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金河相關文章

虎年第一個令人心驚的數字

虎年第一個令人心驚的數字

  今天全世界都睜大眼睛仔細看美國公布元月的CPI數據,出來的是7.5%,這個數字比市場任何預測值都高,也創下1982年3月以來最高紀錄,這個數字立刻把美國正在反彈的股市打趴下去,道瓊工業指數大跌逾五百點,而且餘震仍在。 7.5%的通脹數字已回到1980年代雷根總統執政的年代,雷根當選總統出生的人,如今都已經42歲了,真是時間過得好快!1980年油價大漲,美國的CPI一度飆升至將近20%,這也是我們經歷過的利率最高的時候,當時FED主席伏克爾為了對抗通膨,利率拉升至將近20%,台灣一度備受爭議的公務人員退休年金利率18%,就是在那個高利率時代定下的。 金融市場看見7.5%的Cpi,一定嚇出一身冷汗。美國10年債殖利率衝上2%以上,連7年債也衝上2%,10年債的2.023%,已直追2019年8月8日的2.059%,全球債券殖利率衝高,過去在疫情擴散下,全球央行貨幣寬鬆政策,一度造成全世界負殖利率債券超過18兆美元的景象,如今已縮減到只剩下4.87兆美元。 通膨壓力加大,拜登總統的支持度剩下40%,未來美國如何展現通膨大作戰?這是虎年最重要的課題。這當中有幾個重要的點,一是油價從20年3月一度是負值,如今站在90美元以上,俄烏邊境衝突也刺激油價上漲,加上美國石油庫存創新低,油價下不來,通脹壓力很難紓解。二是塞港造成供應鏈失衡,運價大漲更添加通膨壓力。 三是原物料價格都朝著2007年的高價邁進,像銅價站上一萬美元,錫價在4萬美元以上,最近鋁,鎳價都顯著上漲。更可怕的是軟商品,從大豆,小麥到咖啡,棉花,木材,甚至活牛價格飆漲,台灣最近蛋價大漲。這個通脹壓力已經從工業生產蔓延到民生消費。 最近行政院公布取消6項重要民生消費品貨物稅,可以看出政府已經嗅到物價上漲的壓力。不過,這一輪通膨是全球性的,台灣沒有辦法逃避。元月臺灣的CPI2.84%,這已是連續6個月在2%以上,接下來央行會升息,台灣的物價,薪資也會全面上升,過去卅年的低物價時代結束。 今年疫情可能走向末段,全球經濟逐漸恢復秩序,供應鏈恢復順暢,進一步再看看通膨有沒有降溫的機會。資本市場在通脹壓力下,也會出現精彩的新變化!  
謝金河 2022-02-11
奇妙的貿易統計數字

奇妙的貿易統計數字

  今天報紙有兩則貿易統計數字的報導,一是美中兩國貿易逆差擴大到3553億美元,比2020年又增加了450億美元,這也是2018年創下的歷史最高的4128億美元以來的歷史次高水準。而同一時間,美國也公布全年貿易逆差達8591億美元,比2020年的6767億美元,又拉出更大的數字。 這個時候,美國回頭檢視美中貿易協議談判,中國承諾對美國採購似乎有很大的落差,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表示,美中貿易關係正處在「艱難」階段,最近美國又對中國30家企業祭出「未經核實名單」,雙方角力未見停歇。 不過,貿易統計數字有很多微妙之處,像美國統計的對中國貿易逆差3553億美元,中國這邊統計的數字是3965億美元,出口5761億美元,進口1795.3億美元。兩岸的貿易統計數字落差更大,去年由台灣統計的對中,港出口是1889.1億美元,進口475.3億美元,台灣的順差高達1047.4億美元。不過,中國統計的2021年兩岸進出口數字又不一樣,2021年中國對台灣的進口2500億美元,成長24.7%,對台灣出口783.6億美元,台灣對中國的順差高達1716.2億美元,這個數字比台灣的統計高出很多,這個差距也許可以好好研究一下。 兩岸貿易往來金額特大,去年兩岸的貿易依存度已從43.4%降到42.3%,但往來金額仍然十分龐大,因此一直以來都有政治人物說,兩岸關係不好,台灣的經濟就完蛋,因為只要兩岸貿易中止,台灣經濟就垮了。但如果以台灣這邊的統計來看,去年對中港出口1889億美元,這當中,半導體為主的電子零組件出口達1043.4億美元,占55%,再把資通訊產品194.9億美元加上去,這個比重已占三分之二,從這個結構來看,中國大陸進口商品都是生產出口產品必須要有的關鍵零組件,是中國大陸更需要台灣。 從這個結構也可以延伸到股票市場,過去十年來,依靠大陸廉價勞動力組裝的產業,像鴻海,和碩,股價十幾年都沒有漲,而什麼漲最多?中國大陸海歸派在台灣上市的IC設計公司出現幾十倍大漲,像矽力KY從184.5元漲到5490元,譜瑞從168漲到2240元,世芯從23.15大漲到1325,這個漲幅都幾十倍,這三家半導體公司生產的產品全部都賣到中國大陸。半導體產品占了台灣出口到中國的半邊天,兩等關係再怎麼不好,兩岸的貿易數字不會變差,這才是最重要的「眉角」!  
謝金河 2022-02-10
大洗牌的年代

大洗牌的年代

  虎年開始了,有人認為這是虎虎生風的一年,也有人認為這是凶險萬狀的一年,不管怎樣看,今年一定是巨大變動的一年,這可以從全球富豪身價起落及科技巨擘市值波動看出端倪。 元月美國股市大幅下跌,大市值企業出現大洗牌,蘋果在季報公佈中,股價一度大漲6.98%。蘋果上季營收1239億美元,淨利346億美元,單是Iphone就貢獻716億美元營收,App的服務收入也有195億美元,這張成績單好得不得了,股價也站在高峰上。微軟則守在300美元左右,Google準備一切廿,股價一度攻上3024美元,市值攻過二兆美元。Amazon靠著Rivian的118億美元投資收益,創下單季143.2億美元紀錄,EPS27.75美元,股價連續上漲好幾天。 這四大天王虎虎生風,但Tesla因為擔心產能不足問題,股價單日大跌11.55%,股價最慘跌至829美元,馬斯克身價大縮水。但最慘的是Meta,從季報揭露以來,市值蒸發2860億美元如果從最高384.33跌到最慘的216.15美元,Meta市值蒸發4577.77億美元,縮減43.76%,馬克.佐伯格當然是最大輸家。 美國大市值企業重新洗牌,Apple,Microsoft,Google,Amazon及Tesla是前五大,後面是7000億美元級的巴菲特的柏克夏A股,台積電現在6415.69打敗Nvidia的6277億美元,排名第七,Meta剩下5993.16億美元,已經掉到第九,看起來還有再往下走的空間。 中國的企業一年來股價大幅下跌,市值大幅縮水,現在騰訊市值剩下5853億美元,阿里只剩3313億美元,最近小米,拼多多,京東,SEA股價都跌得很慘,小米在香港從35.9跌到15.76港元,股價下跌56.1%,市值蒸發5000億港元。 股價經過元月的調整修正,身價沒有縮水的只有股神巴菲特,又可以看到九十歲的股神在巨變時代依然老神在在。這意味了今年的投資可能要多一些價值投資思維,可能要更重視企業的股息回報率。從這個角度看,台股今年仍然會是全球最卓越的市場之一。  
謝金河 2022-02-09
成長到盡頭的恐懼

成長到盡頭的恐懼

  春節年假進入尾聲,提早兩天回台北,專心作功課! 台股在元月26日封關,2月7日開紅盤,這是全世界休市最久的股市,台股停止交易這段期間,以美國為首的股市又有大變化。美股連續四天上漲,這當中有三個看點,一是Google決定一股拆成20股,股價在2月2日大漲203.15美元,漲幅7.39%,股價一度創下3042美元新高,市值再度突破二兆美元。二是改名Meta的Fb,公布第四季季報,居然造成災難式的下跌。 Meta公布4q營收1179.29億美元,年增37%,但淨利102.85億美元,這比20年4q的112.19億美元減少8%,全年淨利393.7億美元,仍然比20年成長35%,乍看數據不錯,但股價卻出現災難性的大跌,Meta在3日大跌85.24美元,跌幅26.19%,這一天,Meta市值少了2371.17億美元,這個市值蒸發寫下歷史新紀錄。 在2020年9月3日,Apple曾經單日蒸發1820億美元,20年3月16日微軟也曾一天蒸發1770億美元,這回Meta再創紀錄。而且,Meta也把Snap,Spotify,Twitter,Pinterest等社群媒體股全拖下水,Snap大跌23.6%,Spotify也跌16.7%。 Meta的重傷害來自每日活躍用戶(DAU)的數字出現警訊,Meta第四季活躍用戶19.29億人,這比第三季的19.3億人微幅減少,但這卻是Fb成立以來首度出現不增反減的訊號,這是重大警訊。造成Fb成長到盡頭的原因很多,像是沒有透明機制的停權,泛濫成災的假廣告,連我都是受害者。為了改善這個現象,Apple的ios14.5作業系統同時上線了一套App追蹤透明度(App Tracking Tranparency,ATT)的功能,這套系統讓廣告商叫苦連天,在這套功能運作下,任何第三方軟體要用iOS設備的廣告辨識碼(IDFA)追蹤客戶資料時,必須獲得客戶同意,這個改變使得Fb等受到很大的打擊,因為ATT上缐,Fb的廣告金額減少98.5億美元,馬克.佐伯格為此一度大駡庫克。 去年Fb改名Meta,但元宇宙的Fb Reality Lab去年第四季營收只占2%,也就是說,Fb想要拋掉舊的社群媒體角色,但新的元宇宙仍然未能帶給公司新的助力,這是標準的青黃不接。股價跌得四腳朝天,最低只剩230.11美元,市值6263.45億美元,已經和台積電在伯仲之間。 不過4日Amazon公布4q財報又製造驚喜,因為Rivian的118億美元投資收益,Amazon第四季淨利從20年的72億美元上升至143億美元,eps27.75美元,這是業外收益,但AWS創造178億美元的收益,這讓Amazon股價大漲375.88美元,單日漲幅13.54%,台股休市期間,Amazon從2707.04大漲到3224美元,漲幅十分可觀。 台股休市期間,道瓊工業指數上漲921.65,標普指數上升150.6,Nasdaq上漲555.89,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46.07,TSMC,Umc在美國小幅下跌,而Google,Meta,Amazon都出現大漲大跌的巨大變化。台股在封關前,很多人都減碼,7日紅盤可能有上漲的紅盤可以期待。 從Meta栽筋斗,大家要記得,虛幻的題材容易一戳就破,過去兩年,台股沒有業績的夢幻炒作股恐有災難!  
謝金河 2022-02-05
珍惜台灣經濟的好表現

珍惜台灣經濟的好表現

  在牛年即將結束之前,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2021年最後統計的GDP統計,得出的數字是6.28%,這比最後一次預估值6.09%高出不少,這是非常亮眼的成績單。 如果拿台灣的經濟成長率來跟周邊的經濟體來比較,新加坡去年是7.2%,但前一年是負5.4%,新加坡是建立在負成長上的高成長。南韓2020年是負1%,去年是成長4%,跟台灣2020年成長3.11%去年再成長6.28%,台灣連續兩年都比南韓強,如果以去年台灣成長6.28%,南韓4%,台幣升2.95%,韓元貶值9.65%來計算,按照中華經濟研究院的統計,台灣的人均所得將超過南韓。這是台韓從2000年一直壓著台灣打的經濟情勢中最大的逆襲。今年3月9日,南韓總統大選,如果共同民主黨的李在明打敗國民力量黨的尹錫悅,南韓經濟還會有更進一步的變化。 至於香港在2020年出現6.1%的負成長,去年可能有6.4%的成長,但香港股市的墜落已意味香港資金外逃可能才揭開序幕,香港的黯淡才正要開始。 今年台灣經濟最大的挑戰是基期太高,在經濟成長率,出口及外銷接單,股價,滙價及房價都處在三年來最高的位置上,這是台灣經濟最大的挑戰。 我把2017,2018年台灣經濟正在重要轉捩點上的數據列出來給大家參考一下,那時台灣經濟數據平平,大家都唱衰台灣,只有我說台灣會大好,如今台灣交出漂亮成績單,這是全民共同打拼的成果,大家要更加珍惜,而且,我們也要更努力,未來的挑戰一定會更大!  
謝金河 2022-01-27
又創一項紀錄:台股市值超越南韓!

又創一項紀錄:台股市值超越南韓!

  13日台積電法說會,公布去年第四季季報,淨利1662億元,Eps6.41元,毛利率52.7%,都是令人心安的數字,全年Eps23.01元,也是超過市場預期,剩下的是市場對台積電今年的預期及股價的評價。 在法說會後,台積電的Adr連續上漲,14日收盤價140.6美元,市值已經拉升至7294.7億美元,用Adr的市值來計算,台積電已超越巴菲特的柏克夏A股及Nvidia,成為世界第八大市值企業,而且遙遙領先中國所有企業。這幾天,中國的媒體也列出全中國企業市值排行榜,台積電不但列在榜上,而且是榜首。 去年台股大漲23.6%,南韓上漲3.63%,台股創下多項紀錄,包括成交量95.5兆元,日均量3914.6億元,按成交金額,台股排在世界第8,市值超過南韓,排名第16,台股市值超過2.2兆美元,巴菲特指標超過300%,又是一項新紀錄。 仔細看台韓市值比較,台積電極大化,這是台股打敗南韓的最大因素,台積電用台灣的市值來算是6308億美元,打敗南韓最大市值的三星的524.78兆韓元,約4302億美元,這些天,台股市值又有新變化,富邦金市值上一兆台幣,打敗台塑石化,台塑四寶以前都在台灣市值前10大,現在只剩下台塑石化,聯發科坐穩老二位置,台達電,聯電,長榮進入前10大。南韓市值第二的Hynix約730億美元,略贏聯發科,後面與台灣前10大排名,沒有明顯優勢,不過三星生技,Naver,Kakao上榜,仍值得尊敬!南韓  
謝金河 2022-01-15
台灣正加速扭轉低薪

台灣正加速扭轉低薪

  台灣的學者,媒體,政治人物駡台灣的低薪,足足駡了廿幾年,這兩年情勢正在逐步扭轉中。這次在桃竹苗的考察行程,在很多工業區及竹科,竹南園區看到很多徵人廣告,有些是在車子快速行駛的路上,看到來不及拍照。前天在新竹工業區,結束康普行程的路上,車子正好碰到紅燈,前方是力成的工廠,我看工廠外就貼上平均年薪17.87個月的廣告,另一邊,泓格科技也在努力徵人,所有參訪的公司都努力加薪留才,台灣過去卅年低薪的窘態,一定會出現大變化。 昨天去力積電,我特別問謝在居總經理,力積電員工今年平均可領到20個月的薪水,平均大約在120萬左右,如果核心員工獲配股票,可能從250萬起跳,一般大學畢業的新進人員,大約從四,五萬元開始。竹科目前陷入嚴重的人才爭奪戰,很多理工科系畢業生,一畢業就被台積電大網網走。最近群聯應徵研究所畢業生,起薪6萬元,聯發科立刻加碼從7.5萬元起跳。這是台灣最強勢的產業,加薪浪潮會從這裡引爆。 接下來是去年表現最好的產業,長榮海運祭出40個月年終獎金,已經讓陽明吃足苦頭,著萬海航運會更頭痛。而15家金控公司去年大賺5806億,今年的年終獎金一定會讓大家好看。台塑,中鋼等傳統產業也不會太差。可能會比較感傷的仍是這兩年受到疫情侵襲的內需行業,像雄獅,晶華酒店,錢櫃等肯定很辛苦。不過,疫情終有過去的一天,這些弱勢產業也會跟上。 過去卅年,台灣的人與錢全流向中國,製造業沒有投資台灣,加上中國大陸很長朝低薪,台灣經過卅年低薪的壓力,這兩年台商回台投資,工業區土地大家搶,接下來搶人,加薪會是今年的主題,企業要留才必須和員工共享利益。 結束了政治的紛擾,政府在未來這一年必須面臨幾個新挑戰,除了低薪問題,還有通膨帶來高物價,高房價,及電力,人才的問題,政府的考驗一直都在,接下來逐一跟大家來探討!  
謝金河 2022-01-13
波瀾壯闊的台灣進出口數字

波瀾壯闊的台灣進出口數字

  2021年最後一個月的進出口數字出爐了,去年12月單月出口407.2億美元,比前一年同期成長23.4%,全年出口4464.5億美元,比2020年的3453.4億美元成長29.4%,這是史上最猛的出口數字,出超652.8億美元,也是歷史之最。 我把這兩年台灣出口逐月列表,大家可以仔細參考,這張表可以看出台灣每個月出口額的躍動。2020年元月武漢封城,台灣的出口從250.7億美元起跳,到12月是330億美元,去年12月跳升至407.2億美元;台灣的出口從去年10月出現400億美元的數字後,一直都在400億美元以上,第四季寫下1224.2億美元的空前紀錄。在外銷接單一直奔馳的情況下,台灣今年的出口仍然會往上走,但基期太高,成長會趨緩。 二,台灣的出口是在新台幣匯率大幅升值的情況下,這是非常不容易的。最難得的是進口的內容,去年全年進口3811.7億美元,成長33.2%,進口成長幅度大過出口,這其中,台灣從國外進口的設備資本財689.8億美元,半導體設備87.8億美元,成長37.6%,這當中很多是從荷蘭ASML來的設備,台灣去年對歐洲雙邊貿易額大幅增長,源頭是這個。 三,台灣去年對中國,香港的出口1889.1億美元,成長24.8%,順差達1047.4億美元,這個出口成長率略低於美國的30%,對東恊的32%,對歐洲的36.8%,不過仍然是出口的最大市場。不過,兩岸貿易依存度已從20年的43.4%降到42.3%。兩岸貿易內容,台灣對中國出口中,以半導體為主的電子零組件高達1043.4億美元,占比55%,這是重中之重,這也是兩岸貿易的核心,是中國需要台灣的地方,ECFA的延續,和台灣的鳳梨,釋迦,蓮霧遭到停止出口,都存在兩岸貿易的微妙狀態。 四,台商回流投資台灣,這是出口大幅增長的重要原因,2020年台灣的出口成長4.9%,是全球最高的出口成長率,台灣在這一年超車俄羅斯,西班牙,成為世界第15大出口國,21年成長29.4%,仍然是前段班,南韓公布去年出口6445億美元,數字也很亮眼,新加坡前11個月約4100億美元上下,可能小贏台灣,而台灣可能再追過墨西哥,也許會跑到第14。接下來,台灣的出口要面對很高基期的挑戰。      
謝金河 2022-01-08
加權指數超車恆生指數?

加權指數超車恆生指數?

這期先探投資週刊封面上,出現一個搶眼的標題:「2022 加權指數超車恆生」,這個封面我沒有給他們提示過,但年輕的編輯人員卻有這個創意,實在難能可貴。而在這個標題背後,也醖藏著下一個大變化! 這得從卅年前説起,1990年台灣的加權指數寫下12682的歷史天價前後,香港的恆生指數最高只有2732,台股領先恆生指數一萬點。那個時候,我說台灣卅年難翻身,香港背靠中國,會成為資金進入中國的門戶,香港會大好,台灣會加速邊緣化。後來榮安邱賣掉台灣的三商銀,國泰人壽,大力買人滙豐銀行的股票,港股像脫韁野馬噴出,恆指在1993年便衝過萬點,到了2000年千禧年,恆生指數已衝破18000,台灣的加權指數則是在1990年從12682殺到2485,此後萬點成了台股的天際缐,可望不可及,即便觸及萬點,每次都遭來崩盤的命運。 從1990年起,香港成為資金進入中國的前哨站,1997年香港回歸後,大批國企,紅籌股到香港掛牌上市,中資股,國企股取代昔日的洋行股及香港本地財團股,香港股市的容量愈來愈大,恆生指數也愈漲愈高。最顛峰的恆生指數在2018年元月最高到33484,台灣的加權指數在那時是10650,兩邊的指數相差22834。今天台股加權指數收盤18218,恆生指數是23112,兩邊的差距縮小至4893點,差距正在縮小。 今年台灣的加權指數上漲23.66%,香港恆生指數下跌15.13%,國企指數大跌24.6%,成為全球唯一跌破去年三月低點的市場。再往下看,1990年以前,台股一度領先港股一萬點的局面,也許可能出現豬羊變色的走勢。 從國安法通過,黎智英及香港壹傳媒高層相繼被拘捕,香港民主派議員也紛紛入獄,這幾天,香港「立場新聞」參與人員紛紛被逮捕,包括藝人何韻詩,香港百年來的法治與自由已蕩然無存,香港百年來的避風港角色宣告結束,港股持續下挫,恐怕看不到低點。香港人及資金源源不絕離開,出走,開始走向台灣過去卅年的覆轍,人與錢全都流入中國的宿命,台灣的加權指數最後會與香港恆生指數交叉,只是時間會落在哪個點上?這又是一個大時代的大轉折!    
謝金河 2021-12-30
大國的崛起與衰落

大國的崛起與衰落

  英國智庫「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預測台灣在2026年將躋身為全球第廿大經濟體,引發大家的關注,一時之間,台灣突然變成經濟大國。其實,在CEBR提出預測之前,台灣已經是排名第廿一的經濟體,排在台灣前面的有印尼,荷蘭,瑞士,土耳其及沙烏地阿拉伯,台灣以2020年的GDP總值6685.1億美元,排名世界21,CEBR說台灣到2026為成為世界第廿大經濟體,其實意義不大。 而且,即將結束的2021年也可能進一步出現變化,這其中今年貨幣大幅貶值的土耳其很有可能被台灣追過。土耳其里拉今年從5.57急跌到18.318,最近急升至11.85附近,貶值逾100%,如果用美元匯率來計算,土耳其去年的GDP是7193億美元,很有可能被台灣超越,明年再來檢視,台灣可能已是世界第廿大經濟體。 這個全球經濟體排名,過去半世紀以來變化很大,表中的1985年世界前廿大經濟體,中國只排第九,經濟規模只有3066億美元,如今跳升至世界第二,CEBR預測中國會在2030年超越美國。中國的大國崛起與鄧小平改革開放有很大的關係。在1980年代,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在日本泡沫經濟爆破前,日本的GDP一度追到6兆美元以上,與美國的8兆美元十分接近。日本泡沫經濟調整卅年,現在GDP剩5.048兆美元,只剩下中國的三分之一,這是一個十分巨大的變化。 另一個是俄羅斯,普丁在2000年全面執政,在1980年代到柏林圍牆倒下前,俄羅斯是僅次於美國的老二,普丁執政廿年,他大秀肌肉令人印象深刻,但俄羅斯的經濟規模廿年沒有什麼變化。去年俄羅斯的GDP是1.473兆美元,已經輸給南韓的1.63兆美元,南韓第十,俄羅斯第十一,俄羅斯成為全球第十一大經濟體,大家一定會覺得很意外。 過去卅年,中國崛起是人類地表上最巨大的變化,這是中國向世界開放,全球的人與錢奔向中國,創造大國崛起,現在美中角力,人與錢反向流出,中國到2030年會不會超越美國?這存在很多變數。通常愈是集權專制的政體,經濟發展都會付出代價,朝鮮的經濟到今天仍一窮二白,古巴也很慘,俄羅斯也停滯,這是中國未來的挑戰。 台灣已經是第廿大經濟體,但在國際上得到的認同,與台灣的經濟力完全不相稱,這是台灣必須再力求精進之所在!我們還要再努力!    
謝金河 2021-12-29
台股已成壓不扁玫瑰

台股已成壓不扁玫瑰

台股已成壓不扁玫瑰:外資賣超一兆,台股大漲6000! 今天是台股值得紀錄的一天,加權指數創下18099.73的歷史新紀錄,今年台股最大升幅22.86%,已是全球少數最強勢的股市,也是全球率先創新高的市場,台股的強勢也與1990年的12682當時的金錢遊戲迥然不同,台灣正在展現經濟的新格局,有幾個點值得探討。 一,過去卅年,台灣人與錢外逃,台股萬點已成天險,股市過萬點經常都出現崩盤的噩運,去年台股越過高掛卅年的12682,一路挺進,泰公好心提醒股市會崩盤,但都沒有發生,谷月涵從三月起就警告台股有泡沫,提醒大家要小心,但台股依舊往前走。 二,外資連續賣超台股兩年,去年賣超5394.7億元,台股上漲2735.39,今年又賣超5025.14億元,但台股仍然大漲3316.41,外資連續兩年賣超台股逾一兆,台股卻大漲超過6000點。從過去十年紀來看,過去十年,外資只有兩年在台股是賣超,台股都下跌。這兩年外資大賣台股,台股卻大幅上漲,這是內資回流取代外資的角色,這從新台幣持續升值可以看出端倪。 三,這三年扭轉台灣最大的動能是台商回台投資,到上週五為止,通過審核回台投資的企業1126家,投資金額1.614兆台幣,因為台商資金回流,製造業在台灣生根,也造成台灣出口表現暢旺,上市上櫃公司獲利大爆發,台股有強大基本面當後盾,殖利率之高又稱冠全球,台股站在高檔仍顯得生機盎然。 四,外資這兩年看貶台灣,大力看好中港,如今成了被割韭菜的對象,香港股市頻頻重挫,已是全球最大的空頭市場,華爾街投資銀行深陷在中港市場,貝萊德持股1553億美元,摩根大通有1405億美元,先鋒集團有1307億美元,花旗集團有495億美元,摩根士丹利有321億美元,高盛集團174億美元⋯⋯這麼龐大的部位,恐怕會對今年的獲利帶來重大變數。 今年標普中概50指數已腰斬,Kraneshare滬深網路指數跌幅超過六成,外資發了很多報告大力看好中港股市,如今已騎虎難下。反而是外資賣力唱衰台股,台股仍昂首向前,明年外資是不是繼續大賣台股?或者是回頭大力加碼台股?會是台股很大的變數!
謝金河 2021-12-27
台股的再進化論:2022的探索

台股的再進化論:2022的探索

  今天臉書跳出去年今天的一張照片,時代雜誌封面在2020年上面加一個紅包框,上面打上一個大叉,代表去年疫情重擊全球,是最壞的一年。不過,2020年在疫情襲擊全世界的情況下,台灣經濟是大起的一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3.11%,出口成長4.9%,都是世界第一。 今年我不知道時代雜誌會設計什麼封面,但台灣仍然是非常好的一年,台股也衝到18034。過去卅年,台股每一次過萬點,隨之而來都是崩盤的噩夢。現在台股逼近18000點,台股看起來仍然很便宜,這是因為上市櫃公司獲利實在太好了。在去年之前,全體上市櫃公司全年淨利很少超過二兆元,例如在2019年是1.99兆元,2020是2.46兆元,今年前三季3.22兆元,全年會很輕鬆突破4兆元,這是史上空前最高獲利紀錄,對於2022年形成大挑戰,因為要連續兩年獲利超過4兆,這是十分不容易的事。 張錫看好台股上二萬點,永豐金的經濟學家黃蔭基也認為台股五虎臨門,他認為台股一整年區間會落在16200到18200之間。我的好朋友吕宗耀看台股最高19890,但他警告台股的巴菲特指標300%,泡泡吹太大,有可能回挫廿%⋯⋯ 大家面對2022,心中都有一把尺,台灣在2021年的經濟表現實在太好了,基期也墊很高,操作難度會上升,加上全球面對通膨壓力,縮表,升息及疫情變化,都會影響2022的投資判斷。 下週台灣的四項公投,是人民透過對議題的表態來決定未來政策方向,這其中,藻礁的三接問題會影響未來電力,若三接出現變數,立即影響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美豬的問題也牽動台灣與美國,日本的互動關係,如果人民用選票否決美豬,台灣可能更加孤立,加入國際貿易組織更加沒有希望,整個經濟,金融,股市可能會增加負向的壓力。這場透過人民意志的抉擇,也透露了台灣未來發展的方向。    
謝金河 2021-12-10
等待爆雷的地產公司都在排著隊⋯⋯

等待爆雷的地產公司都在排著隊⋯⋯

  經濟日報上的專欄,每次看到香港特派員李春的「北京瞭望」,我都會看得特別仔細,有時候,不止看一次。7日的專欄,他的標題是「恆大雷聲響,雙零夢更長」,這篇文章透露了好幾個訊息,十分值得關注。 他説廣東傳來恆大地產終極爆雷的轟鳴聲,有的指是地產業崩塌的先聲,是大陸經濟的灰犀牛,他說這是死犀牛,因為,恆大表內負債2兆人民幣,表外負債也有一兆人民幣,不僅資不抵債,樓也賣不動,拖不下去,只好躺平。循海航模式,全面被接管,再看要留全屍?或五馬分屍!這個看法和我一個多月前說的不謀而合。 不過李春更勁爆的說,僅在廣東,等待爆雷的地產公司都排著隊,後面還有好幾家一個接一個爆,這個說法也呼應了我在一個多月前整理出來的許多資不抵債的地產公司。率先出事的是花樣年,新力控股,然後是綠地集團,華夏幸福,最近無力償還國內債的有中國奧園,許榮茂的世茂房地產,及4家企業全部都停牌的佳兆業集團。佳兆業大本營在深圳,也是深圳在地大型地產商,沒想到瞬間瓦解。還有夫妻兩人都跑到美國的潘石屹,看起來SOHO中國也岌岌可危。 我把負債累累,股價跌不停的地產公司搜尋一下,就有十來家,下一個來看,孫宏斌的融創中國及李思廉的富力集團,也有很大的壓力,也呼應了李春「後面還有好幾家,一個接一個爆」的說法。李春說:金融機構什麼帳都可以掛起來,就算血流成河也不准倒,危機可以延後。 但是更迫切的危機是「雙零」,一個是「靈活就業」,另一個是「零工經濟」,靈活就業是就業數據表上沒有的就業,零工經濟是兼職或自由職業者構成的自僱者經濟生態,像是從補教行業就有千萬人進入靈活就業,明年雙零的從業人員可能超過3億人,李春說,這是大陸經濟迫近的灰犀牛⋯⋯這篇文章,我足足看了三遍!    
謝金河 2021-12-09
美中金融脫鈎已成現在進行式

美中金融脫鈎已成現在進行式

  美中從貿易戰,科技戰,一路延伸到金融戰,這一週微博回港上市,滴滴宣布從美國下市,回到香港掛牌,已在市場造成巨大衝擊,12月3日滴滴股價大跌22.18%,百度,Bili,Pdd跌幅都超過7%,在美國上市的中企股全面下挫。 如果從跌幅來算,拚多多從212.59跌到51.91美元,跌幅75.6%,災情最嚴重,拼多多熱烈響應共同富裕,三月宣布捐18.5億美元,五月再捐3.7億美元,七月又宣布明年獲利全數捐出,股價從此一蹶不振。滴滴今年以14美元上市,股價一度漲到18.01美元,現在剩6美元,如果滴滴下市,所有參與滴滴投資的股民全部都賠錢。其他如阿里,百度,Bili⋯⋯等,股價從最高跌下,都已重挫六成以上。 外媒報導,中証監禁止VIE可變權益實體(Variable Interest Entity)赴外國上市,雖然中國証監會否認,但從阿里,百度,網易,京東等回港上市,已經可以看出中國加大監管力度,所有VIE上市的企業,可能會遭到更嚴格監管,返回香港上市,已是必要途徑。 另一邊,美國對中資企業財報監理也愈趨嚴格。5月20日參議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來美國上市的企業必須遵守PCAOB(Public Company Account Oversight Board),也就是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的查帳,這對中國來說,這是侵犯國家主權行為,絕不會讓步。 在雙方各有堅持的情況下,中資企業從美國下市,到香港上市,已成定局。這個大變化,也影響中資股未來評價,離開美國,這些中資股恐難再享有高本益比,而香港股市一時容納不了那麼多中企回港上市,巨大的賣壓讓港股更加一蹶不振。 最大的輸家很可能是華爾街的投資銀行,過去這些投行中介中企到美國上市,大家都賺翻了,現在可能沒有生意可做,而且,帳上的中資股可能慘賠,今年高盛可能在阿里慘賠,大摩可能在滴滴賠不少⋯⋯美中金融戰可能是一場堅壁清野的殺戮戰場!  
謝金河 2021-12-05
徐旭東說了比沒說還糟!

徐旭東說了比沒說還糟!

  自然被中國端上緑色台商的帽子,被罰處4.7億人民幣的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在保持緘默幾天後站出來發言,他說他反對台獨,贊成維持現狀,其實,大多數的台灣人都希望維持現狀,我們的名字叫中華民國,是中國不讓大家維持現狀。 這樣說其實就夠了,偏偏徐旭東再加碼,他說輿論對企業投資中國帶著有色眼鏡,不應該意識形態掛帥,凌駕一切!他批評台灣「逢中必反」,話鋒一轉,他又說台灣的政府忙著四大公投,對台灣的經濟政策缺乏討論⋯⋯ 徐旭東說台灣逢中必反,相對來看,中國是「逢台必壓」,除了極盡全力在國際壓縮台灣的生存空間,中國的軍機一直盤旋在台灣的上空⋯⋯ 很多企業界老闆都說,叫小英不要搞台獨,招惹中國,殊不知,小英總統始終都說中華民國台灣或中華民國在台灣,這是維持現狀的論述。從小英當家以來,台灣很多獨派人士恨小英入骨,那些去弄小英LSE文憑的人,很多都是獨派人士。為了維持現狀,小英當家的人費盡千辛萬苦,但中國只有一個中國原則,台灣永遠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企業界人士遇到這些最核心問題,沒有人敢吭聲,只會對台灣的領導人撒野。 這次四大公投其實是執政黨的保衛戰,小英被迫正面迎戰,其實面對公共議題,讓政黨訴求理念,這也是台灣獨有的權利,徐旭東不用多加指責。還有政府面對疫情及全球經濟變數,無不卯足全力,大家知道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有多拼?他在全台奔波中,一有空檔,他經常打電話問我,最近有什麼議題要注意的?今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可能達到6.09%,台灣的人均所得預估到32787美元,今年可能超過南韓。政府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徐旭東沒有必要打自家的狗給對面的主人看。 我曾經在劉結一主任的面前說,兩岸關係像北風,太陽,如果中國大陸懂得用溫暖的陽光照射台灣,台灣人的衣服全脫了,但現在一直刮北風,當然台灣人民衣服愈拉愈緊。徐旭東這次的表態對他沒有加分,反而提醒大家亞東集團旗下公司的股票不宜長期投資!  
謝金河 2021-11-30
病毒與通膨的相抗

病毒與通膨的相抗

  在全球憧憬疫情降溫,可能有解封的時候,突然又傳出傳播力比Delta更大的變種病毒,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又讓全世界的金融市場出現豬羊變色的新變化,也為2022年的投資帶來新的變數。 首先是美國股市出現跳水般的下挫,道瓊工業指數跳空,收盤大跌905.04,一口氣殺破季線和半年缐,費城半導體指數也大跌2.92%,全球股市全部一起蹲下,印度股市大跌1687.94,日本日經指數大跌747.66,香港恆生指數大跌659.64,再度瀕臨破底危機,阿里巴巴從309.4跌到129.1港元,跌幅已經接近六成。一個Omicron把全球股市嚇得腿軟,這是大家對病毒變異株充滿的恐懼。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幾個月來,全球對通膨的共同恐慌,似乎化解不少,最具代表性的是油價大幅下滑,WTI油價重挫10.32美元,盤中最低跌到67.32美元,收盤68.17美元,油價從85美元左右折返,而最近受關注的中國動力煤及鐵礦砂價格都一口氣暴跌六成,病毒似乎壓抑了通膨升溫。最近的CRB指數大約停留在235,波羅的海指數從4841殺到2678,大約跌了四成,貴金屬價格仍在高檔,但只是高檔震盪。還有,貨櫃航運的運價仍在上漲,如果疫情未見曙光,包括近期中國規定船員隔離要七週,這又給貨櫃航運業帶來更多機遇與變數。 三是Omicron可能延緩美國聯準會縮表升息的節奏,如果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美國可能放緩原來規劃的縮表,升息進度。為了抗疫,全球央行可能仍維持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股市出現的大回檔,可能很快回穩。26日,代表市場情緒的恐慌指數(VIX)大升10.04,到達28.62,這也是近年來相對高檔。 這個病毒與通膨相抗,會是年終最大的變數,市場關注的美國十年,卅年債券殖利率分別回落到1.482及1.827,Omicron的衝擊,給大家的啓示是全球疫情似乎沒完沒了,這可能是資本市場新常態。    
謝金河 2021-11-27
台灣因投資自己而壯大!

台灣因投資自己而壯大!

  這兩天熱門新聞焦點是徐旭東的遠東集團被當成綠色台商而遭到懲罰,在台灣,沒有人會認為徐旭東是綠色的,但在中國,這由不得你,顏色是他們幫你決定的,這是投資中國必須承擔的政治風險。在這個情勢下,會更加速台商回台投資,這是一個大趨勢,台灣也因為台商回流投資而壯大! 這三年,台商回流效應不斷展現,首先是工業區土地炙手可熱,價格翻漲,大家都在找地。二是台商回台壯大製造業,台灣出口成長力道強勁,這兩年,單月出口額從250.7億美元上升至401.4億美元,9月外銷接單629億美元,10月仍然高達591億美元,出口強勁也帶動GDP的成長,去年經濟成長率還超過中國,越南高居世界第一。 台商投資台灣,這三年累積1047家,金額超過1.4兆台幣,創造就業逾11萬人,這和三年前經濟部列出的三年目標相當符合。今天我的臉書正好跳出三年前此時,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第一名的曾銘宗在立法院質詢說台商回台投資金額是零,當時引起社會各界關注。後來我特別派出記者到全台各地實地採訪,赫然發現各個工業區大興土木的熱烈景象,証明台商顯著回流,這個爭議才告一段落。 過去大家看衰台灣經濟,是因為企業不在台灣投資,資金全投在中國,造成台灣人才外流,低薪的窘境,台商回流,投資自己,這是台灣再起的關鍵。接下來,台灣要面對經濟高基期挑戰,還有台灣加碼投資台灣面對的水電,人才,土地及走向國際的問題,迎面而來的是四大公投的考驗,這也是台灣前途的另一個關卡,台灣的人民選擇向前走?或向後退?又是一次重要時刻      
謝金河 2021-11-23
新加坡擁抱中國燙到手

新加坡擁抱中國燙到手

  一直是投資中國,像Steven Roach般,自認是廿五年來打死不退死多頭的新加坡政府控股百分之百的淡馬錫投資機構,最近宣布暫停投資中國科技公司,而受到外界關注。 淡馬錫最近出清百度,好未來,新東方及招聘的網路平台BZ,也減碼阿里巴巴191.88萬股,占投資比重16%,也減持滴滴357.15萬股,占比重10%,還減持快手,騰訊,這些公司都是今年第三季股價跌最慘的標的,尤其是補教行業,新加坡另一家政府投資公司GIC是新東方最大股東之一,持股逾5%,這回新東方從199.97殺到1.68美元,GIC看起來損失逾百億美元。 淡馬錫去年底結算,資產浄值從3130億美元降至3060億美元,今年手上標的中國科技股一度占29%,比淡馬錫在新加坡的資產比重更高,而且,投資的標的都跟著孫正義的阿里巴巴延伸出來企業走,這回傷最重。 淡馬錫及GIC這兩年大力投資中國的補教行業,除了新東方,好未來,高途,有道等都大力加碼,正好遇到中央強力監管,這回淡馬錫及GIC傷最重,這回宣布不再投資中國科技股,看起來有苦衷。 去年新加坡經濟成長率衰退5.6%,今年首季年增1.3%,第二季因去年衰退13.3%,出現14.7%的成長,今年目標在6到7%,可能與台灣在伯仲之間。不過,李顯龍夫婦孤注一擲押寶中國,也讓新加坡未來增添更多變數!  
謝金河 2021-11-22
全世界最飆的航空股在台灣

全世界最飆的航空股在台灣

  過去在承平時期,股價都貼近面額,或是最慘只剩5.5元的華航,最近都出現飆漲,華航漲到26元,長榮航空漲到27.7元,都創下十幾年來最高價,成了世界級的奇蹟。因為,全球航空業受到COVID-19重擊,破產的退出,大多數都是奄奄一息,股價都停留在低檔,只有台灣的航空股格外強勁,這個現象很值得探討。 疫情重擊全球經濟,破壞產業鏈,但長榮航空這兩年從7.56大漲到27.7元,華航從5.5漲到26元,令人刮目相看。原來是航空業結構出現大變化,過去兩家航空公司以客運為主,疫情重擊下,客運萎縮,兩家航空公司加強貨運比重,華航第三季營收344.74億元,淨利29.17億元,Eps0.51元,完全扭轉昔日靠客運而出現虧損累累的狀況,10月營收更創下249.45億元紀錄。長榮航空10月營收103.71億元,第三季純利14.83億元,也是罕見的好成績。 兩家航空公司業績大好都與貨運有關,而貨運的好又源自台灣出口的強勁,10月出口401.4億美元,這是空前紀錄。台灣的出口從去年元月250.7億美元爬升至現在超過400億美元,今年前10個月,出口364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0%,這個出口暢旺又來自台商回台投資。 經濟部台商回台投資三大方案,回台投資企業1045家,金額1.4029兆元,這是帶動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製造業深耕台灣,帶動出口,台灣的出口又以電子業為大宗,很多產品採空運,航空貨運需求大增,可以看出台灣經濟的底氣!  
謝金河 2021-11-13
中國房地產骨牌一張張倒下!

中國房地產骨牌一張張倒下!

繼恆大系全面仆倒,曾慶紅子女的花樣年,江西的新力控股,及華夏幸福,藍光集團因為還不出理財產品債務,股價紛紛停牌,這兩天最受矚目的是佳兆業集團,也因為還不出債務,旗下4家上市公司,包括佳兆業集團,佳兆業美好,佳兆業健康及佳兆業資本全面告急。 這家由郭英成創立,橫跨地產,物業管理,酒店,百貨及水路客貨運,員工上萬人,以深圳為腹地,市值一度接近500億港元的大型房企也加入告急行列,佳兆業從龍岡起家,基地以深圳市區為核心,是中國房地產最有爆發力的地方,佳兆業居然告急,令人意外。這4家公司全部停牌,為原本已一蹶不振的香港股市再添壓力。 很多人都告訴我,中國眼看1989年日本房地產泡沫戮破,造成日本失落卅年,這次是中共中央主動戮破房地產泡沫,避免中國重蹈日本覆轍,手段是高明的。但戮破泡沫不是不必付代價的,中國與日本不同的地方在日本泡沫的源頭在日本銀行業毫無節制的放貸。日本房地產崩潰後,有一天,邱永漢先生告訴我,他說他在家,有一天有卅幾組的銀行理財人員來拜訪,他們說不必有抵押品,只要他簽字,他若全借,可以借到卅幾兆日圓⋯⋯日本房地產崩潰,銀行紛紛破產。 中國的金融體制是官商勾結的共犯結構,有權的可以到銀行搬錢,像華融負債1.73兆人民幣,海航集團更是天文數字,恆大,碧桂園負債約2兆,萬科集團1.59兆,融創逾一兆,在房地產只漲不跌的黄金年代,房企只要能從銀行搬錢,就可打遍天下無敵手,先前的王健林,現在的許家印都是這樣發達的。現在中央擠泡沫,這些負債累累的房企隨時會趴下。 中國房市骨牌會一張接著一張倒下,接下來消費也會受影響。大家熟悉的中國大潤發(高鑫零售),上半年淨利1.17億港元,比去年同期衰退86%,股價從13.4跌到3.23港元。這兩天媒體報導的海底撈營運每況愈下,股價從85.8殺到19.38港元,跌勢仍未盡。看起來,房地產泡沫破裂,內需消費將首當其衝,也將拉低中國的經濟成長強度!
謝金河 202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