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柱不懂什麼是民粹

洪副院長的民粹,係想像多過現實。

作者:朱俊彥(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專案經理)

洪秀柱出關,對於民粹兩字尤其著力甚深。然而洪副院長的民粹,係想像多過現實,特此說明以正視聽。

就政治學論,對於民粹主義並沒有精確的定義,通常用相對的概念試圖描繪事件發生的情境,比如菁英與平民、統與獨、富與窮等等,都可能成為民粹主義動員的場域。另外,民粹主義也通常與普羅大眾對於統治階級的反擊和行動有關;在媒體被資本家和資產階級大幅度掌握的今天,民粹主義似乎只有單向度的負面表義,對於公民而言,其實並不公平。

回頭省視,這一情境就和民主(democracy)在歷史上被無限次指稱可能衍生為暴民政治一樣。古羅馬時期,統治階層包含了貴族和官僚,民粹主義一詞正是源於和貴族執政對抗的羅馬公民(populus)。這幾乎可以說是最早期的群眾運動,儘管在這裡所謂的羅馬公民,指的是有公民權者,並沒有完全符合現代政治追求平等的政治價值,但已經極度難能可貴。

在政治改革上,很多時候也都是靠著民粹主義,才能突破既有的主客觀條件限制,從而達成過去不可能的目標。比如說,一九六三年,當時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若不是帶領著一群被白人視為暴民的黑人群眾走過佩特斯橋,走向橋的另一端,那麼,歐巴馬大概沒有入主白宮的一天;比如說,如果不是一九九○年的野百合學運,我們至今或許還必須是「動員戡亂時期」,忍受著萬年國會。

洪秀柱要知道一件事。民粹作為一種政治行動的路徑,的確可能不那麼符合資產階級和布爾喬亞對於政治的優雅想像。然而,民粹主義和統治階級相對抗的本質,始終沒有改變。人民如果不是遭受了極大的壓力,現狀如果不是急需改革,在東方社會尤其不可能群起而行動。太陽花學運如此,洪秀柱特別提起的大埔拆遷案亦然。甚至可以說,馬英九在二○○八年大勝,靠的也是民眾急於改變的心理。往事歷歷,都是民粹的不同面向,一切只為了快速的改變且反抗國家機器的暴力濫權。

如果一個爭取總統職位的參選人,不願意理解而且始終扭曲著民粹;如果至今仍然認為執政了近八年的馬英九政府沒有任何問題,人民都是不知好歹的下里巴人;國民黨的菁英們都好棒好辛苦,只是曲高和寡;這種反智宣傳,終將為自己帶來苦果。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論壇】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