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數據和假的軟數據

現在的政府很會進行「數據宣傳」和「數據操作」,它會暗槓起來許多硬數據,使政績的劣績被掩蓋。
  
一個國家有很多數字指標,諸如出口貿易、GDP等,由於和世界接軌,作假不得,我們稱之為「硬數據」。

台灣最硬的數據就是每季公佈的GDP成長率。前兩天公佈的第二季成長率,台灣以0‧五二%墊底,為亞洲最後一名。由於主報出爐,年度預測值當然就多了校正的參考。今年全年只剩1.56%也是亞洲最差。至於第三季估計為0.1%,第四季為1.9%,前陣子政府還在今年「保三」上大作宣傳文章,現在「保三」已不可能,向「保二」移動,「保二」又破功,已向「保一」和「保正」作掙扎!

對於台灣掉落為亞洲最後一名,政府官員表示,今年台灣是「外冷內溫」,今年民間消費仍可成長3.05%,比五月預測上調0.29%,因此明年仍有2.7%的成長率。

官員會提出「外冷內溫」這種解釋,「外冷」是他們要把出口不振歸咎於世界經濟情勢不佳,因此所謂之「外冷」,但卻故意不談台灣產業外移和競爭力下滑等因素,我認為這些因素或許比「外冷」更為嚴重;至於用台灣民間消費的成長來說「內溫」,則顯然是一種「打氣」的宣傳,這時候我們就要懷疑官方的內需調查數字之可信度。

台灣的官方數字,在與世界掛勾的部份,如出口和GDP的數字,因為不能造假,我們相信它是真的。但像內需的調查,則和世界沒有掛勾,都是政府閉門作調查。像台灣的物價調查,就是用了許多價格比較有惰性的物品來平均,降低了物價的漲幅,因此政府的物價指數總是和人民的經驗有很大的差距。就如民間消費,現在民間所得增加有限,消費怎麼可能仍有3.05%的成長?調查式的數據,調查的手段,有沒有政府在上下其手,故意灌水,實在值得懷疑。因此這是一種真假參半的軟數據。

至於另一種數字就更讓人懷疑了。八月十二日行政院國發會公佈了一份「民眾對當前生活品質的看法」民意調查。其中所出現的數字都令人看了目瞪口呆。例如對目前自己的生活品質滿意的居然高達82.1%,對家裡經濟狀況滿意的居然高達70.6%,而且都比去年增加了將近十個百分點。這種數字是軟數據的一種,從「生活品質」、「滿意度」、「民意調查」這些用語,即可看出它們是主觀性的用語,因此這種調查數字的客觀代表性極低,無論新聞報導或學術論文,對這種數據都不可能重視。一個政府必須對人民提供資訊服務,但這種資訊服務必須是硬數據,因為硬數據才能顯示國家實體的某個側面,而軟數據由於沒有客觀性,通常政府都不會去做這樣的數據。

但現在的政府很會進行「數據宣傳」和「數據操作」,它會暗槓起來許多硬數據,使政績的劣績被掩蓋,例如:

一個社會的自殺死亡率乃是重要的硬數據,台灣以前都逐年公佈,但自殺率太高有損政府的形象,所以前幾年馬政府遂以杜絕自殺的傳染為理由,不公佈每年的自殺率。

再例如現代差不多的國家,都對貧富不均日益重視,所以統計的方法早已改變,傳統的五等份,由於不能顯露真實,已改為十等分,甚至也將最富的1%和5%,以及最富的十戶或五十戶標出來,但台灣至今還是只用五等份,藉此掩飾貧富差距的真相!

因為台灣政府很懂得資訊操作,暗槓掉許多硬數據,製造出許多軟數據和假數據,像國發會所公佈的生活品質滿意度調查,就是個無參考價值的軟數據或假數據。治國無能,但對製造數據卻超有能。台灣的人民之所以會變得比較聰明,就是這些數據教育出來的!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