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蘭斯基說:我仍然在這裡

03/07/2022星期一

烏克蘭戰爭進入第12天,俄羅斯軍頓仍然只佔領了一個城市,南面的卡爾桑Kharson,(但即使佔領,當地居民還是每天高舉國旗上街示威。)其他東面及北部的城市,都很難佔據據點,因為烏克蘭人不斷用汽油彈攻擊俄軍。即使佔領一天又被奪回。因為他們的總統每天都在電視上,網路上呼籲國民:你們要上街,繼續戰鬥。我們有必要將這些邪惡的人逐出國土。

昨天俄國軍隊繼續向首都附近的衛星城市猛轟,但都遭到當地居民及守軍的強烈反抗。西方國家的武器終於陸續運到,包括德國供應的對付飛機的Stinger 飛彈,這讓烏克蘭人在昨天一日之內擊落八架俄羅斯戰鬥機跟直升機。今天北約通過了讓波蘭將十幾架米格戰鬥機運到烏克蘭,但是稍後又傳出不會進行,相信又是美國政府有新的考慮。

俄羅斯布陣在基輔北面長達60公里的坦克及補給軍車的車隊,已經將近一星期仍然沒有動靜。據說這個強大部隊除了不停遭受到烏克蘭人的攻擊,用Javelin飛彈及汽油彈炸毀,破壞輪胎,甚至喊話等等,也蒙受本身的供應不足,包括汽油耗盡,糧食補給不足,士兵士氣低落的因素。這是俄羅斯願意繼續跟烏克蘭進行停火談判的原因,以讓他們有時間補充元氣。今日雙方在白俄羅斯進行第三次停火談判。不過俄方提出條件沒有改變:立即停止境內軍事行動,承認克里米亞跟東部兩個省的獨立地位,永不加入北約組織等等。都是烏克蘭無法接受的。

過去兩次停火協議,俄羅斯同意開闢通道讓難民離去,但是每一次都發生俄軍攻擊難民事件。甚至可以在電視鏡頭下見到難民被擊斃的畫面。聯合國宣稱到今日有406烏克蘭平民死於戰火,其中二十餘人是兒童。但相信實際遠遠高於這數字。而烏克蘭政府就宣稱有4,500俄國士兵被打死。(烏克蘭還宣稱他們摧毀了490輛坦克,九百多輛裝甲車,及四百多輛軍車)。下圖:在基輔西北面的Irpin,俄羅斯的砲彈打死了一家四口的逃難家庭。逃難者將終身家當收集在一個小皮箱或是背包中逃難。

烏克蘭總統澤蘭斯基每天繼續在電視上喊話,掩飾不了他對西方(及美國)的反應緩慢的不滿。由當初制裁緩慢,制裁內容不足,輸送武器緩慢,不肯實施禁飛No-fly zone區,不給他飛機,到現在仍然不肯將俄羅斯能源放到制裁項目內,多所指責。他今天在Instagram中再度呼籲,要各國抵制俄羅斯出口,特別是能源。他說繼續跟俄羅斯買石油,等於送錢給恐怖份子。但是到今天,美國等西方國家只不過是禁了俄羅斯的伏特加酒。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被問到此事時,說要跟「其他國家」商量,採取同一陣線。事實是為了滿足整天叫喊地球暖化口號的環保組織的要求,仍然拒絕在境內開採石油。美國目前已派出高級代表到委內瑞拉去爭取購買當地石油,又寄望於新的伊朗協議讓美國跟伊朗買石油,更已經跟沙地阿拉伯接觸,商談購買更多石油,就是不肯在美國境內開採石油,或是建輸油管。拜登政府甚至私下勸導民主黨議員不要支持一項由兩黨參議員(民主黨的曼欽Joe Manchin,及共和黨的莫考斯基Lisa Murkowski)提出的,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的議案,就知道拜登政府在這問題上有多大的誠意。

連電車鉅子Elon Musk都在呼籲各國開採石油,說盡管這跟他的電車工業背道而馳。他還說,各國人民對核子發電有莫須有的恐懼,都是因為長年來媒體的渲染結果。目前歐洲有二十多個核子發電廠,都在這種恐懼心理下被關閉。他認為應當盡快重開。

目前除了烏克蘭男性都留在國土抗敵之外,據稱已有兩萬外國青年響應澤蘭斯基號召,前往烏克蘭加入反抗陣容。其中不少已經進入烏克蘭境內。另外很多居住在外國的烏克蘭青年也有很多自動回國,去參與抗敵行動。美國政府稱不鼓勵國民這樣做,但是美加各大城市都有辦理登記的志願中心,單在多倫多已經有三百多人登記。(下:澤蘭斯基繼續用電視向國民及外國支持者打氣,這是三月四日在鄰近國家喬治亞國會前的畫面,有兩千人出席。據說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喬治亞每天都有類似的群眾集會。)

但我見到一些左派電視台,例如加拿大的CBC做大新聞,說烏克蘭阻止境內的外國(有色)學生離去。他們訪問了三名南亞及非洲的留學生,他們聲稱要逃離時受到阻止。我奇怪記者為什麼不問他們,烏克蘭境內18-65歲男子都禁止離境,甚至主動留下來,你們都是二十多歲為甚麼要離去?你們對烏克蘭有向心力嗎?

有消息說,美國跟歐盟國家私下考慮,一旦烏克蘭整個淪陷,如何安置澤蘭斯基在外國成立流亡政府,以及一旦澤蘭斯基遇害,由誰接班。據說美國甚至勸導烏克蘭的政府領袖不要長期聚首在一起,以免全體遇難。但是澤蘭斯基等人對此說法不屑一顧。他們稱最終目的還是戰勝。澤蘭斯基在一次講話中說:我仍然在這裡,我的行政部長也在這裡。事實是,憲法中第二位接班人,國會議長也整天跟澤蘭斯基在一起。聽到烏克蘭國民說,整個國會的議員(包括女性),每一個城市的市長,市議會,沒有人逃走。

據說過去一個多星期,澤蘭斯基已經逃過三次俄羅斯的暗殺行動。

< 資料來源:袁曉輝ritagiang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