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可以休矣

金馬獎中國片拿下重要獎項,馬思純(左)和周冬雨同獲影后。娛樂中心攝

你聽過台語片影展的頒獎典禮嗎?

不要懷疑,西元1957年台灣就舉辦過第1屆台語片電影展覽會,俗稱台語片影展,由徵信新聞社(中國時報前身)仿效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模式辦理,當時有32部電影參與角逐,只可惜只舉辦一屆就停辦。

台灣在日治時期電影事業就已經非常發達,1930 年引進上海黑白默片《桃花泣血記》,並搭配台語辯士演說及台語同名主題曲,使此片紅遍大街小巷。

1956年1月,第一部35毫米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在台北的中央和大觀戲院聯映,大為轟動,一舉帶起了台語電影風潮。隔年就有上述台語影片頒獎典禮,當時台語電影可謂盛況空前。

這看在國民黨當局眼裡,很不是滋味,絕不允許深具台灣意識的台語影片蓬勃發展,於是在1962 年成立金馬獎,其目的在於獎勵國語片,打壓台語片,以實踐「推展國語運動」的「再中國化」官方政策,同時凸顯國語電影的正統性,更透過各種政策打壓台語電影發展。同時以國家的力量挹注大量資金拍攝國語片, 60 年代推出的彩色電影《蚵女》、《養鴨人家》等片,成功地壓縮台語影片,並瓜分電影市場。

1969 年,國語片產量首度超越台語片。受於政府的打壓及資金不足,台語電影始終無法從黑白片升級成彩色片,70 年代,彩色電影普及後更加慘澹經營;1981年,台灣上映最後一部台語電影是由楊麗花主演的歌仔戲電影《陳三五娘》,卻叫好不叫座,票房慘澹,自此台語電影從台灣這塊土地消失。

今年8月由國家電影中心規畫「台語片60週年」,表明台語電影曾從社會寫實、羅曼史、家庭、諜報、喜劇及音樂等方面進行創作,當年製片者在預算有限的狀況下,發揮無限想像力,為影片注入各種活力,製作出許多經典影片。

上述紀念活動邀請前輩影人眾星雲集,重現當年盛況空前的台語片風華:名製作人周遊率領「台灣影人協會合唱團」獻聲演出,明星合唱團的演出有如當年隨片登台,氣勢萬千。周遊也呼籲政府支持前輩影人,讓大家經常有演出的舞台,再現耀眼風華。然而,這些都僅止於懷舊而已,許多台語片的電影人才,早已快凋零光了,想要恢復當年台語片的風光年代,恐怕還要幾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行。

金馬獎是華語電影界三大獎之一,另外兩項為中國電影金雞獎和香港電影金像獎。今年第53屆金馬獎,中國藝人和電影囊括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導演四個主要獎項;香港亦有四個獎項,反而獲得最多提名的台灣電影,則成績平平。

面對崛起的中國,爆量電影製作人口,參與金馬獎的角逐,早已是一場不公平的競爭,我們實在沒必要把力氣在花上華語電影上面,反而是應該獎勵本土的台語電影。

舊唐書/卷194上,西元七至八世紀突厥時代名臣墩欲谷(古突厥語:Tonyukuk),在重建突厥汗庭及突厥中興立下大功,他曾諫正過毗伽可汗。

『小殺(即毗伽可汗)既得降戶,……又欲修築城壁,造立寺觀。墩欲谷曰:「不可。突厥人戶寡少,不敵唐家百分之一,所以常能抗拒者,正以隨逐水草,居處無常,射獵為業,又皆習武。強則進兵抄掠,弱則竄伏山林,唐兵雖多,無所施用。若築城而居,改變舊俗,一朝失利,必將為唐所並。且寺觀之法,教人仁弱,本非用武爭強之道,不可置也。」小殺等深然其策。』

他的論點主要是,遊牧民族雖然驍勇善戰,佔有軍事優勢,但在與農業民族的對峙中,卻居經濟劣勢,由於經濟力的關係,遊牧民族在公開上或暗地裡,受到農業民族的擺佈,面對這樣的人口與經濟的壓力,遊牧民族還可以保存他們自存之途,唯有文化上保持距離是賴。

在遊牧民族的歷史中,對於農業民族經濟與文化的接受,保持懷疑、審慎或拒絕的態度,自匈奴而突厥,以至近世,都是一脈相承。

台灣要汲取幾千年來遊牧民族的生存智慧,要與中國在文化上保持距離,就從休掉金馬獎開始吧。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論壇】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