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社論相關文章

民主老大哥VS﹒極權老大哥

民主老大哥VS﹒極權老大哥

  美國總統川普在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凸顯中俄崛起對美國價值與利益的威脅,指出「中國與俄國在挑戰美國的權力、影響力和利益,企圖侵蝕美國的安全與繁榮」。他更強調,這份報告是依據現實主義的原則以應對一個全新的競爭世代,美國正跟中、俄這樣的對手在競爭,美國還在賽局中,而且一定會贏。 美國總統川普(左)在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凸顯中俄崛起對美國價值與利益的威脅,指出「中國與俄國在挑戰美國的權力、影響力和利益,企圖侵蝕美國的安全與繁榮」。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美聯社) 就美國的安全戰略角度,中俄雖然同被列為美國的重要威脅,但主要對象是中國,則殆無疑義。此因俄羅斯之崛起,以軍事意義居多;而中國的崛起則包含兩層意涵︰一是經濟力量的增長;一是軍事武力的擴張。兩者均在挑戰當前美國領導下的全球秩序。中國擁有十三億人口,早期在毛澤東左傾盲動主義的統治下,以政府主導的計畫經濟為主,意圖以人為主觀意志扭曲資源配置,忽視市場機制,導致經濟萎縮,帶來飢荒、貧窮與落後。鄧小平掌權之後,打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表面上仍高舉社會主義理想,實際則採行資本主義與市場機制,並藉著龐大人口、低勞動成本與政策優惠之優勢,吸引外資、技術與人才投入,驅動一波長達三十多年的經濟成長,使中國國力大增,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 此波的成長,可歸因於資本主義與市場的驅力,但是,在保護國內的企業與市場方面,骨子裡依舊是以中央威權操控與保護主義編織起羅網,以關稅障礙、脅迫外企技轉、仿冒、盜竊智慧財產、補貼、傾銷等方式,壯大本國企業,削弱外企打入中國市場之競爭力,乃得以累積大量的外貿盈餘,厚植國力。相對的,貿易對手國則飽受貿易赤字、失業率攀升之苦,尤以美國受害為烈,每年入超高達約五千億美元,致使以抨擊中國不公平貿易為選戰重要訴求的川普,成為素人當選總統的奇蹟。 按照社會發展理論,一般人富有之後,生活品質與精神文明會隨之提升,由粗魯不文變成知書達禮;國家的發展軌跡亦然。亦即,當國家發展到一定的富裕程度後,往往會落實民主改革,彰顯自由與人權的價值。然而,發展過程中,自然也存在歧路與陷阱,改革不成,反而倒退回極權、獨裁的老路,亦不乏其例。中國的情況尤其特殊,在歷經百年的民族恥辱後,形成過卑與過亢的雙重性格,一旦脫離貧窮,逐漸富起來,往往無法謙沖自持,反以狂妄自大做為情緒的發洩。從而,中國領導人不但不願推動民主改革,釋放權力,建立一個富而好禮、民主多元的國家,反而加大控制力道,並藉由科技昌盛之助,對內監控幾達天羅地網的駭人地步,人民毫無自由與人權可言。對外則積極擴軍,以武力為後盾,將主權要求無限延伸,抗衡強權,欺侮小國。換言之,經濟與科技之長足進步,本應用於造福人類,例如人臉辨識、大數據、網路等,卻被中國當局當成政治、社會監控的工具。中國這個極權老大哥,已是喬治歐威爾《1984》的進階版,堪稱「獨裁2.0」了。 由此,世人必須面對一個無法逃避的問題︰究竟中國崛起對世人是福或是禍?中國龐大人口的脫貧,本為好事一樁,不可諱言,這是福;但就人類普世價值而言,中國卻是最強大的破壞者,對文明社會是重大的禍害。若由川普的角度來看,中國藉由不公平貿易侵害了美國每年數千億美元的利益,造成美國產業的崩塌與工人的失業,因此,若要達成美國優先,振興製造業,就必須解決中美之間的不公平貿易,及其延伸到軍事對抗的議題。 不可否認,中國藉由經濟成長所蓄積的能量擴展軍備,武力迅速現代化,配合其戰略向外威嚇,使得亞太國家與維護此間秩序的美國備受威脅,美國在抗中連線中挺身而出,有其必然性。然而,川普畢竟具有商人本色,安全戰略報告亦明言「現實主義原則」,因此,川普此際揭櫫強烈的反中戰略安全宣示,本質上是一種談判籌碼的概念,抑或真正要與中國對抗到底?必須由未來的歷史回答,吾人應保持審慎,不宜過度天真。
自由時報社論 2017-12-21
相信民主的自我矯正能力

相信民主的自我矯正能力

  立法委員黃國昌罷免案,十二月十六日完成投開票,投票率為二十七.七五%,結果同意票四萬八六九三票,不同意票兩萬一七四八票。雖然同意票高於不同意票,但仍未達選罷法規定的門檻六萬三八八八票,此一罷免案並沒有通過。罷免案發動陣營指出,針對王定宇、蕭美琴委員,不排除發動下一波罷免行動。由於本案是選罷法修正降低門檻後的首例,值得大家深入探究罷免新制的利弊得失與政治漣漪。 罷免的門檻降低,符合民主深化的頭家做主原則。過去的高門檻,甚至不能宣傳罷免案,不啻箝制人民的權利,保障背離民意的政治公職。選民選出了他們,幾乎無法予以罷免,造成頭家做不了主,只能容忍自己選出的政治公職,簡直是開民主的倒車。如今降低罷免門檻,政治公職對選民忠誠的態度自會更加嚴肅。因此,即便降低門檻會使罷免案增加,但這畢竟是民主的進步,民主有點麻煩,但不能怕麻煩。 不過,經由這次的罷免案,也讓大家看到幾個問題,如何改進需要集思廣益。一是,黃國昌以八萬○五○八票當選,事隔一年多的罷免案,則只需要六萬三八八八票同意,便足以罷免達標。這種落差可能形成一種弔詭,那就是,當時獲得六萬八三一八票的落選者,在理論上會比選舉時更容易擊敗當選者。例如這次罷免案,始終反對黃委員的一方,無法在去年選舉讓他落選,大可在他當選後改採罷免策略,而他被拉下來的機會至少大多了。另依修法當時時代力量主張的「簡單多數門檻」,這次的罷免案就過關了。是以,選舉、罷免的難易比例原則,或可再斟酌。 二是,罷免、選舉,性質不同,也因此造成正反動員上的不對稱。選舉,乃是一對一為主的多人競逐,在這樣的選戰氣氛下,候選人的動員能力較強,支持者的積極性也較容易被激發。二○一六的立委選舉,黃國昌與李慶華捉對廝殺,囊括了該選區十六萬投票數中的約十五萬票(選舉人數為二十五萬,投票率為六十三.七四%)。場景換作罷免,罷免發動者與罷免對象,對壘關係跟選舉時截然不同。罷免發動者擁有主動攻擊優勢,且不一定要出之以正面對決,反可訴諸凝聚厭惡罷免對象的同仇敵愾;而被罷免者雖有反駁空間,但終究無法像選舉時一樣,有一個戰鬥立基點相同的對手,可以採取正規戰來吸引選民,鼓舞他們踴躍投票的熱情。其結果,對於去年的八萬○五○八票而言,許多人可能覺得這次的罷免案事不關己。兩萬一七四八不同意罷免票數,比起八萬○五○八當選票數,其間落差充分說明了,選舉與罷免的政治動員,差距甚遠。即使樂見罷免案通過的國民黨也要看到,李慶華的六萬八三一八票與同意罷免的四萬八六九三票,也存在著政治動員上的落差。 三是,選舉候選人必須提出具體的興革政見,讓選民客觀比較各候選人的高下。可是,罷免案的理由卻可以不顧政治公職的法定職務為何,以己方能夠動員的價值取向,全力襲擾罷免對象。如果這成為罷免案的常態,恐怕會有越來越多的政治公職,無法安心從事其法定職務,而經常要瞻前顧後是否有看不見的力量,充當監視他執行法定職務的「警備總部」。或許,政黨之間,候選人之間,也會把選舉恩怨延續到罷免案上演續集。甚至,有人透過罷免案推動運動議題,並非意在罷免成功,而是行銷理念。果真如此,原本選舉已告頻繁的台灣,民主或將更加躁動。 黃國昌委員罷免案,終於塵埃落定。不論如何,黃委員還是可以藉機審視民意脈動。諸如,勞基法修正、同婚立法等議題,是否符合社會多數共識?某些改革進步的堅持,社會現實的腳步能否跟得上,尤其是黃委員自己的選區?這是有關罷免新制的形式檢討之外,同樣應受實質重視的面向。話說回來,罷免新制初體驗,不能只看誰贏誰輸,而應當作精進民主運作的寶貴經驗。值得慶幸的是,不論罷免新制如何,即使有政治公職因門檻降低而落馬,終究還是要回到選舉程序來補選,而選舉的不同設計,還是可以矯正罷免的遺憾,這也是民主值得相信的自我矯正能力。
自由時報社論 2017-12-20
川普降稅是黑天鵝或喜鵲?

川普降稅是黑天鵝或喜鵲?

  美國總統川普的降稅政見,參眾兩院終於協調出共同版本,本週將進行表決,雖仍有變數,但是,以目前的態勢看來,稅改案的通過應該非常樂觀,因此,帶動美股各大指數再創新高。然而,反全球化的川普之所以推動降稅,乃在吸引海外資金匯回,振興美國的製造業,本質上是具有排他性的保護主義措施,其外溢效應是否引發全球搶錢的惡性競爭,衝擊既有的世界經貿秩序,將是明年全球經濟的重大變數。 川普稅改大幅降低企業稅,由三十五%降至二十一%,個人最高稅率則由三十九%降為三十七%,對企業海外匯回資金則提供優惠稅率,政策目標係帶動資金回流,激勵企業擴大投資,甚至外國企業到美國設廠生產。這是一九八○年代雷根式供給面改革的翻版,其政策假設前提,乃是降稅雖然損及稅收,預計未來十年將造成一.四兆美元稅損,但是,降稅可吸引美國企業滯留海外的二兆餘美元回流,並擴大投資,一方面增加就業,一方面強化美國商品的競爭力,加上對個人降稅可反映在消費的增加,投資與消費同步增長將會帶動經濟成長,稅收自然也水漲船高,不但可彌補原有損失,甚至創造更多稅收,反可改善政府的預算赤字。尤其,美企之所以將龐大資金留在海外,乃是為了逃避重稅,而在美國國內之資金亦不願投資,寧可用於回購庫藏股,因此降稅若能強化企業的投資誘因,將可改善美國製造業萎縮與失業問題。 然而,對於批評者而言,如此美好的結局不會出現,供給面改革只是一場以政治為核心考量的騙局,川普的稅改只是圖利富人與大企業。最讓人詬病的是,美國面臨經常帳與預算的雙赤字,加上約二十兆美元的國債,財政困窘,且美國目前的平均儲蓄率僅為一.八%,可說其國內消費係依賴儲蓄過剩國家購買美國公債的挹注,而這些美國公債重要買家大都對美大幅出超,他們購買美債,形同以低利提供美國消費動能。而降稅將會衝擊美國的重要債主,削弱其向美購債的能力,反而讓美國本身的財政陷入困局,造成債留子孫的後果。因此,當年雷根的供給面改革被冠上「巫毒經濟學」的惡名。 其實,川普稅改對美國經濟的利弊,目前尚難論斷。但是,它的衝擊卻不可忽視。基本上,川普降稅是一種保護主義手段 ,已引起歐盟的關切,質疑違反WTO公平貿易規範。川普不相信現有的多邊與雙邊FTA對美國有利,因此一上任就退出TPP,重新檢討NAFTA及美國簽訂的各種雙邊貿易協定。而川普另一條經貿政策軸線,則是進行三十年來最具保護色彩的降稅,已然造成其他國家的疑慮與跟進。日本執政聯盟近日提出減稅提案,擬將企業稅率從三十%降至二十%。法國政府計畫在二○二○年前將企業所得稅稅率降為二十五%,並宣稱有意推動建立歐盟統一的稅收規則。英國首相梅伊已正式批准下調企業所得稅,在二○二○年前降至十七%。因此,爭相降稅,勢必成為各國均難以抗拒的魔咒。另一重大衝擊,則是降稅恐將改變美企委外代工與採購模式,不僅影響歐盟、日本等先進經濟體,以代工組裝與零組件供應鏈為主的台灣產業,所受之傷害更不容忽視。尤有甚者,台灣產業將陷入腹背受敵的險境,一方面因為外移中國,培養出中國紅色供應鏈的壯大;另一方面,美國吸引製造業與資金回流,政策、資金與人才的優勢,對台商形成前後夾擊之勢。 總之,川普稅改將掀起全球新一波的降稅風潮,台灣是淺碟型經濟,受到的衝擊必然強烈。近年全球市場已經習慣於黑天鵝的出現,但川普降稅,不論是黑天鵝或喜鵲,台灣都不可掉以輕心。執政者應該重新檢視進行中的稅改方案,是否提供足夠誘因吸引上市櫃公司在海外的四.六兆台幣資金回流,以及爭取企業在台擴大投資,增加民眾的消費,如此方可強化經濟體質,因應一切外來的挑戰。
自由時報社論 2017-12-18
民主深化新體驗

民主深化新體驗

新台灣國策智庫昨公布「六都市長就任三週年施政滿意度民調」,邀請趨勢民調總經理吳世昌與會報告六都市長表現滿意度。(記者黃耀徵攝)   新台灣國策智庫發布民調結果顯示,六都民眾對各自縣市首長滿意度依序為鄭文燦七十五.九%、陳菊六十六.二%、林佳龍五十六.一%、柯文哲五十一%、朱立倫四十九.九%、李孟諺廿五.八%。而六都民眾有四十五.五%對蔡英文總統感到不滿意,廿八.八%表示滿意;賴清德院長的滿意度為四十.三%,不滿意為卅三%。姑且不論機構效應,以及未包括其他縣市,這樣的民調趨勢,可能會成為台灣的新常態,對台灣的民主運作也可能會產生深遠影響,值得持續觀察。 台灣的民主日益深化,乃是不可逆轉的正面發展,然而,民主深化會帶來什麼新體驗,或許不是現在所能夠斷言。不只六都,甚至其他縣市,由於地方首長的決策直接影響縣市民的日常生活,所以主政者每將施政重點對準縣市民的需求,也因此縣市民對地方首長的觀感非常直接。如果有一項政策,對縣市民所屬社區或個人帶來具體利益,例如提高房地產的價值,那麼該縣市長的形象幾乎會同步提升。在這種情況下,縣市民不大會通盤思考,地方首長的資源配置是否合理,對縣市甚至整個國家的永續發展是否有利。於是,如果縣市長能夠做到府會和諧,順利推動投縣市民所好的政策,那麼施政滿意度上升幾乎是可以預期的。曾經有縣巿長,施政滿意度獨佔鰲頭,但是卸任後為地方留下大筆赤字,便凸顯了這種民主運作諷刺的一面。 話說回來,部分地方首長所擁有的幸運,總統、行政院長、部會首長等中央首長卻難以有福同享。因為,上層的政策決定,牽涉到全國範圍,而每個面向的需求不同,扶得東來西又倒。尤其是,中央主政者必須考慮到國家社會的整體運作,還有地方首長不必顧慮的國防外交經貿等外部因素,不能把決策眼光局限於單一面向,所以往往淪落到討好這個、得罪那個的困境。可以想像,如果中央主政者都以媚俗心態,回應不同的民粹要求,那麼也許他們的民調會短暫提高一些,但是浪擲國家資源、缺乏永續規劃,台灣的前途可能就非常堪憂了。換言之,中央首長如果效法地方首長作風,結果可能是短多長空。 總統、行政院長、部會首長的民調不易拉抬,不是民進黨完全執政才有的事。原因在於,面對全國的決策難以面面俱到,而不滿、反對的聲調總是會高於滿意、支持的沉默之聲。最麻煩的是,台灣已經出現一種政治文化,少數民粹、運動團體經常從分眾的議題切入,不顧全國一盤棋的利益落差,但他們總是可以博取媒體版面,乃至網路串連,形成一種輿論氣氛,從而影響到事不關己者的感受。其結果,蔡英文執政,民進黨被罵,似乎怎麼做都無法皆大歡喜。 蔡總統,賴院長,最近民調下滑,一例一休修法再修法,應是主因。蔡總統所說的:「上一次的修法,我們聚焦在強化對勞動者的保護。」「這一次的修法,在四不變的原則下,我們希望給予資方和勞方一定的彈性。」其實也點出了當家的兩難,而國家經濟的順利前進,必須靠勞資兩個輪子相輔相成。只不過,修法再修法,很容易導致利益不相關者也對決策產生質疑,再經反對黨、特定媒體的擴大渲染,其所形成的社會氣氛就不是主政者所能左右。民主時代,執政者本來就要面對高標準的要求。 儘管如此,我們仍期待主政者為所當為,以國家整體利益、最大多數的最大幸福為念,不要被運動團體、少數民粹所綁架。其實,屈服於少數高調聲音,而傷害到沉默的多數,終究還是不利於自己的支持基礎。民之所欲是甚麼?人民的心聲是甚麼?雜音很多,主政者要有定力。重大政策謀定而後動,掌握主流民意,決策自然能引起多數人的共鳴。唯有這樣的領導定力,才能超越內外的假象,為自己創造足以傲人的歷史地位,也為國泰民安做出令人懷念的貢獻。
自由時報社論 2017-12-16
公投門檻調降 頭家責任提高

公投門檻調降 頭家責任提高

  公投法補正終於三讀通過,提案、連署、通過門檻全調降,提案從總統副總統選舉人總數千分之五,調降到萬分之一;連署門檻則從百分之五降到百分之一.五,並且新增電子連署;通過門檻則從選舉人總數二分之一,降為有效同意票四分之一。以去年總統大選選舉人數一八七八萬二九九一人為基準,未來一八七九人(萬分之一)可提案發動公投;提案通過後,需要二十八萬一七四五人(百分之一.五)連署成案;最後,至少有四六九萬五七四八人(四分之一)投下同意票,且總有效同意票比不同意票多即通過。這次修正通過的,還包括十八歲公民投票權。 打破眾所詬病的鳥籠公投,讓公投權回到人民的手上,不再受高門檻、公投審議委員會等綑綁。這是民主的深化,進一步彰顯台灣之主權在民。當然,頭家手握公投權,未來行使也要有相應的責任意識,萬勿淪為少數民粹的另一個舞台。尤其是,公投門檻好不容易降低,假使被少數民粹操弄,則不僅打破鳥籠公投的意義黯然失色,甚至造成政治經濟社會的亂象,則當初鼓吹還權於民者情何以堪。 有鑑於台灣的民主多元、公民覺醒,將來的公投案可能司空見慣。以往,台灣的民主實踐,主要是代議民主,各級議會代表人民立法。而代議民主有一個明顯的不足,那就是,民意代表的定期改選,主要是對候選人與政黨的選擇;至於當選之後,從立法的提案發動到實質內容,選民在投票之前往往並不知悉,進入立法程序也很難著力。也因此,過去幾年經常發生,代議民主與主流民意之間出現緊張,甚至黨意公然凌駕民意,乃至手握最高權力者目空一切。礙於任期保障,真實民意隱而不彰,轉而尋求另外的救濟途徑,太陽花學運便是一例,但這畢竟不能當作民主常態。 擁有一部民主的公投法,乃是台灣邁向正常國家的里程碑。而面對當前台灣的內外處境,如何運用公投激發最大的民主正能量,則需要深思熟慮的公民智慧。降低公投門檻,屬於技術面的改良。然而,要讓低門檻產出高共識,有賴未來發動公投者,以促進國家最大利益、社會最大公約為念。對於諸多可能的公投案,發動者不宜以低門檻為足,而應力促盡可能多數的支持投票,讓公投案成為凝聚人民意志的機會。而這意味著,愈是高爭議性的公投案,愈需要社會的熟成期,搶摘的果實並不美味。公投時機,將是考驗政治家或投機客眼光高下的檢驗。 展望未來,台灣可能相繼出現爭議性公投案,不論如何我們都期待發動者,審視台灣的內部共識與外部成本,是否條件與時機皆已成熟,避免陷入無休無止的內耗。多年前,瑞士有一項公投案,擬將最低薪資門檻提高到每小時二十二瑞郎(約新台幣七四八元)。基本薪資大幅提高皆大歡喜,但多數瑞士公民並不支持,道理不難想像,嚇走企業宛如殺雞取卵。回頭看台灣,假使未來少數民粹發動公投,大幅降低工時、增加休假、提高薪資,這樣的公投䅁通得過嗎?萬一通過行得通嗎?顯然,台灣社會必須要有公民倫理的新自覺。 民主先進國家,公投早已稀鬆平常,台灣的公投也可望越來越日常化。公投這個無價之寶,如何善用以提高民主品質,有賴嚴肅實踐。當前台灣,最值得注意的,無非是少數民粹與多數民意的對撞。公投門檻降低,為多數民意打開大門,也為少數民粹開一扇窗。假使意在平衡代議民主的設計,淪為少數民粹任意馳騁的叢林,或將未蒙其利先受其害。負責任的公投發動者,應該懂得愈是重大議題的公投,愈需要事前的多數民意集結。而廣大的頭家們,要回公投的基本權利,更應發揮頭家責任,建構一個穩健的公民社會,看護我們的民主與共同體。
自由時報社論 2017-12-13
「這次不一樣」的危機

「這次不一樣」的危機

  今年經濟看似晴空無雲,GDP成長預估可達二.五%,明年保二亦非難事,而台股自五月上萬點後,至今仍在萬點之上盤旋,創下史上最長紀綠。此種榮景同樣見諸金融海嘯之後全球經濟與資本市場的表現,其間雖有歐債危機及地緣政治風險,但世界經濟仍走出一波最長的多頭走勢。儘管近來有不少泡沫化的警語,但全球資本市場的歡樂派對卻未曲終人散,台灣投資人亦處在豐年祭的饗宴。然而,本波景氣能否超脫循環週期,成為「這次不一樣」的多頭新常態,不容過度樂觀。 美股道瓊指數漲到二萬四千多點,從金融海嘯低點漲了近三倍,而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亦有數倍漲幅之多,費城半導體漲勢也相當凌厲。歐洲不僅核心國家德、英、法出現多頭榮景,備受債務危機蹂躪的「歐豬」等國亦多從谷底回升,早已脫離風暴的衝擊。亞洲的印度、東南亞等新興市場漲勢強勁,東北亞的日本、南韓也創下波段新高。台灣此波雖然漲勢遲緩,但借助外資之力拉抬,指數亦有亮麗表現。然而,全球多頭走勢其實不是來自基本面的明顯改善,而是各大央行施行寬鬆政策釋出氾濫資金所致。但因資金並未流向實體經濟,經濟成長的力道略顯疲弱,一旦各國央行啟動緊縮政策,中斷了資金活水,金融市場是否陷入萎縮,備受關注。 在台灣,帶動GDP成長的出口,主要動能來自全球貿易的熱絡,即外部需求之力道。例如做為蘋果供應商的我國出口大廠,得力於新手機上市,營收躍升,不僅促成出口額大幅增長,且股價更出現強勁飆漲,使台股得以在萬點之上屹立不搖,此一現象被稱之為一顆蘋果救台灣。但台灣產業過度依賴單一廠商,即是重大風險。若是蘋果手機銷量不如預期,勢必牽動蘋果概念股重挫,導致萬點行情不保;其二,蘋果分散供應商是其慣用策略,近年中國供應鏈崛起,擁有低廉成本與人口紅利優勢,逐漸得到蘋果青睞。近日蘋果執行長庫克特別參訪中國供應鏈廠商,盛讚其品質與效率,凸顯台廠的壓力與危機。換言之,蘋果雖可救台灣產業,然而一旦琵琶別抱,這顆蘋果也可能變成毒蘋果。 台灣此波成長呈現外熱內溫狀態,實體經濟投資集中於少數大企業,無法澤及全面產業的翻轉,公共建設亦不足,GDP呈現虛胖現象,研究機構稱之「沒有蟹黃的大閘蟹」。更嚴重的是,即便利率趨近歷史新低,國人的超額儲蓄依然創下新高,甚至對殖利率近四%的台股,敬而遠之。投資人態度保守,不但使實體經濟得不到資金奧援,且造成台股多由外資主控,佔每日成交額近四成,而多數上市櫃權值股外資持股均過半。換言之,台灣績優企業為外資買走,其營業成果亦大抵落於外資手中,並且可在金融市場上呼風喚雨,賺取差價,形成外資吃肉,內資喝湯的強烈對比。因而此次萬點可說是散戶最無感的行情。 投資人對台股失去信心,政策甚至反其道操作。以當沖降稅為例,為了增加成交量,將現股當沖的證交稅減半,但長期持股者的交易卻維持原有稅率。當沖就是當天完成買賣,根本不是正常投資行為,用業內術語來說,就是買空賣空的對賭,是變相的賭博。而政策竟不鼓勵長期持股者,反而給予投機者降稅優惠,政策思維與邏輯令人難以理解。諷刺的是,台灣拚經濟的手段是對投機對賭降稅,而川普大幅降稅的主要對象則是從事生產活動的企業,兩者格局高下立判。坦白說,股市交易十有九輸,當沖降稅固然可見成交量增加的短效,但長此以往,多數投機客勢必不堪虧損而退場。所以當沖降稅是竭澤而漁,短多而長空,可悲的是,主管機關看到成交量增加,竟然沾沾自喜,意圖延長當沖降稅的期限,而不思考台股的結構改革。 十月景氣燈號對策信號勉強守住綠燈門檻,成長出現疲態。國際上,中國債務地雷,美國縮表升息,全球主要央行亦可能跟進;而地緣政治更充滿風險,北韓核武、南海主權之爭、恐怖活動猖獗、中東緊張,在在可能引發戰火。這些變數可能影響明年景氣,但是承平太久,繁榮似乎成了新常態,一旦民眾普遍相信「這次不一樣」,金融風暴的黑天鵝可能就將悄悄地降臨了。
自由時報社論 2017-12-11
不是清算鬥爭而是真相和解

不是清算鬥爭而是真相和解

立法院5日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立委在三讀通過後齊聚議場,慶祝轉型正義即將獲得落實。(記者朱沛雄攝) 立法院週二院會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由行政院下設「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其五大任務分別是: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真相,並促進社會和解;不當黨產處理及運用;其他轉型正義事項。此一國人期盼已久的立法,卻遭「黨國附隨」群起質疑,所謂冤冤相報、清算鬥爭、大中小學改名擾民、新台幣更換傷財,不一而足。 其實,民進黨所推動的轉型正義,嚴格來說並不是清算鬥爭,而是真相和解。換言之,並不是要把所有的附隨者繩之以法,而且無限期地追究到底;相反地,比較傾向是查明真相,必須負責者應該真誠認錯道歉,並協助促使歷史真相之見光,以此寬慰受害者並獲得原諒,從而雙方在真相的照明下完成和解,大家一起放下沉重包袱,共同開創一個足以彌補過去缺憾的未來。但台灣的對立氣氛猶存,「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比起戰後德國追究納粹,實在是溫和到令人不得不懷疑會有多少成效。 有些威權餘部至今頑抗到底,談到轉型正義便無所不用其極地將之扭曲為清算鬥爭,而且把轉型正義牽拖一大堆經濟成本的歪理,換鈔票、換路名、換校名等等花錢擾民的指控,似乎意在將轉型正義污名化為類似中國文革的清算鬥爭。其實,根本沒有人想對他們清算鬥爭,「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的本質也不在此。他們這種心態所流露的,或許就是執迷於過去迫害他人的黑暗之心,所以至今仍妄想他人會以同樣的黑暗之心進行報復。實際上,台灣社會的善良,遠遠超乎他們的想像。 此外,他們一直把轉型正義往清算鬥爭論述,似乎還有一個不願為人所知的意圖,那就是,他們打從心底根本不想讓真相浮顯,根本不想認錯道歉,根本不認為低端的被害者有資格跟高端的他們和解。「我們是統治者,你們是被統治者」,這樣的關係是不容倒置的,如果民主要倒置這種關係,他們寧可投靠宿敵以確保這種上下隸屬關係。當然,在台灣社會這種人已經不多了,只是他們盤踞在關鍵權力部門,所以還能藉機發揮混淆視聽作用。 此所以,「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千呼萬喚出爐了,大家也不能誤以為從此正義獲勝、邪不勝正了。一年多來,當年的藍色黨國附隨,改頭換面為紅色黨國附隨:不再反共要促統,不能說中華民國的存在,中華民國今日還能存在都是靠中國共產黨,胡言亂語令人頭昏眼花。那些人從藍色黨國附隨無縫接軌到紅色黨國附隨,不僅心中毫無在台灣真相和解的懸念,甚至還寄望紅色黨國再征服台灣,讓台灣的民主自由人權悉數歸零,以便他們繼續以新黨國附隨之姿凌駕台灣。 以故,轉型正義對他們手軟,等於是對正義的殘忍。追討不當黨產,盤點附隨組織,至今仍遭黨國附隨負隅頑抗;少數別有用心者利用年金改革,死命動搖軍公教對國家政府的忠誠;更不要說,司法碰到馬英九就轉彎。至於那些擺出「中正捍衛隊」姿態者,認同早已「身在曹營心在漢」了,萬一哪天真的兩岸同屬一中,恐怕也會是這批人最早跳出來高喊「去蔣」,以向紅色黨國爭取立功表現吧。納粹的附隨沒有另一個納粹得以庇護,黨國的附隨卻有另一個黨國得以寄生,與德國不同的情境,乃是台灣的挑戰。 最重要的,國人要有一種認識高度,台灣清除威權象徵與結構,乃是邁向正常國家的療程。台灣沒選擇清算鬥爭的路數,而選擇真相和解的途徑,那就要讓真相盡其可能地水落石出,當過去的黨國附隨面對陽光脫胎換骨為民主公民,我們的國家才有機會加速和解,歷史的傷口才會綻放出芬芳的鮮花。至於繼續毀棄、損壞或隱匿真相憑據者,若不克摘奸發伏依法科刑,或只能透過一次次的民主洗禮讓他們沉默消失。也許,沉默消失,乃是清算鬥爭、真相和解之外的第三條路。只不過,要防止他們的迷夢藉由紅色黨國捲土重來。
自由時報社論 2017-12-09
但願台灣不致成為這樣的宴會場所

但願台灣不致成為這樣的宴會場所

「左傾民粹」只是台灣的局部現象,不能將那些被刻意放大的聲音當作廣大勞動現場勞工的代言。( 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一例一休修法再修法,為反對而反對的聲音被過度放大,台灣在全球化競爭格局下的經濟邏輯,卻未受到應有的討論。 半個多世紀以來,國民黨之黨國資本主義,造成今天生產現場的畸形現象。如此先天不良,再加上全球化邊界的再擴張,生產現場的勞力難以外移、資本卻得以加速流動,形成當前的勞資新失衡狀態。小英政府原本有意將此失衡予以再平衡,可惜操作缺乏生產現場的實務經驗,於是被工運勞團的「左傾民粹」遮蔽了視野,疏於跟生產現場的勞工深度對話,一步步把自己搞到進退兩難。善意沒有好結果,好心被雷劈,情何以堪。 台灣的政治經濟社會結構,由於國際冷戰與黨國資本主義,基本上是偏右的。長期執政的國民黨,毫無疑問是個偏右政黨,從未重視多數人的公平正義。而隨著台灣的民主化及資本主義全球化,台灣的運動團體逐漸萌生偏左思維。由於在野時期的政治結盟,以及凸顯相對於國民黨的進步性,一年多來小英政府的執政顛簸,某種程度可以放在左右拉鋸的背景來觀察。當台灣體質還是偏右慣性行進時,偏左政策會引起利益騷動不難理解。華航空服員罷工,國道收費員抗爭,同志婚姻平權,小英的價值取向,彷彿有一股從左邊吹來的風。上次執政,阿扁並無偏左問題;這次執政,小英政府似乎有意向左跨出一步。只不過,小英政府之偏左動作,卻引來「左傾民粹」更左的壓力。 「勞工是民進黨心裡最軟的那塊」,小英揭開有別於以往的勞動政策路數,可惜對台灣政治經濟社會結構缺乏貼切掌握。「上一次的修法,我們聚焦在強化對勞動者的保護。」「這一次的修法,在四不變的原則下,我們希望給予資方和勞方一定的彈性。」前次修法前若能實地調查充分溝通,不是比民怨四起後再修法,節省社會成本嗎?經過馬政府八年經濟連結中國,台灣的投資、獲利、就業、所得早呈向下流動狀態,勞動政策必須先治病再進補,才能創造勞資政府皆贏的局面,殺雞取卵沒了雞也沒了卵,不搞到雞飛狗跳才怪。 全球化將世界帶向「經濟右傾」時代,中國從「左貧窮」改走國家資本主義道路到「右成長」,形成「政左經右」的開發獨裁修正主義,其規模之大牽動了全球的資本、勞力、生產、成長新模式,便是眼前的現在進行式。老實說,陷入經濟困境的台灣必須承認,目前沒有向左走的本錢。左的理想應該是「均富」而非「均貧」,但前者的實現時機可能在不可知的將來。這一點,相信反對黨也心知肚明。「左傾民粹」所鼓動的「經濟左傾」,對台灣不利卻仍要將台灣往左推,這種為反對而反對的行為,無法從經濟找到答案,或許只能往政治去找解釋。 英式勞動政策,本意是改革進步的,但操作難稱高明,堪稱小英政府的負面教材,平白損耗完全執政的能量。小英政府應以此為鑑,務實面對執政的國內外大小氣候,「左傾民粹」只是台灣的局部現象,不能將那些被刻意放大的聲音當作廣大勞動現場勞工的代言。「兩百個沒上班的人決定二千三百萬人怎麼領薪水」,「為了少數不守法的企業,限制了大多數企業和勞工的彈性」,果真如此,本末倒置。如果被「左傾民粹」牽著鼻子走,走上一條不利台灣永續發展的歧途,勢將為民進黨留下大筆政治債務。 修法再修法,從往左再往右微調一些,總體上還是比從前更進一步。衝突,妥協,進步,朝野勞資各有所獲,總比全盤皆輸一無所有要好。試想有這麼一場宴會,餐桌上連一塊牛肉也沒有,與會嘉賓卻一味爭辯要如何煎炒燉烤,以及上桌後每人要分多少;於是口水流了一天一夜,還沒面對沒有牛肉的事實;直到大家餓得咕咕叫,才恍然大悟白吵一頓。「左傾民粹」,嚇跑仍願在台灣經營的企業,嚇阻外資來台直接投資,讓越來越多人就業所得歸零,休假二字還有何意義?但願台灣不致成為上述的宴會場所。
自由時報社論 2017-12-08
不要忽視六成沉默的聲音

不要忽視六成沉默的聲音

  勞基法再修正歷經強力抗爭,終於完成初審,雖然暫時止息紛擾,但未來的審議過程勢必仍有一番苦戰。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此次修法過程,除了在野黨監督制衡、強力杯葛之外,扮演街頭抗爭主力者,乃是一群同質性高、抗爭手法類似、為數不多的抗議人士。其旗幟鮮明,洋溢激情,手段激進,卻缺乏嚴謹的論述與正當性訴求,以致從之、附和者漸少。 台灣經過二、三十年上下匯流的改革,成果非凡,體制造成的不公不義已大幅降低,每位國民立足點的平等,明載於憲法與民主制度之條文與慣例,因此,推翻體制的訴求已然失去了號召民眾的吸引力。近年來,由於台灣經濟呈現下滑趨勢,薪資所得倒退,而全球化的發展更打造出「世界是平的」之競爭平台,台灣企業備受新興市場追趕的壓力,部分民眾淪為職場魯蛇,抗爭訴求因此轉而以經濟為主,尤其涉及弱勢者的艱難處境,不論理性或感性的主張,皆可吸引國人的共鳴。例如反服貿的太陽花學運得到數十萬人的參與,更獲得絕大多數民眾的同情與支持,最後產生外溢效應,造成藍營在選舉上的全面翻船,而承接改革期待熱情的民進黨與新興力量則獲得壓倒性勝利,贏得全面執政的優勢。 換言之,政治訴求固然失去了號召力,但只要訴求得當,維護民眾權益,經濟性抗爭的力道同樣也可捲起千堆浪,衝破黑箱與陰暗,成為社會的進步力量。由此觀之,勞基法修法抗爭之所以無法引起社會迴響,參與街頭抗爭者並不多,尤其反對聲音主要在特定的網路中流傳,跟民調高達六成的支持率,形成強烈的反差。探究箇中緣故,並非經濟性訴求難以爭取到群眾的參與,而是其立論、主張、口號與抗爭手段,在在與國人的認知截然不同,以致形成少數人自拍式的抗爭活動,與整體社會的主流民意漸行漸遠。 其實,近年抗爭活動日趨寥落,主要是抗議訴求與實際世界脫節日甚,無法切中社會與產業生態,只活在教條構築的虛擬世界中。抗爭者長期脫離產業,不但對各行各業的作業型態日漸生疏,對於物聯網、人工智慧、自動化、大數據等新主流科技更是格格不入,因此意圖以一套僵化的法規套於其上,引導政府力量而非市場機制干預既有的產業秩序。殊不知,現代的產業活動講究彈性與效率,企業的決戰往往決勝於一瞬之間,唯快不破,一旦稍有遲疑,無法迅速回應,自然會被對手擊倒,遭到市場淘汰。而台灣早期的高度經濟發展,亦是取決於企業對全球市場快速反應的典型案例,可惜,近年的勞運卻反其道而行,常以保障勞工權益為名,鼓吹制訂牢牢綁住企業彈性的勞動法規。 勞團批判勞基法再修正是修惡、偏向資方,會把例外變成原則,將極端變成常態,如此說法完全禁不起檢視。坦言之,勞基法所以必須再翻修,乃是要給予特定行業與企業彈性,滿足其生產需求,而如此鬆綁更有層層的嚴苛把關。本質上,一則週休二日原則不變,大多數上班族在修法之後不會受到影響;再者,工時也不會延長,加班總時數也沒有放寬。同樣的,除了應用於特定行業,大多數勞工的慣性作息亦不致有所變動。而且,以勞團提出的極端案例,以現在勞檢無所不在的威力,只要提出檢舉或爆料,即足以讓惡老闆受到嚴懲。在四不變的原則下,何來修法將倒退三十年的說法? 從近年的抗爭看來,若主其事者無法提出有力論述及正當性訴求,只會在一些枝節上大做文章,例如功德院,那麼抗爭看似壯烈,實際對抗的是不存在的惡魔,將造成社會的對立。而抗爭手法看似具有巧思,卻偏離主題,徒然使嚴肅的抗爭淪為膚淺的文創表演。健全的民主社會需要理性、有力的監督制衡,街頭抗爭若未走偏,將是全民之福;不此之圖,社會失去了重要的制衡力量,將帶來全民皆輸的結局。
自由時報社論 2017-12-07
媒體不能當網路的應聲蟲

媒體不能當網路的應聲蟲

  網路科技的發展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型態,帶來無比的便利與快捷,然而,負面的衝擊也不可避免隨之而來。在現實世界裡因階級、貧富與權力位階的不同,分殊為既得利益族群與躲在暗處發出微弱聲音的弱勢者;但是,在網路的虛擬空間裡,人人都是平等的個體,都可以成為自媒體,以之發聲或者串聯動員,求取同溫層的慰藉,甚或蔚為抗爭風潮,對抗或改變了世界。這樣的發展對社會而言,好壞參半。 科技的進步既是好事,但同時也衍生嚴重的後遺症。網路賦予參與者寬廣的空間,以及強大的發聲力度,卻缺乏嚴謹的規範,以致這個無邊無際的虛擬世界仿如當年美國開拓大西部,沒有維持穩定與秩序,以及保障隱私與權益的執法者,呈現一種純粹實力對抗的叢林生態。事實印證,如此龐大卻無序的平台,容易產生透過有計畫的運作操縱,將片面與零星的聲音形塑成代表主流民意的假象。這類假象的製造者,若只是為了表達個人意見,倒也是多元民主的正常現象,然而,一旦別有所圖的集團或政治勢力掌控了網路世界的話語權,利用扭曲真相,斷章取義,串聯、強化特定聲音,形成輿論氛圍,攻擊對手,或影響政局及改變公共政策,意圖將國家帶往它所引導的方向,則其破壞力之大,將是難以想像,恐將造成多元民主的浩劫。這是吾人運用網路的便利優點之際,不能不嚴肅思考的課題。 網路是依附多元社會而生的科技產物,其操作與運用無涉道德與世俗的規範,因此運用得宜可造福人群,若運用不當,亦將危害、重創民主。由近年世局看來,爆發於北非的阿拉伯之春,即是被統治的弱勢族群透過社群網站串聯動員,有效凝聚了龐大的反對力量,將幾個原似鐵桶江山的老牌獨裁政權推翻。另外,近來一些名不見經傳,亦無財力的選舉素人也利用網路無遠弗屆的滲透力,喚起支持者的回應,得以在不對稱的賽局中脫穎而出。台灣白色力量的崛起,及其在選舉中展現的外溢效應,成為台灣政局翻轉的關鍵。但在正面效應之外,當野心政客或統治集團了解網路的強大威力之後,便會開啟種種的操控模式,建立一支龐大的網軍,針對特定事件或人物褒貶,箝制不同聲音,形成一言堂,意圖達到特定目的。如此一來,網路便淪為流氓政權與政客打壓異己、鞏固政權的工具。 網路世界的另一重大隱憂,乃是本應扮演第四權,挖掘真相、伸張公義的媒體,日益失去探討事件的專業能力與使命感,整天追逐網路爆料、臉書貼文,甚至在行車記錄器中找尋一些雞毛蒜皮的生活瑣事,當作大新聞一再播放或大篇幅報導,而嚴肅的議題或真相遂乏人聞問。其實,網路世界的酸文非常多,其慣用的手法則是斷章取義、移花接木,再貼上標籤,極力抹黑,讓被指責的對象百口莫辯。例如賴清德的「功德說」、徐重仁的「年輕人愛花錢」等,被批到臭頭,難以招架,彷彿犯下滔天大罪,但就整體的講話脈絡看來,體現的其實只是世代與觀察角度的不同,亦發自良善的初衷,即使有所爭議,也不致造成重大衝突與矛盾,但截取其中一句話,施予鋪天蓋地的文革式叫罵,就足以誤導外界觀瞻,事實真相便會被刻意掩蓋。 當前的網路充斥假新聞與假帳號,除了詐騙財物,更多是為了誤導輿論或政府決策,但是,判斷網軍或假帳號其實不難。試想,很多新聞事件發生之初,連專業的媒體都必須耗費時間多方求證才能找出答案,遑論即時發表評論;但號稱網路個體戶的自媒體卻常常能夠同步回應,迅速貼文流傳,進而主導了輿論的風向。這些網軍、假帳號是何方神聖或特定勢力?動機如何?有待查明。但肯定的是,絕非單純的個人所為。因此,媒體若不能堅守專業立場,只是隨著網路的評論、影音起舞,則是自我否定與墮落。在網路如馬路的年代,酒醉開車、飆車的人屢見不鮮,但媒體是社會良心,心中應有一把公義的尺,才不會偏離正軌,淪為社會的亂源。
自由時報社論 2017-12-04
「一個中國沒有實現的自己」

「一個中國沒有實現的自己」

  一度是「老外網紅」的德國人雷克,在中國因故遭禁造訪台灣後表示:「我看到了一個中國沒有實現的自己。」(取自雷克個人臉書) 一度是「老外網紅」的德國人雷克,在中國因故遭禁造訪台灣後表示:「我看到了一個中國沒有實現的自己。」他自言對中國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情,但那個國家最近越來越奇怪。這是一個西方人深入體驗中國的感慨。另一方面,西方主流媒體則以報導、專論烘托「中國贏了」、「強國崛起」、「醒來的巨人」,連中國都有人提醒不要掉入捧殺的陷阱。 其實,中國的掌權者,至今仍對中國崛起缺乏自信,總將自己急於秀肌肉之舉引起其他國家的預防性因應,視為反華勢力的先發制人。如此倒果為因,最典型的是南海,北京不理周邊國家的主權聲索,填海造陸、化礁為島、軍事進駐,從而引起美國為主國家以行動維護公海航行自由,而這樣的再平衡卻招致北京作賊喊捉賊的高調抨擊。對日本,對台灣,亦復如是。影響所及,從「重返亞洲」到「自由印太」,新一波的圍堵中國,竟成了北京惡夢的自我實現。至於,中國高層權力鬥爭,黨政軍商要人被自殺、被認罪時有所聞,不計代價維穩到清除低端人口,無不印證中國掌權者在內部也因缺乏自信而過度防衛。 以往有一種論述,民主台灣與專制中國是制度之爭。而兩岸關係與全球化發展,越來越凸顯其本質是征服者與被征服的較勁。台灣主權不屬於中國,這個事實與法理成了次要因素,主要因素轉為中國擁有經濟與軍事的優勢,它想隨自己的意志去定義歷史、想像未來,包括東海、台灣海峽、南海、西太平洋、印度洋等,都是帝國的最新想像空間。而這種新天朝觀,正對國際秩序帶來嚴厲挑戰。帝國心態,對外不講王道,對內只講霸道。以故,中國崛起,首先要付出代價的不是別人,而是中國人;首先要受害的國家不是別國,而是中國。於是,所謂的中國夢,如果是值得世人尊敬羨慕的願景,那個夢永遠無法在中國實現。會被實現的中國夢,只可能是一場惡夢,一如中國封建王朝不斷自噬的歷史規律。 中國掌權者對國家的終極藍圖為何,外人不得而知。但對於軍艦軍機繞台擾台,連日本也已高度警戒,中國則是一副為惡不怕人知,揚言沒有什麼鎖鏈能鎖住中國。在這方面,北京似乎又表現出另一種極端,那就是過度放縱自信,一如北韓的金氏政權。毛澤東時代,一窮二白,搞人海戰術;現在時來運轉,搞錢海戰術。而這種表面優勢,一旦經濟形勢逆轉,便可能快速歸零,不能當作不變的國力。就像中國的科技與貿易,與外界是相互倚賴關係,一旦投資退潮、貿易戰爭,中國的市場與工廠還有多大威力?中國強,其實是有制約因素的。 偏偏中國有一種冒進思想,認為別的不行,但至少可以吃定台灣。殊不知,台灣對於美國、日本戰略利益不可或缺,中國的武嚇到最後都還需自我節制,不是因為忌憚台灣的民主自由人權,而是美日相關國家的必然干預,這是利益與命運共同體關係的體現。一如台灣首度總統直選的台海危機,隨時會有國際力量提醒北京,中國夢的夢境邊緣最遠在哪裡。話說回來,國家是由人民組成的,國家來自人性,必須有足夠的內在合理性,才能夠國運昌隆,中國人也絕非天生的奴才。許多中國人已從小康走向富裕,但一黨專政隨時可能讓一切化為烏有。雷克遭禁之後,在中國「好像從未存在」,便是一例。對照世界文明已經進步到人權、動物權、環境權,勢必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體認到,中國夢不是統治集團壟斷利益的同義詞。 現代中國,從辛亥革命到國共內戰到今日的崛起,一直還沒有找到中國人心目中理想的國家。可怕的是,倒了一個黨國,又來了一個黨國,而且,新的黨國對政權的獨佔、對人民的專政,早已使這個國家失去正常的矯正機制。中國在全球化機遇下的繁榮,多數人享受到的往往是認分當黨國臣民的幸福,民運、維權、上訪等有礙和諧社會觀瞻之舉,隨時會受到雷霆萬鈞的國家暴力伺候。如今,世界正面臨一個這樣的中國:如果它繼續霸權崛起,對國際和平發展不利;如果它出現政治經濟混亂,對全球市場也有負面衝擊。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愛憎情結,刻劃出這個國家是何等的一個「難題」。
自由時報社論 2017-12-02
從「軟威權」到「硬專政」的中國質變

從「軟威權」到「硬專政」的中國質變

  遭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的我國公民李明哲,昨經中國中級人民法院判處五年有期徒刑,李明哲對中國媒體表示:「認罪,悔罪,不上訴,服從監獄管教」。李明哲事件不僅說明,台灣人民到中國的風險越來越高了,平行發生的還有北京對內專政的再加強。專政的再加強,不是只針對政治思想。北京當局近日以安全隱患為由,強行拆除上萬違建戶,在寒冬中驅逐數萬名「低端人口」︱︱低收入弱勢及外來打工族。有區委書記下令:行動「要來硬的!要出狠招!」「今天開始能拆就拆,不要等到明天去」。隨著北京清除「低端人口」,寧波也開展「大排查大整治」,將分租房屋列為檢查重點;廣州也宣布對分租房屋等進行整治。「清退低端人人有責」,儼然成了新的政治運動。 那些大城市裡的低收入、打工族,面對國家暴力幾乎沒有反抗能力,只能任人宰割。然而,只能任人宰割者,也不是只有這些弱勢族群。相對於台灣的李明哲、李凈瑜夫婦,中國也有一對落難夫婦:劉曉波與劉霞。「零八憲章」起草後,劉曉波在二○○八也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被捕,隔年遭判刑。這位二○一○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無法出席頒獎典禮,還被北京當局關押至死,最後連骨灰都不保;而他的遺孀,至今猶失去自由。劉曉波與劉霞,李明哲與李凈瑜,不同背景卻蒙受同樣的國家暴力,這就共同說明了當前中國的危險性。這種危險性,今天指向清除「低端人口」,明天又將指向什麼?高層權力鬥爭落幕了,鬥爭指向社會、經濟矛盾,似乎才要拉開序幕。 世人恐怕要及早看清楚,尤其是台灣的政府與人民,過去五年的中國已經發生了質變。這種質變,不是某些人所認為的,中國共產黨已經進化為「非共產黨」或「新共產黨」,而是從江澤民、胡錦濤以來的「軟威權」發展趨勢,扭回到毛澤東時代的「硬專政」。「軟威權」,並非政治改革所致,而是伴隨著經濟成長的權力者以權謀私,可觀的經濟利益弱化了政治紀律。隨之,「硬專政」,則以倡廉反腐打貪掩飾權力鬥爭,打破政治與經濟的集體領導(共享權力、分食利益)的慣例,走向個人獨裁、長期掌權。「硬專政」,對內將國家暴力使用到淋漓盡致,對外將普世價值用力踩在腳底。而且,憑恃著市場與工廠、軍事崛起、大國外交等,對全球的和平發展都投下變數。置身於「硬專政」周邊的台灣,李明哲事件堪稱一個縮影,如何對「硬專政」進退得宜、明哲保台,挑戰就在眼前。 在此之前,香港爭取雙普選,引爆雨傘革命,北京則回應以「全面管治香港」,反擊民主呼聲與國際關切,「硬專政」的幽靈自此盤據在香港上空。十九大之後,中國軍機軍艦繞台,進出宮古海峽、巴士海峽、台灣東部海域,成為對台衝突邊緣策略的新手法,也是阻絕美國救援的武力投射展示。所謂的「六個不允許」,配以一代一線、準國民待遇、招聘台灣教師、吸引台青就學就業,形成了對台灣加強壓制國家象徵、政府地位,同時統戰工商企業、民間社會的兩手操作。一直在等待善意回應的小英政府,不能在兩岸政策作為繼續被動退守,以免在窮台、去政府、外交封殺下被架空,傾向獨立的社會根基逐漸遭到掏空。 李明哲遭判刑後,有人指出這是對台灣釋出未來更多邪惡措施的警告訊號,救援團體則批評小英政府太軟弱。其實,我國籍詐欺嫌犯遭中國施壓他國,遣送中國審判,早已露出北京計畫性營造「實質管治台灣」的鋪陳。李明哲事件,小英政府實際上能做的有限,受到國內批評乃是意料中事,只不過,一年多來的善意換絕情,情何以堪?北京擺明了,要對兩岸「硬專政」,沒有一中沒得談。以故,善意不變,沒有籌碼,小英政府等於自綁手腳,徒招國人不滿。小英既有豐富的談判經驗,應可想像突圍之道在於創造籌碼,而非坐困愁城。李明哲事件如此,兩岸互動化被動為主動,何嘗不然!
自由時報社論 2017-11-29
積極處理高等教育的危機

積極處理高等教育的危機

  紛擾十多年的文化大學董事會內鬥,昨天又傳出董事長以校產遭掏空為由,控告執行董事背信,為私立大專院校紛爭再增添一例。文大董事會一案,發生在各界關注私立高校亂象和問題之際,校產通私產只是其中的一環,行政院上週四通過「私立大專院校轉型及退場條例草案」,尤凸顯高教危機已現,必須嚴肅看待、積極處理。 在我國一百五十七所大專院校中,私立高校不論學校數或學生數都居多數。不過,就辦學品質與績效而言,私校較諸公立或國立院校都瞠乎其後;這與美國的私校為高等教育名校主流,大異其趣。不僅如此,我國私校主要由於興辦者把學校當私產,以致問題叢生,紛爭不斷。 家族化最常見。知名私校連續三代掌握經營權者,所在多有;由此還衍生出校產通私產、董事會不當干預校務、董事不當支薪、採購營繕圖利特定關係人等利害衝突問題。主其事者既把學校當私產,巧立名目違規收費、詐領學雜費補助、資金調度及財務帳目不清等現象經常可見。私立高校雖不無正派經營的辦學者,但淪為「學店」的不當或違法行徑,更常令社會痛心、學子受害。在此不甚理想的現況,不僅較小型的技職院校狀況頻傳,知名的私校也不能免於弊案紛爭。 除了辦學經營的亂象叢生,私立高校還面臨更嚴厲的挑戰,亦即少子化所帶來的衝擊,不但其負面效應明顯,且已釀成危機。少子化絕非短期間形成,但教育政策規劃當年卻輕忽少子化要素,在青少年人口欲增不易的情況,反而大量擴充高等教育。教育是百年大計,短視的教育政策導致如今的困境,大專院校缺額現今已六.三萬,其中私校達五.三萬。 高等教育供過於求的狀況極其明顯,既造成重量勝於重質,技職教育機構大量升格,學用落差卻反而擴大;學歷貶值、大學生滿街走、流浪博士劇增,是其必然結果。另一方面,高校招生搶破頭,出現以「人頭學生」虛飾註冊率、土木系搶招餐旅科學生等怪誕現象。少子化對高教的衝擊有其普遍性,私校因過度擴張而導致的困境及亂象卻更顯著。 在高教供需失衡的情況,有些學校尋求向外招生,這原不失為應變的好辦法,但今春出現世新大學與中國方面私簽「一中承諾書」事件,凸顯了國際化不足的大專院校,為搶學生而把中國化當國際化,不惜屈從中國政治需索的自我作踐。相形之下,教育部近日提出新措施,打算經由技職學校與海外台商合作,鼓勵技職院校招收新南向國家的學位生,或培育新住民第二代半工半讀上大學,寒暑假在台灣實習,學成到新南向國家台商企業當幹部。如能務實推進,不失為緩解技職及高等教育失衡的對策之一。 然而,高教供過於求的問題來得又快又猛,行政院通過的私校轉型及退場機制顯有必要。必須強調,少子化效應衝擊對象不分公私立高校,公立院校即或較無退場的迫切問題,但整併調整的挑戰也不能免,且其間的難度同樣不能輕忽,須有適當的規劃、配套及溝通,方足以成事。私校無疑衝擊更迫切、問題更複雜、困難及阻力也更大,行政院從私校著手,須有改革的意志與決心,才可能達標。 去年六月送進立法院審議的私立學校法修正案,就是前車之鑑。修法旨在透過增設公益董事、補強公益監察人、限制董事長及董事任期、釐清董監之間關係,以避免家族化。但修正案至今尚未進入二讀,通過仍遙遙無期。這一案例顯示,私校牽扯利益甚大,應為全民利益把關的立委,很容易淪為「利委」。 強化監督私校已非易事,要其轉型、退場,牽涉利益更大。然而,私校問題絕難逃避,這是為過去教育政策輕忽少子化及管理失當在收拾爛攤子,失敗的後患無窮,教育部、行政院與執政團隊既為教育、也為台灣整體,都只有把變革做成功這一結果。
自由時報社論 2017-11-28
誠信正直 讓台灣再度發光發亮

誠信正直 讓台灣再度發光發亮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最近獲頒企業永續終身成就獎,他在領獎演說中提到台積電的企業社會責任,是讓社會更好,而台積電的經營理念與價值,最重要的是「堅持誠信正直」,執行業務時的法則,第一就是說真話,第二是不誇張、不作秀,第三不輕易承諾,一旦承諾就全力以赴;在公司內部,絕不容許貪污、有派系或小圈圈產生,也不容許「公司政治」(Company Politics,類似中國帝制時期的宮廷內鬥)形成。這些台積電的企業文化,值得民眾深思、學習,共同打造一個積極正向的社會。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最近獲頒企業永續終身成就獎。(資料照,彭博) 國家社會想要進步,需要標竿企業與人物做為一般民眾奮鬥打拚的指引。在台灣,這樣的標竿企業非台積電莫屬,標竿人物則領航台積電三十年的董事長張忠謀亦是不二人選。台積電創立三十年,已成為半導體巨擘,在全球晶圓代工產業屹立不搖,去年營收接近三百億美元,三十年來成長一千倍,製程技術也進步一千倍,原始股東持股至今估計可賺兩百多倍。而台積電產值佔台灣GDP(國內生產毛額)的四.一%,若把供應鏈計入,共創造十九萬個工作機會。此種非凡成就,得到國際產業界的肯定,因此全球產業重量級人物紛紛前來台灣出席台積電三十週年慶,蔚為台灣近年一大盛況。 難能可貴的是,台積電處於競爭激烈的半導體市場,不但在專業與競爭力領先,創造頗豐厚的獲利,更把社會責任奉為圭臬,積極參與公益與慈善活動,努力要讓台灣變得更好。尤其,誠信正直的企業核心精神,在今日的台灣更彌足珍貴。當前的台灣社會充滿負面能量,很多人看輕自己也看輕國家社會,把台灣看得一文不值,不懂欣賞台灣的美麗與優點,因此任何事件發生,直接反應就是批判,以正義使者自居,卻忘了檢討自己。尤有甚者,人人皆可侃侃而談,先罵再說,未審先判,仿若查察犯罪的檢調人員或無所不通的全能專家,將媒體或網路當成異端裁判所,鋪天蓋地進行道德刑求,故而打壞人、打弊案的戲碼無日無夜上演,好像八點檔實境秀,滿足了群眾公審的私慾。 其實,批判若有專業與真相做基礎,也不是壞事;然而,目前台灣的氛圍是網民、酸民、鄉民至上,凡事不求甚解,從不管整體文義脈絡,便斷章取義,抓住一、兩句失言,就無限上綱,大發議論,輕率將別人貼上「說幹話」、「慣老闆」標籤,缺乏理性討論,只見情緒對決,造成問題討論的失焦。更且,形成惡性循環的生態︰罵完這件事情,再找另一事件來罵,臭酸之氣瀰漫台灣,永不止歇。 台積電的成就,證明台灣人的智慧與打拚精神可以打造出世界第一流的企業,而在全球產業先驅蘋果與電動車特斯拉的供應鏈中,台灣亦扮演了極重要角色。再者,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的支柱,裡面更處處有亮點,隱藏很多全球產業供應鏈的隱形冠軍。而半導體從IC設計、晶圓製造、代工、封裝測試,台灣都是全球重鎮,是別人眼中的無價之寶,以致它們成了競爭對手,尤其是中國挖角、購併、策略聯盟的獵物。儘管如此,在負面思考、不肯腳踏實地的人眼中,台灣經濟與產業似乎已走到末日,台灣勞工只剩低薪與苦勞,只有不斷抗爭與叫罵,才能翻身。殊不知,無原則的抗爭與情緒發洩,只會觸動負面循環,反而永遠無法超脫困境。 台灣並不完美,這些年經濟尤其陷入低潮,但多數台灣人依舊擁有良善的情操與正向精神,只要擺脫失敗主義的悲觀思維,努力打拚,便有出頭天的希望。那些對台灣或自己失去信心的人,且聽聽張忠謀先生諄諄溫厚的話語,永遠保有正向樂觀的心,積極工作,參與公益,如此不但可以使自己發光發亮,更可再度擦亮台灣。
自由時報社論 2017-11-27
力抗中國武力與經濟的軟硬兼攻

力抗中國武力與經濟的軟硬兼攻

中共十九大結束後,中國軍機似乎又有迫近台灣的新模式。國防部長馮世寬研判,中國準備做一個非常實際的攻擊航線到西太平洋。圖為十一月二十二日中國IL-78加油機與蘇愷-30戰鬥機穿越巴士海峽。(國防部提供) 中國各型軍機多架,近來多次繞行巴士海峽、宮古海峽、西太平洋,從事跨島鏈遠海長航訓練。中共十九大結束後,中國軍機似乎又有迫近台灣的新模式。國防部長馮世寬研判,中國準備做一個非常實際的攻擊航線到西太平洋。反觀,獵雷艦案,蔡總統下令「儘速懲處、坦蕩調查、明快處理合約」後,國防部公布首波名單,包括十二名將領、十一名校級軍官,被記申誡二次至二小過不等懲處,且不排除再提新一波懲處。中國武力威脅徒增,國艦國造卻橫生枝節,對國家安全當非福音。 而梵蒂岡宣布與中國進行「藝術外交」之際,卻傳出北京下達梵蒂岡、帛琉限遊令的消息。胡蘿蔔與大棒子相互為用,威脅利誘我邦交國,堪稱巴拿馬事件的後續。另,有澳大利亞議員證實,幾年前台澳進行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因為中國施壓而停擺。顯然,中國不僅一再使用其惡勢力,對台灣進行全面性的外交戰,且企圖窒息台灣的國際經貿空間。如此經濟窮台,其目的無非是,迫使小英政府延續馬政府的經濟鎖入中國路線,也就是以經逼統。 在經濟窮台的另一方面,從三中一青、藍八縣市、一代一線,到招聘台灣教師、吸引天然獨世代赴中就業,又是以實質利益統戰磁吸的操作。北京應當已經越來越清楚了,「政治統派」抵擋不了台灣民主潮流的沖刷,於是另闢蹊徑改而培植「經濟統派」,一如過去三十年來卵翼紅頂商人。未來,在中國有實質利益掛勾的「經濟統派」,不但對民主進一步深化有免疫力,甚至還可以回過頭來扭曲民主運作。中國把經濟的軟武器當作硬武器來用,這是台灣的新課題。 經濟窮台,利益磁吸,其兩手運用的成效,端看台灣經濟表現是否予人可乘之機。當前的台灣,彷彿外患已經侵門踏戶了,大家還在爭辯中餐要點什麼菜。賴院長上任後,正面處理一例一休爭議、五缺,而朝野之間、企業與工運勞團,仍為修法「左右」為難、爭論不休。社會上多數支持的彈性,無法在國會獲得共識迅速完成,反而演出「左右」對抗、少數衝撞的戲碼,這對台灣改善投資環境、經濟振衰起敝是正是負,不問可知。 同樣地,台海軍力平衡早已向中國傾斜,美國方面不斷表達憂慮、提出警示。但國軍的軍紀、軍魂、軍力,每當發生軍中負面案例時,總是喚醒國人暗黑的聯想。而軍官、士官、兵源皆面臨人力短缺的三缺現象,朝野卻不願嚴肅面對問題的根源,遑論幾告失敗的募兵制存廢。尤有甚者,少將共諜出獄仍爽領七萬五月退俸,阿帕契飛官休職處分屆滿申請退伍卻無法可罰,體制漏洞遲未修補,簡直是忠誠的負面示範。儘管馮部長極力維護國軍陣腳,但三軍統帥緊抓強軍任務責無旁貸。唯有建軍備戰、戰力整合的積極領導作為,以及面對威脅永不屈服的意志,才能有利於號召國軍與全民,力抗中國武力與經濟的軟硬兼施,為永續經營台灣共同體而奮戰。 國家大政,有緩急輕重,更有重中之重。當前台灣的最大變數來自對岸,而挑戰最大的是國防與經濟。國防挑戰,因應是強軍,主角是三軍統帥。經濟挑戰,因應是振興產業、吸引投資,主角是行政院長。在可能延續相當一段時期的「現狀」下,國防實力、經濟活力,如同台灣突破困境重新起飛的雙翼,缺一不可。而這雙翼,能否順利拉升、行穩致遠,必須升力大於阻力,這有賴朝野、軍民、勞資的協作,這也是蔡賴體制支持度能否同步上揚的關鍵。萬一內外阻力大於升力,重新起飛力不從心,那麼台灣前景就大勢不妙了。 國防休兵,經濟去自主化,台灣軍經硬實力為之耗弱,乃是馬政府留給小英政府的難題。解決當前各種危疑,最後要靠總統高度的領導力,以改革效率、有感政績來迎向、克服社會矛盾。急驚風的燃眉改革,如果迷信慢郎中的社會對話,解決不了原有的問題便罷,鼓舞反向能量集結反撲更糟糕,此乃領導統御大忌。尢其是,敵意來自對岸,還將希望寄託於外患的善意,形同坐以待斃。那不僅是損己自耗的枯等,更將導致政、軍、經、民相互之間失去命運共同感,讓侵略者更有機會各個擊破、入島蠶食。
自由時報社論 2017-11-24
台灣經濟的兩帖處方︰鬆綁與創新

台灣經濟的兩帖處方︰鬆綁與創新

  台灣經濟陷入低潮,今年似有脫離谷底、反轉回升的跡象,研究單位評估今年經濟成長率可達二.五%,表現亮眼,令人欣慰。然而,今年的成長動能大多來自蘋果手機熱銷與全球貿易增長的激勵,亦即外部需求的強勁拉抬,內部需求依然疲弱,因此多數民眾對經濟復甦顯得無感,低薪與所得停滯依舊是普遍現象,必須徹底根治翻轉,台灣經濟始有奮起的希望。 台灣經濟再起的前提,乃是產業結構順利轉型,以及扶植新創產業迎戰全球勁敵,若只依賴原有低毛率的產業,將會被殘酷的市場淘汰。未來全球的主流新興產業,目前看來趨勢為︰人工智慧、自動化、綠能、電動車、自駕車、大數據、生技、電商、社群網站等。小英政府揭櫫的「五+二產業」,大抵抓住正確方向,但是如何落實,重點在鬆綁與創新,也就是打破舊有成規、制度與法令的束縛,既鬆綁除弊甚於興利的偏執,更鼓勵企業勇於創新,充分發揮研發的能量,方可建立新產業的聚落,擁有先進的科技與競爭力。 其實,創新與鬆綁是一體兩面,產業意圖創新,就必須擁有實驗與容忍犯錯的空間,若是法規制度依舊墨守成規,無法容納新的做法與構想,創新必然遭到扼殺。然而,台灣本身的法令制度一向重視穩定,抗拒變遷,堪稱超穩定結構,缺乏新生事務萌生的土壤;尤其,一旦舊法不能適應新形勢,甚至成為進步的絆腳石,若要推動改革,常常也是瞻前顧後、步履蹣跚,無法邁開腳步,大膽向前行。其中的兩大癥結是︰圖利與反商情結作祟。圖利的緊箍咒,讓一些土地開發案、BOT、公共工程標案、產業獎勵與官方資源挹注,在在綁手綁腳,無法吸引廠商投資,導致國內公共建設的延宕落後。同樣的,指控偏袒資方的反商情結瀰漫,亦使得政黨憂心被抹黑,投鼠忌器,導致法案無法鬆綁,反而設定了嚴苛的規定。這些是台灣經濟向上提升的重大路障。 易言之,無法鬆綁,給予產業彈性,就缺乏創新。偏偏台灣充斥以圖利與偏袒資方之名反對鬆綁的濃厚氛圍,現在審議中的勞基法再修正,就是最典型的案例。勞基法上波修法,在民粹壓力下加入一例一休、七休一等嚴苛條文,不管百工百業的不同工作型態,一體適用所有產業。結果,一例一休等條文既無法適用於生產線之外的服務業,更阻礙了二十一世紀新創產業的發展,因此在施行並引起反彈之後,再修正乃是不得不然的舉措。遺憾的是,部分政治人物明知勞基法朝鬆綁方向修法,實為正確的做法,卻依然以選票做為考量,或批再修正將使台灣倒退三十年,或進行議事抗爭,大作政治秀,強力阻擾台灣產業的鬆綁與創新。 其實,當前勞基法已不適用於產業發展,二十一世紀更是數位產業與網路當道的年代,人工智慧、大數據、自駕車與自動化生產等漸趨成熟,台灣還在討論如何用一部以舊工廠法為本的勞基法來規範所有勞工,簡直是荒謬離譜,不知今夕是何夕!如果美國制定了一部美稱保障勞工權益的台版勞基法,壓縮了創新與彈性,則當前引領全球科技產業風騷的矽谷與美國科技五巨頭「FAAMG」—臉書(Facebook)、蘋果(Apple)、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和Google,能否還有今日的盛況?令人存疑。 其實,勞基法如何修正只是小節,掌握彈性、鬆綁的精神,才是推動進步的要義。這次修法根本不是為了壓榨或剝削勞工權益,只是要給予產業更大的彈性與鬆綁,方便其生產作業,強化競爭力,也獲得六成民意的支持,合法性與正當性無庸置疑。可嘆的是,部分政治人物、勞運份子與學者或囿於意識形態,或意圖拉攏特定選票,仍然不斷作秀,進行無謂的抗爭,看似悲壯,實質上卻成為阻擋台灣進步的攔路虎而不自知。
自由時報社論 2017-11-23
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

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

  中共機關報「求是」稱:「中國才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這樣的一個命題,很多人聽起來都覺得非常刺耳。不過,此話在中國被堂堂皇皇講出來,也不能簡簡單單地當笑話看,相反地,大家不妨透過此一現象深入解讀,到底世界範圍內的民主發生了什麼變化,以至於一個建國以來便打壓民主不遺餘力的政權,竟然在此時此刻出現「中國才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的「中國強話語」? 首先,此一「中國強話語」出現在川普訪中之後。習近平在紫禁城待客,至少表面上是賓主盡歡,川普甚至還讚美東道主是個「令人尊敬且強而有力的人民代表」。事實上,這位東道主才折磨死一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而且對民運、維權毫不手軟,甚乃對周邊國家不斷秀肌肉。儘管如此,民主老大哥卻對專制老大哥推崇備至,連外孫女也成為討好天朝的表演者。國際體制,過去西方國家所主導,講的是民主自由人權;如今中國經濟崛起,主題變成市場與工廠。西方的民主國家,面對東方的開發獨裁國家,已少有領導人願意為抽象的普世價值,犧牲本國的具體經濟利益。於是,中國有市場與工廠,西方國家的領導人也就紛紛從政治人轉型成生意人了。政治人加上生意人的複合角色,川普與習近平的交往模式開創了東西國家的互動新模式,豈偶然哉? 事實上,這位東道主(習近平)才折磨死一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而且對民運、維權毫不手軟,甚乃對周邊國家不斷秀肌肉。(美聯社)   問題的濫觴,其實不在川普,也不在現任的西方領導人,而是全球化的跨世紀轉變。鄧小平啟動的經濟改革,恰好銜接西方國家的全球化浪潮,原本西方對中國的盤算放在,打開竹幕的市場與工廠,進而促使和平演變,最後以資本主義的勝利作為劇終,一如蘇東波共產政權垮台。但這樣的盤算,很快就證明是西方的誤判。一九八九,天安門屠殺,西方對中國的經濟制裁,在爾虞我詐之下其實是光說不練。蘇東波,西方國家看到勝利的捷報;然而,當時中國的「有識之士」便決定不能步其後塵。這批人主要是當年的太子黨,也就是中共革命元老的政軍經二代。而習近平,正好是這樣的政軍經二代,豈偶然哉? 全球化行進至今,已出現不以設計者的意志為轉移的景觀,那就是,跨國企業變成沒有邊界的國家,他們可以跟民主的、專制的、野蠻的政府密切合作,獲得最大的商業擴張,從而回過頭來影響本國的政策。於是,本國的民主自由人權,無助於企業對外開拓,他們卻有辦法阻止本國政府干涉他國政治迫害。以故,新興國家的經濟無法拉動民主,例如中國經濟快速崛起,民主自由人權卻進入史無前例的黑暗期。北京,成為做生意的空間,而不是談普世價值的場域。習近平,所到之處不會受到干涉內政的尷尬,反而處處受到經貿與商業合作的探尋。市場、工廠、特許,取代了民主、自由、人權。這就是「中國強話語」的背景,不是嗎? 不論好惡,這是一個新的世界變局。半個世紀以來,台灣在西方國家的普世價值要求下,逐步走向今天的民主自由人權國度。令人遺憾的是,當台灣人民以融入普世價值為榮之際,先進國家卻已琵琶別抱中國的市場與工廠,連台灣的商界也有人宣稱民主不能當飯吃。也許,這是西方金融資本主義的自我反噬,經濟與金融危機層出不窮,貪婪資本主義搞得勞民傷財,從而賦予中國這種極大規模的開發獨裁新的價值。「中國才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Money talks。 而這,為台灣帶來了新挑戰。台灣要維護主權獨立現狀,要維護民主自由人權,要經濟成長與國際經貿,全球化也不可完全沒有中國這塊拼圖,這些內涵互相衝突的價值與行動,造成了近年來台灣的民主躁動,離中國太近也不安,離中國太遠也不利。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灣的民主會產生什麼實踐動態?台灣對外簽署貿易協定,頻遭中國從中作梗,自由市場原則走樣,所謂的窮台政策不可忽視;而本土政權執政,台灣人認同反顯衰退,赴中就業則成統戰重點。歷史走到這一步,嚴厲考驗似乎才要開始;時代正在考驗台灣的執政者,台灣的執政者能創造新的時代嗎?
自由時報社論 2017-11-22
改革技職教育刻不容緩

改革技職教育刻不容緩

  台灣當前的經濟困境中,產業缺工問題相當嚴重,但年輕族群失業率卻同時偏高,這一奇特現象亟須謀求突破之道。面對就業市場供需嚴重失衡的現狀,行政院長賴清德已就產業缺工、缺才問題提出對策;產學界近日也積極獻策,由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主辦的研討會,建議高職及科技大學合作建構「七年一貫人力培植計畫」,並提升技職師資技術及學生實作能力,以改革現有技職教育,且紓解產業缺人問題。 技職教育曾是台灣創造經濟奇蹟的重要元素,當年工業、商業、水產等職業教育,吸引並造就不少人才。在台灣經濟脫離困苦邁向繁榮的過程,從基層到管理,不論就業或創業,都有技職畢業生勤勉實幹,反映技職教育既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實力和競爭力的展現。當年的台北工專等技職學生,不僅畢業即具就業力,也普為產業界所重視。 不過,有如一般教育體制,技職教育在經過多年數量過度擴充之後,出現供需失調及學用落差的嚴重問題。一如國人所見,由於「唯有讀書高」的重文憑或學歷的價值文化,技職教育最基礎的實作能力反受輕忽。技職教育的本質是學以致用,培養有一技之長的學子,且經苦幹實幹,終身學習成長,最終甚至成就工藝技師或職場達人。但在文憑主義的大環境,技職教育走向學術化,且延伸及於高等教育。 於是,高職畢業被等同於學歷不高,吸引不了「好學生」;如今高職生以升大學為尚,實作能力普遍衰退,高職教育因向高等教育過度傾斜而空洞化。另一方面,技職專校大量升格為科技大學,但教師的實務經驗能力未必升級,濫竽充數的「學院派」常被在職學生考倒;重理論、輕實務,學用落差大,「科大育才無效化」是必然結果。 少子化導致問題更嚴重。台灣的婦女生育率和人口出生率近年都居全球最末段,少子化現象絕非短期間形成,但教育政策規劃當年並未把少子化及其效應列入考量,在青少人口增加減緩之時,高等教育反而大量擴充。教育是百年大計,短視的教育政策卻造成如今的困境。從國小到大學,少子化所導致的學生人數下降已現,招生不足、減班廢系、科系整併、學校合併、停辦廢校、教師失業都是現在進行式。 技職教育同樣難逃少子化衝擊,科技大學為搶學生的誇張表現尤其明顯。由於技專校院的科系招生按規定可自行選擇三個類群考生,列為生源對象,許多科系為搶學生,不問學生所學背景,進行跨領域廣為招徠。於是,土木系及法律系出現搶招餐旅科學生,表演藝術系竟可招資電科學子,完全無視學生背景及程度差異如此明顯,也不顧其所必有的學習和教學困難。 這種偏差現狀所實行的技職教育,對學生、產業及整體經濟社會都沒好處。從整體技術水準看,我國在國際技能競賽曾有耀眼的成績,如今已不復當年風光。同時,在台灣產業亟待升級之際,供需失調、學用落差的技職教育體系也無以跟產業需求接軌。技職畢業生在與實務脫節的情況下,也常高不成低不就,不論薪資或專長,都難如意。 所幸在經歷困境之後,市場機能似正逐漸發生調節力量。在各方關注技職教育之際,本月初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的民調顯示,有七成五受訪者認為,就讀技職學校有前途;但也有四成二民眾指高職現今八成以上升學率,會影響高職畢業生動手實作能力。認為「技職學校有前途」、重視「實作能力」也許目前只是觀念的轉變,要化為有效推動技職教育的變革力量,仍待後續的實際具體作為。 從本質說,技職教育攸關學生就業前景,也影響整體經濟社會發展。不做好技職教育,台灣經濟就難有美好的明天。台灣需要技職教育通盤改革,不只是教育部枝節的調整,經濟部、國發會及行政院都應積極參與,台灣的這一改革只能成功、不容失敗。
自由時報社論 2017-11-21
「國語」神聖不可侵犯?

「國語」神聖不可侵犯?

藍委不准客委會主委李永得用客語報告,此一插曲引來一陣沙文主義的批評聲浪。(資料照) 日前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審查客委會預算案,李永得主委在報告前請示召委賴瑞隆是否能用客家話報告,雖然獲得召委同意,卻遭林德福委員反對。林德福認為,委員會內只有立委有翻譯機,希望李永得能用「國語」報告,李永得最後也用「國語」報告。結果,此一插曲引來一陣沙文主義的批評聲浪。更值得注意的是,客家、福佬、「國語」到底是誰沙文誰,也出現一些情緒爭辯,令人遺憾。   多元族群和語言的台灣,每個族群都有母語權,族群之間則應母語平權。但長期以來,國民黨執政嚴厲打壓母語,讓台灣的福佬、客家、原住民都面臨母語流失危機。而且,危機比起日本殖民時代還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原因,一是國民黨政權的優越感,總以為他們從中國帶來的語言,比台灣的各種語言都高級,在教育上也是獨尊中國語言文學,漠視台灣語言文學,甚至以往在學校講母語,都要受到羞辱式的處罰。二是,兩蔣為了爭中國正統(中國代表權),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將文言文為標誌的中國古代語言文學奉為桂冠;相形之下,更不把台灣的本土語文看在眼裡,所謂的「台灣國語」且淪為口操「標準國語」者的笑料。至今仍主張課綱文言文高比例者,堪稱這種心態的活化石。   民主化,國家正常化,母語復原也在轉型正義的範圍。福佬、客家、原住民,在台灣的歷史不同期,也曾有過族群矛盾,但並非以政治力互相壓迫,雖然社會競爭導致一種無形的內在壓力。而這種歷史上的芥蒂,也早就被國民黨政權更粗暴的語言政策弭平了。今天,福佬、客家、原住民的母語危機,幾乎只有程度之差的問題。大家應該認清,罪魁禍首是外來政權以「國語」自我封神,至今仍以「國語」盛氣凌人者則是其殘餘附隨。從阿扁到小英,各種「語言平等」的立法努力,總是被那些人抨擊為「去國語化」。言下之意,「國語」神聖不可侵犯。我們寧可相信,這樣的活化石在國民黨也僅是少數,而不代表多數國民黨人的共通價值,否則國民黨內的福佬、客家、原住民情何以堪?   一九四九前後,「國語族群」播遷台灣,但有些人六十多年來拒絕融入台灣,一如馬英九吃台灣米、喝台灣水,而其朝思暮想卻是將較早到台灣的族群「語言同化」進而「中國化」。所謂的兩岸同文同種,正是打造這種民族主義中國夢的基礎,所以他們要繼續獨尊「國語」的崇高地位,繼續以文言文的之乎也者從事「精神征服」、「文化殖民」。他們是講「國語」的,我們是講「方言」的,中央、地方與中心、邊陲的關係於是牢不可破。在這種不易察覺的政治洗腦下,如果越來越多台灣人民本能直覺國語、文言文、炎黃子孫等中國概念高台灣一等,則台灣人民的獨立意志就會越來越薄弱,最後對「中國正統政權」統治台灣失去抵抗意志。   福佬、客家、原住民的語言之美,從日本殖民到兩蔣政權,長期遭到「國語化」的霸凌,族群內甚至家庭內的文化傳承,也產生一種「國語」屏障,古早的傳說、歌謠、諺語、神話、特殊詞彙等逐漸消聲,各個族群的主體文化也因此碎裂而崩壞。今天,蔑視「日本皇民」的人,其實也只是想把台灣人民改造成「中國皇民」而已。母語,乃是人權的核心部位。也因此,民主化的台灣,「還我母語」成為各族群共同的心聲、重拾主體尊嚴的起點。照理說,國民黨應該以贖罪的心情,致力於撫平族群傷痕,當作自己重新出發的一步。此所以,在這樣的時空脈絡下,類似林德福的時空錯置之舉,不僅是在客家族群的傷口抹鹽巴,也是在台灣所有族群的傷口抹鹽巴。而這也凸顯出立法保障國內語言平等的急迫性,小英政府推動「國家語言發展法」要再加把勁。
自由時報社論 2017-11-18
黨黨有本難念的經

黨黨有本難念的經

  據報導,前總統陳水扁友人透露,阿扁分析嘉義市、彰化縣、宜蘭縣、澎湖縣是明年選舉的重災區,如果小英政府執政成績沒有起色,台中市、雲林縣、新竹市也岌岌可危。此一劇本,堪稱民進黨最糟的情況,但選舉是互相牽動的,除了看民進黨本身外,也要看國民黨、柯文哲、時代力量所構成的交互作用,並非單一因素所能決定。民進黨方面則認為,阿扁已無國安團隊、黨務系統的資訊,算不上準確。不過,阿扁的推背圖至少點出了國、民兩黨的版圖還是有可能逆轉,符合一年多來社會上普遍的見解。 二○一四,馬英九政權已露出雪崩式敗象,在公民力量廣泛崛起的力學作用下,民進黨取得史無前例的地方選舉佳績,奠定二○一六總統勝選、國會過半的基礎。但事實上,許多選區的藍綠對比並未完全改觀,國民黨仍有一定的組織力量。二○一八,民進黨執政兩年,有些政策與作為的反作用力,以及某些政策忽左忽右,導致長期的盟友也不以為然,加減很難說。更何況,有些選舉提名、人事安插引發內部矛盾,「我在民進黨三十多年,類似派系鬥爭我看多了」,陳金德的一席話道盡該黨眉角。於是,拚經濟的,扯後腿的,形成怎樣的社會觀感,二○一八能否維持二○一四的顛峰狀態,且看明年分解。 民進黨完全執政,各方卡位、搶資源,這是權力的邏輯。如果效法國民黨沉迷於利益競逐,就業、所得、晚婚、少子、詐騙、酒駕等民生議題,也無法提出比前朝更有感的對策,勢將減損選民對新人新氣象的期待。而小英政府的年金改革、轉型正義,明顯獲得主流民意的支持,可惜有些應該快刀斬亂麻之處,卻留下慢郎中的後遺症,尤其是軍公教年金改革,徒供反改革者抗爭舞台,形同拿石頭砸自己的腳。而一例一休本應以簡駁繁的,搞到治絲益棼,令人惋惜。至於最近的宜蘭違規農舍,官派縣長推翻民選縣長決策,遭質疑棄守綠色的宜蘭價值;獵雷艦案,共犯集團搞烏賊戰術不斷攪拌渾水,錄音爆料導致高雄市海洋局長請辭獲准。凡此,只能說民進黨要自我警惕。 小英政府度過低迷的一年半,在賴清德出任行政院長後,終於民調訊號止跌。賴院長實事求是作風,正面對決軍公教調薪、一例一休、五缺等,帶動政府效能相對提高,以前不動如山的部會逐漸動了起來。假使小英政府起手式有此氣象,那麼阿扁對二○一八的預測必定改觀,同時也會刺激吳敦義提高戰鬥高度,不好意思拿柯建銘往生三十年的叔叔傳真做文章。另外一個外部因素是中國,習近平的對台策略不論如何軟硬兼施,但二○一八、二○二○兩場選舉不會為小英政府加分,幾乎是可以鐵斷的常識。可惜了一副好牌,今天小英政府備受批評,幾乎可以說是自己的傑作。只不過,往昔國民黨的失敗就是民進黨的成功,未來假使民進黨失敗了還會是國民黨的成功嗎?時代在變,那也未必。總之,黨黨有本難念的經。 國民黨,顯然尚未從慘敗的重度昏迷中甦醒,從對中政策、捍衛黨產到提名人選,仍沒有給人耳目一新之感。九二共識,民之所厭,吳敦義偏偏敝帚自珍,光是這個包袱就很難站起來了。做為在野黨,提名思維還是執政時的九品中正,何能讓有戰鬥力者放手一搏、開疆拓土?台北市,點名來點名去,離不開幾個權貴關係人,簡直是未戰先敗的徵兆。需知,馬英九、郝龍斌,乃是拜黨國餘蔭之賜,尤其是黨產的加持,以及公民力量尚未崛起。如今山河變色,民智大開,繼續迷信權貴關係人,不如讓草莽英雄出來拚一場。當前,主流民意是支持改革進步的,國民黨必須展現比民進黨更改革進步的銳志,將政治光譜從「統藍」扭向「台藍」,才有機會東山再起。吳敦義是選舉老手,不會不懂這個道理吧!
自由時報社論 2017-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