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弘相關文章

一中承諾 變態且危險

一中承諾 變態且危險

為了招攬中國學生來台研修,多所國內公私立大學提供「一中承諾書」,引發爭議。資料照片      林青弘/自由作家 為了招攬中國學生來台研修,不只世新大學提供「一中承諾書」,多所國內公私立大學亦有相同舉措。就「一中承諾書」的溯源,教育部應該追查清楚,是否早在馬英九執政時期,國內大學已有如此「販賣一中」的政治承諾。 「一中承諾書」若在馬政府時期已存在,顯見國共兩黨的「九二共識」,觸及兩岸校際教育交流的但書規定,見證馬政府糟蹋學術自由。這是變態規定,不能監督成效的空白承諾。 中國學生來台,即便課堂上不涉及「一中一台」、「兩個中國」、「台獨」,台灣言論自由發達,打開電視、觀看報紙、網路瀏覽,誰能保證不會看到中共自認的敏感政治訊息?不可能監督承諾效果,簽了不是白簽?過往兩岸教育交流,馬政府是否故意默許如此無腦行為? 國內有些大學反彈教育部的大規模清查,為了節省行政麻煩,絲毫未覺箇中嚴重與荒謬。試問,若有被告要求檢察官、法官要提供「公平正義承諾書」,才願意接受偵審訊問,這是不是霸凌司法公權力的荒謬要求?當中國高校提出荒謬要求時,國內大學依舊息事寧人,以為無須大驚小怪,如此輕率態度,實在駭人聽聞。 「一中承諾書」也是民族主義的翻版,而且同時作用於兩岸人民身上。為了保持想像上的政治純淨,一紙承諾書,比得過賣身契的效力?除非,中共在台灣佈建深廣的政治保防網,可以監督每位中國學生的言論與行為,確保他們不會受到台灣民主自由的「汙染」。 否則,台灣媒體出現任何台獨活動報導,或是刊載「一中一台」的投書與報導時,難道中國學生在課堂上沒參與被限制的「政治活動」,課後依然承諾有效?無論有心或無意,被禁止接觸的資訊,中共難道不視為廣義的「政治活動」? 為了政治保防,難道要中國學生出國研習、遊學、留學,都要對方國家的大學提供「一中承諾書」?中共如此豬頭進行統戰,損己也害人,突顯中國落後,對於一個中國的自信,實在脆弱又危險。 中國各大學若要群起效尤,一起要求台灣的各大學提供「一中承諾書」,這是非常敵意行為,等同故意技術性阻擾中國學生來台就學研習。中國學生來台學習,提供兩岸學生互相交流的寶貴機會,也讓台灣民眾更有瞭解中國的機緣。習大大不應為了一紙不實際的政治利益,而要斷絕兩岸教育交流的可貴與珍重。 「一中承諾書」不應由各大學提供,只能中國學生自己切結保證。中國當局應該檢視無厘頭高校的拍馬屁行為,若要政治上自保,就請自行與學生溝通切結,無關台灣各大學的主動承諾。 中國學生若要向中國政府、高校當局,切結保證不參與任何台獨、有關「一中一台」、「兩個中國」的活動,那是中國的家事,別把台灣的學術尊嚴、辦學聲譽,一起拖下水當成政治效忠的陪葬品。
林青弘 2017-03-05
消滅黨國一體 真相還給歷史

消滅黨國一體 真相還給歷史

蔣介石歷史定位有爭議;圖為中研院門口蔣介石銅像25日清晨被噴漆。讀者提供        林青弘/自由作家 228事件已經70週年了。蔡總統主張公開過去的秘密,揭露政府的相關文件,可以發見真相,「協尋」元凶。 馬前總統已經出發訪美,他如以往向228罹難者致敬並向家屬遺族道歉,唯一進步者,在於他公開承認蔣介石對於228事件,「當然有責任」。重要關鍵而且沒有進步者,在於馬前總統還是迴避228元凶是否為蔣介石。 馬英九曾經有政治上的高度,可以特赦陳水扁而迴避、膽怯。面對228的70週年紀念,他更有歷史高度可以自證蔣介石的原罪,功過即便併陳,依然可以現身說明蔣介石就是228的元凶,可以公開承認蔣介石就是最關鍵又最重要的加害者。 然而,馬英九的政治現實感讓他再次矯情懼怯,他一如往常考量自己的政治利益,再次放棄公義,默默向獨裁專制者低頭臣服。 馬英九低頭退讓,證明國民黨仍有不能面對的心結,背負黨國一體的神主牌,政治心魔再次阻礙轉型正義的落實。 躺在慈湖的蔣介石,不能體會228的冤靈們,迄今尚未找到回家的路;家屬找不到遺體的失落與怨恨,雖然沒有見到一滴血,卻是噩夢連連,訴不盡的思念,來不及說再見。 1947年的槍聲徘迴,被子彈貫穿身體,到處噴灑的鮮血早已乾涸,只剩下親友穿越時空的啜泣與哀嚎。 沒有真相,如何療傷止痛?沒有追究加害者,歷史的空白,誰來還原?70年前的集體創傷,不能遺忘、不能平息,豈能功過併陳就可和解交代? 228事件當年,當權者為了把持政權大位,屠殺人民、殘暴相向。70週年過去了,唯一不變的是政治權術者,依舊拋棄公義,輕蔑人民。 當政治利益與統治基礎繼續錯綜勾結,蔣介石不能「正名」為228元凶,國民黨也不能正視歷史傷痕。黨國一體繼續幽靈不散,228如何止痛療傷?錯愛蔣介石,民族救星繼續神化,當年的加害共犯,又要如何浮現? 去蔣退神,只是轉型正義的第一步。重新檢視蔣介石,革除黨國一體的意識桎梏,被挖空、被假造的歷史,才能真相再現。
林青弘 2017-02-28
陳庚金、馬英九與轉型正義

陳庚金、馬英九與轉型正義

陳庚金不滿年金改革呼籲軍公教「能撈就撈、能混就混,拖垮政府」,引發爭議。資料照片        林青弘/自由作家 陳庚金說出「能撈就撈,能混就混,大家來拖垮這個政府」,吳敦義知悉後,表示陳語「有一點比較俏皮,請不要太多見怪」。 若可以類推適用,眾人皆云吳副是「白賊義」,難道也是俏皮話,吳副為何要見怪在意?陳庚金所說的話語,不是俏皮,只是反射民進黨執政之下,他希望軍公教人員應該如何做的真心話。 「黨國一體」製造了很多不公不義,蔣介石御筆一揮,司法判決立馬成為無效廢紙,不死也得槍斃。國民政府逃亡到台灣,服務國民黨的黨職年資可以合併公職年資一起計算退休給付,政府出錢幫國民黨買單。把民眾服務社當成政府機關的日子裡,黨就是國家、國家就是黨,黨國不分、利益糾纏,一切都是國民黨說了算數。 日本結束統治台灣,哪管私產或日產,國民黨想要的財產就是黨產,有誰可以反對或制止?明明是當總統,怎會有大溪、頭寮等「陵寢」,以國家資源提供個人墓園,還要全民負擔蔣家的身後事,讓政府成為兩蔣的「祭祀公業」? 把國家當成黨產,只有國民黨和共產黨做得到。無怪乎,國軍與共軍都是中國軍。台灣民主憲政若要進步與深化,轉型正義不是紙上談兵,也不是鬥倒國民黨,而是時代改變,民智大開之必要。人民需要重新檢視過去的不公不義,藉由轉型正義機制,才能奠定未來民主的大公大義。 國民黨歷經黨國一體的專制威權,就像檢察官台上說法、台下玩奶,知法違法,縱情聲色而忘了自己是誰。國民黨不長進,不是台灣之福。若要國民黨長進,釜底抽薪之計,就是嚴肅面對轉型正義。國民黨要積極轉型,還給台灣人民公平正義。 陳庚金因為不滿退休給付將要被砍,他的情緒發言,不是「北七」,而是真情流露、人性表現。這些真心話,點醒台灣人民轉型正義很重要,而且要落實於法制,實現於不當黨產收回國有、司法公信力提升、人人老有所養、同婚異婚都幸福等等。 228事件轉眼已經70週年,當年被蔣介石與國民黨嗜殺的冤魂們,縱然血汗已經乾涸斑斑,追求公平正義的大我良心,迄今還是長駐流傳。原住民本來就是人,把人當人看,證明無知與狂傲。馬英九若能把蔣介石當成元凶看待,台灣人民才能相信這位前總統,還有一絲一毫的良心。每年道歉只是行禮如儀,還原真相、究責凶犯,才是轉型正義。
林青弘 2017-02-20
「中華台北」之嗟來食

「中華台北」之嗟來食

依據世衛組織章程規定,觀察員係由總幹事每年個別邀請方式確認與會資格。世衛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的任期,到今年六月三十日為止,而世衛大會召開期間則在五月二十二至三十一日。在陳馮富珍尚未卸任前,從中國否決台灣參與ICAO、斬斷邦交國聖多美普林西比、積極發展教廷關係正常化等事實觀之,中國今年封鎖台灣以「中華台北」名義參加世衛大會,勢可預期。 民進黨首次完全執政,不能輕忽推動憲改的必要與急迫。如果憲法不能明定現有疆域僅及於台澎金馬等地區,台灣政府不能正視「一中一台」的政治現實,中國在國際社會當然繼續以「中華台北」貶抑台灣主權地位。 台灣國際身分曖昧不明,重要原因出自於《憲法》認定一個中國以及台灣為中國的一部分。蔡政府若堅持時間消耗戰,繼續躲在中國神主牌之下偏安自保,長期而言,對台灣主權勢必有害,對民進黨完全執政也有障礙。 「中華台北」等同向國際宣告,台灣是中國屬地,以觀察員身分出席世衛大會,甘願嗟來食,怎會有國家尊嚴? (作者為自由作家,台中市民)
林青弘 2017-02-14
民進黨應該推動憲改

民進黨應該推動憲改

任內是否修憲,是蔡英文的一大挑戰。資料照片        林青弘/自由作家 中華民國《憲法》於1946年12月25日經國民大會通過制憲,翌年元旦由國民政府公布。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在1991年5月1日制定公布,迭經1992、1994、1997、1999、2000、2005年等6次增訂或修正。 2000年3月24日司法院釋字第499號解釋宣告1999年9月4日修憲程序違背公開透明原則,亦違反當時國民大會議事規則之規定,修憲瑕疵已達明顯重大之程度,違反修憲條文發生效力之規範,該次修憲失其效力,1997年7月21日修正公布之原增修條文繼續適用,直至2000年4月25日修正公布《憲法增修條文》全文11條(現行全文12條)。 由釋字第499號解釋來論,修憲後尚有大法官擔任最終審查者,不僅是程序把關,更有實體審查修訂條文是否牴觸《憲法》中具有本質重要性而為規範秩序賴以存立之基礎。職是之故,無論是領土、國號、國旗之變更,經合憲合法程序完成憲改後,最後還有大法官會議把關審查。 考試權是否回歸行政院、監察權是否合併於立法委員之職權,誠屬憲改議題,也是變更五權憲政體制的大事。台灣不是大中國,當年制憲的時空背景業與中華民國建國時大有不同,再與現今中華民國處境相比,亦是大相逕庭。 民進黨若是繼續忽略憲改重要性與必要性,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一定不能正名為台灣,勢必要背負著中國神主牌,深受一個中國原則宰制。美國的《台灣關係法》、中國的《反分裂國家法》,不應該是憲改障礙,也不應該作為領土、國號、國旗等變更的推動枷鎖。若要深化民主、完備憲政、自治自決,憲改是台灣人民找尋國家新定位唯一的一條路。 不可諱言,戰爭威脅、中美制裁是面對憲改的可能代價。憲改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是民進黨完全執政若是對憲改刻意保持低調與冷淡,將來修憲機率勢必遞減趨近於零。如果再由中國國民黨取得中央執政權,兩岸必然走向強制統一而不僅僅是終極統一。 台灣能否脫離中華民國的憲政窠臼,能否擺脫中國的霸權強取,端看台灣人民的自覺與自決。民進黨身為本土政黨,有義務也有責任,為台灣的國家新定位與全體人民的未來,尋求憲政上的解決方式。 無論修憲或制憲,這是務實面對中華民國的當今處境,也是為兩岸關係尋求重大突破,沒有衝突就沒有妥協,沒有妥協就沒有進步。中華民國不能時而代表中國,時而簡稱台灣,甚至被改名成為中華台北(中國屬地台北)。 一個國家兩個地區,大陸人民不是中華民國當然公民,沒有選舉權等公民權利,這是不正常國家的象徵,也是大法官以《憲法》守護者的高度,考量國家整體利益,在政治現實上予以退讓妥協(司法院釋字第328、475、497、618號解釋參照)。 民進黨若能經由憲改,承認中華民國大陸地區已經「獨立」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一中一台」、「一邊一國」才能徹底實現。台灣先行改變,中國才有進步機會。解構統一業障,兩岸才有真和平。
林青弘 2017-02-13
川普能不能改變一中政策?

川普能不能改變一中政策?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多次發表與中、台關係言論,引起國際輿論。法新社        林青弘/自由作家 「秋海棠成為老母雞」,反射了中華民國的多災多難,也明白告訴全世界,在中國建立民主體制的國家,艱難險阻,挑戰不斷。 老母雞背上的外蒙古,早已獨立成為蒙古國,這個國家的領土、人民曾經是中華民國的固有疆域與國民。 中華民國為了反對外蒙古獨立,曾於1952年向聯合國控告前蘇聯,聯合國當年通過505號決議譴責蘇聯。又曾於1955年,否決蒙古加入聯合國。直到1961年,在美國壓力下,為了牽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中華民國才同意蒙古加入聯合國。 2002年1月30日行政院發布修正「兩岸條例施行細則」第3條,將《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所指「本條例第2條第2款所稱大陸地區,包括中共控制之地區及外蒙古地區」,修正為「本條例第2條第2款之施行區域,指中共控制之地區」,已不包含外蒙古。足見中華民國制憲公布時,確實將外蒙古視為固有疆域。 馬政府執政時期,陸委會曾於2012年5月21日發布新聞稿,指出「民國35年我國《憲法》制定公布時,蒙古(俗稱外蒙古)獨立已為我政府所承認,因此,當時蒙古已非我國《憲法》第4條所稱的『固有之疆域』。」 上開新聞稿內容,很明顯與中華民國曾於聯合國控告前蘇聯、否決蒙古加入聯合國等事實不相符合。1946年制憲公布時,若確已承認蒙古獨立,何必譴責前蘇聯,又何必否決蒙古加入聯合國?馬政府執政可以承認「一中一蒙」,最關鍵原因在於國際現實,而非中華民國固有之疆域業已合憲變更。 準用上述法理,一紙新聞稿能將秋海棠變成老母雞,再把老母雞變成台澎金馬,有何困難?當馬政府承認蒙古國的時候,中共也沒指責這是獨台或華獨,因為中共也支持。 中國固有疆域如果來自各朝各代,以最近的清帝國、中華民國來說,蒙古國所在的外蒙地區,當然也是中國的固有疆域。中國領土可以分割,中共也樂意承認,可見中華民國把領土限縮成台澎金馬,中共沒有反對的正當性。 中共堅持「一中原則」不可談判、不能交易,美國政壇在傳統上,對於「一中政策」也是堅持無誤。如果川普帶來新遊戲規則,建立亞太新秩序,在習近平「一帶一路」、積極全球化的運籌下,美俄戰略合作共同壓抑中國,以全球經貿利益、地區軍武勢力為籌碼,誰敢保證中國永遠不低頭,難道「一中政策」永遠不會改變? 當川普積極說服大眾時,他的慣性動作會自然發生: 右手食指與拇指結合成圓圈、其他三指伸直而成為「OK」手勢,接下來他會把食指與拇指分開、伸直,其他三指同時內縮,成為「小7」手勢,繼續配合強調語氣,右手全部張開伸直而成為「大5」手勢。 川普的肢體語言,一再重申他有自己的堅持,同時也可以順應輿論而有髮夾彎轉圜。 川普確實是政治界的新手,但他不是社會菜鳥。自大、自戀確實是他的性格,這不是心理變態。 中共面對川普執政後的新局勢,自感惶惶不安,或以言語脅迫,或以貿易報復揚言對抗,可見川普確實是中共頭痛的強國領導人。 習近平忙著穩定內部攻防,為了解放軍建軍90周年、19大順利鋪陳,中美兩大國還不會為了「一中政策」而正面對決。 在川普正式向中國叫陣之前,蔡政府可以多看、多聽、多想與少說,兩強對決才有好戲可看,台灣身兼事主與公親雙重身分,在關鍵時刻出招,才能確保國家利益。
林青弘 2017-02-02
司法公信力值得多少退休金?

司法公信力值得多少退休金?

年改方案公布後,各界仍爭論不斷,包括司法界也有不少異議。圖為年改委員會召集人、副總統陳建仁。林修卉攝        林青弘/自由作家 台灣高等法院錢建榮法官在1月23日接受媒體採訪,問及退養金、所得替代率之看法,錢法官認同現行法所定98%所得替代率可以適當比例調整,但是無法接受全數刪除退養金。錢法官甚至大膽預言,只要年改新法大幅刪減法官的退休給付,勢必帶動退休潮,多數優秀有戰力的法官甚至會早早退場。 法官應依據憲法及法律,本於良心,超然、獨立、公正審判,不受任何干涉。《法官法》第13條第1項定有明文。審判獨立是法官職務的核心價值,也是法官存在,絕對且唯一的正當與必要。《憲法》雖然保障法官終身職,但是法官個人意願超越《憲法》的終身職保障,否則法官將如同皇帝,不得辭職、留職、退休。 《憲法》上的終身職保障,目的在於維護審判之超然、獨立、公正,法官如果辭職、退休,不再有審判職務之執行,則無涉於審判獨立,其退休給付要如何修訂,當然無關審判獨立,不影響司法獨立。 司法公信力低落,人民卻不能要求法官退回已領取的薪資、福利等待遇。審判獨立與司法公信,像是天秤上的兩端,互相衡平,也互相制裁。標榜審判獨立,卻不能昭顯司法公信,有權威而無信賴,人民疏離司法,法官被視為社會異類。強調司法公信,卻昧於審判獨立,人多勢眾者為「公論」,司法淪為霸凌工具,有錢、有權、有勢者專享司法權。 如果多給法官薪水待遇,可以提升司法公信、維護審判獨立,基於司法為民,全民當然樂見贊成。若是司法公信低落,審判獨立猶如初一、十五的月亮會有情勢改變,多給法官一塊錢,也是浪費公帑,糟蹋人民的血汗錢。 年改新法不能把法官、檢察官完全剔除不理,當退休、在職的司法官要爭取退休給付的權益時,我們要請教法官、檢察官,司法公信力值得多少退休金? 既然已經退休,不再執行職務,哪來高薪養廉,有何司法獨立?在職時,若不在乎司法公信力,只在乎個人威信,若有公權力濫用,官官相護、門派掩飾,更有甚者,司法淪為政治鷹犬,司法公信力還能剩多少? 年改方案可以給予司法官選擇機會,不想續留者,儘早退休出場,退休給付終究要改革,方法不能只限定於退養金。新法上路,若將「朝三暮三」改成「朝四暮二」,這塊餅雖然未縮小也未做大,但是提高在職待遇、降低退休給付,薪資優遇更加合理分配,除能鼓舞在職司法官戮力從公,職業疲乏者亦可以適時退場。 養老不同於養廉、養望,混為一談只是模糊焦點,法官與檢察官總不能落人口實,徒留「在職愛勢」、「退休貪財」的誤解罵名。素養高、自律強的司法官們,請當年金改革的領頭羊,為民表率,留下典範。
林青弘 2017-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