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社論相關文章

台灣人民不是被嚇大的

台灣人民不是被嚇大的

  中國明天在福建泉州海域進行實彈演習,這本來是例行軍演,但在中國與其同路人炒作之下,彷彿是不得了的大事。台灣社會不但不必隨之起舞,還可趁此看穿中國的陽謀,進一步看清我們該走的路。 泉州軍演,就屬性和規模來說,顯係地區例行性質,但中國藉官媒、網路、假新聞刻意渲染,炒作擴大成「台灣海峽實彈演習」。同時,它挑在蔡英文總統出訪非洲時機點,「武嚇」的針對性至為明顯。武嚇是心理戰,企圖向外界傳達強硬訊息,主要是嚇唬台灣人民,尤其它的政媒所說,警告堅稱「台獨工作者」而不改其志的賴清德院長。 中國的如意算盤,卻因上週在南海的另一場更大規模的軍演草草結束,未演先衰。南海軍演,中國出動七十六架飛機、四十八艘艦艇及上萬官兵,據稱是該國史上最大規模海空閱兵。但啟人疑竇的,三天軍演禁航只進行一天,就提前結束。 其間,美國核動力航空母艦「羅斯福號」戰鬥群在同一海域執行公海的「航行自由行動」。有意思的是,「羅斯福號」戰鬥群南海行動,不但有新加坡軍艦加入,還高調邀請國際媒體及菲律賓將官登艦,見識它二十分鐘二十多架艦載大黃蜂戰鬥機起飛的高度作戰效能。這等戰力,豈是還在起步的「遼寧艦」所能望其項背?從而,解放軍突然撤銷「禁航區」,草草結束軍演,應與「羅斯福號」有關;新聞界「美航母來了,中國軍演提前收兵」的報導,事出有因。 美中南海較勁之際,另一場影響更大的經貿戰也正上演。「紐約時報」報導中國領導階層對美國是否真要打貿易戰感到迷茫,包括向三位美國前財長打探虛實。川普上週六再度表明,指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我們別無選擇」、「他們不能再佔我們便宜了」等強硬立場。川普最在意「年復一年的不公平貿易,令美國家庭遭受重創,財富被劫掠,對美國來說絕對可怕至極」。他也強烈批評前此的政府,「投降於外國的經濟侵略」。同時,新增對一千億美元中國貨品加徵關稅的清單即將公布;「華爾街日報」還指川普政府打算進一步施壓,以新關稅措施及威脅,阻止中國對美國科技投資。 川普應對中國的策略,因此是以軍事和經貿實力,不容中國繼續軟土深掘,得寸進尺。就南海情勢說,中國逐島建構據點,企圖把這一國際最重要海域軍事化,打造既成事實,成為它的內海,軟弱的歐巴馬政府難辭其咎。經貿方面,中國盜取美國智慧財產,行不公平貿易,強迫外商技術移轉,「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是騙子」。如今川普逼中國具體改善現狀,因其攸關美國經濟未來與安全,不但來真的,也不容中國再打馬虎眼。 川普務實面對中國之際,也是台灣重新調整中國政策的時機。中國對台灣,有如它駐美大使崔天凱所說,不論和平或不和平,它就是要併吞,「沒人能阻止」。面對這樣的敵國,大膽西進是多年來台灣最大的錯誤,從它「改革開放」起就搶進協助它打造成「世界工廠」;寄經濟希望於敵國,捨棄製造產業升級上進之路,不但導致總體經濟沉淪,從經貿到軍事如今都飽受中國威脅。 就此而言,本報昨天報導,上市櫃公司去年匯往中國的資金創低水準,處分中國子公司金額創新高,西進煞車雖姍姍來遲,遲來的覺悟總比執迷不悟好。往前看,川普都強調要製造業回流,我國以代工為主的製造業也要「強本上進」,一改把製造業往外推且集中於中國的致命錯誤,轉而經由與美國等先進國家結合,脫離中國泥沼,並把握人工智能的最新發展契機,積極推進產業4.0,讓製造業也是知識產業,經濟才有前途。 至於因應中國武嚇,我國最可恃的力量,仍在充實國防,特別是心防。從「羅斯福號」戰鬥群的南海表現看,投資國防、展現實力是嚇阻中國最有效的應對方策,柔弱姑息只會促成它得寸進尺。同樣地,對中國武嚇有經驗的台灣人,從來不是被嚇大的;不受武嚇威脅,積極捍衛決定自己前途的選擇權利,是身為台灣人最基本的義務和責任。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4-17
在貿易戰的背後

在貿易戰的背後

  中國對川普的貿易戰揚言「奉陪到底」,而「一帶一路」與「中國製造二○二五」更是來者不善;此外,在主權爭議海域與台海進行軍演,意圖以武力威嚇周邊國家,則充分顯露改寫現存經貿與地緣政治版圖的野心。中國的崛起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無論是經濟、軍事或價值制度的發展,在在出現背逆人類文明潮流的趨勢;堪稱,中國的政經軍事能量愈大,對人類文明與國際的和平穩定威脅愈大。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民主與自由市場的隱憂。 中國從一九七八年走上開放改革之路,發展路徑看似與亞洲小龍極其相似,沿海經濟特區的開放,更是明顯仿效台灣加工出口區的經驗,習近平最近在博鰲論壇上提及台商對中國早期經濟發展的貢獻,更可做為其經濟發展模式以亞洲小龍為師的佐證。然而,在表象之下,中國的經濟與市場均受到國家強力的主導與規範,毫無自由競爭的空間;即便最近新創產業的崛起,亦遭到黨國的嚴格介入與控制。如此的經濟型態乃是國家資本主義與政治專制的綜合體,根本不是民主與市場經濟的正常樣貌。但因開放之初,中國祭出頗多獎勵措施,打破常規與官僚形式,大力吸引外資與台商西進,以及在國際關係上採行鄧小平的「韜光養晦」、「不稱霸」策略,誤導西方世界以為其走上資本主義道路與「和平崛起」,更預期在經濟成長後,必定可以帶來制度的改革,民主、自由與人權的普世價值將可深植在這個封建古國的土壤之中。 二次大戰之後,全球形成美國領導的自由世界與蘇聯為首的共產集團兩極化對抗的冷戰架構,而兩陣營之內亦非全然團結一致,中蘇矛盾、互爭領導權日趨白熱化,因此,拉攏中國對抗蘇聯,乃成為美國前總統尼克森改變國際地緣政治的大戰略。事實上,美國與民主國家打開中國之門,更是基於一種歷史浪漫情懷,想把民主與資本主義帶給中國,改造這個人口最多的東方古國轉型為民主與經濟繁榮的國家。在這種歷史機緣與經濟考量下,適逢鄧小平掌權,揚棄共產激進路線,採取開放政策,外資乃蜂擁而至,而中國就像武俠小說中的主角,同時得到多位武林高手的灌頂加持,功力突飛猛進。 事實證明,中國資質不錯,乃習武之長才,可惜統治者的本心並不良善,打著改革開放大旗,假裝投入自由貿易與市場經濟陣營,其實這兩者只是它對付外國的工具,而本身則是高築保護主義的壁壘。易言之,它加入世貿組織,看似與全球經貿秩序接軌,接受自由貿易的理念,實際上卻採取不公平手段,大力補貼企業,偷竊智慧財產權、仿冒猖獗、並且壓迫外資合資與技轉,在國內市場構築障礙阻止外商之進入。另一方面,卻要求對手國給予自由貿易待遇,藉著低關稅與傾銷之手段,打通國際市場,成為世界工廠與全球第一大出口國,厚植經濟實力。中國強大之後,人民生活改善,開放出國留學、旅遊,但眼界大開之餘,部分人卻沒有受到民主自由普世價值的洗禮,反而滋長傲慢態度,陷入狂熱的民族主義,加上高科技的進步,更讓統治者得以全面、即時地監控民眾,網路防火牆、五毛黨、掌控大數據,安全監控猶如天羅地網,完全不存在自由異議的空間;亦即中國在中共的統治下,經濟成長只是將一個落後的封建大國改造成現代化的專制國家,增加其箝制人民的能力而已,並無助於文明與民主的落實。 由此觀之,當前貿易爭端,一方面是經濟利益的爭奪,但更重要的是,攸關民主自由與專制獨裁之爭。臉書洩漏個資,在西方世界是侵害民主的犯行,反觀中國官方掌控所有資訊,將黑手伸進民間企業,似乎習以為常,毫不遮掩,但西方國家卻未給予強烈譴責,如此的妥協、退讓,並不能突破中國的保護主義大網,帶來可觀的商機,反而養虎為患,培植了一個最大的對手與文明之敵。台灣正在承受協助中國崛起的惡果,一方面遭其扼住經濟命脈,一方面受其文攻武嚇的威脅。美中爆發嚴重貿易摩擦的背後,意味著美國開始認清中共的本質,不能以民主規範及價值與之交往;民主國家固然不必與中國為敵,但合力建構公平的經貿架構與國際秩序,才是防止禍害、維繫世界和平的保障。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4-16
「惠台」與「害台」是同義字

「惠台」與「害台」是同義字

  中國發布預告,將於十八日在台灣海峽進行實彈演習。這項消息在蔡英文總統登艦校閱海軍前夕公布,顯然有意將例行演習附加瞄準小英的宣傳效果。同樣的,中國官媒將此連結賴清德院長的務實台獨論述,也是將例行演習一魚三吃的廉價心理戰。事實上,二○一五,馬政府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中國也照樣在台灣海峽實彈演習。可見,中國的武力展示,對象不是蔡英文、賴清德、馬英九等個人,而是「台灣」整體,統派媒體穿鑿附會,可以休矣。 對台武力展示,不僅是實彈演習,十九大前後的機艦擾台繞台,早就呈現了習近平武嚇台灣的新進擊。不過,如此秀肌肉,一則引起台灣人民更大的反感,一則讓川普簽署國會兩院通過的台灣旅行法,而且立即有國務院高層官員訪問台灣,甚至技巧性地與蔡總統同台。老實說,中國對台展示武力的手段,雖然不能說完全沒有效果,但這種不時上演的拙劣戲碼,總是首先將自己刻意偽裝的對台友善假面具揭開,於是,先前的讓利惠台統戰,不必多加說明就讓人感受到其糖衣毒藥的欺騙性。 這次預告實彈演習之前,中國推出「惠台」三十一項政策,緊接著,溫州推出同等待遇二十四條,廈門頒布六十條措施等,宛如散財童子。凡此,中國美其名是要「與台灣民眾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究其實則是透過經濟籠絡來反獨促統。因為,隨著台灣的民主實踐,政治統派已經大幅式微,統派政黨重新執政遙遙無期,而年輕世代天然獨尤其是天然阻擋「統一大業」的大山,所以,中國除了繼續拉高武嚇語調,只能不斷加碼出之以利誘。一面「窮台」,一面「惠台」,說穿了,便是以施惠少數人來掩飾加害多數人的辯證。 「以經促統」,既可培育經濟統派,又可為台灣製造經濟問題。以陸客來台觀光為例,為了搶食陸客大餅,台灣的旅館業者大肆擴張,一時之間搭載陸客的遊覽車趴趴走,觀光業出現榮景。但為了反制小英政府拒絕一中共識,中國政策性限制陸客來台,結果觀光業哀鴻遍野,許多旅館經營困難。業者的困境,其實來自北京的收放,壓力卻要由小英政府承擔。北京所謂的讓利惠台,就是這樣的兩面手法。先前,賴清德指出,三十一項政策是「惠台」,那麼停發對台領隊證就是「害台」。進一步來看,歷來的「惠台」措施,本質上不都是損台利中的「害台」!台商投資中國三、四十年,中國受惠而台灣受害,就是擺在大家眼前的事實。 武嚇,窮台,與此同時,還有外交圍堵。下個月的世界衛生大會,中國繼續全面封殺,我國獲邀出席的機會更低。即使美國協助台灣參與,台灣依舊被中國的銳實力所霸凌。中國在國際組織的實質影響力,預告只要小英政府拒絕同屬一中,國際空間就會受到窒息,連若干邦交國也有生變之虞。不過,力挺台灣的美國,其台灣旅行法也埋下了伏筆:縱使無法或不願在國際組織與中國直球對決,至少可以透過台美關係升級來平衡中國的外交圍堵。有趣的是,北京一直反對美國提升對台關係,其造成這種政治後果的動作卻層出不窮,北京施壓台灣反而也幫了台灣,這也是辯證。 話說回來,國際政治領域,世界衛生大會,國際刑警組織,國際民航組織,乃至聯合國,也許是台灣目前力有未逮的戰場,台灣可盡其在我地努力,但大門不易打開。外交戰,主場優勢不在台灣。不過,經濟與國防,台灣仍有操之在我的可為之處,包括排除五缺、刺激投資、產業升級、創新經濟、促進就業、增加所得、勞資雙贏,以及國防軍備自主、補足官士兵短缺、加強軍紀士氣、確保軍隊國家化、管制退將穿梭兩岸、嚴防共諜滲透軍隊,這些真正的「利台」措施,皆屬台灣該做且自己就做得到的事。如果自己連這些「利台」都光說不練,朝野空談坐待中國來「害台」,台灣就大事不妙了。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4-14
有為的棋手 有守的棋子

有為的棋手 有守的棋子

  小英接受電視專訪表示:不要小看台灣二千三百萬人,這不是一個很小的人口數,無論是經濟還是國防,我們有相當的實力,很多人說我們是別人的棋子,但不要忘了,「我們自己也是棋手」,就順勢操作。說得沒錯,在某些方面台灣是小國,但在某些方面台灣並非弱咖,於是,台灣的國家作為,有被動的地方,也有可以採取主動的地方,關鍵在於主政者的靈活運用,迎向機會。台灣當然可以是棋手,即使以棋子的角度來看,也大可善用自己的正能量,守住底線,避免完全受人擺布。 棋手是局中人,不是觀棋不語,輪到出手時就必須走出棋步,有所作為,務實進取。譬如,台海局勢,西太平洋,中美兩個棋手都在擺譜,台灣也應該有自己的棋步,那才叫做棋手,否則就是一個不由自主的棋子。過去以來,台灣每每習於旁觀中美對弈,然後期待雙方的較勁有利於台灣,自己本身的優勢往往未能派上用場。結果,形成另外一種台灣的牽制,只能寄希望於友好台灣的美國佔上風。但國際局勢瞬息萬變,敵我消長飄忽不定,大國是本身利益優先,台灣完全被當成牌來打,不免有鳥盡弓藏之虞。 今天,擺在小英政府面前的,是一個現實的局面,也因此選擇變得非常簡單。中國,好話說盡,壞事做絕,示好示壞,讓利統戰,都指向併吞台灣。美日等國,不圖台灣領土主權,但求與台灣自由貿易往來,且願與台灣共同防衛集體安全。敵乎?友乎?台灣應該不難判斷。長期以來,中國以讓利惠台統戰台灣,表面上的笑臉攻勢卻引起台灣人民更深的疑慮。至於美日,但求與台灣互惠互利、安全共好,毫無併吞台灣的野心。兩種選擇,台灣的利弊一目瞭然,捍衛台灣獨立現狀、民主、自由、人權,絕不能做中國夢。 今天,從台灣來觀看盟友,最當致力的是台美與台日雙邊關係的強化,以及與美日安保的連結。台日,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台灣賑災捐款約七十億元新台幣,但有關福島食品進口,目前台灣是與中國站在一起唯二禁止的國家。台美,美國對台政策友善升級,豬牛進口則卡關多年,尤顯扞格。凡此,朝野意氣之爭,民粹無限上綱,遮蔽了問題的解方,有賴主政者打破迷思,出之以科學決策的精神,並以棋手思維面對棋局,搬開台灣對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絆腳石。若忌憚少數人為反對而反對,該下決策的時刻猶豫不決,不啻是棋手面對棋盤卻猶豫不決,迨時機稍縱即逝,徒歎奈何。 小英政府完全執政,由於拒絕接受同屬一中,兩岸協商中斷至今。但,美日對台灣的戰略支持,卻與日俱增。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的正名,安倍晉三花蓮地震為台灣加油,皆屬極具政治象徵意義的突破。美國國防部亞太助理部長薛瑞福指出,美台軍艦互訪完全符合美國的一中政策;國務院亞太副助卿黃之瀚強調,台灣是印太區域的典範;商務部副助理部長史宜恩直言,台灣半導體業是美國的重要盟友;乃至,國務院公告對台潛艦「行銷核准證」,而新任白宮國安顧問波頓可能來台參加AIT新大樓落成典禮。另外,對於務實台獨,北京對台發動輿論攻擊,但華盛頓卻按兵不動,並未批評務實台獨製造麻煩。顯然,形勢在起變化。 客觀發展顯示,一九七九年以來的台美關係,逐漸走向關係轉型的轉捩點,台灣的棋手宏觀整副棋盤之後,必須掌握契機挺進國家戰略作為。積極提升經濟、國防自主能力,緊密連結美日盟友,把台灣之錨從中國壟斷話語權的兩岸,轉移到民主陣營的自由開放印太,堪稱美麗之島重返海洋的第一步。中國所謂的「打台灣牌」、「挾洋自重」,其實是中國威脅導致民主國家圍堵中國,以及台灣民主深化更加凸顯國家意志的戰略合拍。中國進逼的力度正在加大,美國挺台的動作也更加清晰,台灣的棋手,順勢操作,此其時也。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4-13
購併大鱷下台,中國野心不變!

購併大鱷下台,中國野心不變!

趙偉國言行猖狂,對台灣企業屢次購併不成,意圖蛇吞象之醜態暴露,因此經常出言不遜。(路透檔案照) 一向予人梟雄形象的中國購併大鱷趙偉國,日前辭去紫光集團旗下紫光股份及紫光國芯董事長與董事職務,這則人事新聞在美中貿易的砲火中似乎微不足道,其實深入探究則大有玄機。趙偉國言行猖狂,對台灣企業屢次購併不成,意圖蛇吞象之醜態畢露,因此經常出言不遜,諸如「台灣是半導體最不公平的地方,要向WTO控告」、「五年砸一.五兆擠下台積電」、「三年追上聯發科、高通,因為我錢最多」等,甚至將覬覦對象延伸至國際大廠美光、SK海力士等,但因先進國家的疑慮一再鎩羽而歸,乃致今日無法逞其撒錢砸人之行徑,請辭集團之重要職務,走上窮途末路之窘境。 中國去年進口半導體產品達二千五百億美元之鉅,而半導體更是高科技發展的重要關鍵,因此成為國家政策扶植的重點,乃於二○一四年成立國家半導體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作為中國對外購併、購買專利、研發及擴廠之後援,大基金至今二期募資共約三五○○億美元,對扶植半導體產業之志在必得,可見一斑。由此可見,趙偉國由窮困出身,竟然在短時間內掌控數千億人民幣資產之集團,並對國際半導體指標性企業頻頻叫陣、開價,政治上必有強大的靠山,而資金是否獲得大基金之奧援,答案不言而喻。至於,購併大鱷之退散沉沒,到底是個人遭遇瓶頸,抑或是中國在半導體產業的擴張腳步喊停?雖然未有公開說明,卻也不難推論;那就是趙偉國的下台,只是個人問題,中國半導體擴張的腳步依舊大步向前。 誠然,以先進經濟體的標準評價,當前中國半導體的技術、管理與研發環境依舊十分落後,然而,若從由無到有,以購併、盜竊智財權與逼迫外企技轉手段,終於在晶圓製造、IC設計與封測市場上擁有一定之版圖,成長之快速,確實不容小覷。換言之,趙偉國個人扮演的角色容或有所更異,但中國透過官方大基金,結合所謂民間企業進行購併的目的不僅不變,且有擴大加速跡象。 只不過,購併與智財權議題乃美中貿易戰之引信,且因半導體與5G之競逐,已被視為國安議題,先進國家紛紛築起高牆防堵中資尤其有官方資金疑慮之購併,使其壯大半導體的計畫暫時受挫。另外,在政商掛勾嚴重的中國,很多貪腐所得可能假借對外購併的管道流出,而大基金之挹注,更造成部分政商集團以振興國家產業之名將國有資金匯出,並進入私人口袋。凡此種種乃使中國當局不得不暫踩煞車,讓購併熱潮暫時冷卻。但這只是戰術的轉變,並非戰略的退卻。 不可否認的,在先進經濟體提防中國半導體擴張之際,高科技流向中國的最大突破口就是台灣。在趙偉國此類禿鷹於台灣天空盤旋,意圖大啖獵物之際,正是台灣資本市場最低迷時刻,高科技產業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不僅缺乏對抗外來購併的意志,而兩岸合資打通中國市場的想法亦甚囂塵上,幸而輿論的反對與執政者終於展現魄力,適時阻止了台灣高科技產業遭到中國吞噬的危機。不過,中國即使極力打壓台灣,仍然拋出所謂「惠台三十一項措施」,意圖拉攏台灣高科技人才,大玩鎖定政府卻討好民間企業與人才的兩手策略。特別是,習近平突然在博鰲論壇對台灣「放閃」,承認在中國經濟發展最初階段,「功勞簿上要記上我們台胞、台企」,如此甜言蜜語,是何居心,不問可知。 坦白說,習近平點出的何嘗不是近年來台灣與中國之間主客易位的殘酷事實。台灣對中國的大舉投資與企業西進,在中國經濟發展初階,導致其快速成長,所得大幅提升,台商亦大賺其錢,雙方互補互惠;但隨著中國經濟的茁壯,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情勢終於逆轉,台商不再具有優勢,且在中國提高社福規費與環評、勞動法規之下,多數台商若非關廠倒閉,便是在騰籠換鳥的名義下被迫向內陸遷移,形同發配邊疆,扮演替中國開發內陸的苦勞。總之,台商對中國的貢獻如今已成為習近平的回憶,不再具有現實感;若是台灣經濟再不自立,依然依賴中國,向其傾斜,則台灣的繁榮恐怕就會永遠消逝,也變成台灣人的一種追憶吧。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4-12
習近平的功勞簿

習近平的功勞簿

  博鰲亞洲論壇,習近平宣布四項舉措: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窺其內容,似有為中美貿易戰降溫的意味。但官媒人民日報馬上補一槍:擴大開放的新措施並不適用動不動就對別國發動貿易戰的國家。而習近平藉由會見蕭萬長一行博感情:改革開放初期他在福建、廈門任職時,很多台灣民眾到大陸,三、四十年過去了,中國的發展,「功勞簿上要記上我們台胞、台企」。但話鋒一轉,又是「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兩岸民眾應該共同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拒斥小英善意,廣結在野、統戰民間,則凸顯其對本土政權「去政府化」、對台政策「以我為主」的鋪陳。 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的地步,有國際因素也有國內因素,不可否認改革開放激發了中國人的勤奮打拚,但在中國經濟改革摸索初期,台灣的資金、技術與人才的確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尤其是, 一九八九的六四屠殺之後,歐美國家對中國進行經濟制裁,當時台商仍繼續錢進中國,堪稱中國經濟不退反進的一大助力。同樣不可否認的,有些台商享到中國經濟紅利而獲益,成為兩岸之間的新階級。而中國對台政策,不論高低起伏,拉住台商一直是不變的一手。其中的道理很簡單,持續吸引台商到中國做功德,乃至最近的「惠台」三十一項政策吸收各種專業,對中國經濟成長與升級,都可以提供免費的助力。不僅如此,壯大中國本身的經濟,同時還可以扶植台灣的經濟統派,一舉兩得,十分划算。 然而,從台灣這一邊來看,這樣的情況卻屬損己利人之舉。三、四十年來,資金、技術與人才流往中國,台灣逐漸染上經濟慢性病,投資不振、產業萎縮、就業困難、學用背離、所得降低、貧富擴大等現象,伴隨著晚婚少子、流浪教師等問題,形成台灣的社會綜合病症。近年來,中國對台施展窮台攻勢,且透過挖角竊取高科技商業機密,危及台灣尚有的產業優勢。儘管如此,台灣的資金、技術與人才,至今仍源源不絕流往中國,有人還唯恐流速太慢,大聲鼓吹兩岸經濟一體,可以說,在中國無所不用其極的窮台之前,台灣自己早就已經在窮台了。當前富了少數台商與窮了廣大台灣的對比,如果繼續下去甚至更惡化,台灣對中國以經濟反獨促統更將失去招架能力。 所以,蔡賴體制的維持現狀、務實台獨,首要之務便是活化台灣的產業經濟,一方面要止血,不容再讓台灣的資金、技術與人才「資敵」了;另一方面要造血,排除少數民粹杯葛,積極解決企業界擔憂的五缺問題,善用稅改工具刺激投資意願,將自由市場與民主環境結合成吸引外資的亮點。易言之,在馬政府八年大流血之後,蔡賴二人必須趕快把產業經濟振衰起敝,如此才能將台灣的民主活力導向正面,同時抵抗國力還在上升中的專制中國進逼。而且,也要把本土政權長期執政,視為總體施政的主要目標,因為今後台灣所面對的敵人,已是沒有任期限制且將追求統一台灣歷史功績的外向型獨裁者,再出一個傾中政府台灣將萬劫不復。 習近平稱讚台商、台企,不是台灣之福,而是台灣的警鐘。和統,武統,窮台,「惠台」,不論說什麼做什麼,中國的目的就是要併吞台灣,讓台灣這塊戰略要地成為中國夢的最後一塊拼圖, 二三五○萬人的民主、自由、人權、意志都在所不論,李明哲事件便是明證。中國不是偽君子而是真小人,它擺明了威脅利誘的終極都是併吞台灣,有人為了自身利益鼓吹中國腹地論,不啻是牽著台灣自投羅網。此外,也有人以民粹思維,阻撓台灣與美日更緊密的經貿連結,其動機也許是善意的食品安全等理由,但其結果卻耽擱了台灣的經貿從中國轉向美日的契機,而那些戰略盟友才是台灣正常且安全的腹地。台灣,如果內有中國內應又有民粹干政,習近平哪需要像武統論者那樣大費周章!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4-11
「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是騙子」

「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是騙子」

  美國與中國的貿易紛爭,雙方你來我往,各自出招叫陣。在兩國官方言語交鋒中,最足以道出問題癥結的話,莫過於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納瓦洛(Peter Navarro)所說,過去十七年來,中國一直偷竊美國的智慧財產權,採取不公平貿易手法,強迫在中國的美商技術移轉,導致美方巨額貿易逆差,失去大量就業和財富;但儘管中國所作所為人盡皆知,但它卻一概否認,「全世界都知道它是騙子(liar)」。 納瓦洛在國家公共電台(NPR)的談話,淺白易懂,一語道破美中貿易問題的核心,也有助外界瞭解川普決定對中國動手的幾個基本面。 第一,川普認定現狀不容持續,要改變讓它有利於美國,不再讓中國佔便宜;貿易紛爭或許有短痛,但長期美國將受惠。其次,問題的根本在中國,世人都知,幾任美國總統卻不積極作為,川普決心面對,實現競選承諾而強硬處理,民調支持率因此超過五成。第三,川普公布的關稅清單放眼未來,瞄準中國銷往美國的尖端技術產品,旨在壓抑「中國製造二○二五」計畫,以免最終危及美國經濟及國家安全。 納瓦洛指中國為騙子,不按國際準則做事,說一套、做一套,不僅為川普政府做政策說明,也是他深入探究中國的具體結論。一如他在「致命中國」等著作所指出,從黑心商品、環境污染、政治腐敗、匯率操控、軍國主義、殖民剝削外交等作為,崛起的中國正成為人類社會大患,且為納粹以來所僅見。他同時也主張,美國不但不能放棄台灣,還要從經濟、能源、軍事教育、國防現代化等方面幫助台灣。 對中國崛起的欺騙世人手法,三年前,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在「百年馬拉松:中國稱霸全球的秘密戰略」一書,就指出中國從毛澤東以來,透過戰略欺騙、偷竊等各種手法,企圖以二○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一百年為目標年,取代美國,獨霸全球。身為曾積極推展美中合作的美方高官,白邦瑞直言「自己太好騙了」。 「百年馬拉松」不但名列好書榜,成為暢銷書,也經美國軍方指定為必讀著作。其間,中國野心暴露,在東海、南海、印度等周邊地區,與十一個國家發生領土紛爭,各國不安;加上它迫害異議人士、壓制網路、習近平稱帝等諸多行徑,包括美國等國際社會已越來越多人看穿中國的野心,看破它的手腳。從而,川普競選期間多次指控中國「強暴」美國和其工人,獲選民認同;如今付諸行動,同樣有民意做他的後盾。 納瓦洛既已明指中國,「全世界都知道它是騙子」。中國要繼續騙下去,難度勢必升高。事實上,中國曾七度承諾停止強制性技術移轉,也宣稱不再限制外商電子支付系統;面對不再被佔便宜或「強暴」的川普與美國民意,這種空頭支票難再得逞。因此,川普政府在不排除以談判化解紛爭之際,也強調「不會容忍空洞的承諾,也不接受拒絕改變惡劣做法」。 旁觀美中貿易紛爭所引出的「騙子」說,做為中國首要併吞對象的台灣,實應大為警惕。套用納瓦洛的語法,中國要併吞台灣,全世界都知道,我們豈可能不知道?然而,諷刺的事實是,台灣不但有人故意裝做不知,還要自欺欺人,勸說甚至強要台灣人民接受騙子的謊言。十年前,馬英九宣稱要推動「不統、不獨、不武」;前行政院長江宜樺說他的中國行,是要在「台獨、武統」之外找出第三條路。然而,中國官媒以叫囂「逼降、武統,中國說了算」回應美國協助台灣打造潛艦,不啻凸顯騙子都已圖窮匕見了,這些人不但自欺,還在繼續幫騙子行騙。 川普不受中國唬弄,納瓦洛稱中國為騙子,白邦瑞揭發中國戰略欺敵百年盤算,這是美國遲來的覺悟。台灣其實應覺悟得更早,一九四五年國共雙十協定、一九五一年共產黨與西藏十七條協議,白紙黑字都成廢紙。面對中國併吞陽謀,台灣人民在充實經濟、強化國防之外,顯然也需加速淘汰自欺欺人的政客。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4-10
台灣應掙脫任人擺佈的命運

台灣應掙脫任人擺佈的命運

  美中貿易戰開打,虛虛實實,談談打打,彷彿一場劇力萬鈞的連續劇,世人看得驚心動魄,金融市場也為之波動震盪。然而,同為美中貿易重要夥伴的台灣,卻淪為雙方博弈的棋子,一旦烽火燃起,無論如何收場,台灣只有大輸或小輸的命運。台灣之所以陷入如此艱鉅的處境,一方面是因貿易立國,必然受到全球經貿大環境變動所制約,一方面則是台灣近二、三十年產業外移,導致空洞化,經貿嚴重對外依賴所致。如何突破此一困境,是台灣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 台灣經濟走下坡非一朝一夕之事,歷來執政者皆高舉拚經濟大旗號召國人,但從李登輝時代之後卻每況愈下,由輝煌的經濟奇蹟滑落至低成長的窘境。如此繁華褪盡、盛極而衰的軌跡,有如日本失落二十年模式的翻版,它是台灣人近年失去自信心的重要癥結,加上中國的快速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為強烈對比,遂形成部分台灣人自憐自艾的卑微心結;尤其年輕人在薪資倒退十七年之下,無緣享受昔日台灣經濟成長的美果,反而淪為工作貧窮的崩世代,更對未來充滿悲觀情緒。乃致今日無力掙脫美中爭鬥的漩渦,陷入幾乎無法喘息的溺水狀態。 悲劇的根源來自台灣在經濟發展高峰時,面對國際競爭的加劇,並未勇於投入研發與創新,以更多的努力進行產業轉型,而是選擇將產業外移,以低勞動成本的中國做為主要生產基地。這種「台灣接單、中國生產」的產業發展模式,造成企業盈餘大多滯留海外,因而GDP雖幾乎年年正成長,卻無法回饋國內,導致薪資倒退,成長動能衰退,一代不如一代。此固為經濟之現象,但反映在政治上,便成了在民主體制下長大的天然獨世代,在中國拋出經濟誘餌時,可能面臨的心理矛盾與掙扎。換言之,這種經濟病已經惡化為政治病,若是病毒發作,將危及台灣的生存與獨立。 幸運的是,值此關鍵時刻,全球產業大環境已然丕變,未來新創產業的決戰焦點將在於人工智慧、自動化、大數據與通訊、網路效能之提升,而非人力成本,加上各國為吸引投資,使製造在地化,建構完整供應鏈,紛紛提出減稅與解決投資障礙措施,造成世界工廠的中國及其他新興經濟體不再具有絕對優勢。川普高舉「美國優先」,努力打破既有全球經貿的不均衡結構,而小英政府的扶植五加二新創產業策略若能切實執行,亦可達到產業轉型,擴大投資,創造就業與提升所得的正面效益。因此,台灣必須把握全球產業趨勢的轉變,確實推動新創產業與製造業回流,改善經濟體質,與國際產業接軌,方可重拾經濟活力,不再受制於外在環境的擠壓,打造經濟自主發展的軌跡。 此際台灣經濟轉型出現重要契機,但仍存在隱憂。首先,台灣長期以來政治惡鬥嚴重,民粹高漲,正能量內耗殆盡,拚經濟的遠大目標,往往會因少數反對聲音就動彈不得,原地踏步,淪為只說不做的空頭支票。能否突破此一障礙,取決於執政者的擔當,幸而英德團隊組成後,提出種種吸引投資的政策與修法措施,展現施政魄力,拚經濟的動能逐漸凝聚發散。另一個重大隱憂則是投資不足,但超額儲蓄已經連續五年逾兩兆元,超額儲蓄率由一九九○年代的二、三%左右,增至今年預估的十二.四九%,企業儲蓄並且創下新高,顯示國人與企業寧可保有現金,亦不願冒著任何風險對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進行投資。然而,新創產業是高風險高利潤的投資,尤其需要大量資金的挹注,才能度過初創的艱困期,若國人仍然缺乏投資信心,企業難以在資本市場募資,如何能達成賴揆日前宣示要在兩年內至少孕育一家估值逾十億美元「獨角獸新創事業」的目標? 總之,台灣經濟要走自己的路,不致淪為他國對戰的棋子,必須壯大本土產業。智能產業崛起在即,國際大廠谷歌、微軟、IBM紛紛擴大在台灣的人工智慧研究,可見台灣具有發展下一世代產業的優勢;而五加二產業的推動可以翻轉過去尋求低勞動成本的經營思維,打造先進技術、高附加價值供應鏈,再加上政府展現執行決心,方可促成台灣產業脫胎換骨,經濟永續成長。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4-09
「維持現狀、務實台獨」新路線

「維持現狀、務實台獨」新路線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透過中國官媒訪問批評台灣旅行法,撂話不容任何人破壞一中原則,否則後果很嚴重;他說沒有人能阻止中國統一,不論武力統一或和平統一,一定會統一台灣。美國國務院官員則回應,美國依據台灣關係法對台出售防衛性武器,並遵照法律程序評估台灣防禦需求而來,美國長期的對台軍售政策在七任政府都是一致的,美國一貫的政策有助於台灣安全,也支持維繫了台海的和平與穩定。經由駐美大使放話,北京恫嚇台灣顯然是說給華府聽的。中國經常批評,美國在打台灣牌,事實上,中國也在打台灣牌,只是打法不同,牌理不同。 除了台灣牌,不久前金正恩前往北京會見習近平,顯然也是對美國打朝鮮牌。崔天凱出牌,表面上的理由是台灣旅行法,但國會兩院通過、總統川普簽署該法案已有一段時間,現在舊事重提,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北京打台灣牌,有兩種層面,一是「打台灣」牌,二是打「台灣牌」,前者是武力威脅、衝突邊緣甚至動武的伏筆,後者是也把台灣當作跟美國討價還價的籌碼,不論如何兩者交相使用,以確保中國最大的戰略與經貿利益,包括朝鮮半島、南海與貿易戰。而台灣旅行法這步棋,可供美國以文鬥取代武鬥,一如「經濟學人」專文預測,內閣官員包括白宮新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可能於今年六月來台參加AIT新大樓落成典禮。 除了台灣旅行法,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對台灣行政院長台獨主張的批評提高聲調,而賴清德院長自稱台獨工作者也同樣是持續了一段時間的事實。而今,國內針對台獨工作者,駐美大使針對台灣旅行法,形成中國打台灣牌的有趣分工。顯然,在中美近期的總體較勁下,中國有意拉高中美之間關於台灣議題的衝突性,而且,北京似乎認為陡增衝突性對中國比較有利。只不過,這種一廂情願,結果可能適得其反,因為,川普恐怕是美國歷任總統裡面最不按牌理出牌的一個賭徒。中美貿易戰,美國出手中國反制,川普再加碼還擊,戲劇效果類似先前與金正恩的叫陣,最後讓對方自找下台階。 話說回來,美國打台灣牌,中國打台灣牌,不是我們所能夠左右的外部因素。重點在於,台灣能不能把握主場優勢,自己把台灣牌打好,維護台灣的和平穩定,同時獲取最大的國家利益。為達此目標,台灣面對另外兩位牌友,也必須使用兩種不同的牌理,對敵對友兩手策略。對中國而言,以台灣牌牽制美國,有賴於台海緊張升高,讓美國忌憚備多力分而讓步妥協。於是,基於台美聯合陣線,台灣的風險管理便是,降低兩岸的衝突性,致使一個巴掌拍不響。至於對美,則應利用中國的恫嚇挑釁,危及美國的國家利益,換取美國對台灣更多的安全承諾與實質協助,當然,盟友之間有捨才有得,台灣必須某種程度回應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不能只想搭順風船甚至霸王車。 就此而言,維持現狀,務實台獨,宛如後衛、前鋒關係,一個要守到安枕無憂,一個要攻到扣籃得分。台灣的硬、軟實力,在國際上各有優劣不必喪志,一如日前訪台的美國商務部副助理部長史宜恩(Ian Steff)強調的:台灣半導體業是美國的重要盟友。關鍵在於,執政團隊能否以靈活手腕打台灣牌,而不是凡事都訴諸直球對決。目前,將近兩年來的維持現狀,已獲國際肯定有效控制台海風險,接下來,務實台獨的鋪陳,更有機會在地緣政治波動下,以關照利益相關者的穩健進取,致力於民之所欲的國家願景。維持現狀,務實台獨,堪稱國際新形勢下的台灣新路線,未來端看蔡賴體制如何因勢利導,活化產經、壯大台灣、撐開更大的國際空間。維持現狀,務實台獨,相對於霸權中國略嫌柔弱,但蘆葦面對勁風,柔弱勝剛強,才是最後的贏家。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4-07
中統工作者的政治這條路

中統工作者的政治這條路

  中國發起連珠炮攻擊,台灣也有人隔海響應,責備賴清德院長台獨工作者之說。郝龍斌說,希望他是為台灣好,是台灣工作者,並為台灣民眾謀福利,只是他這樣講話造成兩岸關係緊張,身為行政院長這樣講話是不妥當、不應該的。正當此時,朱立倫、江宜樺、洪秀柱則絡繹前往中國,先後與國台辦主任劉結一進行會晤。可見,台灣有台獨工作者,也有中統工作者。前者,維持獨立現狀;後者,甘受中國統治。 所謂的造成兩岸緊張、麻煩製造者,經常被扣在維持獨立現狀者的頭上。國內的中統工作者,每每跟著北京話鸚鵡學舌,把維持獨立現狀之舉,污名化為製造麻煩,跟著北京一起緊張。反倒是,他們從未把中國文攻武嚇、機艦繞台擾台視為製造麻煩,心理上也從不緊張,彷彿瞄準台灣的飛彈有長眼睛。附和中國併吞台灣、消滅中華民國,中統工作者到底是促進什麼樣的統一,不言可喻。遺憾的是,有些人不明就裡,也人云亦云把台獨視為製造麻煩,卻忽略了真正在製造緊張的是兩岸的統派。 老實說,台獨(維持獨立現狀)或中統(接受中國統治),哪一個是麻煩製造者,國際社會也存有若干偏見。其中有大國政治的因素,也是國際現實主義使然。可以說,維持獨立現狀的種種努力,於內於外都有逆水行舟的考驗。不過,由於中國威脅與日俱增,衝擊普世價值與自由經貿,到底誰才是麻煩製造者,最近的國際風向也顯有改變。習近平稱帝的總體政治象徵與實際,引起歐美主要國家的質疑與反制,便是最好的例證。 其中,美國之於中國與台灣的政策親疏,十分具有指標意義。回顧歷史,中美關係正常化的過程,台灣處於外來政權統治。儘管當時台灣人民並未擁有發言權,但美國對中國與台灣還是各自留下伏筆。對中國,所謂的三個公報認知到兩岸的中國人都認為一個中國,這是對國共兩黨的主張而言。對台灣,則以台灣關係法承諾協助防衛台灣,並鼓勵台灣的民主發展。多年來,中國一再要求美國履行一中原則,不得違反台灣屬於中國的一中原則。然而,正如川普政府所擺明的,美國的一中政策,截然不同於中國的一中原則,美國自始至終不承認台灣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可以看出,美國對中國與台灣,以及,美國對所謂的統獨,採取平行的政策。一是,不挑戰兩岸的中國人致力於和平統一,卻不斷警告無法容忍武力統一。二是,中國統一無關台灣主權,兩岸的中國人可以結束內戰謀求統一,但要尊重台灣以民主機制追求自己的願景。前者,中國人要統一是中國人的事,但不是把台灣統進中國。後者,台灣人民的意志必須受到尊重,至於承認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美國目前仍採戰略模糊態度。此一態度使然,對於國共的促統言行,既然有利於台海和平,美國也未將其視為製造麻煩,相形之下卻框限台獨的若干作為,以免被迫提早將戰略模糊清晰化。而這樣的態度,也折射到各方對台灣內部統獨言行的觀感。 維持獨立、追求中統(被中國統治),在台灣民主化之後,主流民意以選舉與民調反映出自己的意志了,美國的印太戰略將台灣定位為民主典範,隱然對維持獨立或追求中統表達了傾向。於是,北京的反獨促統,意圖以併吞台灣作為控制西太平洋的門戶, 只能在政治上別無選擇地籠絡中統工作者,同時以蠅頭小利扶植台灣的經濟統派。台灣的主流願景已經牢不可破了,即使北京的文攻武嚇、扶植經濟統派、籠絡中統工作者,仍注定翻轉不了台灣的民主活力與地緣政治的大棋盤。 一九七九年以來,從台灣關係法、六項保證,到國防授權法、台灣旅行法,乃是地緣政治與台灣民主的互動結果。馬英九的終極統一、一中各表、經濟連結中國,在民意洪流中慘遭滅頂,預示著中統工作者的宿命。隨著台灣民主的深化,且如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卿黃之瀚所言:台灣是印太區域的典範,其改革方式是美國希望在整個區域所促進的,包括其信守自由市場經濟、民主等;與此背道而馳,揚棄民主、擁抱專制,中統工作者的政治這條路,就只能越走越窄。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4-06
積極面對選舉年的假新聞攻勢

積極面對選舉年的假新聞攻勢

  假新聞是近年廣受關注的現象,二○一六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假新聞大行其道,更使這一問題舉世矚目。今年是我國地方選舉年,假新聞必然不會缺席。立委林俊憲日前指出,由於民進黨再度執政後,中國網軍大量發動假新聞攻勢,預期年底選戰將是它們的驗收時刻,他呼籲政府積極處理,宜仿效歐盟,祭出重罰。 假新聞雖因前年美國大選而成為全球話題,但人們刻意傳播不實資訊,誤導大眾,謀取有利自己的政治、經濟、軍事結果,並非始自今日。 早在三千四百年前的古埃及時代,就出現以散布謠言、宣傳,來打擊對方的軍事手法。二十世紀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與軸心國互打文宣心理戰,傳播假新聞是你來我往的方式之一;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的「混雜部分真相的說謊,比直接說謊更有效」,尤為名言。時至今日,傳播通訊科技發達,尤其網際網路及社交媒體風行,訊息製造傳播個體化,假新聞的速度、數量、影響及危害,前所未見。 台灣身為中國千方百計併吞的首要國家,現今執政的民進黨又是它最敵視的政黨,加上中國有舉世最大的網軍,產製最大量的假新聞,今年選舉它絕不會閒著袖手不作為。中國利用台灣自由開放的民主機制及運作,執行對付台灣的工作,行之有年,假新聞只是其文宣心理戰的一環。 中國企圖左右台灣選舉結果,從以往的文攻武嚇、企業大咖表態、動員台商…,手段盡出。如今,科技日新月異為假新聞增添動力,社交媒體無孔不入,近年來自中國的「內容農場」在網路、社交媒體不斷興風作浪,傷害台灣。因此,選舉期間來自中國的假新聞變本加厲,不論透過它的網軍發動境外攻擊,由台灣內部它的代理人產製加工,或經美國「自由之家」所說「已被中國或親中人士持有」的台灣若干媒體配合,都可預見。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去年十二月初發表「銳實力:專制影響的崛起」報告,即以中歐及拉丁美洲新興民主國家為實例,指中國在各國使出諸多手段,包括收買媒體、籠絡特定對象、提供文宣、擴大交流,以輸出政治影響力。 事實上,中國在各國的這些手法,對台灣已下手多年,且相較之下,規模只算小巫見大巫。台灣由於國家認同出了問題,民主政治所帶來的政黨輪替,反而導致敵我關係錯亂,常為中國的滲透敞開大門,籠絡、磁吸、分化,無所不用其極。 中國以假新聞介入台灣選舉,從來不是假設性課題,而是即將到來、必須嚴肅看待並積極因應的挑戰。資安等於國安,對抗中國網軍假新聞攻勢一事,台灣不容失敗,這是國安問題。從蔡政府、執政黨到去年夏天成立的資通電軍指揮部,因此都要全面動起來,把選舉期間中國的假新聞攻勢,列為今年的國安要務。 在對付假新聞的工作中,臉書及谷歌以其極大的流量,扮演重要角色,經由偵測、回報、檢查、警告等程序,查核品質,篩選假新聞。但立委指臉書在台灣的配合度不高,主管機關應即促其改進。中國等專制國家利用社交媒體散播假新聞,企圖影響開放社會,台灣首當其衝;但這也是民主國家共同面臨的問題,理應加強合作,共同對抗。 假新聞猖狂,最後的把關者在受眾。台灣多年來強調媒體識讀,從提高社會大眾對網路及社交媒體影響力的認識,增進民眾分辨新聞的真假著手。尤其對有爭議訊息「只看不傳」,錯假或爭議可疑訊息止於聰明的受眾,不當盲目的傳播者,對抗假新聞也是公民責任。 另一方面,有鑑於假新聞大行其道,選舉期間的負面效應不容輕忽,且被中國用以對付我國,從法律層面加重嚇阻作用,不論影響社會法益的刑事追究,到侵權的民事賠償,都應透過修法促其實現。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4-03
「經濟是台灣的命脈」絕非口頭禪

「經濟是台灣的命脈」絕非口頭禪

  又有台灣電影遭到中國封殺,文化部長鄭麗君指出:中國過去只是關注作品題材內容,現在卻連個人言論思想都要控制,無論是柯宇綸或先前發生的林心如、盧廣仲、周子瑜等事件,都顯示中國的目的是要想到中國發展的台灣人都「上繳自由」。中國沒有自由,到中國經商表演當然也沒有自由。愈來愈像政治運動的舉報台獨,中國當局殺雞儆猴所圖的,絕對不只是想限制到中國發展的台灣人民的自由,甚至還要進一步利用他們為反獨促統效犬馬之勞! 過去以來,北京的態度就擺明了,不准台商到中國賺錢又支持台獨,初期還只是消極地警告台商,但從許文龍事件到李榮福事件可以感受到,北京也隨時會找機會下重手立威。近年,除了中國政府的思想檢查外,舉報台獨還成為中國的新產業,而其矛頭隱約指向到中國發展的台灣藝人。藝人有其流行文化的影響力,對年輕世代較能產生引導風向作用,有鑒於太陽花學運世代的興起,台灣藝人淪為新的檢查或統戰標的,不難理解。覬覦中國市場的藝人,千萬不要一味仰頭看天上的彩虹,一不小心卻掉到陰溝裡去。 不論是不是從十九大才開始,中國對台灣的反獨力道一直在強化,其目的無非是想把台獨板塊壓縮到越來越小。未來,台商與台灣藝人,主動或被動公開宣示不支持台獨,或許在北京的操作下,會成為一種傳染性的表態現象。初步,可能只是口頭宣示不支持台獨,漸而,可能會轉為行動支持統一,讓台商與台灣藝人變為經濟統派。事實上,所謂的「惠台」措施,都是從經濟拉攏到認同轉向的鋪陳。因此,想到中國就學、就業、表演、投資者,現在要比以往更加嚴肅地思考,自己的選擇可能會在將來付出什麼代價?要不要步入北京鋪設的不歸路? 北京的對台政策,從前或許有「防獨勝於促統」的傾向,但這不是北京對台灣的仁慈,而是受限於國力與國際影響力。如今,中國的軟、硬、銳實力大增,外交話語權同時上升,再加上習近平的特殊政治性格,反獨與促統會雙管齊下、兩手都硬。台灣以小搏大,固然要善用地緣政治的有利轉變,更重要的還是朝野官民要有危機意識,要從北京對台灣的各個擊破中,看透它想讓台灣與中華民國「同歸於盡」的攻勢。台灣內部求同存異、團結一致,老實說對於因應中國威脅都已經很吃力了,如果繼續像目前這樣內耗下去,不得不令人擔憂時間會不會站在台灣這一邊。 對於藝人紛紛往中國發展,林正盛導演有感而發:不要在自己內部進行意識形態的鬥爭,環境搞好最重要,「因如果今天在台灣可以賺五萬元,中國給六萬元,那大家可能就會留下來,但如果在台灣賺三萬元,那當然會有人考慮過去,這都是人的選擇。」林導點出的問題,乃是台灣必須務實面對的挑戰。今天,台商、藝人、教師、學生,中國得以對他們形成幻想與磁吸,根源還是出在台灣本身的產經環境,無法為他們提供充分發展的機會。這個問題若不從根源解決,每次出現個案便譴責北京,不僅於事無補而且自曝台灣的莫可奈何。 日前,小英在民進黨中常會表示:經濟的確朝正向發展,但如何讓人民有感是個問題,只講數字會被說是自我感覺良好。可見,蔡賴府院深知,台灣總體問題的關鍵在經濟,「經濟是台灣的命脈」絕非口頭禪。台灣要維持現狀,主權方面有戰略盟友共同力抗中國威脅,但產業、經濟、就業、所得主要只能靠自己,至少是自助才能談人助,例如與戰略盟友強化經貿連結。對此,北京也心知肚明,所以對台灣全力操弄「以經濟腐蝕主權」。這種沒有煙硝的戰爭,台灣的戰略盟友似乎也難以使力。於是,活化經濟與捍衛主權,成了本土政權一體兩面的戰場。現階段,經濟環境搞好就是維持主權現狀的要害。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4-02
振興經濟的「新加坡模式」

振興經濟的「新加坡模式」

  台灣經過三次政黨輪替,所面對的挑戰已很清楚︰不論藍綠哪一個政黨執政,中國都不會改變併吞台灣的野心,差別只在使出手法的軟硬。綠營執政,中國威逼利誘;藍營當政,中國「武統」的準備也從未鬆手。對台灣而言,振興經濟、精進國防、正確處理與中國的關係,因而是攸關國家興亡的基本工作。特別是處理與中國的關係,從新加坡與香港因此一要素而導致的發展差異,很值得參考。 據彭博報導,新加坡經濟發展局主席馬宣仁近日受訪時指出,由於香港日趨明顯以中國為中心(China-centric),在吸引跨國企業設立亞洲總部的競爭之路,新加坡已居於領先的地位。馬宣仁的談話,反映兩地積極爭取國際經貿地位的熱度,也凸顯了「中國化」與「非中國化」或國際化所產生的不同結果。 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回歸」以來,「兩制」式微、「一國」緊逼,國際化的程度衰降,「中國化」主導大局。「紐約時報」去年報導曾有「東方之珠」美譽的香港「回歸」二十週年,標題道盡了大勢︰「曾是典範城市,香港如今陷入困境。」造成如此現狀,癥結在北京的專斷本質,而非港人不夠積極奮鬥。 誠然,香港仍名列全球重要的金融、服務及航運中心,有世界第四大的證券市場,企業首次公開募股(IPO)業務依然世界頂尖,在競爭力、經濟自由度、廉政透明等國際評比也很傑出;不過,由於「回歸」之後,香港與中國快速成長的經濟頻密連結,「中國化」程度大為提升,「國際化」相形遜色。同時,中國也積極發展其經貿航運等重鎮,香港在這一趨勢變化之下,對於以中國為主要生意往來的國際企業,其重要性相對下降,它們更可能選擇上海、北京等地。「中國化」的香港,因門戶功能與國際化的演變,今非昔比。 另一方面,新加坡做為全球商業中心之一的地位,近年因其積極進取而吸引了越來越多跨國企業,在獅城建立亞太營運總部,或至少是放眼中國以外亞太地區生意的營運中心。由於中國政經體制對外商的排斥封閉,相較於香港的「中國化」,走國際化路線的新加坡從而能招徠更多跨國企業,近年在金融等國際經貿服務業發展也特別出色。 對於因過度依賴中國以致經濟陷入困境的台灣,在星、港經貿競爭的國際化與「中國化」差別之外,還有若干共同特質,值得借鏡。 以發展經濟為先,重視打造良善的經營投資環境是最大特色。兩地都承襲英美法制,對智慧財產權保護周全,且法治與國際接軌。同時,立法從寬、執行從嚴,較少因防弊重於興利而訂定不切實際的法令,以致實務上窒礙難行而助長鑽法律漏洞者。另外,政府部門的效能與透明至關緊要,兩地都以不錯的待遇維持文官體制和品質,公務員也較少因唯恐圖利他人而怠惰推託。 輕稅是又一特色。在吸引資金、人才及企業的國際競爭中,稅負輕重常為重要因素。輕稅才能近悅遠來,在國際競爭中維持優勢;台灣連續三十季資本淨流出,金額逾三千五百億美元,顯須以星、港為鏡,從財金貨幣政策著手扭轉。稅務有拔鵝毛的道理,要讓鵝兒不覺其痛;輕稅吸引資金、人才及企業,長期稅收更豐。 要切實國際化,以英語為第二官方語言更屬必要。英語是國際商業通用語言,在科技新知產業趨勢中尤不可或缺。台灣長期被關進語文「中國化」的牢籠,社會上只用華語,年輕一輩甚至多數不通母語,導致主體文化傳承殘缺,海洋外向經濟竟獨沽中國一味,對國家社會傷害極大。要打破現狀,賴清德院長在台南市長任內推動的英語為第二官方語言,應檢討改良,全國普及推廣。 星、港兩地上述在國際競爭中的實際作為,台灣一九九○年代的亞太營運中心計畫曾有類似的精神及規劃。儘管國情不同,時空環境有異,振興經濟一直是要務;針對當前發展困境,記取經驗教訓,取法乎上,不好大喜功,以務實的作為,積極尋求突破,台灣才有前途。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3-31
連國台辦也要「管」

連國台辦也要「管」

有關台大校長遴選事件,中國公然政治介入,連國台辦也要「管」,不啻重重賞了挺管勢力一記耳光。(中央社資料照) 中國似乎唯恐台灣人民不知道它的喜怒,日昨藉由國台辦將其恩怨情仇表露無遺。一者,揭舉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岳父,曾在中國註冊成立公司,「凡走過必留痕跡」,投資都有留下紀錄,不可以隨便否認。二者,侯孝賢監製的電影「強尼.凱克」,演員柯宇綸遭舉報台獨,電影暫緩上映,「不會允許持台獨立場和具有台獨言行的台灣藝人參與的電影在中國上映。」三者,經查,管中閔並沒有在廈門大學擔任教職、沒有開設專業課程、沒有擔任碩士或博士生的指導教授,也沒有領過薪資。 同一天的政治展演,中國向台灣毫不掩飾地表態,黃柯「惡之欲其死」,管爺「愛之欲其生」。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台大內外的挺管勢力,不斷張揚小英政府政治介入校園。其實,真正的情況是挺管勢力政治操作於遴選前,又政治操作於遴選後,搞得教育部的因應自亂陣腳,歹戲拖棚形成台大之亂。如今,中國公然政治介入,連國台辦也要「管」,不啻重重賞了挺管勢力一記耳光。到底是誰把台大校長遴選政治化?國台辦的公然介入已經不言可喻了,那就是盤根錯節在校園裡的傾中統派勢力。 有人或許辯稱,國台辦的好惡,國台辦也要「管」,未必能給管爺硬扣帽子。然而,此事從反向來推敲,說明性便一目了然。首先,黃柯欲其死,管爺欲其生,這就表示管爺被北京視為「同路人」甚至「自己人」,所以迫不及待要替他背書「未兼職」,以免誤蹈台灣法網,誤了未來統戰台大的局。言下之意,管爺到中國二十八次,只是自由行或當志工?「凡走過必留痕跡」,除非過去廈大的宣傳都在扯謊。如此背書,能讓台灣社會更相信管爺?還是更質疑其不為人知的兩岸連結?多數人應該會有基本的判斷力吧! 其次,中國為何不避諱地跨海挺管?道理不就是,台大是台灣各界領導人才的主要搖籃,如果大學行政當局控制在傾中統派勢力手裡,等於掐住了塑造台灣政治意識的要害,讓台灣未來的社會菁英在洗腦中成長,長此以往台灣的認同風向恐怕也被北京所管了。果真如此,太陽花運動在台灣將成為絕響!而且,台大有可能淪為打著學術旗幟反本土政權的基地。而北京對大學的統戰,當然也不僅台大一所而已。所謂的校園自治,儼然成了擁有治外法權的租界,學術交流也成了統戰的華麗外衣,既是台灣民主的諷刺,也是台灣民主的危機。 在此,我們姑且不論台大校長遴選過程的疑難雜症,也不論教育部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更值得寄予關注的是,在台大校長遴選事件即將翻開底牌之際,為什麼北京會迫不及待地出手救援?這是對背後某個共同舖陳的計畫的臨門一腳?還是按捺不住地對有利於己的發展下指導棋?台灣還有多少類似台大校長遴選的爭議現場,北京在不為台灣人民察覺的情況下,讓台灣內部矛盾往敵我矛盾質變?台大挺管勢力與廈大、國台辦形成的聯合陣線,不啻提醒大家被威權統治扭曲的台灣校園生態,也亟待轉型正義來撥亂反正。 連國台辦也要「管」,這麼簡單的一個動作,十分有力地提醒台灣人民:有關台大校長遴選事件,以及類似涉及兩岸較勁的議題,不能輕信中國廈門大學的片面之詞,不能臣服於中國國台辦的比手畫腳,乃至於,不能放任傾中統派勢力盤踞學術山頭,充當中國終極統一台灣的內應。先前,台大管理學院、台大人事室皆據廈大回函咬定,管中閔從未受聘為任何正式或者兼職職務,也沒有授課及付薪情況。沒有起碼的覆核動作,便確認管爺沒有違法情事,大學豈可如此「反智」?台大行政當局,中國國台辦,口徑完全一致。其中有甚麼蹊蹺,實在不得不啟人疑竇。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3-30
慎防最廉價的和統模式

慎防最廉價的和統模式

  習近平擺脫任期限制,高調宣示對台獨零容忍。海基會新人事通報,海協會已讀不回。這意味著,只要小英政府不向一中低頭,就會被列入拒絕往來戶。台商,影星,只要被舉報台獨,便公然打壓毫無顧忌。而在國共論壇尚未確定之前,新任國台辦主任劉結一會見新北市長朱立倫,似乎又對傾中的國民黨要人各個摸頭,其背後的盤算無非是想透過分化國民黨,讓該黨要人爭先恐後充當北京的在台代理人,來達到進一步控制國民黨的目的。 國民黨完全在野了,馬英九留下的路線在台灣也難登主流了,但是北京寧可抓住國民黨這塊浮木,拒絕走大路開大門面對民選政府。於是,台灣的主流民意離中國愈來愈遠,中國轉而積極卵翼經濟統派,彌補政治統派的式微。中共十九大以來的對台操作,其對台策略思維,儼然沒有最硬、只有更硬。 一是,加緊好話說盡的誘降。台灣講民主,北京將計就計,以民主來顛覆民主。今天,本土政權完全執政,裡裡外外問題不少,經濟民生、改革轉型等,假使缺乏有感政績,有可能累積民怨,加上中國窮台攻勢,導致再次政黨輪替。果真如此,目前的政治勢力,國民黨依舊最有機會取而代之。於是,拒絕一中的民進黨,接受一中的國民黨,堅持押寶後者,總有一天中國夢可藉台灣民主實現。馬英九執政八年,台灣連結中國爭分奪秒,差一點讓台灣淪為中國禁臠。北京不時傳出恐嚇十足的武統論,但絕對不會忘記這種最廉價的和統模式。萬一這種劇本重演了,北京也不會像馬執政期間那樣夜長夢多,統一架構絕對會利用天賜良機一步到位。換言之,北京併吞台灣的上上之策,就是以台灣的民主來消滅台灣,沒有煙硝也沒有片面改變現狀,因為那是台灣的民主選擇,美國、日本、印太戰略也莫可奈何。 二是,加緊壞事做絕的逼統。北京永遠未曾放鬆這一手,企圖以廣泛的蠻力將台灣納為己有,尤其是銳實力。既然要對台灣動用蠻力,表示這個過程會引起台灣社會的反感,故而為了抵銷抗中意志,可行之道便是以台制台。一如現在的香港,未來北京透過聽話的台籍內應全面管治台灣,那便是名副其實的一國兩制了。就此而言,穿著一中緊身衣的國民黨,在台灣社會又廣結了暗黑勢力,簡直就是以台制台的最佳選擇。何況,國民黨至今不改黨國習性,換一個黨國來效忠也可以無縫接軌。就此而言,從連戰開始的聯共制台,到現在的馬洪朱吳互相爭寵,在中國的劇本裡實在是只有配角的份。更何況,北京近年還在中國大力扶植台籍樣板,為可能的以台制台儲備名單。 北京企圖利用台灣的民主來顛覆台灣,台灣人也不必因此對民主失去信心,相反地,大家要以更大的民主力度來捍衛台灣。本土政權的表現,如果不符民之所欲,當然要用選票予以導正。而要讓民進黨更賣力為台灣打拚,這種監督制衡的良性力量,必須寄託在第二個足以執政的本土政黨,隨時當作主流民意的備胎。最起碼,北京想利用國民黨從內瓦解台灣,台灣人民則至少可以讓這樣的國民黨永遠無法重回執政。如此一來,才能迫使北京跟台灣的民選政府對話,也就是跟台灣的主流民意對話,揚棄以台制台的幻想與操作。 至於國民黨的年輕世代,如果不想被高層包裹出賣政治前途,一是大可良禽擇木而棲,迎向台灣的主流民意;二是在黨內高舉民主改革的旗幟,由下而上翻轉背離主流民意的路線。馬習會、朱習會、洪習會乃至可能的吳習會,都是國民黨年輕世代在台灣民主市場的票房毒藥,國民黨的競爭力必須建立在「戒毒」的基礎上,不戒毒卻繼續吸毒不啻是自掘墳墓。馬洪朱吳,爭先恐後說「北京話」,搞得國民黨選情雪上加霜,年輕世代若不改弦易轍講「台灣話」,屆時百年老店泡沫化就悔之晚矣。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3-29
「美台應該站在同一陣線」

「美台應該站在同一陣線」

  國會通過、川普簽署「台灣旅行法」,緊接著一連串緊湊的台美高層互訪,不啻向北京與台北同時發出訊號:「台灣旅行法」是玩真的,絕非虛晃一招。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卿黃之瀚在台灣的演講,定位台灣在美國印太戰略中的角色是「憲政民主典範」,體現了「民主與經濟並肩成長並非巧合」的真理;美台能合作強化印太地區自由開放、以規則為基礎的秩序;而且,美國對台政策即使換了政府、總統也不會改變,因為美台關係是深植於共同價值的緊密夥伴。 繼黃之瀚之後,美國商務部副助理部長史宜恩也抵達台灣訪問,在台灣停留期間將與台灣政商領袖會面。另一方面,高雄市長陳菊赴美訪問、演講,也會見了亞太代理助卿董雲裳、經濟暨商業事務首席副助卿麥費特、亞太事務代理副助卿史墨客。董雲裳表示,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美國一貫支持,也將積極協助提高台灣的國際能見度。董雲裳還提到,北京對台灣的壓力日漸增加,應謀對策,而美國與台灣同為民主國家,應該站在同一陣線。黃之瀚的「美國對台政策即使換了政府、總統也不會改變」,董雲裳的「美台應該站在同一陣線」,不無隔牆說給國民黨聽的弦外之音。 至於副助卿麥費特向陳菊提到,美台經濟合作的三大重點:希望美國公司能夠在台公平投資、公平銷售;保護智慧財產權;加強高層技術(物聯網、AI等)的合作。而AIT表示,商務部副助理部長史宜恩訪台,希望能拓展美台貿易、商務和投資關係。美國希望加強與台灣的貿易關係,這在美中貿易戰的砲聲隆隆中,格外顯得厚此薄彼。這些對台灣貿易角色的重視,出於中國「惠台」三十一記銀彈攻擊之後,尤其凸顯了川普政府的台海政策調整,戰略與經貿的部署是同時並行的。這也等於是向台灣內部政治傾中、經濟連結中國的主張,具體提出「美台陣線」的再平衡。是否繼續走馬政府疏美親中的路線,致力於重回執政的國民黨必須審慎思考。 川普此時出招,其實有跡可循。朝鮮半島危機,中國混水摸魚,美朝衝突差點失控。但金正恩、文在寅、川普拉出的另一個軸線,卻把習近平在朝鮮半島的角色邊緣化。隨即,習近平打破集體領導,且強勢修憲取消任期制,拉出中國從專制往獨裁發展、正面挑戰普世價值的軸線,中國夢成為一中帝國之夢,與自由開放印太戰略更顯針鋒相對。與獨裁中國對比,台灣的「憲政民主典範」,更凸顯其絕不容中國侵吞的槓桿作用。可以說,目前的亞太戰略地理,台灣雖然面對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總威脅,但國際價值夥伴卻有力支撐了台灣維持主權現狀。 一如習近平稱帝之路的快打,川普的節奏也令人應接不暇。美台互動瞬間提高層級,假使北京對台灣展開報復,等於自我否定所謂的「惠台」政策,露出自己的真面目。但小英政府更應以積極作為,提振產業創新經濟促進就業所得來反統戰,同時將導致台灣產經動能沉淪的連結中國,轉軌至能夠帶動台灣產經脫胎換骨的美台貿易,進而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包容與全面進展協定(CPTPP)」,讓台灣企業擺脫中國磁吸、開拓更大的國際空間。台灣的主權與經濟,乃至年輕世代的機會,二十多年來飽受中國溫水煮青蛙之苦,現在,掀開鍋蓋跳出鍋子的時機到了,台灣必須奮力掙脫「九二共識」、「惠台麻藥」。 一如賴院長所言,若中國關起大門而唯一的鑰匙是「九二共識」,那在台灣是找不到這把鑰匙的。外交部長吳釗燮則指出,即使承認九二共識、一中原則,外交情勢也沒有輕鬆過。可以說,中國對台灣的無度勒索,不僅針對本土政權,對國民黨亦復如此。如今,歐美亞民主國家紛紛醒悟,中國不是過去國際期待的中國,台灣更應該及早離開中國漩渦,回到自由之路。這一次,大國政治又讓台灣面臨抉擇時刻,「美台站在同一陣線」還是「台灣被併入中國那一邊」,答案不言可喻。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3-26
台灣如何避免池魚之殃

台灣如何避免池魚之殃

美國總統川普終於祭出殺手鐧,將對中國出口美國高達六百億美元貨品課徵高關稅。(路透)   一向對中國疾言厲色,卻常被質疑輕輕放過的美國總統川普,終於祭出殺手鐧,將對中國出口美國高達六百億美元貨品課徵高關稅。不過,仍訂出六十天諮商期。川普聲稱,佔美國便宜的時代結束了,大家要記住「互惠」這個字,凡課美國關稅,美國也要回敬。中國則立刻宣布反制措施,將加徵部分美國進口產品關稅,規模約三十億美元。兩方對抗形態緊繃,一場波及全球的貿易戰瀕臨爆發,驚動全球金融市場,引發重挫,哀鴻遍野。 美中貿易戰看似勢均力敵,但美國擁有雄厚的對抗籌碼,中國則顯得虛張聲勢,因此保護主義戰火之下雖然沒有贏家,但這場對陣可能是中國大輸、美國小輸的結局。而這大輸、小輸的差別,便足以影響國家經濟的興衰。此因,美國將對中國航太、資訊、通信科技及機械工業在內的產品課徵二十五%的從價稅,顯然就是鎖定「中國製造二○二五」的十大戰略性產業,如此一方面可解決貿易失衡,一方面更可阻止中國成為製造強國。相對的,中國報復標的集中在農產品,似乎意圖藉此撼動支持川普的農業州,利用選票壓力迫使川普妥協。對比之下,美國即使遭到反制,也不難找到出口替代市場;而中國卻承受產業轉型不順遂的風險,維持經濟成長出現重大變數,可說戰火初啟,已注定是最大輸家。 然而,中國固然是此一影響全球的貿易摩擦中最大受害者,國人卻也必須了解,台灣恐將遭受池魚之殃,經濟受到重創。台灣以貿易立國,參與全球價值鏈的程度高達六十七.七%,原本即容易受到貿易保護主義之衝擊,加上去年台灣出口銷中金額為一三○二億美元,其中有八十七%為中間財,金額約一一三三億美元,對中國的中間財出口佔GDP比重達十一%,大部分為高科技產品,乃是美國懲罰中國的重點,因此在兩隻大象打架中,容易成為替罪羔羊或人質。新任央行總裁楊金龍研判,台灣受美國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措施直接影響大,產出減額將為GDP的○.八%;若加上中國報復措施的影響,產出減額將達GDP的一.八%。可見一旦美中貿易戰火延燒,現已出現復甦跡象的台灣經濟前景恐難樂觀。 多年來,吾人一再提出警訊,直陳台灣對中國經貿依賴日漸深化,不但導致經濟邊緣化,更於無意之中培養出一隻足以吞噬自己的怪獸,如今更成為美中貿易戰中的無辜受害者,可說台灣資金、人才、技術西進中國的惡果,已然一一浮現。其實,台商固然是西進的唯一受益者,但是,近年其利用價值所剩無幾,中國乃以產業轉型為由,施以騰籠換鳥手段,將之驅趕往內陸發展,成為無根的企業遊牧民族,落得朝不保夕的命運。換言之,西進的結果,台灣已成為輸家;儘管如此,台灣對中國的投資及經貿往來仍然佔了極大比例,台灣被邊緣化的情況日益嚴重。除此之外,高度依賴、集中化、單一化,形成難以控管的風險,無法因應外在環境的衝擊;亦即,當前美中貿易戰之下,台灣之所以陷入艱困處境,皆源自於經貿向中國過度集中化,自作自受的下場。 嚴重的是,川普標榜美國優先,將經濟安全當成國安問題,採行貿易保護主義,未來全球貿易勢必爭端不斷,而台灣經濟重心在貿易,幾乎難以逃脫遭到波及的命運。加上中國的打壓,台灣的國際空間有限,若是貿易戰延燒,則缺乏談判協商的籌碼,有效保障自身權益。所以,對於美中對抗,國人不僅不應有幸災樂禍的心態,更應做好產業轉型與經貿的調整,推動製造本土化、強化研發創新、吸引投資擴大內需,以壯大台灣經濟的體質,降低對中經濟依賴,方可因應各種外在環境的動盪與挑戰。而要達成上述目標,則有賴基本面的改善,包括解決「五缺」,推動基礎建設與政策法令之修訂,延攬外國專才與移民,改革技職教育等,才能促成台灣經濟的永續發展,確保在美中及未來此起彼落的貿易戰中,得以安身立命。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3-24
學術文化界也需要轉型正義

學術文化界也需要轉型正義

李敖死後褒貶不一。圖為新北市立圖書館舉辦李敖書展。(新北市文化局提供) 台灣經歷從戰後的專制威權統治到如今自由民主時代,但在邁向正常國家社會之路,至少還有轉型正義的重大工程尚待完成。其中,政治上的轉型正義是現在進行式,處理不當黨產是其犖犖大者。同時,從最近台大校長遴選及李敖去世所引發的爭議來看,很顯然地,我們的學術及文化界也需要轉型正義。 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被踢爆在中國廈門大學等多所大學兼課,涉及違反國家機密保護法等三大法律,台北地檢署已展開調查其間有無觸及刑責。管中閔參與遴選的爭議不少:其中,未做事前公開揭露與利益迴避,違反公民社會慣例;論文抄襲疑雲,攸關學術基本倫理;到中國兼職涉及違法亂紀,除了可能有危國安,還不合「公務員不得赴中國兼職」的法令明文。 李敖死後,各方為他蓋棺論定,褒貶不一。李敖一生,早年批判中國傳統文化,主張全盤西化,且反抗國民黨威權統治,為民主自由發聲,遭當局羅織為政治犯。其後從政,再改往中國發展。經此轉折,其思想也從自由主義轉為民族主義,晚年為中國當局處理六四天安門事件辯解,要共產黨再統治中國一千年,也嘲諷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異議人士劉曉波。 這樣的一生言行,必然招致爭議。回報李敖的大力捧場,中國官方對他唁電讚詞鮮明,國務院台辦主任張志軍以「擁護國家統一,反對台獨分裂」致敬,海協會長陳德銘稱他「胸懷大義,擁護統一」。無獨有偶,台灣蔡英文總統和文化部長鄭麗君也同時稱讚李敖,還打算由總統明令褒揚。 兩個政府同時推崇李敖,各取所需,各自截取其人生片段加以論斷。李敖一生反蔣、反國民黨、反民進黨、反台獨、反日、反美;唯獨對共產黨小嘲諷、大吹捧;中國政府投桃報李,事有必然。台灣官方的反應或可以場面話看待;但褒揚令之議,自屬多此一舉。其結果是,李敖家人謝絕,且招致「習近平『褒揚』蔡英文派『令』」時論譏評,自取其辱。 總統褒揚令理應表彰社會典範人物。李敖所稱的「騙子詩人」余光中,固不夠格;要褒揚李敖,也很離譜。文化部說,李敖是「對抗威權體制的一代文人」,這話只適用他的早年,晚年已然轉而歌頌中共黨國這個舉世最大的威權體制;同樣地,「自由主義精神的重要啟蒙人物」也晚節不保。若從台灣主體角度實事求是,準確評斷李敖一生,褒揚他不僅鬧出笑話,也傷害台灣。總統褒揚令不能如此沒有原則,胡爛比廢除這一制度更糟。 誠然,人不可能完美,但堪為社會典範者,在不同領域的成就表現之外,至少一生整體處事為人不能有明顯的瑕疵;正直、奉獻、公義、勇氣等是必要的個人人格特質。在台灣的現實情況,還應強調對於人民及土地的基本忠誠。 以此析論這兩位爭議人物,足以凸出其中的轉型正義必要。管中閔近年不論就職於中研院、台大或在馬英九政府當大官,對相關法令規定理應遵守,卻長年到中國兼職,且所涉違法狀況持續。然而,不論遴選委員會或台大校方,不僅未能就問題癥結妥善說明,還強詞辯解,急求落幕而回應不合常識常理,以致爭議更大。李敖轉向中國發展與相關言行,也許是個人的選擇自由,但大肆歌頌專制中國,若死後還在台灣受到褒揚,這樣的文化部,到底把民主台灣置於何地? 中國對於台灣,有如賴清德院長本週二在立法院所強調,「陽謀是併吞台灣」。一個公然要以各種手段併吞台灣的國家,如果不是敵國,什麼才是敵國?自從連戰在台灣選不上總統而幹起「聯共制台」勾當的十多年來,政商軍界錯亂敵我關係者,所在多有。從管中閔兼職及李敖之死的爭議看來,以台灣為主體、對人民及土地的忠誠,顯然也是學術文化界所亟須建立的基本守則。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3-23
務實面對台美關係的取與捨

務實面對台美關係的取與捨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中國兩會落幕,習近平說:我們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持九二共識,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李克強說:不能容忍任何台獨的企圖、主張和行徑,也不能允許外國勢力打台灣牌,我們願意和認同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的台灣政黨、團體開展對話、協商。他們避談的是,對台武力隨時準備著。而中國正以更大的力道統戰民間、去政府化,意圖讓小英政府失去使力點。王岐山屆退出任國家副主席,發出的訊號是習近平沒有接班人,大可跟台灣政權以及外國勢力鬥爭到底。 一個中國原則,本來不是問題,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問題出在,北京把台灣與中國硬拉到同屬一國,那便大有問題。今天,一中在國際政治上出現不同內涵,就是因為北京無所不用其極要把台灣併入一中,只要其他國家不支持或反對,就破口大罵是外國勢力打台灣牌。其實,如果台灣真的千真萬確同屬一中,外國勢力有什麼牌好打呢?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東山西,廣東廣西,會有外國勢力打什麼牌嗎?問題不是外國勢力打台灣牌,而是中國打台灣的主意,不要本末倒置! 一中概念,乃是國共毛蔣當年爭取中國代表權的產物。國際在兩者之間進行取捨,但都承認國共毛蔣同屬一中,理由非常簡單,因為他們都在爭取中國正統。後來國際紛紛「排蔣納匪」,只解決了國共毛蔣的不共戴天之仇,並非就此把蔣介石政權借住的台灣也奉送中國。台灣與蔣氏分開處理,冷戰時代或許沒有清晰化的必要,但隨著台灣的民主化,尤其是北京對台灣的強取豪奪,近年來國際對台灣地位由模糊到清晰的政治表態也越來越具體。應該可以說,這種國際趨勢是北京的躁動所造成的,因為它牽動了地緣政治景觀的變化,所謂的台灣獨立運動反而未必是主要因素。 其中,美國的台海政策演變,就很有代表性,也很有領頭羊的作用。美國的一中政策,川普上台之後,被北京的戰略挑釁逼得日益明朗,從川普接聽「台灣總統」致賀電話,到簽署「台灣旅行法」,其背後戰略意圖容或尚未指向「承認」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而是企圖以更清楚的話語告訴北京: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協助台灣反侵略乃是美國的一中政策的要素。就此而言,台灣也必須明察分辨,在美國的一中政策對兩岸各有紅線的情況下,台灣的操作空間在哪裡。 「台灣旅行法」,到了自動生效的最後一刻,川普才在貿易戰的砲聲中簽署。而美國在台協會接著宣布,亞太副助卿黃之瀚將訪問台灣,並將出席美國商會活動。這種懸疑劇的效果,對象自然包括北京與台灣,川普給兩岸發出的訊號無非是,台海議題的發球權在他手上。先前的「國防授權法」,有關台美軍艦互訪停泊,也不無備而隨時可用的意味。另,政務委員鄧振中率團前往華府,與美方談判鋼鋁業懲罰性關稅,他表示台灣希望美方給予豁免關稅待遇,至於其他美方有興趣談判的經貿議題,他都不排斥。這種台美關係取與捨的實務面,朝野與國人未來恐需務實以對。 國家之間的往來,互利本來就是重要基礎。中國之於台灣,利益總是暗藏著交換主權,短多長空。與此不同的是,美國之於台灣,協助台灣維護主權現狀,但期台灣打開貿易壁壘。主權與貿易的雙贏,固然是台灣的最佳劇本,但若與「在商言商」的川普打交道,只想對方有利於台灣的主權與貿易,卻在軍事防禦上只想搭便車、在貿易上拒絕對方的某些清單,似乎不是明智之舉。在川普的一中政策逐漸脫鉤台灣,中美貿易戰則一觸即發之際,台灣必須趁機站上戰略的制高點,以鞏固主權現狀並致力於國家正常化,其他的內部產經體質調整,應該服膺於這種戰略機遇。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3-21
管中閔應知所進退

管中閔應知所進退

  台灣大學本週六將舉行校務會議,討論備受爭議的校長遴選案。這一遴選案,程序出現明顯缺失,更糟的是,事後不論遴選委員會或台大校方,對爭議與危機處理不當,不僅未能就問題癥結妥善說明,還強詞辯解,急求落幕而回應不合常識常理,以致爭議更大。同樣地,當事人管中閔至今未做公開而負責任的說明;且隨著更多事例被舉發,其涉嫌違法亂紀明顯而嚴重。台大是高等教育機構龍頭,若讓校長人選在程序缺失,甚至違法亂紀的情況下蒙混過關,不僅台大蒙羞,且鬧成國際學術笑話。 管中閔所面對的質疑至少有三項。最基本的,管中閔違反事前公開揭露與利益迴避原則︰他兼任台灣大哥大獨立董事,卻未明示於遴選過程資訊。這一違失,又因台哥大副董事長蔡明興擔任遴選委員而演變成利害衝突。如此這般,遴選會出現「蔡董選管董」,淪為台哥大的董事互選會。離譜的是,遴選會事後宣稱當事人不揭露、不迴避,對遴選結果有無影響,「非本會所能推論,亦難認定會有影響」,進而確認「當選資格並無疑義」。 另一論文抄襲的質疑同樣具體。他掛名發表的論文與學生碩士論文,經比對出現二十多處相同文字及圖表,當事人不做解釋,台大學術倫理委員會也不追究是管教授抄別人、還是別人抄管教授,卻以「研討會不是正式論文」為由拒絕立案調查,各方為之譁然。按此獨特標準,非正式論文抄襲無妨,今後學生交報告、教授參與研討會、投書報章都比照辦理,台大必成「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智財權法外樂園。諷刺的是,台大前校長楊泮池去年才因牽涉論文造假案而不續任;雙重標準,一至於此。 管中閔新近被指的違法兼職,爭議更大。在台哥大的兼職中,根據公開資訊,管中閔未獲台大同意之前,就以獨董身分到台哥大開會;亦即「先上任,後補程序」。有如實際調查的台大法學教授劉靜怡所質疑,「如果這不是偷跑,什麼才是偷跑」? 另一樁兼職爭議尤其大條,管中閔經舉發,長期赴中國廈門大學等三所大學兼職,涉及違反「公務員不得赴中國兼職」的相關法規。按行之有年的法令規定,公務員與公立大學教授不得到中國的大學任教,專任或兼職都不准;即使馬英九政府,也曾三令五申,要求各大學「不得同意教授前往中國兼職」。從而,近年曾先後任職中研院、台大,且在馬政府當大官的管中閔,如何名列中國廈大等師資陣容?且所涉及違法的狀態持續中。 就台大校長遴選爭議,教育部長潘文忠日前強調:「如果學術倫理沒有釐清,台灣的學術發展還有機會嗎?」事實上,本案所牽涉的,何止學術倫理與學術發展,也攸關違法亂紀,甚至國安問題。如果長年在中國違法兼職的教授擔任台大校長,有台大當灘頭堡,對岸不必推出對付台灣的三十一項措施,也能遂行其磁吸的新戰術。 從而,教育部不但不能在爭議調查釐清之前,草率核定人選;還須進一步確實追究台大、中研院,是否有管理監督不實的責任。已介入調查的監察院,針對本案顯非無的放矢、惡意爆料的具體質疑,同樣應查明其中是否違法亂紀,向公眾做明白而負責任的交代。必須強調,有些人拿出「大學自主」阻止教育部對本案最終裁決。然而,本案所牽涉的事前公開揭露、利益迴避、論文抄襲、違法兼職,其基本而嚴重的屬性,加上台大校長人事的嚴肅性,都不容拿「大學自主」當遮羞布,阻卻教育部對這一動見觀瞻的學術機構人事案做適法監督處理。 至於當事人,事已至此,神隱、保持緘默,還沒當上校長,台大形象已嚴重受創,且醞釀往後更大的爭議。事前公開揭露與利益迴避,是公民社會實務慣例;論文清楚引據而不抄襲,是學術基本倫理;遵守法令更是國民起碼義務。如今這些為人處事的基本要項盡遭質疑,當事人應知所進退、主動婉謝,留下漂亮身影。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