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默認」?外交部敷衍了事!

林青昭(台灣憲法學會副秘書長)

今天台灣正面臨生存的危機,面對政府一個中國的外交政策,台灣人民不應該再繼續消極的看待,否則就等同是全體台灣人「默認」政府的一中外交政策。此時此刻,台灣人民應該凝聚力量,積極的反對外交部的「一個中國外交政策」。圖/資料照

今天台灣正面臨生存的危機,面對政府一個中國的外交政策,台灣人民不應該再繼續消極的看待,否則就等同是全體台灣人「默認」政府的一中外交政策。此時此刻,台灣人民應該凝聚力量,積極的反對外交部的「一個中國外交政策」。圖/資料照

中國北京加緊壓縮中華民國的外交空間,動作更加頻繁。首先是,中國強化和拉丁美洲的關係 ,可能動搖我方邦交國的動向。其次是,中華民國國旗,遭美國國務院領事事務局及貿易代表署(USTR)官網撤下。另一則是,梵蒂岡與中國即將簽署主教任命協議,我方和教廷邦交開始亮紅燈。以上中華民國一個中國面臨的外交困境,李大維和外交部發言人,卻只以「在可控管範圍」、「持續瞭解並密切注意其發展」等回應國人,這樣的敷衍了事的說詞,數十年未曾改變。

近幾十年來陸續不斷都有邦交國和中華民國斷交,主要是因為國際社會依據國際法「一國一合法政府」原則,正式承認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是中國的合法政府。這也說明兩岸的法關係,至今都是一個中國之下,兩個政府之間的「漢賊不兩立」問題,而不是兩個不同的國家關係。

「國家承認」和「政府承認」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是不可以撤銷,而後者則反之。目前中華民國與建交的邦交國之間,是屬於可以撤銷的「政府承認」。由於擔心「政府承認」隨時可能被撤銷,因此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權,每年必須編列數百億的龐大預算,以維繫和邦交國的關係。既然反對「台灣、大陸同屬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為何又要花費台灣人民的稅款,努力維持一個中國的外交政策?

中華民國自我定位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中國的舊政府。1949年從中國敗逃來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雖然也曾經是代表全中國的合法政府,然而自1971年被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合國取代之後,偏安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就已不再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但是,中華民國的外交政策,至今都還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爭取各國的「政府承認」,依舊是一中之下的法統之爭。中華民國的外交部要求邦交國承認,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才是代表全中國的合法政府、台灣總統是十幾億中國人的國家元首。也就是說,在台灣的中華民國,至今還是延續一個中國「漢賊不兩立」的外交政策。更因為堅持維持一中框架下的外交政策,使台灣至今仍然無法走上國際舞台,長期成為國際社會的孤兒。

今天台灣正面臨生存的危機,面對政府一個中國的外交政策,台灣人民不應該再繼續消極的看待,否則就等同是全體台灣人「默認」政府的一中外交政策。此時此刻,台灣人民應該凝聚力量,積極的反對外交部的「一個中國外交政策」。台灣人必須自己勇敢站起來,向國際社會發聲,展現台灣人民要建立新國家的決心和意志。

做一個有尊嚴的台灣人,更應該早日結束不符國際法原則的金錢外交政策。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申請成為聯合國的會員,同時取得「國家承認」,並與國際社會正式接軌。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