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社論相關文章

一紙名為「和平協議」的降書

一紙名為「和平協議」的降書

藍營倒果為因,不去譴責中國為侵略者,竟然把具有正當性的保家衛國義舉,貼上好戰的標籤,企圖販售所謂和平協議的假貨。(資料照) 台灣的政治天空最近瀰漫一股狂熱的親中氛圍,兩岸和平協議的拋出,加上一些台灣好戰、中國愛好和平等似是而非的言論,似乎在合理化中國對台灣的粗暴打壓,不僅降低國人的危機意識,更造成國際社會的誤解,將使得台灣面對中國威脅的情勢日趨險峻。此股親中熱潮湧現,動機絕不單純,顯然意圖造成台灣在中國武力犯台時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對台灣而言,這是威脅民主與生存的一大警訊。 活化民主的最主要機制乃是定期改選。選民透過定期選舉考核現任執政者,若是政績令人滿意,則以選票賦予連任的合法性與正當性;相對的,若是對執政者的政策、績效,或道德操守有所質疑,亦可用選票淘汰之,另擇心目中的理想人選與政黨。如此可以避免執政者的墮落與貪戀權位,可說是政治生態的良性循環。此外,民主選舉亦可凝聚團結意識,強化對主權的認同,形成生命共同體。然而,對於外有強權覬覦,內有呼應敵人的危機社會台灣,部分持有不同意見者,其立場與動機顯然並非站在台灣的整體利益設想,而是發乎一種中華民族的懷想。由是可知,台灣的民主選舉,既是為了解決認同台灣者的人民內部矛盾,但亦凸顯不同國家認同之爭的敵我矛盾,因此若是親中政黨執政,台灣可能被迫毀棄民主自由,投向專制中國的虎口。台灣二十多年的民主改革看似成果可觀,其實有其極為脆弱的一面,九合一選舉便將此種敵我矛盾的本質充分凸顯。故而,藍營勝選之後,親中氛圍更加瀰漫,無論政治或經貿層面,種種討好中國的言論,紛紛出籠,蔚為流行。其中投降式的主張更受到特定媒體政客操作,意欲壓倒堅持台灣主權,為和平一戰的真正民意,彷彿在為中國的併台野心製造輿論。 日來有關和平協議的爭論,便是一個焦點案例。近來,國民黨由於錯誤解讀九合一選舉的勝利,以為九二共識的主張獲得多數民眾支持,因此親中言論更露骨,不斷加碼,例如近日國民黨有意參選下屆總統者拋出和平協議,並且瘋狂攻擊表達捍衛台灣主權決心的民進黨政府。其荒誕絕倫之處在於,連蘇院長在立法院備詢時強調,「就算只有一支掃把,我也會跟敵人周旋到底!」明顯在宣示保護國家的決心,這麼簡單的話語都要假裝聽不懂,刻意扭曲為民進黨政府要用掃把來對抗中國的入侵,甚至集全黨之力大加撻伐。非僅如此,藍營更是倒果為因,不去譴責中國為侵略者,竟然把具有正當性的保家衛國義舉,貼上好戰的標籤,企圖販售所謂和平協議的假貨。 其實,和平協議對於台灣而言,絕不可行。其一,和平協議並不具備「維也納條約法公約」中的國際法約束力,而是旨在解決一國之內兩個政府的衝突,因此和平協議簽訂的前提乃是兩岸同屬一中,雙方有意結束國共內戰狀態。但是,國共內戰在一九四九年已經結束,彼時蔣介石政權成為接管台灣的流亡政府,然而此一外來政權的歷史更在台灣民主化與本土化之後正式終結了。因此,此刻若真心追求兩岸和平,要簽的也是具有國與國性質的和平條約,而非國內法的和平協議。其次,和平協議固然以和平為名,但要能有效執行,關鍵在於必須擁有對等武力的恐怖平衡,亦即若具有野心的一方不守承諾時,另一方具有赴之一戰的能力與決心,能讓和平破壞者付出慘痛代價,方可發揮遏阻侵略者的效果。如果依據藍營的主張,台灣不能擁有捍衛主權的國防力量與勇氣,加上中國不放棄武力犯台,以及強調「統一」的必要性,則和平協議的簽訂無異替中國的侵略消除反抗與障礙,並未能帶來和平與繁榮,確實保障台灣的安全。 近日,親中政客頻頻發出看衰台灣的奇談怪論,例如「台灣撐不過兩天」、「台灣是強盜,中國是警察」、「兩岸一家親」或者「九二共識是定海神針」、兩岸「你儂我儂」等,在在將企圖武力併台的中共政權妝扮成和平使者與經濟的救世主;而主張捍衛主權與和平的本土政權則被醜化為好戰份子、麻煩製造者,刻意形塑台灣必須「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任由中國欺凌,委曲求全,方可求得一紙名為「和平協議」的降書。屆時,台灣人民就將墜入悲劇沉淪的劫難了。
自由時報社論 2019-02-27
台灣的人格者——高俊明

台灣的人格者——高俊明

致力建設台灣為「新而獨立的國家」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高俊明十四日辭世。(資料照)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高俊明十四日去世,近日將舉行告別禮拜。高牧師一生從事傳道工作的同時,也為台灣的自由民主,義無反顧,堅持犧牲。他不僅帶領長老教會走過戰後白色恐怖和戒嚴時期,也總在國家社會遭遇重大變局之際,言所當言,為所當為,倡導公義,致力建設台灣為「新而獨立的國家」。 高俊明最受人感念的,是擔任長老教會總會議長及總幹事任內,推動教會發表三次宣言,是台灣民主發展進程的重要推手。其中,一九七七年的《人權宣言》,主張台灣的未來由人民決定,促請政府採取有效措施,「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是首次出現以團體形式公開主張台灣獨立。一九七一年秋天,教會關切退出聯合國導致的國際孤立,發表《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呼籲國際社會尊重台灣人權與人民意志,反對強權主宰台灣命運;也主張以中央民代全面改選等改革,確保台灣公義。一九七五年,政府查禁白話字(台語羅馬字)聖經,教會發表《我們的呼籲》,促請政府維護宗教自由,增進社會和諧團結。 關鍵時刻勇於說出台灣心聲之外,高俊明也總以行動實踐對民主人權的追求。一九七九年美麗島事件後,高俊明因協助施明德逃亡,被以「共同藏匿叛徒」判刑七年入獄。在庇護施明德之前,兩人只見過兩、三次面,高俊明直為公義而奮不顧身。台灣民主化後,前總統陳水扁說,他在台灣國家路的主張、做法與推動,受高俊明影響最大;他任內把台灣人出國所持護照加註「台灣」,以免在國際間被當成「中國公民」,背後推手就是高牧師。 陳水扁任內,高俊明受聘總統府資政,但近年以自己年事已高,婉辭包括蔡英文總統的一切公職聘任。不過,他對國事的關注從未改變。去年養病時,他響應「喜樂島聯盟」所推動的「東京奧運台灣正名」公投案;今年初,他與彭明敏、李遠哲、吳澧培等四人聯名,公開籲請蔡英文顧念大局不要參選連任。他對這塊土地及人民的關愛,終身不渝。正因如此,賴清德在台南市長任內,頒贈高俊明為卓越市民,以「台灣的人格者」尊稱。 高俊明奉獻教會的一生,有其家學淵源。他的祖父高長是長老教會最早的信徒之一,一八六五年,英國長老教會醫療宣教師馬雅各開始在台灣傳道,高長從信徒再經受訓為傳道師。有如高俊明一生所彰顯的,長老教會與台灣人民長年站同一邊,從馬雅各起,一百五十年來,長老教會耕耘、服務、奉獻不斷,一直是台灣堅實穩定的力量。 長老教會對台灣的貢獻,可從幾方面看。傳教士不僅傳播福音,也是啟蒙者,引進西方文明與科學知識,打開基層公眾眼界,所設學校作育英才無數,有些至今弦歌不輟。啟蒙之外,一八八五年巴克禮牧師創辦《台灣府城教會報》(教會公報),是台灣第一家、也是至今發行最久的報紙。傳教士還編著字典,甘為霖的《廈門音新字典》,是讀說寫台灣母語的重要工具書,現今仍受推崇。長老教會也譯有多種原住民語聖經,如今是延續母語可貴的工具。 醫者是另一重要角色。傳教士傳播福音撫慰人心,還行醫服務醫療匱乏的社會基層。其中,馬偕創下「鉗子(拔牙)+聖經(宣教)」的模式。馬雅各設府城醫館(新樓醫院),迄今服務社會。在彰化,蘭大衛「醫門四傑」創基督教醫院,濟人無數。 探索記錄是又一貢獻。傳教士探索台灣人文自然,留下珍貴紀錄。其中,馬偕的《福爾摩沙紀事》記錄的自然人文生態,堪稱「台灣學」必備讀本。甘為霖的《素描福爾摩沙》介紹「十分重要的太平洋島嶼」,現今讀來更有意思。持續發行的《教會公報》,更記錄了一百三十年來的台灣社會動態。 傳教士遇時局巨變還適時出手。一八九五年日本軍隊進佔台南,巴克禮、宋忠堅兩位牧師受當地仕紳懇託,出面斡旋,免去了生靈塗炭的場面。 長老教會以「釘根本地、認同住民」為主旨,用實際行動關愛台灣。在這一精神文明薰陶之下,教會培育了台灣第一位哲學博士林茂生、第一位普選總統李登輝,民進黨十八位創黨者有六位是長老教會信徒,足見教會既是精神的、行動的、堅定不渝的,也是台灣的。
自由時報社論 2019-02-19
網紅政治學的陷阱

網紅政治學的陷阱

網路直播最近成為顯學,高知名度的網紅直播主躍升為社會名流、另類意見領袖,即便是擅長操弄民意的政治人物,也得虔誠請益,彷彿信徒朝聖一般。這股網紅風近日也吹到了自認被網路打敗的民進黨,新內閣標舉「會做事、接地氣」,而所謂「接地氣」,重點在於政府做這麼多,有些人民不知道,現在透過直播,讓人民知道政府為人民做了什麼。流風所至,由小英總統、閣揆,到部會首長及政治人物皆熱中於直播,凡事都要透過網路直接訴諸民眾,看來直播不僅是民進黨的主流趨勢,甚至是絕地大反攻的重磅武器。 民進黨政治人物,個個想當網紅,人人搞直播,起因就在於九合一大選的嚴重挫敗,從很多方面來看,在網路戰場上潰不成軍,屢遭對手突襲而不知所措,顯然是敗選的主因。令人感慨的是,從黨外反抗國民黨威權統治開始,民進黨並無資源與組織可言,因此主要是依靠理念的堅持與傑出的文宣戰,才能扳倒有如銅牆鐵壁的獨裁政權。但是,到了網路時代,民進黨顯然沒有搭上十倍速的網路列車,不僅在操作上落後於對手,即便在理念與價值上,也只是一再重彈「民主」、「愛台灣」的舊調,根本無法提出貼近社會現實的新訴求;加上無力應對鋪天蓋地而來的網軍、假新聞,以致蒙受嚴重挫敗。選後檢討,網路於是成為提升戰力最迫切的課題。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一日千里,網路更能打破陳規舊範,使人與人的接觸愈加直接、極大化,能夠熟悉此一領域的運用,無論就形象形塑、選舉宣傳、政策傳達,或在互動中了解民意所在,主動、及時進行政策調整,使其更符合民眾的需要與利益,乃是一種良性發展。因而,此刻民進黨上下熱中於網路直播,吸引民眾的關注,提高參與感,確實在往正確的方向前進;而如此重大的轉身,也凸顯了敗選之後亟欲變革的強烈企圖心,值得肯定。不過,網路直播雖可成為政治上的利器,但是民進黨卻必須了解,它終究只是一種「形式」、「手段」,而非「內容」、「目的」,運用之際,絕不能捨本逐末、反客為主,為了吸引觀看流量,捨棄專業、嚴肅的政策內涵,而趨向媚俗、淺薄,故作驚世駭俗之舉。若果如此,將失去執政者的擔當與高度,走火入魔,導致政治文化日趨低下,不但無法提升民進黨的支持度,更是傷害台灣的民主。 網路直播雖可成為政治上的利器,但是民進黨卻必須了解,它終究只是一種「形式」、「手段」,而非「內容」、「目的」,運用之際,絕不能捨本逐末、反客為主。(截圖自蘇貞昌臉書) 網紅直播風潮的隱憂,在於其中充斥民粹、造假,情緒、泛道德化,缺乏專業、理性的嚴肅討論,以及判然分明的是非黑白,只有瀏覽流量才是王道。因此,一些在傳統規範下,只能扮演邊緣人角色的直播主,卻在網路世界以幹譙方式點評世間事,彷彿成了社會法庭的裁判官,甚至引來標榜與藍綠不同的政治人物前往朝聖、接受加持。這種顛倒傳統價值與認知的現象,是正常社會的常態嗎?豈能成為執政者學習模仿的對象。再看看部分依靠網路打贏選戰的政治人物,因為完全搞混手段與目的分別,忘了網路只是選舉文宣手段,仍沉浸在勝選的亢奮中,因此上任之後提不出具體的政策藍圖,只能不斷拋出話題,藉此維繫個人在網路上的溫度,大幅佔據媒體版面,結果是一個個市政行銷點子像放煙火,絢爛但一閃即逝。這種虛假形象,早晚是要破滅的;這一類的網紅崛起模式,當然也不該是執政黨的榜樣。 網紅加直播是一種新的行銷方式,可以行銷一般商品,也可以行銷政治人物與政策,效用奇佳無比。然而,形式與手段再好,也不能成為目的,因此網紅直播再怎麼運用巧妙,也不會讓英昌團隊變成政治2.0的新典範。民進黨由對網路世界的陌生,對假新聞猖獗氾濫的漠視,墨守舊有的政治成規,以致在政策辯護上無力又無能,在選舉時更難主動出擊,造成積非成是,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局,吃下嚴重的敗仗。如今想以網紅政治學改頭換面,展現接地氣的政策思維與身段,固然可喜,但千萬不要忘了,「接地氣」搭配「會做事」,才是正確的執政態度與方法,以及民進黨尋求逆轉勝的關鍵。
自由時報社論 2019-01-21
黨國幽靈仍在兩個口譯哥之間徘徊

黨國幽靈仍在兩個口譯哥之間徘徊

  三十一歲「口譯哥」趙怡翔外派駐美代表處政治組長,引起藍營、統媒群起圍剿,一副必欲鬥垮鬥臭的文革架式。然而,口譯哥的任用合乎法令,且能力受到美國AIT官員、智庫學者的認證。在野勢力對武嚇台灣的習近平不吭一聲,卻對奉派外交前線的口譯哥破口大罵,如此殘害外交人才,反而凸顯其缺乏國家利益優先的認知,難獲社會大眾的共鳴。於是,一陣文革風,來得急,去得快。 文革批鬥口譯哥之際,馬英九當年空降蔣經國口譯哥的往事,也被拿出來重新檢視。馬英九回應說:當年他也是三十一歲,回國後擔任機要人員,但他做了幾年後就去參加甲等特考,印象中是得到行政組的第一名,所以取得任用資格。這種為黨國權貴子弟量身訂做的特考,規避了平民百姓擠破頭的高普考,「幾乎沒有不舞弊的」,馬英九還好意思自挖瘡疤?其實,特權階級的「特」,平民百姓的「普」,道盡了外來統治集團獨攬政經利益的私心,他們那些少數圈內人「能撈就撈」,剩下的才輪得到圈外人,而且,圈外人淺嚐一點特權,仍要朝貢給那些圈內人,形成台灣畸形的政商關係。這,就是具有國民黨特色的黨國資本主義。 在國民黨的黨國體制下,政治象徵濃厚的國家機器部位,一直都是外來統治集團的禁臠,例如外交、軍事、新聞、情治,國民黨有計畫地培植接班梯隊,高官掌握在近親繁殖的圈內人手裡,直接效忠於外來政權的大家長。圈內人的黨國意識形態,國是黨的,黨的地位凌駕國,跟現在的老共很像。所以,中華民國是國民黨的,而且,國民黨的位階高於中華民國。可以說,中華民國乃是國民黨的黨產。圈內人捍衛中華民國,跟圈外人捍衛中華民國,也有不同的口氣與內涵。圈內人所在乎的,是自己在中華民國的特權地位。這跟圈外人認知的,二三五○萬人皆為主人的共同體,根本就是二元系統!以至於,兩岸關係,圈內人總認為是國共兩黨的事,所謂的九二共識,圈外人都必須照章行事。只要可以繼續維持其既得利益,和統、武統都無所謂。當然,他們必須反獨,因為一旦在台灣失去中華民國這個護身符,圈內人的特殊性就只能追憶逝水年華了。 李登輝時代也好,陳水扁執政也好,乃至現在的小英政府,那些既得利益者無不緊盯著外交、軍事、新聞、情治的高層人事,稍有圈外人嶄露頭角便一犬吠影、百犬吠聲,務必要迫使非我族類的政權維持那些部門的純潔性,以利黨國接班人重新執政時,圈內人重回特權地位無縫接軌。黨旗飛舞,吾黨所宗,歷經三次政黨輪替,依舊繼續飛舞,繼續所宗,政治象徵符號是其表,實質意涵則為國是黨的、黨若捲土重來則特權階級也要優先卡位。此所以,口譯哥青年才俊榮膺重任,雖遭藍營、統媒窮追猛打,卻有藍營青壯派向國民黨中央喊話:「這不是藍綠攻防,是人才培養戰」。藍綠晉用人才的對照,一是封閉性的,一是開放性的,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其實更值得藍營青壯派沈思。 宛如歷史上的殖民地,外來統治階層高高在上,特權階級與本地人民涇渭分明。在台灣,黨國權貴子弟,類似滿人建立的大清帝國的八旗子弟,天生就有榮華富貴的配額,不容被統治者質疑。幸好,台灣走上了民主之路,只不過歷經三次政黨輪替,黨國幽靈仍陰魂不散。民主成為日常生活了,黨國幽靈還賴著不走,提醒台灣人民必須以深度的民主實踐,促使過渡期最大限度地縮短。國人若可以趁這次的口譯哥事件,徹底看透台灣二元系統的暗盤,那麼,未來再發生類似事件時,也就更清楚鬧劇的表相與實相,免於被似是而非之論所惑,從主人淪為跑龍套了。甲等特考規避高普考,黨職併公職溢領退休金,名單映照著黨國的倒影,當事人唯恐舊事重提。偏偏,哪壺不提提這壺,黨國之子馬英九,自曝黨國特權階級有別於常人之「特」,真是令人啼笑皆非的「害群之馬」。
自由時報社論 2019-01-19
從兩封公開信看小英政府得失

從兩封公開信看小英政府得失

最近有兩封公開信,各自並無關聯,但合而觀之相當有啟發性。第一封是彭明敏、吳澧培、李遠哲、高俊明的「致蔡總統的公開信─敬請不要參選連任」,第二封是包括馬英九尊師孔傑榮在內的四十四名國際學者與前美國政府官員的「給台灣人民的公開信」。兩封公開信的觀察角度不同,不宜拿其中一個來否定另外一個,閱讀重點不是批評兩者孰是孰非,而應著重於透過兩者分析小英政府的得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仔細思索兩者的異同,不難湊合出一副較為全面的小英政府總體相。 第一封指出:「九合一」選舉,台灣人民已對蔡總統投下不信任票,也給民進黨丟出震撼彈,台灣人民沒有欠蔡總統分毫,百分之百是蔡總統辜負了台灣人民的付託。該信呼籲:第一、請蔡總統放棄連任的野望,公開宣布只做一任;第二、請總統交出行政權,退居二線,落實憲法第五十三條「行政院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的明文規定;由新任行政院長全權組閣、指揮內閣。第二封信則指出:蔡總統是一位最具能力,知識豐富的政治人物。以她沉穩的性格和謹慎持平的立場,不但使台灣國際地位顯著增進,提升台灣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而且堅定維護台灣得來不易的自由與民主。蔡總統已展現持平、彈性和堅定的風格,台灣正是需要這種領袖特質,以渡過風浪,航向更光明與安全的未來。 小英政府不是一張白紙,它承接了馬政府九二政治經濟學對台灣的產業經濟就業所得所投下的許多深遠陰影。如果再加上全球化的相乘效應,台灣要恢復到前馬英九時代的日常,那種解構工程恐怕不是兩、三年所能成事。去年一一二四,國民黨召喚九二政治經濟學的幽靈,竟然可以藉由小英政府改革工程所激發的反作用力,造成翻轉二○一六的顛覆作用,正足以看出馬政府八年對台灣社會產生多大的負面影響。可以說,小英政府的內政處境十分尷尬,二○一六的民意支持,期待她大破大立,但是改革與建設的外溢效果,無法讓多數民眾迅速有感,利益受損者卻即時反彈,於是必須承擔自己與前任的雙重民怨。事實上,這也是改革者的宿命,不像革命者至少先完成歷史的斷裂,讓人具體感受到舊時代已經消逝,而新時代的光明願景指日可待,革命的動盪也轉移了多數人的相對剝奪感。 反觀,在國際政治方面,馬政府八年外交休兵,把台灣的國際空間交給北京承包,造成台灣主權的溫水煮青蛙效應。外交休兵,最後留下外交殘局,小英政府兩年多來深受其害。相形之下,維持現狀乍看無所作為,卻是對外交休兵的急拉扭轉,穩住台灣的獨立現狀。經過這番撥亂反正,台灣才能在馬政府之後,無縫接軌到川普的印太戰略,在中國風險上升之中,為維持台灣獨立現狀、徐圖伸展國際空間創造機會。而川普的印太戰略,也恰好有小英政府所發揮的槓桿作用,不至於在台海部分讓北京找到破口。今天,美中貿易戰、美中戰略競爭、印太戰略,如果在台灣碰到像馬政府那樣的傾中政權,未必是川普的難題,卻一定是台灣的災難,那樣的台灣將窒息於絞索兩端的拉扯。小英政府不為所不當為,換來「台灣總統」、國防授權法、台灣旅行法、亞洲再保證倡議法等戰略加分,四十四位國際學者與前美國政府官員見證了這一點。 話說回來,一一二四 ,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警訊。習近平的九二共識壓縮版已經預告,一旦傾中政權捲土重來,北京對台灣的迫統攻勢,絕對不會像馬政府八年那樣的慢條斯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可能一步到位。小英政府的內政、外交成效發生背離現象,選舉挫敗固然源自改革策略錯誤及輕忽經濟民生,但也不能忽視北京兩年半來的總體戰,尤其是選戰期間明目張膽地介入。北京來者不善,二○二○想必會變本加厲,所以小英政府穩住國際大局之後,一定要趕快把內政的補課做好,拚民生必需有感,不能自我感覺良好。小英政府,不論四年或八年,最重要的執政目標,就是讓本土政權繼續執政,杜絕傾中政權班師回朝以利習近平的迫統鋪陳。毫無疑問,這個目標也是所有志在維持台灣獨立現狀的人,都應該團結一致、全力以赴的總目標。
自由時報社論 2019-01-11
如果中國的改變來得更快…

如果中國的改變來得更快…

習近平跳過鄧小平,回歸毛澤東,驚醒西方對中國經濟成長促進政治改革的幻想。(美聯社) 馬英九的尊師、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孔傑榮最近分析說:習近平的倒行逆施使他成為毛澤東所說的「反面教員」,他的作用是促使中國的改變來得更快;中國從文革到開放,再從開放到專制的歷史變遷,他可能不能活著看到習近平專制結束的那一天,但中國的變革一定會發生。諷刺的是,他的學生馬英九,最近才將「不統」大躍進為「不排斥統一」。馬英九的思路,堪稱國民黨人的典型,他們號稱國際觀高人一等,但卻越來越暴露出他們的國際觀早已鎖入中國的落後性,所以看不到中國已經備受西方先進國家抵制。 習近平的出現,讓中國走上從開放到專制的回頭路,可能不是歷史的偶然。二○一二,習近平接任總書記之後,為了鞏固領導中心的地位,對薄熙來等挑戰者進行整肅。對此,國際社會都以鞏固權力來認知,咸認只是共黨國家權力轉移的過程。然而,二○一七至二○一八,已經在中國定於一尊的習近平,仍然繼續鞏固領導中心,罷黜接班人,取消任期制,打破集體領導。至此,國際社會才恍然大悟,原來習近平的榜樣是毛澤東,他的自我認知並不是延續改革開放事業,讓中國成為負責任的大國。習近平折磨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開始讓西方世界警覺到,習近平意在挑戰普世價值。不過,多數西方領袖仍想盡力維持全球化的嘉年華會,為了中國的工廠與市場,姑息習近平的中國夢。直到二○一六,非典型的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川習經過短暫的蜜月期,習近平對自由貿易、公平競爭、國際秩序、普世價值的衝撞,終於引起志在「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川普的反制,而挑戰的號角便是貿易戰。貿易戰,起初是以自由貿易、公平競爭為發起點,但迅速升級到文明衝突的全面對抗。十月初,美國副總統彭斯的演講,已勾勒出以貿易戰為起點的文明衝突戰場。 習近平的權力極度集中,必然會激發一個內部矛盾,那就是,四十年改革開放所釋放的社會活力,欲求更開放、更自由的政治型態。但,習近平不僅無意啟動政治改革,甚至要把僅有的寬鬆恢復箝制。於是,黨國意志遇上社會活力,習近平出之以數位集權主義,以防火長城、人臉辨識、社會信用系統等,發動改革開放所獲得的國家銳實力,強硬鎮壓中國社會的自由化欲求。跳過鄧小平,回歸毛澤東,驚醒西方對中國經濟成長促進政治改革的幻想,從而一帶一路、南海軍事化、繞台擾台,西方也轉而以「圍堵中國」的視角重新應對。川普將中國重新定義為「戰略競爭對手」,體現了中國與民主國家之間的新時代關係。孰令致之?習近平的中華帝國夢有以致之! 自此以後,美中貿易戰的市場肉搏戰,依舊在商言商地進行著,川普抓住核心技術的要害,逼使習近平且戰且退。孟曉舟被捕、華為遭西方國家抵制,顯然不是經貿戰的插曲,而是戰略衝突的殊死戰。與此同時,中國迫害天主教、基督教甚至佛教的作為越來越猖狂,新疆的維吾爾族改造營更引起廣泛重視。西方媒體報導中國的角度,很明顯有別於改革開放以來的樂觀其成。可以說,改革開放四十年到習近平的質變,徹底改變了西方世界對中國的浪漫遐想。無獨有偶,今年聖誕節前後紛紛傳出,中國各級政府發出「耶誕禁令」,夸言「洋節是國恥」。與此同時,紀念聖誕節次日的毛澤東生日活動,也遭到公安阻撓。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讀書會,也是當局的眼中釘。 凡此說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雖然是「鄧皮毛骨」,卻不能鄧小平,也不能毛澤東,只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學「習」,顧名思義,只能學習近平!權力的邏輯使然,習近平的大權一把抓,只能越抓越緊,不能一刻放鬆。這也就會形成孔傑榮所說的「反面教員」,因為失去集體領導的政策平衡作用、內部權力繼承的鬥爭焦慮、尤其是社會活力不予疏導反而百般堵塞,以及衝撞國際秩序所產生的反作用力等,極可能「促使中國的改變來得更快」。而在此之前,中國經濟危機可能更早發生。面對這樣的前景,台灣應該保持距離以策安全還是連結中國池魚遭殃,應該站穩第一島鏈的戰略要衝還是跟中國一起被圍堵,不難抉擇。
自由時報社論 2018-12-29
台灣需要開創新局的政治家

台灣需要開創新局的政治家

這次地方選舉顯示,台灣正處於危疑年代,二○一六的明確目標,已因執政願景不明而模糊。(資料照) 美中關係緊繃神經,中國官媒環球時報最近舉辦的年會上,各種鷹派論調傾巢而出。其中,一位學者斷言:台灣已經成了美國的負資產,美國意識到在台灣的作用力越來越小;中國沒有必要太著急,因為時間永遠在中國這邊。看來,這位學者去年遭新加坡政府指控為「某國具有影響力的代理人」而取消永久居留權、終身禁入星國,這個「某國」已經不言而喻了。   與中國鷹派的自我感覺不同,所謂台灣已成了美國的負資產,正好與事實相反。二○一七年一月川普上任之後,與習近平的蜜月期為時不長,該年底川普便將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今年春季對中國發動凌厲的貿易戰,猛攻中國的銳實力,打醒習近平的強國夢。與此同時,反制中國挑戰美國霸權的印太戰略鋪陳,台灣被定位為印太的民主典範,副總統彭斯更稱,「美國始終相信,台灣對民主的擁抱為所有華人展示了一條更好的道路」。面對民主退潮的亞洲,面對數位極權主義的中國,由威權統治蛻變為民主政治的台灣,堪稱是川普主義的東方之錨。充滿民主活力的台灣,位居第一島鏈的要害,不僅不是美國的負資產,甚而是地緣政治前緣的公共財。北京必欲侵吞台灣而後快,只證明了他們對此心知肚明,非得要去掉強國夢的絆腳石不可。   習近平上台以來,尤其是取消任期制前後,憑藉改革開放所累積的銳實力,一面對台灣進行機艦繞台擾台的襲擾,一面以更細緻操作的經濟統戰收買人心,但台灣人民維持獨立現狀的意志堅定。美國的川普主義,台灣的主流民意,在習近平的強國夢之下,很自然地擴大了交集。上月底的選舉前,美國在台協會內湖新館落成,以及美國軍艦數度通過台灣海峽,對中國武嚇台灣展示了針鋒相對的安全承諾;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數度指控,中國散播假新聞、假消息操弄台灣輿論,希望日後台美找到共同合作的方式,聯手對抗不實資訊。在此之前,九月底川普指控中國介入期中選舉。而台灣選舉結果揭曉後,美國在台協會公布在台灣置產,以十一.六億元購買宿舍。凡此,如果台灣已成了美國的負資產,有可能發生嗎?   川普主義之於台灣,還有另一個轉變,那就是不憚其煩地強調,美國的一中政策與北京的一中原則,有交集也有分歧並不完全重疊。對於台灣的安全,川普政府是戰略清晰的,不容解放軍越雷池一步;至於台灣主權,川普政府是戰略模糊的,保留做為中國一旦武力犯台,美國採取有力反擊的空間。就此而言,作為美國國內法的台灣關係法,乃美中三公報不可逾越的底線。萬一,北京對台灣鋌而走險,美國大可提升軍事外交奧援甚至給予台灣國家承認,徹底斬斷兩岸之間的內戰想像。果真如此,北京將陷入內部正當性挑戰與外部軍事冒險的雙重危機,兩岸關係的質變時刻也到了。   習近平路線與川普主義,兩者之間友乎?敵乎?兩年來一直從量變走向質變,中國鷹派也許不惜一戰,但實情卻更像是且戰且退。中國民族主義是兩面刃,習近平若控制不住鷹派,結局恐怕會引火上身。華為孟晚舟事件之後,美國國務卿龐皮歐證實,萬豪酒店遭駭客入侵導致五億客戶個資外洩,中國是這次事件的幕後元凶;紐約時報稱美方正準備對中國情報人員展開司法行動。「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已經從未來式變成進行式。美國眾議員、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游賀撰文指出:二○一九是「台灣關係法」四十週年,美國在這個時間點,應該更新對台政策,使其符合當前現實情況,這將會是台、美新關係一個很好的開始,台灣是一個國家,是時候接受並承認此一現實了。   這次地方選舉顯示,台灣正處於危疑年代,二○一六的明確目標,已因執政願景不明而模糊。然而,從美國看台灣的地緣政治角色,卻毫不模糊。游賀的主張,乃是美中貿易戰、戰略競爭、印太戰略的合理推演。此時此刻,台灣正需要看穿韓流赤焰,準備好迎向變局、開創新局的政治家。
自由時報社論 2018-12-14
人民嚴厲檢驗蔡政府的期中考

人民嚴厲檢驗蔡政府的期中考

從選舉結果來看,蔡政府兩年來得罪了不少人,這次形成反民進黨氛圍及力量,且集體透過選票表達憤懣。圖為蔡英文昨宣布辭去黨主席職務,為「九合一」敗選負責。(記者羅沛德攝) 「九合一」選舉及公民投票結果揭曉。完全執政的民進黨大敗,蔡英文辭去黨主席職務,中國國民黨大有斬獲;最值得警惕的,中國經由網際網路介入,驗證了這是它可跨海直接打入台灣社會的利器。 民進黨挫敗,從昨天投票程序的處理,即可以小看大。這次投票,除了「九合一」選舉地方公職人員,還有十件公投案。門檻降低後公投案「大爆發」,加上每案敘述文字冗長難懂,可以想見,投票必費時而狀況多。中選會未能預做妥善規劃處理,以致選民大排長龍,不僅長時間等待,還鬧出「邊投票邊開票」、「邊等投票邊看電視」的場面。這一投票所前的離譜場面,凸顯了政府機關與民眾脫節,用常識常理即可預見的狀況,卻任其發生,以致還未投票,就得罪了人民頭家。 「公投堵車」的狀況不只在一個投票所出現。見微知著,顯示民進黨失去多數民眾支持,不只在一個縣市的個別現象,而是整體執政出了問題。 公平地說,民進黨敗選,有期中選舉不利執政黨的通例。兩年來,蔡英文政府也在經濟、社會、國防施政,都有作為;但改革相關步驟及配套不周,競選承諾實踐不力,用人明顯偏頗失當,與公眾期盼頗有落差。這一狀況,既導致被改革者怨聲載道,不滿者的憤怒情緒被強力動員;也讓基本支持群眾大失所望,投票意願普遍低落,一如四年前的藍營基本盤。同時,中央完全執政與若干地方長期執政,也出現權力的傲慢,疏離庶民,以致民心思變。 從選舉結果來看,蔡政府兩年來得罪了不少人,這次形成反民進黨氛圍及力量,且集體透過選票表達憤懣。這種情況,「凡改革必得罪既得利益」只能做部分解釋。以年金改革為例,降低當事人所得必招致反彈,但過程優柔寡斷,「引蛇出洞」而致反改革者集結鬧事,這又激起支持者反感,兩面不討好。「一例一休」修法出自週休二日的善意,卻因躁進而失去彈性靈活,勞動法令一修再修,勞資雙方都不領情,經濟社會也未受益,反映於選票中。同性婚姻議題亦然,主政者選前承諾,完全執政後提出立法案,但又因強大反對聲浪而暫停。這也同時讓正反雙方都心生不滿,年輕一輩尤視為跳票,兩者繼續透過公投案再戰。 民進黨兩年來迅速失去民心,除了主政者廣闢戰場,卻改革不得其法,優先順序錯亂,以致在期中選舉被算總帳。究其原委,不能不點出它「進步的迷思」意識形態根源。這個本土政黨以「民主進步」為名,三十多年來對台灣民主化貢獻極大,在促進並實踐人權平等的進步也績效卓著,台灣人民因而讓它兩度中央執政。不過,完全執政後的民進黨,顯然掉進「進步的迷思」,「一例一休」修法是最具體的例子。 增進勞工權益,落實生態環保,改善貧富懸殊,都是進步社會所應力求實踐,但也要視經濟社會整體實力和狀況,有效落實,不能冒進。就現狀而言,台灣因過去「大膽西進」依賴中國而陷入政經困境,務實之計是活絡產業投資,並以開放、簡政、降稅、鬆綁法規提升國際競爭力。經濟有好的出路,百工百業有發展,進步的理想自可逐步實現;不分輕重緩急而以「進步的迷思」做施政主軸,只會讓政經困境難以掙脫。敗選的民進黨積極振興經濟,讓人民有感,才是正辦。 必須強調,這次選舉本質上雖屬台灣內部及地方政治的結算,但中國透過網路直接介入,卻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事實;有如「紐約時報」所報導,中國明顯採行「俄羅斯式的蓄意干預」,以假消息等網路新武器,進行影響台灣選舉的操作。中國這次得逞,今後勢必變本加厲,立足於台灣的朝野各黨都不應對此視而不見。 民進黨完全執政短短兩年,即失去民心,九合一選戰大敗,既凸顯民意的變動快速而顯著,也嚴厲考驗政黨及政治人物。民進黨自應深切檢討,調整步伐;勝選的國民黨也要認真實踐競選承諾,不負選民付託。民意如流水,朝野政黨都要戒慎恐懼,積極與民眾站在一起,這正是民主的真諦。
自由時報社論 2018-11-25
金馬獎風波是一面照妖鏡

金馬獎風波是一面照妖鏡

  一場金馬獎頒獎典禮,引發軒然大波。來自中國的電影工作者以「中國電影」、「中國台灣」指稱金馬獎及我們的國家;台灣得獎者表達希望自己的國家被當成獨立個體看待,風波因此而起。 包括奧斯卡在內的場合出現政治表態,雖易生爭議,但民主台灣大致對此包容,威權體制下的中國可不得了。於是,說出「生為台灣人最大的願望」最佳紀錄片導演傅榆,在中國成了眾矢之的。中國的境外轉播旋即中止,網路斷訊,在台北的中國影視人士台上、台下急切表態,抵制金馬獎惜別酒會,拒絕參加「慶功宴」,取消後續活動,甚至提早離境。尤有甚者,傅榆遭中國網民猛烈的網路霸凌;連本屆金馬獎主席、「台灣之光」奧斯卡獎導演李安,都因受訪時表達「台灣是自由的嘛,愛講什麼就講什麼!」被指未譴責「台獨言論」,受中國方面大肆抨擊。 這場風波是一面照妖鏡,照出台灣與中國的極大現實差異及怪象。傅榆的話,真誠而謙卑,既不是個人「一時激動」,也非中國網友所說,「受到民進黨政府的指使」。有如曾領導太陽花學運的林飛帆所說,「真切反映了多少世代在這個島嶼上的人們的夢想,並且用最溫柔的方式表達」。而且,得獎作品「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正是她以電影工作實際關懷記錄自己國家社會的展現。 如此簡短的得獎感言,卻打碎中國當局脆弱的玻璃心,而有暴跳如雷、幾近歇斯底里的反應,甚至傳出中共中央宣傳部下令此後封殺金馬獎。這些反應,對照中國來人在金馬獎評審、入圍及領獎時的言語,「入圍即是榮耀」、「特別榮幸上台」或評審團主席鞏俐的「不該分地域、政治傾向或外界媒體影響」,落差極大,前恭後倨,實在是莫大的反諷。讓台灣人民反感的是,在政治高壓之下的中國來人,不但自己沒有言論及表現的基本自由,還要把違背普世價值的那一套拿來強加諸台灣,且在金馬獎場合演出。文化部長鄭麗君對中國來客的奉勸,「請記得:這裡是台灣,不是中國台灣」,道出東道國不卑不亢的態度。 金馬獎風波既起,中國暴怒,一如近年國人所見,台灣內部立即出現打自己人給中國看的醜陋演出︰責怪傅榆「率先破壞相互包容的默契」、「個人的自私毀了金馬獎多年的經營」,「政治歸政治,藝術歸藝術」的老調再現。這種反應,偏頗無知,一再重彈,居心叵測,實係配合中國「溫水煮青蛙」策略,以看似中性的口號,為中國添加麻醉台灣人民的溫水。 這一說法偏頗,是它完全不提「中國電影」、「中國台灣」等中國來人的政治言語;說它無知,是積多年來與中國打交道經驗,台灣人普遍看穿,「藝術歸藝術」、「經濟歸經濟」、「體育歸體育」、「學術歸學術」和「政治歸政治」一般,都只是中國和它在台灣的代理人所使出的騙人口號。毛澤東一九四二年「在延安的文藝座談會講話」,即引用列寧的話,說得很清楚︰文學藝術「應當為勞動人民服務」,「文藝服從於政治」,「是整個革命機器中的齒輪和螺絲釘」。「延安講話」,至今仍為中國控制包括電影在內藝術文化的範本。 事實上,北京當局對付台灣的工作,只奉行一項原則︰政治是檢驗一切的標準;這一原則,也只為它吃掉台灣的最終目標服務。就此而言,要在金馬獎這種影視藝術交流平台唱「藝術歸藝術」高調,形同對牛彈琴;一如這次風波所顯示,一旦黨國當局認定有人超越政治紅線,一聲令下,所謂「相互包容的默契」表象立即土崩瓦解。 這次事件最大的教訓是,只要中國不是自由、民主、多元的國家,類似今年的風波難保不會再起;金馬獎要辦成華語電影的殿堂或奧斯卡,有如在沙灘上蓋大樓,夢想的成分遠大於理想。事已至此,有如台灣的經濟走向,要趁美中貿易戰盡力擺脫中國,金馬獎不再繼續受中國糾纏,迎向亞太或世界的國際多元化,是應調整規劃的努力工作。現狀不容持續,還是林飛帆說得好︰「如果金馬的舞台只是一個一言堂,那不僅一點都不藝術,反倒只會淪為一群穿著各種名牌、光鮮亮麗的人們,替壓迫者的思想造勢的政治舞台。」 台灣還需要這樣的金馬獎嗎?
自由時報社論 2018-11-20
向家博教授致敬

向家博教授致敬

長年關注台灣民主發展及歷史詮釋的家博(Bruce Jacobs)教授,再次來到台灣。民間團體為他舉辦感恩演講茶會,澳洲駐我國代表處請他析論台灣的現狀及未來,蔡英文政府將贈勳給他;而身體狀況欠佳的他告訴朋友,這可能是人生最後一次來看台灣。 家博關注台灣,時間超過半個世紀。他從研究生時代就來台灣,研究歷史及政治,也深入台灣社會基層,探究地方政治文化生態。從一九六五年至今,台灣一直是他學術研究、論述的核心,經歷台灣白色恐怖及戒嚴時代,曾被蔣家政權誣指涉入政治滅門血案,遭黨國當局列入禁止入境「黑名單」。然而,他總是義無反顧,拔刀相助,對這塊土地及人民關懷、聲援與奉獻,助成台灣民主自由。 近年,從任教的澳洲蒙納許(Monash)大學榮譽退休後,家博關愛台灣的行動不減。他繼續在國際社會活躍,著作論述不斷,從民主、歷史、國際處境聲援台灣。今天人們對家博熱烈相迎,凸顯了他長期無私地關愛福爾摩沙,台灣人銘記在心。 從任教的澳洲蒙納許大學榮譽退休後,家博關愛台灣的行動不減。他繼續在國際社會活躍,著作論述不斷,從民主、歷史、國際處境聲援台灣。今天人們對家博熱烈相迎,凸顯了他長期無私地關愛福爾摩沙,台灣人銘記在心。(資料照) 做為台灣研究者,家博不是象牙塔內的蛋頭學者,他深入基層,探查關係、面子、派系在地方政治的作用。經由田野調查,最早在學界指出以「走路工」買票在台灣選舉的現象。他不僅學術研究,也寫作不斷,除了學術論文和著作,且一直在報章雜誌發表文章。由於家博曾以交換學者身分,前往中國南京大學任教,他也就政治、歷史、社會做台灣與中國的比較研究,近年更在國際學術機構大聲疾呼,國際社會應告訴中國︰「台灣不屬於你」。 家博從威權時代就關注台灣,並一度以「大鬍子」之名,家喻戶曉。一九八○年二二八當天,「林宅血案」發生,因美麗島事件遭關押的林義雄家中母親和一對雙胞胎女兒遇害。當局偵辦期間,以家博和林家熟識,把他列為優先鎖定對象,後來還透過媒體放話,宣稱有外國人「大鬍子」涉重嫌。家博住處遭搜索,被二十四小時偵訊,還與自稱「目擊者」對質,飽受污衊之苦。政媒繪聲繪影,企圖炮製「國際陰謀份子打擊政府」的「陰謀論」,假的真不了;家博卻被刁難而在當年五月才得離境,列入「黑名單」直到李登輝總統時期。家博事後質疑,當局大費周章要找血型O型的凶嫌,卻偏不問他的血型其實為B型。最終,本案一如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事件,都成「只有被害人、沒有加害人」的無頭公案。 家博把這一親身經歷著成《台灣的高雄事件與一個外國大鬍子的回憶》一書。應該強調,見證台灣人民掙脫威權、邁向民主發展的家博,當局的誣陷、刁難和羞辱,打擊不了他對台灣深切的熱愛,挫折不了他對民主必勝威權的信心,卻轉化並增進了他為台灣挺身而出的堅定決心和行動。 於是,家博邀集兩百多位國際學者專家,設立了一個討論台灣議題的群組,提供相關資訊供國際間參考。近年台灣遇重大政治轉折時,他常與國際專家學者連署發表聲明,關切台灣。此外,他在歐美各地闡發「台灣的歷史」,強調建立台灣認同與主體史觀。他告訴國際社會,台灣人口比全球三分之二國家多,地方較五分之二國家大,經濟教育水準高;且按蒙狄維歐國家權利義務公約,台灣是不是一個國家,不須經由他國認可。 家博因此建議台灣,對外不必擔心邦交國減少,甚至完全沒有邦交國。但是,台灣應積極與民主國家建立正常化關係,即使有些國家承認中國,台灣也不必與它斷交。同時,他呼籲台灣人民重新思考國家定位及走向,強化增進台灣意識的議題;現今國慶日、國歌及國旗都屬國民黨政權殘遺,該討論國家的代表標誌有無必要改變。 對於歷史,家博強調,台灣是南島語族的起源地,從十七世紀起,台灣歷史是六段殖民史的綜合體︰荷蘭、西班牙、鄭成功的個體海盜政權、滿洲人、日本人及中國國民黨。來自中國的殖民政權以往企圖藉由錯誤的歷史,編造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宣稱原住民來自中國大陸。台灣已脫離外來殖民統治,不應繼續寫出錯誤的歷史,誤導下一代。 五十多年來,家博在國際間仗義執言,聲援並介紹台灣歷史與人民掙脫殖民威權邁向民主繁榮過程,是長久而忠實的友人,也是台灣的恩人。
自由時報社論 2018-11-13
「一杯咖啡」揭開的真相

「一杯咖啡」揭開的真相

位於美國洛杉磯的台商連鎖咖啡、烘焙店85℃,因總統蔡英文過境時登門消費,遭到部分中國網民指為「台獨企業」,而被迫表態支持九二共識,但仍無法止息中國的抵制與查察手段,成為中國打壓台灣的祭品。小英總統進門喝一杯咖啡,員工熱情招待,在民主國家是最平常不過的事,竟然引發中國的瘋狂反應,對任何理智清楚的人,乃是不可思議之事,難怪美國在台協會前主席卜睿哲批評,此事「荒謬」,是中國最惡劣的霸凌台灣行徑。 位於美國洛杉磯的台商連鎖咖啡、烘焙店85℃,因總統蔡英文過境時登門消費,遭到部分中國網民指為「台獨企業」,而被迫表態支持九二共識,但仍無法止息中國的抵制與查察手段,成為中國打壓台灣的祭品。(圖片截圖自:立委蔡適應臉書) 此事之所以不可思議,離譜荒謬,在於中國過去對台打壓,固然是對台政策的一環,但仍包括統戰之配套設計。亦即以往的正規做法乃是一手粗暴打壓,一手則拉攏懷柔,採取的是縮小打擊面、擴大爭取面,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的策略,一方面殺雞儆猴,一方面則給予買辦紅利,如此方可分化敵人陣營,達到收攬人心的作用。但最近中國對台打壓之凶狠,如逼迫國際航空、飯店將台灣改名,買走我邦交國,取消我主辦東亞青運,逼迫藝人表態,及85℃被迫道歉等,似乎已完全不顧台灣民眾的感受,更罔顧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透顯出來的只有赤裸裸的民族主義氣焰。 檢視歷史,如此粗暴的對台打壓,必然招致台灣民眾反感,不但達不到恫嚇效果,反與台灣民心漸行漸遠,慘痛教訓,歷歷在目,何以中共當局仍執意蠻幹?如果說中共憂心台灣在蔡英文主政下,可能走上法理台獨之路,遠離中國擁抱美日,但實際上,小英標舉「維持現狀」相當明確堅定,儘管始終沒有得到中國的善意回應,更頻頻受到中國擠壓脅迫,依舊保持不挑釁、不改變現狀之立場,並未對中共的非理性做法採取強烈反制措施。小英的「維持現狀」,若是一種策略,顯然應該保持動態平衡,而非靜止、被動、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卑微姿態,才符合台灣的利益;但揆諸實際做法,小英的「維持現狀」係以靜態的思考架構為主。因此,中共之所以對台愈益失去耐心,幾近陷入瘋狂狀態,若要從小英的兩岸政策找答案,認為是小英刺激中國所致,顯然抓錯藥方了。正確的檢討途徑,應該從中國由被殖民的卑微心理到經濟成長之後狂妄自大的暗黑歷史軌跡,亦即由過度自卑激發出過度自大的民族心理演化歷程爬梳,才能找到真正的解答,正確的說,是挖揭部分中國民眾陷入民族主義狂熱症的病因。 但最近中國對台打壓之凶狠,如逼迫國際航空、飯店將台灣改名,買走我邦交國,取消我主辦東亞青運,逼迫藝人表態,及85℃被迫道歉等,似乎已完全不顧台灣民眾的感受,更罔顧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焰。圖為中國人玻璃心易碎!請注意!(圖片截圖自:馬的報報臉書) 不可否認的,中國在近四十年的改革過程中,以國家資本主義為後盾,採取不對稱競爭手法,積累出驚人的經濟成果,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此龐大的經濟規模固然是十三億人口紅利與低比較基期所致,但相較於清末、民初到二次大戰期間內戰頻仍,積弱不振,淪為次殖民的羞辱處境,今日之中國確為其近百年未見的榮景。特殊的歷史發展背景,加上濃厚的家父長制與皇權的威權文化遺毒,以及共產黨一元化的意識形態與統治結構,乃形成當前這個獨裁專制如銅牆鐵壁,並結合中華沙文主義與帝國夢的共產中國。它的具體表徵在於,統治者乃是廢掉國家主席任期制,集大權於一身,比古代帝王權力更為巨大的習近平;對內則對人民進行鉅細靡遺的全面監控,乃是「一九八四老大哥」政權在人世間的示現;對外則透過亞投行、一帶一路的債務陷阱外交,綁住週邊國家,並在各大洲建立戰略據點與附庸國,再現中華帝國的榮光,與美國爭鋒。 毛澤東時代一窮二白的中國,寧要核子不要褲子,即使路有餓殍,仍執意對外輸出革命;如今,中華帝國漸具雛形,似非遙不可及的夢想,因此對內對外的非理性干預與壓制,也就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對台打壓日趨強硬,一副順我則生、逆我則亡的狂妄姿態,反映的便是追逐強國夢的民族主義高潮。在此情況下,中共領導人拚命營造萬邦來朝、四海歸心的景象,台灣這個蕞爾島國竟然不願歸順,在其眼中,自是罪該萬死。而那些未看清中國惡夢本質的台灣人,不論是政治人物、企業家,甚至藝人,被迫道歉、認錯仍不足以贖罪,難怪有人賣予小英總統一杯咖啡,熱情接待,中華帝國自然非加以重懲不可了。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8-20
台大校長案還要歹戲拖棚下去?

台大校長案還要歹戲拖棚下去?

台大校長案還要歹戲拖棚下去?(合成照) 台灣大學今年一月選出校長,由於遴選程序出現嚴重問題,當選人管中閔言行表現失格,教育部處置失當,引來政治力介入,馬英九等政治人物還跑到台大校園叫囂,甚至引發「大學自治、學術自由」爭議,拖延至今未解。這一事件表面看來錯綜複雜,但社會公眾從常識、常理或事情的基本面看,是非曲直其實很清楚,台大、管中閔或政治人物卻故意把它搞得烏煙瘴氣;高教龍頭台大當局尤其是非不明,一錯再錯,令人搖頭。 一般民眾明事理而辨是非,具體表現於民調。據財團法人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前天發表的高等教育民調,有六十七.一%受訪者贊同大學自治權力的行使須接受法律(合法性)監督,二十一.五%不贊同;而大學選出的校長人選如有適法性疑義時,六十九.五%公眾認為教育部應監督審核,再決定是否聘任,只有一成四認為政府應「照單全收」。同樣地,新近成立的「全國家長教育志工聯盟」,指台大校長遴選爭議,明顯有未利益迴避的重大程序瑕疵,卻被以「大學自主」誤導,期待新教育部長葉俊榮明智解決。 近七成的一般民眾可清楚分辨之事,卻鬧了半年多仍在歹戲拖棚,不僅令人匪夷所思,也要感嘆學富五車的高教中人,其實處理牽扯自身利益的事務,反而顢頇且理盲,無視社會觀感,表現遠不如常民。台灣高等教育如續由這般水準的人等集體把持,上述民調指出民眾所憂心的大學生缺乏國際競爭力、大學和產業需求脫節、教育品質平庸化、優秀學生流失等嚴重問題,勢必難以改善。 台大事件的根源在管中閔這個人。他參與校長遴選,卻有失格的嚴重問題。他兼任台灣大哥大獨立董事、薪酬及審計委員等要職,卻未經校方核准即「偷跑」就任,且選校長時未事前揭露。更壞的,台哥大副董事長蔡明興是遴委會委員,卻不作迴避;以致「蔡董選管董」,當事人快意行事,違背法治社會的基本規矩。管中閔還遭舉發論文抄襲及違法去中國兼職,當事人都避而「神隱」,不對外作負責任的說明與釋疑。 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右三)擔任台灣大獨董,當時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後排中)也是董事,這張合照中的台灣大副董事長蔡明興(右四)身兼台大校長遴選委員。(資料照,原取自台灣大哥大官網) 更離譜的,管中閔最近去美國南加州演講,以「台大新價值,台灣新意志」夸夸其談,對台大校友宣稱「堅持不退、與台大同在」;但仍不就各方所指的違法失格問題有所釐清,反而抨擊政府搞政治。一如在遴選事件後把校園搞得雞飛狗跳而分裂台大,管中閔到南加州也導致當地台大校友會裂解,一分為二。 有管中閔這樣的參選人,更有台大當局的離譜演出,才使得爭議越演越大,也讓各界看到台大校方如此顢頇,一路護短。事前不揭露與利益不迴避的程序不正義,事涉基本原則,是非要分明,但從遴委會到校方,程序與公文來來往往,卻堅不認錯,不但槓上教育部,還要打行政訴訟。尤有甚者,對於管中閔被指抄襲一事,台大還創下「研討會論文不是正式論文,不查」的學術倫理笑話;與前任校長楊泮池因捲入抄襲風波而不續任,台大表現,判若兩校。所謂斯文掃地,即此之謂也。 教育部對本案的處理,也令人難以恭維。潘文忠部長任內,該斷不斷,徒增困擾,也為政治鬥爭添柴火,有些政媒遂把學術自由、大學自治無限上綱,宣稱教育部只能對遴選結果「照單全收」。吳茂昆以「重啟遴選、補正瑕疵」處置,踏出撥亂反治的步伐,惜未久任。如今葉俊榮自訂「速戰速決」目標,要走出「第三條溫暖的路」,但只與遴委會主委、台大校方會面,約見管中閔遭拒,引發各界「放水」的聯想。 台大校長選舉案走到這一地步,台大校方及管中閔都是爭議根源,教育部也難辭其咎。所幸台灣社會的常民,依據常識和常理分辨事情本質,並論斷是非曲直,所形成的最可恃民意機制健全無損,不受若干政媒所紛擾左右。對台大校長遴選紛爭,葉俊榮尋求妥善落幕的心意或許有其著眼點,但法律、民意及更根本的程序正義及是非曲直,仍是無可妥協的要素。學公法出身的新教育部長,諒必能掌握這一基本要務。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7-31
中國的專制極權黑手伸向世界

中國的專制極權黑手伸向世界

  中國在國際社會打壓我國,無所不用其極。最近,它強要在中國做生意的外國公司刪除暗示台灣獨立於中國之外的公開資訊,已踢到鐵板。美國白宮上週六發表聲明,指責中國把自己的「政治正確」強加於美國企業之上,屬「歐威爾式的胡說八道(Orwellian nonsense)」;按中國規定,聯航等航空公司的網站和廣告資訊,不得把台灣當國家,須改成「中國台灣」,否則將予懲處。中國霸道蠻橫,不僅招致白宮直接斥責,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直指這種行為「非常幼稚」,絕大多數國際航空公司也未照辦。這一事件凸顯了中國向全球輸出專制體制和價值,引發極大反感;也顯見強勢崛起的中國,正成為國際文明社會的威脅。 中國脅迫外國公司屈從其「政治正確」,前例罄竹難書。今年以來,中國變本加厲。從一月間萬豪酒店事件起,中國掀起「反分裂國家」風潮,幾十家品牌商家、影視藝文、國際活動遭點名,要求改正或自我審查,不得把台灣當作國家,在中國經商的外資事業尤為施壓重點。這次中國民航局發函包括美國業者的三十六家國際航空公司,要求遵守「一中原則」,把台灣列為中國的一部分。不過,如今有白宮仗義執言,包括早先遭點名的達美航空等大公司,仍繼續把台灣當國家。 不僅欺壓台灣,中國也未善待中國人民,還把打擊異議人士的惡行延伸海外。美國七位跨黨派參議員四月下旬聯名致函司法部長賽申斯,關切中國經由騷擾、虐待海外異議人士家屬,迫使當事人返回中國。據「美國之音」報導,中國透過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發布「紅色通告」,把海外異議人士污名化,也讓他們在中國的家人受株連。參議員還直指國際刑警組織主席孟宏偉,身兼中國公安部副部長,中立性令人質疑。知名民主人士魏京生受訪時更直言,國際刑警組織實際上已成中國國家恐怖主義的外延,中國司法經此滲入美國,及於西方國家。 甚至早已受害不淺的台灣各界,上週也增添新例。台灣版GQ雜誌總編輯杜祖業原定接任中國版編輯總監,但疑因在月初的歡送會,披上同事製作的「反攻大陸」值星帶,次日旋遭中方撤回聘僱決定。以男性時尚、風格與文化為主的刊物,無關內容的玩笑之舉也難逃中國的政治無限上綱;立委徐永明「大興『國際文字獄』,迫使各國遵從中國價值觀」的評語,堪稱中肯。 中國肆無忌憚,把專制極權的黑手伸向國際社會,既係習近平體制使然,也因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多年來的誤判與配合。在中國走向國家資本主義之路,西方商界以全球化為尚,尤其台灣商人,挹注大量資金、技術、人才,幫中國崛起,助成「世界工廠」,經濟規模舉世第二。中國再以其市場或經濟規模為餌,加上仿冒、竊取、欺騙等手法,誘使唯利是圖的外資為其產業政策的棋子。經濟崛起的中國,在習近平野心外露之後,對內獨裁,對外擴張利益,自認可向世界輸出專制體制與價值。 同時,西方政客大作美夢,以經濟發展、中產階級興起、加入世貿組織,即可打造中國成國際社會「負責任的利害相關者」。中國對這些誤判與配合照單全收,直到川普當上美國總統,才精明地看穿中國的野心與企圖,進而在為時未晚之前動手。從而,從國家安全戰略明指中國的挑戰,提出印太戰略,主張對中國強硬者當道,批判中國軍事不透明,直接對準中興、華為等科技廠商下手,都是繼之必然的作為。就此而言,上週在北京舉行的美中貿易談判不歡而散,雙方歧異短期難解,勢所必然。 以美國如此強大,仍對中國戒心十足,且付諸實際行動;身為中國首要併吞目標,台灣絕無掉以輕心的奢侈。在中國崛起之路,台灣助長了中國經軍實力,政治上引狼入室,不論軟、硬、銳實力,中國如今都以對付台灣為先。同時,台灣人、財、產業被磁吸,經濟陷入困境,政治飽受干擾,軍事備受威嚇;多年的誤判與配合,讓台灣賠了夫人又折兵。今年大選年,中國伺機而動,上週破獲的龐大軍械走私案尤令人不安。主政者如何以美國為範,以戒心加實際行動,因應中國的威脅,至關緊要。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5-08
年金改革不容歹戲拖棚了

年金改革不容歹戲拖棚了

全國傳播媒體產業工會召開記者會,譴責反年改抗議群眾蓄意毆打採訪記者。(記者羅沛德攝) 在台北設立亞洲首座分支機構的無國界記者組織公布,年度新聞自由指數排名,台灣為第四十二名,比去年進步三名。可惜,這個好消息卻因為另一個壞消息而黯然失色。近日,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舉辦的「警消不服從」抗議活動,有四名電視台記者被抗議群眾毆打。退伍軍人「八百壯士」號召群眾衝入立院過程中,又發生暴力攻擊事件,八十四名員警及十二名記者受傷,四名記者裝備受損;暴力場面,簡直是對立法院內軍人年改首場公聽會的莫大諷刺。 兩年來,年金改革的陳抗活動,由於拜新聞自由之賜,其抗議主張才廣為傳播,讓國人得以評析其得失。但,反年改陳抗,從退休公教為主,到退休軍警消為主,其陳抗的手段也儼然從「文鬥」升級到「武鬥」。如今,陳抗暴力升級,竟然將維護社會秩序的員警當作道具來打,並將為大眾知的權利服務的記者當作攻擊目標,顯示那些陳抗活動可能已經開始產生質變,政府、朝野、檢警、媒體及社會大眾都應該有所警覺。 無國界記者組織指出,政治領袖對媒體的仇視,現在已不限於獨裁國家,愈來愈多民主領袖也把媒體視為敵人,而非民主基礎的一部分。甚至在新聞相對自由的歐洲,政客針對媒體的口頭暴力現象也在增加。該組織秘書長德洛瓦表示:「宣洩對記者的仇恨,是對民主最糟的威脅之一」,政治領袖煽動對記者的反感,要負很大的責任。至今仍有國家的政治領袖仇視媒體,儼然將之當作政治操作的一部分,實非福音。還好,台灣已經走過了那段歷史。 當前台灣,新聞自由、媒體、記者,受到政治人物的善意看待,因為新聞自由是台灣民主不可逾越的紅線,他們已經成為台灣民主的支柱。然而,這幾天,不是來自政治人物,而是來自陳抗群眾,對現場採訪記者的無差別攻擊,不論其服務機構的政治傾向,恐怕會讓無國界記者組織匪夷所思。透過集會遊行自由表達異議,不就是要透過傳播媒體以宣傳自己的主張嗎?被抗議的政府沒有箝制媒體,反倒是抗議者毆打記者,完全違反群眾運動的邏輯,背後的動機令人猜疑。 老實說,年金改革的民意,已經在二○一六選舉清楚呈現了。兩年來的反改革,從公教到軍警消的持久戰,社會上的反應總是噓聲多過掌聲。而真正尊嚴受損的,則是大部分體念國家財政困難及以往所得替代率過高的退休與現職公教軍警消,他們正為那些「能撈就撈」的貪得無厭者背著大黑鍋。經過幾起攻擊記者事件,激進變調的為陳抗而陳抗,相信更難獲得社會大眾的體諒。一如蔡總統所言:這些施暴者不能代表熱愛國家、忠於國民的國軍;包圍兒童醫院、攻擊媒體,毆打維持秩序員警非法行為,更是社會所無法容忍。 話說回來,事態發展至此,解鈴還須繫鈴人。主流民意要求大刀闊斧改革年金,並且賦予執政者完全執政的優勢,便應快刀斬亂麻,快速回應民之所欲。兩年來,那些反改革者,從早就有被改革的心理準備,到徒然獲得串聯動員的時間與空間,可以說是蛋頭學官急事緩辦有以致之,公聽會、座談會搞到陳抗歹戲拖棚,而更加拖累政府的年改腳步。尤有甚者,分階段處理不同領域的年金改革,以繁馭簡,治絲益棼,也讓「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令人扼腕。 年金改革,宛如一副好牌打到輸,少部分退休公教軍警消中的有心人士,苦於找不到動員題材的藍營,巴不得利用這個戰場動搖本土政權。陳抗主謀,藍營統媒,北京當局,最樂見的當屬現職公教軍警消的認同忠誠發生動搖,讓台灣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機器從內部瓦解。今天,反年改陳抗暴力升級,主導者還反指「政府逼迫現職警員,暴力對待退伍軍人」。可見,那些人是不會善罷干休的。年金改革這場仗,更嚴肅地考驗著執政者的判斷力與領導力。如果無法突圍,完全執政、社會穩定皆有不保之虞。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4-27
金正恩以「智」事大的啟示

金正恩以「智」事大的啟示

金正恩雖然在權力使用上極為殘暴,但國際博弈的高明智慧,確實令人刮目相看。(美聯社檔案照) 朝鮮半島與台灣海峽是全球地緣政治兩顆不定時的未爆彈,當前卻有截然不同的情勢發展。當中國以民進黨政府不接受九二共識為由,全面中斷兩岸交流,近日更頻頻以軍演、軍機艦繞台等恫嚇台灣,造成情勢緊繃;反觀,北韓因無視國際反對進行多次核試與洲際導彈的試射,宣稱其核武導彈已可打到美國本土,朝鮮半島情勢比台海更為緊張,戰爭似乎一觸即發,近日卻出現戲劇化發展,和解露出曙光。 兩韓領袖將於明日舉行高峰會,而川普與金正恩的高峰會也在緊鑼密鼓籌備中,北韓更宣布將停止核試與發射洲際彈道飛彈,並關閉原子武器測試場。金正恩一連串對南韓、美國與西方世界的示好動作,不但化解朝鮮半島爆發戰爭的風險,更有效翻轉外界對其專制落後的負面形象,成為國際政治舞台上少見的小國操控國際遊戲規則案例,金氏的外交手段堪稱極為高明的謀略。北韓是一個幾近於與世隔絕,也是至今最堅持共產主義教條,以及將領袖神格化到最極致的國家。北韓更是全球僅有的領導人三代世襲的社會主義國家。它好似一顆在遙遠天際閃著微弱光亮的孤星。因此,金正恩外交策略的大翻轉,向西方開啟大門之難度,不下於當年毛澤東轉向與美帝握手,與社會主義老大哥蘇聯的對抗。 中國戰國時代,有一段對話深刻反映國際政治的謀略思考;孟子回答齊宣王「交鄰國有道乎?」「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也就是說,小國要確保安全與生存,不是什麼對他國仁厚、以德報怨之類的道德訴求,而是運用深遠的智慧與手段。看來,金正恩雖然在權力使用上極為殘暴,但國際博弈的高明智慧,確實令人刮目相看。以國力、經濟、人口、面積而論,北韓在國際政治上缺乏成為具有影響力玩咖的條件,更長年在國際的制裁與禁運下,不僅經濟落後,更常傳出人民因飢荒而大量餓死之慘劇,只能仰賴蘇聯(今之俄羅斯)與中國施予援手。然而,這位最不被看好的第三代掌權之後,初期固然讓外界看到了令人驚悚的整肅與暗殺,彷彿古代宮廷劇的翻版,之後更毫不顧忌國際社會的反對,一再進行核試,與川普激烈互嗆,可謂一旦擦槍走火,就可能引爆二戰後第一次的核子戰爭。 事實上,北韓之所以不計代價發展核武,乃是小國在強權環伺之下的不安全感所致。因此,金正恩早期的蠻幹做法,看似與「以小事大」必須講究智慧的精神相違背,其實,反而是暗藏了更深的智謀。亦即,小國要立足,必先擁有強大的遏阻與報復的武力,足以對強國產生震懾作用。果然,北韓成功完成核試後,金正恩立即對外展開笑臉外交,啟動兩韓文金會與美朝川金會,並且在世人仍無法置信之際,突然宣稱北韓將停止核試,改變軍事與經濟並行的發展策略,未來將聚焦於經濟發展,讓戰雲密佈的朝鮮半島露出希望的曙光。金正恩玩弄外交權術,深得以小事大的箇中智謀,恐為其父祖輩所不及。 回顧歷史,北韓與台灣有頗深的淵源,曾經改變了台灣發展的軌跡。當年蔣介石外來政權流亡台灣時,美國杜魯門政府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指稱丟掉中國大陸,應由國民黨負起全責,並採取「袖手旁觀」政策,停止對蔣政權軍事援助,但也不承認中共當局;是時蔣介石孤立無援,台灣可能淪入中共手中。但隔年爆發的韓戰,卻改變了台灣的命運,美國為防全球赤化的骨牌效應,派遣第七艦隊協防台灣,更與蔣政權簽訂「共同防禦條約」,將台灣納入美國西太平洋防衛體系,自此台灣固然仍在蔣氏威權統治之下,卻也免除了被中共攻佔的危機,從此與中國隔絕,發展出自主獨立的歷史。 過去,北韓曾改變台灣的歷史;如今,台灣面臨強大惡鄰的威脅,更須由北韓經驗,學習以小事大的智慧,才是北韓啟示錄的寶貴之處。由北韓看台灣,並非要效法其專制獨裁,而是必須認知,小國只有發展與擁有強大的反制能力,才能確保國家的安全;一旦防衛力量崩解,首先喪失的便是國家的生存,遑論和平與穩定!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4-26
且看「馬英九現象」

且看「馬英九現象」

  卸任總統後,馬英九的官司不斷,國內外的公關行程也不斷,藍營統媒則為之敲鑼打鼓。有一種評論稱,馬英九現在的高人氣,比下了蔡英文現在的低人氣,甚至還有二○二○再出馬問鼎總統的風聲。侯友宜請馬出山並肩作戰,國民黨候選人也不像過去那樣迴避死亡之握。執政八年失敗,淪為「票房毒藥」,卸任反而「人氣回籠」,這是什麼樣的「馬英九現象」? 首先,雖然位居主席、馬規吳隨,但吳敦義並未成為藍營共主,洪秀柱們對他不信任,北京也對他有點冷淡,國共論壇至今遙遙無期。而面對今年的選戰,沒有提出選戰總綱領,也沒有展現戰略部署。於是,參選者猶如在大海求生,每個人都想抓一塊浮木。放眼過去,馬英九雖然司法纏身,但至今有關的案子都還暫能全身而退,遂成為參選者的浮木之一。看來,馬本人也躍躍欲試,只要維持一定的政治能量,「馬家軍」在黨內重新集結,甚至成為藍營的實質共主,對於司法過關、政治前途、兩岸角色便不無幫助。 於是,藉今年的選舉測試水溫,看看多少人會「還他公道」,值得馬英九一試。更何況,以目前的選舉實況來看,歷經兩場慘敗,國民黨可能已經接近谷底翻身;而民進黨連續兩場勝仗,按照將近兩年來的表現,不無可能即將反轉向下。既然國民黨沒有新共主,舊共主出來讓大家憶苦思甜,或許是國民黨參選者沒有辦法裡的辦法。只不過,黨國之子如今已經失去黨國奧援,光靠他的理念與政績,能夠產生多大的助選光環?進入選戰肉搏的階段,執政八年缺乏建設、延宕改革、連中誤台的傑作不免被拿出來重新檢驗,這對他本人的形象是正是負,考驗著台灣社會的判斷力。 其次,馬英九儼然有敗部復活的自我感覺,最主要的因素仍在於蔡英文近兩年的執政困局。完全執政,把國民黨完全打趴,本來是創造新局的大好機會。可惜,小英初期委諸老藍男,延誤國內的產業經濟,讓對馬英九失望者繼續悶,直到賴清德組閣,積極處理勞基法再修法、解決工商企業界所詬病的五缺問題等,小英政府的總體形象終於稍有好轉。然而,年底選舉的日期也近在眼前了,經濟好轉的統計訊號,能不能在未來幾個月化為有感政績,可以期待卻不能過度樂觀。另外,由於拒絕一中共識,北京持續施壓,一面以「惠台」措施凸顯小英政府的困境,一面以機艦繞台擾台恐攻民心士氣,北京這個第三方參選者,會用什麼方式玩弄銳實力,介入今年年底的選舉,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變數。 此外,改革與轉型正義,原本最容易得分,但主其事者未能掌握節奏,民意透過選票支持加速改革,諸如公教年金改革卻迷信所謂的社會對話,為反對改革者搭設舞台,結果反改革的少數人無限放大聲量,一副反改革有理的樣子,曠日廢時搞到支持改革者悶到不行。司法改革,雷聲大雨點小。黨產,附隨組織婦聯會竟發生資料遭毀情節。軍人年金改革,樓地板優於公教警消,又另生雜音,陳抗脫序升級。首任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委人選,更引發力挺轉型正義者的內部爭議。反改革一方的反動,支持改革一方的不滿,改革與轉型正義自陷於進退維谷,不啻為馬英九拉開重新站上舞台的序幕。猶豫不決,遂令口水之爭淹沒了行動,何其可惜。 話說回來,馬英九再出來蹚渾水,藍營統媒操作新版「馬英九現象」,也不完全是一件壞事。有道是,距離產生美感,馬英九卸任了,蔡英文當家了,許多人逐漸淡忘那八年的痛苦,反將延續下來的痛苦歸咎現任者遲未兌現競選支票。在這種社會心理的反差之下,如果馬英九又從歷史的任意門回到現在,搞不好原本他還沒暴露出來的本質會暴露得更徹底。果真如此,馬英九與主流民意背離更遠不僅會帶衰助選的參選者,也會喚起台灣社會對他執政八年藍綠皆怒的記憶,而提前結束了二○二○的政治想像。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4-25
台灣人民沒那麼好騙了

台灣人民沒那麼好騙了

最近兩星期,中國對我國發動新型態的文攻武嚇,以軍事動作搭配文宣心理戰,企圖藉「打擊台獨」之名,挫折我民心士氣。不過,假的真不了,中國軍演騙很大,美國也從中「攪局」,以致邪不勝正,民主台灣未受衝擊,中國反自曝其短。儘管如此,在它野心併吞我國之路,包括今年稍後的選舉熱季,類似的動作必將頻頻演出,台灣自須嚴加防備,積極應對。 中國的新一波攻勢,是先後在南海、閩浙兩省沿海進行軍事操演,加上軍機繞過台灣飛行,耀武揚威,不但時機選在蔡英文總統出訪非洲,且同時發動其文宣機器、網軍及同路人,氣力盡出,誇大渲染,企圖遂行心理戰的圖謀。 然而,文宣若無實質內容做基礎,反而凸顯自己的動機不可告人,大張旗鼓的低廉手法太拙劣。其中最大的誤算,是中國的文宣心戰隊伍以為包括台灣在內的國際社會,都像它以極權手段所控制的環境,對其謊言照單全收。 「遼寧號」最顯眼。它「亮劍」高調演出,據說不僅要嚇唬台灣,也把矛頭指向美日,「中國不是好惹的」。偏偏美國航母「羅斯福號」戰鬥群很殺風景,直搗黃龍,穿過中國禁航區,還邀盟邦友軍、國際媒體親睹其艦載機的高效戰力,搞到解放軍軍演戛然而止,提早收兵。更慘的,牛皮吹破之後,連自己人也來踹一腳︰中國央視引資深飛行員的話,「想在『遼寧號』安全降落,需要運氣」。中國軍事專家說得更直白︰「遼寧號」從烏克蘭時代服役已三十年,難以轉為作戰用途,主要供演習訓練;而中國自造的航母至少要四年才交付海軍。相較於有百年航母發展及實戰專業的美國,剛起步的中國還是安分一些較好。 所謂「台海實彈軍演」同樣禁不起推敲。中國官方媒體把沿海局部地區營級火砲射擊演練,上綱為在台海的實彈演習,還把過去軍演紀錄片當新聞播放,另加照本宣科、腔調詭異的「閩南語」空軍宣傳片。如此這般,中國文宣部隊和它的傳聲筒以「台軍疲於奔命」、「極具震撼效果」交差或無不可,但說足以「震懾台獨」,未免自我感覺良好、太超越現實。 這種「看似華麗但失敗的戲碼」偷雞不著,還衍生負面效應。中國的動作頻頻,只坐實了它野心崛起,在印太地區到處惹事的麻煩製造者惡名,加深各國對它的嫌惡。特別美國兩黨及多數民意對中國強硬的共識已然形成,川普只是果決地付諸行動,中國欺壓台灣只會讓美國朝野看不下去。國務院發布新聞指責中國軍事不透明;國防部前副次長布萊恩(Stephen Bryen)近日還主張,美國應派出航母繞行台灣,明白告訴中國,美國航母戰鬥群就是台灣的保護盾。 儘管中國這一波文攻武嚇未能得逞,以軍事動作搭配心理戰的手法,必將一再侵擾,我國不能不防。事實上,自去年十二月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發表「銳實力︰專制影響的崛起」報告以來,中國這一不同於以往「硬實力」、「軟實力」的輸出政治影響力手段,廣受國際關注。必須強調,「銳實力」透過干擾和操控所提供的資訊,目標鎖定媒體、學術、文化、智庫等意見領袖。這一波文攻武嚇中,國內若干政媒的幫腔助陣,在台大管中閔案中,有些學術界人士偏信中國、只聽中國的,中國官方也來插一腳,凸顯了中國「銳實力」在國家認同出狀況的台灣,行之有年,如今隨其野心崛起,併吞日亟,操作更甚。 前陸委會主委黃昆輝近日提醒國人,中國善於分化。一九九○年代所謂「海陸大戰」,在媒體誇大其詞的背後,其實是中國故意分化,捧海基會而貶陸委會,以牟取談判利益;近年在國民黨、民進黨分別執政時捧、貶,同樣也是分化手法。不過,民主台灣仍深具對抗野心中國的實力,民主基金會民調指六十七.七%民眾願為保衛台灣而戰,就是最具體的例子。同時,與中國同一個鼻孔出氣的政媒,在民意選擇及意見自由市場中連連挫敗,越做越小,也顯示在對抗中國併吞之路,只要嚴肅看待,有備無患,「銳實力」雖鋪天蓋地而來,台灣是有致勝的絕大機會。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4-24
「戰略沉著」應對「衝突邊緣」

「戰略沉著」應對「衝突邊緣」

地處中國鄰近的台灣,必須戒慎恐懼中國的戰術干擾,沉著應對避免落入它的「衝突邊緣」誘計。避開衝突,壯大台灣,這是小國生存之道。(圖取自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總部設在日本的英文政治外交刊物「外交學者」日昨發表網路評論指出,儘管中國媒體大幅報導,西方也猛談威脅論,但此次軍演在有限範圍舉行,顯示北京只想虛張聲勢,並不想真正冒險引發危機,或升高台海緊張。確實,中國這次的演習規模不大,但是為了達到最大的邊際效應,宣傳拉高到直接對準台獨,還派出若干軍機繞台擾台。目前,美國僅止於口頭回應,蔡英文總統也如期出訪,「虛張聲勢」有跡可循。 中共十九大前後以來,北京對台灣的軍事策略,似乎可以用「衝突邊緣」來予以總結。所謂的「衝突邊緣」,骨子裡就是「虛張聲勢」,擺出一副要幹架的樣子,其實準備動作非常有限,根本不像要大幹一場,但是在口頭上叫得響徹雲霄,宣傳機器高分貝大鳴大放。其實,這是反獨促統的無本生意,如果只要恫嚇便可以達到目的,何必真的動刀動槍?何況,台灣還有內應,主動幫中國的宣傳放得更大!然而,航母路過了,戰機繞過了,宣傳鬧夠了,船過水無痕。從東海、台海、南海,過去一段時間中國的「衝突邊緣」展演,日本、台灣、美國都只是適度管理,沒有隨北京起舞窮緊張,於是「衝突邊緣」一個巴掌拍不響。 話說回來,北京的挑釁動作, 外無日台美啟爭端於先,一旦「衝突邊緣」擦槍走火、爆發事故,國際社會恐怕不會將責任歸咎他人,而是譴責北京自己躁動有以致之。最近一段時期,中國偶爾會出現武統論調,若干冒進主義的犯台談論,在軍事專業看來皆屬幼稚不堪,違反軍事科學的基本原理,這種論調所困擾的也不是外人,而是中國的大當家習近平,因為武統論調跟圍堵中國的新趨勢實在是太違和了,武統不可行卻在國際上造成公關失分,簡直是在扯習近平的後腿。當然,我方對「衝突邊緣」萬一失控的後續管理,也務必要有劇本演練,不能被北京綁架挾持。 毛澤東說過,要在戰略上藐視敵人,但要在戰術上重視敵人。當前,台灣所處的戰略環境是有利的,因為中國威脅橫衝直撞,已經招致戰略上與經貿上的圍堵中國,國際社會已經對中國失去承擔大國責任的信賴。只要看到這種戰略大勢,台灣就不必在乎中國的對台戰術,因為那注定是鬥不過國際核心價值的,也注定是無法成功的。不過,地處中國鄰近的台灣,還是要戒慎恐懼中國的戰術干擾,沉著應對避免落入它的「衝突邊緣」誘計。避開衝突,壯大台灣,這是小國生存之道。 台灣堅定維持現狀,藉圍堵中國的印太戰略水漲船高,讓務實台獨行穩致遠,乃台灣面對中國以小博大的智略。目前中國的綜合國力還在上升,此時此刻它最期待的就是台灣犯了戰略錯誤,導致台灣自己孤立於美日印太的安全連結,從而必須落單面對中國威脅。因此,面對中國的「衝突邊緣」挑釁,本土政權更應表現出戰略沉著,有效管理來自中國的「衝突邊緣」躁動,卻絕不墜入它期待緊張升級的算計。統派統媒網路五毛黨的激將法,就讓他們自己去亂吧。 中國把沿海的例行演習宣傳放大,戰機繞台擾台提高緊張,無非是希望台灣隨之起舞,台海情勢緊張兮兮,如此一來正可凸顯北京的優勢。對此,台灣必須另類思考,例行的國防把關做好便夠了,北京虛張聲勢無非是想做一樁無本生意,而台灣社會正常生活,蔡總統如期出訪,繞了一圈北京的虛張聲勢鳴鼓收兵,那麼,不僅是台灣人民連國際社會都再一次看清,北京對台灣的「衝突邊緣」戲法也就是這樣:你把它當一回事就有事,你不把它當一回事就沒事。中國虛張聲勢的戰術騷擾,只是想誘導台灣觸犯戰略錯誤,我們大可不必自亂陣腳。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4-21
善用中美擠壓出來的時間與空間

善用中美擠壓出來的時間與空間

  劉結一直接點名賴清德,「他就是個台獨」;「我們舉行軍演,是為了捍衛我們祖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一次行動。」賴院長多次論述「務實台獨」,指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不必另外宣布台灣獨立。這在台灣是事實也是常識,所以主流社會沒有特別反應。反應較強烈的是對岸,但中國呈現的戰略焦慮,軍事演習的宣傳放大版,與其說是針對維持現狀的台灣,不如說是衝著戰略挺進的美國而來。 務實台獨,可以視為維持現狀的延伸。由於中國不斷衝撞現狀,機艦繞台擾台,現狀必須動態維持,而非無所作為,美國動作頻頻意即在此。不過,在這種情況下,賴院長的口頭重申,此時此刻卻可產生一種動感,使得中國必須回應。至於「務實台獨」論述的動感,其實是美國一連串行動所帶動起來的,包括國防授權法的軍艦互訪停泊、台灣旅行法的鼓勵高層互訪、國務院宣布對台潛艦「行銷核准證」、六月AIT新大樓落成可能有相當級別官員訪台等,遑論川普所認知的「台灣總統」。短短期間,台美關係快速進展,在這樣的脈絡下,「務實台獨」的談論便產生了動感,令北京左批「打台灣牌」,右批「挾洋自重」。而北京不願面對的則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中國威脅。 針對中國近日進行的實彈演習,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日前重申:美國仍關切中國日增的軍事能力以及相關的戰略意圖;美國反對任何一方採取改變現狀的片面行動,包括使用武力或其他形式的威嚇。美國定義的「現狀」,顯然與中國的「兩岸同屬一中」不同,係屬一九四九之後的台灣領土狀況,也就是台灣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台灣關係法」稱,「台灣」一詞包括「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以前美國承認為中華民國的台灣治理當局,以及任何接替的治理當局」。「中華民國的台灣治理當局」,言下之意,中華民國失去領土後,遷往台灣繼續掛牌,直到一九七九,仍尚未成為國家的台灣,此後繼續使用中華民國運作。此一論述,一方面阻隔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聲索,另一方面也只確認台灣屬於台灣人民所有,是否自成一國則保留模糊。二月間,亞太助卿提名人董雲裳在參院外委會表示:「我們並不承認台灣是一個獨立國家」。而日前眾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游何認為,「台灣是一個國家,該是美國檢討其政策的時候」。行政立法部門的想像拉拔,明顯不是往兩岸一中方向。 另外,中美之間,有歧異,也有共識,例如他們都將涉及制憲、國名、國歌、國旗視為改變現狀,假使台灣在至少獲得美國支持之前為之,勢必遭逢中美不同動機的壓力。阿扁執政缺乏內外有利環境的正名入聯,引發中美各打一大巴掌的慘痛,殊堪借鏡。目前,台灣的維持現狀、務實台獨,在中華民國的現狀下民主演變,縱使面臨北京勒索「一中共識」不成而拒絕往來,卻未曾蒙受來自美國的不滿與壓力,這是蔡賴體制的戰略得分,只是國內加速民主演變的民意,也不可忽視。北京方面,急著以正面打擊「務實台獨」,來側面襲擾「維持現狀」,凸顯著中美對台政策的距離拉大而不是縮小,伴隨著美國對台軍售、協防的堅定、提升,遂在「惠台攻勢」下難掩其拿蔡賴體制沒轍的戰略焦慮,劉結一的鷹派發言便是代表。 要求兩岸和平解決分歧,反對台灣「反攻大陸」,也反對中國「武力犯台」,美國向來是戰略清晰的。而從中美擠壓、印太戰略到台美關係提升,給台灣創造的時間與空間,也在考驗著「維持現狀、務實台獨」可以走多遠。鞏固國安捍衛台灣,發展經濟壯大台灣,已成蔡賴體制的車之兩輪。未來,利用印太戰略的鋪陳,中美貿易戰的契機,讓台灣的國安納入集體安全網絡,經貿連結不必付出主權代價的西方國家,堪稱台灣在新形勢下獨立於中國陰影之外的新路線。本土政權完全執政,不論是面對中國威脅與日俱增,或年底選舉的期中考,都該調整步伐、自助人助,準備好同時打贏內外兩場仗。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4-20
兩岸經貿一邊倒的危機

兩岸經貿一邊倒的危機

  美中貿易衝突再掀波瀾。美國商務部日前以違反和解協議為由,禁止美企向中國中興通訊出售關鍵技術及零組件長達七年。中興是中國第二大通信設備商,其手機最大海外市場為美國,通信設備有近三成關鍵零組件乃是向美企採購,川普政府之制裁無疑將重創中興;重要的是,川普三月中才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博通併購高通,以防止中國最大電信設備商華為趁機取得五G發展優勢,如今再對中興下重手,凸顯美國已全面防堵中國取得五G主導權,以捍衛國安及在科技產業的領導地位。 此外,美中貿易的爭議不僅涉及智慧財產權,更牽扯雙邊貿易的公平性。中國在電商、社群網站、電子支付、行動通訊等領域之得以在其國內形成獨霸地位,例如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騰訊(Tencent)等,所謂中國科技三巨頭「BAT」之崛起,大多源自於官方的補貼、保護及設置貿易障礙,並非自由公平競爭下之成就;俟BAT等壯大之後,再以雄厚資金作為後盾進軍國際市場,大舉進行購併與低價傾銷,致使全球產業陷入紅海殺戮戰場,意圖藉此建立全球性之產業霸權。美中貿易的巨大逆差,係此種不公平貿易的產物,因此成為川普急欲打破的現狀,具體作為不斷出爐。據稱,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下波行動將是反制中國在雲端運算等高科技領域的不公平限制。USTR認為,中國限制亞馬遜、微軟等美國雲端運算公司需與中資成立合資公司,並向中方授權技術許可的做法並不公平,因為阿里巴巴等中國相關企業在美國發展並未受到限制,故而研擬對中國投資案設定限制條款,直到中國取消對美國企業的相關限制。 雙邊貿易之對等公平本是天經地義,一旦中國的不公做法遭到打破,原先依靠壟斷而出現的產業巨獸,勢必會在公平的經貿規則下被打回原形。由此可見,川普此舉已經打中要害,因為中興固然是全球重要通訊設備與手機廠商,並在五G領域上與華為相輔相成,扮演建構中國五G產業的急先鋒;但是,其關鍵零組件多數來自美國,若無法向美商採購,將嚴重喪失市場競爭力。川普偶爾行事莽撞,退出TPP、巴黎氣候協定,重砲批評德國、墨西哥,並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與南韓的自由貿易協定等,常與盟友衝突、計較,如此作為徒然造成全球經貿體系不穩定,且無助於美國優先與再起。如今,其貿易政策將矛頭主要指向中國的侵害智財權與貿易障礙,方才彰顯美國優先的正當性。 其實,台灣遭逢的問題與美國類似,也就是兩岸的經貿交往係建立在不公平的基礎之上。國內電商業者批判,相較於中國阿里巴巴旗下淘寶網登台開公司、設立網站,在台通行無阻,且台灣人也可自由到淘寶網買東西;台灣的網購平台卻長期被中國屏蔽,中國民眾根本無法上台灣平台買東西。兩岸網購平台可謂長期處於立足點不平等狀態。另外,部分中國電商充斥假貨,台灣消費者的權益無法得到充分保障;而不少台灣廠商向淘寶低價進貨,亦嚴重衝擊台灣的中小企業,造成關廠、倒閉的惡果。電商之外,社群網站、電子支付的不對等狀態同樣嚴重,應導向正軌與均衡,台灣優質企業的競爭力才能充分發揮與永續發展。 中國藉經濟崛起,並拜高科技發展之賜,例如人臉辨識及電商、電子支付、行動通訊、社群網站蒐集而來的資訊,配合在各個街角架設監控器,全面管控民眾,建構高科技的專制政體。在人類歷史上,獨裁專制政體所在多有,但能運用經濟力與高科技打造一個天羅地網的獨裁帝國,中共統治者堪稱歷史第一人。對美國而言,中國高科技產業藉中國製造二○二五崛起,固然將衝擊其經貿與地緣政治之優勢,但不致發生國家生存危機;然而,中國專制力量之壯大,已然嚴重威脅台灣的安全與生存,不容視而不見,必須嚴肅看待,找出對策,方可確保斯土斯民的永久幸福。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