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新聞

台塑義聯搶進 台廠赴美投資估總額逾上兆

台塑義聯搶進 台廠赴美投資估總額逾上兆

〔記者張慧雯/台北報導〕除金融業前進美國外,其實,製造業包括台塑、鴻海集團等都在今年宣布新的投資案,台塑集團今年總計新增約一四四億美元(約四千四百億台幣),鴻海集團也準備在威斯康辛州投資一百億美元(約三千億台幣),至於義聯集團、中油也有赴美投資計畫,市場估計這波台商赴美投資可能超過一兆元,美國可望成為台灣對外投資第二大國,堪稱「台灣製造業近廿年來最大規模的遷徙」。 川普美國製造效應升溫,原本在美就有設廠的台塑集團今年也將新增144億美元(約4400億台幣)投資案。圖為北市敦化北路的台塑集團總部。(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台灣製造業20年最大規模遷徙 台塑集團在美國最早從一九八○年代投資六十億美元,而今年除正在興建中的德州擴廠計畫約五十億美元外,還有台塑化與台化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新投資案約九十四億美元,總計今年對美投資案約一四四億美元。 至於鴻海集團也宣布在威斯康辛州投資一百億美元,在威州東南部建立一間大型面板廠,威州提供最高可達卅億美元的稅務獎勵。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表示,第一步選擇在威州打造世界級LCD面板廠,粗估將創造三千多個工作機會,並有機會上看至一萬三千人規模。 義聯集團則計畫到美國德州投資一千億元設立三座鋼鐵廠,主因就在於台灣環評很難過關,加上西向與南向都不順利,因此轉向美國設廠;此外,中油也宣布計畫到美國設石化廠,由於中油在台灣都是用石油腦裂解石化基本原料,生產成本相對頁岩氣高出許多,中油如未到美國設廠,成本恐無法與其他同業競爭。
張慧雯 2017-12-03
美參院通過31年來最大稅改案!川普與共和黨大勝利

美參院通過31年來最大稅改案!川普與共和黨大勝利

  美國聯邦參議院2日通過31年最大稅改案,成為上任一年多以來,尚未達成重大立法的美國總統川普以及共和黨的重大勝利。(資料圖,法新社) 2017-12-02 17:14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聯邦參議院今(2)晨針對稅改案進行表決,以51票贊成、49票反對,通過美國31年來最大規模的劃時代稅改,而這也成為上任一年多以來,尚未達成重大立法的美國總統川普以及共和黨的重大勝利。 綜合媒體報導,共和黨在參議院擁有52席,只要有2名參議員跑票,法案就無法通過。共和黨領袖在克服黨內歧見後,獲得51位黨內參議員支持。而民主黨參議員則相當不滿,抱怨在表決前才拿到長達將近500頁的法案文件,而且字裡行間還有參雜手寫、難以辨識的註記。 法案內容包含減稅約1.4兆美元,將公司稅率從35%降到20%、重建跨國企業的稅法、暫時降低個人所得稅。不過,參議院通過的法案還必須與眾議院通過的版本折衷,交由川普簽署後才正式生效。即使如此,這也已經是共和黨與川普的一大勝利。
自由時報 2017-12-02
力阻促轉條例 國民黨智庫竟稱「台灣沒有威權時代」

力阻促轉條例 國民黨智庫竟稱「台灣沒有威權時代」

  2017-12-02 00:0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12月1日集結朝野於立法院進行協商。國民黨昨上午也召開黨團大會,原想對此凝聚黨團立場,卻見黨中央、智庫及青壯派不同調,再爆「多頭馬車」。與會的智庫代表何展旭甚至聲稱「台灣沒有威權時代,怎麼會有轉型問題?」引發黨內譁然。 國民黨召開黨團大會,想針對《促轉條例》凝聚黨團立場,與會代表何展旭竟聲稱「台灣沒有威權時代」,引發黨內譁然。圖為上月國民黨召開黨團大會。(資料照,記者鄭鴻達攝) 綜合媒體報導,國民黨中央、智庫召開黨團大會,針對《促轉條例》凝聚黨團立場,黨中央、智庫及青壯派立委意見卻不同調。 先是黨團書記長林為洲發言說,並非反對《促轉條例》,但民進黨版草案部分違反合憲、合法原則,像是無須經檢察官同意,持檔案就能進入民宅搜索,明顯侵害人權。 智庫代表何展旭則認為,國民黨過去執政時期,已處理過相關轉型正義議題,沒必要再次處理。他還說,德國的轉型正義是從納粹黨轉型到民主政府,「但我們的政府是選出來的,台灣沒有威權時代,怎麼會有轉型問題?」此話一出,在場國民黨立委幕僚一陣譁然。 林為洲接續說,威權時代範圍限定在1945年到解嚴過度狹隘,應該往前延伸到日治時代,包含慰安婦、原住民、陸一特等議題都要納入調查。 立委賴士葆提議,下週一民進黨將召開國際記者會聲援李明哲,因此,國民黨也應趁機訴諸國際,邀重量級律師如前法務部長王清峰等人,共同召開記者會,撻伐民進黨踐踏人權。 賴士葆的提議受到國民黨秘書長曾永權肯定,當場裁示,下週一智庫與黨團就共同召開記者會,黨中央會全力配合,所有人必須全力反對《促轉條例》通過。 種種意見最終交由林為洲受訪強調,「黨中央與黨團立場一致!」表示將全力阻檔《促轉條例》,黨團、智庫4日也會共同舉行國際記者會,並邀人權組織、律師、國際媒體參加,說明對於《促轉條例》的立場。 國民黨青壯派認為不需全面阻擋,但當下已無力回天。黨內人士批評,「那是黨中央、智庫的意見,黨團沒有採納!」 黨團依舊會照自己的路走,以朝野協商進度為主,至於有部分委員主張認同,黨團沒有意見。 問及下週二院會是否會動用武力杯葛,林為洲回應,青壯世代立委蔣萬安、許毓仁、江啟臣等人,希望透過比較開放討論形式來加強論述。
自由時報 2017-12-02
郭婞淳世錦賽第4金 史上最強

郭婞淳世錦賽第4金 史上最強

郭婞淳奪金,場邊台僑興奮揮舞國旗慶祝。(取自IWF網站) 提前移訓奏效 一舉雙金 郭婞淳挺舉技壓群雌,輕鬆奪金。(取自IWF網站)   郭婞淳在世界錦標賽58公斤級摘下2金1銀,風光為2017年畫下完美句點。 (資料照) 〔記者粘藐云/綜合報導〕延續今年台北世大運奪金、破世界紀錄聲勢,我國女將郭婞淳昨在世界舉重錦標賽女子58公斤級賽事再創佳績,抓舉105公斤摘銀,挺舉135公斤、總和240公斤雙雙稱后,合計進帳2金1銀,再度讓台灣榮耀國際舞台。 台灣奧運雙金得主許淑淨在女子53公斤級賽事中,則因手肘受傷,忍痛放棄挺舉賽事,僅拿下抓舉銀牌。 今年舉重世錦賽在美國加州安納罕舉行,郭婞淳在上屆休士頓世錦賽中,因時差影響,僅收下銅牌;重新踏上美國國土,她信誓旦旦要在跌倒的地方爬起來,這次特別提早近一個月飛往當地備戰,在比賽中收到移地訓練的成效。教練林敬能表示,這次的成功經驗,可做為未來行程安排的參考。 新制先舉先贏 抓舉銀憾 今年世錦賽,郭婞淳最大勁敵為里約奧運金牌泰國蘇甘雅,她在抓舉項目開把就是99公斤,郭婞淳則為95公斤,後來上修至99公斤;兩人第1次試舉皆輕鬆過關,第2次兩人成功舉起102公斤。 第3次試舉,蘇甘雅挑戰105公斤成功,郭婞淳隨後登場,並未調整重量,也同樣舉起105公斤;不過,根據最新規則,由先試舉成功者排名較前,因此郭婞淳僅進帳銀牌,蘇甘雅奪金,銅牌為拉脫維亞小將克哈。 郭婞淳在今年世大運以挺舉142公斤破世界紀錄,挾著紀錄保持人氣勢登場,郭婞淳第1次輕鬆挑戰126公斤,第2次舉起131公斤,當時已無其他選手挑戰,總和也確定排第一,但她仍選擇在第3次把重量加到135公斤,成功舉起後,確定囊括挺舉、總和2面金牌。 58公斤級4金 追上李雪英 郭婞淳表示,她清楚自己在挺舉仍有優勢,比完抓舉後,心情並未太過緊張,深信還有機會贏下比賽,奪金後,她帶著笑容站上頒獎台,不時向觀眾揮手致意。 郭婞淳這次摘下2面金牌,在世錦賽生涯已累積4金,超越前台灣選手郭品春的3金紀錄,且與中國好手李雪英居世錦賽女子58公斤級金牌數之首。
粘藐云 2017-12-02
協商無共識 促轉條例下週二表決

協商無共識 促轉條例下週二表決

朝野唇槍舌劍 逾九成條文都保留 〔記者蘇芳禾/台北報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被視為蔡政府推動轉型正義的重要立法工程,立法院朝野黨團昨協商決定,將在下週二院會進行處理,無共識的條文就訴諸表決,促轉條例草案將在下週二院會完成三讀程序。 促轉條例草案朝野黨團岐見表 蔡英文總統去年就職演說時強調,追求轉型正義的目標是在追求社會的真正和解,讓所有台灣人都記取那個時代的錯誤;政府將從真相的調查與整理出發,預計在三年之內,完成台灣自己的轉型正義調查報告書。立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去年六月即初審通過促轉條例草案,但直至下週才可能完成三讀程序。 初審條文明定,將於行政院設置「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推動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公、還原歷史真相、促進社會和解;處理不當黨產,以及其他轉型正義等五大事項。兩年內就上述事項,以書面向行政院長提出包含調查報告、規劃方案等任務總結報告。 立法院長蘇嘉全連續第三天召集朝野協商討論促轉條例草案,在此之前,促轉條例曾經四度協商,皆未有結果;昨天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協商,朝野黨團僅就條文中的施行日期達成共識,其餘包括時間點、名稱、機關層級全都保留。 在這幾日的協商中,朝野唇槍舌劍、攻防不斷。條例名稱部分,除了國民黨希望加入「促進人民團結與和解」文字外,其他各黨文字大致相同;主管機關促轉會部分,各黨多主張隸屬行政院,時代力量則主張隸屬總統府。在界定威權統治時期的時間部分,各黨所規範的威權統治時期都為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起至八十一年十一月六日止之時期,僅國民黨希望加入日據殖民時期。 條文中關於移除緬懷威權政治者之象徵部分,民進黨版、時代力量認為,應予移除、改名,或以其他方式處置之。國民黨版則希望具公益性、學術性及公共性者,應予保留做為人權教育之用。 朝野最後簽署協商結論,確定將在下週二院會進行表決處理。 此外,蘇嘉全也召集朝野協商,討論公投法修正草案,最後關於公投「提案」、「連署」、「通過」門檻,以及可投公投票年齡、公投事項是否排除適用憲法等八條關鍵條文保留。蘇嘉全表示,下週二表決完促轉條例後,繼續進行公投法協商。
蘇芳禾 2017-12-02
促轉條例朝野協商3天 僅「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有共識

促轉條例朝野協商3天 僅「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有共識

  2017-12-01 22:2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立法院長蘇嘉全今日(1)早上再度針對《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召開朝野協商,歷經3個小時討論,最後朝野只對第21條「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有共識,其餘留待下週二(5日)立院表決。 立法院今日再度針對《促轉條例》草案進行朝野協商,最後朝野只對第21條有共識,其餘留待下週二立院表決。(圖擷取自議事轉播IVOD) 綜合媒體報導,自上月29日立院召開《促轉條例》草案朝野協商以來,來到第3天。草案21條在前兩日共4小時的協商中,僅討論到第7條,全無共識。今日則火速以3小時討論完剩下3分之2的條文。 協商過程中,國民黨強烈質疑該草案將時間設定在威權時期,跟查黨產的時候一樣,根本是要做清算鬥爭。國民黨團總召林德福批評,「全世界根本沒有這種的政黨。」但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僅回,「無間道裡面有一句話,該還的還是要還。」 朝野最後做成協商結論,除了第21條關於施行日期的條文「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達成文字上的共識外,包括名稱與第1條至第20條全數保留,待5日進立院表決。 下週二院會討論事項第一案就是要處理《促轉條例》草案,廣泛討論、逐條討論時,各黨團分別推派代表發言,發言結束後表決處理。
自由時報 2017-12-01
客語列國家語言 立院初審通過

客語列國家語言 立院初審通過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昨初審「客家基本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首度將客語列入國家語言,並規定政府應捐助設立「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辦理全國性客家公共廣播及客家電視等傳播事務。客委會主委李永得表示,修法有利推廣客語及客家文化發展。 對於客語列入國家語言,客委會主委李永得表示,此舉有利於客家文化發展。(資料照) 為落實憲法平等及保障多元文化精神,新增客語列入國家語言,並規定客家人口達三分之一以上鄉鎮市,應以客語為通行語之一,由客委會將其列為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加強客語、文化與文化產業的傳承及發揚。 初審條文規定,直轄市、縣市及鄉鎮,客家人口達二分之一以上者,應以客語為主要通行語,該地區同為原鄉者,與原住民族語同時為通行語;據客委會統計,台灣目前客家人口達二分之一以上鄉鎮有卅九個,三分之一以上鄉鎮為七十個。 設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此外,政府應捐助設立「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辦理全國性客家公共廣播及電視等傳播事項。客家電視台在尚未納入公廣集團前,將由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主導,基金會預計二○一八年可正式成立上路。
陳鈺馥 2017-12-01
賴揆:提升總統支持度 是我的工作

賴揆:提升總統支持度 是我的工作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行政院長賴清德上任二個多月,施政滿意度高,但蔡英文總統滿意度卻未明顯提升,賴揆昨接受三立電視專訪時表示,以這兩個多月來看總統推動事情的種種策略與投入,應該可得到民眾更高的支持度,可能是因為認知的落差,「後續就是我的責任了」,讓總統的民調能夠平穩,支持度能夠提升就是行政院的工作,「這個就是我的工作!」 行政院長賴清德昨接受電視專訪時表示,總統應該可得到民眾更高的支持度,可能是因為認知的落差,「後續就是我的責任了」。(資料照) 總統有非常強烈的使命感 賴揆指出,這兩個多月他比較有機會與蔡總統互動,「我認為她有非常強烈的使命感,而且做事也非常有決心,外柔內剛。」 他表示,未來會一如當初接下行政院長印信時所講的,誠實面對台灣各種問題,務實擬定策略,踏實解決問題。 對於總統與閣揆的施政滿意度呈現不一致,賴揆說,因為蔡總統的國家責任更重、更大,難度更高,他當行政院長則主要是負責內政、國政的推動,所以沒有辦法互相比較,但以他對總統的觀察,總統對台灣有非常強烈的使命感,做事情也非常有決心,相信行政院只要把社會上的事情一件一件做好,總統的民調會回穩,支持度也會提高。
李欣芬 2017-12-01
薪酸!305萬人月薪不到3萬元

薪酸!305萬人月薪不到3萬元

2017-11-30 17:04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行政院主計總處下午公布最新調查,今年5月全體受僱就業者(含全時及部分工時)共898.5萬人,平均月薪3萬7703元,較去年增加609元;其中,仍有305.1萬人月薪不到3萬元、占33.96%,但人數及占比略有改善,低於去年的327萬人及36.72%。 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今年5月全體受僱就業者平均月薪3萬7703元,較去年增加609元,但有305.1萬人月薪不到3萬元、占33.96%。(記者鄭琪芳攝) 主計總處指出,今年5月全日時間(全時)受僱者計861.6萬人,每月主要工作經常性收入(具兩份以上工作者,採計主要工作之收入,且未含加班費、獎金、紅利等)為3萬8656元,較去年增加620元或 1.63%,其中達3萬元以上者計590.4萬人 ,占68.53%,較去年上升2.86個百分點,呈逐年上升之勢;至於收入5萬元以上計163.2萬人、占18.94%,上升0.77個百分點。 另外,部分時間受僱者36.9萬人,每月主要工作經常性收入1萬5442元,較去年增加455元;其中,利用課餘或家事餘暇工作者16萬8千人或占45.64%,平均工作收入為1萬1359 元;而不想換工作亦不想增加額外工作者31.5萬人、占85.49%,平均收入為1萬5695 元,顯示對於需要彈性工作時間或較短工時者而言,部分時間工作型態可提供另一種選擇。 主計總處指出,今年5月全體受僱就業者(含全時及部分工時)共898.5萬人,月入不到2萬元有39.5萬人、占4.4%,月入2萬至3萬元有265.6萬人、占29.56%,合計月入不到3萬元有305.1萬人、占33.96%,低於去年的327萬人及36.72%。
鄭琪芳 2017-11-30
賴揆拍板 政治獻金明細強制上網公開

賴揆拍板 政治獻金明細強制上網公開

  賴揆拍板修法,個人與企業捐贈政治人物的政治獻金明細,未來都要強制上網公開。(資料照,記者李欣芳攝) 2017-11-30 11:56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行政院長賴清德今天主持院會,拍板「政治獻金法修正草案」,為強化政治獻金的公開透明,避免金錢與政治權力的不當勾稽,修法明定未來個人與企業捐贈政治人物政治獻金的明細,都要強制上網公開。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表示,目前監察院上網公開的資料,只有會計報告書的收支結算表,根據這次的修法未來若經立院完成修法,則會計報告書的25項內容,都要全部上網公開,包括個人與企業捐贈政治人物政治獻金的明細。 賴清德表示,這次「政治獻金法」的修正,除賦予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長及區民代表擬參選人收受政治獻金的法源依據,保障其權益外,並將應公開於網路的政治獻金資訊,擴大到會計報告書的全部內容,使資訊更公開透明,這也是展現積極落實司改國是會議的決議。請內政部積極與立法院朝野黨團溝通協調,早日完成修法程序。 為強化資訊公開透明機制,政院這次修法明定,將受理申報機關監察院應公開於電腦網路的政治獻金資訊,修正為會計報告書的全部內容。 這次修法並賦予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長、區民代表擬參選人及依政黨法新設立的政黨收受政治獻金的法源依據;另考量鄉(鎮、市)長擬參選人選舉區幅員範圍及服務選民人數,不亞於縣(市)議員擬參選人,因此將其收受政治獻金起始期間,調整與縣(市)議員擬參選人一致。
李欣芳 2017-11-30
檢舉劉士永造假案疑遭「河蟹」 陳君愷:中研院公然說謊!

檢舉劉士永造假案疑遭「河蟹」 陳君愷:中研院公然說謊!

唐詩/台北報導 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陳君愷。圖/張家銘 碰到違反學術倫理,只能自認倒楣?一年前(2016)的12月1日,輔大歷史系教授陳君愷發表公開信給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呼籲中研院處理他所檢舉、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劉士永涉及違反學術倫理案,並提出包括劉士永誤引誤述、架空引用等多項證據。但一年來,檢舉本案的陳君愷儘管另案再提新事證,卻又遭中研院以「已調查過」、「無新事證」等理由,認定劉士永並無違反學術倫理。 這宗違反學術倫理的案子走了10多年,3位中研院長、數位台史所籌備處主任、所長,關乎中研院人文研究領域的學術聲譽。但從去年到今年一整年,中研院的程序,讓檢舉人陳君愷僅獲得3行字、一紙機密回函,一切不透明,外界對其「學術倫理」標準也毫無所悉。 陳君愷事後向時代力量立法委員高潞‧以用陳情,高潞‧以用並在本月20日就此事質詢中研院長廖俊智及官員了解審查過程。廖回應,審查此案標準「或許是需要跟當事人(陳君愷)說明,但也不是結果因為當事人不滿意就一審再審,沒有新事證我們也沒辦法一審再審」,強調審查程序有讓研究人員參與,有在院會中做充分討論。陳君愷則痛批中研院的說法是「公然說謊」。 陳君愷曾以此個案為例撰寫一篇學術論文,文中詳述此一事件梗概並舉證。他表示,由於劉士永違反學術倫理的情形,狀況百出,罄竹難書;近期他將再備妥相關佐證資料,就現下已經查證完畢的另外20個案例,再次公開向中研院與立委提出檢舉。至於其餘待查證的部分,會再繼續追查。 陳君愷表示,今日他準備將檢舉函寄去給中研院,以及多位立院教育委員會立委;明天(12月1日)並將再度發表致中研院長廖俊智的公開信。他諷刺說,「總而言之,劉士永所撰寫的論文與專書,對於臺灣學術界最大的『貢獻』,將會是提供學術倫理反面教材的最佳寶庫」! 陳君愷指控,1997年他的論文〈同文化與異文化的交會點——「光復」與臺灣醫生患者間醫療關係的一個轉折〉,被劉士永於1999年的論文〈1930年代以前日治時期台灣醫學的特質〉引用,刊登在《台灣史研究》期刊第4卷第1期,但在引用的段落中卻無端被加油添醋,侵害陳君愷關於《著作權法》的「同一性保持權」。陳君愷事後曾提出民事侵權告訴,但上訴時遭法院駁回。 去年3月,陳君愷再向監院檢舉此案,中研院4月接獲監察院去函,5月函覆指劉士永「一般認定之學術定義,學術標準意指論述具有原創性,無偽造、剽竊等情事,及資料引述妥適」,並引用台灣高等法院101年上國字第5號的民事侵權告訴上訴駁回判決,據以認定劉士永並無違反學術標準情事,9月時,中研院更函覆監察院「劉士永治學嚴謹…」等語,讓陳君愷無法接受。 陳君愷認為,法院和中研院處理學術不應如此草率,而他持續追查,進一步發現疑似架空引用、捏造事實的各種「新事證」,因而在去年10月底去函監察院「補充理由狀」提出說明,並在去年12月1日發表給廖俊智公開信,同時向中研院檢舉劉士永過去所撰寫的多篇論文及專書,至少有20個註釋出現學術倫理問題,要求中研院就此事進行調查、處理,然而這些「新事證」被中研院處理後,以「沒有新事證」為由函復陳君愷,至今仍是不了了之。 時代力量立委高潞‧以用11月20日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審查中研院預算時,就此事提出質詢中研院長廖俊智,中研院回覆陳君愷檢舉劉士永涉學術造假案「只有短短三行,要人家怎麼心服口服」,廖俊智則答覆說,「這是至少10多年前的舊案」,中研院對任何案件都非常重視,「包括本案」,據中研院調查結果,監察院調查過了,法院也判決過了,中研院也調查了好幾次…。 但廖沒說完,高潞‧以用繼續追問,「架空引用誤引注釋虛構事實,這些主張檢舉書有113頁,這案件監察院調查過了,法院也判決過了,本院也調查好幾次,所以你意思是判決完了,就不干中研院的事了嗎?是不是」?廖俊智當時答覆「不是」,高潞‧以用進一步質疑,「判決完就不干中研院的事?跟學術有沒有瑕疵有絕對的關連嗎?」,強調學術倫理的瑕疵應該是中研院應該要謹守的原則、以及堅持,廖則回說「有委員會」(學術倫理委員會)。 但高潞‧以用仍質疑,過程中是否有當事人的參與?沒辦法讓檢舉人參與審查過程,且檢舉人無從知悉,這樣的過程是否有瑕疵?她也引用教育部、科技部和台大說明檢舉的標準,但廖俊智支吾後,請秘書處處長吳重禮來代為報告。吳重禮則答說,去年12月接受到陳君愷檢舉,今年2月24日召開委員會,有13位委員出席,但陳並未提出新事證。 立委質疑程序瑕疵 中研院長卻說「不能因為當事人不滿意就一審再審…」 高潞‧以用則質疑過程過於鬆散,強調無法接受這樣的說法。吳重禮則表示,陳君愷提出的並沒有新的事由、事證,可以推翻法律判決,因此就只能尊重。高潞‧以用則連番質疑中研院未嚴格審查,並反問廖俊智是否對中研院自己過於寬容,廖俊智則強調中研院有標準。 但高潞‧以用反問,「標準有告知當事人嗎」?並說這爭議10幾年,接下來還會再爭議10幾年,且還不會落幕,問廖俊智是否要好好處理?廖俊智則說,要回去看看是否有跟檢舉人仔細回覆審查標準,「回覆結果不見得是當事人所樂見,但至少需要把判決的事由跟標準…」。 高潞‧以用則苦笑,「已經隔了一年」,中研院應該要讓當事人知道建立的標準,而不是只想讓這件事趕快落幕,同時她也質疑倫理委員會組成人士並非歷史學專業,但廖俊智則解釋委員會有分為一級、二級,「不是因為審過好幾次…或許是需要跟當事人說明,但也不是結果因為當事人不滿意就一審再審,沒有新事證我們也沒辦法一審再審」,強調審查程序有讓研究人員參與,有在院會裡做充分討論。 針對中研院院長、官員的答覆,陳君愷予以反駁。他指出,中研院官員於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回覆高潞‧以用的質詢時說:這個案子「沒有新事證」,「這是公然說謊,蓄意混淆視聽;意圖將不同案件,誤導為同一件事,甚至是對本人的惡意誹謗」。 陳君愷指出,15年前(2002年)因發現劉士永1999年所發表的論文,誤引誤述他在1997年所發表論文的內容,將他所述「戰後」臺灣的現象,移花接木為「日治」時期,遂開始去函要求更正,「惟始終未獲合理與確實的更正」,「本案到2013年國賠訴訟三審敗訴定讞,基本上乃是針對劉士永論文中的1個註釋而已,這是『誤引要求更正案』」。 陳君愷:漠視證據、踐踏專業、摧殘學術、藐視國會,莫此為甚! 陳君愷指出,去年(2016年)12月1日,他再度向中研院檢舉劉士永過去所撰寫的多篇論文及專書,至少有20個註釋出現學術倫理問題,則是另一個「違反學術倫理檢舉案」。既然是針對不同事實的不同案件,又何來「沒有新事證」之說? 陳君愷表示,去年他不僅公開具名檢舉,「並且,還在民報網頁上提供20個案例佐證資料的網址連結;而這些佐證資料,即與檢具給中研院以及立委者,完全相同,公眾皆可自行閱覽、自行判斷」,「以其中涉及『架空引用』的案例而言,亦即正文所述內容與註釋內容不符者,證據確鑿」。 「若中研院倫理委員會真要認定劉士永沒有造假,只有一種可能,即是他另有所本;如此一來,合宜的審議,就應該舉出另有所本的證據,證明劉士永該註釋並非架空引用(甚至是捏造),乃確有事實根據,而僅係誤植頁數或誤繕出處的疏失而已。但中研院2017年3月20日的公文回覆,僅以3行文字敘述,斷言劉士永沒有違反學術倫理,完全未提供相關證據與審議說明」。 陳君愷更痛批,即便事後高潞‧以用委員辦公室去函要求提供相關佐證資料,也悍然拒絕,「陽光」與「黑箱」之別,判然可見,「如此中研院官員卻竟敢在國會殿堂中,宣稱中研院已照規定審議,其誰能信?漠視證據、踐踏專業、摧殘學術、藐視國會,莫此為甚」!
唐詩 2017-11-30
民進黨首波提名9縣市長拚連任

民進黨首波提名9縣市長拚連任

〔記者楊淳卉/台北報導〕二○一八縣市長選舉號角響起,民進黨中執會昨通過首波提名名單,尋求連任的九位民進黨執政縣市長均獲提名,並由黨主席、總統蔡英文領軍召開記者會誓師;蔡英文表示,提名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他們會組織最強的競選團隊,一起為「看好台灣,幸福相連」來努力,她並與九位縣市長高呼「看好台灣,幸福相連!」 民進黨中執會昨通過爭取連任的九名縣市長提名名單,黨主席蔡英文(左五)率領基隆市長林右昌(左起)、新竹市長林智堅、彰化縣長魏明谷、桃園市長鄭文燦、台中市長林佳龍、雲林縣長李進勇、嘉義市長涂醒哲、屏東縣長潘孟安、澎湖縣長陳光復高喊口號加油打氣。(記者王藝菘攝) 蔡英文領軍誓師 民進黨中執會通過的提名名單,包括基隆市長林右昌、桃園市長鄭文燦、新竹市長林智堅、台中市長林佳龍、彰化縣長魏明谷、雲林縣長李進勇、嘉義市長涂醒哲、屏東縣長潘孟安及澎湖縣長陳光復。 蔡英文表示,三年前在台灣人民支持下,民進黨取得十三個縣市執政機會,她當時曾說,全黨上下要以誠惶誠恐、如履薄冰的心情來看待人民的託付,他們從沒忘記這些叮嚀。 蔡強調,他們會團結一致,有不同想法他們會溝通,態度有差異的時候他們會協調,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好好做事,讓台灣變得更好。 對於九位被提名人,蔡逐一介紹其政績,她說,林右昌以行動和魄力,讓基隆找回昔日港都的榮光;鄭文燦政通人和,地方上不分政黨、不分顏色,都在誇獎他;林智堅讓新竹人感受到政黨輪替,真的不一樣;林佳龍建設台中每天都有進展,市民看得到;在彰化縣,這幾年綠能招商的金額已超過兆元,魏明谷做到了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涂醒哲不譁眾取寵」 蔡英文說,李進勇積極推動雲林的農業創新和農村轉型;涂醒哲不是譁眾取寵的人,但他默默用心;潘孟安的表現,她相信屏東人都很有感覺,也有目共睹;而陳光復用先進的觀念,致力於澎湖生態保護,以及海上交通發展。 蔡英文強調,政績就是最好的宣傳。有時候,有些打地基的工作,或許一時之間沒有辦法看到成果,但經過兩年、三年的努力,只要方向正確,成果就一定會浮現。 先前因民調不振,而頻傳恐遭換將的涂醒哲,確定獲得提名。涂醒哲受訪表示,有很多傳言,代表有些人希望不要他選,「意思就是我是最強的」,對於蔡英文介紹他「不是譁眾取寵」,他也非常贊成;自己的民調已有起色,「對自己很有信心」。 李進勇稱將訪蘇治芬 此外,前雲林縣長蘇治芬日前在臉書發文「我會遠之」暗諷李進勇,李進勇受訪被問到此事時,則打出「尊蘇」牌,數次表示是自己有需要檢討之處,會儘快安排行程拜訪蘇治芬,若有誤會會私底下向蘇治芬說明。
楊淳卉 2017-11-30
波蘭國際指揮大賽首獎 楊書涵台灣第一人

波蘭國際指揮大賽首獎 楊書涵台灣第一人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校友、廿八歲青年楊書涵參加波蘭費特伯格(Fitelberg)國際指揮大賽,在全程網路直播下連闖三輪賽事,成功勇奪「金指揮棒」首獎,更是台灣首度有人獲得此項殊榮。 台灣青年指揮家楊書涵勇闖波蘭費特伯格國際指揮大賽,拿下「金指揮棒」首獎,是台灣首位指揮家榮獲此獎。(台師大提供) 台師大表示,楊書涵畢業自台師大音樂系碩士班,目前就讀德國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主修管弦樂指揮,兩年前獲指揮大師慕提(Riccardo Muti)親自指導,累積經驗;今年七月也受邀赴日參加太平洋音樂節指揮學院,獲選成為正取學員之一。 而為紀念波蘭指揮大師費特伯格,其學生自一九七九年創辦「費特伯格國際指揮大賽」,每四至五年舉辦一次,吸引全球數百名優秀青年指揮家報名,今年共有五十人通過甄選參賽,而楊書涵勇闖三關,最後在廿五日傳回捷報,成功拿下首獎與二萬五千歐元獎金。 楊書涵回憶賽事指出,這屆的指定曲與其他賽事不同,參賽者要比三輪賽事,每一輪的指定曲都由大會準備A、B兩首,直到上台前卅到五十分鐘才抽籤決定,等於一人必須準備十二首作品,曲目量非常具挑戰性,比賽時間也長,競爭激烈加上曲目複雜的情況,對指揮家的挑戰相當艱辛,加上賽事現場透過網路直播,參賽者一舉一動毫無保留地被檢視,也增添難度。 獲獎讓楊書涵非常激動,也很感恩,他強調,感謝父母親一路走來的支持,對自己期許希望未來走好指揮之路,並說:「盼透過指揮,把我對音樂最深刻的感動傳遞給每一位團員與聽眾。」
吳柏軒 2017-11-30
醉毆後輩 橫綱日馬富士引退負責

醉毆後輩 橫綱日馬富士引退負責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蒙古籍的日本大相撲橫綱「日馬富士」,上月疑在酒後對同國籍的後輩平幕力士「貴之岩」動粗,不但造成對方受傷,也重創日本大相撲的形象,為了表示負責,日馬富士29日在師傅伊勢濱親方陪同下,於九州福岡召開記者會宣布引退。 日本大相撲橫綱日馬富士29日在師傅伊勢濱親方陪同下,召開記者會為施暴醜聞致歉並宣布引退。(美聯社) 現年33歲的日馬富士,2001年以「安馬」之名在新年首場賽事「初場所」出道,2012年9月晉升為日本第70代橫綱,和69代橫綱「白鵬」併稱為東西兩大橫綱。 訓話時 不滿後輩滑手機 上月25日大相撲秋季巡業賽前,蒙古籍力士在鳥取市一家餐飲店聚餐,日馬富士因故對貴之岩施暴。事後有媒體報導,日馬富士對貴之岩表現出不禮貌的言行很有意見,沒想到貴之岩竟在日馬富士訓話時滑手機收簡訊,讓日馬富士更是怒不可遏。也有報導指出,日馬富士酒品極差,只要黃湯下肚,經常情緒失控。警方透露,日馬富士承認因不滿貴之岩的態度,以徒手及卡拉OK遙控器毆打對方。 橫綱施暴醜聞已重創大相撲的形象,相撲協會諮詢機構「橫綱審議委員會」,先前已提出「給予最嚴厲處分」的建議,日馬富士決定引退負責,29日向日本相撲協會遞交引退申請後被受理。 日馬富士在記者會上表示,他要對貴之岩受傷表達歉意,為相撲的粉絲、相撲協會、後援會、伊勢濱親方等帶來莫大的困擾,由衷表達歉意。他並當場深深鞠躬約20秒鐘。不過在回答記者詢問時,日馬富士也強調,他一直認為糾正後輩的禮儀和禮節是身為前輩的義務。 日馬富士在2012年11月晉升橫綱後的「初土俵」,正是在九州場,沒想到宣布引退的地點也是在九州。
林翠儀 2017-11-30
高市抗空污 大眾運輸免費搭3個月

高市抗空污 大眾運輸免費搭3個月

十二月起至明年二月底 〔記者王榮祥、陳文嬋/高雄報導〕高雄市連日空氣品質警示不是橘色就是紅色,市長陳菊昨宣佈推動全國首件「冬季大眾運輸免費措施」,鼓勵汽機車族在空污嚴重的冬天,改搭乘公共運輸工具。 高雄市府推出冬季大眾運輸免費措施,自十二月一日起至明年二月底,持電子票證可免費搭乘輕軌、市區公車等大眾運輸工具。(記者王榮祥攝) 公車客運輕軌全日免費 高雄市環保局指出,自十二月一日至明年二月廿八日三個月內,公車、公路客運、輕軌與捷運,持電子票證免費搭乘。公車、公路客運與輕軌不分時段;捷運限平日上午六點半到八點半、下午四點半到六點半的上、下班尖峰時段,以進站時間為準。高雄捷運公司特別提醒,輕軌目前只能使用一卡通及HappyCash。 捷運僅上下班時段免費 高雄市環保局統計今年至本月二十四日,高市空氣品質指標(AQI)有六十六天達到對所有族群不健康等級的「紅害」,其中十月、十一月就有十一天,昨又因大氣擴散不佳,高雄市區再度出現「紅害」。 環保局長蔡孟裕解釋,每年冬天東北季風由北而南引入的污染,到達高雄時因地理關係,使得污染源累積後難以散去,其中約三分之一來自境外、三分之一來自外縣市、三分之一在地製造。在地污染中,交通源(汽機車)與固定源(工廠)各約卅八%,逸散源約廿四%。 陳菊市長表示,市府持續執行各項管控作為,也陸續完成綠色運具建置,考量民眾健康,首度嘗試推出免費措施,盼鼓勵民眾在空污嚴峻時刻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將動用空污基金2.1億元 環保局估算,免費措施將動用空污基金約兩億一千萬元,預計實施的三個月內(十二月一日至明年二月廿八日),可為公車增加一七六萬人次、公路客運增加七.一萬人次、輕軌與捷運約一六二萬人次。 鼓勵汽機車族齊抗紅害 相對地,汽車用量則可減少八十六萬輛次、機車約可減少二五九萬輛次,二氧化碳更能減少約一萬六千餘公噸,相當於七.三座高雄都會公園一年減碳量;環保局指出,三個月後會檢討整體效益,做為後續推動類似措施參考。 地球公民基金會長期倡議空污超標時期大眾運輸應免費,副執行長王敏玲昨表示,樂見高雄市府推出此政策,但也提醒高雄防制空污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柴油車管控等;高雄好過日協會理事長陳信諭認為,此措施對市民有吸引力,希望市府也要持續緊盯工廠部分的空污,一步步改善空氣品質。
王榮祥、陳文嬋 2017-11-29
力推中正紀念堂轉型 鄭麗君:繼續追思威權者是人格分裂

力推中正紀念堂轉型 鄭麗君:繼續追思威權者是人格分裂

  鄭麗君認為,在推動轉型正義之際,持續追思威權統治者是一種人格分裂。(資料照,記者張嘉明攝) 2017-11-29 10:3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力推中正紀念堂轉型,文化部長鄭麗君今表示,推動設立國家人權博物館是轉型正義工作之一,若中正紀念堂繼續追思威權統治者,是人格分裂。 文化部長鄭麗君今於立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備詢。(記者朱沛雄攝) 綜合媒體報導,立法院昨日三讀通過《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鄭麗君今日赴國會備詢時提到,轉型正義的工作,包括歷史真相還原、平反賠償以及威權象徵的處理,屬於全面性任務,望立院能盡速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建立推動轉型正義工作的基礎。 鄭麗君強調,中正紀念堂是在威權時期,以法律明訂追思威權統治者,若是在推動轉型正義的時刻,繼續追思威權統治者,是一種人格分裂。
自由時報 2017-11-29
66%不滿一例一休 賴揆:怎能視而不見

66%不滿一例一休 賴揆:怎能視而不見

19%勞工因加班減少 收入受影響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行政院推動勞基法「一例一休」修法,鬆綁七休一等規定引發爭議,閣揆賴清德今明兩天將與民進黨立委餐敘整合政院修法版本;賴清德昨表示,一例一休通過後,資方的因應方式就是請臨時工、派遣工或是縮減營業規模少接訂單。根據勞動部調查,有十九%的勞工因為正常工時或加班工時減少而使收入受到影響,其中有六成想再兼差。 賴清德表示,這次一例一休修法,主要著眼於企業經營、勞工工作安排的彈性,讓勞資雙方有更多的合作空間。(記者姚介修攝) 賴揆強調,一例一休失去彈性這是事實,讓企業經營產生困難、勞工收入減少的影響是全面性的,沒有南北之分或世代差異。 提及一例一休引發的爭議,賴揆接受中央社專訪時指出,去年勞基法修法後,他認為現狀就是「綁手綁腳、失去自由」,民調有六十六%的人認為一例一休有問題,「行政院長怎麼能視而不見?」 對於勞團質疑勞基法修法不到一年就政策大轉彎,這次再修法,行政院應先道歉;賴清德回應,上次一例一休修法,將兩週工時八十四小時減為一週四十小時,「這次如果走回頭路,那我應該道歉,但我們這次沒有改變」。 修法給勞資雙方彈性 是政府責任 部份人士批評執政黨「向右轉」,失去民進黨照顧勞工的創黨精神;賴清德說,修法給予勞資雙方彈性,這是政府的責任,「沒有偏左、也沒有偏右,我們就是中道而行」。 有關勞工排班間隔爭議,賴揆說,上次修法法條中留下「施行時間另定」條文,讓勞工輪班間隔休息時間訂為十一小時條文遲遲無法上路;經過這次修正後,透過更細緻立法、增加彈性,讓例外狀況經勞資協商同意下可適用八小時規定,如此一來,原則上休息十一小時的修法才能真正上路。 有關與蔡總統的互動,賴清德說,他上任兩個多月以來,蔡總統充分授權,他與總統互動良好,沒有意見相左情況。對於與總統共事心得,賴清德說,總統外柔內剛,充滿使命感,做事很有決心。 對於政院版修法在立院卡關,盼何時完成修法?賴清德接受鏡週刊專訪說,行政院當然希望修法愈快愈好,但會尊重立法院,「我們不敢提出時間表」,期待儘速有結果。
李欣芳 2017-11-29
緩解空污 高雄下月推大眾運輸免費

緩解空污 高雄下月推大眾運輸免費

高雄市政府首次推出冬季大眾運輸免費措施。(記者王榮祥攝) 2017-11-28 17:14 〔記者王榮祥/高雄報導〕高雄冬天的空氣很糟!為緩解空污對民眾的衝擊,高雄市政府祭出新招,市長陳菊今宣佈,自12月1日的3個月內推出冬季大眾運輸免費措施,期間不限時段,持系統可用的電子票證可免費搭乘輕軌、市區公車、公路客運,高雄捷運則是上午6點半至8點半、下午4點半至6點半的尖峰時刻不用錢。 輕軌、公車、客運全免 高捷2尖峰時段免費 陳菊表示,非常時刻要用非常手段,政府陸續完成各種綠色運具系統建置,盼透過優惠措施、鼓勵民眾在空污嚴重時刻使用大眾運輸工具,一來提升大眾運具效能,同時保護市民朋友別受空污影響。 環保局說明,免費措施將動用空污基金約2億1千萬元,預計實施的3個月內,可為公車增加176萬人次、為公路客運增加7.1萬人次、輕軌與捷運約可增162萬人次﹔預期在汽機車用量、各種空污條件都能減少,後續也會檢討整體效益,作為後續推動類似措施參考。
王榮祥 2017-11-28
促轉條例明協商 蔡英文:不會用長輩受難的過去做政治交換

促轉條例明協商 蔡英文:不會用長輩受難的過去做政治交換

  蔡英文今天表示協商促轉條例,「民進黨政府不會用長輩受難的過去來做政治交換。」(記者羅沛德攝) 2017-11-28 20:20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立法院明天將協商促轉條例,傳出民進黨拿促轉條例交換一例一休。總統蔡英文今天透過臉書強調,「民進黨政府不會用長輩受難的過去來做政治交換,我們會用行動證明一切。」 蔡總統今天透過臉書(facebook)貼文分享一張立法院黨團協商開會通知單,明天立院將研商「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及「公民投票法修正草案」相關事宜。 蔡總統說,民進黨政府不會用長輩受難的過去來做政治交換,「我們會用行動證明一切」。 她說,明天,立法院將會針對促轉條例草案召開黨團協商;樂見國民黨也有立法委員願意正視這一段歷史 ,支持「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的立法,她呼籲朝野黨派 把握這個契機,讓草案順利進入下一個階段。 另外,蔡總統提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也在今天三讀通過。在轉型正義的法制工作陸續到位之後,政 府會有更強的能量,推動威權時期的真相調查、歷史平反和人權教育工作,讓台灣邁向正義及和解的未來。
蘇永耀 2017-11-28
曾收陳慶男3萬政治獻金 民進黨道歉

曾收陳慶男3萬政治獻金 民進黨道歉

〔記者楊淳卉/台北報導〕民進黨日前表示2008年總統蔡英文擔任民進黨主席至今,未收過慶富公司及陳慶男父子,卻有媒體發現蔡英文二度參選總統時,曾收過一位「陳慶男」的3萬元捐款。對此,民進黨發言人王閔生今表示,對於民進黨在第一時間沒有查出陳慶男的捐款,洪耀福秘書長表示最深的歉意。 民進黨中央黨部。(記者蘇芳禾攝) 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日前表示,2008年總統蔡英文擔任民進黨主席至今,不曾收過來自慶富公司及陳慶男父子相關政治獻金,還反問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他敢對天發誓沒收過陳慶男的捐款?」 對於媒體報導民進黨曾收過來自陳慶男的政治獻金,王閔生表示,民進黨第一次查核政治獻金資料時,由於小額捐款筆數過於龐大,很短的時間內需核對9萬1千多筆資料,在確認每一個捐款對象過程中咸有疏失。 王閔生說,事後再次查證,民進黨在2015年11月6日確實有收受一筆來自居住在高雄市前鎮區陳慶男先生,以個人名義所捐出的小額捐款3萬元整。對於民進黨在第一時間沒有查出陳慶男的捐款,洪耀福秘書長表示最深的歉意。
楊淳卉 201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