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台北消失的公園

 

公園綠地牽涉到一個城市的文化水準,最近報載,新北市公園綠地執行率僅達十%,原來市府選定四十八處公園預定地,但至今只開闢十五處,有些只做一半。永和廿萬人口,卻僅有一%公園面積。但是新北市府卻表示,建設推動絕不停滯,針對現有設施,在活動場域增設了遊戲場、戶外健身場、堤坡綠美化。並增設棒壘球場、籃球場、足球場、溜冰場…。這些建設如果搶走綠地,或設置在河濱公園就沒有意義,因為公園是都市之肺,要設法徵收土地,把公園設在人口密集的地區,同時最重要的是蒔花種樹,它比運動場更為重要。

台北市亦不遑多讓,日治時代原規劃至少有十七個公園,但是有些被蠶食鯨吞,如當初的十號公園是植物園,面積是現在的一.五倍,但前有國語實小、後有農委會都在搶用園區。有的公園預定地被改成其他用途,如三號公園用來安置林安泰古厝,五號公園變成小巨蛋,六號公園變成國父紀念館,其他如九號公園改為自來水事業處等用途。至於松山區的十六號公園、忠烈祠西側的十七號公園則都沒有開闢。二戰以後台灣人口驟增,但是公園綠地不增反減。所以大台北綠地面積遠低於十%,要知道倫敦的綠地面積佔四十七%,紐約佔卅%,北京佔四十二%,上海佔卅六%,台灣實在無法比。

一九四○年「台灣現況」一書的記載,「都會公園為的是給都市生活帶來安慰與休息,在四季苦熱、身心較易疲勞的亞熱帶地區,特別需要公園。因之,公園要有充分的面積,栽植花草樹木,配置亭池…。」其中還提到全台的第一座公園是台北圓山公園,至今已不像一個完整的公園,第二座公園是基隆高砂公園,距離基隆火車站步行只要五分鐘,但是如今已經片甲不留,可以說很沒文化。

你或許會說,人口太多沒辦法,但是北京、上海一樣人多,人口最密的應該是東京,在東京最熱鬧的新宿區、千代田區等地就有好幾個五十公頃左右的公園,也就是台北大安公園的兩倍大,例如代代木公園、上野恩賜公園、新宿御苑,以及皇居等名園,其中有的還是「文化資產庭園」。

先進國家大多有一個大型都會公園,台北市與先進國家比起來卻相去甚遠,只有大安森林公園是北市首善區內難得的大型公園,最早為軍營、眷村,晚至一九九二年才在刀光劍影的抗爭之中建設為公園,但是面積僅有紐約中央公園的十二分之一。

紐約的中央公園當年是在作家華盛頓.歐文的建議下,由政府早早買下土地。在十九世紀紐約市長的選舉中,就有人提出公園設立的議題,結果是強烈主張設立公園的候選人切合了輿論,獲得當選。最近的台北市長選舉爭霸中,也開始有候選人提出「大中央公園計畫」,顯示我們文化水準已經提高,公務員該換個腦袋了。

(作者為大學教授)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