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與損害考量下最合理的決策

唉,我早就說我認為今年上半年大多數國家都會改採開放共存,可是這有一個地方大家需要弄清楚,之所以會採取開放共存『並不是因為那樣是最好的作法』,而是因為從去年中以後的變異株,感染力已經強到一旦被大規模突破,想要清零甚至想要用封城管制的方式壓下去到成為小範圍感染,就已經確定不可能。

這時候考量點就是兩個方向,成本與損害。

第一是損害,假如流行的病株嚴重性仍然如同兩年前的傳統武漢株的話,那麼不把它壓下去的話由於損害實在太過嚴重,多數國家還是有可能不惜代價用全國性封鎖一到三個月的方式控制疫情流傳,儘管這麼大範圍跟高強度的封鎖可能會花掉這個國家兩三年以上的可用預算,使得未來幾年國家都會陷於無錢可用無力建設的困境,可是相較再來一次歐洲當初疫情剛爆發時將近一成的高死亡率來說不壓下去的後果太過可怕無法承受,錢至少苦日子過個幾年忍一忍還是賺得回來的。

問題是新種病毒株的嚴重性已經大幅減低,也就是嚴重性正在降低,可是財政方面這些國家在經歷兩年疫情的狂舉債印錢財政早已透支,兩年前國庫還有盈餘時花個幾百億跟現在一屁股債務的財政狀況花個幾百億已經是不同的概念,所以損害曲線在下滑而成本曲線在上升,然後兩個曲線總會在某處面臨交叉點,也就是從這個臨界點開始繼續採取管制已經變得不值得,這時候將會是各國宣布解封的時間,從去年我就一直預測不會超過今年年中,而今年下半年開發國家就會宣佈疫情結束,我不管你疫情還有沒有在傳也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就是宣佈結束了,這樣。

我常常覺得跟大多數的人討論風險控管這件事情很累,因為大多數人腦袋能夠接受的邏輯,是「如果一個作法它現在是對的,它就應該也必須是從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對的,假如這個作法過去錯而現在對,那一定是雙標騙子」。

可是風險管理不是這個樣子的,在損害還有機會清零時很多時候是值得花費大代價將它撲滅的,因為撲滅以後表示它不存在也就省下來往後的風險管理成本,因此一次花大錢一勞永逸是值得的,可是如果一開始的撲滅失敗了,這個風險變成長期性而且無法清零的危害時,要考慮的就不是不計代價跟它對幹而是如何減少損失,當損害變得更為嚴重時,就有可能不得不考慮放棄損害最嚴重的部位斷尾求生來保住其他部位。

所以越來越多國家採取共存那不代表他們就是對的,只是因為在圍堵已經失敗而控管不可能時,這是成本與損害考量之下最合理的決策,而台灣不採取共存也不代表證明他們是錯的,而是台灣仍然處在還沒被大規模突破的環境,繼續維持清零當然是最合理跟最符合成本效益的作法。你會發現很多滿口我們應該學國外的人,你把他們說的話標上日期,用那個時間點台灣的感染率去對照其他國家相同感染率的時間段那個時候的國際新聞,你會發現他們永遠在主張大部份國家公認是錯的事情。

< 資料來源:周布雅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