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彬相關文章

雲林縣長的「禮義廉恥」

雲林縣長的「禮義廉恥」

雲林縣長上任以來的第一要務、「政績」,竟是在全縣一百九十多所國中小學「增掛」「禮義廉恥」木匾,詭稱學生要「明禮義、知廉恥」,此舉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隔壁張三未曾偷」。 張麗善為「禮義廉恥」匾額舉行揭牌儀式。(資料照片)     其實,諷刺的是大人釀致雲林淪為「黑道的故鄉」、「文化的沙漠」污名,卻要國中小學生扛責、糾正、改善品德。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找錯對象。且這不名譽的污名,是來自黑金政治的墮落,怎麼輪得到政治跟教育說三道四,頤指氣使,指鹿為馬。 因此,照理說,這塊木匾乾脆掛在縣府不就得了。 再說,「禮義廉恥」是借屍還魂法西斯主義的產物,用以培養擁護獨裁政權的順民、愚民。是蔣介石當初為對抗中國共產黨極權主義的又一軍事獨裁集權主義。而這項作法早在國共鬥爭中失敗,故其附著生活生產化、藝術化、軍事化的「新生活運動」早已窮途末路,無疾而終。 而今,「禮義廉恥」作為獨裁、愚民工具的前車之鑑,難道又要死灰復燃?這件「國王的新衣」,就怕被見笑了!雲林的污名、落伍事出有因。現在,只是雪上加霜。 尤其,民主自由的多元社會,行行出狀元,不受拘束,無有圭臬,更無聖人,是法治而非人治。為政者憑甚麼要別人遵守你我心目中自以為是的道德、信仰、教條? 所以,趕快下架吧!知恥近乎勇,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讓雲林人活出自己。 (作者為雲林縣議員)
林文彬 2020-06-15
世界「疫」起來的轉型正義

世界「疫」起來的轉型正義

  美國「我不能呼吸」的轉型正義運動比「武漢肺炎」的疫情蔓延迅速,「病毒用藥醫,心病無藥醫」。無獨有偶,英國的奴隸血汗推倒雕像,也正在衝撞心病的出口。 靜極而動。原本被疫情肆虐形同冰封的世界,正從另一個窗口深掘永凍層的歷史甦醒,讓深埋底層的記憶,一夕爆發,「疫」樣蔓延。 這是世界之春的甦醒。人類再一次面對生命挑戰的覺醒——生命終須平反。翻開歷史,這世界充滿著冤屈、血淚,到處充滿著征服與被征服的無言、嘆息。這次人類面對中國病毒的侵襲,似乎學會了控制疫情,擋得住病毒,但同時也發現永世創傷的心靈,似乎也該一起找到出口。這可是這波疫情過後,大家「疫」起找到了自己的契機。 現在疫情逐步獲得控制,但控制不住的是心火的燎原,這心火之猛已如另一種茉莉花、太陽花的形式,轉動著世界之春的運動,正在轉型正義,找到歷史火山的出口。 這是這世紀的首要功課。每一個人、每一庄頭、每一政黨、每一國家,都要一起轉型正義。但轉型正義不是用討的,也不是用給的。而是放下,征服者應放下「哥倫布日」,改用「原住民紀念日」,放下「種族設限」,放下「不平等待遇」,放下「得了便宜還賣乖」的「憲法霸凌、黨國體制」,放下「本位主義」,放下「霸權思想」,放下「錯誤雕像」,放下「連選得連任」式的「萬年國代」,放下多餘的一切,讓世界的體制更加公平。 疫情的生命意義,在於病毒是無差別的公平,而人類的自我設限、征服,反成為有差別的待遇。但人類看得見的是疫情病毒,卻看不見自己的窮凶惡極,竟是別人一輩子揮之不去的霸凌、苦痛。 疫情已害人無數,但正疫、正義尚在拔河之際,希望轉型正義,也能在疫情過後,一起找到自己,放下一切多餘的部分,各自找到自己的出口。 (作者為雲林縣議員)
林文彬 2020-06-10
登陸地點 是門好生意

登陸地點 是門好生意

報載魏德聖導演選址高雄搭景四百年前的西拉雅,籌拍《台灣三部曲》中的原住民場景,欣悅之餘,身為雲林人,五味雜陳。 魏德聖導演籌拍中的電影《台灣三部曲》西拉雅聚落「麻豆社」場景,確定選在高雄市南星計畫區。(高市文化局提供)     「一六二一年顏思齊、鄭芝龍登陸笨港」,這是歷史上記載台灣近代歷史的起點,意義深遠,影響重大。但直到現在,這起重大事件中確實的登陸地點,以及有關當時的歷史背景等考證,均缺乏縣級與中央學術性、系統性與創造性的重視與著力,非常可惜,也是奢談地方創生的最大諷刺。 其實,一個地方的偉大與進步,是奠基於她對文化及歷史的重視和保存,也唯有透過文化與歷史的形塑,才能造就軟實力型態的文創建設。因此雲林縣政府更應比任何人都要重視這起文化資產,並為發生於在地的歷史重大事件形塑發聲。 尤其,值此登陸四百週年的今天,若再錯過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不僅怠忽職責,更是愧對「子孫」。 考諸各國對於這類重大的歷史事件,都視為地方的重點建設,並結合文化觀光創生在地產業,成為國家級的景點設施。Landing Place(登陸地)這件事,確實是一門好生意。 日本的徐福登陸地就有九處之多,澳洲、紐西蘭更是放大登陸歷史的能見度、光榮感。美洲則舉辦「哥倫布日」,紀念新大陸的被發現。直至今日各國則以見證「原住民日」的方式呈現歷史的起點。而台灣呢?雲林則一再錯失良機。 四百年前的大航海時代,雲林的台灣Landing;後來安平跟紐約也同被荷蘭人Landing;《阿波卡獵逃》中原住民最終幸免於難的南美洲海灘,也是見證了Landing紀元的開啟。 登陸地,這麼獨特、重大的歷史文化資產,豈可荒廢,甚至無知。 (作者為雲林縣議員,曾任虎尾鎮長,著有《印象虎尾》)
林文彬 2020-05-29
Netflix的《虎尾》

Netflix的《虎尾》

台裔導演楊維哲新片《虎尾》,在串流影音龍頭業者Netflix合作下,已於十日全球首播,引發好評。此舉也讓「虎尾」站上世界舞台,令人感動。 《虎尾》主要演繹虎尾人離開台灣移民美國的艱辛歷程,讓人一窺六○年代的虎尾稻田景象,以及復刻當年虎尾糖廠的做工景況,從另一種角度再現故鄉的懷舊之旅。 但更多的心思是台裔美籍移民的後代對虎尾這塊土地的感念和熱愛。電影中也看到主角每天和母親下班時回家的路,取景的路旁還豎立著醒目而老舊的虎尾HUWEI路標,而破舊的家就在虎尾建國一村的蔓藤老屋中取景,從窗框由近而遠一層又一層地籠罩著對母親的思念。淚眼中他們獲得救贖,把飄蕩的心安頓了下來。 一年多前,《虎尾》拍片團隊到虎尾勘拍「惠來殯葬所」時,鎮公所的同事都在猜測劇情。現在終於了解他們堅持進入納骨塔追思母親牌位的重要性,和畫面中特別帶到殯葬所裡的觀音像,對照祖先「永恆的光輝」的隱喻。 虎尾納骨塔供奉有上萬位包括虎尾人的祖先尊者,每年新、舊清明,以及中元,公所都安排祭典祭祀祖先,表示誠敬。感謝祖先對子孫的呵護,和對地方發展的貢獻。如今,觀賞過《虎尾》之後,更讓我們感到對此項傳統的安慰,以及為大家的祖先所作的追思祝禱,都能讓在全球各地的子孫,同表敬思,同受庇祐。 每個人都有他的來時路,「虎尾」能作為主角的起點和終點,我們深表疼惜,同感榮耀。而從更深遠的歷史來看,《虎尾》走上世界的際遇,亦不枉雲林這塊土地是台灣近代歷史起點的事實,更不失虎尾人四百年前捍衛台灣主權第一人的史詩。 (作者為雲林縣議員,曾任虎尾鎮長,著有《印象虎尾》)
林文彬 2020-04-12
「疫」起找到了自己

「疫」起找到了自己

報載南韓「新天地教會」爆發嚴重感染,二十多萬信徒須隔離採檢,已成南韓重大防疫破口,教主李萬熙被以「過失殺人罪」法辦。相對他先前辯說,是魔鬼考驗他們的快速壯大。現在,他也已下跪道歉。 「疫」情「全球化」之際,我們是否從中「疫」起找到了自己? 這個問題在世界各地都一樣,是祖先創造了宗教,但現在我們卻忘記了祖先的初衷,跟著宗教憨憨遶。作為世人之一,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看待祖先的樣貌、了解宗教的本質,和恢復我們自己的主體性。 起初,台灣中央和地方不同調性,官方和民間不同觀點。中央官方就怕疫情因宗教的群聚效應而失控,但地方民間則認為人醫不行,就要靠媽祖神威來醫。 而且遶境初估可振興上億的商機,醫理和神威形成了一場人、神的拉鋸戰,到底是理性戰勝感性,還是感性戰勝理性。   關於大甲媽遶境一事,陳時中很有感觸表示,「媽祖是慈悲的,疫情期間大家要保護好自己互相照顧」。(圖/合成照)   正當大家屏息以待之際,大甲媽、白沙屯媽的執事者都異口同聲地直說,「延期」。後頭還不忘補上一句,「媽祖慈悲啦!」尤其,董事長顏清標在信眾要求擲筊的聲浪中,他清楚地婉拒說,「媽祖若准我們去,怎麼辦?」意思是明知道不可為,或明知道可為,就自己決定了嘛!就不用再麻煩媽祖了嘛! 整個事件天佑台灣,大家都鬆了一口氣。在理性與感性的折衝之間,我們更照見了台灣人的智慧。 這場人神交戰的勝利不是人或神,也不是武漢肺炎,而是人找到了自己的主體性─當家作主。這才是台灣共同的勝利,一起找到了自己。 (作者為雲林縣議員)
林文彬 2020-03-03
社區大學不是大學?

社區大學不是大學?

  目前全台共有九十三所社區大學,約四十萬人次共同推動公民自主學習的運動。但從學術性和社團活動兩大課程選修人次不到三成,餘七成都是生活藝能課程以觀,形同媽媽教室。致使社大之所以是社大的初衷、功能名存實亡,非常可惜。 社區大學首重補足、解放未受高等教育者的大學知識,並提供更多公共性、通識性,甚至是根本性的公民教育,翻轉屬民、順民、愚民的慣性思維。但二十多年來似乎仍缺少關鍵性的誘因,功虧一簣。連帶影響台灣公民社會建構的進程,更攸關國家總體發展。 事實上,現有誘因像部分課程學費優惠打折、免費,或獲頒學習證書等手段,效果不大。為此,如何把社大看成大學,授予學位,正本溯源。從提升師資的專業、創意教案設計等著手,讓就算是大學畢業生,進入社會後也能在不同的學術性領域,和社團活動課程的終身學習中找到不同的樂趣,拓展知識的廣度。甚至,生活藝能課程同樣還是需要進階的學術性藝術課程來增強學員的藝能厚度。 社大是打造公民領域的地方學所在,攸關國家導向公民社會的建構、鞏固民主素養的培育,和發展地方創生的潛能等等,社大正擔負著更多的社會責任和期待。 因此,落實加速社大效能,實應參修《大學法》、《社區大學發展條例》、《國立空中大學設置條例》、《學位授予法》等。規定如凡修業滿幾年、多少學分,且其中三大課程學分應各佔比多少,就可申請授予學士學位。 (作者為雲林縣議員)
林文彬 2019-12-07
從西雅圖咖啡想起金次郎

從西雅圖咖啡想起金次郎

報載西雅圖咖啡豆標示不實,涉嫌欺騙消費者,重創業者形象。這新聞讓筆者想起日前創生考察日本千葉縣保田小學,巧遇被遺忘的金次郎雕像,以及金次郎名言「忘記道德的經濟就是罪惡」。這所已廢校創生的民宿驛站,更賣起「金次郎咖啡」,令人驚艷。 邊走路邊讀書的二宮金次郎     早在二戰前的大正年間,日本各小學校都設立二宮金次郎背著木柴、邊走路邊讀書的雕像。旨在宣揚勤勉好學,及其日後領導六百個村莊,振興農業經濟的典範。但二戰後雕像都已遭撤除,台灣則被換成孔子,甚至是孫文、蔣介石等的雕像,大張意識形態之網。 金次郎雕像在日本的消失,主要是拆除供奉天皇的奉安殿,而一併撤除;也有以一邊工作、一邊走路讀書,易釀交通危險而作罷;亦有以無涉在地的淵源而撤除。 但反觀台灣,學校則仍被蔣介石等不當雕像霸占成為意識形態的養成所,至今猶未下架。 事實上,金次郎既不是政治家,也非幕府將軍。相反的,他是苦讀出身的農政家,是日本「資本主義的『祖父』」,也是「報德法」的實踐者,在神奈川縣小田原市的「報德博物館」便可一覽他主張,包括「忘記道德的經濟就是罪惡」等思維。難怪,自二○一四年日本的創生元年開始,金次郎的雕像又在日本重現,鼓舞著「社會企業」(賺錢兼作公益)的社會責任與創新。 咖啡造假餘波盪漾之際,世人正可重新認識金次郎咖啡的社企精神與創生,端正歪風;同時撤除不當的雕像,也才能通過「忘記道德的『政治』更是罪惡」的檢驗。 (作者為雲林縣議員,著有《台灣的第三條路:社區營造政治學》)
林文彬 2019-12-02
與魏導談台灣歷史的開端

與魏導談台灣歷史的開端

報載名導魏德聖擘劃「台灣三部曲園區」選址台南造景拍片,主要認為台南一直是台灣歷史的開端。 其實,台灣歷史的開端很早,恐怕最早是南島語系的幾萬年前,影響所及包括整個西太平洋的島鏈往南一直到紐西蘭。蔡總統前年十月才以「尋親之旅」訪問馬紹爾、吐瓦魯、索羅門等南太邦交國。而要說台灣近代歷史的起點,又恐怕是雲林,而不是台南。 根據台灣有史以來的記載,都是從關鍵的一六二一年開始。這一年是南島語系的原住民和漢民族文化首度有紀錄接觸的年代,地點就在現在的雲林北港水林一帶,當時記載為「顏思齊鄭芝龍登陸笨港」,這比一六二四年荷蘭登佔安平還要提前三年。因此,北港圓環立有仿方尖碑型的「顏思齊拓台紀念碑」;水林則有「台灣第一庄」的入口意象,為台灣標示著時代的印記。 此外,顏鄭登陸的笨港,即是荷蘭人眼中「難過」的虎尾人(favorlang)溪,根據熱蘭遮城日誌的前哨兵回報紀錄,這條大河夏日水流湍急,冬日水深及腰,難於攻打「野蠻」(其實是當時最勇敢,也是捍衛台灣主權的第一人)的虎尾人社的虎尾人。為此,荷蘭前後糾結他社向虎尾人發動三次戰爭,才順利征服簽訂《虎尾人條約》,並輕易北上趕走西班牙人統一台灣。 虎尾人社的地方約在今雲林虎尾土庫褒忠元長一帶,當時荷蘭人編有《虎尾人語典》原計畫推廣為通用語言以利傳教。但這麼興盛的族群,後來竟成為台灣歷史上難解的《虎尾人消失之謎》。 回顧四百年前如史詩般的虎、荷「大河之戰」,她不僅是一場最壯烈的主權之戰,還是台灣最大鹿場的爭奪戰,更是台灣最大河(雲林母親河)的保衛戰。 如今魏導有心為台灣再現歷史場景,我們不僅敬佩地樂觀其成,還衷心希望歷史的能量能照見台灣主體性的榮光。 (作者為雲林縣議員,著有《台灣的第三條路:社區營造政治學》)
林文彬 2019-11-05
攤販經濟正常化

攤販經濟正常化

  全台七十多處夜市,正可像園遊會一般,收到政府鼓勵住宿遊客進場消費的二百元抵用券。這突如其來的禮物,吸引得了遊客青睞蒞臨?是攤販所需要的釣竿?還是國家拚經濟所需要的魚?果不其然,截至目前為止,夜市券只使用不到一成。顯見魚與釣竿都不賞臉。 攤販經濟的熱絡與否,或可反映經濟的榮衰,也說明正常商業行為的扭曲,和人民生活品質的良窳,更可說是一個國家的常民經濟櫥窗,也是一種失業狀態的忠實反映。基於這些複雜的因素,各先進國家都予以積極管理,輔導攤販駐街開店,營造商店街,進而成立商圈,達到集市和集體行銷的商機;同時改善街區人行通道的友善環境,從人文、造型街燈、各式街道家具、公共廁所、停車場,到綠美化、藝術化公共空間等配套設施,提升消費者優質安全而樂於購物的商業環境,也讓經營者能真正安居樂業。 因此,政府積極的作為,是把攤販經濟正常化,而不是揠苗助長攤販經濟,削弱打擊正常經濟的競爭力。是故二百元既不是魚,也不是釣竿,而是一帖國家競爭力的安眠藥。 針對全台三十多萬攤商,政府應專案擴大長期低息信貸,提供攤商申辦創業開店資金,另配套開店租金補貼方案,同時減免創店前三年營所稅,獎勵投資開店,並須參加營造商店街或商圈組織促銷活動等,落實地方創生經濟。 其實,各國輔導攤商開店轉型成商圈、商店街的成功案例不勝枚舉,而且很多還是知名的購物美食天堂,以及觀光客必遊的朝聖景點。台灣不是也正在積極輔導多處商圈?但現在卻用二百元拉走這些商圈的生意,這不是很冤枉,很弔詭,很反諷嗎? (作者為雲林縣議員)
林文彬 2019-10-31
韓國瑜包場看《返校》的曙光

韓國瑜包場看《返校》的曙光

《返校》戲裡戲外高潮迭起,受人矚目。且其票房之高,連韓國瑜都得搞個包場的陣仗,「返轉」回來觀看《返校》,一點也不敢再掉以輕心。這可見人心向背,或更可見歷史不容漠視。 歷史是一面鏡子,《返校》就像一面照妖鏡。照出同個時代的歷史,可以是和善的春風;卻也可以是一齣令人不寒而慄的恐怖片。但弔詭的是,歷史其實是當下的產物,當下我們看見了的怨懟,包括被扭曲的憲法、國旗;包括被不正確的年改,都到現在還在「返校」當中。 台灣假如能以歷史為鑑,各黨派假如知所警惕。幽靈憲法、國旗扭曲人性的報復情仇,就該不會一直在「返校」嚇人了。但可惜的是,這國家嚇人的情節一直都潛伏在我們脆弱的心裡;那道意識形態的恐怖陰影都還一直隱藏在我們鬱悶的心中。而這道傷害還正將永遠刻劃在我們不正常的憲法和國旗之中,從維持現狀再到不知曾幾何時? 縱然如此,《返校》還是讓我們看到「創意」的一片曙光,或可讓中國國民黨知所改進退讓獨占,讓獨占的黨國體制的幽靈憲法、國旗正常化。 歷史是各自的解答。立委質疑穿著「國旗裝」投票違不違法?引發討論。因為,國旗就是中國國民黨的黨旗,因此這種形同穿著「黨旗裝」去投票的助選行為,違不違法?此外,年改颶風塑造韓粉的復仇者狂潮,吹響今年蔡韓選戰的號角;但我們不知道的是幽靈憲法、國旗一再的返校嚇人,才是撐起台灣主權意識最最重要的覺醒,和中國國民黨一再潰敗的主因。 歷史是各自的狂熱。但我們更該問的是,讓蔣朝退潮,也須從各處的正名到威權雕像、符號退出機關、校園,才不會再到處嚇人、讓幽靈監禁。 (作者為雲林縣議員,著有《臺灣的第三條路:社區營造政治學》)
林文彬 2019-09-30
雲林到底要什麼

雲林到底要什麼

  雲林縣最近為了到底是要在台西劃設「綠能專區」,還是「產業園區」,弄得前後任縣長意見很不一樣,前任堅持已箭在弦上的「綠能專區」;現任則導向「產業園區」。其實,雲林這些「風頭水尾聲,中央著要聽」,該建設的還是要趕快。 十年前了。馬英九曾答應雲林要從北境經麥寮崙背二崙西螺,到莿桐林內建造東西向快速道路,聯結一高和三高,成為雲林離島式工業區中麥寮石化工業區的最佳聯外道路,同時紓解麥寮一萬多名通勤族的上下班交通安全。不過,這張支票至今未兌現,令人失望。 雲林空有全台最大的石化工業區,產值占雲林的百分之九十,占全國GDP的百分之十,但建設不只落空,財政收入更無緣分配到其上繳稅收的百分之四十;而當其從二千多億的年獲利中分紅員工時,雲林分到了什麼? 「生雞蛋的無,放雞屎的有」。人口從七十六萬減少到六十八萬,國民所得全國最低,罹患惡性腫瘤比例最高,空污PM2.5最嚴重,地層還在下陷。現在養殖業也活不下去了,只好另覓他途。前朝把不利養殖生產的區域改做「綠能專區」,倒是一條出路。但現任者卻認為「產業園區」才能共享多邊的產業經濟價值,這可是雲林人向左向右的習題。 但我們卻都忘了,是誰給雲林人出了這道難題?原來雲林分到的不只整體環境惡化,即連縣政的決策品質也要被惡化到心神不寧。我們不是還冀望雲嘉南國家濱海風景區,能從口湖向上延到麥寮嗎?套句鄭怡《結束》的歌詞,雲林,你到底要什麼?怎麼做?你可曾知道? (作者為雲林縣議員)
林文彬 2019-09-02
國營企業示範社會責任

國營企業示範社會責任

  「創生」是二○一三年以來日本安倍經濟學成功的方法之一。台灣見賢思齊,也在今年啟動台灣創生元年,由中央籌集經費,準備注入活水鼓勵「中小企業」提案創造地方生意。 33名台灣學生應日本政府邀請,赴日本愛媛縣與德島縣參訪,實地了解日本推動地方創生政策的情形。(記者呂伊萱攝)   其實,誰來創造地方的生意?讓地方的特色重獲新生命,讓地方消失的人口因新的賺錢就業機會回流,同時因人才的回流引進更多的時代新科技。這項任務除了寄望企業找出地方的DNA,發揮創新OTOP的能量,擴大企業本身的經濟量能之外,同時推己及人,整合帶動地方產業的振興,活絡地方的消費人潮。這裡面重要的是喚起、闡揚、強化富有歷史性的地方品牌,共同創造生意。 這項任務,雖不至於是不可能的任務,但至少是超人級的義人、善人之舉。不啻是期待「中小企業」在未賺錢之前,就先想好怎麼回饋社會;未損益平衡之前就先擔負起企業的社會責任,這樣保國衛民、愛鄉愛土的企業,不是沒有。但國營企業不是更適合?地方創生,不就是國營企業回饋地方的重責大任嗎? 這就像維護文化資產、保護歷史品牌等,不就是國營企業本身應有的企業質素?必備的責任?但這樣的基本認知、作為,往往是被民間的力量窮追猛打之後,還不知長進。老實說,國營企業假如連創生都不顧、絕緣,管不動、創新不了,那麼政府這一波鼓勵中小企業的地方創生拚搏,顯然是捨近求遠。 因此,創生,應從國營企業的改造創生開始。國營企業動起來,起帶頭示範、結盟、共享經濟等作用,大企業才能窺見社會責任,中小企業才能知曉政府創生的決心,否則國營企業文風不動,甚至變成絆腳石,豈容並奢言地方創生。 (作者為雲林縣議員,著有《社造政治學》)
林文彬 2019-08-16
過來人談韓國瑜的秘密

過來人談韓國瑜的秘密

「票多的贏,票少的輸」被韓國瑜「玄」成是選舉的秘密,讓大家一頭霧水。這只能說,高雄,果真是一座心神不寧的城市。 韓國瑜接受政論節目專訪時表示,「選舉最大的秘密就是,票多的贏、票少的輸」,引發許多網友PO文諷刺、調侃。(資料照)   其實,選舉沒甚麼秘密,選舉就是「牛肉」的檢驗場——高舉民意,篩選政策。選舉考驗著候選人政策的接受度、可行性,以及執行力。選舉一任四年,時間短促,有為者,必定是準備好了藍圖、牛肉,上任立馬推動,有預算編預算,沒預算編計畫爭取經費,或尋求替代方案,或分期辦理等等。自當不是上任才在摸索(有的甚至還再求學拚文憑),才在徵求意見(其實只是領導的藝術,參與再確認),還在虛度光陰,不知道要從那裏著手,還不知道要做甚麼。 真的,四年時間很短,等你摸出名堂,學會要怎麼做的時候,都已經時間到,下課了。這不僅浪費自己的時間,更蹉跎了地方的建設與發展。也就是說,候選人至少是了解地方的歷史學家,同時是社區營造的工作者,這裡面他要有包括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的基礎概念,要有人文、藝術的美學修養。他是一個城鄉規劃設計師、是一個節慶活動設計者、總舵手、總設計師。 選舉就因為要當市長、想要總統的位置,搶佔茅坑不拉屎嗎?柯文哲酸韓國瑜還沒準備好,只酸對了一半,更重要的一半是牛肉在那裏? 正巧韓片《王的文字》正在熱映,敘說朝鮮世宗親為造字的過程,這樣有定見能創造「韓(諺)文」的世宗,自己都還慨嘆,三十年才得一書《訓民正音》,而我們豈可把人民寶貴的時間拿來虛擲浪費!所以,要說選舉有秘密的話,只能自省,你準備好了嗎?你的牛肉在那裏? (作者為雲林縣議員,曾任里長、代表,及兩屆雲林縣虎尾鎮長)
林文彬 2019-08-10
人要的不就是獨立?

人要的不就是獨立?

  香港人「反送中」抗爭近兩個月,時間之久、人數之多前所未見,舉世矚目,但礙於中國「嫁禍」(果不其然,董建華就詭稱美台暗中搞鬼),大家幾乎都謹言慎行,避免「誣害」香港的自主性。何以香港人如此自主、激烈、不怕死地站出來抗爭,各方解讀不一。但同處「一中」威脅的台灣,其實不難看出,香港人要的不就是獨立?像美國、台灣等國的獨立治理和生活方式。 響應香港反送中人數大爆滿,主辦單位宣布遊行提前出發。(美聯社)     想必香港人何其悔恨二十二年前英國人把香港還給中國,葬送他們獨立建國的契機,和掌握自己命運前途的機會。這和台灣深受「一中框架」箝制的生命缺陷一樣。其實,沒有「一中」,我們何其寬廣;沒有「一中憲法」,我們何其自在。看著香港從民主「櫥窗」演變成今天的民主「鐵窗」,悲慘命運其來有自。香港人一次又一次的容忍,換來的是專制政權愈壓愈深的囂張跋扈,終於爆發這一次的抗爭覺醒! 人要的不就是獨立?人本來就是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過良善生活的權利。而這一切還是要建立在「獨立」的基礎之上。香港如此,台灣也是一樣。 (作者為雲林縣議員)
林文彬 2019-08-07
高雄:一座心神不寧的城市?

高雄:一座心神不寧的城市?

  自從韓市長說「是的,我願意(選總統)」之後,高雄已然變成了一座心神不寧的城市。 高雄換新市長後確實火紅,快人快語,不管是梅毒說、妖怪說、傻瓜說,還是豬八戒說,政治百分百地愛分藍綠,亂誣別人等不堪入目、不倫不類的語詞都紛紛出籠,讓人驚覺這個城市在市長頻頻「代言」之下,突然消失了質樸、突然污衊了禮節。某種形式狂言妄語看似提高了聲量,其實卻削減了這座城市的陽光和以往因人保有最美麗的風景。恍如這個城市已然變成一座心神不寧的城市,令人迷惘。 其實,城市治理的本質,終究要回歸市民日常生活的打理,一個有主軸的城市不是天天打著陸客觀光、攤販經濟、農產訂單、口出狂言,把城市市儈化、江湖化、粗暴化,而忽視了庶民生活的日常。一個建立在沒有心神所在之處的城市,當然看不見城市的美好,只能找人代言,而不是用自己散發城市的魅力說話;只能幻想濃妝豔抹,招蜂引蝶,鉛華老逝,終而城市還是不被看見。 一八六五年,英國領事史溫侯「用心看高雄」,現打狗領事館保留的遺址,加上西子灣對岸旗津日本設立的燈塔,以及清政府旗后砲台等等,當這些名字、想像、欲望、記憶、死亡(如二十五淑女墓)和記號的浪潮湧入,城市就像海綿一般將它吸收,然後放大這座城市的含量。 回想二○○三年,筆者擔任里長策畫五間厝「白鶴陣」出遊墾丁二天一夜,但館主改選高雄,因為團員認為,高雄已變好玩了。不只如此,新建高級淨水場,二○○八年高捷開通,二○○九年舉辦世界運動會,後續高圖總館、流行音樂中心、會展中心、遊輪碼頭,帶給城市發展的轉變,讓高雄看見未來。 但現在的高雄,好像鬼頭鬼腦似地要不就是學中共以經逼政,要一紙銷售備忘錄就不惜拋棄主權,還要脅中央妥協;要不就是向中央回嗆為中國說話,為一國兩制鋪路,為中共代言,反對台灣獨立。 城市的變化,把原先看得見的城市反而變成看不見,把人文關懷的城市變成冷酷踐踏的叫囂,只看見城市又老又窮的陰暗面,但現在被隱藏的並不是他們刻意避開的眼睛,也不是目光之所不能及,而已是心神不在之處。 (作者為雲林縣議員,曾任虎尾鎮西安里里長)
林文彬 2019-06-01
藍市長們假仙扮好人

藍市長們假仙扮好人

  群架四起,治安惡化,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若特種行業門口再發生鬥毆,就要換掉地方警察局長。但此番宣示喊話,卻馬上遭高市、中市、新北市等市長圍剿、吐槽,令人不知所以。 其實,選民應該問這幾位市長,這樣的批評不是在分藍綠,那甚麼才是藍綠;這不是一百分的政治,那甚麼才不是政治?真是令人厭煩。 蘇貞昌身為行政院長,針對國內治安問題,當然有責任通令整飭,要求警察局長加強轄區治安整頓、預防。這是一種指揮命令,也是一種職責權能。但藍市長們卻假仙扮好人,見縫插針,假為警察局長求情說項,實為擾亂指揮,打擊威信。於人於己,都是最不良的錯誤示範。 治安是全國議題,關係國家政經穩定,民眾安居樂業的基石,中央重視且宣示大力改善維護的決心,各地自當樂見其成,而共謀事功,怎麼又是先亂成一團,讓百姓看笑話,讓警察局長有退路呢? 治安敗壞的因素很多,但關鍵是政治人物,不是更應該知所檢點嗎?不當的言行都將損及公民社會的建構,以及良善理性的建立。更何況治安不分藍綠,大家一條心,才能匡正社會,導正風氣。但諷刺的是,就曾有過黑牌的民意代表指著警察局長的鼻子在議會罰站,要求警察做好治安,別讓治安惡化了;並且強烈教誨文化單位一定要把文化提升,做好文化的工作,讓地方有文化,洗刷文化沙漠惡名,還撂話做不出來就下台。這樣,到底要不要換,要不要下台?答案不是很清楚嗎?只要少一些這種政治人物,社會不就好了。 (作者為雲林縣議員)
林文彬 2019-03-10
救攤販不等於救經濟

救攤販不等於救經濟

  柯文哲酸韓國瑜只會搞「攤販經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攤販經濟的暢旺,某種程度代表地方產業經濟的沒落,且會是產業衰敗惡性循環的徵兆。甚至是劣幣驅逐良幣的消費惡習,連帶影響商業行為的正常發展。 不過,救經濟永遠只是政客的政治口號,選民的迷魂丹。因此救經濟只是救攤販,便成為速成的迷魂藥。因為,根據統計,攤販的利潤往往是店家的一倍以上,但其耗費的社會成本卻難予估計,例如環境衛生,製造髒亂、交通安全,社會風氣,品質衰退等等,本質上是熱鬧有餘,助長經濟不足。 因此,各先進國家大多輔導成立商店街、商圈等概念翻轉攤販經濟成為時尚經濟,或創生經濟,例如米蘭大教堂周邊的艾曼紐商店街,大阪天神橋筋的魅力商圈等都頗負盛名,成功改善商業環境成為旅客觀光朝聖的據點。此舉不只增加政府稅收,同時大大提升民眾逛街購物的樂趣與時間。台灣很多鄉鎮市也都在努力當中。 當然,要輔導攤商轉型,政府應有配套措施,如微型低利創店貸款、如免租稅獎勵開店措施、如獎補助配合政府二○一九年地方創生元年行動計畫,如獎勵商店街組織集體行銷活動等等。除此之外,在地政府更應發展地方產業創生節慶活動,多元化的吸引人潮,協助店家帶動買氣。 台灣是已開發國家,商業經濟的發展不應再走回頭路,也不應再揠苗助長,而是需要地方創生性地讓城市再生,才能可長可遠,正向循環。 (作者為雲林縣議員)
林文彬 2019-02-16
當代兩蔣

當代兩蔣

  正當習近平對台頤指氣使之際,台灣人除非患有受虐症候群或投降主義之外,一般人的反應都會像蔣萬安的直覺反應一樣,第一時間就同仇敵愾的為捍衛台灣的主權發聲。這種骨氣不只是一種良知,還是一種「公民獨」的良能,也還好是一種「涉世未深」的良善勇氣。 不過,好景不常。蔣萬安隨後在中國國民黨們的告誡之下,馬上「涉世『很』深」的趕快跟著收拾「涉世未深」的發言,讓良善的勇氣見風轉舵,隨風而逝。 蔣萬安的現象,其實就是一種意識形態的被塑化現象,也是公義被扭曲,和「公民獨」被糟蹋的例證。尤其是反映台灣受虐症候群的縮影與反射作用。 其實,台灣強敵當前,且已是兵臨城下。國人自當團結一起,一致對外。那還有人把砲口對準自己,竟然說些「認賊作父」的風涼話。誠如屏東縣蔣月惠議員所說的,中國那麼恐怖,愛發「九二共識」財的人,那就主動移民去中國。那麼愛習近平「一個中國」的人,那也趕快移民去當中國人吧! (作者為雲林縣議員)
林文彬 2019-01-11
草包的面子、裡子、鞋子

草包的面子、裡子、鞋子

日前柯文哲市長去中國上海參加雙城論壇,全程穿布鞋,或許想表達不屑,不知道。但若沒敢白目,對付共匪還是別穿布鞋。 一九四五年,中國國民黨軍隊抵達基隆,準備佔領台灣。原以為軍容壯盛的台灣人,卻是夾道歡迎著一群穿著草鞋布鞋,軍容渙散的阿兵哥,這不僅是中國國民黨在大陸淪亡的寫照,更是埋下二二八事件的不滿因子。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尤其,台灣是豐衣足食的地方,更是文明的國度,總不能為了一雙布鞋落入為匪宣傳台灣真的是吃香蕉皮長大的落後捏造與期待。而且兩軍交鋒,壯盛的軍容還是基本的配備。 反之,布鞋也不能光復大陸,只會自貶身價,自取其辱。隨意並不等於隨便,這種白目到隨便、隨性的作為,只會愈顯得沒有教養。而這種草包的表現只會給共匪加分,自己討不到便宜,更不符合國際禮儀觀瞻。 話說回來,原本大家以為柯市長是想用這雙草鞋布鞋「吐槽」全中國,以布鞋的無厘頭穿戴方式為台灣發出「死侍」般的護衛之聲。但結果,不僅沒敢白目,也沒敢說出台灣心聲,反而一反白目地趨炎附勢阿諛逢迎。賠了夫人又折兵。 與其如此,說實在的,再怎麼不屑,還是要穿戴得體,至少展現文明風範。更何況,模範生般的穿著打理,還是首長該守的分際,還是要有為有守、中規中矩,不能一出場就賠了面子,而一出手又輸掉了裡子。總之,既然不白目,對付共匪還是別穿布鞋。 (作者為雲林縣虎尾鎮鎮長)
林文彬 2017-07-09
從虎尾前瞻雲林

從虎尾前瞻雲林

  小英總統蒞臨虎尾,視察體驗糖鐵五分車的復駛計畫,並將以銜接高鐵為前瞻性的「虎尾小捷運」施作。 事實上,高鐵竹北站、官田站均有台鐵支線銜接,虎尾站以五分車銜接雖只是雕蟲小技,但若能配套完成幾項前瞻計畫,相信雲林的經濟就要隨著小火車的開動起飛。 虎尾五分車是台灣唯一載運甘蔗原料的一條小火車,而虎尾糖廠更是僅存的百年製糖工廠,若能加速配合開放為「製糖觀光工廠」,以及提供遊客住宿的日式宿舍「日宿體驗區」等,三合一前瞻計畫,不僅能擴大吸引遊客的知性之旅,更能帶動一個城市無形的都市風貌更新;且不僅台糖能開創業績利潤,雲林更能因而受惠觀光效益,重振百年糖都雄風。 同時,公所長期鼓勵輔導民間開設民宿、觀光工廠,以及社區營造景點等效應,都將受到鼓舞帶動串聯,而事半功倍。 此外,雲林成功舉辦台灣燈會的後續效應,已顯露更大的希望與期待,如加速建設高鐵虎尾站前的「雲林國際會展中心」,包括「雲林物產館」的行銷展售交易世貿中心、以及新的「雲林文化展演中心」等,都已是刻不容緩的前瞻計畫。 尤其,虎尾位居台灣四百年發展史上抵擋荷蘭捍衛台灣第一人的要津,而虎尾人(Favorlang)溪更是百年前台灣南北的天然劃塹,也是雲林的母親河,均足以透過前瞻計畫結合虎尾溪百年糖廠鐵橋的地景地貌,開發水環境「雲林地層下陷虎溪鐵橋教育園區」,見證歷史演化與大自然的變遷。 前瞻代表著未來,未來則必須站在歷史巨人的肩膀上。雲林雖是台灣最晚成型的年輕縣市,但雲林卻是台灣近代史上的起點(北港),也是虎尾人溪母親河的所在地。雲林豐厚的歷史深度,相信只要給她觸媒(前瞻),雲林就會爆發無限的可能。 (作者為雲林縣虎尾鎮鎮長)
林文彬 2017-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