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社論相關文章

獨裁與民粹正在夾攻民主

獨裁與民粹正在夾攻民主

最近幾年,中共不僅不再以一黨專政為恥,還將它宣傳成一種適合更多國家的體制,比起民主制度還要有優越性。(路透檔案照) 十二名港青八月偷渡途中,遭中國廣東海警局截獲,送往深圳關押,直到本月二十八日才開審。趁武漢肺炎危害國際,加緊對香港乃至「內地」的政治緊箍咒,十二名港青只是代表。內地更慘,從維權律師、公民記者到企業界,順習者生,逆習者亡。而港媒「亞洲週刊」卻焦點報導台灣的「民選獨裁」,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獨裁,也是國民黨人對小英的封號,美豬進口行政命令在立院通過,他們且稱:「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是義務。」奇怪的是,中國的數位極權統治,在國際惡評如潮,那些人彷彿置若罔聞。 最近幾年,中共不僅不再以一黨專政為恥,還將它宣傳成一種適合更多國家的體制,比起民主制度還要有優越性。尤其是,隱匿武漢肺炎,危害國際社會,卻反過來強調中國專制防疫獲得成功,而歐美民主國家崇尚自由,反而淪為疫情的重災區。有個鮮明對比的畫面:歐美國家都想追究武漢肺炎的源頭,習近平對此想盡辦法拒人於千里之外,同時發動大內宣、大外宣、大逮捕,以迅速控制疫情來合理化專制手段,甚至再也不怕一黨專政家醜外揚,疫情蔓延期間制訂實施香港國安法,與普世價值直球對決。新疆的再教育營,也不怕西方國家十手所指。「就做戰狼又何妨」,生動刻劃出這位獨裁者的內心戲。 西方的中國夢早該醒了。文革結束前,尼克森開始聯中制蘇,鄧小平總設計改革開放,更催化西方對中國的浪漫想像。不過,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證明,民主國家領袖太過一廂情願。最近日本外務省公開一九八九年前後的文件顯示,當時日本政府反對各國一致對中採取制裁措施,主張「中國堅持改革開放政策也符合西方的利益,基於這一觀點,有必要敦促中國表明自身將成為國際社會也能接受的國家,各國應逐漸修復與中國的關係」。這樣的態度,與當時的華府決策雷同。顯然,所謂的改革開放,對西方國家產生極大的迷霧作用。 於今回顧,從一開始,西方國家對中國改變的期待值,就不在於中國接受普世價值,而是低標期待北京變成更有可預測性。於是,集體領導、任期制、接班人逐漸形成慣例,一黨專政也從硬威權向軟威權微調,加上世界工廠、全球市場的利益導向,韜光養晦的中國與資本主義全球化相安無事。不幸的是,事與願違。一黨專政,繼續向經濟、科技、軍事的大國邁進。根據歐巴馬的回憶錄,「如果沒有金融危機,我可能在中國貿易問題上採取更強硬的做法」。然而,中美即將到來的衝突,一直拖延到川普才拉開序幕。隨著衝突的擴大與加深,習近平的數位極權統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其對西方國家、普世價值、國際標準的威脅也日益明朗化。 反觀,尼克森聯中制蘇到鄧小平改革開放,台灣仍未進入民主時代,當時國際的兩岸想像,局限於兩個威權政黨。一九九六年,台灣與中國的走向明顯背離,至今台灣已經完成三次政黨輪替。二○一八、二○二○,令人大開眼界的戲劇性變化,更將台灣的民主活力擺在世人眼前。再加上過去幾年印太戰略民主典範的定位,過去一年民主防疫成功的故事,此刻還將台灣與獨裁連結在一起,所謂的「香港關智英(避談北京關智英)、台灣關中天」,在民主國家、國際媒體幾無共鳴!尤其是不敢批評習近平獨裁進階,反而給台灣扣上獨裁帽子的人,只會讓人不得不懷疑他們的政治光譜。 台灣的民選政府,不是不能批評,也當嚴加監督、鞭策,使其忠實遵守人民意志、國家利益。民選政府第二任,接班問題、權力腐化等,都可能導致螺絲鬆脫現象,必須緊盯。而諸如美豬進口等重大決策,廣泛牽涉到經貿、外交、國防,不是只有食品一個面向。整體考量到國家利益,特別是台灣不可忽視的存亡絕續,同時兼顧國內業者與消費者的健康福祉,凡此都是可以透過政策辯論越辯越明的問題。不此之圖,「有政治人物散播不實資訊」(AIT聲明),有醫師將萊劑的毒性從搖頭丸的四分之一放大至二百五十倍,立院多數通過決議也稱之為獨裁。幾個月的勞師動眾,國民黨支持度依舊低迷,何苦來哉。 台灣的民主,內部的威脅來自選舉遭主流民意淘汰,卻以民粹操作民生議題,企圖干擾民選政府強化因應外來危機的佈局。二○一八年韓流暴起暴落,已經驗證此路不通。或許美豬是個不錯的戰場,但猛打美豬,罔顧舉世關注的中國獨裁併發症,以及台灣的國家總體風險,這樣的論述與行動可能需要調整一下。否則,有心顧民生,結果卻顧人怨,那就虧大了。
自由時報社論 2020-12-30
比武漢肺炎更要命

比武漢肺炎更要命

長榮航空紐西蘭籍男機師違反防疫規定、確診武漢肺炎,傳染到一位廣達集團女員工,台灣二百五十三天無本土個案紀錄因此破功,接下來的跨年活動徒生變數。在此之前,由於新變種病毒株出現,可能比舊病毒株增加七成感染率,英國首相強生宣布疫情警報升高到第四級,先前的五天鬆綁耶誕節計畫也將取消。此外,法國總統馬克宏確診武漢肺炎,我國非洲友邦史瓦帝尼總理戴安伯感染武漢肺炎病逝,也拉高了疫情警報。凡此顯示,全球防疫的挑戰仍屬嚴峻。 一年前,世衛秘書長譚德塞偏信北京一面之詞,導致疫情一發不可收拾,歐美至今看不到盡頭。他對封殺防疫成功的台灣參與世衛,也事事仰北京之鼻息。日前,「泰晤士報」報導,美國經濟學家斯坦曼指出,譚德塞曾當過具有共產黨背景的「泰格瑞省人民解放陣線」領袖,而該組織被美國政府列為全球恐怖組織。不過,科學期刊「自然」所公布的「十大重要科學人物」,譚德塞仍名列第一。這會不會是美國大選後的靠邊站,值得注意。畢竟,中國連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都高票進入了。 過去兩年,有幾個事件成為國際改變中國觀的里程碑。一是,二○一八年中國人大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制,此舉為習近平打開長期掌權的大門。二是,二○一九年習近平提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且對台武力恫嚇日常化,武統聲浪壓過和平統一,海峽中線默契遭北京否認。三是,二○二○年武漢肺炎方興未艾,北京趁國際亂局,毀棄中英聯合聲明,強推香港國安法,加速香港內地化;同時,戰狼出征民主國家。短短幾年,改革開放面目全非,西方世界的中國夢為之驚醒。領頭羊是川普,他帶領西方重新認識中國。 然而,西方重新認識中國的過程很緩慢,川普大聲疾呼歐盟卻很被動,遲遲無法改變以經貿改變中國的慣性思維。北京也擅長利用經貿籌碼,分化民主國家與川普政府,創造逆襲的時間與空間。而習近平對內對外的極地求生,最後展現為紅色滲透的全面浮顯。突如其來的武漢肺炎,歐美國家措手不及受害嚴重,美國也遭全面侵襲。緊接而來的美國大選見真章,新舊媒體、華爾街、好萊塢、推特、科技巨擘等內部管理,操作朝有利於北京的選舉結果發展。致命傷,依舊是高燒不退的武漢肺炎。 種種有違常理的機構效應,如果美國社會多數不以為意,便讓這次大選按照程序結束,身為外國的旁觀者,誠然不便人咧吃米粉、我咧喊燒。可是,如此不明就裡的一面倒,做為盟友的台灣不得不心生警惕。美國社群媒體、主流媒體或所謂的建制,其對川普、拜登的偏頗,難道不會複製在台灣、中國關係上嗎?萬一「台灣主權獨立」都被標記為有爭議甚至被下架,只有「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見諸媒體,北京還需花什麼力氣和統、武統?紅色滲透就足足有餘了! 紅色滲透,乃是對所有機構的全面滲透,相關機構每個環節的管理者,可能早就內建了黨員幹部在把關,中國共產黨、習近平總書記的意志,可以透過這樣的八陣圖上情下達,觸及西方國家政商部門的末梢神經,再加上利益交易、高端間諜控制腦神經中樞。世衛這齣戲,就是最具說明性的樣板,而且中國對它的支配控制,在武漢肺炎之前早已完成。澳洲,則是受害民主國家的代表。利用疫情蔓延,專制顛覆民主,堪稱當今世界的進行式。 武漢肺炎,始於中國武漢,隱匿疫情而擴散國際,這是它的傳染路徑圖。但北京操控世衛於先,誣指其他國家在後,無所不用其極「洗產地」。中國規定,台灣旅客若持有「武漢肺炎」字樣的報告搭乘兩岸航空,可能因證件無效無法通關。此舉,無疑也是想要「洗產地」。大內宣、大外宣更不眠不休地在「洗產地」。假使民主國家疫情居高不下,更有利於中國將武漢洗得乾乾淨淨。環境如此險惡,台灣更要拴緊防疫螺絲,否則,萬一這次破口擴大,「以疫謀統」的戲碼很快就會上演。 中國、世衛,掩飾武漢肺炎的共同體,共犯行為毫無改變,繼續封殺率先警告世衛人傳人的台灣。一年來,台灣的處境,往好處看是防疫得宜的淨土,往壞處看是孤島。因為,國際公衛合作仍排除台灣,而中國對台威脅與日俱增,甚且,還有中國隊友在「內亂」。就此而言,一月二十日當天,拜登政府若無條件地「重返世衛」,那跟簽署「慕尼黑協定」豈不類似?習近平的戰線正在擴大,可以說,武漢肺炎來勢洶洶固然可怕,對待武漢肺炎源流的綏靖政策更要命!
自由時報社論 2020-12-23
紅色滲透重災區

紅色滲透重災區

一份近二百萬名中共黨員的名單外洩,英國「星期日郵報」辨認出,部分中共黨員已滲透英國駐上海領事館、各大銀行、製藥公司輝瑞和航空巨頭波音。澳洲「澳洲人報」則根據這份名單發現,有中共黨員曾經或目前受雇於駐上海的澳洲、美國、英國、德國、瑞士、印度、紐西蘭、義大利和南非等國代表機構,至少十個駐上海的領事館聘用中共黨員,擔任高級政治和政府事務專員、文員、經濟顧問和行政助理。看來,這份近二百萬人的名單,還可以解碼出更多的聳人聽聞! 另,英國「經濟學人」報導,中共負責對外聯絡的中聯部,積極延攬外國政黨與政治人物,替他們安排政治治理訓練課程,並在課程中夾帶灌輸「習近平思想」與中共集權專政優勢;中聯部自稱,已與超過一六○國、逾六百個政治組織建立聯繫。美國「華爾街日報」則指出:歐中年度經貿論壇,於十一月低調取消,因為北京不讓批評者與會,而歐盟拒絕。「戰犯」是批評北京處理香港與維吾爾族人事務的歐洲議會對中關係代表團團長包瑞翰,以及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負責人胡謐空。 以上四項媒體報導,不必說只是冰山一角,卻頗足以令人想像,中國戰狼出征之前,「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已久。習近平是個分水嶺,中國的外交戰略,揚棄韜光養晦,四處秀肌肉。其表現有兩種,一是戰狼外交,二是羊皮外交。戰狼外交,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也就是血滴子到處飛,不聽話的報復伺候,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率團訪問台灣,北京逞兇鬥狠連鋼琴訂單都取消;澳洲要求調查武漢肺炎,包括紅酒遭到關稅懲罰,戰狼不是吃素的。不過,大多數時候,戰狼總披上羊皮,裝成一副吃草的模樣,讓國際誤以為它是和藹可親的散財童子,一帶一路便是經典之作。戰狼披上羊皮,澳洲的受害故事很值得一讀。 但,戰狼外交、羊皮外交的兩手策略,重災區看來可能是美國。多年來,一如龐皮歐所說的,中國竊取美國財產、洗腦美國人民。今年大選爭議不休,被質疑的紅色滲透也一一浮顯。投票前,社群媒體、主流媒體的雙重標準,已足令人對美國式民主大開眼界,沒想到,投票後才浮現的怪現象,更為膽戰心驚。現在,臉書「反托辣斯」已經進入議程,卻仍有四位與中國關係密切的前州長希望新政府取消對中額外關稅。前華盛頓州州長駱家輝且言:「與中國保持貿易來往,一來可幫助中國發展,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協助美國農夫及公司出口產品到中國,達到雙贏」,至於知識產權被中國竊取,「這是聯邦政府層面問題﹐應留給華府與北京交涉」。美國充斥這類的「中國隊友」,習近平自然躍躍欲試。 這次大選衍生的爭議,從競選期間便有蛛絲馬跡。奇怪的是,以美國社會的開放程度,諸如拜登之子杭特的筆電門,喬州選務官員將共和黨的監票員趕走再從桌下拉出幾箱選票繼續計票,種種異於往常的現象,幾乎都被社群媒體、主流媒體所忽視。Google擁有的YouTube更進一步聲明:大選已經告一段落,因此決定將會刪除聲稱大選有舞弊情況的影片。這是美國式民主的突變?還是中國數位極權主義的進擊?恐怕比川普或拜登誰輸誰贏更值得注意。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我們也希望一切的疑慮、指控皆屬多餘,但若言之鑿鑿未能調查釐清,難免造成美國式民主的創傷症候群,且淪為北京宣傳專制優越性之口實。 也許不算開玩笑,這次美國大選,彷彿是川普與習近平在競選,與其說是共和黨與民主黨之爭,不如說是美國共和黨跟中國共產黨對決。武漢肺炎,從隱匿源頭到危害國際,是不是習近平的逆襲?美國大選前後,訊息傳播的不對稱選戰,是不是有外部的幕後黑手?這些問題尚未水落石出,紅色滲透在國際又甚囂塵上,美國且傳出深入政治圈的「方芳」間諜案,而十四日選舉人團行禮如儀確認大選結果。拜登勝選演說稱,這是「我們人民的勝利」。紅色滲透,無聲的戰爭。此時此刻,若習近平在中南海開香檳,則美國式民主、美國這個國家,乃至包括台灣在內的民主世界,恐怕將有更不可預測的危機。這,應該是拜登「找回美國的靈魂」的重要課題。
自由時報社論 2020-12-16
「美國版一九八四」?

「美國版一九八四」?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週一在推特上發布一張圖片顯示,一名澳洲士兵拿著血刃站在抱著小羊的阿富汗兒童旁邊,暗指澳洲軍人殺害無辜。澳洲總理莫里森稱假照片令人作嘔,要求推特刪除,而推特僅將該則推文標記為「敏感」,強調使用官方帳號發表政治或外交上的爭議言論並不違反規則,因此不會刪除。反觀,推特、臉書等科技巨擘,公開壓制「紐約郵報」在大選前幾週刊登的一則報導。川普本人的推文,被標記有爭議者更是罄竹難書。 儘管政權交接啟動了,川普仍不承認敗選,日前他在推特貼文:「拜登絕不可能獲得八千萬票,這是一場百分之百被操縱的選舉。」該文隨即被推特標記,指選舉舞弊的說法有爭議。被推特標記,已經是川普的家常便飯,但是這個現象不能等閒視之。今天是川普被標記,明天可能是拜登被標記。包括推特在內的社群媒體,豈能又要規避責任,又要充當言論的審查者?這是本回美國大選留給未來討論的議題。 除了社交媒體的自我授權外,傳統媒體也不遑多讓。「紐約郵報」的報導,除了臉書、推特限制相關報導在平台上傳播外,傳統媒體也懷疑其真實性未予報導。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並非孤立的案例。美國大選期間,主要的社群媒體、傳統媒體,對川普、拜登的相關訊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川普的言論是可疑的,指控拜登的言論也是可疑的,形成一種不對稱的媒體戰場,比四年前大選的假訊息更進化。而且,來自北京的可疑訊息,反而沒有受到應有的檢查。 凡此問題,在美國內部已引發對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共和黨籍參議員克魯茲表示:我不知道「紐約郵報」的報導是否屬實,那些是拜登應該要回答的問題。但推特、臉書等科技巨擘不能審查政治言論和積極地干預我們的選舉。另一方面,參議院司法委員會民主黨籍參議員庫恩斯主張:臉書和推特有政策,不能傳播完全不可靠、已被揭穿、來源不可信的內容,他們是在執行他們的內部控管政策。兩黨的不同立場,刻劃著美國社會的分裂現象。 川普曾經透過白宮發言人抨擊,所謂的「中國的政治正確」根本就是「歐威爾式胡言亂語」,沒想到自己卻栽在「美國版一九八四」!中國的動物農莊,審查總長是官方部門,黨決定什麼是真理、真相,人民能上什麼網站、發表什麼意見。「美國版一九八四」,政府、政黨卻是被審查的對象,新舊媒體變成老大哥,他們可以決定總統的言論是否正確,什麼訊息是可信或可疑的。甚至,媒體還取代憲法程序,宣布誰是總統當選人。如果歐威爾地下有知,恐怕會被「美國版一九八四」嚇到瞠目結舌。 「紐約郵報」事件之後,美國司法部致函國會領袖指出,網路平台對於訊息掌握極大權力,權力如何使用應對使用者坦誠相告,保持透明化,如果他們沒有做到,就應該擔負責任。有參議員不滿指出,社群媒體在「通訊規範法案」第二百三十條的保護傘下,針對與他們理念不合的內容進行審查。不僅是選舉議題,包括武漢肺炎也出現雙重標準。審查的標準,似乎是世衛的官方說法,而眾所周知的,世衛對北京唯唯諾諾。追根究柢,如果是以北京的標準,來檢查各國政府、學者專家的說法,這種「美國版一九八四」就更匪夷所思了。 今年七月,世衛兩名專家赴中國調查,卻未獲准前往武漢。儘管如此,世衛對北京的說辭依舊深信不疑,而且成為社群媒體的審查標準。川普有些說法,不符合這個審查標準,所以被標記有爭議。如今,中國科學院研究小組得寸進尺稱,病毒應是源自「印度、孟加拉」。如果北京繼續控制世衛,將來武漢肺炎不是源自中國,難保不會成為世衛的官方說法。令人好奇的是,從頭開始到現在,世衛、北京的說法,似乎沒有被推特、臉書標記為有爭議,「美國式民主」碰到「美國版一九八四」,不僅是美國的挑戰,也是所有民主國家的挑戰。 傳統媒體,講究客觀報導,讓事實的不同面向、相關者的不同說法並陳,以滿足閱聽人知的權利。借助新科技的社群媒體,訊息的流量與速度更大,它們的自由流動往往在極短的時間內便足以產生事實與觀點的校正功能。除非是明顯來自網軍或捏造的假訊息,社群媒體不能以不同標準對選擇性的議題進行審查,自我授權決定予以標記、封鎖。否則,他們將成為凌駕於法治之上的怪獸,民主選舉也將淪為他們的線上遊戲。「美國版一九八四」,萬一成為民主世界的日常,那跟習近平的數位極權主義有什麼兩樣?
自由時報社論 2020-12-02
誰是頑固台獨份子

誰是頑固台獨份子

親中港媒報導,中國研擬提出「頑固台獨份子」清單,聲稱將依反分裂國家法進行「嚴厲制裁」,且「終身追責」。圖為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資料照,中央社)     專為北京喉舌的親中港媒報導,中國研擬提出「頑固台獨份子」清單,聲稱將依反分裂國家法進行「嚴厲制裁」,且「終身追責」。國台辦十八日並稱,對「他們及其金主」等支持者「依法予以打擊」,但「廣大台灣同胞合法權益」將會充分保障。恫嚇加分化,北京近期除對台軍事施壓外,又多了這招統戰伎倆。 這套招式,二○一八年五月曾使過。當時也經由紅色媒體放話,稱「中國有關部門正著手收集台獨份子名單」,國台辦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中國官媒並製作「台獨份子撲克牌」,蔡英文總統、時任行政院長賴清德等皆名列其中。名單云云,雖被引為笑談,之後也無疾而終,但在該年底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對台系統是否自攬其功,現在又故技重施,升高對台文攻。 尤其,中國透過港版國安法,以其認定「愛國」、「一國」為標準,主張民主就是動亂,並任意扣上「港獨份子」,對港人濫捕,有如實施恐怖統治。北京壓制香港後,食髓知味,繼續瞄準台灣。過去以「一國兩制」當作幌子,拿香港「垂範」台灣。現摧毀香港,笑臉變兇臉,再用港人遭遇恐嚇台灣,也算是另類「垂範」作用。 中方這次放話要追究的台獨份子,加上「頑固」二字,明顯是區隔少數與多數,以縮小圍剿範圍,同時,拉攏次要打擊主要,激化台灣內部衝突。然而,「頑固」意味久而未變、並且根深柢固,順此方向,誰是中方所指稱的「頑固台獨份子」,陸委會長年的民意調查,台灣民眾的統獨趨勢一目了然,這對北京應有極高的情蒐價值。 陸委會透過委託機構詢問在「儘快獨立」、「暫維現狀以後走向獨立」、「永遠維持現狀」、「暫維現狀以後看情形再決定獨立或統一」、「暫維現狀以後走向統一」、「儘快統一」等的意向,過往十年走勢,「暫維現狀以後走向統一」與「儘快統一」的傾統主張者,平均約僅一成;「儘快獨立」、「暫維現狀以後走向獨立」的傾獨主張者,平均超過兩成,今年曾有升高之勢,破了三成。 按北京標準,未主張統一,就是或明或暗搞台獨。所以,如將「永遠維持現狀」與傾獨主張者合計,平均五成多。如再加計「暫維現狀以後看情形再決定獨立或統一」,數字達八成。扣除其他未表態,從這五成多到八成之間的「非統」比率,即為台灣長期主流民意。過去十年兩岸關係起起伏伏,變化不小,從馬政府對中門戶全開,到蔡政府的抗中保台,中國對台也是軟硬有別。但民調數據變動不大,長年形塑的超穩定結構,不願統一的壓倒性聲浪,絕對符合中方警告的「頑固」二字。 然而,有厚實的主體意識為後盾,台灣社會對於「頑固台獨份子」的反應,不僅沒有中方設想的任何震懾效果,還被視為愛台灣的「光榮認證」。駐德國代表謝志偉說,如果台灣人只因嚮往自由民主就被視為該打該殺,「那就讓我們高喊一聲:我台獨,我驕傲!」中國官媒點名的行政院長蘇貞昌,稱其「惡劣『台獨』表現早已世人皆知」,蘇院長明確回應:「為這個國家做事、為人民服務是他無上榮耀,會守住這個國家、保護人民,不屈於威武。」 打壓台灣,適得其反,這是北京對台工作的老毛病。針對「頑固台獨份子」,中國官媒進一步加碼,稱被追訴者「竄訪其他國家也將變成危險之旅」。這與港版國安法一樣,遭諷是「天朝帝國對世界的子民發出的律令」。因應香港變局,許多民主國家已中止與中國的引渡條約適用,如果北京對台採相似手法,要其他國家配合,等於將台海議題更擴大為國際面向,招引更多的反制力量。 美國國務卿龐皮歐表示「台灣非中國的一部分」,北京跳腳,卻無計可施。龐皮歐還說這是「過去三十五年美國兩黨政府所遵循的政策也承認這件事;美國對台承諾跨越黨派」。以往美國不太明講,是因戰術模糊的考量,現則轉而清晰了。由國務卿親自認證,且政策實施已長達三十五年,這也算夠「頑固」了。北京想追責的對象,與其說是台派人士或政治人物,不如說是代表主流價值的絕大多數台灣民眾,甚至涵蓋了美國等民主國家政府,與眾為敵,恐才是其最大夢魘。
自由時報社論 2020-11-20
看龐皮歐關閉孔子學院

看龐皮歐關閉孔子學院

關閉孔子學院,有些自由派可能會附和北京,批評為冷戰思維。但是,對於美中兩國的不對等待遇,所產生的不公平現象,那些自由派似乎視若無睹,甚至以中國特殊國情來合理化。圖為2010年6月,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訪問澳大利亞,為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孔子學院揭牌。(法新社)     七月底,龐皮歐曾嚴厲批評:我們對中國人民張開雙臂,卻只見中共剝削利用我們自由開放的社會,派遣宣傳人士進入記者會、研究中心或中學校園、大專院校,甚至我們的家長會裡。上週,龐皮歐斷然表示:孔子學院偽裝成文化語言機構,實質為中共的外宣組織,不應該存在於美國教育機構內,他要求從幼稚園、高中到大學的每所學校,今年底前必須關閉孔子學院。說來可笑,批孔揚秦是老共的政治神學,孔子學院當然不是要提倡孔子學說,其目的是從事一黨專政、霸權擴張的大外宣,以文化包裝在西方從事洗腦工程,讓學術界、新聞界等意識形態部門,不知不覺地配合北京話語,以影響民主國家的社會認知與政府決策。 孔子學院是一個典型例子,老共十分懂得利用民主國家的自由開放,宣傳敵對自由開放的價值,一如它力挺台灣同夥反獨促統的言論自由。然而,老共絕不容許民主國家在中國設置民主學院之類的機構,絕不容許挑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最高地位。所以,它可以來台灣顛覆民主秩序,卻禁止我們到中國說三道四。最近所謂的台諜案,說穿了根本不是國安事件,而是殺雞儆猴警告台灣人民,入境隨俗只有歌頌一黨專政、反獨促統的空間。極權中國與民主國家,以及兩岸之間,公然的不對等,在在說明所謂的交流,只是為老共的進擊大開方便之門。為交流而交流,給予老共顛覆本國的權利,不啻是自掘墳墓。 多年來,中國人士來台灣四處穿梭刺探,甚至到軍事機密機關拍照,連共諜都可以趴趴走,台灣彷彿處於無政府狀態。台灣人民到中國,則只能享受歐威爾式嚴密監控。兩岸之間的不對等,堪稱專制中國與民主世界不對等的縮影。民主國家的人民不能到專制中國正常活動,是否違反國安也由北京當局來定義,而一黨專政的工具人到民主國家,卻可以打著民主反民主且備受保障。荒謬絕倫,莫此為甚。台灣、加拿大、澳洲等國家的人民,因為莫須有理由遭北京逮捕者,連基本的法律人權也沒有,反觀華為公主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還可以保釋住在私人豪宅、與加拿大及美國政府打官司,人權保障應有盡有。如此反差,彷彿我可以到民主國家要求自由,外人到專制中國只能乖乖服從。如此不對等,民主國家如果習以為常,早晚會被徹底顛覆。 關閉孔子學院,有些自由派可能會附和北京,批評為冷戰思維。但是對於美中兩國的不對等待遇,所產生的不公平現象,那些自由派似乎視若無睹,甚至以中國特殊國情來合理化。於是積非成是,中國人士在美國享盡自由是權利,美國人民在中國服從專制是義務。兩岸不也是這種扭曲的關係?民主被專制吃定了,真是歷史罕見的「最惠國待遇」。布蘭斯塔德的文章無法刊登於人民日報,改貼在微博也遭刪除,美國大使猶如此,一般人可想而知。NBA、好萊塢,不乏表態「黑人的命也是命」,但在中國市場蘿蔔與政治棍棒之下,自我政治審查到無以復加。民主國家習慣於內外雙重標準,簡直是對普世價值可怕的自毀。 迥異於龐皮歐對孔子學院說不,就在北京文攻、武嚇、台諜之際,台灣仍有人口口聲聲:「難道蔡政府對言論自由的箝制,要超越戒嚴時代?超越香港?」「沒有一個唱反調的媒體,是獨裁國家最鮮明的特徵。」「如果沒有讓不同聲音出現的寬度,如何說是一個言論自由的社會?」似乎甚麼性質的言論、反調、聲音,都可以在所不論。實際上,在台灣捍衛中國外宣、統戰的自由,就是認同老共「併吞台灣」的暴力。而那些人卻未曾要求北京確保台灣人民在中國說真話的自由。兩相比較,那些人可能把兩岸的不對等視為當然了吧。此所以,國民黨各表了三十年,只剩一中繩索套在脖子上。再不醒悟,恐怕更加兩岸不是人。 常言道,民主與專制的競爭,最後必定是民主戰勝。從冷戰結局來看,此言不虛。但是過程當中,民主如何自我保護,恐怕是勝負的關鍵。西方與中國不對等的「交往」,成就了老共竊盜智慧財產而來的銳實力,而西方惑於老共的特殊國情論,眼睜睜看著四十年來中國政治改革不僅毫無進展還惡化為數位集權主義。三年來,川普政府帶頭打破「交往」的魔咒,逐漸喚起了西方不切實際的幻想。一如龐皮歐所指出的,必須「堅持對等原則」,不能「讓中共制定交流往來的規矩」,「如果自由世界不改變,共產中國一定會改變我們」。一點都沒錯,這是民主國家共同的課題,也是深受其害的台灣迫切的課題。
自由時報社論 2020-10-21
台灣人何以對川普評價好

台灣人何以對川普評價好

  兩星期之後的十一月三日,美國將舉行大選,投票選舉總統、眾議院全部四百三十五席及參議院三十三席議員。四年一次的總統選舉,程序上是間接選舉,先由選民票投屬意人選,各州選舉人團隨後按「贏者全拿」原則,全數票投高票者。全美有五百三十八張選舉人票,得到半數或兩百七十張者即可勝出。四年前,民主黨希拉蕊.柯林頓的全美總得票數高於共和黨人川普,但因選舉人票較少而落敗。這一次,民主黨人拜登挑戰川普,鹿死誰手,尚難分解。 選戰激烈,各方民調紛紛出籠。四年前,民調大都看好希拉蕊,但川普最終勝出,折損了民調可信度。儘管如此,民調是選舉的必有附屬品,激烈的選戰讓民調更受矚目。同時,誰人入主白宮,牽動許多國家的安全與繁榮,世人因此普遍關注美國大選。 局外人如何看美國大選?全球調查與數據分析公司YouGov十五日發布民調,指在調查的歐、亞十五國,台灣人是最挺川普的。據這家總部設於倫敦的機構,台灣人有四十二%支持川普、三十%支持拜登,是各國唯一挺川普甚於拜登的。同時,台灣人也以四十五%比二十九%,預期川普將擊敗拜登;與香港的三十七%比三十五%,是認為川普將勝出的唯二國家。相形之下,歐洲七個國家幾乎一面倒支持拜登,以丹麥的八十%居冠;不包括日本、南韓的亞太八國,新加坡以六十六%最挺拜登。   台灣人何以看好川普?這項調查顯示,台灣人民以四十五%比三十三%認為,川普任內作為對台灣和亞太地區的影響正面多於負面;對拜登的預期影響正負比為二十六%比二十八%。對於川普的整體表現,台灣人正面評價為五十九%,三十%評為不佳。此外,台灣人也以四十二%比十四%認為川普比拜登能增進台美關係,四十一%比十六%指川普較能振興美國經濟。不過,拜登在因應氣候變遷、對抗武漢肺炎、促進全球和平等項,獲得台灣人較高評價。 上述結果,與上月國內機構進行的民調趨勢大致相近,即台灣公眾對川普的評價較高,也預期他可望連任。台灣人旁觀美國大選,為何較挺川普?除了現任總統已有紀錄可稽,不妨以庶民的語言來說,亦即︰川普在做,台灣人在看。 對台灣人而言,川普是繼一九八○年代雷根之後,最力挺台灣的美國總統。同屬共和黨的川普,以雷根為榜樣,對台灣的作為,也頗能踵繼雷根的腳步,讓台灣在面臨共產中國霸凌的當頭,不致孤單無助。台灣面對中國,有武力侵犯、經濟依賴、內部滲透、國際打壓等諸多威脅。近四年來,美國對台灣軍售常規化,台灣防衛武器升級,美軍在台海周邊展現力量,高層官員來訪,科技產業供應鏈重置轉型,資訊安全提升,在國際社會聲援義助,加上我們自身的努力,使台灣得以挺立於中國文攻武嚇和武漢肺炎的考驗之中。 中國政策無疑是川普最為台灣人民所激賞的。有別於從柯林頓到歐巴馬的幾任政府,對中國寄予不切實際的想像,以致中國得以欺敵、偷盜、毀諾、不公平經貿等諸多手法,野心崛起;不但佔盡美國便宜,搶佔國際機構權柄,企圖取而代之,並以「一帶一路」圖謀在全球擴張。川普拆穿中國盤算,從貿易戰下手,擴及科技、金融、安全、外交戰線,遏制中國;且區隔中國人民與共產政權,連海外自由派華人都按讚。有如川普的國安顧問歐布萊恩上週五所說,中國向國家主義、重商主義、威權主義、馬列主義推進愈趨明顯,美國正聯合自由國家站出來堅定以對。 基本上,台灣人是親美的。美國皮尤(Pew)研究中心五月公布的調查顯示,台灣人六十八%對美國持正面看法,八十五%贊成增進與美國的經濟關係,七十九%支持提升雙方政治關係。另一方面,國民黨支持者六十六%對中國評價正面。這次美國大選,中國顯然較傾向拜登,這也影響了台灣的親中派,他們強調川普的變幻難以捉摸,從他一上任炮製「川普多變」的疑美論,到如今以萊豬為題砲打執政黨親美,骨子裡其實是與中國站同一戰線。 然而,事實是最好的檢驗標準︰川普執政四年,台美躍進到「只差承認主權」的關係,台灣多數人看到這一切,當然對川普有好評。
自由時報社論 2020-10-20
追求國家正常化與光榮感

追求國家正常化與光榮感

  明天是國慶日,蔡英文總統預告慶典會很精彩。相較於其他國家正面臨新一波疫情襲擊,台灣展現民主治理下的抗疫成績,締造國人更具自信的國家光榮感。(資料照)     明天是國慶日,雖然來自中國的武漢肺炎肆虐全球,但至今守住疫情防線的台灣,將如常舉辦盛大的國慶活動,蔡英文總統並預告慶典不但能舉辦,還會很精彩。相較於其他國家正面臨新一波疫情襲擊,而從鬆綁又重回各種的社交限制,台灣展現民主治理下的抗疫成績,締造國人更具自信的國家光榮感。 蔡英文在去年的國慶以「堅韌之國,前進世界」為題發表演說,放在現今台灣的處境,更為切題。台灣不僅未被疫情打倒,防疫模式還為許多國家所稱頌與學習。另方面,中國對台灣進逼壓力升高,國防部也證實共機今年頻繁侵擾我防空識別區,其中四十九架次踰越台灣海峽中線,是近三十年來最多。但台灣也未因高頻次的武嚇而屈服。 中國利用全球忙於抗疫而伺機擴張,不是僅針對台灣,從東海、台海、南海、乃至印中邊界,處處可見北京尋釁製造灰色地帶衝突,此外,對待自己人民則加強控制,侵犯人權行徑已成國際公敵。去年有二十三國,今年是三十九國駐聯合國外交官聯合譴責中國鎮壓香港民運及維吾爾族。美國、日本、澳洲及印度外長舉行「四方安全對話」,尋求齊力抗中的一致立場。位於印太地區戰略前緣的台灣,也成為守護民主價值的第一道防線。 中國對世界的威脅與日俱增,美國民調與智庫機構「皮優研究中心」公布的態度調查,全球民主國家民眾討厭中國的比率激增,極權中國的負面形象愈來愈鮮明。已歷經三度政黨輪替的台灣,民主工程不斷深化,兩岸的制度差異有如鴻溝之深。過去兩蔣時代行威權統治,誇稱「自由燈塔」,尚屬名不副實。現在的台灣,則如美國國務卿龐皮歐在五月恭賀蔡英文展開第二任總統任期所說:「蔡總統帶領活力民主台灣的勇氣和願景,堪稱印太地區及全世界的表率。」 做為民主的表率,台灣也真正發揮「自由燈塔」效應,使得北京更感芒刺在背,對台威嚇是一波接著一波。但此刻台灣,並非鄰近中國蕞爾之島,而有如一艘不沉的民主航艦,許多國家追求的民主價值與治理,在這裡獲得良善的體現。如果這樣的民主模式遭中國的侵蝕摧毀,不啻是全球的民主危機。台灣人民打造的「堅韌之國」,來自對民主的堅信與捍衛,以及積極參與國際、願意且有能力和民主夥伴充分合作,就像是這次防疫,我們以有限力量向許多國家提供醫療援助,民主台灣前進世界,而非使用武力擴張,這才是國家光榮感。 要繼續維持堅韌實力,台灣要更完善民主治理。在經濟上,必須加快腳步擺脫紅色供應鏈,降低對中國的長期經貿依賴,這次因為疫情衝擊與美中貿易戰,出現全球供應鏈的重整,台灣應加速找到切入位置發揮關鍵力量。在國防上,台灣一方面積極推動國防自主並強化台美軍事交流,但也要嚴肅面對兵源不足與訓練期短等巧婦無米之炊問題,蔡英文在五二○就職演說提到加速發展「不對稱戰力」,以及後備動員制度的實質改革,均有待時間的落實。 在國家體制上,立法院甫成立修憲委員會,為台灣久未進行的憲政改革,開啟了機會之窗。這部憲法原是定位在大中國,雖幾經增修條文的演進調整,仍有諸多不合時宜、與民主理念扞格之處。朝野現對十八歲公民權入憲有較高的共識,但如只有提出這樣的憲改方案,恐難引起人民參與熱情,也無法因應當前國家發展的需求。無論是政治體制五權改三權、行政與立法的關係,或「固有之疆域」、「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等文字如何修正等,皆與國家體制正常運作息息相關,朝野應該展現更大高度思考台灣的未來。 尤其,憲改時機不易,通過門檻也高,端出的憲法修正案,須能展現更多的改革面向,才會激發豐富的討論,屆時進入公民複決程序,方能提高投票參與的動能。推動憲改,台灣內部常掉入「碰觸中國紅線」的自我限縮迷思,忘了這是國家運作的根本大法。台灣深化民主歷程,包括首次舉行總統民選,哪次北京不叫囂。推動國家體制正常運作,展現效能,是落實民主治理的基石,凝聚朝野及社會共識,齊力把現行憲法修好,同樣是追求國家光榮感。
自由時報社論 2020-10-09
國民黨吃錯藥了?

國民黨吃錯藥了?

往好處看,國民黨主席是立委,決策由民意代表主導,所以重大政策比較接地氣。江啟臣及其「內造」政黨作風,大家當然可以樂觀其成。(記者羅沛德攝)   立法院會通過「台美復交」、「協防台灣」提案,就這兩個案子本身而言,應予肯定具有正面意義,但是背後有什麼爾虞我詐的算計,難免啟人疑竇,因為這跟國民黨的總體論述太違和了。 最近,中國擾台無有寧日,國民黨人則放送失敗主義,首戰即終戰,美軍不會來,國軍戰力幾乎是零,抨擊不得為敵對勢力宣傳侵犯言論自由、箝制人民基本權利、乾脆修法定義對岸為敵國,不一而足。要求美國協防,協防什麼?當然是台灣獨立現狀,不然協防反獨促統嗎?復交,當然是只代表台澎金馬的政府,不是代表「主權及於全中國」的政府。一方面要復交、協防,一方面用北京標準談兩岸、反獨促統,前後豈不是互相矛盾? 儘管如此,對於國民黨的進擊,目前比較適合進行分析,不宜遽下結論。該黨這個大動作,可以從幾個面向來觀察,一是國民黨本身:從十八歲公民權、廢考監兩院到復交、協防,顯示國民黨從今年大選、罷韓之後,積極營造貼近主流民意的形象,二○二一年中主席改選,江啟臣至少可以累積資本。當然,就像先前的九二共識、買辦文化,改革再起不是江啟臣說了算,馬英九稱不曉得黨內有這項提案,變數還沒上場。二是國內政黨競爭:共機穿越海峽中線,「我的祖國」社會議論,國民黨還是把台海緊張歸咎於小英政府,將九二共識當作兩岸通關密語,可見復交、協防有點想引人製造麻煩。三是對華府表態:但這兩個問題,華府至今仍是戰略模糊,龐皮歐在東京也僅止於「為了緩和區域緊張局勢,美國將採取一切措施」,國民黨似乎是明知故犯。四是對北京作姿態:讓台灣民眾看到國民黨不是一味求和、附和習近平,而是美中之間的平衡者。 往好處看,國民黨主席是立委,決策由民意代表主導,所以重大政策比較接地氣。江啟臣及其「內造」政黨作風,大家當然可以樂觀其成,但是從過去的紀錄來看,仍須聽其言觀其行,因為這個黨並不是民主政黨。最近一段時間,國民黨主席、台北市長、總統大選等帶風向名單,都是外來勢力由上而下的操作,江啟臣幾乎淪為路人甲、邊緣人,某種程度透露了他被這股勢力視為過渡性人物,即使有第二度本土化的企圖(相對於李登輝時期),到頭來有可能心有餘而力不足。紅媒怒斥:國民黨的這些立委都是「吃錯藥了」;藍媒直言:國民黨明年非換領導人不可;反作用力的大小有待觀察。 這一段時間,兩岸雙邊、台美中三角,都在起化學變化,阿札爾與柯拉克相繼訪台、中國對台軍事冒進行動持續升級、美國大選進入倒數時刻、「天下圍中」的陣容不斷擴大,不開第一槍、避免擦槍走火,已然成為美中兩個大國的準則。在這個節骨眼上,身處暴風圈中心的台灣,更應該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小英所謂的「審時度勢,沉著應對,遇到壓力不屈服,得到支持不冒進」,展現了當前所需要的戰略定力。國民黨批評小英刺激北京,自己反而在機會與危機並陳之際,出之以博弈大國都匪夷所思的醉拳,若投民意所好卻未必如願以償,豈不失策? 國民黨,民進黨,在朝在野,每每角色互換,冤冤相報,進口美豬美牛,就是這種殺戮戰場。今年以來,上述國民黨為難民進黨之舉,兩黨彷彿上演「割肉相啖」的戲碼,國民黨迷上「料你不敢」的遊戲。結果,現在民進黨這邊不玩了,國民黨那邊還在繼續割自己的肉,玩得不亦樂乎。此舉在主流民意加多少分尚未可知,但北京、藍媒都已經凍未條了,逼得國民黨故態復萌,「兩岸和平統一本來就要依靠國民黨」,「我們在做對中華民族有益的事情」。復交,協防,不是「聯美抗中」的合理推論,反而是兩岸和平統一、中華民族復興的曲線前進,真令人大開眼界。 話說回來,這兩天,國民兩黨在這兩個提案同具共識,反倒是國共的認知差距被這兩個提案照明了。江啟臣特色的國民黨,對台灣社會的感應力,也高於只講北京話不講台灣話的黨國權貴。政治是高明的騙術,如果騙到假戲真做,政客變成政治家,也不是壞事。這樣的國民黨回應主流民意,畢竟是「台灣的中國國民黨」,總比「中國的台灣國民黨」要好,值得大家鼓勵他們繼續努力玩真的。
自由時報社論 2020-10-08
民主自由如此雙重標準?

民主自由如此雙重標準?

  台灣藝人參加「十一國慶」演出,有人說:少逼這些藝人表態,換個角度講也是台灣之光;有人說:這個就是入境問俗。入境舔共,這算什麼台灣之光?敵國要你認賊作父,你便入境問俗?張惠妹,總統就職典禮,領唱國歌,隨後遭北京封殺。現在去北京歌頌「我的祖國」,以及為這樣的「政治無知」說嘴的人,對得起張惠妹嗎?那些嗆聲「台灣政府就不要管我們」的人,可曾嗆聲北京禁止台灣藝人在台灣「愛怎麼唱就怎麼唱」?民主自由,如此雙重標準,難道是在考驗社會公評? 「阿妹」張惠妹2000年在總統就職典禮獻唱國歌(資料照)     我在我家,可以唱我想要唱的任何的歌,我在你家,只能唱你想要聽的歌,這也叫做民主自由?更糟糕的是,現在好像變成,我在你家只能唱你想要聽的歌,連我在我家也得唱你想要聽的歌,這是娛樂文化的紅色恐怖,簡直是演藝圈的國安法!搞不清楚這種差別的人,很像一個冷戰式笑話。一位俄國人嗆聲一位美國人:你們可以在白宮面前罵美國總統,我們也可以在克里姆林宮面前罵美國總統。台灣藝人可以到中國十月一日唱「我的祖國」,就像苗博雅形容的「把敵國唱成祖國」,卻不可以十月十日在台灣唱國歌,這是不是娛樂文化的被閹割或自我閹割? 台灣所享有的民主自由,可以延伸到中國去反台灣,其實是兩岸統派的荒謬邏輯,外人切勿不明就裡掉入陷阱。那些統派,如果要他們放棄中華民國國籍,改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永離台灣定居中國,他們絕對不幹。健保固然不在話下,更重要的是他們很清楚,一旦成為法律上的中國人,他們在「祖國」便失去特殊身分,跟一般中國平民百姓一樣,碰到政治運動、貪官污吏就走投無路了,只能乖乖接受數位極權統治。說來很難為情,他們根本不是(中華)民族主義者,而是投機主義者。真正的炎黃子孫,想必打從心底看不起這種人。騙吃騙喝,來要飯的,其實就是中國那邊的觀感。黃安們在中國,無非是一連串的丐幫名單。 另,有花蓮阿美族青年,在統戰論壇高喊「我是驕傲中國人」。不單是這位阿美族青年,藍色政黨那些「求和」部隊,不也是被中國人民酸來要飯的嗎?藍營的買辦階級,說穿了也就是以身分做交易,期待北京施捨一點特權項目,犧牲台灣整體的利益以圖自己的身家利益。真的很諷刺,每當發生這樣的事件,台灣輿論總是嚴肅討論,但對中國人民而言,總歸一句都是來要飯的,認養單位是國台辦。萬一有那麼一天,「今天的台灣就是一九四九年初被圍困起來的北平」,丐幫在中國應該是再也討不到便宜了!一如香港,北京各路人馬都想吃它的大魚大肉,哪輪得到本地的建制派? 講到這裡,自然浮現中華帝國的歷史宿命。王毅說:「五千年文明孕育的中國從來沒有侵略擴張的基因。」事實正好相反,中國歷史的起起伏伏笑傲江湖,便是侵略擴張與萎縮自閉的循環。國勢稍微強大一點,掌權的人便作威作福,他們眼中的邊疆無遠弗屆,而高成本管理的異域不斷消耗帝國的能量。因此,一旦國勢走下坡了,以前的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全部又不得不吐出來。維吾爾再教育營,西藏佛教中國化,蒙古強推漢語教學,香港國安法,乃至一帶一路,早晚會到達拋物線的頂點。「中華帝國夢」,就是在健肌與瘦身之間書寫歷史,國計民生、文明進步、精神昇華全部都耽誤了! 於是,「中華帝國夢」,到頭來總落得黃粱一夢。找幾個台灣藝人去歌頌「我的祖國」,找幾個原住民去高喊「我是驕傲中國人」,乃至找幾個邊緣政客去附和「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從大歷史的角度看」彷彿吃了安非他命暫時自我感覺良好,近期來看則是美中較勁節節敗退下的自舐傷口罷了。話說回來,有人建議,邀請到北京歌頌「我的祖國」的人, 十月十日也在台灣領唱國歌。這是鼓勵雙重忠誠,不足為法。如果要展現台灣的國格,今年國慶,應該再請阿妹領唱一次。那些「熱愛國家」的馬英九們,更應該譴責歌頌「我的祖國」之舉,向台灣人民、北京當局表達清楚,他們的祖國到底在此岸?還是彼岸?
自由時報社論 2020-09-30
機會正在台灣的手上

機會正在台灣的手上

七月底,龐皮歐在加州「尼克森總統圖書館」發表「共產中國與自由世界的未來」演講:若自由世界不改變「共產中國」,它必將改變我們,世界各國及中國人民應與美國合作,促使中國共產黨改變行為。(法新社資料照)   鄧小平總設計的改革開放,到了習近平已經走入死胡同。經濟成長力道,因為美中貿易戰而下滑,習近平坦言「一些關鍵技術受制於人」,意味著竊盜經濟模式無以為繼。從江澤民到胡錦濤,威權主義軟化徵兆,也被數位極權統治淹沒。軍事外交,韜光養晦變臉為戰狼外交、四面樹敵。危機累積之中,習近平的反應是加強黨的控制,進而邁向個人定於一尊的地位,鄧小平以來所謂的集體領導、接班梯隊、任期限制,悉皆「北朝鮮化」。中國,已從國際的機會變成風險。 本月十二日,阿富汗政府與神學士組織首度直接談判。龐皮歐在開幕儀式表示,阿富汗人民確定自己的政治制度,但美國認為民主與政權輪替運作得最好。再早的七月底,龐皮歐在加州「尼克森總統圖書館」發表「共產中國與自由世界的未來」演講:若自由世界不改變「共產中國」,它必將改變我們,世界各國及中國人民應與美國合作,促使中國共產黨改變行為。他批評習近平是「破產的極權主義意識形態的真正信仰者」。可見,華府的民主戰略,正在重新向國際鋪陳,這對民主台灣是否極泰來的風向轉變。 一九七○年代末期以來,與中國交往、以經貿改變中國、普世價值退位,成為民主國家對中政策基調。自此以後,鄧小平路線、尼克森主義東西合璧,模塑了當今世界格局。然而,雙方的致命缺點,層層堆疊為眼前的國際風險。鄧小平,改革開放,政左經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接踵於後,經濟超英趕美是主題,政治改革議題頂多只聞樓梯響。不過,隨著世界工廠、中國市場的形成,民主國家似乎以中國的經貿國際化為足。因為這樣的中國,至少具有可預測性。 但隨著中國銳實力上升,社會力量的崛起遭到強控制,以經促政的想像淪為空想,國進民退是現在進行式。這種惡性發展,以及,對外追求霸權,可以說是同時並行的二重奏。習近平,內部權力鬥爭清理戰場之後,開始對外耀武揚威,企圖將西太平洋、南海納入勢力範圍,進而挑戰美國霸權地位。這樣的習近平,遇上那樣的川普,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兩者經過短暫蜜月期,川普猛然發現「改變中國」竟成了「中國即將改變世界」,美國協助中國發展,國力卻遭中國耗損,「千人計劃」等明偷暗搶,便是著例。 龐皮歐在上述演講號召:「自由世界必須戰勝這個新暴政」。觀諸北京的竊盜經濟、戰狼外交、黷武行為、維吾爾再教育營、西藏佛教中國化、內蒙古漢語教學、香港國安法、武統台灣論等,習近平「新暴政」,確實已成國際的不定時炸彈。遭開除黨籍的前「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蔡霞直指:中共政權的合法性早已不存在,若中國真的想進入現代文明社會、走向現代民主政治,那就要「去習」、「非共」、「變革」與「和平」。另一位被捕的紅二代任志強,則批評習近平是 「剝光了衣服也要堅持當皇帝的小丑」、「誰不讓我當皇帝,就讓你滅亡」。中國與國際的共同敵人,以此形容習近平,一點也不為過。 一九八九,天安門事件。二○一○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零八憲章主要起草人劉曉波,被關押至二○一七病逝。中國人民的民主欲求,民主國家並未積極回應。直到二○一七年四月,川普在海湖莊園接待習近平,形同中國嘉年華會的尾聲。該年底,川普的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重新定位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此後,以交往、經貿改變中國的戰略思維,快速轉軌到今天的美中全面性衝突。雖然中國銳實力不可小看,但將近兩年來的彼消此長,證明了歐巴馬以前的綏靖政策,只是助長了北京追求霸權的意志。 如今在川普反擊下,習近平對科學家座談會坦言,農業、工業、能源、生物醫藥仍不如人。不如人之處,恐怕不只這幾個領域。日前美國駐中國大使布蘭斯塔德傳出離職,這是否美中衝突進一步升高的徵兆,值得觀察。而台美關係,除了正式建交之外的全面性提升,台灣宣布放寬進口美豬美牛之後,台美高階「經濟與商業對話」將於週五舉行,國務院高層官員來台主持之傳言甚囂塵上。國際風雲變色,民主與獨裁對抗漸成主軸,兩岸對比因之也互有增減。在防疫成功故事之後,創造另一個更大的成功故事,機會正在台灣的手上。
自由時報社論 2020-09-17
高雄市長補選後的政黨生態

高雄市長補選後的政黨生態

高雄市長補選,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以壓倒性得票率(七十.○三%)打敗國民黨(二十五.九○%)與民眾黨(四.○六%),重新取得執政權。(資料照)   高雄市長補選,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以壓倒性得票率(七十.○三%)打敗國民黨(二十五.九○%)與民眾黨(四.○六%),重新取得執政權。此一選舉結果早在預料之中,不過,高雄所謂「光榮投三次」才讓市長之戰底定的驚奇,有如台灣政治發展的縮影,似乎也在形塑一種新的政治板塊。 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歷經波折終於贏得市長寶座,可以為一生懸命所在的家鄉貢獻心力;而他宣示四大市政優先︰「產業轉型」、「增加就業」、「重大交通建設」及「解決空污」,則正確反映推動高雄進步的目標。因此,如何不讓選民的期待落空,必須成為陳其邁不可或忘的使命感。然而,此次選舉彰顯的意涵,已然超越地方政治的範疇,隱然預示與勾勒出台灣短期內政黨政治的樣貌。那就是:民進黨一黨獨大、國民黨衰微沉淪、其他新興小黨尚不足以扮演有力第三勢力的角色。換言之,若沒有重大事件發生,在可預期的未來,台灣的政治版圖將是一種超穩定的結構。 此種民進黨掌握完全執政優勢的超穩定結構,一部分係因民進黨人才、政策、路線的優越性,但關鍵的因素卻是由於國民黨的崩毀,包括缺乏人才的培育甄拔,無法抗拒民粹的致命吸引力與驅除親中的心魔,導致這個百年政黨與台灣主流民意背離,只能依賴取悅特定族群維繫基本盤,其之發展軌跡自然日趨下滑,甚至連扮演監督制衡的在野黨,都難謂稱職。至於第三勢力,仍無法取得多數民眾的信任,只能居於陪襯的配角。在民主國家,政黨政治如何發展,出於選民選擇的結果,日本戰後也曾長時期呈現自民黨一黨獨大的局面,吾人對於當前台灣的政黨生態不必抱持先入為主的偏見,然而,此刻的台灣出現一黨掌握絕對優勢,利弊的討論也不能迴避。 民進黨一黨獨大,利多是有利於改革的推動,尤其台灣雖然完成民主的寧靜革命,但許多結構性的問題尚未解決,例如政府體制的架構、總統制或內閣制,國防、司法改革與社會正義的落實,若有一個強而有力的執政黨,確實有利於排除壓力,完成改革。不過,絕對的權力也會帶來絕對的腐化與傲慢,政策的研擬與執行也可能因為缺乏制衡而出現一黨的偏執,甚或產生弊端,並非國家之福。令人憂心的是,目前發生部分弊案,竟有重要民進黨員涉入其中,如何杜貪防腐,已是執政黨迫在眉睫的大事。 就國民黨而言,該黨因馬英九的執政失敗而遭到二○一六年選舉的重大挫敗,卻奇蹟式地在二○一八年九合一選舉大復活。然而,國民黨的逆襲,並不是因為推出優秀選將出征,或是提出深獲人心的政策,而主要是民進黨政府的改革,如年金改革損及特定族群的利益,再加上政客煽惑民粹,才造成民進黨選情雪崩。可惜,國民黨顯然不了解二○一八年選舉為何勝利,導致黨一直陷在極端政客與親中路線的糾葛,未能及時進行黨的改革與調整,致而向韓流投降,竟然提名一位上任不到一年的直轄市長,直攻總統大位,背棄對選民的承諾,乃導致國民黨的全面潰敗。而國民黨改選黨主席與此次高雄市長提名,仍看不到改革的氣象,更嚴重的是,由香港反送中、港區國安法、南海爭議,再到中國對台灣防疫的干擾,軍機艦繞台、軍演等,國民黨不敢稍有譴責或說不的勇氣,反而把台海的緊張歸咎於「民進黨搞台獨」,前國家領導人甚至說中共犯台「首戰即終戰」、「美軍不會來」的媚共言行,淪為中共的代言人。 主張統獨乃是人民的抉擇自由,但是,統獨並非唯一價值或最高價值,任何政治主張必須建立在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及保障民眾福祉上,才有正面的意義。如今,國民黨將統一信仰凌駕於普世價值之上,其統派主張在實務上便會淪落為對專制獨裁的中共政權的擁護,自然會被台灣主流民意淘汰。民進黨若缺乏強力監督,如何抗拒權力與利益的誘惑;而國民黨一則缺乏人才,一則路線走偏,與台灣社會漸行漸遠,注定欲振乏力的格局。因此在高雄市長補選結果出爐之後,吾人除了對高雄市民寄予祝福外,更宜深刻思考如何解決台灣政黨政治可能面臨的難題。
自由時報社論 2020-08-17
香港 黃昏過後夜幕低垂

香港 黃昏過後夜幕低垂

港人用行動力挺香港蘋果日報、狂買壹傳媒股票拉抬股價,預告了港人自救運動的新形式。(法新社)   港府宣布立法會選舉延後一年之後,緊接著,前天黎智英父子與壹傳媒高層等遭港警逮捕,壹傳媒總部也遭搜索,警方還不顧抗議翻閱員工桌上文件。昨天,中國人大火速背書立法會議員延任一年。直到晚間,被捕人士陸續獲准保釋。香港大逮捕,引起國際譁然。漫長黃昏過後,香港夜幕低垂了。逃出鷹爪的林榮基警示:中國共產黨的手段與行為絕對會超出你的想像。而香港蘋果日報、壹傳媒股價,受到港人老幼熱情力挺,不畏紅色恐怖徘徊上空,似乎預告了港人自救運動的新形式。 北京為何下重手?黨媒高幹迫不及待地現身說法:這件事顯示,港府沒有被美國制裁嚇倒,並暗示此舉很可能就是北京對美國的報復行動。報復,不只是針對關閉休士頓中國總領事館,延發中國駐美記者簽證,更是針對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的台灣行。阿札爾與蔡總統會晤時,殲十、殲十一戰機還逾越台海中線,而舟山群島操演、海南島西部操演也即將上演,中國海警船則持續出現在釣魚台周邊海域,可見北京躍躍欲試、意圖不小。 不過,報復,報復不到華府,卻是報復本國公民,確實具有中國特色。中港官員被制裁,北京拿華府沒辦法,只好關起門來抓本國公民,這就像男人在外逞凶鬥狠輸了,回家把一肚子氣發為家暴。香港,現在正在家暴中。北京對香港的所作所為,其實不只是報復「反華勢力」,而是要提早徹底把香港「內地化」,五十年太久。香港「內地化」,乃是習近平的既定日程,只是時間點剛好落在美中較勁之際,外交危機沒有嚇阻他的胃口,反而刺激他張開血盆大口。此人的神經反應系統與眾不同,搶黃燈、闖紅燈都會讓遵守交通規則者措手不及,跟他博弈的對手必須提防他的閃電戰。香港大逮捕,等於是將報復美國制裁與加速「內地化」合而為一,在美中正式對決之前,先徹底解決香港這個內憂。 收回香港,北京要的是這塊地,當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塊拼圖。高度自治、馬照跑、舞照跳,皆屬魔術方巾。至於港人用腳投票,北京更不會當一回事。這就是所謂「留島不留人」的帝國理論。現在,北京撕下假面具,香港一國兩制立刻歸零。所以台灣絕對不能落入虎口,否則民主自由人權會被沒收,因為北京圖的是台灣這塊土地,作為跟美國爭霸的軍事前進基地,台灣人民的福祉在所不計。 消除香港這個民主陣地,北京用這種方式告訴美國為主的國家,我吃下了你一個白子。台灣,比其他地方更有可能是北京圖謀的下一個白子。美中戰略對峙,即使中國屈居下風,也不會示弱遑論投降,頂多改變了它的路徑圖:鯨吞變成蠶食,一口吃不下滿漢全席,就改做一口一口吃,這是北京式切香腸。鯨吞與蠶食,本來就是辯證關係,不能一口鯨吞,改由一口一口蠶食,以欺敵戰術完成鯨吞的戰略目標,往往會讓佔上風的對手掉以輕心而逆轉敗。 香港是實驗劇場,它展演著習近平的強國夢,夢境邊緣無遠弗屆,中國改革開放藉由西方資助而累積的總體能量,被這位夢想家當作追求國際「共」主地位的銳實力,武漢肺炎更暴露其「以疫謀霸」的城府之深。還好,川普及早看透這位「好朋友」,把夥伴關係重新定義為競爭對手,從貿易戰到高科技戰,一步一步拆解中國銳實力。經過武漢肺炎侵襲,更醒悟對這位夢想家必須以戰逼退,而台灣民主堡壘的戰略槓桿作用,正好也是台灣人民的意志表達。 阿札爾、森喜朗專機在台同框,索馬利蘭駐台代表穆姆德抵台就任,捷克國會議長維特齊也將率團來訪,堪稱台灣的外交旺季。凡此,漠視香港大逮捕的中國隊友卻盡扯後腿,批評中生、「小明們」無法返台,阿札爾、森喜朗卻不必檢疫隔離,還扯所有接觸訪問團的人包括小英應強制隔離十四天、自我管理七天,罔顧「外交泡泡」早已備妥嚴密防護措施。甚而,有「中國隊長」叫囂:解放軍攻台戰略是首戰即終戰,現在美軍根本不可能來。也許,那些中國隊友,巴不得香港的夜幕早點覆蓋台灣吧。
自由時報社論 2020-08-12
菁英主義近黃昏

菁英主義近黃昏

李眉蓁論文門,可能不只是個案,而是一個現象,學歷鍍金尤為政治人物所好。(資料照)     高雄形同國民黨的政治三溫暖,韓國瑜與李眉蓁可能像政治彗星一閃而過,但也可能對國民黨留下長遠的拖痕,那就是,國民黨長期以來的菁英主義,被這兩個人並無自覺地摧毀了。李眉蓁論文門物議紛紛,她卻自我感覺:剛被提名的時候,最擔心自己沒有知名度,但這幾天下來我紅了,我是全國媒體版面最多的。淪為笑柄,還沾沾自喜,令人無言。 如果最後一刻,韓國瑜與李眉蓁合體催票,而國民黨菁英列隊陪襯,自此便再無自命清高的理由了。話說回來,國民黨告別菁英主義,也不失為起死回生的門路,總比少數菁英意識形態掛帥要好。從韓國瑜到李眉蓁,沒有菁英主義的影子,可以說是進步的一面,只不過,他們把庶民的標準拉太低了,地氣不是這樣接的。國民黨這個革命政黨,本來就需要世俗化的過程,用貼近民意取代意識形態,這是民主時代的必修課。問題在於,國民黨上下似乎沒有這種急迫感,如果拉長在野時間也是剛好而已。 驀然回首,國民黨菁英主義的黃昏,是從馬英九開始的。這位黨國之子,頂著哈佛大學光環,台北市政乏善可陳,中央執政失敗收場,埋下該黨一蹶不振的遠因。二○一四年宣傳兩岸服貿協議的場合,馬教授開講:鹿茸就是「鹿耳朵裡面的毛」。如此說文解字,不分黨派笑到並軌。國民黨菁英主義的崩塌,該負責的還有同溫層,包括在台大講授自由主義的江宜樺,當上行政院長立刻變臉為威權主義服務。而國民黨自稱最懂經濟、外交,最後只剩下九二共識、台灣經濟連結中國,以追求背離兩蔣世代的終極被統,這不是有目共睹的集體墮落嗎?就此而言,韓國瑜不過是後起之秀,二○一八年在高雄,他捨棄菁英扭捏包裝,以露骨的民粹語言,人進來、貨出去、發大財,狂掃選票、痛宰小英,而這也撩起了他直攻大位的意念,結果不僅慘敗還遭罷免,市長議長雙補選,造成國民黨眼前的殘局。說不定,韓國瑜與李眉蓁,竟是壓垮駱駝的最後兩根稻稈。 韓國瑜與李眉蓁,絕非國民黨內的菁英,他們在該黨的全盛時期,連權力的邊都沾不上。諷刺的是,馬英九替國民黨卸下菁英主義的濃妝之後,該黨竟找不到下一個菁英,率軍征討民主選戰。於是,菁英主義來個大逆轉,開始寄希望於民粹操作,甚至寄希望於對岸暗助。於是,唱歌喝酒打屁的韓國瑜變成救星,二○一八年一人救全黨,更加速國民黨脫菁英化。可惜,韓國瑜的底氣太薄,偏偏又主動被動被推向大選,把自己的缺陷顯微放大。結果,一月跌落神壇,六月被罷免,一顆民粹彗星毀掉一個菁英政黨。 六月六日斷腸時,國民黨折損高雄市長,又意外折損高雄議長。如何同時打贏兩場補選,簡直是江啟臣不可能的任務。菁英主義沒有辦法,在地的李眉蓁遂因「清新形象」出線。這一佈局,看來是少輸為贏的考量,主要是想穩住該黨的基本盤,為下一次翻本留下元氣。孰料,屋漏偏逢連夜雨。李眉蓁,國民黨原來看重的是她的庶民形象,沒想到她卻栽在菁英化的自我改造,碩士論文抄襲四頁到盜版整本,連國民黨的博碩士也瞠目結舌,嘆為觀止。 戲還沒結束,只好繼續演下去。國民黨的博碩士,陪李眉蓁一起洗頭之外,別無選擇。有人稱讚李眉蓁,選擇勇敢面對,還在挫折當中學習茁壯。有人表示,李眉蓁已為論文抄襲道歉認錯,國民黨全黨上下盡全力輔選,這是負責任的態度。有人稱,踢爆此事的不一定是民進黨,可能是她在黨內的未來競爭對手。有人稱,應該全面普查政治人物的論文。有人稱,中山大學的影武者出手了。至於庶民觀感如何?根據偏藍媒體的民調,認同李眉蓁者遠低於不認同者。如此這般,到底是只有李眉蓁不愛惜羽毛?還是國民黨菁英也不愛惜羽毛,連最後的矜持也不顧了? 李眉蓁論文門,可能不只是個案,而是一個現象,學歷鍍金尤為政治人物所好。李眉蓁們不了解的是,國民黨的貴族,不是因為文憑而是由於血統成為菁英,文憑只是裝飾品。對此,國民黨內的平民,有些人以為拿個博碩士,便可以搖身一變、躋身菁英。實務上,韓國瑜陸官專修班都被該黨菁英鄙夷了,在職專修班更是車尾燈都看不到。最怨嘆的,非王金平莫屬,那些地方派系大老,只配幫菁英公子料理黑金,以維護他們的清新形象,一旦妄想選主席、選總統,黑金的血滴子馬上飛到脖子上。儘管如此,菁英式微沒落,民主大行其道,世俗化仍是國民黨必經之路,世俗不可怕,低俗才恐怖。其他政黨,何嘗不是如此?
自由時報社論 2020-07-29
民進黨會腐化嗎?

民進黨會腐化嗎?

台灣政治總是很熱鬧。最近在政治人物的學位論文真假和抄襲之外,另一個更受關注的話題,是完全執政的民進黨是否變質或腐化了。 話題由兼任該黨主席的蔡英文引發。在七月中旬的黨大會中,她指社會上有些人用「全面執政必定腐化」寫劇本,對民進黨的未來大做文章。她期盼執政黨以行動證明這個劇本不會成真,強調「清廉、勤政、愛鄉土」是黨不變的承諾。隨後,卸任黨秘書長不久的羅文嘉受訪指出:「當年那個在街頭衝撞、充滿理念的民進黨,如今已成世俗化政黨…我認為這遲早會出事。」黨大老林濁水就此評論,認為羅文嘉說得客氣了,自己早曾說過:「民進黨已經失蹤了。」 在七月中旬的黨大會中,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指社會上有些人用「全面執政必定腐化」寫劇本,對民進黨的未來大做文章。她期盼執政黨以行動證明這個劇本不會成真,強調「清廉、勤政、愛鄉土」是黨不變的承諾。(資料照)   完全執政四年多的民進黨是否已腐化?黨主席的話顯然是在否定的發言中,帶有防腐的警惕與期盼,說得冠冕堂皇。兩位曾是黨內要角的評語,不論說話的背景如何,應相對較為中肯。從而,這個本土政黨是否變質而讓人不再熟悉,各方議論紛紛︰有的指該黨腐化已是現在進行式,有的認為知所警惕,腐化未必不能免。 持平地說,民進黨今昔有變,實屬必然。從當年黨外民主運動主力到如今執政,這個成立三十多年的政黨世俗化,在所難免。重要的是,政黨的價值、文化和派系生態是否已然質變,變得庸俗而失去理想性,甚至因世俗化而腐化,以致落入「權力使人腐化,絕對權力、絕對腐化」的窠臼。誠然,面對黨國威權而在街頭衝撞,與執政之後的政府權力運作,情況不同,但實踐仍是檢驗的最適當標準。 就此而言,執政黨有不少新舊問題引發爭議,黨內派系林立是最明顯的老問題。該黨二○○六年曾在黨大會通過「解散派系」案,禁止以派系名義設辦公室、招募成員、對外募款,黨內公職人員也不得加入派系。十四年後,黨內仍以派系林立著稱,且從黨職、公職競爭到公營事業爭權奪利的醜陋演出,常令人瞠目結舌。 在居多數席次的立法院,該黨也有不少爭議。以剛結束的臨時會為例,不少人在問,何以重要或有爭議的法案不在正常會期妥善審議,卻急於在臨時會限時通過。其中,監察院人事案被指與往昔民進黨廢除的主張不合,司法審判改制為國民法官參與甚至悖離了該黨的「行動綱領」,都要在臨時會強勢過關,加上過關的程序頗受質疑,以致同意票僅和該黨的席次差不多。 在野時與執政後說做兩套,民進黨政治誠信受質疑;通過票數和程序難看,反映了唱政治獨腳戲,凸顯和在野黨及社會的溝通說服不足。現實上,政黨不是不能改變主張和立場,但要說出必要而明顯的道理,正心誠意才足以服眾;最忌橫柴入灶、赤裸裸展現權力的傲慢,那是走向腐化的踏腳石。畢竟,權力最大的價值是服務公眾、福國利民,把個人及政黨利益置於公眾利益之上,到頭來必遭唾棄。 政治上沒有永遠執政的政黨,執政黨幹不好,那就換人做,政黨輪替是民主常態。不過,台灣是有敵國外患的國家,政黨輪替如果選錯黨主政,必給對岸中國可乘之機。一九九六年台灣首次總統直選,其實提供了一個政黨輪替的範例:李登輝與彭明敏分別代表國、民兩大政黨角逐,兩人的政治立場自有差異,但以台灣為本的中國政策並無歧見,選民對他們沒有親中的疑慮,最終兩人合計獲四分之三選民認同。李、彭兩位所立的典範是,儘管內政主張立場不同,在中國政策是一致對外的。然而,國民黨後來在連戰主導下,走上「聯共制台」路線,也留給人民選錯總統,台灣會被統一的高度疑慮。 如今,國際情勢丕變,台灣有機會重現「李、彭範例」。美國國務卿龐皮歐上週四發表「共產中國與自由世界的未來」演說,告別五十年前尼克森開啟的接觸中國政策,強調要籌組民主陣線,圍堵中國。國民黨應見賢思齊,趁勢揚棄十五年前因「聯共制台」而自絕於台灣人民的錯誤路線。有如國人所見,國民黨的「一中各表」已因中國否決而破產,在台灣繼續打著「中國」招牌,即或民進黨因腐化而導致政黨再輪替,機會也未必輪到國民黨,尤其在台灣認同已逾九成的年輕選民之中。這一切,請從務實地改「中國國民黨」為「台灣國民黨」開始。
自由時報社論 2020-07-28
「台灣對中國大陸之貿易分析」

「台灣對中國大陸之貿易分析」

中山大學外文系學生莊皓鈞(左1)說,李眉蓁1人不代表所有中山人,(記者黃旭磊攝)   李眉蓁論文門令人嘆為觀止,抄襲四頁變成幾乎整本複製貼上,替她緩頰者滿臉豆花。「台灣對中國大陸之貿易分析」,到底是怎麼寫出來的碩士論文?輿論洶洶,李眉蓁昨天不得不宣布:放棄中山大學在職碩士班學位。罷韓之後,補選二次傷害,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如果「李眉蓁不受控了」,江啟臣與國民黨的好戲可能才要上演。 Wecare高雄志工整理比對出李眉蓁論文抄襲頁次對照表。(Wecare高雄提供、記者王榮祥翻攝)   李眉蓁論文門,受傷害的不只政治人物,中山大學的聲譽、指導教授與口試委員的專業,全部進了絞肉機。這麼明顯的抄襲或盜版,竟然發生在南台灣首屈一指的國立大學,應有的把關程序也完全失效,這是制度漏洞還是人謀不臧?中大、學生與校友,蒙受不明之冤,情何以堪!中大有學生挺身而出,發起連署,要求學校撤查,若抄襲屬實,應立即撤銷學位。 罷韓之後,補選二次傷害,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如果「李眉蓁不受控了」,江啟臣與國民黨的好戲可能才要上演。(資料照)   令人訝異的是,論文門已進入中山大學的學術倫理審查機制,國民黨、民眾黨還想轉移焦點,牽扯蔡英文、陳其邁的論文。這就好比,自己闖紅燈被抓了,卻指責警察為什麼不抓別人?這種歪理,簡直把違反學術倫理的人,當作誤闖叢林的小白兔,這是什麼進步價值?有道是,詐騙犯不會因為退錢就沒有罪,竊盜被發現而放棄贓物無法自證清白。 李眉蓁論文門,在學術界與社會上,都沒什麼同情的聲音,並不令人意外。因為,主角被指控的初步反應,從未承認自己的錯誤,也未向母校、師長與民眾道歉。反倒是,宛如把責任都推給別人,口口聲聲依照中山大學正常程序畢業。言下之意,關鍵不在她抄襲或盜版,而是母校沒有盡責發現抄襲或盜版!這不是在終結母校、指導教授與口試委員的學術生命嗎? 話說回來,中山大學、指導教授與口試委員,都是無辜的嗎?恐怕也未必!這麼說,無意突出貶抑他們,而是呼籲大家面對高教機構近年來的通病。為了張羅學校經費,為了拉攏政商關係,有些高教機構大開方便之門,開設在職專班學位課程,以便政治人物洗學歷,這種公關不獨中大有之。而利用此捷徑者,是否盡到學生本分?論文是否親力親為?難免令人起疑。 論文門爆發以來,李眉蓁的初步反應,彷彿是錯不在己。但放棄中山大學在職碩士班學位顯示,在輿論壓力之下她也只好默認。也許,她相信此一現象十分普遍,所以不平地認為是選舉把小題大做。如果是後者,那就不只是政壇的危機,甚而也是學界的危機了。為什麼高教機構,將學術專業置之腦後,利益交換般為政治人物服務?這是威權時代學術為政治服務的後遺症?還是以大學自治之名,以公共資源謀求私利? 洗學歷,擴大來看,共犯結構牽涉甚廣。政治人物追求文憑裝飾,當然是投選民之所好,這就意味著我們的社會,要求一個人的文憑,勝過真才實學,這樣的形式主義,便是自欺欺人的溫床。多年來,國民兩黨執政,迷信博士學官,而他們當中不少人不知民間疾苦,政策制定完全不接地氣,也往往令人咋舌。假使李眉蓁論文門可以稍減文憑主義歪風,也算是功德一件。 現行「學位授予法」並無所謂的自我放棄學位。李眉蓁論文門的處置,終歸要回到中山大學依法行政。其實,李眉蓁無所謂放棄國立中山大學在職碩士班學位問題,只有誠信破產而放棄市長補選候選人資格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國民黨、民眾黨輕放李眉蓁、牽拖蔡英文與陳其邁,卻忘了最高學府校長管中閔論文門;而不久前猛打倫敦政經學院認證的博士論文者,現在對昭然若揭的論文門反而不置一詞。凡此,都不禁令人有政壇與學界互相感染之慨,這就難怪「李眉蓁們」之心存僥倖、天下文章一大抄了。 至於整起事件,心裡最苦的當數國民黨、江啟臣。李眉蓁完成登記、抽籤,無法復刻當年「換柱」故事,歹戲只好拖棚。議長補選候選人曾麗燕、前議長遺孀林絲娛,陪同李眉蓁出面道歉,地方連線一字排開,黨中央也無法強龍壓地頭蛇,但是選舉結果江啟臣又必須概括承受。有志改變的黨主席,受命於危難之間,九二共識,買辦文化,想改也改不了,高雄市長罷免、補選,使不上力卻必須負責。這位博士主席,學位論文應該沒有疑問,萬一敗在別人的論文門,只能說是「此天亡我也,非戰之罪也」。
自由時報社論 2020-07-24
中國,下一個蘇聯?

中國,下一個蘇聯?

從美中貿易戰、武漢肺炎到港版國安法等連串事件,中國帶給國際社會的國家形象,有如分水嶺般,正醱酵改變中。過去許多進步國家倡議交往時,還帶有若干「和平演變」期待,盼步入民主常軌,而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正昭告世界,不切實際的迷思可以休矣。 在西方世界,以往對中國發展的描述,主要奠基於「現代化理論」的思維。認為經濟發展到達一定的程度後,將會帶來民主的高度需求。從政治經濟學鼻祖的亞當史密斯,到當代政治學大師的杭廷頓,多以類似的觀點認定經濟帶來社會階層的分殊與價值的多元,民主則能整合各種利益關係。 這類民主的「預言」,在解釋英國誕生議會民主制,乃至二十世紀包括台灣等新興民主轉型的案例,似乎都能取得理論上的印證。這讓西方國家更願意循此思路,看待與中國的交往上。 一九四九年建政後的中國共產黨,全球雖處於「美蘇」兩大陣營對峙的冷戰格局,但貧窮的中國,仍為浪漫主義者眼中得以實踐現代化理論的沃土。六○年代所謂「蘇修主義」導致蘇共與中共的路線分歧,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醞釀打「中國牌」制約當時蘇聯的擴張。七○年代在美國尼克森主義主導轉向後,台灣戰略地位改變,之後台美斷交,僅維繫安全及經濟關係,美國則積極與北京往來。即便如此,台灣人民持續追求民主,完成寧靜的革命,也為自己創造民主戰略價值,方能在川普時代,迅速與印太戰略接榫。 美國當時透過擴大投資與貿易等經濟行為,除在地緣上提高「中國牌」的地位外,對西方世界來說,長遠也盼望創造成熟中產階級,有朝一日能在中國出現要求多元化和民主化的強大壓力。 這樣的現代化理論想像,在一九八九年天安門民運剛發生時,有著樂觀的期待,認為這是鄧小平開啟經濟改革開放十年來的必然路徑。但隨之中共在六四進行的血腥鎮壓,以赤裸裸的國家暴力,向全世界證明唯有「槍桿子出政權」。國際間短暫幾年的經濟制裁後,又陸續恢復交往,再回到現代化理論的懷抱。 對樂觀派而言,六四的發生,是因為中國的公民社會尚處萌芽,城市還無強大的中產階級。加上當時東歐吹來的「蘇東波」非共化浪潮,迫使中共強力鎮壓。這種「時間還未成熟」言論,形同幫襯北京,西方主流仍盼促中國「加速經濟自由化,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二○○一年中國成為世貿組織成員後,更長期靠著「開發中國家」的特殊待遇地位,大量進補與滋養經濟養分。 然而,當中國躍居為全球重要經濟體後,大城市裡也有了新興中產階級,卻未如現代化理論所翹首以盼的風起雲湧民主現象,取代的是更穩固的政權力量。過往歐美日等工業發達國家源源給予的經濟紐帶,既發展「下層建築」,更鞏固了「上層建築」,等於提供習政權更強大的銳實力向外擴張,也讓「中國威脅論」的噩夢成真。 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不久,美英盟軍與蘇聯從戰前共抗納粹,到各踞陣營,當時美國派駐蘇聯的外交官喬治凱南向國務院發了一封數千字的「長電報」,以及對外發表的「蘇聯行為的根源」專文,對美國之後實施的「圍堵政策」,起了關鍵的作用。他分析蘇聯的內部社會和對外政策,提到「史達林需要一個敵對的世界才能使他的獨裁統治合法化」。對照中共發展歷程,同樣是一針見血之語。 為了爭強爭霸,美中無論如何往來,在中共眼裡就是「美帝」。美中貿易戰給了習政權去塑造這個「敵對世界」,用大內、外宣將失控的武漢肺炎硬拗成美國陰謀,藉以維持一黨專政、習萬年獨裁的「統治合法化」,對外以「一帶一路」劃出勢力範圍,再以政經滲透威脅全球民主。在習近平統治下,因經濟實力而增加操控工具,例如高科技監控人民,把獨裁體制推向另一個極致。蘇聯解體了,新的蘇聯模式正成形中。 民主是普世價值,但如何走到民主這條路,並無法如現代化理論所樂觀預言。經濟成長未必帶來政治民主,甚至還反噬民主。在中國的六四民運三十一週年之際,包括美國等國家正重新丈量與中國的關係,從防堵到抗衡,壓制反民主的巨靈。縱然仍有西方國家基於地緣考量未採取積極手段,但若還認為中國發展民主的時機未到,或有所謂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這類的姑息主義不啻是自欺欺人。
自由時報社論 2020-06-04
台灣正名靠AIT?

台灣正名靠AIT?

隨著武漢肺炎席捲全球,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台灣不是中國的基本事實,更為明顯;台灣人民尤其厭惡中國在國際社會魚目混珠,把台灣強納為中國一部分的惡形惡狀。然而,除了來自中國的霸凌外,台灣內部有些作為也加深世人的誤解,助長了台灣與中國的牽扯不清。台灣的職棒領先全球開打,世所矚目,好事一樁,卻因未正名而引發誤解,就是最具體的例子。 我們的職棒,以「中華職棒(Chinese Professional Baseball League)」為名,望文生義,英文名稱易被誤認是「中國的」職棒。《紐約時報》五日發自桃園的現場報導,以「台灣棒球賽」為題,貫通全篇,僅一處提到「中華職棒」:中信兄弟隊教練、前亞特蘭大勇士隊投手福士特(John Foster)說,疫情之前,台灣以外的許多人從未聽說過這裡的聯賽,即「中華職棒」。《紐約時報》是國際大報,且特派記者現場報導,台灣不是中國的基本事實不說自明,但包括《洛杉磯時報》等國際媒體卻傳出「棒球在中國開打了」之類的烏龍。 正因如此,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日前建議,為避免國外球迷誤認,「中華職棒」宜在英文加註TAIWAN。酈處長的建議,符合事實也很適時,中肯而友善。民調指公眾贊成與反對職棒正名呈六十二%與二十六%之比,足見酈處長站在台灣人心多數的這一邊。民氣可用,從名稱區隔台灣與中國,「中華職棒」正名,此其時矣。 令人不解的是主其事者的反應。面對正名的要求,「中華職棒」回以自己是民間團體,並非政府單位或國營事業,且「中華」指中華民國,並無問題云云。這些回應,牽強而不現實,凸顯主事者顢頇無理。「中華職棒」正名,雖有閣揆蘇貞昌答詢時表示贊同,但重要的是反映民意,台灣人民不願在國際間被誤為與中國同一國,也不甘全球職棒最先恢復賽事的榮耀被中國奪去。 同時,就正名一事,民間團體好辦事,因其牽制較小,不必顧慮太多,理應比政府單位或國營事業易於改變。至於名稱的歷史資產等考量,也構不成抗拒正名的理由。台北縣因升格可改名新北市;南韓的漢城名稱使用了六百年之後,改名首爾,牽涉更多更廣,也已正名;「中華職棒」區區三十一年的名稱卻改不了,反映的其實是主事者可議的心態。 正名多年來所遇到的阻力,不論中國壓迫、主事者推託或長期怠惰,都是台灣邁向國家社會正常之路的絆腳石。更壞的,台灣總有一些人因認同錯亂,不僅反對正名,還進一步與中國隔海唱和,常以中國用語,站在正名的對立面,刻意矮化台灣。中國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台北市議員王鴻薇在中國央視節目的言行、中原大學要教授不得在中國學生面前說「中華民國」和「武漢肺炎」,都是可鄙的例子。 王鴻薇稱蔡英文「台灣領導人」,以「特朗普」稱川普,並抨擊蔡英文對美國「非常唯命是從」,中國網友還說她「瞬間學會了捲舌音普通話」。中國不容獨立媒體,舉國媒體都姓黨,央視是中國黨國喉舌,世人皆知。王鴻薇上央視貶抑蔡英文已不是新聞,她和她的黨一向如此,可悲的是她連講話發音用語全都「中國化」,這已非一般人的「客隨主便」,凸顯的是「聯共制台」,國共兩黨一家親對付台灣的心態,已內化而原形畢露。她的黨近年因親中立場在台灣的民意市場江河日下,職司文宣的黨官竟還如此揮霍該黨奄奄一息的人氣,真是自作孽。 中原大學的事件更可鄙。「中華民國」在大學講堂被消失,「武漢肺炎」成禁語,教授為此被迫「道歉兩次」;更離奇的,這種事竟發生在民主台灣。事件顯示該校為討好中國學生,竟「主隨客便」,甚至到了言論、講學自由、學術獨立皆可拋,國家、大學、教授尊嚴何足惜的地步。心理學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指罪案的被害者對罪犯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罪犯的一種情結。在台灣與中國關係,台灣是被霸凌的受害者,如今台灣的大學竟反過來協助中國剝奪教授的自由,反映其間的心理病態還滿嚴重的。 正由於有這兩個近例,更彰顯AIT酈處長建議之可貴,趁台灣職棒舉世矚目之際突出台灣名號。事實上,正名不只是政府的事,武漢肺炎讓更多台灣人不願與中國糾纏不清,這一切,請從為「台灣隊」加油,稱職棒總冠軍賽為「台灣大賽」,改「中華職棒」為「台灣職棒」做起。
自由時報社論 2020-05-12
從防疫表現檢驗政治人物高下

從防疫表現檢驗政治人物高下

中央疫情指揮官陳時中報告疫情消息。(資料照)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屆滿一百天,自始至終坐鎮的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全民支持讓台灣的防疫成果世界有目共睹。針對五一連假,指揮中心呼籲民眾落實防疫措施,外出活動保持社交距離,確保得來不易的防疫成果。在此之前,台北市錢櫃失火,造成五人死亡慘劇,事發當時柯文哲市長正在高屏地區忙於黨務,趕回現場還稱上班時間比多數縣市長來得長。防疫當前,景氣不好,各縣市長尤其六都市長,無不繃緊神經、小心翼翼於市政,唯獨首都巿長活動重心撈過界。 疫情控制得宜,民眾外出意願提升,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年輕人到錢櫃唱歌,結果遇上熊熊大火,真是大悲無言。逃過國際級的公衛災難,卻逃不過台北市的公安疏失,尤其是火災現場罹難前的親情訣別,聞者莫不於心不忍。「遠見調查研究中心」三月份的「六都防疫滿意度調查」顯示,柯文哲與韓國瑜敬陪末座,後者罷免纏身也就罷了,前者為了黨務、犧牲市政,連防疫指揮之責也委諸副市長,儼然成了一位二線市長。兩眼只看天邊的彩霞,完全不顧腳下的陰溝,錢櫃失火慘劇發生在轄區,是偶然還是必然? 二○一四之後,柯文哲一路順風。然而,五大案虎頭蛇尾、雙城論壇兩岸一家親、中國警察台灣強盜、市府人事黨務化等政治質變,改變了風向。二○一八,小英馬失前蹄,柯也差點翻船。到了二○二○,小英抓住主流民意與地緣政治變化,終於敗部復活;柯卻維持二○一八下行趨勢,且多了一個民眾黨的包袱。這樣的趨勢,遇上武漢肺炎之亂,愈加險阻。值得注意的是,小英五二○第二任尚未展開,台灣內外的環境演變又再鞏固二○二○大選結果,而柯仍在走自己的奇幻之旅。二○二二,蔡壁如高雄搶灘不易,黃珊珊接班也包袱沉重。 二○一四的柯式旋風,二○一八面對韓式旋風勉強連任,二○二○柯郭宋結盟未遂,國會能量有其侷限。似乎,性格害了這位政治明星。最致命者莫過於,武漢肺炎亂起,柯的醫師背景,本應頗有發揮空間,但他仍偏愛吸引鎂光燈,而不是貢獻心力於防疫,口罩國家隊組建之初,「不要盲目擴廠」,日產能量達一千五百萬,他又加碼四週廿八片,還暗指中央七分防疫、三分打柯。但是,這次多了一個陳時中的對照組,後者之專業穩健醫者仁心安定民心、普獲好評,所謂「順時鐘」嘲諷,只能傷己不能傷人。 武漢肺炎之亂,除了檢驗柯文哲,也在檢驗國民黨。國民黨精英,在這次防疫總動員,幾乎沒有什麼著力點,予人印象最深刻的,無非是對口罩排隊、武漢專機、發現金之批評,而在乎身家性命的多數人對政府防疫總表現滿意度甚高。其中,不時冒出來刷存在感的馬英九,恐怕是多數人都不想看到的新聞。江啟臣、蔣萬安、朱立倫等政治明星,一時之間頓失舞台,反倒是侯友宜兢兢業業地走自己的路。兩岸的買辦變成沉默艦隊。台灣社會普遍慶幸,尤其是二○二○向那些人說不,才得以超前防堵新冠病毒入侵,否則,門戶洞開,人流進來,台灣就在劫難逃了。 話說回來,小英政府防疫有成,民進黨也不要得意忘形。大家看到的是,防疫團隊的成員,大多數並非民進黨的老面孔,而是專業從政的實務幹才。第一線的陳時中、沈榮津、唐鳳等防疫團隊,皆屬實事求是的政務官,不喊政治口號,埋頭苦幹,他們致力於全民團結防疫的基礎,激發相關業者的防疫優先使命感,以數位科技解決口罩配售問題,讓國人在獲得安全感之後支持政府的防疫部署,台灣防疫成功的故事一點也不政治,這是截然不同於以往的經驗。 台灣防疫成功且自助助人的故事,令國際社會對台灣刮目相看。政治人物在此期間「保國衛民」的表現,二三六○萬人也在冷眼旁觀。從自己健康安全形成的印象最有感,意識形態掛帥的評價標準可能為之改寫。隨著民主趨向成熟,此一經驗未來勢必會發展成為新的尺碼,檢視所有政治人物的高下,是否用貼近民之所欲的政策作為來展現愛台灣,而不是口沫橫飛的政治話術。至於那些對中國隱匿疫情、操控世衛打壓台灣仍逆來順受者,將來繼續兜售一中文創產品,恐將更令人敬謝不敏。
自由時報社論 2020-04-29
找中國算帳

找中國算帳

  武漢肺炎蔓延全球,在世界造成生命財產的莫大損害,讓全人類生活受到極大衝擊。各國努力抗疫之際,調查病毒來源、感染途徑、初期處理,與研發治療藥物、疫苗同受關注。中國身為疫情的首發地點,職司全球公共衛生的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因此受到嚴格檢視。 中國至今的表現,完全稱不上一個負責任的崛起大國,既害慘中國人民,也讓舉世跟著遭殃。它隱匿初發疫情,壓制「吹哨者」,改變確診認定標準,死亡數字改來改去,至今不讓國際調查疫情真相。在專制體制下,「大國」面子最重要,政權「維穩」是唯一考量,百姓生命擺次位。即使後來疫情「向好」,它也不知自我檢討,異議人士仍「被失蹤」,武漢黨委書記要人民聽話、感謝共產黨。對國際社會,它對歐美疫情幸災樂禍,強力推銷「大外宣」,大力形塑中國模式,要各國「抄作業」,「世界應該感謝中國」,且對台灣文攻武嚇不鬆手。 如此表現,世人看在眼裡,反彈四起。其中有中國自己招惹的,更多的是「大外宣」不誠無物,充斥營造「中國幫助全世界」的假訊息,讓世人看破手腳。事實上,中國在疫情趨緩之後,積極向各國輸出口罩等醫療用品裝備,但荷蘭、捷克、澳洲、西班牙、土耳其、菲律賓都傳出「中國製造」問題多多。例如,英國以二千萬美元從中國購買試劑盒,卻發現檢測無效;芬蘭還有官員因採購中國劣質品而下台。 「大外宣」假的真不了,中國第一線外交官腦袋發燒,也引發外交抗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提出陰謀論,認為美國人把病毒帶到中國。中國駐俄羅斯大使發表歧視武漢肺炎病患言論,惹起爭議。在巴黎,中國大使館官網不僅尖銳批評西方國家,指責八十多位法國議員支持台灣,還宣稱法國有養老院人員擅離崗位,「讓病人在飢餓和疾病中死去」,引發眾怒,法國外交部召見中國大使抗議。更嚴重的,在廣州等地的非洲人遭強制檢測、隔離、驅趕,甚至露宿街頭,激起非洲國家群起抗議,召見中國大使及發表聯合公開信譴責。 指控中國偽善、傲慢、故意混淆病毒起源之外,更大的反彈在追究責任、訴訟並要求賠償。美國總統川普質疑,中國可能「故意」讓武漢肺炎大流行,正調查是出自有意或疏失,如係故意,中國一定要承擔後果。法國總統馬克宏認為不要天真地相信中國抗疫真好,且優於西方。英國代理首相拉布強調疫情過後檢討英中關係,已無可迴避。澳洲內政、外交部長同時要求國際社會獨立調查病毒起源及疫情傳播,「中國欠世人一個解釋」。 除了政要對中國質疑批判外,各國民間社會更不客氣。其中,德國第一大報《畫報(Bild)》對中國的撻伐最有力。該報提出應否「要求中國為疫情對各國造成的損害買單」,總編輯芮克特(Julian Reichelt)發致習近平公開信,並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芮克特指出,病毒來自武漢,不論是生鮮市場或實驗室;中國不僅失職,還決定不通知其他國家,導致全球災難。該報強調,有一種東西叫全球公共衛生責任,失職須追究,進而開出一份帳單,要中國買單。芮克特也對習近平直言,「你在危害全世界」、「冠狀病毒之前,中國是眾所周知的監控國家;如今,中國被認定為讓致命疾病感染全球的監控國家。這,就是你的政治遺產。」 德國之外,從英國、印度、埃及到美國,都有追究中國並要求賠償的主張和行動。疫情嚴重的美國,哈里斯民調顯示,「中國要為武漢肺炎負責」已成不分黨派的民眾共識。聯邦參議員葛蘭姆就此道出公眾心聲:從SARS以來,「這已是第三次從中國向外擴散的疾病大流行,真是夠了。」他在國會參與推動立法,要求中國賠償。武漢肺炎造成多少損害?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學會四月初估計,僅G7就為疫情花費四兆美元。 中國為武漢肺炎買單嗎?當然不會,因為不論SARS或智慧財產權,不買單是它一貫作風。台灣雖是武漢肺炎受害者,中國不但連口頭道歉都省去,還拿「以疫謀獨」反咬一口,因為它在台灣有政媒啦啦隊;這些人的論調,從口罩禁出口、配售、捐贈各國到武漢台灣人回國檢疫、世衛秘書長譚德塞爭議,都強烈批判。啦啦隊或以監督為名,但有如二○○六年BBC的HARDtalk節目主持人問馬英九的:你的立場基本上與北京一致,你難道不會感到不安嗎?
自由時報社論 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