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憲相關文章

台灣的反戰宣言不是和平主義

台灣的反戰宣言不是和平主義

台灣的反戰宣言不是和平主義 「和平主義」與「無所作為」不是一回事,這是因為和平主義者追求的是一個和平共存、互相尊重的世界,而無所作為則是袖手旁觀,不願意採取行動。和平主義的反面不是「暴力」,而是「冷漠」,因為「冷漠意味著對他人的苦難視而不見,無動於衷」。 有些人將和平主義等同於無所作為,這不僅是對和平主義理念的誤解,而且反過來抹黑了真正的和平主義者。因為「真正的和平主義者」會積極尋求解決衝突的方法,通過對話溝通、以及武裝自我防衛來避免戰爭。 偽和平主義者誤以為追求和平就是無衝突,「因此他們在面對不公不義時,常常選擇視而不見」,這使得他們跟真正的和平主義者的熱情相對之下顯得冷漠。大多數擁有這種偽和平主義觀點的人,他們可能都不自覺,而且自以為高人一等。 世界上最偉大的和平主義者甘地曾經說過:「如果只能在懦弱和暴力之間做出選擇,我會建議選擇暴力。」這句話表示,和平主義並不是一種消極被動的態度,而是具有堅定信念和行動力的選擇。正因為如此,我們應該明確區分和平主義與冷漠無為,以免對和平主義產生誤導。 台灣支持反戰宣言的那些學者不是和平主義者,這些人搞不清楚真正和平主義的意義是什麼!
李忠憲 2023-04-06
蔣介石是自大狂

蔣介石是自大狂

今天是清明節,也是蔣介石去逝的日子,早上就有朋友希望我要寫一點蔣介石, 以前馬英九前往桃園大溪慈湖,向先總統謁靈。今年跑去中國已經忘了蔣介石和蔣經國。 本文「台灣獨裁者博物館:自大狂的指揮中心」摘自德國明鏡週刊2009年的文章,介紹台灣慈湖及其在德國人眼中的獨裁者指揮中心和博物館。作者表示,令人驚訝的是,當時台灣的總統仍然去拜獨裁者,並且獨裁者的銅像遍佈全台灣。 文章回顧蔣介石統治台灣25年的歷史,揭示了他在1960年代中期與將軍們計劃奪回被共產黨佔領的大陸。1965年,台灣派遣兩艘軍艦執行特別任務,但計劃失敗,數百名台灣士兵和水兵喪生。 文章介紹了慈湖,展示了當時蔣介石及其家人的生活。博物館內有許多照片和家具仿製品,但真正的紀念物在另一個博物館。 作者提到在馬英九帶領下,前途航向不明,嘗試擺脫過去的影響。然而,自馬總統上任後,蔣介石的形象得到恢復。最近訪問該島的中國遊客紛紛前來參觀,留下照片。 文章總結道,曾經的共產黨死敵已經變成了親愛的,他們被認為是真誠的愛國者,因為他們一直想與大陸團聚,儘管有時會採取暴力手段。 蔣介石是自大狂,馬英九是神經病,兩個人都搞不清楚自己是誰,局勢是什麼。
李忠憲 2023-04-05
人工智慧的意識(靈魂)

人工智慧的意識(靈魂)

人工智慧的意識(靈魂) 看著今天自由時報的標題,「超級電腦台灣杉,明年升級四號」台灣杉二號的網路和資安是我負責的工作。想想自己做的事情很多都是報紙的頭條,感覺不可思議。花這筆錢基本上又是跟人工智慧有關,這條路已經沒有國家可以避開。 如果人工智慧有意識,世界會變得怎麼樣?到目前為止要問人工智慧是否有意識最棘手的部分,是要確定人如何理解「有意識」。 人類對意識非常熟悉,個人的意識就是他們的主觀體驗,意識是在特定時間,處於特定精神狀態的那種特殊品質。儘管我們熟悉意識,但我們仍然不知道它的基本性質。關於什麼是意識,以及我們如何判斷它何時存在,目前還沒有廣泛認同的理論。 說出生意味著有靈魂,擁有靈魂概括了擁有完全屬於個人的感受和思想的想法。我們所有的記憶、經歷和行為似乎都屬於我們人類自己。用“靈魂”來表達,聽起來很宗教。“靈魂”是一個難以捉摸的概念,並非基於科學觀察。然而,將“靈魂”一詞替換為“意識”開闢了一個新世界,以更多的科學依據來解開是什麼讓我們成為人類的問題。 人工智慧複製人如果是人類的完美復製品,那麼為什麼他們不應該有意識呢? 講到意識或靈魂,每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從出生、童年到長大,在成年工作之後,許多事情變得一成不變。 有些人努力工作探索自己從未接觸到的領域,在職業生涯上努力往上爬,希望在工作內容和工作地位上有新的視野。 有的人努力賺取金錢,希望有更多的金錢,能夠享受更多不同的物質生活,想要藉由吃喝玩樂、頂級旅遊體驗新的人生。當然也有人沉迷於煙酒、毒品或性愛,這些都是因為對原有的生活感到厭煩、倦怠。 其實我們如果想要擁有不同的感覺,能夠有新的感受,這些方法都是徒勞無功。能夠擁有新的感覺唯一的方法就是:「否定自我並且鍛造新的靈魂」。要不然只有新的環境卻沒有新的內在,只會有所差異、滿足一時好奇,絕對不能感受到不同於人生以往的經驗。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當中,原本許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情,慢慢地被我們瞭解,這樣的經驗不斷地重複,因此,沒有新的方式要得到新的感覺是徒勞無功的。人若不改變自己的靈魂,是無法用新的方式去感受世界。 我們的靈魂像肉體一樣在人生的過程當中慢慢改變,通常如果遭受某種疾病的侵襲,尤其大病初瘉之後,肉體會有更快速的改變。 就我個人的經驗,行動最基本的條件就是失去感覺,意志主導行動,失去感覺的意志,瘋狂地驅動的一個人的行動。「現實生活中的行動家都是正面積極,甚至是快樂的。」 像我這樣的工科教授喜歡哲學的確是一件反差很大的事情,工程是非常實際的問題,不像理學院教授需要做出很多完美的證明,工程師是要設計出新的系統,可以做小規模的實驗或電腦模擬來證明自己提出的方法是正確有效率,這種證明不是數學上的證明,而且很多是近似或改良的方法,藉由實驗或電腦的模擬來證明自己提出來的方法,的確比已經存在的方法更有效率,這樣就可以發表論文、提出專利或改造系統。 哲學的討論是非常形而上,在某種抽象的真空中進行,幾個世紀以來,世界各地的不同社會都從根本不同的角度,在腦海裡思考解決基本問題。但哲學思考的結果也需要與現實世界結合,所謂實踐哲學,困擾哲學家的問題,同樣困擾著我們所有的人。 人的肉體和靈魂的二元論是最傳統的哲學思考,我們的頭腦本身並非物質,我們可以用機器打造一個人的頭腦嗎?這就是所謂的人工智慧,到目前為止我們可以用機器打造頭腦的部分功能,但我們可以用機器打造一個完整的頭腦嗎? 笛卡爾的二元論認為,思想高於物質現象。它是一個超然的實體,沒有任何工程能夠創造思維。與二元論信仰直接衝突的是唯物主義,我們所謂的意識僅僅是大腦中生化反應的產物,伍爾夫說,“思想就是肉”,因此與我們的肉體密不可分。 生活在後達爾文式的社會中,許多人會支持這一觀點,並將人的思想視為進化的產物。我們都是靈長類動物,只是大腦比我們的猴子親戚更大,更複雜。任何超自然思想的觀念都是人類傲慢的態度。 但每個人都了解,我們除了思考的能力以外,我們也有感受情境的能力,快樂、羨慕、嫉妒、恐懼、悲傷、愛戀等等的情感,在我們的生存當中扮演了跟思考一樣重要的角色。 最近銀翼殺手2049這部人工智慧的影片,不斷地再被人提起,我也在網飛上面複習了一次,主角人工智慧的K有沒有靈魂?下面這句話非常重要,一個人用這句話也可以問自己有沒有靈魂? “Dying For The Right Cause. It’s The Most Human Thing We Can Do.” ~ Blade Runner 2049  
李忠憲 2023-04-05
中美之間

中美之間

中美之間 蔡英文在美國,馬英九在中國,許多人說2024年的總統大選就是要選擇一條跟美國站在一起,還是要跟中國站在一起的道路。 我台大電機系許多深藍家庭的同學,當年都是一心一意想要到美國,很多人也去了美國,然後留在美國工作和生活。 美國是民主自由的國家,有人權法治的核心價值,台灣基本上也是這樣。中國是專制獨裁的國家,沒有民主自由和人權的概念,在台灣是中國的人要不是缺乏理性,不然就是民族主義或種族主義,認為自己是大中華文化的一份子,一直活在過去,沒有考慮到未來。 選擇美國就等於選擇全球,選擇中國則是被中國共產黨以及習近平的獨裁所控制! 怎麼有可能在中美之間的選擇猶豫不決,現在就是直球對決,什麼中美等距根本都是唬爛。美國現在對中國的態度非常明顯,其他世界的國家如果想要跟中國靠近自己要負擔後果,連德國都受到沉重的壓力! 有什麼中國對美國的制裁,產生了類似美國制裁華為的影響? 2020年,華為一度超越三星,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手機製造商。但在制裁生效後,華為的市佔率急速下滑。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2020年第四季度華為的全球智慧手機市佔率降至8%,而2019年同期為20%。 1. 美國:美國政府禁止使用華為設備建設5G網絡,並鼓勵其盟友探取相同措施。 2. 英國:英國政府於2020年7月決定禁止華為參與其5G網絡建設,並計劃在2027年之前完全移除華為設備。 3.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政府於2018年禁止華為和中興在該國5G網路建設中提供設備。 4. 紐西蘭:紐西蘭的主要電信運營商已經被禁止使用華為設備進行5G網路建設。 5. 日本:雖然沒有明確宣布禁止華為,但日本的主要電信運營商已經決定不使用華為設備建設5G網路。 6. 瑞典:瑞典政府於2020年10月宣布禁止華為和中興參與該國5 G網絡建設。 7. 如今,甚至德國也考慮禁止華為的5G技術,已經部署的設備可能都需要全部更換! 連關係跟中國這麼密切的德國,經濟成長靠中國幾十年,塑造梅克爾神話,現在都要在5G建設全面排除華為。 身為要被中國併吞的台灣,還在那裡三角等距,甚至要選擇中國,到底有什麼問題? 千萬不要投票給支持中國的任何政黨!
李忠憲 2023-04-04
更換華為的損失誰負責?

更換華為的損失誰負責?

更換華為的損失誰負責? 由美國帶頭抵制華為的行動將對德國產生重大的影響。美國認為華為的安全有問題,德國將在今年的4月4日再次審視德國移動網路中的華為部分,是否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這也包括已經安裝的設備。 一旦認為對國家安全產生問題,德國政府勢必要求三大電信全部更換華為所有的設備,從核心網路一直到基地台。 這牽扯到幾十億美金的費用,這個費用應該是誰要支出?什麼人要負責? 德國經濟週報的文章「對中國的依賴:移動通訊公司應該為他們華為的合約負責」,講到國家安全,德國政府如果做出行動網路全面禁用華為的決策,德國三大電信應該會要求德國政府負責更換華為設備的所有費用。 經濟週報認為:行動網路公司不應該有安全氣囊。 一提到德國移動電話網路的地緣政治安全問題,業界就呼籲國家提供援助。網路營運商不應該擁有安全氣囊,電信公司當初不顧美國再三警告。 尤其地緣政治局勢穩步惡化——中國越來越靠近好戰的俄羅斯,而不是其西方貿易夥伴。2018 年本來是排除華為的好時機,因為無論如何都必須更換天線上的大部分組件才能切換到 5G。但沃達丰等德國網絡運營商冷靜地與華為簽訂了新的長期供貨合同。 做出錯誤的決定難道不是創業風險的一部分嗎?然後對決定負責?無論你稱之為保姆國家還是安全氣囊心態,公司都會抱怨這個國家的高稅收,但當事情進展不順利時,它們也是第一個要求國家提供一藍子援助的人。移動營運商應該為他們眼睜睜看著華為的冒險付出代價。 2014年台灣之星想要用華為,許多其他的電信商也不斷地對政府官員施壓。 2022年張善政還在說華為沒有問題。 當初如果用了華為,以台灣政府部門懦弱的狀況,先不要講這個錢要誰出,我覺得很難要求四大電信全面更換華為的設備 其實經濟週報這篇文章很天真,當初德國三大電信做出這樣的決策的時候,德國政府是同意的,所以這筆幾十億美金的損失,當然是德國政府要出! (為國家省錢就是自己賺錢,而且這還不只是錢的問題。)  
李忠憲 2023-04-03
下台時機

下台時機

下台時機 很多人對時代力量本來充滿期待,後來這個政黨的表現,大家從期望開始變成厭惡。在外面有一個強大的中國要併吞台灣,在島內有三到四成的國民黨死忠支持者,這些人也不是真的喜歡中國,只是不希望台灣本土的力量可以主導台灣的未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小黨的發展的確是處於不利的地位。 我相信許多人在時代力量分不清楚應該選擇蔡英文或韓國瑜,開始對這個政黨感到絕望,然後在韓國瑜聲勢高漲的時候蔡英文出訪從事外交,黃國昌用私菸案出來打擊蔡英文,讓人感到寒心。 王婉瑜跟蔡英文出訪佔C位搶鏡頭的事件,一開始我覺得這是人之常情,也非常符合這個政黨一貫重視表面、光鮮亮麗爭取曝光的作為。但被批評之後,竟然有些操作指向賴清德身上,又讓我想起黃國昌私菸的事件。為自己個人的利益、卻包裝成為了公眾利益的政客讓人感到可恥。 在清明節慎終追遠掃墓的時候一定不能不思考到死亡,從原來熟悉的工作職場退休或從政治舞台上下來其實是某一種形式的死亡。許多人為我們表演恐怖片,明明政治生命已經死亡,不甘寂寞不斷地從棺材裡面像殭屍一樣試圖爬出來。 尼采很重視死亡的時機:有些人死得太晚,有些人死得太早,我們最好要在正確的時間死去。 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明確推薦的一種死亡方式是:死於戰鬥並揮霍一個偉大的靈魂。另外還有兩種死亡方式:「自願死亡」,以及「完美死亡」。 自願死亡:有目標和繼承人的人希望在對他的目標和繼承人最有利的時候死亡。出於對他的目標和繼承人的崇敬,他將不再在生命的聖殿中掛上枯萎的花環。 完美死亡:完成生命意義的人勝利地死去,周圍充滿希望和莊嚴誓言。 在職場下台也一樣,要選擇一個好的方式下台。看看像馬英九這樣的人,一輩子都在背叛自己,以為可以永遠活著,成為鎂光燈的焦點,不用下台,其實最悲哀!
李忠憲 2023-04-02
反戰與抵抗

反戰與抵抗

反戰與抵抗 蔡英文在美國,馬英九在中國,許多人說2024年的總統大選就是要選擇一條跟美國站在一起,還是要跟中國站在一起的道路。美國是民主自由的國家,有人權法治的核心價值,台灣基本上也是這樣。中國是專制獨裁的國家,沒有民主自由和人權的概念,在台灣支持中國的人要不是缺乏理性,不然就是民族主義或種族主義,認為自己是大中華文化的一份子,一直活在過去,沒有考慮到未來。 當然有些表面上念過書的人認為自己的選擇不只是這樣,於是開始有反美論、疑美論出來,發表反戰宣言,維持中立,所謂的等距、小國靈活操作等等似是而非的言論。其實這跟資訊科技革命之後,在許多民主國家,利用民粹主義的操作有類似的情況。 民粹主義的重點在替敵人定義和塑造形象,這些人沒有辦法說韓國瑜跟國民黨有多好多好,於是重點放在醜化蔡英文跟民進黨。同樣的道理這些民粹主義的操作者,沒有辦法告訴我們中國有多好多好,於是重點放在醜化美國,疑美論或反美論主要的理論基礎就在這裡。民主的缺陷就在於投下這一票有很多不同的理由,許多並不是正面積極的選擇,而是被誤導為討厭什麼東西的宣傳影響所做下的決定。 理性思考當然是選擇支持跟我們一樣核心價值的美國、具有自由民主人權的理念,怎麼會選擇專制獨裁、要用武力併吞台灣的中國代理人? 當面對戰爭和侵略的時候,有知識和良知的人不會選擇中立,在大衞和哥利亞、高牆與雞蛋之間,永遠要站在支持弱者、被侵略的那一方。 歷史上最有名的反戰主義者就是愛因斯坦,1933 年 7 月 20 日,年輕的法國反戰主義者保羅·納洪在兩名比利時出於良心拒服兵役者的審判中,請求反戰主義者愛因斯坦的協助作證。 愛因斯坦說:我很坦率地告訴你,在目前的情況下,如果我是比利時公民,我不會拒絕服兵役,我甚至會心甘情願地接受它,因為心懷著為保護歐洲文明做出貢獻的感覺。 本來是反戰主義者的愛因斯坦,這樣巨大變化給他帶來大量的批評,他說:反軍國主義者不斷攻擊我,稱我為邪惡的叛徒。他向助理海倫透露:他們一定戴著很厚的眼罩,沒有意識到他們已經要被逐出天堂。 說完這句話,愛因斯坦離開了歐洲大陸,1933 年 10 月 3 日,在啟程前往美國的前四天,他在倫敦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發表了支持難民的演講,超過10,000人聚集在一起參加這場活動。 愛因斯坦告訴他們:在我們認識到自由的概念受到威脅之前,我們不會真正面對威脅知識和個人自由的力量,當威脅的力量出現之後,我們要與之對抗。 那些支持俄羅斯、中國,假裝中立、利用反戰來支持侵略者的人,不只是無知,真是混蛋! 圖/Oren Jack Turner, Princeton, N.J. (Public domain)  
李忠憲 2023-03-31
反人工智慧宣言

反人工智慧宣言

反人工智慧宣言 記得很久以前我曾經寫過一篇反數位獨裁的文章,發表在自由共和國,之後有記者常常會問我什麼是數位獨裁?最近台灣有四傻學者連署反戰宣言,這些人完全不知道世界的脈動、科技的進展,人生一直停留在資本主義反美帝的時代,完全不知道現在人類最大的威脅就是人工智慧。 昨天有許多人傳來這個新聞:「馬斯克等千人連署疾呼 暫停訓練優於GPT-4的AI系統」,我在德國念博士的時候就對科技的發展對人類的未來感到悲哀,但在全人類的要被消滅之前,自己要能夠活下去,所以還是好好的把在德國的工科博士唸完。 「劍橋大學的研究,預測AI是人類生存危機的第一大風險。」 我覺得這個反對人工智慧發展的連署沒有用處,無法阻止人工智慧的發展,就跟當初無法阻止核子武器的發展一模一樣。人類自取滅亡的天性早就存在血液當中,但另外一方面人類有 check and balance 的基因,這也就是許多反極權主義的鬥士一直出現在人類的歷史當中。 短期而言,對台灣是好消息,人工智慧的發展一定會對台灣經濟帶來下一波大成長,畢竟台灣的高科技,尤其是半導體,所以在人工智慧讓全人類遭殃之前,台灣應該會有一波繁榮的景象。 黑格爾曾經寫道:密涅瓦的貓頭鷹只在黃昏降臨時才開始飛翔。意思是只有當要理解的事件已經過去時,解釋才有可能。 台灣人不重視歷史,也不反省自己過往的行為有什麼問題,中國人寫的馬英九的十大往事,全部都是真的,這個人就是中華文化最佳代表,每個階段都在胡扯,只為了上位到下一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在背叛以前的自己。 在專制獨裁的中國,這篇文章很快被下架,主要原因是因為我把它貼出來造成太大的影響,對馬英九和國民黨造成某種程度的傷害,而現在這個階段共產黨需要國民黨這個奴才。 人類的歷史就是不斷追求自由的過程,對人類的專制獨裁有不斷反抗、追求自由的力量,因為有 check and balance ,當人工智慧的能力這麼強大之後,人類已經失去這種與其對抗的能力。 想想喬治歐威爾1984的真理部將來是由人工智慧來擔任,世界還有什麼真相?人類一點生存的機會都沒有。我在數位獨裁那篇文章講到:數位獨裁比傳統獨裁要可怕更多,因為人會思考反省還可能會感覺有不對勁的地方,當科技為獨裁者服務的時候,我們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李忠憲 2023-03-30
不自由,毋寧死

不自由,毋寧死

不自由,毋寧死 狒狒追求自由的故事,的確有某種程度令人感動,「不自由,毋寧死」,為了不想被關在籠子裡,最後死在獵人的槍下。 「不自由,毋寧死」這句話出自派屈克·亨利於1775年3月23日舉行的第二次維吉尼亞公約會議,在美國維吉尼亞州里士滿聖約翰教堂發表演講最後的結語。亨利在該次大會發表演講,試圖說服會議通過一項議決,支持維吉尼亞派軍參加即將來臨的美國革命戰爭,參加該次大會的代表,包括美國開國元勳托馬斯·傑斐遜和喬治·華盛頓。 尼采有句名言:你說你自己是自由?我想聽的是你的核心思想是什麼?而不是你脫離了某個枷鎖。 「不自由、毋寧死」在原始的意義並不是被動消極,顯然是主動積極,為了追求美國的獨立自主,即使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自由需要解放,解放的概念,不僅指人,更重要的是表現、行動和生活方式,關於自由,我們說的是:自己的思想是自由的,藝術創作是自由的,行動是自由的,或生活方式是自由的。當我們說人們是自由的,他們透過做某事,在某種程度上是自由的。 我們認為解放是一件好事,我們需要也應該提倡解放,但身為威權和家長的主體,要如何看待解放? 從人類的歷史看來就是爭取自由的過程,但每次解放之後就會帶來新的奴役,然後再產生新的解放,不斷循環。個人的自由似乎是一種成就,一種優勢,它使一個人有權支配那些無能為力或無法獲得自由的人。 以色列人出埃及記,是爲了從法老的殘忍、血腥的奴役中解放出來。然而逃脫後,許多以色列人發現自己身處沙漠,在那片曠野中,有些人開始哀嘆:要是我們不要解放乖乖留在家裡就好了。逃難之前,我們沒有自由,但我們得到了某種程度很好的照顧。 我想這就是尼采講的:核心思想是什麼?而不是你脫離了某個枷鎖。因為如果一直有這種想法,即使擺脫了某種枷鎖或主人,但沒有擺脫內在的束縛。 這仍然像僕人一樣思考,這也是我們的處境:我們透過我們渴望、慾望和生活方式來複製我們的束縛。擺脫這種內在的束縛,將我們從自己的思想、慾望、激情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在現代社會,許多女性透過爭取自己的權利,已經擺脫了父權的束縛,但她們仍然沒有自由,因為她們受社會訓練的習慣,可能使她們處於順從的地位。 女性可以獲得一直被賦予和保留給男性的技能。然後他們可以為能夠在平等的基礎上,鍛煉這些技能而奮鬥。毫無疑問,這是進步;比以前好多了。但這只是平等,不是解放。 解脫是當下,體驗的時刻,在其中我們既不是這個,也不是那個;既不是由我們的能力定義為男性或女性。 解放的被動性常常是主要驅動的力量,受到壓迫而進行解放,但人不能一直處在被動,要想解放自己,就得變得主動。被動只是解放的開始,最終,必須掌握解放的被動體驗,並從中產生主動的力量。 狒狒爭取自由,是要脫離被豢養牢籠的生活,是一種被奴役和壓迫之後的被動反應。 「不自由,毋寧死」的核心思想是建立一個自由、民主、人權的美國,不光只是為了自己能夠擺脫奴隸的命運,這才是這句話背後真正的涵義。
李忠憲 2023-03-29
馬英九的恥辱之旅

馬英九的恥辱之旅

馬英九的恥辱之旅 有人責備馬辦太樂觀或搞不清楚狀況,這些人可能完全沒有服侍過那種尊貴的大老,還記得我講那個講座教授買房子的故事嗎?他就認為他講座教授的名片比五萬元要多上千百倍以上的價值。如果你是他底下的人,你要怎麼跟他說,他才能夠了解現實的世界是怎樣? 馬英九自己就是認為他是代表台灣過去跟習近平談未來的統一大業,他自己本人絕對認為是一人之下十億人之上,怎麼會知道沒有紅地毯,副主任來接待,坐中巴離開? 馬英九可能連中國民間普遍認為他是乞丐來要飯的消息都不知道,我覺得馬辦的幕僚真的是很辛苦,老闆就是這樣,你能怎樣? 那天我聽那個尊貴的講座教授講買房子的故事,底下大家一副義憤填膺在罵那個房仲代銷小姐,在那個小世界裡面彷彿大老教授才是可憐的受害者,現實世界很多這種情況! 雖然我常常當烏鴉、幫貓掛鈴鐺,在那種情況之下,我想當烏鴉,想講一些比較符合社會現實的情況,也不知道怎麼做,只好一直說對,真的是這樣! 人真的不能過得太舒服!
李忠憲 2023-03-28
狒狒之死

狒狒之死

狒狒之死 有些台灣人真的kitsch 的可以,新北發生恩恩的事情,台中發生高中生被學校霸凌自殺的事情,都沒什麼感覺。 甚至對於烏克蘭,還有香港的年輕人被殺死都無動於衷,但一隻狒狒被桃園市政府殘忍的殺死,卻有人說牠為了追求自由,感動地如同在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所說:「不由得Kitsch的流下兩行眼淚」。 要為狒狒傷心不是不可以,甚至很多人也比不上這一隻狒狒,為了自己的獨立自由不願意被人豢養,逃走爭取自己活著的價值。 台灣還有一些用反戰當遮羞布,到中國去讓副主任接待、不知羞恥的前總統,不敢為反侵略奮鬥抵抗中國的行為,是不是比不上這隻狒狒勇敢追求獨立自由的精神? 你說你自己是自由?我想聽的是你的核心價值是什麼?而不是你脫離了某個枷鎖。 ~尼釆 Frei nennst du dich? Deinen herrschenden Gedanken will ich hören und nicht, dass du einem Joche entronnen bist. ~Friedrich Nietzsche   媚俗(Kitsch 德文),想不出這個詞的英文對應。   這是一種對其接近原作的程度感到自豪的模仿,認為這種接近程度比原創性本身更有價值。 「它看起來像......!」 冒充的感情勝過真實的感情; 矯揉造作勝過真摯。  媚俗也可能出現在眼中:「夕陽看起來像一幅畫!」 因為現在虛構已經成為終極標準,原作(夕陽)必須變成假的(畫作),這樣後者才能衡量前者的美麗。  媚俗總是某種顛倒的柏拉圖主義形式,重視模仿而非原創。   而且,在每種情況下,它都與審美價值的膨脹有關,如同最糟糕的媚俗:『高雅』的媚俗:  莊重、裝飾性、宏偉。炫耀地、傲慢地宣告與真實的脫離。   ― 赫爾南·迪亞茲(Hernan Diaz),《信任》  Trust  2022  
李忠憲 2023-03-28
和平統一之後的屠殺

和平統一之後的屠殺

和平統一之後的屠殺 聯合報的頭條說國民黨打算用「九二共識就是中華民國」來做兩岸論述,後來朱立倫好像出來否認,整篇文章仔細看了兩遍搞不清楚理論的基礎。 九二共識什麼一中各表的,早就被習近平不知道否認到哪邊去了,就中華人民共和國來講,台灣就是香港、澳門、圖博這樣的特區,台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之一。 連一中各表都不見了,還在那邊鬼扯什麼?馬英九是中華民國前總統的身分去中國嗎?不是吧!隨扈也不能帶,槍也不能帶,應該是用台灣特首可能人選晉見習近平吧! 現在開始從學界開始講反戰要和平,再來可能是擴展到業界,或其他領域。德國媒體很早以前就把中國台灣的情況,比成當年納粹德國和奧地利的Anschluss。 當年希特勒在奧地利政權混亂的時候發動統一公投,然後兵不血刃軍隊就進到維也納,這可能是那些訴求反戰不抵抗學者希望看到的未來。 即使這樣放棄抵抗,結果是和平嗎?在短短的期間,奧地利大概死了估計25萬人到38萬人左右。 讓他們來台灣然後把我們當成待宰的羔羊比較好,還是不怕犧牲抵抗比較好?  
李忠憲 2023-03-27
備戰不備戰

備戰不備戰

備戰不備戰 昨天好幾個人都在傳政大新聞系教授馮建三的文章「不挑釁不仇中 兩岸就和平」,這文章思想邏輯真的貧乏的可以,其中引用「不要為台灣恐慌」更令人覺得可笑,把作者的名字蓋起來,光論述的這一句重點:「中國攻台權衡與多數人想的相反」,就令人覺得毫無價值。 安全當然是從最基本的邏輯去思考風險的所在,多數人都覺得危險,你不覺得危險,那你是白痴嗎?那一天記者問我說馬祖的海纜被切斷這樣會不會很危險?我回答:如果我們覺得危險,這樣就比較不危險。如果我們一點都不知道危險,那就非常危險,這就是備戰才有和平最基本的道理。 看到政大新聞系這樣有名的教授有這樣的邏輯和思考,難怪台灣的新聞專業如此低落! 最近也聽了工程師報告的假訊息防治平台,希望客觀地能夠列一些標籤,然後提供各種立場的判斷。 去年這個時間寫兩篇爆紅的貼文,提供給這些平台建置者參考: 「在身為記者之前,他先呈現自己身為人的立場。有人認為,交戰雙方都發布了相當程度的虛假報導,這是不正確的。他特別強調,進行有針對性宣傳的不是烏克蘭,而是俄羅斯政府,因為俄羅斯是侵略者。」 1. 茶鵝中心做什麼? 有一個叫做「俄羅斯」的強盜集團,闖進名字叫做「烏克蘭」的家裡,「烏克蘭」一家人包括小孩躲在衣櫃裡,假裝家裡面現在一個人都沒有。 覺得自己是正義化身的「茶鵝中心」,把衣櫥的櫃子打開,然後大聲喧嘩說:「烏克蘭」你們不要騙了,不可以說謊喔!你們哪裡不在家?全部都躲在衣櫃裡! 2. 宣傳與公關 在台灣很多人喜歡擔任公正的第三方,或是什麼溝通的平台,感覺這樣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其實很多時候沒有這種東西的存在,尤其面對戰爭的嚴肅時刻。 古希臘的詩人艾斯奇勒斯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在戰爭中第一個犧牲者就是真相。人們在承平時期,就已經是充滿謊言、爾虞我詐,在戰爭時期,為了國家及個人的生死存亡,真相更是遙不可及。 腦開的貼文說的很好,西方的媒體通通被俄羅斯趕走了,相對來講烏克蘭的資訊比較公開透明,你在戰爭的時候對這兩方的資訊用同樣的尺度去做所謂的事實查核,這不就是在資訊戰爭中,站在俄羅斯那一方嗎? 看看德國目前身在基輔的媒體資深編輯保羅·隆茨海默說什麼?他希望「如實而非中立的」報導烏克蘭的戰爭。記者也是人盾,只要報導出來,真相大白,戰爭至少有可能變得不那麼殘酷,儘管我們當然看到它已經有多殘酷了。在身為記者之前,他先呈現自己身為人的立場。有人認為,交戰雙方都發布了相當程度的虛假報導,這是不正確的。他特別強調,進行有針對性宣傳的不是烏克蘭,而是俄羅斯政府,因為俄羅斯是侵略者。 “無國界記者”常務董事克里斯蒂安·米爾要求媒體必須區分宣傳和公關,這一點很重要。在俄羅斯政府積極散佈虛假信息和謊言的同時,烏克蘭政府在被侵略的條件下進行公關。在此背景下,查核能力、區域能力和處理情報信息的能力在烏克蘭戰爭的新聞報導中尤為重要。 這些西方媒體的記者有很高的素養,不像台灣有些人那樣在那裡假中立,把侵略者的宣傳,和抵抗者的公關混為一談,然後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是什麼真相的捍衛者!
李忠憲 2023-03-27
真假天才

真假天才

真假天才 最近翟本喬的負面新聞不斷,我是蠻感慨,我第一次見到這個人是在林全時代行政院資安詢議委員會上面,由行政院副院長主持,他剛好坐在ㄇ字型在對面,我還特地在休息的時間繞過去遞了一張名片給他跟他講:久仰大名,不過他應該不知道我是誰。 我對他的行事風格,很多都是從報紙上看來的,但差不多四年前的立委選舉,他莫名其妙跑到我的臉書版面上留言說他不會選立委,結果沒幾天他就成為時代力量不分區立委的提名人,我就覺得這個人不僅沒有誠信,而且不聰明。 我到現在一直想不通他幹嘛來我這邊留言說他不選?不接受不分區立委的提名。是黃國昌不給他,他在嬌柔做作嗎?可是只隔兩天,反正我都會碰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他來我這裡報告這些,不知道想做什麼。 張順志兄說教授被詐騙成為床上猛男的新聞,真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我秒回:笑!什麼事都先笑就對了! 翟本喬在小學跳了兩級,周圍的家長、老師跟同學都稱他是天才的時候,我正拿著小刀追殺同學,跟爸爸到老師家裡被教訓:這個小孩將來會當流氓。我的基期這麼低,國中時我的志願是希望將來能夠有一份正當的職業不要危害社會。 相較之下,基期這麼低,我還不笑嗎? 從小到大被人家當天才兒童根本就是死定了的一件事,更何況還是假天才。 我搞這些運動的關係,很多企業家的系友會找我一起吃飯,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很大的附加好處。 有時候會問這些成功企業家的朋友,為什麼不到政府去當部長院長之類的工作? 有個非常傑出企業的執行長說:政府裡面很難做什麼事,缺乏彈性規定一大堆,許多事情都要妥協跟立法,經營私人的公司基本上不會受到這些限制,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自由的不得了,而且成功的關鍵完全操之在我,頭殼壞掉才會進去政府擔任公職。 我想這個就是真天才跟假天才的差別吧,翟本喬公司都經營不好,才會出來搞東搞西的吧。 幸虧我從小到大靠的是努力,我的智商並不高!
李忠憲 2023-03-25
Kitsch or not:Black Pink

Kitsch or not:Black Pink

Kitsch or not:Black Pink 最近有不少 Black Pink 的討論,這個史上最紅的 K-Pop 團體,有人說這是 Kitsch,所以才能有天量的粉絲。 我因為小孩喜歡 Black Pink 的歌和舞蹈,也稍微有點了解 Black Pink。我是先看到小孩跳的 Black Pink ,才知道 Black Pink,真的很好看,節奏感強烈,又有一種完美的平衡感。 K-Pop是Korean Popular Music或Korean Pop的簡稱,是韓語流行音樂的統稱,具有嘻哈、R&B和電音元素。 1990 年代初,韓國擺脫了政治動盪和軍事統治時期。有了民主,文化場景也發生了變化。1992 年,三個來自首都首爾的小伙子以Seo Taiji And Boys 的名義演出在電視選秀節目中。他們的音樂 - 受西方音樂和樂隊的影響 - 是說唱、搖滾和電子樂與韓國歌詞的混合體,但這種帶有狂野舞曲風格的新式低旋律音樂,一開始並沒有得到評審團的好評。 音樂與以前韓國音樂界的任何東西都大不相同,後者主要由民謠和民歌組成,但是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喜歡它。 K-Pop 和民主、自由、解放有關,不知道的大人不要隨便批評。娛樂文化可以反攻美國,不是件簡單的事情,K-Pop 中有很多陳腔濫調,色彩繽紛的世界、膚淺好像只適合青少年的音樂,但這只是乍看的情況,K-Pop 是一種全球文化現象,現在它正在向我們走來。 我們這些大人可能不知道第一首大紅的 K-pop 歌曲,就是 Psy「江南 Style」,舉世聞名。YouTube 上點擊次數目前有 47 億次觀看,這首歌引起了 K-Pop 在美國市場的突破。 K-pop 是不是 Kitsch ?當然見仁見智,但我覺得不是! K-Pop 就像一所足球青年學院,培訓從童年開始,年輕人必須簽訂合同並遵守嚴格的規則。但跟足球或棒球一樣,如果能承受巨大的壓力,就有機會成就偉大的事業。  
李忠憲 2023-03-24
是否使用 Chat GPT?

是否使用 Chat GPT?

是否使用 Chat GPT? 一個人成長的過程,最開始都到學校去學習知識,這些知識是以前的人思考和判斷所累積的經驗,有了知識、能夠思考,是判斷的基礎。 人工智慧給我們的答案越來越令我們滿意,他的資料庫裡面的知識遠遠超乎我們人類能夠擁有的範圍,而且這個資料庫不用從頭開始,而是不斷累積。一個小孩出生他要從頭開始累積知識,這是人工智慧所不需要的事情,人工智慧的思考是根據演算法,這些演算法其實是一大堆標示著機率的路徑所構成,之後他會給我們思考的答案,跟人類一樣。 在我求學的過程當中,對我而言,老師其實是扮演著不太重要的角色,我很不喜歡聽老師上課,因為思考的方式跟節奏步調跟我不一樣,想到的例外可能高中數學老師在數學競試班上的那些奇怪艱難的問題,然後解答的方式也是神奇的難以想像。 我說教授應該是很快被淘汰的行業,是我個人的認知,而且這不是隨便說說。我相信很少人能夠有 Chat GPT 那樣浩瀚的知識,而且在幾秒之內的思考之後,給出一個完整又不錯的答案。 有些大學禁止,但有些大學開始准許使用 Chat GPT 當輔助的工具。我覺得當知識和思考都由人工智慧來提供之後,判斷已經不再掌握在人類的手中。 這個東西不會是一個輔助的工具,而是將會控制人類的未來。人工智慧機器已經能夠糾正我們文本的錯誤,現在可以像人一樣和我們交談,很快他們會駕駛我們的汽車,接手從事醫療的行為, 人工智慧本來的三大挑戰:理解日常語言、識別相似性以及在複雜環境中的定位。已經都有重大的進展,本來人類所擁有不一樣的東西是對不存在的知識創造,以及對既有的理論批判。這些優勢在跟人工智慧機器人交談互動之後,很快不復存在。 根據康德的說法,我們總是假設原則上我們的思維可以接近現實。我們希望可以將感知到的多樣性簡化為一些簡單的原則。如果一個理論假設太多、太複雜或太醜陋,我們往往會拒絕它——即使它可以描述現象。因為根據默認的假設,適合我們的思維——它的法則對我們來說有些可以理解、明確的東西。 因為人類思考的方式不可能像人工智慧這樣有這麼多線,人類瘋狂的打造運算最快、儲存最多、演算法最優的人工智慧機器人,現在已經得到相當大的成果,這會取代所有的人類。 想想下一個世代的年輕人真的非常辛苦,對手是這種東西,那天我跟幾個中學老師聊天,感慨教育比不上科技進步的速度,可能已經到了一種學什麼都沒有用的無奈,考上第一志願將來也不一定會有工作。 人類的世界越來越像反烏托邦的情況,不能使用 Chat GPT也是對的,未來人類真正的生存價值可能只會保留在不使用科技的那個群體裡面,問題是那個群體真的能夠創造出有用的知識嗎? 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
李忠憲 2023-03-24
有尊嚴的活著

有尊嚴的活著

有尊嚴的活著 星期六晚上野百合吃飯的時候,我有跟隔壁桌的羅文嘉微笑打了招呼,當初我在台北市政府交通管制工程處當工程師,他是阿扁市長身邊重要的成員,我好像曾經寫過文章說高考一級考了10科,錄取率只有百分之幾,錄取之後,還是基層公務人員。如果我一直待在台北市政府歷經這段漫長的歲月,非常順利的話,差不多現在可以爬到羅文嘉處長的位子。 最近有人在講台灣棒球是不是很弱的問題?有一個論點說台灣人瘋狂想進台積電,有個類似大谷翔平的棒球天才,可能會在我們的體制之下乖乖地唸書,然後聽媽媽的話到「台積電」去值班。這樣的論點,當然跟我之前講作夢和冒險的精神呼應,但我覺得舉「台積電」的例子不好,舉什麼鴻海之類的可能比較合適。 台積電也是大聯盟,裡面的競爭也是非常的激烈,我有高中的同學跟大學的學弟分別在台灣和美國擔任處長,他們都是半導體界的大谷翔平,而且我想收入也差不多,半導體讓台灣成為世界的驕傲,不會輸給棒球。 星期六晚上吃飯的時候,看到這些人,一直想起賈伯斯的話:「致那些瘋狂的傢伙們,那些特立獨行,那些桀驁不馴,那些惹事生非,那些格格不入的人,那些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人。他們不喜歡墨守成規,他們也不願安於現狀。你可以讚美他們,引用他們,反對他們,質疑他們,頌揚或詆毀他們,但唯獨不能漠視他們。因為他們改變了世界,他們推動人類向前發展,或許別人視他們為瘋子,但我們卻看到他們的天才。因為只有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的改變世界。」 跟野百合世代這些同學比較,我走這條路雖然辛苦,但是條失敗比較不那麼危險的路,想到直屬學弟說我晚熟,到了這把年紀才積極瘋狂參加學生運動,每次想到這段話都會想起康德闡述的道德義務:道德行為的價值在於其本身,而不在於結果,所謂的「義務論」,道德行為應根據道德法則進行,這些法則源於理性和義務。 我覺得追尋夢想有各種途徑,打棒球也好、進台積電也好,努力磨練自己讓自己成長,設定一個自己永遠達不到的目標,向上邁進,然後有尊嚴的活著。如愛比克泰德所說:有尊嚴的活著和努力的活著並不相同。前者是透過克制、知足、有秩序與良好的行為、以及簡單來實現。後者出現在貧困、富裕、混亂和不道德的過程中。 一開始努力的活著,然後進入有尊嚴地活著的階段!
李忠憲 2023-03-23
抗中與疑美

抗中與疑美

抗中與疑美 上禮拜六我去參加野百合33週年的聚會,我在30週年的時候就有收到邀請,也首次去參加這個聚會,這算是第二次。這個聚會大部分的人我都不認識,應該說有很多人在報章雜誌上看到他(她)們的報導,但跟這群人沒有朋友交往的關係。我唸大學的時候因為認同野百合運動的訴求,去廣場上面連續待了好幾天。 我覺得我年輕的時候沒有足夠的勇氣和激情,而且一直停留在求生存的階段。現在莫名其妙跑出來做這麼多公民運動的倡議,主要是我的專長是資訊安全,誤闖誤撞進入 318 運動。 這次我倒是很猛,開始衝到最前面,發動連署,後來又反了紫光和數位身分證,也是野百合幹部的直屬學弟跟我講:學長你也太晚熟了。 其實看著這些年輕就成為政治領袖的朋友們,彼此之間的革命感情,自己有些疏離和荒謬的感覺,雖然這幾年也跟裡面不少人成為朋友,但一直在想我為什麼坐在這裡? 之前我說反紫光的時候一開始我很生氣根本不想管,後來覺得不管不行,因為覺得這件事情是如同我們奇遊團同志講的:緊急、重大、不可逆,服貿協議、半導體戰役和 eID,都有相同的特性,這是不得不管的事情。 當我們抗中的時候,對手陣營沒有辦法直接面對我們的論述,因為講不出可以說服我們的理由,於是拐彎抹角,他們會疑美,甚至反美。 反服貿電信的連署的時候,有不少敵對陣營的聲音說:中國的設備不可靠要禁止,難道美國的設備就沒有問題嗎?華為的機器有問題,思科的就沒有嗎?小米的手機有問題,蘋果的手機就沒問題嗎? 中國是唯一要併吞台灣的國家,而且都已經有作戰小組和時間表,資源有限要懂得輕重緩急,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中國要武力侵略台灣。 安全的概念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不管在資訊安全、個人安全或國家安全上面都是一樣,人活著哪裡不冒險?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都可能是冒著浪費生命、等待死亡的風險。 能夠自主安全,當然什麼都不用靠別人,想當初我在國網中心的時候台灣的人工智慧運算平台是自己建造的,沒有租用亞馬遜的設備。 台灣如果能夠單獨生產武器、有足夠多的軍隊,自己就能夠完全抵抗中國的侵略,當然就不用靠美國。 許多表面有學問的人開始在提「反美帝」,這些人可能還停留七零年代之前,美國在1973年通過了軍事行動限制法案:美國的《戰爭權力法案》,大大限制的總統的權力,美國是一個有 check and balance 的國家。 中國也是帝國主義呀,而且是現在影響世界最恐怖的帝國主義,完全沒有任何制衡,看胡錦濤就這樣被拖出去的樣子,這個國家就是習近平當皇帝,今天他要併吞攻打台灣,他一個人就可以決定了。 我跟你說反中,你在跟我說疑美;我在跟你說大海;你在跟我說漱口杯。
李忠憲 2023-03-22
反戰、反美、等邊三角形:核心價值的選擇

反戰、反美、等邊三角形:核心價值的選擇

反戰、反美、等邊三角形:核心價值的選擇 昨天四個學者的反戰記者會之後,記者打電話來,我第一時間回應是這樣: 我覺得反戰基本上是假議題,人真正要的東西不是反對什麼,或害怕什麼,而是要捍衛什麼! 核心的價值是什麼? 我願意捍衛自由、民主、人權這些基本價值,只要有人想要剝奪這些東西,我寧願犧牲一切與之對抗。當然,有人也可以像畜生的一樣的活著,一點也不敢反抗! 許多政治人物或是學者常常講什麼等邊三角形中美等距,很令我驚訝。我年輕的時候,大家都很想到美國去唸書,其實我現在還是,只是來不及了。我因為家庭經濟因素,考慮現實,只好跑去免學費的德國唸書。 台灣是一個還沒有正式成立的國家,現在的名字叫中華民國,在中美兩大霸權之中,怎樣等距三角形?年輕男女在交往的過程當中,只有條件好的男生或女生才有很多對象可以選擇,才會遇到等距三角形之類的困難決定。 短短才在五年前,台灣現在稱霸世界的半導體產業差一點在習近平和馬英九的共謀之下,被中國併吞。那些連署反戰的學者們不知道中國是敵人,美國是朋友?這種簡單的道理都不知道,敵友不分。 早上問了GPT-4 ,中國和美國主要的核心價值有什麼不同?如果台灣條件好,考慮交往的對象當然是要有共同核心價值的人。攤開這五點,包含反戰記者會那幾個人,都一定同意我們台灣跟美國的核心價值太接近了。 如果多數的台灣人核心價值接近美國,少數台灣人核心價值接近中國,這樣要怎麼等邊三角形? ———————————————— 美中主要核心價值的不同: 1. 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美國的核心價值觀強調個人主義,鼓勵自主、創新和自由競爭。在美國,人們普遍認為個人應該追求自己的利益,並在此過程中發揮最大的潛力。中國的核心價值觀則強調集體主義,著重家庭、團結和社會和諧。在中國,人們普遍認為個人應該為集體利益做出貢獻,並在此過程中保持謙卑和尊重。 2. 權威與民主:中國的政治體系強調權威主義,通常在政府層面上有較高的集中權力。在中國,人們尊重權威和對上級的服從,這被認為是維持秩序和穩定的重要方式。美國的政治體系則強調民主和自由,鼓勵政治參與和多元主義。在美國,人們認為政府應該受到制衡,並尊重個人權利和自由。 3. 傳統與變革:中國的文化體現了對傳統的尊重和維護,尤其是在家庭、宗教和社會規範方面。在中國,人們普遍重視過去的智慧和經驗,並尋求在現代社會中保留這些傳統元素。美國的文化則更注重變革和創新,鼓勵對新觀念和科技的探索。在美國,人們通常擁抱變革,並認為不斷創新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 4. 平等觀念:美國的核心價值觀強調平等,無論是在法律、機會還是社會地位方面。美國的立國理念就是追求自由和平等,因此人們普遍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平等的機會去追求幸福,不受歧視或偏見的限制。相比之下,中國的社會結構傳統上比較等級分明。雖然現代中國也在逐步強調平等和公平,但傳統的家庭觀念、社會地位和權力分配仍然對平等觀念產生影響。 5. 競爭與合作:美國的核心價值觀強調競爭,認為透過競爭可以激發創造力、提高效率並選擇出最佳方案。因此,美國社會經常鼓勵個人和企業在商業、科技和教育等領域展開激烈的競爭。中國則在競爭和合作之間尋求平衡。雖然現代中國也擁抱市場經濟和競爭,但在很多情況下,人們更重視合作和互助,尤其是在團體和家庭中。中國人往往認為,和諧的社會關係和團結合作對個人和集體的成功至關重要。
李忠憲 2023-03-21
中國是對台灣侵略的進行式

中國是對台灣侵略的進行式

美國也是台灣和平威脅之一 這是什麼意思? 根據《聯合國憲章》第七章,聯合國可以決定軍事措施,為此,必須確定侵略行為、破壞和平或——作為最低標準——對和平的威脅。 雖然侵略行為或破壞和平行為很容易識別,但對和平的威脅是一個更模糊的概念。對和平威脅的理解是針對安全理事會決議如果不執行,它本身就會對和平造成一種威脅。 一般對和平的威脅有以下幾項: 1. 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交付 2. 不受控制和/或非法的武器移動 3. 轉移資源以資助衝突 4. 恐怖主義 5. 侵犯人權 6. 違反國際人道主義 7. 試圖推翻自由選舉的政府 看不出來美國現在對台灣是做了那一項?總不能說台灣有一群人想要投降統一,美國不能接受這樣的情況,交付武器給台灣反中國的侵略,這樣就叫做對和平的威脅。 這些文科的教授應該比我理工科更了解,這些名詞定義的重要性。 說說看,到底是哪一項?如果是第一項或第二項,奇遊團的 mission impossible 任務就要啟動了! 中國不只是對台灣和平的威脅,而且是對台灣侵略的進行式。  
李忠憲 202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