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的神風特攻隊

蔡正元。資料照片
      
國民黨的不分區名單正式底定,邱毅、蔡正元、羅淑蕾等重砲手並未入列。不少網友酸言以對,說這是「止兀の憂」;也有人持正面看法,認為國民黨可能要放棄傳統的「大艦巨砲」路線,改走文青理性問政風格。
 
國民黨真打算改走清新風嗎?還是因為要「塞」的地方權貴太多,只能犧牲這些「打仔」?或者,這又是另一個國民黨下錯的棋局?
 
或許,其中真有些「不得不為」,也有些「實不當為」。
 
選舉時批評對手的「攻擊戰」,雖然總被認為「不入流」、「道德表現低落」、「教壞小孩」,但因為多少有點效果,是以主要政黨也都安排有「戰鬥組」民代,專責發動攻擊。
 
像是民進黨的陳其邁、段宜康,就是民進黨發動攻擊的主要砲手,民進黨也讓他們能分配到不分區立委的位置,以擁有更好的發言制高點。
 
許多藍軍會攻擊他們,但打這些人沒有什麼作用,因為他們是不分區的安全名單,沒有選票壓力。花資源打這個點,反而會浪費自己寶貴的發言空間。
 
因此「戰鬥組」有點像「神風特攻隊」,只要專心埋頭猛攻對方的主力艦隊,而不需計較自身損失。
 
同樣的,國民黨也有戰鬥組。雖然編制內人員不斷輪換,但像是邱毅、蔡正元、羅淑蕾,以及最近的王育敏,李貴敏等等,都是開記者會、上節目作戰最常見的要角。
 
不過,在最新的國民黨不分區名單中,戰鬥組的「人員編制」大幅減少,留下來的也不是善戰之才。就算加上區域立委中較有攻勢選舉經驗者,其整體陣容與民進黨相較,在「嘴砲力」方面明顯遜色。
 
依照當前大選的走勢,國民黨有相當機率在選後會淪為在野,開立院記者會發動攻擊,將是日後主要的政治操作模式。現在宣布放棄這些大砲,代表了什麼呢?
 
國民黨打算培養新一代的主攻手嗎?就目前立委候選人名單看來,老的多數已經定型,大概也練不出更好的本事,年輕的又以溫和論理派居多。
 
那是要改走文青路線嗎?隨著即時新聞與新媒體擴張,「一句話震驚全宇宙」的宣傳操作模式日漸成為主流,講求敘事鋪排的論證風格也越來越沒有空間。因此這大概也不是國民黨的主要目的。
 
或許國民黨是考量到這些主攻手形象不佳,而將之從第一線拉下?的確有藍軍放話說讓邱毅和蔡正元進安全名單,他就不投,但新的這批不分區安全名單,形象也沒好到能拉高得票率。而且被罵最兇的王金平,還是堂堂排在第一呢!
 
那國民黨「自斷左臂」「自毀巨砲」之舉,就單純是個戰術錯招囉?誤殺忠臣?黨中央到底在想什麼?
 
依照國民黨本次不分區名單的安排,可以看出黨中央的策略,是轉往地方經營,以雙重保險(不分區立委加上地方議員)的方式來鞏固「已淪陷」與「可能淪陷」之戰略要地的政治資本。
 
而前述那些戰鬥組立委,在執政時期還可以發揮「攻擊就是最佳防禦」的護航作用,但國民黨現在面對的是中央與地方雙重失守的困局,已經沒有什麼「母艦」需要護航了。在政治資本越來越稀少的狀況下,當然要優先配置給基層的「陸軍」,而非「空軍」。
 
就算是「陸軍」,為了擺平安全席次太少而「不夠分」的問題,朱立倫也被迫要求他們「不能做滿」,兩年清出一輪空間,才能放得下。連生吃都不夠了,哪有剩的可以曬乾呢?
 
所以國民黨「裁掉」自己的特攻隊,大概是因為資源用來做「步槍」都不夠了,哪還有辦法生產「戰鬥機」?這也代表國民黨中央看壞自身的選情。嘴巴雖然說「不會」,但身體卻很誠實。
 
但這樣的做法真能振衰起蔽嗎?或者至少維持偏安之局?
 
只怕連「偏安」這個目標也不太容易達成。
 
洪秀柱的吐槽精準的打中了國民黨「不夠分」又「硬要分」的困境。她認為,如果透過不分區來確定將來的縣市長候選人名單,那其他有意競選角逐百里侯的人,又該怎麼辦?這很可能刺激國民黨進一步分裂。
 
民進黨用不分區培養地方選將,是站在世代交替與發掘新人的前提之上,但國民黨的安排顯然有太多關於「過去」的考量。這或許能幫國民黨穩住基本盤中的基本盤,但這種政治格局沒有爆發的空間,倒是有爆炸的空間。
 
不過國民黨真的沒牌了,只能對特攻隊的「忠臣們」說聲遺憾。或許他們願意在「沒有東西可以分」的狀況下,仍自願對敵軍發動攻勢?忠臣應該會這樣幹吧?
 
從不分區名單一外流,這些戰將就在記者會上消失的情境來看,只怕那種對黨的熱血,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熱。而且看到這批特攻隊的下場,國民黨之後還湊得出新的特攻隊嗎?
 
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真的沒那麼容易找,也沒有那麼容易當。大戲要結束了,該下台,就下台吧。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