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肇烜相關文章

台灣空前絕後的醫師罷診罷工事件

台灣空前絕後的醫師罷診罷工事件

機師罷工事件持續延燒,有網友在批踢踢詢問:「機師罷工了什麼時候可以換醫師?」其實,台灣也曾發生空前絕後的醫師罷診罷工事件...... 華航罷工,圖為2016年的空服員罷工事件。(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那年是1945年,「盟軍轟炸驚天動地」之後,民眾盼望迎來「『光復』歡天喜地」;誰知很快接踵而來的卻是,官員接收花天酒地、政治混亂黑天暗地、民生痛苦呼天叫地。 1945年12月1日,台灣大學核定校名,派任羅宗洛為校長,羅校長聘任杜聰明博士擔任第一屆醫學院院長。在接收交接過程完成後,七十名有薪職員獲發證書;但是在日本時代,還有一些是無薪助教,杜聰明院長向校方提了一份「編制內補缺及擬聘無薪助理醫師」的名冊,安慰大家﹕「近將補充定員之職員,而定員外之無俸之職員亦將發給證書,此事業已受羅代理校長准核。」 隔年春天,羅宗洛校長離開台灣向國民政府述職,杜聰明提交的人事建議案卻始終遭到擱置,沒有處理。 經過多次交涉,詢問校長室秘書,秘書是這麼回覆的:「職員登錄問題皆屬於校長,現在校長不在,且無有任何指示,須要俟校長歸任,始能解決。」 獲知這樣的答案,台大醫院的醫師們非常不以為然,一再詢問秘書的說詞也一變再變,一下子說「校長不在,不能發聘書」、一下子說「預算還不一定通過,暫緩補缺」、一會兒又變成「祖國沒有這種制度」! 杜聰明博士時任台大醫學院院長。(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不負責任的態度,讓台大的醫師們群起激憤;在日本時代,他們是合法編制內的人員,留在台大醫院接受訓練;到了國民政府時代,卻說「祖國沒有這種制度」,不承認整批畢業後留在醫院工作的學弟學妹們,不給不給他們任何職務,左等右等,就是不核發聘書給他們。而且更令人氣憤的是,「其他學院都還在繼續登取新職員,獨獨醫學院卻置之度外!」 醫師們團結起來,其他拿到聘書的醫師以要執行正當業務,須有合法行為起見,全體連名,向校長室提出要求書,要求在期限內發給「委任狀」。台大校長室答覆道:「無有證書之職員,原來不是職員,故無要求之權利;有證書之職員,已有證書,無再要求之必要。」斷然拒絕醫師的要求。 杜聰明院長眼看事情愈演愈烈,便聚集全體職員在台大醫院講堂舉行會議;他表示,為了避免此一危機,希望把期限延後幾天。醫師們答應了杜聰明的要求,但是有附帶條件如下:「我國為法治國,當應合法執行業務為妥,倘若至期限仍無發給證書,醫院將停其醫務,社會亦影響不小」。 這就是台灣空前絕後的罷診罷工事件導火線,一觸即發。 寬限的期限已到,台大校方沒有任何回應。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全體醫員決定採取罷診罷工,表示抗議。 醫師們為了避免社會誤解,先向媒體溝通表達罷診罷工緣由,他們派出代表向《台灣新生報》說明原委,《台灣新生報》隨即報導消息,引起社會的關注。 1946年3月22日,台大第一附屬醫院的院門口張貼休診告示﹕「本日起休止門診」。同時也向病人道歉:「我們這次的罷診,對於一般來診病人,實在太對不起,我們這是出於萬不得已的,沒有一定的身份保障,我們是做不到的。 《台灣新生報》持續追蹤報導,刊載「要求發給正式證書——臺大醫學院職員罷診」的最新訊息。 台大校長室在見報後接見杜聰明院長,同時請杜聰明轉達學校當局意見:「一、追究將此項問題發表於各報之責任者。二、急速恢復應診,照常服務,三、當局將於三日後考慮適當之策。」 台大當局的回覆無疑是火上加油,使得罷診罷工愈演愈烈!台大第二附屬醫院的醫師們也紛紛表示,醫界要團結,要一起加入罷診罷工行列! 台大第二附屬醫院院長鑑於事態重大,便召集全體員工談話,希望大家不要罷診,第一醫院因為罷工,將遭到嚴懲,希望大家不要輕舉妄動、妄行罷診,如果沒有加入罷工,不久後就會發給正式辭令。 院長的一番話顯然沒有任何安撫效果,反而使得醫師們感到痛憤,決定群起響應罷診。台大第二附屬醫院緊接在台大第一附屬醫院之後開始罷診罷工。 《台灣新生報》頭版刊登了一則署名「國立臺灣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醫員一同」的「對來診病人道歉聲明」: 「我們這次的罷診。對於一般來診病人。實在太對不起。然而我們這是出於萬不得已的。沒有一定的身份保障我們的服務是做不到的。因為責任的限度究竟到那裡,我們也不知道。我們不相信大學最高當局沒有解決的辦法。如果打算解決的話。我們認為大學裡是決不可有專制和欺騙的。這是不合於學術研究與國家建設的。故此我們的要求不僅是為了一部份人的委任與不委任。這點熱誠和苦衷還希望社會人士瞭解與原諒。在罷診期間中急症病人照常診療。特此道歉聲明。」 罷工風潮更延燒到學校醫學院,因為因為附屬醫院罷診,使得醫學生不能繼續實習,他們請求台大當局處理,卻遭到高壓拒絕,因此醫學生決定「罷課」來支持醫院學長姐的「罷診」、「罷工」行動!風起雲湧之下,其他學院學生也「聞風繼起,呼應醫學院之學潮,決為打破學園之官僚化,爭求大學之民主化而共同邁進。」 罷診、罷工、罷課都沒辦法改變台大當局的蠻橫,一句「祖國沒有這種制度」,就要抹煞了醫師們的工作權。 從3月22日開始罷工,杜聰明院長如何爭取,台大當局始終不理不睬;這場台灣空前絕後的醫師罷診罷工事件,終於引起國民政府注意。到中央述職的羅宗洛校長在4月9日,也就是罷工事件開始18天之後,終於回到台灣,表示中央已經全部通過預算,「醫學院附屬醫院怠診風潮,當徵詢各方意見,可望於一二日內解決。」 羅校長在4月10日接見台籍教授,教授們紛紛為學生發聲:「我們自己教出的畢業生,得不到臨床訓練的機會,不要薪水,只要一張憑證(聘書)都不可得!」校長當場答應大家,同意發給聘書。 4月11日,台大附屬醫院的全體醫師是向市民發表一份「復診聲明書」,終於結束了這場超過半個月的台灣空前絕後的醫師罷診罷工行動。 政治混亂黑天暗地,羅宗洛校長在台灣空前絕後的罷診罷工事件三個月後辭職。民生痛苦呼天叫地,隔年爆發「二二八事件」,台大醫學院院長杜聰明被通知趕快走避,亡命天涯,連同事都不知道他的去向。躲藏期間,杜聰明的院長職位馬上就被取而代之,但也因此他倖免於難。直到風暴過去......。 白色恐怖籠罩著台灣,台大醫院內科主任許強、眼科主任胡鑫麟、皮膚泌尿科醫師胡寶珍、耳鼻喉科醫師蘇友鵬相繼遭到逮捕,許強遭到處決,胡鑫麟、胡寶珍和蘇友鵬則被監禁了10多年。 敬那個年代有氣節風骨敢於發聲的台灣醫生。
張肇烜 2019-02-12
在最困難的時刻 台灣人更團結

在最困難的時刻 台灣人更團結

普悠瑪(Puyuma)是卑南語「團結」的意思,在最困難的時刻,台灣人更團結,台灣社會團結起來,盡自己所能,想盡各種方法幫忙,盡一切的力量,來幫助受到影響的家庭,祈願傷者早日康復,罹難者安息! 在最困難的時刻,台灣人更團結!(圖片來源:蔡英文總統臉書)   普悠瑪列車(Puyuma)的名稱源自卑南語,是「集合團結」的意思。 普悠瑪列車翻覆造成嚴重死傷,在最困難的時刻,台灣人也恰如「普悠瑪」原意,台灣社會更加的團結! 星期天的傍晚,羅東幾日陰雨難得放晴,旅人都即將結束旅程,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救護車急促的鳴笛聲,卻響徹了羅東的夜空。 醫院緊急召回大批醫護人員,醫院群組不斷有醫護人員回報正在趕回醫院的路上,而大批守在醫院急診門口的醫護人員,心裡是陰鬱的,因為不知道待會有多少傷患會被送來,也無法預估大家傷勢的嚴重程度。 有護理師說:「在外面一排醫護人員等救護車,到了這個地步我還真不信哪來的大量傷患?」 「結果,第一台救護車就讓我心碎到不行,六歲小男孩、面目全非,只比我姪子大沒幾歲而已⋯⋯眼淚差點飆出來,心裡只想著想讓他活下去!」護理師說。 傷患被送往醫院急診。(圖片來源:羅東聖母醫院臉書)   大量傷患持續的湧入,救護車一輛輛抵達,後勤支援緊急收假的醫護人員趕回醫院,抓起放在門口的防護衣就往急診裡衝,趕緊投入救援工作。 醫護人員也是人!看見乘客臉上的痛苦和驚恐,內心感到好不捨、好心酸,所有醫護人員趕緊收拾起情緒,冷靜迅速地進行搶救。 「再來忽然陸陸續續來了很多台救護車,每台都鮮血淋淋⋯⋯有一位外籍阿姨額頭的傷口都裂開來!一直說:『我要找我老公,我老公叫xxx,我什麼都不知道,我只知道翻車時很多人壓在我身上。』一位外籍人士傷痕累累,心心念念都是她的家人,我很想幫她找,但病人真的太多了!還有一位阿伯,明明都頭破血流了,還不斷對我們醫護人員道謝⋯⋯」第一線醫護人員說。 在那個當下,「急診亂成一團,充滿醫生、護理師、救護人員、警察......地上都是垃圾、血跡......心裡實在很不好受......」 除了熱血的醫護人員徹夜努力,搶救生命,很多志工朋友到院關懷陪伴病人與家屬,還有許許多多關心的店家、熱心民眾在最急難的時候,為病人和醫護送上溫暖的飲料與熱食,溫暖了大家的心。 醫護人員徹夜努力,搶救生命。(圖片來源:羅東聖母醫院臉書)   而在事發現場,台鐵、警消人員和軍方即刻救援,投入搶救! 國軍緊急派遣兵力、機具和救護車投入搶救,包括陸軍六軍團蘭陽地區指揮部、153旅和海軍蘇澳支援指揮部共派遣官兵187位、救護車10輛趕到現場執行救援任務,共同協助災害搶救。 即刻救援,刻不容緩!(圖片來源: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花東重要的鐵路運輸中斷了,大批旅客如何疏散? 公路總局調度客運、遊覽車,連民間人士都主動自發性地前往幫忙接駁,無償幫助台灣受困旅人,協助疏運超過一萬人。 有外國人搭到民間人士的接駁車,一直想付錢給司機,卻被司機婉拒。後來才聽說司機是自願接駁,驚訝地說:「我以台灣人為榮!」 台鐵工作人員都很忙,有旅客說,在現場幫忙指揮上下接駁車的是旁邊賣香腸攤的老闆;老闆丟下香腸攤不管,在站前義務幫忙大家上下車。 而民眾憂心血液不足熱心挽袖,排上好幾個小時,也一定要捐血。不到24小時全台灣血庫的量已充足,這是台灣人的熱血和愛心! 大家挽起袖子,排隊捐出自己的熱血。(圖片來源: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這就是正港的台灣人,我以台灣人為榮!」 危難的時候更看出人性善良,台灣人真的很善良,這也正是「台灣精神」。 祈願傷者早日康復,罹難者安息!(圖片來源:羅東聖母醫院臉書)   在最困難的時刻,台灣社會團結起來,每個人盡自己所能,想盡各種方法幫忙,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盡一切的力量,來幫助受到影響的家庭,祈願傷者早日康復,罹難者安息!
張肇烜 2018-10-23
台灣是我家!瑞士來的布素曼修女遺願要當台灣人

台灣是我家!瑞士來的布素曼修女遺願要當台灣人

  「台灣就是我們的故鄉,這裡是比瑞士還要美麗的國家,我們要埋葬在台灣......」瑞士來的布素曼修女曾這麼說,奉獻台灣47年,布素曼修女生前有一個願望:「我想留在台灣,擁有一張台灣的身分證。」可惜,今生她的願望沒能夠實現...... 布素曼修女一生都給了台灣。(圖片來源: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 「哪裡有需要,我們就往哪裡去。」具有護理師執照、瑞士來的布素曼修女(Martin Ella Bussmann)因為這個信念,她毅然離開瑞士,在28歲那年遠渡重洋來到台灣。 那個年代的台灣,是艱辛的年代,各方面條件可不比現在。布素曼從瑞士抵達台灣後,她到了台灣最東部的台東,和其他修女們深入台灣最偏遠的山區服務。 來台灣後,她們發現那個年代的台灣醫療資源極度貧瘠,決定在偏鄉建立醫院。從無到有,一路走來是篳路藍縷,2年後,「關山聖十字架醫院」落成,布素曼修女就在這裡用她的護理專長,照顧最需要幫助的病人。 年輕的「布素曼」,充滿了幹勁,她不怕辛苦、不畏艱難,樂於面對一切艱難的挑戰!布素曼做起事來快又有效率,其他夥伴為此還特別給她取了個綽號,叫作「布素快」! 在醫院服務2年之後,瑞士總會提供機會讓布素曼修女再到美國進修護理和英文,布素曼學成之後,帶著所學再回到台灣。 從此,她不曾再離開台灣。 她的一輩子,都給台灣了! 布素曼除了在醫院照護病人,她也到宅照護病人。由於台東幅員遼闊,她也和其他同仁深入山區偏遠部落探視無法外出就醫、卻是真正需要,也最需要醫療照護的民眾。 有些部落村民褥瘡傷口都已發臭,卻一直沒有就醫,還好有布素曼修女,她不辭千里為親自到宅幫這些病人換藥,有的傷口都已潰爛發臭,她卻從不嫌惡,照護病人,就像照顧自己家人一樣。 走過台灣最艱辛的年代,當馬偕醫院在台東設立分院之後,布素曼和其他同仁決定將「關山聖十字架醫院」轉型為療養院,她們要專門照顧最貧困、臥病在床的病人。 28歲從瑞士來到台灣,轉眼間超過40年的時間過去,修女老了,她們還是不願離開台灣。她們常說:「台灣非常美,我們非常喜歡住在這裡」,布素曼修女也是抱持同樣的想法,她不願意退休回到瑞士。 「台灣就是我們的故鄉,這裡是比瑞士還要美麗的國家,我們要埋葬在台灣......」布素曼修女曾這麼說。 一生以台灣為家的布素曼有一個願望:「我想留在台灣,擁有一張台灣的身分證。」 可惜,她的願望始終沒有成真。 布素曼堅持到宅服務居家病患,即使忍著身體病痛,她也要做到不能再做為止。人們看她臉色不對,問她是不是不舒服,她只說:「脖子以下都不舒服。」但是她說還可以做,忍著病痛,繼續做「該做」的事。幾天之後,其他修女們看到布素曼沒有起來吃飯,才趕緊把她攙扶上車、送到醫院去救治。布素曼人到了醫院,心還惦著她的病患,想要趕快回家。 堅持付出到最後一天的布修女沒有在醫院待上很久的時間,隔天凌晨,病逝台東。 她想當真正的台灣人,想要拿到台灣身分證的願望,成了永遠的遺願。 布素曼修女生前曾表示「想要埋葬在台灣」,眾人將她安葬在台灣關山,在這個她奉獻了一輩子的土地。 「以前的人是沒錢,沒辦法就醫或改善生活;現在的人是心靈比較匱乏,卻找不到治療的藥。」布素曼修女來台灣奉獻47年,她是這麼看「以前的人」和「現在的人」;瑞士來的布素曼修女遺願要當台灣人,曾有人想為她爭取「榮譽身分證」,其實不管有沒有這張台灣身分證,她早已是最正港的台灣人!
張肇烜 2018-09-11
櫻桃小丸子,謝謝妳給大家美好的童年

櫻桃小丸子,謝謝妳給大家美好的童年

  櫻桃小丸子是很多台灣人童年美好的回憶,卡通裡的小丸子永遠都是小學三年級,看卡通的我們都長大了,櫻桃小丸子的作者櫻桃子也在本月中離世,留下永遠幸福的小丸子...... 永遠幸福的小丸子,是童年美好的回憶。(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櫻桃小丸子是很多台灣人童年的美好回憶,卡通都在孩子放學時播映,我的童年都是一邊看櫻桃小丸子,一邊吃晚餐。小丸子的家庭生活以及學校日常,彷彿是每個孩子童年的共同體驗。 日本動漫《哆拉a夢》、《蠟筆小新》和《櫻桃小丸子》陪伴許多人長大,被稱作是「童年必看三大經典」,跨越了好幾個世代;然而,《哆拉a夢》作者藤子·F·不二雄在1996年因為突然失去意識昏倒,搶救後仍然回天乏術、《蠟筆小新》臼井儀人在2009年登山時跌落山谷相繼過世,《櫻桃小丸子》的作者櫻桃子也在本月中因乳癌過世。卡通仍然持續地放映中,作者無緣親自替作品畫下句點就過世,讓許多人感到不捨。 日本靜岡有一個小丸子博物館,1965年出生於靜岡縣清水市的作者櫻桃子就是以自己的童年家鄉生活為藍圖,創作《櫻桃小丸子》。 櫻桃小丸子是以作者的家鄉日本靜岡縣為創作。(攝影:張肇烜) 喜愛畫畫的櫻桃子在念大學時,開始投稿短篇,她的初試啼聲之作,是以校園老師為主題的短篇漫畫。櫻桃子大學畢業之後,離開家鄉靜岡,到了東京的出版社工作。但是比起出版工作,她還是無法忘懷自己最熱愛的畫畫,做了兩個月,毅然決定辭職。 「想用漫畫家的身分生活」,她以「櫻桃子」(さくらももこ)為名,1986年在《RIBON》集英社雜誌開始連載《櫻桃小丸子》漫畫。 《櫻桃小丸子》是作者櫻桃子自己的童年生活改編而成,動漫中的主角小丸子是9歲的小學三年級生,故事多半描述小丸子的家庭生活,包括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以及姐姐,還有她的學校日常。 小丸子的故事看似簡單平凡,就是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但是在小丸子童趣的口吻中, 自然地描述親情、友誼,獲得大家的共鳴,受到許多不同年齡層的喜愛。小丸子的內容正向樂觀,甚至有不喜歡讓小孩看動漫的父母鼓勵孩子看,「因為我們想要説給孩子聽的話,小丸子裡會適時幫我們說出來。」 1990年,廣受書迷喜愛的《櫻桃小丸子》改編為電視卡通,當年就創下39.9%的超高收視率,成為日本高人氣國民動畫節目。卡通裡幾位主要角色的口頭禪,更成為日本的流行語。《櫻桃小丸子》後來持續連載,不定期以插畫、短篇等方式更新,2006年再被翻拍成真人版日劇,櫻桃子也特別撰寫改編的劇本。 透過小丸子的日常,讓很多人除了看卡通之外,認識了小丸子的家鄉靜岡縣,也認識了許多的日本特有文化,如圍爐桌、新年參拜、祭典以及相關歷史。 日本靜岡推出櫻桃小丸子彩繪鐵路列車。(圖片來源:靜岡鐵道YouTube) 「這30年來,雖然有許多美好和艱辛的事情,但我仍以身為漫畫作家,度過了非常幸福日子。光是感謝也不足表達出我的心情。」創作小丸子的櫻桃子在出道30周年時曾這麼說。 作者因為創作感到幸福,而看櫻桃小丸子的我們,也因此度過了美好的童年。 後來我們都長大了,作者櫻桃子也在本月中因為乳癌過世,小丸子卻還是停留在小學三年級,持續放映中,繼續把歡笑和正面的能量帶給每一位大朋友、小朋友!      
張肇烜 2018-08-28
荷蘭來的台灣人!畢耀遠:我是台灣人,這裡是我的家

荷蘭來的台灣人!畢耀遠:我是台灣人,這裡是我的家

  「愛這塊土地,不用多說什麼,做就是了!」他從荷蘭而來,卻把一輩子都奉獻給了台灣,募款建醫院、蓋學校,直到現在畢耀遠神父95歲了,他仍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奉獻著,他說:「我是台灣人,這裡是我的家⋯⋯」 「荷蘭來的台灣人」畢耀遠神父。圖為全台灣最美麗的馬賽克藝術教堂「聖奧德天主堂」, 畢耀遠為建堂神父。 (圖片來源:若瑟醫院臉書) 「愛這塊土地,不用多說什麼,做就是了。」 距今60多年前,在荷蘭小鎮舉行晉鐸彌撒,那一天,有位剛晉升神父的年輕人Mr. Pierrot,之後他將來到一個陌生的東方島嶼,叫做台灣。 和家鄉親友一一告別,帶著八個大鐵箱行李,他從義大利附近的海港上船,經過三個多月的航行,來到此生從未到過的海島台灣。從基隆港上岸,此刻開始他的名字叫做「畢耀遠」,畢神父就此展開一輩子在台灣的奉獻行腳。 年輕的畢耀遠神父,當年在貨船甲板上用望遠鏡的側影。(圖片來源:若瑟醫院臉書) 畢耀遠剛來台灣時,一句中文也不會說,他先被派到嘉義服務,當時台灣經濟條件不佳,各方面都不比現在。當時大家也沒有冷氣等電器化產品,大家在夏天晚上都坐在屋外吹著自然風乘涼聊天。 「台灣的鄉下真的很美,那時候什麼都沒有,但那樣才是人的生活。」畢耀遠說。 然而當時醫療資源很缺乏,人們如果沒有錢到醫院看病,常常因為病情延誤延因而喪失寶貴生命。他們發現當時的雲林醫療資源尤其匱乏,交通不便,要到外地就醫也是非常不方便,若是生病只能找密醫。 因此畢耀遠和比利時來的松喬神父,選定雲林的中心點──虎尾,他們決心要在這裡辦一家醫院。 從一間小診所開始,在他們努力四處奔走之下,尋求各方及海外資源幫助,逐步擴展為醫院的規模,他們將之命名為「天主教若瑟醫院」。 要為窮人服務!醫院花圃前的窮人聖母雕像。(圖片來源:若瑟醫院臉書) 在虎尾若瑟醫院大門外的花圃前,有一尊「窮人聖母」雕像。「為窮人服務」,是醫院的初衷,和一直持續努力的目標。 畢耀遠雖然不是醫師,但是他的爸爸和兄長都是醫生,從小受到耳濡目染,他對醫學也有涉獵。他和松喬院長和一高一矮、一瘦一胖,儼然是最佳搭檔。擔任副院長的他,因為早年人力極度短缺,他要充當醫院救護車司機、也要補屋頂、修理水電,一個人當好幾個人用。整間醫院大大小小所有的事,幾乎都是他的事。 畢耀遠把醫院當作自己的家,醫院裡的所有人都是他的家人。他的辦公室後面擺了一張簡單的床,辦公室就是他的臥室,這麼一住就快20年,直到醫院終於蓋起員工宿舍,他才結束這一段「以院為家」的日子。 早年健保還沒開辦,只要有人生病,全家都得跟著受苦。畢耀遠在若瑟醫院創立「社會服務室」,主動訪視所有患者的家庭狀況,只要有需要,就盡量給予協助,在最艱困的時候,幫助了最需要幫助的窮困家庭。 這是雲林第一輛救護車,畢耀遠神父也是救護車司機。(圖片來源:若瑟醫院臉書) 畢耀遠當初來到台灣是為了傳播天主之愛,但是他認為,藉由醫治疾病幫助人們,才是更重要的,他來到台灣之後,在努力奔走之下,陸續設立醫院、學校⋯⋯等,他認為這些都是傳愛的機構,能夠幫助最需要幫助的人。 設立醫院,不計盈虧,只為將醫療資源無私奉獻。若瑟醫院的理念就是要做「雲林的近人」,關心在地的鄉親,從出生到臨終⋯⋯一甲子以來,不僅創立雲林第一個兒科加護病房、開辦雲林第一個24小時兒科急診照護,也開辦雲林第一間安寧病房。 畢耀遠神父曾勉勵年輕醫學生說:「隨著醫療服務的發展,民眾的要求也越來越多。我們的醫院在提供民眾所需的部份也有了一些成長。T.L.C 也就是『Tender Loving Care』的縮寫。意思是醫療照護或是醫療處置,不只是告訴病人吃藥你就會好。」 他鼓勵年輕醫學生「愛你的近人,如同愛你自己一樣」,秉持著T.L.C這三樣,也就是具備「仁慈」、「愛心」和「照顧」,來從事醫療照護工作。 畢耀遠神父說:「愛你的近人,如同愛你自己一樣。」(圖片來源:若瑟醫院臉書) 從遙遠的歐洲坐船踏上台灣的那一刻,畢耀遠還是個年輕小伙子;一轉眼來台超過一甲子了,現已是95歲的「畢爺爺」。 畢爺爺幽默地說:「我自己想不到我有95歲了⋯⋯」 有人曾問他:「難道不想回故鄉安享晚年?」 他這麼回答:「回荷蘭!?喔!不!台灣就是我家,台灣就是我的故鄉啊!」 畢耀遠曾回荷蘭幾次,多年之後已變得陌生;但是在台灣、在雲林、在虎尾,街頭巷尾都是他的好朋友,大家看到神父都開心地喊著「畢爺爺」。 畢耀遠一手創立籌設的若瑟醫院,60多年來提供在地人優質的醫療照護;更有人尊稱畢耀遠神父是「虎尾人的爸爸」。 在加護病房的畢耀遠神父,拜託副總統陳建仁幫忙。(圖片來源:若瑟醫院臉書) 從年輕來到台灣,那時候什麼都沒有,直到現在幾十年過去了,畢耀遠神父常有感而發地說:「現在人們什麼都有了,但是今昔相比,何者較有價值呢?」 過去台灣的經濟與發展,是當年的青壯年撐起一片天,現在這些人都老了⋯⋯包括畢耀遠神父在內,一輩子的奉獻,是該休息了⋯⋯他卻還是心心念念著⋯⋯ 「我不想給您麻煩,但是我真的需要您的幫忙!」畢神父2017年在若瑟醫院加護病房住院時,這麼對副總統陳建仁說。 在病榻之上,畢神父念茲在茲的是台灣面臨的「長照問題」。 畢耀遠神父說:「過去一點一滴、一步一步把台灣撐起來的⋯⋯現在這些人都老了,變小了,變彎了,變弱了,他們現在很需要被幫忙、被照顧⋯⋯請副總統一定要為若瑟醫院祈禱,並且在發展照顧長者的這項服務上多幫忙。」 在病榻前竟還掛念著台灣的長照,這樣的無私、這樣的愛,叫人如何不感動。 「全犧牲、真愛人、常喜樂」這九個字不只是醫院的創立宗旨,更是畢耀遠神父一生都奉行的核心精神。儘管過程中,面臨許多困難及挑戰,醫院總是不問盈虧,只問民眾需不需要,做這些大家不願做的事,只希望能照顧到更多需要被照顧的人。 「我是台灣人,這裡是我的家。」畢耀遠神父把一生都奉獻給台灣,用滿滿愛心對貧困弱勢者無私的付出!畢神父辛苦了一輩子,該換我們照顧您了,我們祝福畢神父長壽健康、平安喜樂!
張肇烜 2018-07-03
不要再叫我外籍新娘!要讓他鄉變故鄉!

不要再叫我外籍新娘!要讓他鄉變故鄉!

「不要再叫我外籍新娘!」是好多新住民的心聲,儘管他們來到台灣這塊土地好多年了,大家還是不認為他們是台灣人;在台灣社會的各個角落,持續有人努力透過教育、透過文化交流,要讓他鄉變故鄉⋯⋯
張肇烜 2018-06-05
跨越1500公里......他從韓國來台灣學醫

跨越1500公里......他從韓國來台灣學醫

  他從韓國而來,懷抱著夢想和熱情,跨越1500公里的地理距離,來到台灣學醫......我好奇地問這位醫學生:「為什麼選擇來台灣學醫?」他說:「因為是民主自由的國家!」 為什麼來台灣學醫?他說:因為台灣是民主自由的國家。(圖片來源:pixabay) 每個禮拜,都有年輕實習醫師來到我的診所實習。 這個禮拜,很特別的,來了一位韓國人,他不是僑生,是道地的韓國人。 雖然是韓國人,他來台灣之前就開始很認真地學習中文,中文說得十分流利,要不是他自我介紹,還真的聽不出特別的腔調與口音。來台灣之後,更開始學習台語! 他年約25歲,比一般台灣的大學生年紀略大,在台灣念的是中醫系。中醫系怎麼會來到西醫基層診所實習呢?因為中醫系學習過程中也同時要學習西醫,這兩週實習輪訓的是家庭醫學科,因此來到基層診所實習。 韓國醫學生學習過程非常認真,雖然日後執業的科目是中醫,但是對於不同的領域,仍然非常用心的積極學習,遇到有疑問的地方也會主動發問。 實習醫生是每位醫師學習的必經歷程。(圖片來源:pixabay) 他是一位獨生子,父母只有一個兒子,因著對著中醫的熱情,他跨越1500公里,越過了地理和語言的各種藩籬,懷抱著夢想與熱情,決心來到台灣學醫。 「出國念書後,還需要回去韓國當兵嗎?」我問。 「老師,要的,我回韓國當了兩年兵,才回來繼續完成學業。」韓國醫學生回答。 往往有部分台灣學生希望能夠逃避兵役,千方百計找出身體的痼疾,希望可以不要當兵;韓國醫學生卻是主動回到韓國當了兩年兵,才回到台灣繼續念書。 「為什麼當初選擇來台灣學醫?有沒有考慮去中國念?」因為他念的是中醫系,我很好奇,因此特別詢問,為什麼當初選擇來台灣念? 「因為台灣是民主自由的國家,和中國不同,這點是我們非常在意的。」他回答。 跨越2500公里,從韓國來台灣學醫。(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之後要繼續留在台灣執業嗎?」 「老師,是的,我很喜歡台灣,以後也想繼續留在台灣當醫生。」他說。 因為他是家中的獨生子,我問父母會不會希望你回韓國;他搖搖頭,說父母也很喜歡台灣,計畫退休後,可能會一起來到台灣,過退休的老年生活。 年輕韓國醫學生外型俊俏,儼然就是「韓國歐巴」,我跟他說,以後可以考慮留在台中開業,名字我幫你想好了,就叫做「韓風中醫」! 「加油喔!祝福未來一切順利!」揮揮手,結束了實習,跟他道別。 「謝謝老師!台灣是很棒的地方,我很愛台灣!」
張肇烜 2018-05-22
救濟窮困的仁醫 為何在二二八中消逝

救濟窮困的仁醫 為何在二二八中消逝

  「二二八事件」為台灣歷史上留下一道鮮明的傷痕,許多台灣菁英因「二二八事件」從此消失在這座島嶼之上,潘木枝醫師就是其中之一...... 為嘉義市民而亡的仁醫。(圖片來源:作者製圖) 「患者將生命交給我,我一定要全心全力為他治療好,不可太重金錢,對貧苦的患者不重視。」潘木枝醫師常這麼說。 潘木枝醫生出生於日本時代的嘉義,爸爸潘天河經營「長義堂」武術館,潘木枝是家中長子。他雖然出身清寒,卻有很優異的學業表現。畢業後考入台南師範學校(今台南大學)師資班,他先後在海口厝公學校(今「台西國小」)水林公學校(今「水燦林國小」)任教,是一位老師。 然而,懷有行醫熱忱的潘木枝,即使已有穩定教職工作,仍毅然辭去教職,他決心前往日本學醫。 潘木枝負笈東瀛,到東京醫學專門學校就讀。畢業之後,他考取日本醫師執照,在東京長谷川內科醫院實習,而後也在東京行醫。 赴日學醫的潘木枝醫師。(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出身嘉義的潘木枝醫師,學成後決定返鄉,1935年他回到故鄉嘉義,沒有多餘資金開業。他只好在住家亭仔腳,簡單擺了桌椅,就地診治病患,那年,潘木枝醫師33歲。 出身清寒、在艱困環境中成長的潘木枝,最能了解窮困的滋味,也最能理解貧民的難處。 潘木枝用同理心對待患者,他最照顧窮困的病人,那時台灣交通不若今日方便,若有遠地或是偏鄉病人前來就診,潘木枝醫師甚至會強迫病人留宿治療,更幫忙支付旅費。 休診的時候,潘木枝醫師到處「往診」,幫需要醫療卻行動不便的病患到宅看診。很快地,嘉義潘木枝醫師,不只有精湛的醫術、更有宅心仁厚的醫德,在民眾口耳相傳之下,潘木枝已成為嘉義名醫。 5年之後,潘木枝醫師開設診所,診所命名為「向生醫院」。熱心公益的潘木枝醫師依舊無私救濟窮困民眾,對於無力負擔醫療費用的窮人,看病一律免費,他也積極參與討論嘉義地方願景等公共事務。 救濟窮困的仁醫潘木枝。(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戰敗,台灣就要進入新的時代,很多人歡欣鼓舞地期盼著:「台灣人終於不用再當次等公民,這是『台灣人治理台灣人』的時代。」 台灣「光復」後,台灣人終於可以自己當家做主,潘木枝醫師被推舉參與嘉義市參議員選舉,他沒有很積極參選,競選期間,仍舊照常看病,但仁心仁術的他,備受地方鄉親愛戴,首次參選就以最高票當選東門區的嘉義市參議員。 「轟炸驚天動地,收復歡天喜地,接收花天酒地,政治黑天暗地,人民喚天叫地......」寫盡了當時台灣民眾的心情。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迅速蔓延全台,風暴很快席捲嘉義。時任嘉義市長的孫志俊要求駐守嘉義的軍方率軍隊進入嘉義鎮壓,造成市民死傷慘重;諷刺的是,在「二二八事件」還沒發生前,國民政府甫接管台灣時,潘木枝醫師還免費為當時駐紮嘉義的國軍看病,當時嘉義市長孫志俊還稱讚潘木枝醫師為「再生父母」 潘木枝醫師和包括畫家陳澄波等12人代表民眾擔任「和平談判代表」前往嘉義水上機場和軍方談判。豈料這根本不是「和談」,他們一行和平談判代表一到機場門口,就被趕下車,雙手被鐵絲纏繞反綁在背後,被衣服蒙住臉,遭到拘禁刑求。 在日本時代長大的潘木枝,天真的以為會經過法院公開審判,他始終認為會在公開審判時討回公道。 然而,直到槍殺的前一天,一名守衛偷偷的在香菸盒上寫字告訴他,明日即將行刑,請潘醫師把遺言寫在香菸盒上,好心的守衛表示願意把最後的遺言轉達給潘醫師的夫人。 潘木枝醫師才知道事態嚴重…… 一代仁醫潘木枝,在生命的最後盡頭,只能以鉛筆將遺言寫在菸盒的包裝紙內面,這是一封給妻子的最後遺書。 潘木枝醫師的「與妻訣別書」如下: 素霞賢妻如面: 余已絕望矣!僅書此為最後遺言,望賢妻自重自強。 一、潘木枝家全賴賢妻一人,賢妻要自保身體,切不可過悲。 二、吾母老矣,望汝孝養。 三、子女切要撫養,使其成人,木枝是為市民而亡,身雖死猶榮。 四、余一生使賢妻苦痛多矣,望賢妻恕我,我每日每夜仍在汝身邊,保佑汝們。 五、家門要自重,切不可自暴自棄,再祈保重身體。 三、二十四日 夫 潘木枝遺 寫下「與妻訣別書」隔天,那一天是3月25日,潘木枝醫師和其他和平談判代表以「叛亂暴動」罪名,遊街示眾。他跪在車上,雙手反綁,背上插著死囚牌,押著遊街。沒有經過任何審判,潘木枝醫師在嘉義市火車站前遭到「公開槍決」。 更遺憾的是行刑當日,潘木枝醫師15歲的兒子潘英哲一心想要營救最摯愛的父親,卻也不幸遭軍隊開槍射擊頭部身亡。 行刑槍決那一刻,潘木枝醫師極度痛苦、喊叫至下顎脫臼,直到死亡多時,眼睛都沒有閉上,始終瞪著雙目。 公開槍決後,軍方不許家屬取回遺體,曝屍示眾多日後,潘木枝連腳上穿的皮鞋都被偷走,傳聞是被看守現場的士兵偷去了。 「好好安心的去吧!」潘木枝醫師的兒子跟父親這麼說,並用右手往下撫摸,潘木枝才終於在死後閉上眼。 鄉里這麼好的一位醫生,死得這麼不明不白,許多曾受到潘木枝醫師照顧的朋友和民眾,知道潘醫師被槍決了,在肅殺的氣氛哩,紛紛拈香來祭拜潘醫師,當時香非常稀少,環境也很惡劣,祭拜潘醫師的人一位接著一位,用別人拜過的香來祭拜,最後用到香火已燒盡成灰,還用最後的香根祭拜,大家實在好不捨潘醫師。 二二八事件,帶給潘家永遠的傷害,他們從來不敢告訴後輩二二八的往事。直到多年之後,潘木枝醫師的兒子在一次紀念場合表示:「在美國生活的大哥至今仍不敢告訴孩子二二八的往事;大姊因為父親及二哥的死而發瘋,直到過世才脫離痛苦的一生。親眼看著父親死亡的三哥,也在花蓮的精神病院度過一生......」 黃榮燦《恐怖的檢查——台灣二二八事件》1947年。(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二二八事件」是一場最恐怖的檢查,記憶歷史,不是記憶仇恨;記憶歷史,是不要再重蹈覆轍;記憶歷史,是為了找尋繼續成長的力量。 我們殷切期望,「在這塊我們深愛的土地上,人性不再扭曲,恐怖不再肆虐,自由得到尊重,人權永獲保障。」
張肇烜 2018-02-27
台大第一位捐大體的醫學院院長──謝博生

台大第一位捐大體的醫學院院長──謝博生

  「我是老師,死後也想繼續當老師。」台大醫學院前院長謝博生日前腦中風過世,他生前推動善終,盼用自己的肉身,傳承醫學人文的道理,成為台大第一位捐出自己大體的醫學院院長。 台大醫學院前院長謝博生,捐出大體給醫學院。(圖片來源:台大醫院) 謝博生醫師是台灣「社區醫療」及「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的推手,出生於彰化鹿港的他,父親在鹿港開業行醫,他從小在鹿港長大,初中和高中都在彰化高中就讀。 有醫師回憶道:「當年我進入彰化中學念初一,他是高三,常常看到記功嘉獎的公告欄有謝博生的名字,他也是彰化中學的管樂隊員,吹奏伸縮喇叭,並且默默勤奮地用功讀書。」 「習醫是父親的期望」,成績優異的謝博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許,考上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台大醫學系前身),畢業後負笈東瀛,取得東京醫科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後返回台灣。 謝博生醫師是一位內科醫師,主攻腎臟內科,求學過程受到許多日本籍教授醫學傳承的精神和使命,他也盡可能將所學都傳授給後進晚輩。 除了腎臟學及醫學教育相關學術論文百篇外,謝博生有豐富的人文涵養,一生撰寫醫學人文及醫學科學相關專書十冊。一直到過世的前一天,都還在寫書。 謝博生曾說:「過去台大內科的教學訓練太早專科化,而且過度專科化,結果造成醫師過度依賴高科技醫療而忽略了醫病關係,今後應積極建立一般內科訓練制度,住院醫師的訓練應先把一般內科的基礎打好,再進入次專科,以一般內科的角度來診治病人,醫療才不致落於器官、疾病的治療,也才能落實人性化的照顧。」 在他努力推動下,建立一般內科訓練制度,推動PGY制度,也就是所有的醫學生畢業之後,不急著分科,都需接受一般醫學的通科訓練。 台灣近年醫療環境劇變,雖然醫學技術不斷進步、醫療儀器也愈來愈先進,但是醫療糾紛卻是不減反增。 為什麼會這樣? 謝博生認為這是高科技化醫療「去人性化」的缺點,導致一對一醫病關係逐漸淡薄消弭。他始終堅信:「好的醫療必須結合高超技術及人性關懷」,因此在醫學院開始加入人文、社會與倫理議題,希望透過教育,讓醫學生知道,醫學是一門「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人性化科學。 有人曾問謝博生醫師:「怎麼樣的醫師是好醫師?」 他說:「要醫人,得先了解人性。好醫師並不是知識最好,也不是技術最好,而是醫病關係做得最好,獲得病人的信賴,能關心病人,體會病人的感受,這方面能做得好才是好醫師。」 謝博生醫師除了從事醫療、更重視教育,退休之後他關心醫療、社會和長照,希望能夠推動「善終」,避免無效醫療、電擊、插管,減少家庭、社會及醫療成本的浪費。 今年的冬天,台灣遭逢十年來最強也最久的寒流,謝博生醫師因腦中風突然過世,發病後沒有送至急診,而是在家有尊嚴、從容、平靜、無痛苦的走完人生最後的一段旅程。 謝博生醫師畢生推動醫學人文,擔任醫學院院長期間,整修「醫學院二號館」並改名為「醫學人文館」。 台大醫學人文博物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很多人曾有疑問:「醫學人文要怎麼教?」謝博生注重的醫學人文,都是教科書上沒寫的。他曾說:「人不是進到醫學去受折磨」希望醫者能夠透過醫學專業,回歸醫療助人、以人為本的初衷,找回人的價值跟尊嚴。 謝博生醫師一生都貫徹、身體力行自己的理念,推動「善終」的他,平靜在家裡過世,沒有電擊與插管;生前是老師的他,死後也要繼續當老師,他認為:「當延長生命已不可行,生命的意義還能延伸」,兒子依照他的遺願,捐出大體給台大醫學院,成為台大有史以來第一位捐出自己大體、成為「大體老師」的醫學院院長。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冷冷的冬天,謝博生醫師用自己的肉身,為台灣社會注入暖流,立下最感人的典範。
張肇烜 2018-02-06
蘇格蘭來的第一位現代女醫宋伊莉莎白

蘇格蘭來的第一位現代女醫宋伊莉莎白

  「每個人來到台灣,都有他的使命。」宋伊莉莎白來自蘇格蘭,她具有三重醫學學位,在故鄉可以過著非常優渥的生活;她卻選擇遠渡重洋,來到台灣行醫救人,連孩子的名字都以台灣小琉球為名,最後她的生命也在台灣結束...... 蘇格蘭來的台灣第一位現代女醫宋伊莉莎白。(圖片來源:Geni,Elizabeth Blackburn Ferguson, LRCP & S, Ed) 距今150年前,馬雅各醫師在台南創立新樓醫院,這是台灣歷史上第一間西醫院;150年後在台南麻豆新樓醫院新落成的馬雅各紀念大樓,十樓的禮拜堂特別命名為「宋.伊利莎白紀念禮拜堂」,是為了紀念台灣第一位現代女醫生,宋.伊利莎白(Mrs. Dr. Elizabeth Christie Ferguson)。 宋.伊利莎白出生於蘇格蘭,父親是一位藥師,母親全心照顧四個孩子。伊利莎白是最大的孩子,下面還有三位弟弟,在父母栽培之下,四位姊弟都成為醫師。 伊利莎白不只是一位醫師,從小成績優異的她,以第一名成績從醫學院畢業,翻閱她的歷史資料可以看到在她名字的背後寫著LRCP & S, Ed,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是蘇格蘭特有的「三重醫學學位(Triple medical qualification)」。 伊利莎白是蘇格蘭第一位獲得「三重醫學學位」的女醫生,也就是她具有「內科」、「外科」和「藥師」三重資格及執業執照。這幾乎可以保證她,如果留在蘇格蘭,必定是位名利雙收的醫生。 她卻選擇一條人煙罕至,崎嶇又艱辛的道路。 那年是1891年,24歲的伊莉莎白,志願遠渡重洋來到東方陌生的島嶼,島嶼名叫「福爾摩沙(Formosa)」,。她花費一年的時間學會台語,也在此認識同樣來自蘇格蘭的宋忠堅牧師(Duncan Ferguson),從此她冠上夫姓,成為宋伊莉莎白,兩人攜手在台灣,落地生根。 2年之後,大女兒在台灣出生,取名為Hazel Lombay Ferguson。宋伊莉莎白夫妻決定以出生地Lombay作為孩子的名字。Lombay是哪裡呢?這是台灣的外島「小琉球」,當時夫妻倆在台灣各地從事醫療宣教,到小琉球時恰好臨盆,女兒就以「小琉球」做為名字。 以台灣小琉球為名的大女兒,長大後從事護理工作。(圖片來源:Geni,Hazel Lombay Ferguson) 宋伊莉莎白醫師,是台灣第一位現代女醫生,是當時台灣唯一的女醫生,為台灣醫療寫下許多新頁。早年女性保守傳統,許多婦女病根本不好意思找男醫生看。醫術精湛的宋伊莉莎白很快就聲名遠播,好多婦女都專程找她看病。 再加上,宋伊莉莎白醫師是全然的義診,看病拿藥都不收一毛錢,她的生活完全只靠教會微薄的薪俸。 或許以世俗的眼光來看,她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傻子,醫學院第一名畢業、又拿到三重醫學學位,她何苦來哉到一個相對落後、各方面條件都不佳的東方島嶼奉獻所學;宋伊莉莎白從來不這麼想,她寧願燒盡,不願銹壞,只希望能夠醫治人們,將信仰和福音傳遍每一個偏遠的角落。 在台灣的生活忙碌又辛苦,當時台灣衛生條件也不佳,懷有身孕的宋伊莉莎白染上嚴重的熱帶傳染病瘧疾,她只好回到蘇格蘭養病待產。 產後她的身體狀況稍微好轉,宋伊莉莎白立刻再帶著孩子回到台灣。 這一次離開蘇格蘭,也是她今生最後一次回到故鄉蘇格蘭了。 宋伊莉莎白回到台灣之後,全心全意診治病人,台灣第一女醫師的名號,讓她日日夜夜看診勞碌,時常沒有時間吃飯,深夜還要為婦女緊急接生。她為了讓大家都能受到最好的照護,更是不惜四處奔波,為病人看診。一年看診量多達七千多人。 這麼日夜操勞,鐵打的身體,也受不了啊! 1900年12月,宋伊莉莎白前往高雄途中再度染上重病,她回到台南後,食慾不振、上吐下瀉。經新樓醫院醫師會診診治,仍舊一病不起。 隔年1月,宋伊莉莎白醫師病逝於台南新樓醫院,得年33歲。 宋伊莉莎白醫師的骨灰安葬在台南府城拱辰門外公墓,追思禮拜那天好多民眾都前去為她送葬哀悼,隊伍中更有許多婦女,她們本來極有可能難產而死,幸好有宋伊莉莎白救回他們和孩子的生命,她們難過地要來送宋伊莉莎白醫師最後一程。 葬於Formosa的宋.伊利莎白醫師。(圖片來源:作者製圖) 不管是醫療也好、經濟也好,台灣何以能在遍地荊棘砂礫裡,逐漸被灌澆、沃養而長成美麗花園,靠的都是如同宋伊利莎白為愛燒盡一般,眾人一點一滴的滋養台灣這塊土地。 距今百年了,人們沒有忘記宋伊莉莎白醫師,沒有忘記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曾有這麼一位熱愛台灣、為愛燒盡的熱血女醫;麻豆新樓醫院起造新大樓,新的禮拜堂特別命名為「宋.伊利莎白紀念禮拜堂」,希望大家永永遠遠都記得這樣一位救人無數的好醫生,永永遠遠都記得這樣一份對台灣的愛。
張肇烜 2018-01-23
印尼移工Pindy在台灣捏出一片天

印尼移工Pindy在台灣捏出一片天

  她從印尼爪哇而來,有人叫她「外勞」,有人說是「外籍看護」,Pindy來台灣照護台灣長輩;因緣際會下,她認識了捏麵人師傅,學習台灣本土捏麵技法,在台灣捏出一片天,也捏出自己和姐妹們的未來...... 在台灣捏麵捏出一片天的Pindy。(圖片來源:作者取自Pindy的臉書) 「我來自印尼中爪哇島,在台灣當看護......」嬪蒂(Pindy)是人們口中的「外勞」、「外籍看護」。根據最新統計資料,新住民和外籍移工在台灣人數已分別達到52萬和66萬餘人,我們都同在同一個台灣生活著。 過去繁華的台中「第一廣場」,現在已有不同的異國新風貌,也更名為「東協廣場」,Pindy就在這裡舉辦捏麵人作品展。 來台灣之前,Pindy是家中長女,家境不好,她在高中畢業後主動向父親說:「我要出國工作。」貼心的長女,希望到國外工作,儘管會比較辛苦,但是能夠減輕家中的負擔。 然而Pindy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第一站她就近到了新加坡,一方面學習英文,也增加工作經驗。結束一年餘的新加坡工作,她回到印尼,再次充實自己,Pindy學習基本的中文,也學習照護老人、小孩的技巧,下一站,她要到台灣來! Pindy(右二)來台灣擔任看護,照護台灣長輩。(圖片來源:作者取自Pindy的臉書) 然而,在印尼雖然學了中文,實際到了台灣,Pindy還是不敢講話。Pindy到宜蘭照顧阿嬤,她很怕講錯話,因此剛來台灣的前半年,她很少說話。 「台灣人很善良!」雇主鼓勵Pindy多看電視學中文,也鼓勵她不要怕說錯話,多講多練習,中文就會愈來愈好。在雇主鼓勵之下,Pindy的中文愈說愈好了,現在可是連台語都會說呢! 民以食為天,在台灣吃的習慣嗎?「台灣米比較好吃」,適應力強的Pindy也喜愛台灣的食物,不過因為信仰的關係,不能吃豬肉,每天都要作五次禮拜,經過溝通和說明,雇主漸漸地更了解不同的文化和信仰。 當年移工政策規定三年時限到了就需出境,轉眼間,在台灣三年的時間過去了。Pindy帶著在台灣的收入回到印尼。 回印尼後,她結婚走入家庭,也生了兩個孩子,她用在台灣賺的錢支持先生做生意,不料卻是賠錢收攤。印尼的婚姻不若想像中的幸福圓滿,她結束了婚姻關係,獨力扶養兩個小孩,當起「單親媽媽」。 養孩子要錢啊!收入要從哪裡來?離開台灣已經超過5年的Pindy,為了要讓孩子能夠過好一點的生活,Pindy將孩子託付給媽媽,她決定二度來到台灣。 Pindy怎麼也想不到,一樣是隻身來到台灣,這一次她踏上台灣這塊土地,卻有意想不到的滿滿收穫。 Pindy這次來台灣,一樣擔任看護,她到台中照顧長輩。有次因緣際會之下,在台中醫院隔壁床的家屬是一位非常熱心的捏麵人師傅楊清仁,主動邀請Pindy學習捏麵人。 本來只是想打發時間,學好玩的,在Pindy學習過程中,也曾覺得挫折,她覺得自己捏得不漂亮;在楊清仁師傅鼓勵下,Pindy不捏製一般常見的可愛卡通人物,她開始嘗試捏作印尼文化的人偶,啟發了Pindy的創作夢想之路。 Pindy的捏麵人創作。(圖片來源:SEAT 南方時驗室臉書) 工作之餘,Pindy樂於創作,她創作一系列印尼文化為主題的捏麵人,更在台中「東協廣場」舉辦展覽。 她希望透過捏麵人,讓台灣人認識與了解印尼的美好,也讓同鄉能夠重溫家鄉的風情。 仔細看Pindy的創作,常有一家人團聚的意象,Pindy解釋:「一家人,這是在我心中的想法,我們一個家庭這樣子。」 透過創作,某些層面,Pindy也撫慰了自己和姐妹們的心靈。 「也是會哭......」一個人在台灣生活,她也是為人母,她也想家、想孩子,透過創作,「感覺心裡都很有親近這樣子......」Pindy說。 Pindy在東協廣場舉辦捏麵人作品展。 (圖片來源:SEAT 南方時驗室臉書) Pindy無私指導大家「台灣本土捏麵人技藝」。(圖片來源:SEAT 南方時驗室臉書) 來台灣已經7年多了,Pindy不只是看護,照顧台灣的長輩;她空閒的時候,創作捏麵人,在台灣捏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夢想天空。 更感人的是,Pindy完全不藏私,她主動在東協廣場、台中清真寺等地教導其他移工製作捏麵人,因為她覺得這項技藝可以幫助更多同胞脫離貧困。 Pindy說:「雖然我一個人的力量很小......但是我能教一個是一個。」因為印尼沒有人製作捏麵人,她覺得這會是很好的技藝,大家學會了,也可以到印尼觀光地擺攤販賣。 不管我們是什麼人,台灣人也好,印尼人也好,Pindy來台灣照顧我們的長輩,她在台灣也學到本土技藝捏麵人,透過印尼移工的巧手妙製,一團小小的黏土,融合了台灣本土技藝與印尼文化,也捏出移工在台灣的新夢想和新未來!
張肇烜 2018-01-09
嫁給屏東原住民  阮天莊:來台灣很值得

嫁給屏東原住民 阮天莊:來台灣很值得

  她從越南胡志明市而來,來台灣已經15年了,阮天莊嫁到屏東原住民部落,剛來到台灣時,連台灣字也看不懂;15年過去,有人問她:「付出值得嗎﹖」阮天莊說:「來台灣很值得!」 阮天莊嫁至屏東原住民部落,和先生鶼鰈情深。(圖片來源:阮天莊提供) 因緣際會下,我遇到越南來的台灣新住民阮天莊,聽了她來台的生命故事深受感動,我問她:「可以跟讀者分享嗎?」她一口答應。 「我是來自越南胡志明市的阮天莊,原來我是一位翻譯員⋯⋯」 阮天莊原本在越南愛迪達公司擔任翻譯,15年前,為了改善家計,她一個人遠嫁台灣。 阮天莊嫁到台灣最南邊的屏東三地門鄉「地磨兒部落」,這是一個原住民部落,村民以排灣族及魯凱族居多。她在大學學過中文簡體字,原本以為語言難不倒她,沒想到來到台灣完全看不懂台灣繁體字。部落裡的人們,都用原住民母語交談,她的年邁婆婆更是只會說排灣族語。 語言沒有打倒她!婚後生了兒子,她和兒子一起學語言及寫字。「注音符號好難啊!就像蚯蚓、豆芽一樣⋯⋯」儘管從頭學起,很困難,「我要不斷的學習,才能跟上孩子的進度,甚至要比年幼孩子的學習還要超前。」阮天莊這麼說。很快的時間,她就學會說台灣話、寫台灣字,連排灣族語都會說呢! 新住民從頭學起台灣文字,字寫得真好!(圖片來源:阮天莊提供) 「說不辛苦是騙人的!」一個人遠嫁台灣,要侍奉公婆,還要照顧全家人,也碰過他人的冷嘲熱諷,阮天莊幾度想要放棄。 「幸好先生不斷在一旁鼓勵我、安慰我⋯⋯」先生帶她一起到教會做禮拜,認識、接觸更多當地村民,阮天莊試著和大家面對面溝通聊天。 漸漸地,大家不再以異樣眼光看待她,不再認為她是一個「越南新娘」;阮天莊融入當地部落,大家都知道:「她就是我們部落的一分子!」 全家一起參加部落的聚會。(圖片來源:阮天莊提供) 「我有更多信心,開始了我不一樣的學習人生。」 阮天莊考了「摩托車駕照」和「汽車駕照」,她的廚藝一級棒,也考取「台灣丙級廚師證照考試」。 不僅如此,阮天莊也去報考「台灣公務員考試」。她考了60幾分,沒能錄取。 阮天莊笑說:「如果是原住民,就考上了!」她總是以樂觀、開朗的態度,面對自己的人生。 在偏鄉,就醫是一大問題。有次她在半夜突然發高燒,緊急搭救護車送到市區,在救護車上吐得到處都是,一路吐到急診室還在吐。「醫護人員都沒有怨言⋯⋯真的很感謝!」台灣醫療品質,真的太好了! 因為先生家有氣喘病史,有次冬天兒子突然氣喘發作、接著婆婆也氣喘發作,嚴重到住院治療,她要照顧兒子和婆婆,家裡醫院兩頭跑,沒有一點時間可以休息。儘管很累,阮天莊卻還是堅持下去。 晚年婆婆失智,要照顧婆婆是更費心了,為了照顧婆婆,她參加「照服員培訓課程」,學習照護長輩的技巧和經驗, 「路太平,不懂得什麼是感恩,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阮天莊一直這麼認為。 阮天莊和大學生分享她的台灣人生。(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婆婆去年10月間因病過世。 阮天莊決定再次展開她的全新人生,有照顧服務員證書的她,在屏東三地門日照中心擔任照服員,把部落長輩都當成婆婆一樣來照顧,至今已經三年了。 有人問她:「付出值得嗎?」 阮天莊說:「很累!但是真的值得!來台灣很值得!」 15年來在台灣的人生,過的辛苦;但是阮天莊說:「愈來愈回甘」、「我會珍惜每一個人在身邊。」
張肇烜 2017-12-26
匈牙利來的葉由根在台灣生根

匈牙利來的葉由根在台灣生根

  他是醫生,也是神父,葉由根遠從匈牙利而來,卻將寶貴的一輩子都給了台灣,在台灣先後照顧1000多位智能及多重障礙的憨兒,對葉由根來說,這些憨兒就是他的孩子...... 葉由根神父,讓愛在台灣生根。(圖片來源:作者取自華光社會福利基金會網站) 「哪裡有需要,那裡工作。」因著這樣的信念,匈牙利裔的葉由根,毅然在慕尼黑大學畢業後,志願到中國服務。 他的中文名字取為「葉由根」,似乎也預言著他會在此生根。當時中國戰亂頻仍,極需醫療專業人才,學醫的葉由根,透過國際紅十字會協助,在河北開辦醫院。除了醫療之外,他也把醫學知識、經驗和技術傳遞給當地的年輕人,後來這些年輕人都取得中國醫師執照。 遺憾的是,共產黨執政之後,不歡迎神職人員。葉由根是醫生,也是神父,他竟遭到當地醫生構陷入獄,理由是:「曾責打一名爬牆進入教會菜園的中國小孩。」夠荒唐吧! 有人說,中國比小說更離奇,最愛護孩子的葉由根,怎麼可能打小孩呢?葉神父遭到莫須有的批鬥後,下放到長垣縣勞改3年。 出獄結束勞改後,他旋即被中國當局驅逐出境。因緣際會之下,葉由根跨海來到台灣。 葉由根來到位於嘉義的東石,他發現當時台灣人的生活窮困,除了醫治生病患者之外,他總是盡可能將生活資源如麵粉、衣物適時提供給需要的民眾。 當時台灣人窮,生活都顧不及了,沒有多餘的錢看病。1962年,葉由根在嘉義鹿草開辦「貧民醫院」,希望救治貧窮的百姓。但是「貧民醫院」這個名稱引起當局不滿:「中華民國哪有貧民?」 於是葉由根把醫院名稱改為「平民醫院」,他要為平民服務;誰知政府還是不滿,最後才改為「聖家醫院」。 位於嘉義鹿草的聖家醫院,現已重建為鹿草日照中心。 (圖片來源:作者翻攝自YouTube) 隨著台灣經濟逐漸好轉,葉神父發現當地需要照顧的窮人愈來愈少。他便轉往新竹服務。到了新竹,葉由根發現當地竟有智能障礙兒童被父母遺棄,在街頭流浪。葉神父看了好心疼,他希望幫助這些孩子。 「只要有心,一塊錢就可以作善事。」葉神父常這麼說,他也親自身體力行。1975年,他在新竹用100美元創辦「天主教仁愛啟智中心」,他要給智能障礙兒童一個家。 然而,照顧這些憨兒的人在哪呢?沒有人手沒關係,葉神父自己來,他親自給院童餵飯,一口接一口,慢慢地餵他們吃飯,神父一餵就餵了3年,才有人加入照護的行列。 「我們深信人人都是可教育的,只要我們學會如何教育他。」葉由根神父在新竹關西創設「華光智能發展中心」,他希望憨兒也能接受教育,學習一技之長。 葉神父聘請特殊教育專家,專門教導智能障礙兒童,同時也讓這些孩子接受職業訓練。訓練項目包括簡易木工、陶藝、手工藝和農業、畜牧。雖然孩子接受這些訓練不代表真的能夠順利進入職場,但是神父認為,在接受訓練過程中,可以讓孩子從專注工作中得到滿足,這樣就夠了。 葉由根神父在關西照顧憨兒。 (圖片來源:作者翻攝自YouTube) 葉由根從中國被驅趕來到台灣,他來到台灣之時,台灣尚未解嚴。所有的民主運動和請願都被視為禁忌。 為了這些憨兒,神父沒有絲毫畏懼。他以一位外籍神父身分,帶領500多位智能障礙孩子及家長,到立法院陳情,希望政府能夠重視智障兒的生存權和教育權,給智能障礙者家庭更多的協助。 葉神父的努力,獲得善意的回應,此後全台各地啟智中心一個個成立。智能障礙者終於不再像從前一樣,被遺棄、流落街頭,或是關在家裡、不見天日。智能障礙者,終於不再像從前一樣,癡癡地等著一個個看不見任何希望的明天。 全心投入啟智教育的葉由根神父。(圖片來源:作者翻攝自YouTube) 神父在台灣創辦醫院、幼稚園、啟智中心,這些都不是光靠愛心能夠達成的;葉由根卻始終相信:「只要有心,一塊錢也能做善事。」 葉由根神父用「大愛做大事」,他堅持給憨兒最好的教育、最妥適的學習環境、給老師合理的薪資,讓老師全心為孩子投注心力。 他自己常常忙了一整天之後,夜裡還坐在書桌前的打字機前滴滴答答地工作著,神父寫信、募款,他的耐心和毅力,讓許多人願意一起加入愛心助人的行列。 葉由根神父敲著打字機的身影。(圖片來源:作者翻攝自YouTube) 從年輕時因緣際會來到台灣,轉眼間葉由根已經白髮蒼蒼。 有人曾問他:「想回故鄉匈牙利嗎?」 他說:「不走了,就在這裡了。」 他是「匈牙利來的台灣人」,人如其名的葉由根神父,早就在台灣「落地生根」了。 神父過九十大壽時,他有最後一個心願,他希望趕快為孩子們,興建一座「永遠的家」。神父會老、孩子的父母總有一天,也會離開他們,他很迫切地要幫孩子規劃永久的家,讓孩子在這裡除了就學、生活、就業之外,讓他們一直到老都保有尊嚴,老年了也兼具醫療和就養的功能。 沒能看到憨兒「永遠的家」落成,2009年葉由根神父盟主寵召,他將大體捐贈給輔大醫學院使用,過世2年後葉由根神父畢生最後的夢想,為憨兒打造一個終身安養的家,終於落成啟用,命名為「由根山居」,實現了神父的最後心願。 愛,是永不止息的,葉由根神父已經離開人世,他捐出大體讓醫學生學習人體正確解剖構造,將來能夠醫治更多的人;他為憨兒建造一個終身安養的家,讓孩子一直到老都能保有尊嚴,神父生前曾獲頒許多獎項,低調的他卻從不居功,他常說:「人愈少想自己,就愈快樂。」他只希望留給大家「如何愛人,如何為人服務」。 這麼一個「用生命愛台灣」的動人恩典,台灣人,不能忘記。
張肇烜 2017-12-12
鳳林仁壽醫院的木牌匾

鳳林仁壽醫院的木牌匾

「1947年的往事,彷彿又重現了眼前......阿爸,這麼多年來所期盼的願望,今天終於圓滿了。」年邁的媳婦張玉蟬接過木牌匾,哽咽地這麼說。
張肇烜 2017-11-28
為看診自費買船的離島醫生侯武忠

為看診自費買船的離島醫生侯武忠

  「離島仁醫」侯武忠。圖/取材自侯武忠臉書 今年4月【仁醫心路】介紹台灣第一位自己花錢買船,開船離島行醫的侯武忠醫生。有人問侯武忠醫生:「這樣會不會太累了?」他說:「怎樣都不累,就怕耽誤村民的健康」......侯醫生的故事感動了好多人,遺憾的是,2017年歲末,侯武忠醫生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這幾天許多澎湖人在臉書上感念侯武忠醫師對澎湖醫療的貢獻,大家都好不捨,不捨為何老天要帶走這麼一位好醫生...... 他是全台第一個「開船」上下班的醫生,侯武忠是是澎湖人,高雄醫學院畢業後,他到阮綜合醫院接受外科專科醫師訓練,然後到救難艦服役。訓練完成後他決定回到故鄉,在澎湖的小島為鄉親服務。 台灣醫療發達,卻還是有「無醫村」,在澎湖的小島之上沒有醫院、沒有診所,只有一間衛生室。侯武忠醫生來之前,衛生室只有護士,沒有醫生;侯武忠醫生來了之後,他成為島上唯一的醫師,要照顧3千多位居民的健康,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侯武忠醫生回到故鄉澎湖之後,不曾再離開這片美麗的大海。他先後曾到七美、望安擔任衛生所醫師,後來再調派到白沙鄉擔任衛生所主任。白沙鄉如同澎湖群島,是由很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組成。 「白沙本島」的兩旁,一左一右分別是「大倉島」和「員貝島」,這些大大小小的島嶼,都是侯武忠醫生的服務範圍,他一個人得負責離島巡迴醫療。 位於員貝島的員貝衛生室 。圖/盧盈良醫師提供 路上可以開車,離島就得搭船。起初,侯武忠搭乘往返離島的交通船看診,但是澎湖的冬天時常吹起八、九級強風,只要受到天候影響,交通船就會停駛、萬一乘客太少,船也會停開。交通船一旦停駛了,醫生就不能去看診,「那麼有病痛的居民該怎麼辦呢?」 「要等醫生來!」侯武忠醫生想了覺得好不忍,離島居民就醫都很不方便了,連身體的病痛都要忍耐;他為了能夠讓居民不再忍受病痛,自掏腰包把交通船包下,每周定時到兩個小島看診,居民終於有了固定的門診時間。 然而,包下交通船沒有完全解決問題,駕駛船的司機有時不能配合,臨時說不能來開船。侯武忠覺得這樣也不是辦法,他認為:「醫療最重要的是,病患對醫師有信心,建立信心第一步就是要準時看診,尤其在『無醫村』的小離島,定期前往看診,居民的期待才不會落空。」 侯武忠下定決心跟老船長「學開船」,學了半年,他考取小船駕照。從此,如果駕駛不能來,他就自己借漁船,自己開到離島幫居民看診;後來,他想老是要拜託人,跟人借船也不是辦法,乾脆自費買條船。 這條船叫什麼名字好呢?侯武忠醫生以母親的名字,將這艘船命名為「昭滿號」,這是一條充滿了慈愛的「愛之船」。 二十多年來,不論春夏秋冬,每星期有四天,侯武忠醫生不管再大的風浪,十級風浪也照開不誤,總是準時開著「昭滿號」,往返於員貝和大倉島之間。 以母親之名,命名的「昭滿號」,是一條「愛之船」。圖/取材自侯武忠臉書 「衛生所放送,衛生所放送,現在有巡迴醫療,現在有巡迴醫療,有需要的村民,有需要的村民,請到衛生室......」這是村民們最熟悉、也最溫暖的聲音。 船靠上岸,侯醫生上了島,他沒有先到醫療站,他總是會先到小島上的「媽祖廟」跟村民放送廣播巡迴醫療訊息。 「侯醫生又開船來看我們了!」二十年如一日的熟悉聲音,是讓當地村民安心又放心的力量。 離島的居民,老年化的比都會區更厲害,年輕人到外地工作找機會,島上大多數的民眾都是超過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侯武忠醫生就像他們的家人,總是定期到這裡關心大家,一位退休的老漁民說:「他的船比交通船還準時,以前都要坐船到馬公看醫生,侯醫生來了之後就不用了,風浪很大,老人家凍末條啦......」 如果經過侯醫生診治是重病或急症,有轉診需要,病人會坐上侯醫生的船,他把病人載到馬公去,和醫院主治醫師詳述病人的病情,同時也連絡病人在外地的家屬,這麼好的醫生要到哪裡找啊! 侯武忠醫師駕駛昭滿號。圖/盧盈良醫師提供 他是全國第一位自己開船照顧離島居民健康,因為對離島的無私奉獻,他是全台灣第一位還不到四十歲時就獲頒「醫療奉獻獎」的醫生,是當屆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得獎者。 領獎的那一刻,侯武忠醫生謙虛地說:「我沒什麼特別,自己是澎湖人,鄉村父老都好像是家人一樣。」 曾有媒體記者到他家中採訪,發現這位醫療奉獻獎得主的家中,竟然沒有任何一面「妙手回春」、「華陀再世」的牌匾;反而看到很多漁船的裝備,更像是一個「漁夫的家」。村里的居民也說:「主任如果不說自己是醫生的話,其實看起來更像漁夫。」 侯武忠醫生和民眾的感情就像家人一樣,他真正走入病人的家中,為行動不方便、臥病在床或是獨居老人看病。一名病家就汗顏地說:「侯醫師真比自己還『孝順』。」 從小愛海,喜歡海洋的侯武忠醫師。圖/取材自侯武忠臉書 「從主任身上,我看到了醫師更多的價值,是我在醫院、在學校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學習到的價值......」這是來自城市的年輕醫生,見習之後的感想。 我的同學現為社頭衛生鄉主任的盧盈良醫生,還是住院醫師時期,也曾到澎湖接受社區醫學訓練,他說:「侯武忠醫生真的是我們的典範。」 侯武忠醫生讓年輕醫生看到和大醫院不一樣的醫師,每一個病患侯武忠醫師都很熟悉,除了問病情看診,多了日常生活的關心,每一個來看診的病人都是很放鬆的,看起來更像是來到診間聊完天後,就開心地離開診間。 年輕醫師到白沙鄉跟侯武忠醫師學習。圖/盧盈良醫師提供 然而,放鬆的背後,是20年來不畏強風大雨,甚至24小時全天候,只要村民一有病痛就立刻前往病家的辛勞。 今年初澎湖在地的報紙《澎湖時報》報導:「侯武忠醫師驚傳積勞成疾疑似罹癌......」消息傳出震驚了澎湖,特別是每一位感念侯主任視病如親的白沙鄉親,他們更是淚眼不捨這麼一位好醫生。 「醫生,你還會不會回來?」 在小離島上,有這樣一位好醫生,他接受專科訓練完成就回到自己的家鄉澎湖,更到交通不便又偏遠的澎湖離島,克服氣象、時間等惡劣條件,為了看診自費買船,自己出海駕船看診,只希望能夠讓離島的村民也能獲得好的醫療品質。 二十年來,一手開船,一手看病,駕船穿梭離島的身影,感動了很多年輕人,好多年輕醫護人員受到感召,也選擇回鄉服務。 大海的守護者侯武忠醫生,颱風前的寧靜— 在後寮海上。圖/取材自侯武忠臉書 遺憾的是,當時侯武忠醫生已被診斷罹患胰臟癌,期間病況曾一度好轉,他更爭取時間回到最愛的大海教兒子駕船潛水;然而,本月20日,侯武忠醫生已離開人世,將於12月3日舉辦告別式。 侯主任過世的消息傳回白沙衛生所,昔日同事無不感到悲慟與不捨,更有護理人員當場躲進藥局傷心落淚。這些日子以來,許多人回到白沙衛生所總是詢問同事,侯主任最近好嗎?消息很快傳遍整個菊島,澎湖民眾紛紛表示不捨,許多人都在臉書寫下對侯武忠醫師的感念。 「每次您到店來,穿着一雙台式夾腳拖,在雜誌架哪裡,每當看到你,我喊您一句侯醫師,您每次親切的跟我打招呼,彷如昨天的事情,您樸素的穿著,您憨厚的笑容,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白沙鄉有人居住離島眾多,分佈很廣,您不辭辛勞,巡迴各離島間,離島居民多盼望能在聽見村長的廣播看見您親切的笑容,但只能留在心中,不捨您的離去,您的精神,您的風範,將做為後世醫師學習的榜樣......」白沙鄉的民眾寫下對侯醫生的不捨。 人生就像列車,每人有不同的終點,旅途中有人上車,有人下車。有人離座後就被遺忘,有人下車後仍受到同車者的追想懷念......侯武忠醫生是「大海的守護者」,有村民說他是我們「白沙的守護神」,他的仁醫身影將永遠留印在大家的腦海中...... 【相關連結】 張肇烜醫師的臉書專頁
張肇烜 2017-11-25
北歐來的紀歐惠一生獻台灣

北歐來的紀歐惠一生獻台灣

「每個人來到台灣,都有他的使命。」埔里基督教醫院有一位「院長阿嬤」紀歐惠醫生,她遠從北歐挪威而來,夫妻倆將一生都獻給台灣⋯⋯
張肇烜 2017-11-14
瑞士來的布素曼修女遺願要當台灣人

瑞士來的布素曼修女遺願要當台灣人

  布素曼修女與宋玉潔修女姊妹情深。圖/作者提供 「台灣就是我們的故鄉,這裡是比瑞士還要美麗的國家,我們要埋葬在台灣......」瑞士來的布素曼修女曾這麼說,奉獻台灣47年,布素曼修女生前有一個願望:「我想留在台灣,擁有一張台灣的身分證。」可惜,今生她的願望沒能夠實現...... 「哪裡有需要,我們就往哪裡去。」她從群山環繞的瑞士而來,具有護理師執照的布素曼修女,因著這句話,28歲那年遠渡重洋來到台灣。 她的一輩子,都給台灣了。 那個年代的台灣,是艱辛的年代。布素曼從富裕的瑞士抵達台灣後,她到了台灣最東部的台東,和其他修女們深入台灣最偏遠的山區服務。來台灣後,她們發現台灣醫療資源極度貧瘠,決定在偏鄉建立醫院。從無到有,沿途是篳路藍縷,2年後,「關山聖十字架醫院」落成,布素曼修女就在這裡用她的護理專長,照顧最需要幫忙的病人。年輕的布素曼,充滿了幹勁,她不怕辛苦、不怕艱難,樂於面對一切艱難的挑戰!布素曼做起事來快又有效率,其他夥伴為此給她取了個綽號,叫作「布素快」! 布修女年輕時的照片。圖/大澳灣文化工作團 在醫院服務2年之後,瑞士總會提供機會讓布素曼修女再到美國進修護理和英文,布素曼學成之後,帶著所學再回到台灣。 從此,她不曾再離開台灣。 布素曼除了在醫院照護病人,由於台東幅員遼闊,她也和其他同仁深入山區偏遠部落探視無法外出就醫、卻是真正需要,也最需要醫療照護的民眾。有些部落村民褥瘡傷口都已發臭,卻一直沒有就醫,還好有布素曼修女,她不辭千里為親自到宅幫這些病人換藥,有的傷口都已潰爛發臭,她卻從不嫌惡,照護病人,就像照顧自己家人一樣。 布素曼修女到宅居家照護。 圖/大澳灣文化工作團 走過台灣最艱辛的年代,當馬偕醫院在台東設立分院之後,布素曼和其他同仁決定將「關山聖十字架醫院」轉型為療養院,她們要專門照顧最貧困、臥病在床的病人。 28歲從瑞士來到台灣,轉眼間超過40年的時間過去,修女老了,她們還是不願離開台灣。她們常說:「台灣非常美,我們非常喜歡住在這裡」,布素曼修女也是抱持同樣的想法,她不願意退休回到瑞士。 「台灣就是我們的故鄉,這裡是比瑞士還要美麗的國家,我們要埋葬在台灣......」布素曼修女這麼說。一生以台灣為家,她要以台灣作為世上生命的終點站,布素曼修女一直是這麼想的。布素曼有一個願望:「我想留在台灣,擁有一張台灣的身分證。」 布素曼修女遺願:要當台灣人。圖/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 可惜,她的願望沒有成真。 布素曼堅持到宅服務居家病患,即使忍著身體病痛,她也要做到不能再做為止。人們看她臉色不對,問她是不是不舒服,她只說:「脖子以下都不舒服。」但是她說還可以做,忍著病痛,繼續做「該做」的事。幾天之後,葛玉霞修女看到布素曼沒有起來吃飯,才趕緊把她送到醫院去救治。布素曼人到了醫院,心還惦著她的病患,想要趕快回家。 布修女沒有在醫院待很久,隔天凌晨,回歸主懷。 她想當真正的台灣人,想要拿到台灣身分證的願望,也成了永遠的遺願。布素曼修女生前曾表示「想要埋葬在台灣」,眾人將她安葬在關山,在這個她奉獻了一輩子的土地。「以前的人是沒錢,沒辦法就醫或改善生活;現在的人是心靈比較匱乏,卻找不到治療的藥。」布素曼修女來台灣奉獻47年,她是這麼看「以前的人」和「現在的人」;瑞士來的布修女遺願是要當台灣人,其實不管有沒有這張台灣身分證,她早已是最正港的台灣人! 【相關連結】 張肇烜醫師的臉書專頁
張肇烜 2017-11-05
宋玉潔:放不下台東的老人和小孩

宋玉潔:放不下台東的老人和小孩

  她從年輕時,千里迢迢來到台灣,距今38年了!台灣,幾乎就是宋玉潔修女的一輩子!當她罹患乳癌,教會安排她退休回瑞士休養,她卻不願離開台灣。她說:「放不下台東的老人和小孩......」 宋玉潔修女不顧自己罹癌病體,堅持自己照顧從台東關山到大武的獨居老人。(圖/羅東聖母醫院臉書) 她是老人,也是病人,卻用盡心力來照顧台灣的老小和病人。 宋玉潔修女出生於瑞士的天主教家庭,從小就抱持著服務的志向。她選擇護理學校就讀,取得護理人員執照後,發願成為修女,志願到需要她的地方奉獻人群。 宋玉潔的母親很捨不得,她常說:「助人就好,不一定要當修女。」其實,宋玉潔從小也是受母親影響最深,母親總是盡自己能力幫助人,她記得小時候隔壁鄰居過世了,母親不只協助處理遺體,還幫忙所有後事,宋玉潔問:「為什麼要這麼做?」母親說:「有能力,就不要吝嗇幫助別人。」 她一直希望能夠到海外服務。然而,因為年邁父母親病重,她不能離開,繼續留在瑞士的醫院,也陪伴著父母。母親過世後、父親中風,宋玉潔修女看到臥床病人的辛苦,決定開始學開車,也投入居家護理領域,希望能夠到宅幫助久病臥床的病人。 母親過世隔年,中風的父親也離開人世,宋玉潔修女在瑞士已無牽掛,她志願到世界任何一個需要她的地方奉獻。她從其他修女口中聽到在東方有一個島嶼需要有經驗的護理人員。 宋玉潔修女很願意幫忙,她不假思索,就決定飄洋過海來到這個她過去從未聽過的地方—「台灣」。1979年,距今38年前,宋玉潔修女千里迢迢來到台灣。 離開瑞士時,大家就像嫁女兒一般的心情為宋玉潔舉辦了溫馨的典禮,大家不捨地歡送她。抱著堅定奉獻的心,宋玉潔修女從瑞士來到台灣,她橫跨中央山脈,來到台灣最東部的台東。 宋玉潔修女來台灣的第一站到了關山聖十字架醫院,她負責照顧住院病人,夜裡還需要輪值夜班,病人有需要,她就到宅訪視。 「台灣人對我非常好。」宋玉潔修女本來很擔心適應問題,來到台灣之後,她發覺台灣人非常友善熱情。台東縱谷狹長、距離又遠,她在瑞士學會開車,在這個時候正好派上用場。她的足跡踏遍了台東縱谷裡大大小小的部落,只要病人和家屬需要她,她不遠千里,都會撥出時間前往。翻開派出所的「入山登記簿」,全都是宋玉潔修女的簽名,原來是她曾為了照顧一位不到20歲的癌末病患。每天跋山涉水,讓員警和眾人看了都為之動容。 宋玉潔是一位「永不打烊的修女」。(圖/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臉書) 宋玉潔修女是一位護理師,她原只專注在醫療照護之上,她的責任卻是愈來愈大。從關山再往南走,有一間大武「天琪幼兒園」,缺乏護理人員來照護這些身心障礙學童,宋玉潔修女決定接下這個任務。 這間幼稚園歷史已超過50年,專收貧童和身心障礙學童,超過八成的家庭沒辦法正常繳交學雜費,多年來虧損連連,靠著修女奔波籌錢。幾年前十多位教職員自願減薪、甚至有人轉為志工,他們都有同樣的信念:「寧願自己苦,也不能苦孩子,讓孩童的教育受苦!」因為唯有透過教育,才能讓孩子能夠有機會翻轉。 但是隨著台灣人口不斷老化,歷史悠久的「天琪幼兒園」不得不在今年6月24日結束營運,走入歷史,未來將轉型為「天琪日間照顧中心」,繼續照顧最需要照顧的弱勢失能老小。 宋玉潔修女總是活力充沛地服務人群,很多人卻不知道,她其實是抱病在服務大家。 60歲那一年,宋玉潔被宣判罹患了乳癌。她仍堅持走完所有安排好的居家到宅訪視個案。等到訪視完當天最後一位病人後,宋玉潔修女在晚上自己辦了住院,隔天接受手術切除乳房病灶,並且接受化療。 「我們不退休的,除非死了!」為台灣奉獻了大半輩子,該好好休養了!教會原本安排宋玉潔退休回到瑞士,她婉拒了這項安排。 「不行,這裡還有很多我要照顧的老人、小孩。」宋玉潔修女說:「只要還可以動,就可以服務啊!」 宋玉潔修女一生奉獻給台灣。(圖/聖十字慈愛修女會) 大家都形容宋玉潔就像是「永不打烊的白衣天使」,她始終堅持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只要哪裡有需要,她就往哪裡去! 從瑞士而來,在台灣服務大半輩子了,即使罹癌,仍舊放不下台東的老人和小孩,不願離開台灣。 今年宋玉潔修女已經74歲了,是老人也是病人的她,還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日日夜夜地繼續奉獻著,照顧台灣的老弱病殘,她說:「關心別人,能讓我忘記自己的病痛......」
張肇烜 2017-11-01
無私奉獻台灣54年!甘惠忠:台灣是我家

無私奉獻台灣54年!甘惠忠:台灣是我家

台灣有你揪甘心!今年國慶,由「新住民」甘惠忠神父領唱國歌。甘惠忠神父,今年82歲,無私奉獻台灣54年,守護台灣的慢飛天使。神父一直有個心願:「想做真正的台灣人」。這一等就是54年,直到去年底《國籍法》修法後,甘惠忠神父終於拿到台灣身分證,成為「正港的台灣人」...... 甘惠忠神父一生奉獻給台灣。(圖/薛伯輝基金會) 甘惠忠神父今年82歲了,1963年從美國舊金山搭貨輪來到台灣,他創立全台第一家「早療照護」機構,畢生都奉獻給台灣的遲緩兒。 很多台灣人不會說母語,甘惠忠神父卻會說很多人的母語,除了華語之外,還會講台語、客語和泰雅族語。 當年來台灣時,甘惠忠還不到30歲,他走入苗栗山區,希望能夠幫助窮困、需要幫助的人。甘惠忠來台灣第一學會的語言是客語,在苗栗泰安他看到許多家庭因家中的遲緩兒,背負著不能言說的傷痛。有些父母聽到孩子被叫做白痴或智障,身為父母好自責,有些無法承受外界異樣眼光,便把孩子關在家裡,不讓孩子接受治療、復健與教育。這些父母承受好大的壓力,他們擔心:「我們死後,這個憨仔怎麼辦?」 每當看到這些弱勢家庭,甘惠忠就想起自己的妹妹,妹妹出生就被診斷為唐氏症(Down syndrome)。即便是在那時的美國,特殊教育資源依舊不足。甘惠忠的媽媽想讓妹妹接受特殊教育,前頭卻有300多位孩童排隊等待入學。他的媽媽為了照顧妹妹費盡心思,因此,他更了解遲緩兒家庭的心情。 到了台灣,甘惠忠更了解自己的不足。為了能夠提供這些心智障礙者更多幫忙,甘惠忠決定回到美國進修「特殊教育」,學成後他立刻再回到台灣,開啟一生奉獻台灣特殊教育的志業。 年輕時的甘惠忠神父。(圖/薛伯輝基金會) 甘惠忠神父在台南創立了全台灣第一家立案專招收心智障礙者的早療照護機構,也成立了台灣第一個啟智協會。甘神父特別重視早療,他總是苦口婆心告訴家長,遲緩的孩子需要接受早療特殊教育,唯有讓他們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孩子能夠生活自理,才不會成為家庭的負擔。 甘神父的早療教育之路,走的辛苦;人們的態度,往往是最大的困難。為了這些「慢飛天使」,他一路走來無怨也無悔。 除了提供「早療教育」,他也開辦「日間托育」,白天讓孩子在機構接受教育和復健,晚上課後能夠回到家中共享天倫。甘神父更致力於推動「融合教育」,他要讓發展遲緩的孩子也有機會和一般孩子一起讀書。 「台灣就是我的家,台灣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任何一個孩子在甘惠忠的眼裡都是一樣的。 「台灣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甘惠忠神父這說。(圖/薛伯輝基金會) 2012年甘神父獲頒醫療奉獻獎。現在的他,已經白髮蒼蒼,走路沒過去方便,右耳也已失聰,他還是持續為了這些孩子努力著,努力了一輩子,神父只希望:「讓孩子們能夠抬起頭來,看看這美麗的世界。」。 他有最後一個願望,希望興建「早療暨融合教育中心」,未來這將落腳在台南學甲,目前已接近最後的完工階段。 「台灣就是我的家,以後也想死在這裡。」無私奉獻台灣半世紀,神父一直「想做真正的台灣人」,想要一張「台灣身分證」!幾年前,曾有官員跟甘神父說要「馬上處理」,卻一直沒有下文。 台南市政府曾發給神父一張市民證,感謝他將一生奉獻給台灣,感謝他將一生都奉獻給最弱勢的孩子,受到過去《國籍法》限制,甘神父還是無法取得台灣身分證。 直到去年底《國籍法》修法後,甘惠忠神父成為第一位取得台灣身分證的外籍人士,拿到台灣身分證的那一刻,甘惠忠開心地說:「好像作夢一樣。」他興奮地高呼:「萬歲、萬歲,台灣萬歲!」 等了54年,甘惠忠神父終於取得台灣身分證。(圖/作者取自賴清德臉書) 今年雙十節,甘惠忠神父領唱國歌。(圖/擷取自總統蔡英文國慶演說影片) 今年已是「正港台灣人」的甘惠忠神父,受邀在雙十節領唱國歌,神父說:「很光榮,很高興」。儘管他的腳踝受傷,他還是堅持要和最愛的孩子們一起站著領唱國歌。甘神父比台灣人更像台灣人。比台灣人還要愛台灣!
張肇烜 2017-10-18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他從英國而來,不畏語言和環境的隔閡,將西方醫學傳入台灣,蘭大衛、蘭大弼醫生父子兩代68年都奉獻給台灣,臨終前,朋友去探視蘭大弼,問他:「要寫信給誰嗎?」  蘭大弼醫生寫下「台灣」兩個字,成為他畢生最後的字跡。 高大的蘭醫生騎著那輛28吋腳踏車。(圖/彰基院史文物館。作者提供。)   他從英國來到福爾摩沙,此刻英國倫敦正舉行「從英國到台灣:蘭大衛父子及宣教士文史特展」(2017年9月27日至10月6日於英國倫敦律門聯合歸正教會(Lumen United Reformed Church)藝廊舉行),紀錄蘭大衛醫生父子兩代都奉獻給台灣的歷史。 蘭大衛醫生當年甫從英國愛丁堡大學醫學院畢業,就遠渡重洋來到台灣中部。那時,台灣的各方面環境不比現在,不僅醫療設備簡陋,還要克服語言隔閡問題。當時台灣衛生條件不佳,蘭大衛醫生更因為疾病的肆虐,染上了瘧疾。儘管處境艱難,蘭大衛醫師沒有退縮,堅持到底! 蘭大衛醫生在彰化建立「彰化醫館」,這是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前身。「切膚之愛」的感人故事,就在這裡展開。 當時有一位伸港貧童周金耀被送來彰化醫館。他因為跌倒破皮沒有醫治,只敷上草藥和髮油,病情愈來愈惡化,拖了21天之後,父親揹著周金耀到彰化求醫。孰料看了漢醫、塗了藥粉病情始終沒有好轉,金耀的腳嚴重到走路舉步維艱。心急如焚的父親,不知要如何是好?好在四處求醫途中遇上一位好心人,勸他說:「最好去找西門的蘭醫生。」 父親趕緊揹著兒子到彰化醫館求醫。在這裡金耀得到最好的照護,除了醫療之外,蘭夫人會教導周金耀念書、唱詩歌和編織毛線,來減輕他長期住院的痛苦和悲傷。然而他的傷口已經拖延太久才來求診,不僅很難再長出新的皮膚,甚至擔心併發成嚴重的骨髓炎。 蘭大衛醫生努力找尋救治方法,他翻閱醫典記載植皮手術,是能夠唯一治癒的方法。植皮的皮膚來源?要切取誰的皮膚呢?蘭醫生為此苦惱之時,蘭夫人主動表示:「如果割下我的皮膚,補到金耀的患部,可以治癒他的病體嗎?」 這就是台灣第一例的「皮膚移植手術」!由蘭大衛醫生操刀,親手割下妻子大腿的四塊皮膚,移植到周金耀的腿上。遺憾的是,這起皮膚移植手術並未成功,因為異體排斥作用,幾天後,移植的皮膚自動脫落。蘭醫生後來改採自體移植,經長時間的悉心照料,周金耀的病情終於獲得痊癒。 動完手術後之周金耀。(圖/切膚之愛基金會。作者提供。) 出院之後,蘭大衛醫生和蘭夫人繼續鼓勵、支持著周金耀。他們知道金耀家境不好,但希望金耀繼續求學,蘭大衛醫生夫婦一路資助他求學,讓他沒有後顧之憂。 「切膚之愛」的感人故事,在這之前,蘭大衛醫生夫婦不曾對別人提及,他們總是默默地付出。直到周金耀長大後,成為一位牧師。他在一次分享時,主動對外說出「切膚之愛」的故事。 「雖然蘭醫生媽的皮膚沒有黏在我的身上,但它永遠黏在我的心上。」儘管幾十年的歲月過去,周金耀充滿了感謝、激動地說。      「南門媽祖宮,西門蘭醫生。」蘭大衛醫生在台灣行醫40年間,彰化鄉親都流傳這麼一句話,足見大家對蘭醫師的敬重。當蘭醫師退休返回英國時,有千餘名鄉親不捨地為他送行。 蘭大衛醫師夫婦退休返英國前與周金耀合影。(圖/切膚之愛基金會,作者提供。)   兩袖清風的蘭大衛醫師,回到英國後連買房子的錢都沒有,後來繼承了無後嗣兄弟的遺產,才購置一幢兩層樓的磚房,蘭醫生將之命名為「Formosa」,他在門口小鐵門上鑄上這七個字母,七個字母就是他在台灣的一輩子了。 感人的是,愛的故事還沒完結。 老蘭醫師的兒子蘭大弼醫生,從小就在彰化長大,是一位「正港的台灣囝仔」,台語非常流利,他的台語比很多台灣人講的還要好。 「我是一個在彰化長大的英國台灣人。我原本就在彰化出世的,還是囝仔時代時,就時常和附近的囝仔打球。囝仔伴都是台灣人,很趣味!」蘭大弼醫生用流利的台灣話說。 在那個時代,大多數台灣人的生活過得並不富足,他看到好多窮苦的民眾需要幫助,有一次他和父親走在彰化街頭,看到路邊有一個人落魄得像乞丐一樣,全身皮膚都爛了,長滿膿包,還會流下膿液和血水,發出陣陣惡臭,大家避之唯恐不及,躲都來不及了,父親卻走向他,把他帶回醫院照顧。 蘭大弼說:「父親的行為真的給我很大的影響。」他立下志願:「要為窮苦民眾提供醫療服務。」 當時台灣沒有完善的醫學教育,蘭大弼回到英國接受醫學教育。醫學院畢業後主修腦神經內科,同時取得倫敦皇家內科醫學院博士,他接替父親到台灣行醫奉獻。 蘭大弼醫生直到退休為止,不曾再離開台灣。他不只專注醫療,更重視教育,他栽培台灣子弟學醫,告訴年輕醫生:「看病最重要的是『從頭到腳』」,而且「不僅要看人,更要看他所處的環境,對病患的痛苦要真心的憐憫,對病患的處境要真誠的關懷。」 「高貴的儀器固然重要,但身為一位醫生,一顆憐憫、溫柔、謙卑、吞忍的心對待病人,更重要。」蘭大弼醫師這麼教導年輕醫生。 蘭大弼醫師於黑板上寫下醫院的四大宗旨(圖/切膚之愛基金會。作者提供。)   蘭大弼醫師以「耶穌為門徒洗腳」的「洗腳精神」作為醫院的核心精神。蘭大弼一直都記得,也謹守著「以病苦為念」的學醫初心。他長得高大挺拔,卻有一顆最體貼入微的心。冬天的天氣很冷,連聽診器都變得冰冷,蘭大弼醫師幫病人看病時,一定會先用自己的手「握暖聽診器」, 以免冰涼的聽診器,貼在病人身上,讓病人感到不舒服。 那個年代,健保還沒開辦,各項社會福利都缺乏,蘭大弼醫生總是不厭其煩地交代醫院同仁,要盡量減少病人的負擔,他義正辭嚴地說:「不必要的負擔,即使是一分一毫,也不允許。」 蘭大弼醫生在台灣服務奉獻30餘年,退休時董事會給他近200萬退休金,他分文不取的奉獻出來。 彰化鄉親永遠都記得,蘭醫生騎著一輛鐵馬,穿梭在彰化大街小巷的身影,他不只在醫院看診,也到宅往診。彰基在蘭大弼醫生退休後,將這輛鐵馬當作紀念品典藏,沒想到有次蘭醫生回到醫院看到這輛鐵馬,忍不住跳上去卻發現它還可以騎,還可以使用,便問同仁:「還可以用,為什麼不給需要它的人?」 退休時,蘭大弼醫生帶著兩卡舊皮箱,回到英國,度過最後的晚年生活。他沒有忘記台灣,回去時偷偷地帶了台灣植物回去,種在院子裡的台灣榕樹,是他最喜歡向眾人展示的成果,也代表了他對台灣的熱愛。他的住家用華語寫著「蘭寓」,彷彿還住在台灣一般。 在台美獎頒獎典禮上,頒獎給蘭大弼醫師,滿頭白髮的他上台領獎時,用道地的台語致詞:「我是一個在彰化長大的英籍台灣人。」他的發言,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這段感人的話現在也貼在彰基院史館中。 蘭大弼醫師也因一生在台灣的奉獻獲頒台灣醫療奉獻獎,獲總統頒贈紫色大綬景星勳章,領獎時,他這麼說:「我真有福氣,能在台灣作囝仔,然後做大人服務台灣人。」 台灣有蘭大弼醫生,真的是「台灣的福氣」!晚年獨居的蘭大弼醫生記憶力愈來愈差,步伐也變得不穩。有次不慎跌倒,緊急送醫才發現髖骨骨折,開刀治療後送到老人院。 臨終前,朋友去探視他,問他:「要寫信給誰嗎?」 蘭大弼醫生寫下「台灣」兩個字,成為他畢生最後的字跡。 彌留之際,蘭大弼醫生喃喃自語,英國的醫護人員聽不懂他在講什麼,以為他胡言亂語;但是,懂台語的大兒子一聽才發現,蘭大弼醫生講的是台語,他反覆用台灣話說著懷念早他一步去世的妻子、說著他掛念台灣的朋友,最後一句遺言是:「要照顧艱苦人,要照顧窮人......」 蘭大衛醫生父子兩代,在台灣奉獻了68年,他們遠渡重洋而來,將現代醫學帶入台灣,更把「愛」撒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我們現在常常聽到「愛台灣」,什麼是「愛台灣」呢?蘭大衛、蘭大弼醫生用行動,告訴我們「什麼是『愛台灣』」!
張肇烜 2017-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