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會莫成一中白手套

 

五二○以來,台灣對中國溫,中國對台灣冷。新政府提出「九二論述」、WHA中華台北、六四中國大陸,北京還是壓力不斷,緊縮中國人士來台,持續統戰台灣社會。此際,不時傳出海基會人事消息,與當前的兩岸關係不無違和,而且傳出的人選千篇一律具有藍營背景,對照民進黨全面執政的氣氛更顯違和。

或許不是巧合,陳德銘公開表示,他關心海基會新任董事長以「什麼樣的政治底線」與他交流,例如「認不認同一個中國原則」。他說:「一個中國」的問題很重要,如果沒有這個前提,「誰當董事長都會比較難受,我們的交往也會比較困難」,而這一方面的突破「不在於董事長本人」,在於「背後請他出來的『台當局』」。言下之意,海基會高層要認同一中原則,而且,更要蘊含新政府也有志一同。

陳德銘所代表的北京態度,說穿了就是要新政府馬規蔡隨,這可能嗎?過去八年,國共一中熱戀,但北京目無馬英九的各表,然而這個人依舊傾中無悔,於是,馬習會在眾目睽睽之下,上演了只有一中、沒有各表的戲碼,周子瑜事件戳破國王的新衣。至於海基會董事長,從江丙坤到林中森,一方面扮演到北京報告長官的角色,一方面服務於跨海政商集團的利益,國家利益與全民福祉則置之不顧,民怨全面引爆便是答案。

兩岸關係走向修正,張小月承認未曾與對口熱線。由此可見,海基會人事也非迫在眉睫。若為交流而交流,便宜行事任命對方歡迎的談判代表。那麼,新政府的維持現狀,勢必要從中華台北、中國大陸,進一步滑向一中原則。任命如此背景的人,不是意味著新政府背書他的立場,便是埋下談判代表扯後腿的伏筆。這樣的談判如何捍衛台灣主權?雙方利益衝突時,談判代表會站在哪一邊?一九四九年國共談判,國民黨派出同情共產黨的人,最後談判代表全部舉手投降,堪為殷鑑。

至於,蔡英文、張小月,不以「中國大陸」稱呼為忤,不論自稱台灣或中華台北,隱約蒙上一中屋頂的陰影。請問,這跟所謂的一中各表差多少?這是暗示維持前朝微調過的現狀嗎?馬英九的各表,早已證明在北京面前、國際社會都行不通。新政府獲得認同台灣的主流民意支持,如果迫於務實無法積極伸張台灣主權也就罷了,竟然也扭曲民意跟北京玩起曖昧一中,不怕水可覆舟嗎?「台獨不是民進黨建黨初衷,也不是民進黨主流價值」,果真要如此過河拆橋嗎?

五二○以來的互動或互不動,在在顯示北京的思維脈絡無非是:國民黨執政時,套牢該黨認同一中原則,兩岸同屬一中;現在政黨輪替,它硬要民進黨吞下同屬一中這個核心,即使是從象徵性的表現開始。在政治鬥爭上,老共最擅長的莫過於,先只要對手接受象徵,然後逐步填充成實質。也許,只要新政府挪向一中原則初步達到北京的門檻,它便會利用姑且鬆手的假動作,得寸進尺把象徵推向實質。而國民兩個主要政黨一旦都套牢了,台灣還逃得出鳥籠嗎?一個談判高手應該制敵機先,不能按對方的遊戲規則來走,尤忌把對方的前提視為理所當然。

海基會,原本是白手套,主體是套在裡面的手。過去八年,一中的手,一中的白手套。如今,北京仍想維持一中白手套,反過來制約裡面的手,新政府豈能被這樣扯後腿?為了和平假象,任由北京這樣玩下去,台灣的民主豈不淪為假民主?而所謂的「兩岸的兩個執政黨應該要放下歷史包袱,展開良性對話,造福兩岸人民」,固然立意良好,但更應該警惕北京是不可能「放下歷史包袱」的。過去八年,馬將自己步步鎖進一中,習卻絲毫不容各表,足以為例。假使昧於為對話而對話,對方堅不「放下歷史包袱」,自己卻以「放下歷史包袱」放棄責任,後果如何,不忍卒睹。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