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英全政府把脈

 

 

       小英總統去年此時當選總統之時,綠營支持者原以為這回的政黨輪替,可以一掃國共兩黨沆瀣一氣在台灣佈下的陰霾,給台灣帶來新希望。這份期待有極為堅強且明顯的理由:

       一是馬英九專政八年,擺爛八年,司法改革與追討黨產等有關轉型正義的議題,早已形成全民共識,至少在國內施政重點的擇定上,無須再三摸索;二是民主進步黨已經是第二度擊潰中國國民黨執政,政權交接應該可以駕輕就熟了,不像當年阿扁在藍營分裂中意外獲勝,新手上路,一切從頭學起,更何況這回由於二合一選舉,以致總統及行政體系的交接期長達四個月之久,更可以審慎佈局、從容就位;三是這次小英是全面執政,不但自己選票過半,而且立法委員席次越過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不像阿扁當初處處遭到立法院在野黨的摯肘,舉辦入聯公投被杯葛就是一例;四是全台縣市長也大都在民進黨掌握中,「藍八奴」的山頭多半屬偏遠地區,尤其五都中的四都市長由民進黨黨員或黨友擔任,地方行政的配合絕非阿扁任內所能及;五是立法院的第三大黨也屬同一陣營的「小綠」時代力量黨,不像阿扁任內其他有影響力的在野政黨,不是親民黨、就是新黨,作風比國民黨還要「唯恐天下不亂」。


(去年此時蔡英文發表當選感言,圖/轉自蘋果日報網站)

       在這樣有利的「先天條件」之下,小英政府彌來的「後天表現」難免令支持者瞠目結舌、長吁短嘆,滿意度急速腰斬。部份不滿可能來自深綠選民,選前以為小英的「維持現狀」只是選舉語言,就任之後會有不同的中國政策,但事實很殘酷,小英在這個議題上與馬英九的差別,只在口頭上是否承認「九二共識」而已。不過除了綠營支持者的失望,民調顯示的是全面性下跌,表示一般人民對英全政府在國內的施政表現也日漸冷感。猶記小英總統在上任之初,尚且誇下海口:「這是一個最會溝通的政府」,但這段期間,台灣社會發生的各種街頭抗爭活動,較諸以往任何期間都「毫不遜色」,而媒體新聞評論對英全政府的批判,不論是藍是綠,都幾乎到了「毫不留情」的地步。如果照小英的說法,這不是官民之間溝通上的問題,那麽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我們認為最大的癥結在於,小英對於一個民主政府在當前台灣多元社會應有的角色與定位,欠缺全盤理解。也就是說,多元民主社會必定會有眾多相互競爭的主張、甚至嚴重對立的訴求,政府本身必須先建立正確清晰的施政理念,然後強化擇善固執的心理準備;若事前沒有理念、走一步算一步,事後又沒有抗壓性,事事討價還價做妥協,則有心人士挾「民意」挑戰政府的情況,勢將層出不窮。


(總統府的司法改革網站及年金改革網站)

       更引伸地說,執政者必須要有「有所為」與「有所不為」的界限。若對一些應該堅持原則的事,採取「謙卑再三」的策略,事事要求擺平民怨,甚至對既得利益者讓步,則會造成「會鬧的有糖吃」,扭曲了民主「尊重少數」的真義。相反的,對一些政府無需介入干預的事,則應採取「自由放任」原則,讓民間的不同主張在合法的機制下,自行協調解決;若反而踩定立場、固執己見,最後就如小英總統自己的覺悟:「公親變事主」,政府成為民意不滿的箭靶。總而言之,該要大刀闊斧解決的問題,卻推拖延宕,會讓人對政府的效能耽憂;不該形成朝野對立的議題,卻層出不窮,會讓人對政府的智慧起疑,這似乎就是目前英全政府給人民的普遍印象。

       要分辨這兩類議題,其實不難。首先,大凡涉及「改革」的議題,一定都是對錯早有定論,是非早已明確,既然沒有「見仁見智」的空間,豈有再瞻前顧後、猶豫不決之理?以「司法改革」為例,除了仍然冥頑不靈的法官與檢察官會反對,一般平民對「有錢判生、嘸錢判死」無不感到切膚之痛,而那些因為政黨屬性受到司法迫害的綠營政治人物,包括阿扁總統及扁朝的眾多政務官在內,更是引頸企盼平反的早日到來,這些在改朝換代第一天就應該起步的工作,至今仍是「只聞樓梯響」。小英總統或許認為司法改革涉及體制性的長期變革,不能冀望「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所以要舉辦一個「司改國是會議」來溝通民意,而在此之前還要先召開一個籌備會做起手式。不料先是司法院正副院長更改提名有所延誤,後又因為要由籌備會「海選」民間的司改建言,再有蹉跎,結果就任迄今可以告慰國人的「亮點」,竟然只是請到「小燈泡」的母親參與籌備,至於國是會議本身,據說要到今年六月才會召開。我們不能瞭解,司改除了長期體制變革,難道沒有短期立竿見影的措施嗎?新任的司法院長與法務部長對一些司法敗類或政治迫害個案,難道非等到引進「陪審制」、或確立「金字塔型法官結構」之後,才能加以制裁嗎?這一年的虛度是必要的嗎?讓司法受害者與家屬多受一年煎熬有任何意義嗎?我們更擔心,國是會議的改革方案如果都是長程規畫,則司法改革的收效要等到哪一年?不要以為「遲來的正義」還是正義,要是政府故意讓正義遲來,還有臉稱為正義嗎?

       另一個備受矚目的改革項目是「年金改革」,很有趣的,小英也是要以「年改國是會議」為政策做背書,而在國是會議之前,也是要舉辦準備性質的「公聽會」或「說明會」來啟動改革工程。眾所周知,年金改革攸關轉型正義,退休軍公教老人過去因為是中國國民黨的「鐵票部隊」,被獨裁政權以「18% 優利」及「75%-95% 的所得替代率」豢養半個世紀以上,這種系統性的「期約賄選」如何能以「信賴保護原則」來抗拒改革?所以讓特殊族群的退休待遇回歸尋常百姓,是民主政府的責任。應強調者,這無關乎政府財政是否困窘、年金制度能否維持,陳副總統一再把「世世代代領得到、長長久久領到老」做為取消18% 的理由,其實有誤導之嫌;即使年輕世代繳納的退休基金沒有被掏空耗盡,軍公教的特殊待遇仍然不可繼續,因為這有違憲法明定身份與政黨的平等原則。英全政府沒有掌握這樣的理念,反而像是自己理虧,對這批被改革者好話說盡,縱容他們擔任籌備委員,對方卻還反嗆政府踐踏他們的尊嚴,夥同「來亂的藍軍」和「亂來的黑道」,不斷在「公聽會」與「說明會」叫囂滋事,還放話包圍「國是會議」的會場,足可証明政府所有的懷柔討好舉措,不只多此一舉,而且自討沒趣。小英總統即將親上火線,在國是會議提出政府的改革版本,繞了一大圈還是要面對被改革者的激烈反彈,真是治絲益棼、所為何來?

       脫離改革的議題,政府就要準備「換個腦袋」,由「有所為」轉化為「有所不為」,否則閒事管太多,也會成為施政的敗筆。以《勞基法》修正草案為例,小英「軍令如山」下達立院黨團,剋期通過「一例一休」制度,結果雖然強力動員、強渡關山,結果卻是一次吃力不討好的「雖勝猶敗」(Pyrrhic victory)。

       這次修法的原意,乃是防止資方剝削勞工,所以酌減勞工的法定工時為40小時,並希望勞工能類似公務員「週休二日」,但不完全取銷加班的彈性,也就是每週除有一天「例假日」絕對禁止工作外,另一天「休假日」則可經勞資協商來加班,但工資會依加班時數每2小時累進加成。勞動部是認為,如果只有降低工時、而沒有「一休」條款,雇主很可能要求勞工上班六天、而把加班時數在六天平分,每天只超時1至2小時,適用最低加班費,就可避過累進費率;規定了「一休」,加班時數勢必集中在週六,工資成本就難逃累進了。但在這種考量之下,雇主除了設法降低加班需求之外,對勞工真正工作投入更加嚴格管控,雙方由互補雙贏惡化為對立雙輸,在景氣不振的大環境中,其實更不利於勞方。更有甚者,現代經濟的產業區分細膩,勞工一詞也包含百百種不同的勞力型態,製造業的勞工多為生產線上的作業員,勞動投入與產出的比率較固定,加班需求的彈性較大,但服務業從業人員的工作類型,則很難用「同一尺碼」來衡量或規範,更別說服務業又可分為零售、餐飲、醫護、金融、運輸、仲介、研發、媒體等等,超時工作的必要性各有不同,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勞基法》一有修改,大家都雞飛狗跳;規定越是天網恢恢,大家越是焦頭爛額。所以實施以來,不但企業主怨聲載道,各行各業的勞工也鮮有載歌載舞的;至於工資成本上推造成的物價上揚,對一般消費者也只好忍氣吞聲。

       我們當然不反對政府注重勞工權益,但不是用一種「大有為」的心態,想要以法令來提升工資、增進勞工福祉。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勞資間的僱傭關係也是屬於一種交易行為,無論是交易價格(工資)或交易數量(工時)都要給市場供需面留下運作的空間。譬如過年生意強強滾,老闆需要員工連續加班,出兩倍工資人手仍然不足的話,三倍、五倍也照出,大家都有錢可賺嘛!政府何必越俎代庖、多所限制?勞動當局應當著重勞工工作環境的安全與衛生,再加上勞工的免費定期體檢,切實防止過勞或職業病上身,剩下的工資或加班問題,則留給交易雙方依其業別性質去決定。政府不需要因為資方有可能剝削勞方,在事前就對資本家做「有罪推定」而嚴加限制;只要建立勞工申訴與法律服務的機制,鼓勵勞方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就是一個有為有守的政府。


(一例一休公聽會,圖/取自三立新聞記者,盧素梅攝)

       即使勞動當局仍然認為,勞工應有更嚴格的法律保護,我們認為民進黨立院黨團在修法的前置作業上,仍然不盡理想。質言之,執政黨立委雖然舉辦了一、兩場國會聽證會,但大致上是形式勝於實質,因為和國民黨時代一樣,聽證會中台上坐的立委寥寥可數、台下出席的專家學者與業界及勞團人士則有如菜市場。發言者每人分配5、6分鐘,草草了事,至於立委諸公有沒有在聽,誰也不曉得,反正結論已經有了,聽證會只是程序需要。如果真的想向民間「取經」,就該像美國國會的聽證會,每次台上坐滿相關委員會的議員,台下只有一位應邀作證者,接受議員的連番質詢,其他人只能坐在後方旁聽席洗耳恭聽;今天若是某產業的資方代表,明天可能是勞方,再下兩次換另一個產業的勞資代表。國會議員仔細聆聽相關各界「盍各言爾志」之後,據以草擬或修訂要提出的法案,就不易發生立法「過猶不及」的錯誤,這叫玩真的。

       這種聽證會的另一個好處在於,沒有人會笨到在會中做情緒發言,更不會有意見相左的雙方互相對罵或對幹,因為基本上「王不見王」,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表達主張,也只想以理服人。所以我們可以斷言,日前在「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座談會」上的暴力衝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很遺憾農委會也是把水火不容的雙方找來同一個場合,既沒有避免爭議的智慧、又沒有處理爭議的能力,最後一事無成,只是在電視瑩幕上再次折損了英全政府的威信。「同婚」修法的議題也可以放在這個脈絡來檢討,正反兩邊在立院場內場外的脫序行為,固然可歸責於雙方的主觀意識型態過於強烈,但推案立委沒有安排均等而隔離的聽證機會,也難辭其咎。

       捷克前總統哈維爾(Vaclav Havel)在就職後的一篇演講提到:「政治是一門化不可能為可能的藝術,但更是一門堅持原則的藝術」。我的解讀是:政治固然可以玩到無所不能,唯不能違背民主基本原理;反過來說,只要謹守原則,政治之妙存乎一心。英全政府學會在基本原則與施政手腕之間的精準拿捏,應該是當務之急。

< 資料來源:綠色逗陣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陳師孟

陳師孟
經濟學家,出生於美國馬里蘭州,祖父為蔣介石文膽陳布雷,父母皆為蔣介石同鄉浙江人,1歲後(1949年)隨家人自美遷台。曾任台北市副市長、總統府秘書長、民進黨秘書長。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退休,2020大選後請辭監察委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