瘦肉精也是,若你覺得不該,後續處理應該都要一致。 我之前講正面、負面表列的意思就在此,你想討論某個物質該不該添加,可以基於很多理由,毒性只是其中之一。給家畜家禽吃的飼料,某些添加物其實對人體不好,甚至有毒,若我們將代謝量算進去,宰殺時幾乎都不存在了,低到完全可以忽略,那到底該不該加? 如果處理到最後,出貨到我們餐桌上時已經不存在,那這要不要在意?媒體不談,他們談的是,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的某個流程中的某一個添加物,「唉呦這好毒,能吃嗎?」 因為這樣才有流量,最後媒體自己也失去對資訊的識讀能力,自己沉溺在自己製造的垃圾海洋中。 當初塑化劑鬧這麼大,不完全是毒不毒的問題,而是食品中怎麼可以添加工業物質?這才是第一步,添加物還真的很毒,這是第二步。 談食品之所以這麼令人煩躁,說穿了就是一般人在意的是毒不毒,對身體有沒有害。這看來很有道理,普通人只在意這個,所以真正的問題在哪? 問題在毒性,這玩意到底是什麼?為何每次食安事件,總有萬用梗一氧化二氫吃太多會中毒?毒性的重點在劑量,毒藥用水1000倍稀釋3次,含量變成億分之一。 所以到底有沒有毒?我在學校談到最後不想講的原因,就是最後還問這問題,然後恐懼萬分,覺得上週吃了幾根蝦味先,得癌症機率100%。 害怕,那就禁止吧,把這些物質當作根本不能存在,一切都沒問題。 那好,為何遇到中國又要轉彎,說這沒那麼嚴重,不該全面禁止。是啊,當初瘦肉精事件,好像另一個陣營就這樣談的,你們當初又怎麼說。 意識形態的干擾之所以可怕,媒體的自我毀滅為何如此糟糕,道理在此。 我的重點一向在,當你決定要做出這項禁止、不禁止的決定,其後果就要擔,風險就得要承受。 欠缺媒體識讀能力的下場,就是以為自己要有一切好處,壞處都能由其他人擔,做不到就是政客的錯,自己只有那一票的微小責任。 民主的崩壞來自於不負責任的民眾,不負責任的民眾將成為獨裁的柴薪,期待救世主拯救,而非自我救贖。  
王立 2024-03-09
總統投票二輪制的問題不在違憲,而在於蠢

總統投票二輪制的問題不在違憲,而在於蠢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 圖/中央社   號稱專長是通訊傳播法規,曾在清大開授「媒體探索與反思」課程的國民黨新科立委翁曉玲擁有不少東西,唯獨沒有禮貌跟常識。她質詢陳建仁時,說出「質詢就是上對下關係」,此話一出,立院當下畫風匹變,幾乎像是穿越到明朝,目睹誅殺文官、公開庭杖的模樣。 說來諷刺,空有德國法律學位卻毫無半點人文精神素養的翁曉玲認知中的「民意代表」就是這樣子,她咆哮、侮辱,自以為上對下。她對人的基本假設與現代法治國家精神不同,後者認定除非在特定環境,如軍隊之中,否則人跟人之間理應平等,不應該有上對下的權力關係。 翁曉玲只不過當個不分區立委,就開始覺得行政院裡每個人都是她的下屬,真不敢想像她又是多看不起一般老百姓。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指出,翁曉玲臉書文章出現2處「低級錯誤」,並諷刺說不難想像「翁博士」的論文品質。 圖/圖擷自吳思瑤Threads   以輸不起聞名的政黨 作為 2024 正副總統敗選、國會勝選的政黨一員,翁曉玲近日又忽然開始覺得「總統非得要得到超過 50% 民意支持」不可。於是她語出驚人的表示,應該把總統副總統選舉改成二輪制,亦即先從多組人馬中選出最高的兩組候選人,然後再進行一次選舉。 我們先暫且先不提這個意見有多擾民,且有多麼不必要,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國民黨與民眾黨自從 2023 年中旬,就開始急著破壞台灣既定的政府體制。他們好像已經預知自己總統選不贏,但預估藍白即將瓜分多數立委席次,於是每天餓飽吵要把台灣從特殊總統制(或稱雙首長制)改成「內閣制」。 內閣制與總統制各有其優點,而按照憲法,台灣現行體制人民可以直選總統,這是不可輕易剝奪的權利。更重要的是,在這個身分認同激烈衝突、且黨國恩庇體系盤根錯節的小島上,自解嚴以來,「總統選舉」一直是我們得以保護台灣主權的最後堡壘。 台灣人素來有把總統票投給他們相信「最能保護台灣主權」的人選,但立委票、政黨票與總統票分裂的傾向。 而在 2004 年開過「叭叭夜市」,在路上掛滿仇恨標語的國民黨,郭素春那句破音的「選舉無效~~~~」彷彿還在耳際,她的兒子洪孟楷已經進入國會。國民黨向來就是個輸不起的政黨,即使喇叭聲音會擊碎民主體制,也在所不惜。 在國民黨覺得「修憲改內閣制」勞師動眾沒戲唱之際,深信自己「上對下」的翁曉玲異想天開,想出了「總統投票二輪制」。不管她的理由說得多麼冠冕堂皇,說什麼人民的民意必須被充分表達云云,其實就只是 2004 年叭叭夜市以及 2006 年紅衫軍運動的延續 —— 國民黨,輸不起,因此他們要求中途修改遊戲規則。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3月1日在立法院質詢行政院長陳建仁,場面一度火爆 圖/擷取自國會頻道YouTube頻道 又不是歐洲的規定就比較優越 翁曉玲的提議被部分法界人士斥為「違憲」,但仔細看憲法增修條文第二條: 「總統、副總統由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全體人民直接選舉之,自中華民國八十五年第九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實施。總統、副總統候選人應聯名登記,在選票上同列一組圈選,以得票最多之一組為當選。」 本條文其實只說明了三件事: 一,台灣人民有權直選總統、副總統。 二,總統、副總統要聯名一起選,不能分開選。 三,總統、副總統票多的贏。 這些聽起來都像是廢話,但全世界有這麼多民主國家,基於歷史偶然與各種理由,選制也是千奇百怪,台灣人民之所以能夠進行現在這種樣子的大選,確實應該歸功(或者歸咎)於憲法這些貌似廢話的規定。 譬如,內閣制的國家,像是德國,不能直選國家元首,而只能由國會多數政黨、或聯合幾個政黨組成內閣。講起德國大家覺得很進步,很棒,但台灣人似乎有個錯覺,認為歐洲老牌民主國家比較知道自己在幹嘛,但 —— 至少在選制上 —— 事實絕非如此。 為了避免威瑪共和的前車之鑑,德國選舉制度混合了單議席單票制和比例代表制,另外還加上「超額席次」,搞到複雜得不得了,結果是導致每次開票結束之前,德國人都不知道到底會有幾席國會議員,本來應該是 598 席,但最後都變成不確定的數字,往往超過七百人。因為搞得太複雜,德國社會不得不重新審視選制的問題。 那麼,世界上唯一一個兩輪投票選總統的法國,也就是自認上對下的翁曉玲唯一可以拿來說嘴的效法對象,又是怎麼回事呢?翁曉玲有所不知的是,法國從來都不是因為追求絕對多數才搞出兩輪投票制,而是因為從法國大革命以來,政黨林立多如牛毛,以至於如果不先淘汰一輪,根本選不出總統。 德國跟法國這些我們看來莫名其妙的選舉規定,都不是因為他們是比較偉大卓越的國家「先行參透了天機」,而是他們受到歷史與自身條件的限制使然。為何台灣要做無謂的修改?這樣造成的人力物力浪費,不也是全民買單嗎? 更有甚至,很多國家其實人民只負責選總統,副總統由當選的總統任命,人民「可以連副總統一起選」並非理所當然。說來諷刺,如果憲法從來沒有要求正副總統都要人民「直選」且「同時選」,藍白就沒理由去君悅飯店演那齣鬧劇了。 以美國為例,事實上美國「選舉人團」並非「同時選出總統跟副總統」(儘管他們會成組搭檔參選),此外,攸關下任總統當選與否的「選舉人團聯席會議」按照傳統是由「現任副總統召開」,在兩千年初,高爾與小布希競選時,美國人第一次注意到自己百年來好像都沒發現這裡有個漏洞 —— 要是現任副總統剛好也是下任總統參選人而且輸了,擺爛不召開聯席會議怎麼辦?憲法根本沒告訴你這時候要叫誰來收拾殘局,理論上國家就只能停擺。 這個天大的漏洞在當年透過高爾願賭服輸的「運動家精神」安然落幕,但又在川普連任失敗時重演,川普試圖慫恿彭斯拒絕召開聯席會議,來阻止拜登上台。還好彭斯想一想之後,覺得做人不能這麼不要臉,還是去召開了會議。 以上這些案例,說明了民主國家中,選舉制度不盡如人意、不完美是常態,並不是民主比較久的國家,其制度就一定比台灣更好。美國的選制要是放到台灣,我保證「輸不起而且不要臉」的國民黨至今都還在完全執政。 並不是所有憲法沒說、而且很笨的東西都違憲 憲法增修條文第二條字面上的意思是「總統、副總統票多的贏」,似乎暗示「不需要絕對多數」,只要「相對多數」就算是有效的當選。當然,如果考慮到法國根本沒在跟你管什麼相對絕對多數,只想選得出總統,台灣討論二輪制根本就沒有必要,而且很笨。 如果我們只從字面上解釋憲法增修條文,必然會得到一個結論: 翁曉玲提出的總統應符合「絕對多數」民意基礎,是個沒意義的假議題。 但是,儘管這是個假議題,並不表示翁曉玲的提議「必然違憲」。這必須回到憲法作為「根本大法」的用處何在,首先,它必須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不受其他位階更低的法律或者政府的作為侵害,其次,它應該要鞏固國家主權不墜,第三,它有義務讓國家各機關之間得以遵循合理且前後一致的規則。 那麼,當翁曉玲提出把總統大選變成選兩次時,她對憲法增修條文的「額外擴張」是否必然違憲呢?並不一定。 如果憲法的第一目的真的是節制國家權力,保護人民不受國家侵害,那麼憲法條文的詮釋,在不嚴重違背字面上意義、亦即不刻意「反其道而行」的狀況下,確有解釋空間。 就像是「18 歲公民權」議題,2022 年付諸公投,反倒讓台灣成為世界上少數 18 歲至未滿 20 歲公民不能投票的民主國家,這關乎憲法 130 條內容: 「中華民國國民年滿二十歲者,有依法選舉之權,除本憲法及法律別有規定者外,年滿二十三歲者,有依法被選舉之權。」 表面上看起來,這是規定「年滿二十歲國民能夠投票」,但如果以保障人民權益、順應時代變遷的觀點來看,憲法並沒有說「未滿二十歲國民不能投票」,它只有說它保障「年滿二十歲的國民可以依法投票」。以造福國民的角度來說,若能提起釋憲,就有機會不靠修憲解套。法律學者林佳和便是採取以上觀點,認為付諸公投或修憲,反而會導致 18 歲公民權遙不可及。 因此,我在此呼籲的是,當我們遇到「政治常識問題」(或者,以翁曉玲的狀況,應該稱為「政治無常識」問題)時,不要太快搬出憲法當做萬靈丹,因為首先這種粗暴的解決方法等於斷絕了我們在其他進步議題上合理運用憲法詮釋的空間,更違背了憲法的精神 —— 憲法本身並不懲罰蠢貨,它連蠢貨犯蠢的自由都保護,就像翁曉玲這種人。
蕭良嶼 2024-03-09
是歧視嗎?

是歧視嗎?

是歧視嗎? 中國國民黨立委近日提案將中國籍配偶入籍年限從6年縮短到4年,宣稱一般外配只要4年就能拿到身分證,中配卻要6年,這樣是歧視中配,民眾黨也表示支持。 對此,一名嫁到台灣桃園市的中配「摩莎淺淺」曝光中國內地嫁到上海、港、澳等地的入籍年限,狠狠打臉藍白「歧視說」,直言「台灣其實對陸配已經很友善了」! 她說:「據我所知,中國內地嫁到澳門,要11年,且沒有身分證之前是不能工作的,不能享受醫療的。嫁到上海、北京要10年才能拿到,還有年齡的條件,年齡越大條件就越苛刻,然後像是深圳阿,這些也是有年限的,只是說沒有上海、北京那麼長。另外嫁香港呢,也要7年,跟澳門一樣沒有身分證很多事不能做,我不知道這些法條有沒有改,但我有一個嫁去香港的同學,她說等了7年才領到身分證,領到才敢去生小孩,還說羨慕我嫁來台灣,沒有身分證還能有生育獎勵和育兒津貼。看完這些,你們覺得到底誰在歧視中國人?」 摩沙淺淺說道:「陸配嫁來台灣,沒有身分證之前,除了不能投票、買房不能登記自己名字,基本上大部分權利幾乎都跟台灣人一樣。」 她更批那些說台灣政府歧視中配的人以及號召要去抗議的部份中配,指中國人嫁到美國、日本都有5年年限,且沒拿到身分證之前不能享受那些國家健保醫療等各種福利,「但我倒是沒有看過嫁去美國或日本的中國人去跟美國、日本的政府抗議,說他們是赤裸裸的歧視,我真的沒見過。事實上,很多國家針對中國的移民政策都是有差別待遇的,這些都是可以查到的,我認為這是中國人自己要反思的地方,怎麼有些人自己不反思還去罵人家是歧視?」
王定宇 2024-03-07
台灣發大財

台灣發大財

台灣發大財 股市上20,000點,我沒有台積電的股票,也沒有聯發科技的股票,當年因為也沒有任何一張聯發科技的的股票,被罵說憑什麼出來反對紫光買聯發科技,要買的人說好,要賣的人也說好,政府也說可以,你們在反對什麼? 我是台灣人,當台灣股市賺錢的時候,周圍的相關產業都會受益,還有稅收會增加,薪水也會提高,股票市場是經濟的櫥窗。 有財經媒體要採訪我,我不好意思答應,因為我只買一隻006208,我做什麼事情都很笨,放了很久很久,大概都是50以下的時候買的,現在90了! 什麼是台灣發大財? 這就是台灣發大財!
李忠憲 2024-03-09
舔中讓台股8年不進反退 脫中讓台股破2萬點

舔中讓台股8年不進反退 脫中讓台股破2萬點

舔中讓台股8年不進反退 脫中讓台股破2萬點 尹啟銘在上任前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明確說只要台灣好好舔中,股市可破2萬點。結果是從9300點狂瀉、跌破5000點。尹啟銘連忙說是開玩笑,怪大家記憶太好。 賴清德當選後,尹啟銘投書中國時報唱衰台灣,去中化後何去何從。結果是一路飆漲,直上2萬點。 馬政府8年期間,全力舔中、跪中,台股從9309點跌至8095點,一度跌破5000點;縱然曾經觸及1萬點,但始終沒站穩過。 蔡政府努力脫中,儘管舔中仔瘋狂唱衰。但台股就是從8108點漲破2萬點;馬政府時期遙不可及的萬點天花板,居然是蔡政府時期的樓地板,而且是長期站穩1.5萬點。  
曾韋禎 2024-03-09
相親大會

相親大會

20240308 相親大會 9天後,在北京有場相親大會,有中國的朋友覺得不錯,希望我介紹台灣熱愛中國的朋友可以去參加。現在訂機票還來得及。 幾個名詞也許連台灣的親中派都看不懂,我來好心解釋一下: 985: 1998年5月4日,江澤民在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中,提出中國需要有具有世界水準的一流大學,「985工程」便因此產生。此項教育計畫目的是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著名高水準研究型大學,建立新的管理和運行體制,集中資源,發揮特長。「985工程」一共有39所大學,是中國地區中的頂尖名校。 211: 早在1990年代中期,中國為了「面向21世紀打算重點建設約100所左右的大學」,遂從各地挑選約100所大學列為國家的培育重點,「211工程」共115所大學(112所大學及3所軍校),其中也包括「985」的39所大學。因此,所有「985大學」都是「211大學」,但「211大學」卻不一定是「985大學」。 QS200: QS世界大學排名前200名的大學。2024年QS世界大學前200大排名-中國有七所: 1.北京大學, 2.清華大學, 3.浙江大學, 4.復旦大學, 5.上海交通大學, 6.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7.南京大學, 8.武漢大學。 家庭資產3KW:家庭資產3000萬人民幣。以此類推。 收入200W:年收入200萬人民幣。 如果你心向人民祖國,很好,但是男的一定要有錢,女的要有高顏值與高學歷,而且要年輕,否則人家也不想要你。簡單說,如果你是沒錢男或沒顏女,你去親中不會有任何好處,望週知。  
印和闐 2024-03-08
冷靜看待掛號費調整

冷靜看待掛號費調整

衛福部3月4號宣布取消掛號費高於150元上限要報備後,各方壓力排山倒海而來,醫界實在有話要說。 首先依法而言,掛號費是行政費用,不是醫療費用,衛生局只有權審查核准醫療費用,無權審查核准掛號的行政費用,雖然14年前有所謂掛號費高於150元必須以公文通知衛生局的規定,但這只是「報備」性質,有些縣市衛生局將這規定擴大錯誤解釋為「核准」權,造成縣市不同調與混亂,這一點,衛福部部長與醫事司司長都有明白解釋清楚了,公文只是明確法令依據罷了。 次依理論述,幾十年來百物飛漲,人事成本也大幅提昇,基本工資都不知已經調高多少才次了,醫療院所行政成本已經大幅增加,再加上健保給付不但沒有調整,更甚且七折八扣,醫療院所已經在淌血了,只能自救提高掛號費以求自保。 三談醫療費用,眾人皆知台灣醫療水準很高,但健保費用很低,出國時生病或外國來台生病的都知道,台灣的健保排名世界第一就是這樣來的,不但就醫迅速方便,自負額也低,些許的調高掛號費反有助醫療資源的合理使用,更何況也不可能每家都調高,只要不是違反公平交易聯合調高掛號費,各家自有各家的營運策略。 醫改會、督保盟及不少政治人物都在指責衛福部,說這次的公文是在取消掛號費上限,會讓民眾無法負擔醫療費用導致看不了病,先說沒有這次3月8日的公文以前,掛號費也沒有上限,只是要報備,君不見早有某一個院所掛號費是2500元了,但實際上也沒有幾家醫療院所掛號費超過150元。因為台灣的醫療不是獨佔企業,院所彼此競爭的很厲害,過高的掛號費會導致客源減少,對院所反而不利,是以公立醫院就先聲明不調漲,幾家最近變成醫學中心的醫院因為部分負擔增加也自動調低掛號費,避免因費用增加而客源減少,可見競爭慘烈。 籲請民眾冷靜客觀看待掛號費的自由調整。       (作者是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
林應然 2024-03-09
東京馬上的黑色旗幟

東京馬上的黑色旗幟

東京馬上的黑色旗幟 東京馬拉松時沿路看到好幾次「時代革命、光復香港」的黑色旗幟,我在德國時認識好幾個因為擔心九七回歸而全家移民德國的香港人。後來香港的經濟因中國的崛起,突然變得很好,一些香港人又跑回去,但有個香港朋友不為所動,他說那是短暫的,我想他了解中國人是什麼樣子。 以前常常聽他講,英國人統治下的香港沒有民主,但有法治和自由,如果中國人統治的話就什麼通通都沒有,果然因為一時經濟繁榮而回去香港的人,現在就面臨最後被中國統治,失去自由繁榮的日子。 獨裁的時候效率很高,但因為很不可靠,一旦反轉墜落也很快。獨裁政權因為權力集中不透明,缺乏修正和制衡的機制,尤其接班人的問題更是致命傷,沒有一個專制的體制例外,中國當然一樣啊! 當時香港200萬人上街頭抗議,成千上萬勇敢的年輕人在這個「時代革命」,為什麼他們要承擔這樣的責任,為那塊土地的自由犧牲奉獻? 最近三月太陽花和野百合都在聚會,雖然收到邀請,因為地點都在台北市我都沒有辦法參加。年輕時到野百合運動的中正廟去靜坐,順利離開沒有衝突,沒有看到任何鎮暴警察的影子。太陽花的時候,情況相當的緊張,連上去看自己兩個在立法院旁邊的道路上待了多天的碩士班研究生,在美國的同學還擔心的提醒我:千萬要小心,這場運動最後也和平收場。 數位時代的進步對台灣的未來有很大的影響,當舒適、便利和依賴變成我們的生活方式,如果不知道反抗,數位獨裁將決定我們所有人的命運。 每一場革命都是在街頭發生,自由、民主、人權都是用鮮血換來。從鄧小平開始對香港設計的一國兩制,一直都是中國希望台灣成為下一個。現在香港的模式,也是中國希望台灣成為下一個的樣子,而台灣也真的走在這條路上。 不知道將來有一天會不會在東京馬拉松賽道的旁邊出現「時代革命、光復台灣」,當年香港可是有二百萬人走上街頭,他們並不是束手待斃,但絲毫沒有影響到任何結果,台灣人有比香港人勇敢,比香港人聰明嗎? 整個賽道42公里的路上,我看到了三次黑色的旗幟,每次都覺得驚心膽跳,這會不會是台灣人未來的命運?
李忠憲 2024-03-09
「新星號事件」

「新星號事件」

金門翻船事件中生還的兩個中國人之中,因為有一個的長相酷似幾年前被中國官媒宣傳過的「兵王」陳祖軍,而引發廣泛的討論。我在臉書上也介紹過這件事情。 今天,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發表了一篇文章,說根據AI識別和一位擅長識別人臉特徵的前移民官的判斷,得出的結論是「應該並不是同一個人」。 人臉識別並非我的專業。在此,我尊重專家的判斷。但是同時,我認為不管這位生還者是不是陳祖軍、或者是不是解放軍的軍人,這件事和台灣的海巡署的船隻該不該對進入台灣禁止區域的中國船隻進行取締,完全是兩回事。 這次進入台灣的禁止區域的,是一艘沒有任何標誌可以證明其身分的「三無」船隻。對台灣來說,就好像突然闖進自己家院子裡的蒙面人。在查明其身份和目的之前,先將其控制起來,應該是所有的執法單位理所當然的反應。 他們乘坐的快艇,如果僅僅是用來捕魚,對台灣的危害有限。但是,如果上面裝的是走私的晶片、就會影響台灣的經濟、國防、以及國際形象;如果上面裝的是毒品,則可能對台灣的治安有影響;如果上面裝的是生物武器或化學武器,其對台灣的危害不可想象。 這件事讓我想起2009年2月15日、我在北京採訪過的「新星號事件」。一艘名叫「新星號」的中國商船,被以「擅自離港」為理由,在俄羅斯的納霍德卡港外海,受到俄羅斯海岸警衛隊的攻擊。俄方一共發射了500多枚炮彈,致使新星號沉船、8名船員喪生。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在記者會上回應此事時說「中方對新星號貨輪事件表示嚴重關切。俄方已表示將儘快向中方通報事件的調查情況,中方期待著俄方通報對此事的調查結果」。中方還禁止了民間團體到北京的俄羅斯大使館前去抗議。3月5日,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劉古昌表示「沉船事件不會影響中俄關係」。 從中方在這兩件事上,完全不同的態度和應對,就可以看到,中國在利用這次的翻船事件,企圖分化台灣、有單方面改變現狀的政治意圖。 在這種時候,台灣社會應該團結一致、共同支持海巡署。至於海巡署的人員,在執法過程之中有無違反規定的地方、該如何處置,那是台灣自己的事情,和中國無關。 #矢板明夫
矢板明夫 2024-03-07
香港可能要禁Youtube與Facebook

香港可能要禁Youtube與Facebook

20240306 香港可能要禁Youtube與Facebook 香港如何從亞太金融中心變成亞太金融廢墟?其中一個觀察點就是香港的自由度,它是一點一點消失的。 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以後,關押了民主派人士,停掉了最後一個支持香港民主的蘋果日報,此後很多過去160年曾經擁有的,現在都會逐步停掉。 Youtube與臉書,全世界用的人真的不少,但是中國不能用,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香港到目前還能用,但是既然香港人曾經站出來反對的23條立法終於排上立法進程,中國一不做二不休趁機一起廢掉的可能性極大。加密通訊軟體Telegram與Signal也被人認定是犯罪溫床,最好順便也禁一禁。正常的香港居民會想剝奪自己已經有的自由嗎? 當一個地方的消息來源不再自由,它就不可能是一個可以根據消息做出自由判斷進行金融交易的市場,當然更不可能再成為金融中心。 香港就是這麼一步步邁向死亡的。 圖:Bloomberg新聞截圖
印和闐 2024-03-06
吳鴻麒被國民政府列在死亡名單

吳鴻麒被國民政府列在死亡名單

1947年3月15日的南港橋傳來陣陣槍聲,次日清晨有人在橋下的田裡發現了八具屍體,手腳皆被反綁,嘴巴也被綁腿布塞住,死狀甚慘。 16日下午,婦人被親友告知前來找尋自己的丈夫,她的丈夫於3天前在上班時間遭兩名便衣特務帶走,就此失去音訊。來到南港橋的婦人,在當地鄰長的引領下前往陳屍現場指認,最後在橋下的竹叢處找到丈夫的遺體,而她的丈夫,就是時任高等法院推事的吳鴻麒先生。 吳鴻麒先生畢業於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曾任國小教師,後來又到日本攻讀法學,1930年取得辯護士資格,返臺後在臺北市建成町開業。戰後,他因精通多種語言,受到行政長官公署青睞,先後擔任臺北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推事。 二二八爆發後,他也出任『事件處理委員會』法院組委員,但只參與過兩次會議後就不再參與,然而隨著法界友人林桂端、林連宗等相繼失蹤後,他最終也無法逃過劫難! 吳鴻麒先生為何會被國民政府列在死亡名單上?眾說紛紜,但對於失去丈夫的婦人來說,她一輩子也不會忘記那天,她把丈夫的遺體運回家,一進家門大體就血流不止,她邊清潔邊對著丈夫的遺體說:你一輩子講究衛生,死時卻弄得全身灰塵泥土,髒兮兮的⋯ 照片來源 : 國家文化記憶庫  
Devan Cheng 2024-03-07
不要再說「選什麼都一樣」

不要再說「選什麼都一樣」

真的不要再說…「選什麼都一樣」,因為選到馬政府,萬點只有一天,市值還腰斬,自己承諾的2萬點變成只是玩笑話;選到小英政府,長期萬點以上,今天破2萬點成真! 2008年馬英九上任前,馬政府任命的經濟部長尹啟銘說:「股市2萬點不是夢」,馬政府上任後,經濟下滑股市崩盤,尹啟銘說2萬點是玩笑話。 2023年8月,柯文哲說:「賴清德當選,外資跑光光,台灣經濟會垮台」…」 2024年3月8日,台灣股市創下歷史紀錄2萬點!
王定宇 2024-03-08
翁曉玲反映了國民黨立委的整體素質

翁曉玲反映了國民黨立委的整體素質

  近日藍營立委翁曉玲聲量大漲,奇言異行令人嘖嘖稱奇,凸顯國民黨低下的立院問政品質。翁曉玲是朱立倫岳父高育仁推薦的不分區立委,高育仁甚至在2022年支持翁曉玲選新竹市長(若成真,2022年新竹市長選舉將會成為高虹安、沈慧虹、翁曉玲的三角戰局。)翁背後有黨主席岳父的支持,在朱立倫還是黨主席的一年多裡,翁曉玲將會持續暴露國民黨的整體素質。 翁曉玲有多瘋呢?從近日提出「總統二輪投票制」的始末,就可以發現翁曉玲死不認錯的傲慢性格。總統是否要採二輪投票制,在言論自由的社會當然有討論空間,立委要做此倡議,也沒必然對錯。問題在於,位階與憲法本文相同的憲法增修條文第二條第一項已經明訂「直接民選」跟「得票最多者當選」。 換言之,改二輪投票制,要修憲。 翁曉玲也可以主張修憲,但她選擇硬拗,發臉書說「時代在進步,總統選制也要與時俱進」,接著竟然說民國36年的憲法規定是「得國民大會代表總額,過半數之票數者為當選。」以此解釋說「過半才能當選」是憲法本意,要改兩輪投票制不須修憲。 倘若翁曉玲可以這樣「超譯憲法」,那嚴重的問題在於,是否也可以說「由國民大會代表投出總統」是憲法本意,不用經過修憲,就可以廢除總統直接民選? 「上對下」展現傲慢 翁曉玲上週質詢行政院長陳建仁,說陳建仁是看守內閣,不宜作太多決策,又說質詢是「上對下」關係,引發熱議。 事件的引爆點在於,翁曉玲說現在的國會是因應新民意產生的新國會,沒有必要針對陳建仁現在推動的法案進行詢問。又說:「你接下來如果不是行政院長,我不是白費口舌?」 翁曉玲的邏輯明顯矛盾。首先,「看守內閣」是政黨輪替時,國會已經更替,新總統還沒就任的時候,舊行政團隊會採取保守的施政方針,表示對下任總統及行政團隊的尊重,這是一種政治默契。然而,下任總統是民進黨賴清德執政,跟蔡英文政權有延續性,即使有看守內閣的討論,那也是民進黨內部方針,與國民黨立委無關。 再者,翁曉玲站在質詢台上,問了一堆問題,又說陳建仁未來可能不是行政院長,問了也是白費口舌。那翁曉玲何必自相矛盾的上台質詢?因此陳建仁才提到:「如果照你剛才這樣講,部會跟院長現在做的事情回答都不算數,你今天是在浪費時間。」翁曉玲惱羞成怒,才會擺官架子,說質詢是上對下關係,要陳建仁不要反質詢。 如果打從一開始翁曉玲直接針對政策提問,也不會踢到鐵板。自相矛盾的提問,本身就是不尊重自己的工作,引起行政官員的不解,也是人情之常。陳建仁並沒有逃避任何問題,而是翁曉玲自己亂問一通。 翁曉玲成了荒誕戰神 面對外界質疑,採取的態度竟是:「我的法學素養和學問,輪不到這些人來評頭論足。本人的法學著作、博士論文全部上網公開,敬請有興趣找碴的讀者,趕緊去買,庫存不多了,只是得花不少錢。」不但沒有反省,還搬出學歷跟論文跟民眾嗆聲,更拿親藍媒體報導她「從教授變戰神」,表面上表示謙遜,實則上是沾沾自喜。 翁曉玲的奇葩言行,在深藍族群及媒體不但沒有受到批判,反而受到大力讚揚,更加鼓勵翁曉玲持續作亂。這種扭曲的生態,讓國民黨距離中道理性更加遙遠。 民進黨雖然延續執政,但立院已由韓國瑜當選院長,藍白相加席次過半,形成類似朝小野大的局面。在股市破兩萬點的歷史時刻,人民關心的是如何在經濟上升中,避免通膨與物價的民生問題,沒想到國民黨變成立院最大黨後,對民生法案漠不關心,跟著中國對金門取締三無船隻案、中配入籍優待案起舞。 不分區作為政黨門面,藍營無法把翁曉玲的荒誕,推諉到地方選區的決策。翁曉玲持續受到深藍激勵,越戰越勇,越來越荒謬,反映了國民黨立委的整體素質。 (圖片來源:翁曉玲臉書,吳思瑤Threads,國會頻道YT;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傅建文)
溫朗東 2024-03-08
是為民主制衡 還是破壞民主

是為民主制衡 還是破壞民主

  立法院現進行總質詢,在野黨立委,尤其是新科立委,針對「看守階段」的陳建仁內閣,砲火鎖定,極盡批評,藉此來增加自身的曝光度。就民主政治角度,固然樂見國會部門以積極與成熟表現,強力監督行政部門的施政作為。不過,令人詫異是,部分立委似乎語不驚人則不休,僅圖增加個人聲量,無視問政品質,甚至還有立委自詡法律學者,當著行政院長、立法院長面前,稱質詢關係是「上對下」、「立委有問,官員才回答」,而且「不能反質詢」等。為了體現這上下關係,在野黨團甚至提出修法,擬增訂「藐視國會罪」,祭出刑罰手段威嚇行政官員。這些以民主制衡為名的諸多政治亂象,正在政壇上演。 立法院現進行總質詢,在野黨立委,尤其是新科立委,針對「看守階段」的陳建仁內閣,砲火鎖定,極盡批評,藉此來增加自身的曝光度。(資料照)     放眼民主國家的國會,質詢就是民代與官員的「公開辯論」過程,在野黨議員有權指謫政府施政,行政官員當然也要為己辯護。誰來裁判,自是選民透過定期選舉進行決斷。兩造皆是人民的公僕。所以,質詢時間是共同擁有,是相互尊重的平行關係,絕非「上對下」的法盲說法。辯論一來一往,不該是立委要官員回答才能回答,遑論禁止所謂的「反質詢」。其他民主國家國會也未針對反質詢進行問責,原因無他,因為既是辯論,官員也能對立委提出不同看法,何況若立委所言不實,內容謬誤,官員難道閉嘴當啞巴,形同默認背書,任由錯誤訊息從國會殿堂擴散開來。進一步言,立委也可能是為掩飾準備不足,而不讓官員開口。憲法已賦予立委在立院有言論免責權,若還能要官員禁語,顯然是對立法與行政關係的扭曲,民代一旦濫權,不啻是另類的「藐視民主」。 第十一屆立法院三黨不過半,「最大黨」國民黨,雖僅較繼續執政的民進黨多一席,但因兩席無黨籍立委與八席民眾黨立委的可能奧援,在野黨立委現正磨刀霍霍,挾國會改革之名,端出多項修法,包括立法院具聽證權與調查權,總統赴立院的國情報告應接受立委的即問即答,甚至還有立委提案修法,要將總統副總統選舉改為兩輪投票制。法案洋洋灑灑,但許多內容涉及合憲與否的爭議,例如立法院調查權的擴大,與已有彈劾、糾舉的監察院職權,出現扞格。而正副總統選制是否改兩輪選舉,同樣牽涉憲法裡面規定「以得票最多之一組為當選」的論辯。這些內容,外界除了質疑立院擴權的違憲問題,更關鍵的是,從在野立委脫口說出「上對下」,以及禁止「反質詢」等修法動作,看出在野方面試圖對行政權進行某種程度的限縮,甚至弱化。表面基於民主制衡等冠冕堂皇理由,但也遭質疑是因總統選舉再度失利,試圖牽制執政黨,甚至妄以上對下說法凌駕行政部門之上。但面對違憲爭議,又不願直接提出修憲方案,導致相關修法衝擊憲政體制的運作,其結果就是破壞民主。 除此之外,新國會二月一日開始運作後,部分立委諸多提議,只要涉及兩岸,多與政府作法相左,卻有利中共對台擴大統戰。例如推動不在籍投票,未來只要擴及海外包括中國等,等於方便對岸進一步介選。再如修法縮短中配入籍的年限,這勢必提高中國配偶家屬「依親居留」誘因,並大量申請在台定居。事實上,這兩者都是牽涉到國安層次,然而,在野立委均刻意簡化問題,用人權或平等為包裝理由,施壓政府放寬,長期以往,也將因此改變台灣的人口與政治結構。量變達到質變,也將一步一步迎合中國影響力更滲入台灣社會。 這次金門快艇事件亦是如此。明明是違法進入我國禁限制海域的中國「三無船舶」,雖不幸造成對方人員二死的翻覆事件,但重點在於我方必須堅定執法作為,在野立委對此少有支持,反而不斷質疑我方海巡船艇於驅離過程沒有留下影像,甚至親中立委主導的委員會專案報告,還刻意用「撞船」定性該事件,暗指我們海巡人員是錯誤一方。這種長他人違法之氣,滅自己捍衛海疆治安的正當作為,完全配合中共口徑。立法院三黨不過半,朝野競爭更加劇烈,這也成為對岸製造並擴大我們內部矛盾的鎖定目標。從破壞台灣民主,到諸多親中主張,表面冠以改革、人權等理由,掩蓋背後聯共制台政治目的,我們應有清楚意識,超越突破這些語言迷障,中共亂台的伎倆,以及誰扮演策應與協力者,圖像也會更清晰。
自由時報社論 2024-03-08
台股兩萬點:兩岸的世紀交叉

台股兩萬點:兩岸的世紀交叉

【台股兩萬點:兩岸的世紀交叉】我想很多人沒什麼在投資股市(或是像我一樣,只有投資一點點),所以今天一下子還不知道跟自己有什麼關係。但我剛剛好奇作了一下圖才發現,兩萬點不只是股民開心而已,其實也是兩岸的世紀交叉——這樣的歷史意義,想簡短跟大家分享一下。 股市當然是一國經濟最直接的反應,前些日子大家應該還記得台股在睽違31年之後,指數首度超越港股,引起一陣討論,認為這是香港、中國向下,台灣向上的一個指標。 今天看到台股站上20000點,就讓我好奇,這樣的指數當然已經跟香港拉開差距,但跟中國比起來如何呢? 為什麼跟中國比應該不用再解釋:中國的經濟在過去二十幾年間高速成長,有那麼幾年,台商大舉西進,好多人都去中國討生活或讀書,紅色經濟成為顯學,中國對台灣造成的威脅也持續增加,讓台灣人心中總是籠罩著陰影,完全失去自信心。 這幾年情勢有點逆轉。台商回流,經濟跟世界接軌,台灣人的自信也一點一點慢慢累積。只是心中多少還是有一些疑問:我們心中那個心魔能放下了嗎?台灣這幾年的經濟能讓我們重拾信心了嗎? 台灣跟中國的股市當然不能直接比較。中國最具代表性的上海證交所綜合指數,史上最高也就2007年底的六千多點,台灣股市那時候則是將近萬點,但沒有人覺得那時候台灣經濟比中國強——如果你還記得,那幾年中國經濟暴衝,加上隔年聲勢雄壯的北京奧運,正是台灣人自信心最低落的幾年。 所以要怎麼比較呢?我就做了一個很簡單直覺的事:我想,要比就比世紀大尺度吧!所以我就下載了21世紀以來,上證指數以及台灣加權指數的圖表,先把零點對齊,然後用21世紀的第一天為基準點,把 2000/1/4 台股開盤的 8644 點跟上海的 1368 點按比例調到等高,以此作了一張圖。 然後有趣的事情就在圖中發生了:中國在這24年間,指數曲線一直都在台灣之上,而且差距好像跟台灣人的焦慮感成正比——2008 年前後有一個焦慮的高峰,2015 馬政府執政末期的人心浮動,也對應了另一個高峰。 最有趣的是,從今年開始,台灣的曲線,悄悄跟中國黃金交叉了——台灣今天的20000點,是21世紀第一天的2.3倍,而今天的上海指數僅是當天的2.2倍。 有些事情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悄悄發生,你如果看圖就會發現關鍵點:2016之後,中國的股市就是在不停上下震盪,但台灣的股市,在同時間漲了兩倍有餘。 然後在今年就這樣,交叉了。 -- 當然,我選擇以世紀之交做基準點並不是唯一的做法——不同的選擇都會產生不同的圖表,交叉時點也會因此改變,我的這張圖表因此只能當作參考。不同股市的點數意義也不盡然相同,要怎麼比較,每個人也可以有不同想法。 但不管你怎麼選擇基準點,趨勢是不變的——2016 年之後,台灣的經濟穩步向上。而中國在人權倒退的同時,經濟也在原地踏步,這就是不爭的事實。 我想說的是:台灣要走向中國,還是走向世界,在這張圖,已經一目了然。 你今天可能跟我一樣,沒什麼在投資股市,但這絕對不是什麼「別人在賺錢,跟我沒關係」,更不是「別人在賺錢,顯得我更窮」——就算我們自己沒有買股票,別人賺進來的錢,也會透過各種經濟循環影響到我們,其實到最後,各行各業都會間接獲利。 而我們更不能忽略兩萬點代表的時代意義——股市就是經濟的重要指標,而我們今天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這幾年,台灣在賺錢,台灣的經濟在變好。 我這張圖畫出來,其實自己百感交集: 過去幾十年,我們一直都活在陰影之下,但我們終於走過來了,我們終於走到了今天。 我們可以,台灣可以。 願台灣民富國強,勇敢、自信,世界同行。 * 剛剛格式跑掉所以重發一次,不好意思。 * 資料來自 tradingeconomics,我自己做的圖,歡迎分享。  
侯宗佑 2024-03-08
甩掉渣黨活出台灣的自信

甩掉渣黨活出台灣的自信

  人有渣男,政壇也有渣黨,渣男的特質是很會耍嘴皮子玩弄女人的心理弱點,對女人予取予求騙財又騙色,渣黨則是說得一口好政治玩弄選民騙財又騙權,二者都是將被他們騙的對象吃乾抹淨後拍拍屁股走人。 渣男人人痛恨,所以不時成為社會新聞討伐的對象,而渣黨在台灣即令勾結外敵吃裡扒外出賣國家利益卻是有一群冥頑不化的愚夫愚婦力挺,在立法院佔據了多數席次,堪稱是另類的台灣奇蹟,受到鼓勵的渣黨因而再接再厲,卯足全力為敵國喉舌。 日前,被國際視為海盜船的中國「三無船」在金門禁限海域侵門踏戶遭我海巡追捕翻船,渣黨居然要政府向中國道歉賠償並將我海巡人員送中國受審,如此離譜的行徑終於讓漁民再也看不下去站出來力挺海巡署(註1),讓人慶幸台灣總算還是有明辨是非善惡的人發揮道德勇氣站出來守護公理正義。 渣黨不光是打著和平的名義在海上執法的爭議損台利中,在國防、內政、經濟、外交也經常扯台灣後腿,諸如一再阻撓台灣潛艦國造(註2)、提案修法縮短中國籍配偶入籍台灣年限企圖複製中國在香港洗人口(註3)、企圖重啟服貿協議(註4),還公布涉外文件意圖讓台灣正在與美國談判加入印太經濟架構見光死(註5)。 然而,即令渣黨善於顛倒黑白搬弄是非能夠唬弄國人於一時,但是民進黨執政八年來還是在內政、外交、經濟與國防都交出亮麗的成績單,股市更是在三月八日婦女節這一天站上了二萬點大關,更將只會出一張嘴畫唬爛吃裡扒外的渣黨徹底比下去! 台灣就像一位明明才貌雙全的美女,卻被渣男霸長期凌剝削奴役吃得死死,如今雖然憑藉自己的力量逐漸站了起來,但只有把百無一用自私自利的渣黨徹底甩掉,才能昂首闊步的邁入世界的舞台,獨立自尊活出自信。 (註1)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600947 (註2)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7/post/202402260033/ (註3)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599565 (註4) https://news.ttv.com.tw/news/11301080030500N (註5)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20/7624464
海兒 2024-03-08
傷害台美關係的一篇投書

傷害台美關係的一篇投書

  中央研究院院士謝長泰、台積電前副總林本堅、與工研院前院長史欽泰聯名投書美國媒體機構,標題是「美國的晶片法案如何傷害台灣」。(附圖一) 根據投書內容,美國的晶片法案補貼台積電赴美設廠,將傷害台積電的領導地位,最終還會損及台灣的安全。 雖然三位作者都大有來頭,但他們的立論偏頗、事證薄弱、邏輯鬆散,因此未受到美媒的關注。由於投書的標題聳動,台灣媒體與社群平台都有轉載。(附圖二) 這是出口轉內銷的媒體操作。為了避免國內輿論受到誤導,我將逐一反駁這篇投書的內容。 #傳遞三大誤導訊息 不知作者是有意或疏忽,文章的第一段就有三大誤導訊息。作者用了多個誤導文字為投書定調: 「高階晶片產能集中台灣,讓美國恐懼供應鏈的戰爭脆弱性。晶片法案就是為了排除這個脆弱性,提供520億補貼鼓勵半導體廠商搬到美國。該法案的目標會落空,甚至削弱台灣最重要的產業,危及台灣的安全。」(附圖三) 這段文字有三大誤導訊息: 一、晶片法案的本質:美國政府的晶片法案牽涉眾多議題,絕大部分與晶圓製造無關,但這段文字卻把鼓勵外商設廠當成主要的目標。 二、對外投資的本質:台積電赴美投資屬新廠的設立,但卻被這段文字描述為舊廠的搬遷(relocate)。投書將台積電赴美投資扭曲為台美之間的產能競奪。 三、雙邊關係的本質:台積電是美國最重要的晶片供應商,美國又是台灣最重要的戰略盟邦。原本可以深化兩國合作關係的晶片法案,卻被投書作者扭曲為美國傷害台灣利益的法案。 #投書的立場偏頗 為傳遞上述三大誤導訊息,作者採取一面倒的偏頗立場,完全忽略台積電赴美投資的好處,只誇大晶片法案的可能惡果。 台積電赴美投資屬企業的「選址」決策。跨國企業成長到一定的規模,不能再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必須將廠址分散。台積電赴美設廠是遲早要做的決策。 分散廠址的決策有兩大考慮。就生產成本而言,美國不是台積電首選的設廠國家。就顧客距離而言,美國是首選的設廠國家,因為美國是台積電最大的出口國。 赴美設廠是台積電的兩難:一方面生產成本高,另一方面距離顧客近。美國政府的晶片法幫台積電解決這個兩難:投資補貼可抵銷成本的增加。 對晶片法案帶給台積電好處,投書作者完全忽略不提。對台積電赴美設廠的困難,投書作者卻又無限放大。 這篇投書極力唱衰台積電的投資計畫,原因竟是「美國缺乏晶圓製造工人」。三位作者的唱衰毫無根據: 一、晶圓製造不是勞力密集產業;台積電赴美設廠所需雇用的作業員不過幾千名。 二、美國是人口超過三億的大國,而台積電只需雇用幾千名作業員。 三、美國的高等教育領先全球,不可能培養不出幾千名晶圓工廠的作業員。 四、美國仍佔有13%的全球晶片市場,並非半導體的沙漠,不可能找不到幾千名晶圓製造的作業員。 半導體的製造技術始於美國,使用大戶也在美國,美國仍是晶圓製造的大國。這篇投書卻以作業員缺乏唱衰台積電的投資,偏頗的立場讓人難以理解。 #唱衰的邏輯鬆散 偏頗的立場經不起邏輯驗證。為了唱衰台積電的未來,投書作者編造晶片法案可能造成的三個惡果,但都經不起邏輯驗證: 一、找錢而非創新 根據投書作者的預測,若台積電接受美國政府的投資補貼,就會變得見錢眼開,開始忽略技術的創新。 三位作者的想像力豐富:只因接受一頓免費午餐,辛勤工作的人就會變成乞丐,忘了原來的工作。這個唱衰的說詞不值一駁。 二、減少台灣投資 投書作者又預測,台積電赴美投資將減少在台投資,損及應付需求波動的能力。這個說詞有個前提,即台積電的投資總額固定。 問題是,台積電的投資總額不可能固定。美國投資增加不代表台灣投資要減少。企業會隨著需求波動調整投資總額,這是基本的管理知識。 更離譜的是,三位作者的預測根本沒有事實根據。台積電宣布赴美投資後,仍繼續增加在台灣的投資,而且聲勢浩大。 三、失去領導地位 三位作者還預測,台積電赴美設廠後,其他公司可能取代領導地位,因為美國政府可利用晶片法案竊取技術。 美國政府如何竊取台積電的技術,如何交給其他公司,讓這些公司取代台積電的領導地位呢?對這些技術竊取的細節,投書作者不置一詞。 當年日本汽車公司赴美設廠時,也有人持相同預測。四十年過了,日本公司繼續維持技術領先,美國車還是美國車。何況晶片技術更新極快,竊取更不容易。 #對投書作者的質疑 在晶片法案研議的同時,美國商務部也增加半導體相關產品的出口管制。美國政府的戰略目標很清楚:結合自由國家防止高階晶片技術落入極權國家。 這個戰略計劃攸關自由與極權的對抗。台灣是美國的戰略盟邦;台積電更佔據半導體產業的樞紐。這是台灣人集體成就,也是台灣人的驕傲, 令我不解的是,這篇投書把台美的夥伴關係扭曲為競奪關係,把幫助台積電赴美設廠的晶片法扭曲為傷害台積電的工具。 投書的三位作者學經歷豐富,不應有如此淺薄的看法,除非他們忘了該做功課。以下是我對三人的質疑: 一、你們是否閱讀了晶片法案?若無,你們憑什麼寫這篇投書? 二、若有,你們讀懂了嗎?整部法案超過一萬六千字,根本沒提到台積電赴美設廠。 三、你們參閱了商務部的半導體相關產品出口管制辦法嗎?若無,你們憑什麼撰寫這篇投書? 四、若有,你們讀懂了嗎?這份八十頁的文件清楚顯示晶片法的戰略目標。 你們認定晶片法會傷害台積電,但投書內容與法案完全脫節。對商務部提出的相關行政命令,你們似乎一無所知。我嚴重質疑你們的專業態度。 #包裝過的疑美論 結束投書之前,三位作者預測晶片法將傷害台灣的國家安全,預測的根據竟是網路流傳的小道消息: ~台積電失去晶片製造的領導地位後,美國就會漠視台灣的安危。 ~台灣是危險的地方,不適合做生意。 ~台灣面臨外力侵犯時,美國應有炸毀台積電工廠與營救台積電員工的計畫。 這些網路小道消息毫無公信力,卻能得到三位作者的轉述。 我要不客氣的說,這篇投書比較像經過包裝的疑美論。若這篇投書成為輿論的主流,將會嚴重傷害台美關係。 三位作者寫出這篇投書,我研判只有兩個理由:不是笨,就是壞。 後註: 我的學術成就不如謝長泰,但有足夠的專業背景質疑這篇投書,因為主題是我專研三十多年的國際商務。 我任教多年的毅偉商學院是國際商務的研究重鎮。針對外商的美國投資,我發表了四篇實證論文。針對國際商務運作,我也發表了兩篇純理論的論文。    
翁達瑞 2024-03-08
虛榮

虛榮

虛榮 兩個禮拜前跟一個大學同學吃飯,他是我們這一屆聯考錄取前幾名的同學,我錄取的分數比最低錄取分數多了20幾分,他的分數比我還多20幾分。 他是我很好的朋友,幾乎每次去台北都會找他吃飯,他也有在看我的臉書,他說高中開始也是過我那種類似的生活,每天九點睡覺,然後早上很早就起來。不過他說他國中都在玩,因為考高中很容易,不像我從國中一年級就開始。 我一直自認為自己不聰明,除了智力測驗分數沒有很高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高中聯考,南部的很多省中都是大學聯考的集中營,從一進去開始編班就按照高中聯考的分數,你的座號就知道你高中聯考是第幾名,然後二年級的編班,按照一年級的成績,三年級的編班按照二年級的成績。 我國中認真成這樣,可能是全台灣自我控制、最規律生活的幾個人之一,高中聯考也只考了全校三十幾名。那一天跟好幾個我們這一屆高中畢業聯考前幾名的同學一起吃飯,聽他們講這些往事,我才又回想起來。 這個聯考集中營很有趣,每個月的月考基本上都會讓全校前幾名的同學上司令台去領獎狀,在這個集中營我過得倒還蠻舒服的,每個月都會上台去看下面那幾千人,感覺非常好,好像自己是什麼非常重要的人物。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得到虛榮的感覺,強化的程度是無與倫比,有的人就因為這樣驕傲迷失了一輩子,我想我在唸完博士回來,我的許多同學可能也是因為這樣在30歲的時候就對真實人生不知所措了,才會開始尋求宗教的寄托。 我好像以前寫過好幾篇文章,說聯考沒有勝利者,每個人都深受其害,能夠解脫的人並不多,甚至一輩子在那種聯考集中營的幻想當中,不了解世界真實的情況。 我記得之前有機會跟學長們一起吃飯,有寫過成功的獸醫師遇到考上台大醫學系的高中同學,展現出那種自卑的態度,而考上台大醫學系高中同學那種虛榮和驕傲的感覺,我和他們一起吃飯感受非常厭惡,覺得學長們那樣的人生觀,既幼稚又可笑。 當場我很想跟學長講:你們到底在驕傲什麼?不過我想這也不是他們的問題,這是連烤雞中營的問題,也就閉嘴不要破壞吃飯的氣氛。 人要得到自信和社會的認同,通常才比較容易幸福,但這種東西如果在聯考集中營中得到的呢?那是一種扭曲的世界觀,跟真實的世界有遙遠的距離,再加上儒家塑造的那一種莫名其妙的哲學,會讓自己的一輩子過得很虛無。 虛榮是一件無聊騙人的東西,得到其實沒有什麼收穫,失去其實也沒有什麼損失! ~莎士比亞
李忠憲 202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