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李忠憲)
李忠憲相關文章
資訊安全是國家安全嗎?
資通安全署成立在數位發展部之下,再加上一個資通安全研究院,包括高等資安研究中心和技術服務中心。就我看來,這比行政院在林全院長秘書長轄下成立資訊安全處,更脫離我們原來和他討論的想法及作為,資訊安全的層級更低、權力更小。 原來在行政院底下的資通安全處是二級機關,現在反倒變成三級機關,不知道還有多少二級機關願意積極接受這個單位的資訊安全管理及服務。我一直以來都主張資訊安全是國家治理的重要部分,而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研究問題。 如果不能由總統府直接處理,就應該成立在內政部之下,和警政署或消防署有同樣的職權和責任。 但現在顯然不太可能有這樣的做法,資訊安全這麼重要的事情,不應該由搞技術的教授來主導,應該要有政治權力的政黨領袖強力規劃才能落實。 早上跑步的時候聽到報導,德國的內政部要再度加強有關於資訊安全的措施,強力介入正在被攻擊中的伺服器,然後朔源找出國外的攻擊者。 我不知道像這樣的工作,數位發展部怎麼有可能做得到?誰能夠跑進去正在被攻擊中的伺服器?只有公權力的警察或消防隊吧! 如果誠如蔡英文總統說的資訊安全就是國家安全,那我們看到那些政治人物,部長或是立委有跳出來主導這件重要的事情? 只要找到一個弱點就是成功的駭客,要把整個系統都防護的妥妥當當才是資安專家。 現在攻擊的情況是完全不用技術,只要準備好受害者,完全不用具備任何專業知識,就可以方便租借到頂尖的勒索軟體,跟租車一樣方便。防禦的情況還在說我們正在研究發展什麼車子?這樣的重點對嗎? 如果資訊安全的重點是個科學研究的問題,那它就不會是一個重要而且迫切的問題,也不會說資訊安全就是國家安全,不知道有多少人有這種體會?
李忠憲
2022-07-13
選舉和改革
台灣現在社會的情況有點像什麼?具體而微可以講一件事情,幾乎每天都看到機車的車禍,高速公路上面也險象環生,但重型機車一直想要到高速公路上去奔馳。 德國的高速公路當然有重型機車,我也很喜歡在德國的高速公路上面開車,有時候租比較好的車子,可以一直開在內線,甚至曾經油門踩到底開了幾十公里;有時候租比較不好的車子,常常開在外線,看著內線的車子奔馳而過。 內線是最快的,外線絕對沒有人超車,開車的時候不會突然嚇一跳,會有車子在高速公路上面鑽來鑽去。 即使台灣開車的文化,在高速公路上面很多駕駛看到縫就鑽來鑽去,但騎重機的人還是覺得一定要上高速公路,這是我們騎重型機車人的權利,了解這種交通狀況的人都覺得非常危險,但難道重機騎士沒有選擇陷入危險,甚至死亡的自由嗎? 前幾天看了政界的大老傳來一篇文章,說蔡英文後面這一屆改革很少,不像第一任的時候轟轟烈烈,什麼都敢做,年金改革、同性婚姻等等等等。 疫情當然是一個主要的因素,但我覺得沒有那麼簡單,我想她在等待一個時機,看看台灣的社會到底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2022年的選舉非常重要,我想這是蔡英文在觀察台灣社會面對重大改革的時機是否已經成熟?所以她才會把重點先放在選舉上,而放慢改革的腳步。這樣的作為我並不認為是為了後蔡英文時代的權力鬥爭布局預做準備。雖然她選擇唐鳳,而捨棄了郭耀煌,但我覺得她對賴清德之前的行為,並沒有任何不適當的反應。 在歐洲唸過書的人通常會有一種不同的人生哲學,這樣背景的領導人會展現出她在政治上的選擇。希望2022年的選舉有好的結果,這是之後是否有雲霄飛車可以坐的關鍵。
李忠憲
2022-07-11
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
史懷哲拿到諾貝爾和平奬的時候,記者問史懷哲:「什麼才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史懷哲說:「有工作可做,有對象可愛,有願望可想。」 史懷哲誕生於德屬阿爾薩斯,從小就精通德、法兩語,有一次,他跟一個小朋友打架,史懷哲打贏了,那個小朋友卻說:「如果我每星期也可以吃到有肉的湯,我一定會贏你。」就這麼一句話,史懷哲很久很久再也不肯碰肉湯一下。 在那個時候,大家生活都很窮苦,史懷哲這個別人眼中有錢家庭的少爺,他不願意高人一等,所以決定和大家過一樣的生活。並不是出生在富裕家庭的人就一定沒有同理心,不知道人間疾苦。 我們這個世界就如同一座高山,當你的父母生活在山頂上時,註定你不會生活在山腳下;當你的父母生活在山腳下時,註定你不會生活在山頂上。在多數情況下,父母的位置決定了孩子的人生起點。 世界上最有意義豐富的人生,就是看遍整座高山的風景,人生的起點在山腳下,可以爬到山上看到山頂的風光,人生的起點在山上,也可以爬到山腳下,看到山下的景色。出生無法選擇,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可以自己決定。 史懷哲擁有神學、音樂、哲學及醫學四個博士學位,尤其他音樂的天賦可以媲美莫札特。但後來他決定到非洲去當醫生,台灣許多的醫生也效法他這樣的做為。 人生應該要追求什麼?不可否認的我從小到大非常努力用功讀書,是台灣社會最標準的學生之一,但我一直過得不快樂,這不是什麼好的生活目標。但幸好我沒有把唸書的胃口弄壞,家裡很窮讓我不可避免面臨到除了讀書以外要面對的現實問題。 出身不管有錢或貧困,只要身為人都有它各自不同的問題,對於一個有智慧的人,存在就是一種非常奇怪的現象。如果要像蛆一樣的活著,在大富大貴出生當然比較好,但如果要追求有意義的人生,這就是個不同的命題⋯ 真正幸福的人,是那些已經開始尋求並知道如何服務他人的人。 ~史懷哲
李忠憲
2022-07-07
徬徨少年時
有焦急的父親問我說他的兒子大學畢業,覺得非常徬徨,不知道應該走什麼樣的道路,希望我能夠給一點意見。 我每次受好朋友的委託,給年輕人個別的意見,都沒有得到父母想要的結果,這是沒用的事情,因此我再也不浪費時間做這種事情。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面對的問題也各不相同,而且真正值得記住的東西,別人是教不會的。 最近我有個應徵國立大學教職的學生,他在校教評被淘汰出局,我送他榮格的名言:如果你眼前的道路是清晰的,你大概走在別人的道路上。 每一個人即使年輕再來一次,也會同樣不安,面對未來不知所措。如果再讓我年輕一次,我也不知道是否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當然也不可能走上完全相同的道路。 不過通常擁有越多的年輕人,其實會更加徬徨,尤其有好的父母,不斷地對他太過關心,都已經大學畢業,父母應該要放手。 不要幻想說有什麼標準定義的美好人生,每個人為自己選擇價值而生活,這才是最重要的。 沒有迷惘就不是少年,這是一定會有的一段時間,所以才會說徬徨少年時! 「鳥兒,為了掙脫到蛋的外殼而奮戰,蛋就是世界,如果想要活下去,除了破壞這個世界以外,別無他法。」 ——赫曼‧赫塞 彷徨少年時
李忠憲
2022-07-06
倪匡名言
倪匡過世了! 童年看了他很多小說,倪匡、金庸、古龍… 一個到老頭腦都非常清楚的人! 倪匡名言: * 每當聽到別人說共產黨進步了,總會想起一個老笑話,話說一個食人部落的領袖,不服別人批評他殘忍野蠻,於是派了很多子弟到哈佛、劍橋留學,多年後,這些留學子弟都西裝筆挺的回來,人家問食人部落領袖現在怎樣了?他說我們好進步了,用餐刀吃人肉。共產黨現在的所謂進步就是用餐刀吃人肉! * 「愛國必須反共、反共才是愛國。」 * 現在人們討論一國兩制被破壞,我聽了不禁失笑,他們很天真…我根本不相信一國兩制這回事,有何破壞不破壞? * 一國兩制是共產黨說的,共產黨說的,幾時靠得住過?
李忠憲
2022-07-03
人為什麼迷信?
人為什麼迷信? ~Clara Degiovanni , Philosophie Magazin, June 2022 1. 因為它減輕了我們的恐懼 ~巴魯克·德·斯賓諾莎 考試前一天晚上,我不小心從梯子下面走了過去。為了避邪,我敲了三下木頭……呼,惡運跑了。根據巴魯克·德·斯賓諾莎的說法,生活的巨大考驗使我們特別容易受到各種形式的迷信影響。在這些情況下,我們不安的“頭腦通常傾向於相信任何事情”,咒語、護身符、儀式……當我們在“希望和恐懼之間”搖擺不定時,一切都很好,可以讓我們放心。 這樣一來,命運的“一絲一毫”,無論多麼微不足道——比如考試中的准考證號碼對應著我們的幸運數字——都能重新給我們信心。整個世界立刻充滿了符號。當審判迫在眉睫時,人們“設計了無數的東西,並完全解釋自然,好像它與他們自己的錯覺一樣,”斯賓諾莎感嘆道。為了結束這種瘋狂,這位非常反對迷信的哲學家建議我們完全依靠我們的理性。通過考試的最好方法……就是開始準備。 2. 因為它讓我們無聊 ~阿瑟·叔本華(1788 - 1860) 生活是沉悶、無趣和徒勞的。這本質上是亞瑟·叔本華描述:誠然,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瘟疫”“充滿每個人的生命,並讓它們不斷地躁動和運動”。但這還不夠,因為這些邪惡“無法掩蓋生活的不足,無法滿足精神,存在空虛和外殼”,迷信滿足了尋求幫助的需求。 迷信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嚮往治癒的平行世界,對我們來說,處理這個世界比“處理真實的人”更“有趣”。你是否有時會覺得自己的生活很單調?然後開始以叔本華的精神召喚精靈。 3. 因為無意識對我們說話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我在街上漫步,突然間我想我聽到了我暗戀對象的名字。我認為這是命運的標誌:證明我必須最終向她承認我的愛。這種反應是典型的迷信者。他沒有分析自己,也沒有在心裡意識到表達愛意的願望,而是向外界尋找可以促使他做他想做事情的跡象。 迷信是投射到外部世界的心理學,我們的環境就像一面鏡子,反映我們最深的恐懼、希望和挫折。當我們發現“命運的預兆”時,實際上是我們自己的潛意識試圖向我們發送信息。如果我們真的想知道這個訊息的全部內容,我們應該避開護身符和迷信數字——而是進入精神分析...... 4. 因為它賦予我們行動的力量 ~亨利·柏格森 迷信給我們勇氣,讓我們以華麗的方式對待生活,它屬於人類的“虛構功能”。這是一項真正的技能,使我們發明能夠在困難時期支撐我們的小說。根據這位哲學家的說法,這些虛構對應於“一種防禦反應”,以對抗個人在運用自己的智慧時所遭受的沮喪。事實上,智力會導致我們的行動能力受到抑制。 例如,如果我在做出決定之前列出了利弊清單,並預測了我前進道路上可能遇到的所有障礙,這會讓我氣餒,甚至不敢嘗試。在我感到麻木的時候,迷信可以拯救我。神奇和傳說可以服務於勇敢地面對現實。因此在最喜歡的護身符或都市傳說中,找到慰藉是完全理智和正常的。
李忠憲
2022-07-01
政治人物封鎖理性質疑
孟買春秋被柯文哲臉書封鎖,真是又達到另外一個里程碑,她的文筆幽默有趣,又把鮭魚打到退出臉書,難怪簽書會這麼多人。 一般民眾封鎖一般民眾,這是個人的選擇,但政治人物封鎖一般民眾,會引發限制言論自由的質疑。聰明如同蔡英文之類的政治人物,其臉書上的留言,充斥著滿滿的攻擊言論。如果留言者的言論是侮辱他人或以其他方式嚴重擾亂討論交流,封鎖是合理的。但孟買春秋的批評理性幽默,如果是聰明的政治人物和有能力的團隊,能夠化解這些質疑,一定會得到更多的選票支持。 政治人物被視為具有公共利益的人,封鎖像孟買春秋這樣理性批評的聲音,代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其實很簡單,就像鮭魚躲起來一樣,無望皇后的墓誌銘大概就是這樣:因為胡說八道被揭穿、無法因應,只好躲起來。 孟買春秋的質疑讓幕僚和柯文哲臉書的主要負責人無法處理,已經造成嚴重困擾的情況之下,柯文哲臉書只好封鎖孟買春秋。 但封鎖有用嗎? 要選總統的人,起手勢做出這樣不理性的行為,在選民腦海中,造成傷害言論自由的深刻印象,想想也是悲哀!
李忠憲
2022-06-29
少子化的問題
台灣真是個奇怪的地方,全世界大部分的國家首都通常都有最前衛先進的想法,成為一個國家進步的動力,但很顯然台北不是。看看目前在全世界女權問題討論的墮胎議題當中,台北市長針對少子化說什麼: 有一次妻子陳佩琪問女兒要不要結婚,女兒就說看媽媽很辛苦的樣子,所以不要結婚… 聽他講這段話,為他的女兒感到悲哀,他應該沒有認真了解她女兒真正的想法。德國有一句名言:寧願生12個小孩也不要結一次婚。尤其遇上這樣的爸爸,聰明的女兒對婚還能夠有什麼期待? 沒有婚姻的母親是新女性獨立的呈現,其中還包括能夠應對孤獨。這種能力展示現代女性傾向於不再堅持失敗的婚姻,越來越多扮演逃走、而不是被拋棄伴侶的角色。 義大利記者奧莉安娜·法拉奇在她的「給從未出生孩子的信」中說:做母親不是一種道德義務,這是一種有意識的選擇。 法拉奇認為:沒有什麼比一個生物對另一個生物、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或一個女人對一個男人的那種神秘的興奮,更能威脅到一個人的自由了。然而對於孩子,「永遠不想嫁」的她卻能夠自己征服自己的身體,因為小孩“不屬於我,不屬於他”,而只屬於它自己。 法拉奇想要一個非婚生的孩子,但在第四個月時又失去了它。她寫信給這個小孩:在這個世界上,儘管所有談及時代變遷,未婚孕婦大多被視為不負責任。最好的情況是誇張、挑釁,或如英雄般,但從來沒有其他角色像作為母親一樣。 德國哲學雙月刊曾經有一個探討的主題是:為什麼要有小孩? 編輯認為可能的答案大概是這樣: 1 因為每一個小孩意謂一個新的開始。 2 因為他們每天都在挑戰我們原有的舒適度。 3 因為他們帶來不確定性。 4 因為我們從小孩的恐懼和希望之中使自己變得成熟。 5 因為要我們承認:「我也不知道」或「我至今沒有想過」 6 因為是不是要有小孩是思考的開始! 如果按照台灣一般人要有小孩的原因大概是因為: 1 因為少子化會讓國家滅亡,這是一種責任。 2 因為沒有結婚,沒有小孩,沒有家庭,人生就不會完整,一定就不會幸福。 3 因為沒有小孩,生命就無法延續,無法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 4 因為沒有小孩,自己的爸爸媽媽沒有孫子,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5 因為沒有小孩,賺了那麼多錢,到底最後要給誰了?老了到底要靠誰? 6 因為沒有小孩,誰來實現我兒時的夢想? 少子化是社會問題,也是女權問題,當避孕的科技進步,再加上女生接受教育,有自由意志、獨立思考的進步結果。除了生育以外,女生與男生沒有什麼不同,甚至更加優秀。前面六點的原因都不一定能夠改變聰明的女生不願意生小孩的想法,更何況後面六點。 在男性為解釋生命而發明的傳說中,第一個人類生物是一個名叫亞當的人。夏娃慢一點到,給他帶來快樂和製造麻煩。在裝飾教堂的畫作中,上帝是一個留著鬍子的老人,而不是一個白髮的老婦人。所有的英雄都是男性:從發現火的普羅米修斯到試圖飛翔的伊卡洛斯,再到他們稱之為上帝和聖靈之子的耶穌,生下他的女人幾乎就是一個孵化器或一個奶媽。 ——奧莉安娜·法拉奇,給從未出生孩子的信
李忠憲
2022-06-27
愛護動物
大多數人都是物種主義者,因此一旦我們開始討論智人以外的物種,道德推理的規則通常就不再適用。我們家最近養了兩隻兔子,小朋友們也很愛貓跟狗,同時也喜歡吃牛肉和雞肉。這些動物的智力或承受痛苦的能力大約相同。我常常會問她們:你們要不要吃兔肉,總是會遭到白眼。 雖然相當殘忍,但在人類社會,這種道德推理相當於愛非裔美國人,同時輕率地剝削亞裔美國人。這些愛護小動物的人並非冷酷無情的人,只是沒有清楚地考慮自己的道德立場。 沒有人是完美的,但這種不明確的道德思想,很難推及一般性,養雞給牠們更舒適的地方,最後還不是在剝削牠們的蛋和生命?用相對可以給牠們舒服一點點,拿來做道德的攻擊,成為政治的議題,尤其在中國威脅下的台灣,並沒有那麼合理。 貓狗豬牛雞兔這些動物無法表達自己,沒有跟人類有共同的語言。如果一個存在者不能表達自己,那麼我們怎麼知道它的利益是什麼?以抽象的方式思考和交流的能力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嬰兒無法向我們表達他的興趣,但我們知道健康的食物、愛和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對他的成長至關重要。透過類似的方法,或許我們可以想像非智人動物的興趣, 從消極的一面來看,我們首先可以避免傷害他們,這是任何有情眾生最基本的道德利益。積極的一面是,我們可以研究他們的生態需求是什麼,以及我們如何支持這些需求。他們需要什麼樣的棲息地和食物?我們怎樣才能找到創造性的方式來滿足我們自己的需求,而又不與他們對良好棲息地和食物來源的基本要求相衝突? 然而所有的生命都不是平等的,智人之間是這樣,更何況要推及無法言語表達的非人類動物。 動物解放並不意味著我們將所有動物的生命等同於所有人類的生命。這是許多動物解放主義者偏離道德軌道、並且失去理性思考能力的地方。 沒有必要不要傷害動物,盡可能為動物保留生存的空間。但畜牧飼養作為食物或為人類醫療研究的動物實驗,我認為這些是必要的。當你感到痛苦,表示自己還活著;當你會為別人感到痛苦,表示你還有人性;當你為非人類動物感到痛苦,表示你很有愛心;當你為樹木感到痛苦,表示你是聖人。我覺得一般人只要能為別人感到痛苦,具備人性就足夠!
李忠憲
2022-06-25
哲學的目的
在我回答那位要出國唸博士朋友的第二題中: 只要拿到博士學位,這個頭銜就一直可以掛在自己身上,即使是白痴也不會被人發現。 有沒有很中肯? 蓋掉名字沒有人會相信這是康乃爾大學法學博士講出來的話,根本法盲:被告去上民粹網紅的直播討公道。 大家都知道共產主義為這個世界帶來的非常大的災難,許多人為馬克思緩頰,說不是馬克思的哲學思想不對,而是執行上出了問題、或太高估了人性。 我覺得羅素的評論最中肯,卡爾·馬克思的哲學本來就是災難性的。 羅素說:如果某種哲學要帶來幸福,就應該從親善的感覺中得到啟發。馬克思這靈感並不是來自友善的感受。 馬克思假裝他想要「無產階級的幸福」,但他真正想要的是「資產階級的不快樂」。 正因為那個負面元素,那個仇恨元素,他的理念才產生災難。發願行善的哲學,必須是由善心感受所啟發,而不是由非善心的感受所啟發。 很多進步青年或所謂的左膠,都有同樣的問題。表面上是為了「無產階級的幸福」,但真正想要的是「資產階級的不快樂」,大家都不快樂,或變成一樣糟的狀況,就再也不會有任何的不公平,這樣的世界觀是變態的! 幸福的祕訣是:讓你的興趣儘量的擴大,讓你對人對物的反應,儘量地傾向於友善。 ~羅素
李忠憲
2022-06-24
恩恩爸爸的7點疑問
恩恩爸爸林先生在臉書提出的7點疑問如下: 1.誰制定新北這個SOP?誰該為此負責? 2.衛生局(衛生所)失聯的原因?當下的指揮官是誰? 3.消防局和衛生局人員,對於病況的詢問太少,為何要不斷重複問個資?先進的防疫派遣系統在哪裡? 4.衛生局和雙和醫院的通聯記錄和電話錄音,檔案紀錄在哪? 5.雙和當天有不收covid病患嗎?為什麼分隊還要回頭找勤務中心確認「不是有通報不收?」衛生局怎麼通報聯繫的?消防局救護科是怎麼布達的? 6.消防局第一通的接線值勤員有明確把恩恩意識不清狀況,轉達給施小姐嗎?當下勤務中心的指揮狀況如何?當日指揮官是誰? 7.第一通電話已經知道恩恩昏迷, 為什麼沒有判斷要緊急派車處置,卻要我們打1922? 邏輯真是清楚,如果是我早就崩潰了!
李忠憲
2022-06-23
警察是份好職業嗎?
高中的時候有一些同學,最後他們會去念中央警官學校,或者去念軍事學校,選擇這樣的道路比不選擇當醫生是更加另類。 警察這份工作有其社會的必要性,收入算不錯,我之前聽在美國加州大學的教授講:加州教授薪水和福利遠遠比不上警察,官階和薪水的晉升、醫療保險和退休金等等的支持,職業生涯的未來性值得期待。擔任維持社會秩序的白血球角色,吞噬社會的壞份子,連看起來什麼都不怕的流氓,遇到警察也是要再三求饒。 這個職業的性質需要運動,因為要追捕犯人,有自己的武力,很多事情需要用暴力解決問題,更好的是可以免費接受訓練,使用各種槍械。 這麼好的工作為什麼不會成為第一志願?因為這工作有它先天的壞處:必須服從命令和接觸社會的黑暗。因此對人性而言是非常大的考驗,通常警察的生活會體驗世界的真實狀況,尤其是在底層的部分。 當軍人和警察很難有自由意志,捍衛戰士雖然好看,那是在電影當中,在真實的人類生活,這種體系裡面的英雄主義往往是被包裝和塑造,有自由意志的獨行俠,不可能在同梯的當上將的時候,還能繼續留在這個職業上,服從命令是最高指導原則,現實沒有那麼浪漫。 當上街頭示威的群眾的訴求是環境保護或反對法西斯主義,符合個人的價值選擇,身為警察往往樂意去維持秩序。但如果是反送中運動,身為警察就相當的為難,實代革命裡面有個小孩的父母就都是警察,他自己很痛苦,如果他的父母有良心的話,應該也會很痛苦。 尤其如果是要成為言論自由的鷹犬,不管自己的意願如何,往往就會成為像鄭南榕事件那樣的反面角色。 要當一個成功的警察相當不容易,必須發展出一套自己的道德哲學,當年輕的同事在前面衝撞的時候,奮勇向前捕捉犯人,要能夠在適當的時機,大聲喊出通通不許動,這是非常難以拿捏的技巧。 警察是不是一份好的職業,端看價值的選擇,就功利的社會上這個職業的確很不錯,當到特首和市長的一大堆,但需要有相當不同的道德哲學。如果我希望小孩將來是個成功的警察,我覺得不應該讓她們養寵物,如果是一般失敗的警察,我覺得就無所謂。
李忠憲
2022-06-23
所多瑪與蛾摩拉
台灣社會有一群人接受像柯文哲這樣整天胡扯的言論,不在乎他的政治光譜可以隨時從最左邊移到最右邊,再從最右邊移到最左邊,自己都不會感到尷尬。 愚弄人們比讓他們相信他們被愚弄了更容易。頑固和無知可能會用一行文字來提出質問或批評,但需要花費十頁的知識和聰明才智來回答。 作為一般人,出於某種原因,他們喜歡簡短的反對勝過冗長的回答,在這種爭論模式中,我們的勝算必然是不利的。我們必須滿足於那些誠實、博學、坦率和耐心的朋友,研究問題的兩面性。 這是面對柯文哲的困境。至於針對新北市侯友宜,恩恩小朋友死亡的事件,並沒有那麼難以討論。 許多人聽了錄音帶之後,有離譜的網紅醫師下結論是醫療不足,許多醫生朋友都難以置信。還有攻擊恩恩爸爸,說他要選舉,為什麼自己不送醫院?這種的因為立場、昧著良心的話也都說的出來。這件事情發生的當下就是「官僚殺人」,然後犯罪集團事後還要像流氓圍事一樣,用政治權力和謊言欺騙社會,呼籠欺負當事人。 當你感到痛苦表示自己還活著,當你會為別人感到痛苦,表示你還有人性。 不少朋友這兩天因為這件事情,尤其聽完了錄音帶之後,感到非常痛苦:「我不是當事人,聽到錄音帶,整夜睡不著。更何況恩恩的爸爸,難怪會棄而不捨、追求真相。」 沒有理性、失去人性的這群人,無法與他們對話,但不能置之不理,不可以讓這種言論主導台灣的社會,一定要大聲地駁斥,否則很快這種情況就會到處蔓延,所多瑪與蛾摩拉這兩個邪惡城市的情形,會蔓延全台灣。
李忠憲
2022-06-22
北市網軍:資安觀點
柯文哲有沒有養公務員網軍,基本上有很多大德都討論過,這方面大家自有公評,我想要從資訊安全的角度來看這件事。 我說台北市管理的螺絲鬆了,對此,台北市資訊局回應,市府網路均可連上臉書、IG、PTT等,並未禁止市府員工使用,惟考量資安,仍限制中國網站,另也封鎖股票類型、遊戲類型等網站。 這個回答相當的政治,這就是資訊安全困難的地方。在公務電腦上面開放臉書、IG 、PTT等應用,是相當自由開放的行為,也相當的大膽,尤其在上班的時間仍然准許開放,非常容易造成資訊安全的問題。 這部公務電腦可能正在處理台北市政府的關鍵問題,例如119 救護車的派送、民眾的兵役、社會福利、甚至家暴中心案件的細節。讓這些電腦使用非公務的應用,一旦中毒造成潛伏木馬,系統無法使用,資料丟掉,或被竊取等等問題,還不是台北市資訊局應該要負責?還是完全不用負責任?仍限制中國網站,表示知道有威脅,但威脅不只來自中國,即使背後是中國。 我曾經在阿扁的台北市政府工作過,阿扁為了端正台北市政府積習已久的公務人員心態,先是把服務櫃檯都降低不要讓公務人員看起來高高在上,尤其有一年的過年,阿扁在機關視察,很多人都不在,從桌上就把糖果丟到地上,當年台北市政府公務員有許多莫名其妙的福利,例如過年的時候可以多放幾天假,阿扁丟糖果以後,絕大部分的公務人員都乖乖的回去上班,少放好幾天的黑年假。 資訊安全本來就是領導力的問題,一個小小的資訊局長是幹不了什麼事,資訊安全政策當然由領導階層決定。如果是我,我會辭職,但大部分的人就是爬職場的階梯,撐過這位置,然後就可以到很多地方去當資安長,名利雙收。 不過在上班時間,用公務電腦,可以做自己任何想做的事情,甚至放謠言?在任何機關用最低的管理標準,都難以想像!
李忠憲
2022-06-21
幼兒的死亡
搞不清楚為什麼侯友宜要替恩恩的爸爸宣布壞消息,侯友宜自己說:媒體詢問如實回答。但這個人就不是一個這麼單純的人,他很多應該誠實回答的東西,常常閃躲隱晦不清。 他自己兒子曾經有過這樣的類似不幸,但整個處理的過程並沒有讓人家覺得有感同身受。那他為什麼第一時間要替家屬宣布這種不幸的消息?家屬也覺得他當時流出真誠的眼淚。 通常對於不幸的消息大家都是避而不談,盡量能夠不要當宣布的人比較好,例如公司要解聘什麼人,相關的主管都不喜歡自己去通知當事人,因為這是不好的消息。 恩恩的爸爸在媒體詢問「恩恩」病情時,回應「現在太累,請讓我休息」。沒想到醒來時,已在新聞上看到侯友宜痛哭流淚,代替他先向媒體宣布「恩恩」結束痛苦,去當小天使了。 一種可能是愛民如子,把所有新北市的市民都當成自己的小孩,因而真情流露,另外一種比較不好的可能當然就是政治操作。不管怎樣替父親宣布年幼兒子的死訊,對當事人來講,都是非常不尊重的行為。 小孩的死亡是非常不幸的事情,白髮人送黑髮人令人感到非常悲傷。當自己的孩子死去時,死亡會以它所有的殘酷力量顯現出來,沒有什麼可以結束這個悲劇。 對於那些為失去孩子而悲傷的父母,所有的時間都失去了意義,因為他們無法再將自己投射到未來。當小孩死亡切斷大人與小孩之間的親密聯繫時,它就違背了事物的自然規律。大多數語言都沒有一個名詞來形容失去孩子的人,失去雙親的小孩是孤兒,那失去小孩的雙親是什麼?康德說:「只要有人還記得你,你就不算死亡」。但是小孩的死亡呢?沒有足夠時間創造彼此回憶的個體,突然就這樣離開,這種死亡怎麼會不可怕?活生生地斬斷了對未來的期待,撕裂對自然的認知,時間突然變成毫無意義、也不知如何流動,對於這樣子的死亡,再多的哲學素養都沒有辦法描述和思考清楚。
李忠憲
2022-06-19
誰關門?
上次我投票給廖郁賢,雖然我成大的工作是在台南,但戶口在雲林縣,一般人不清楚,我說我議員支持時代力量,還被當時的台南市議員,現在的立法委員林宜瑾唸我為什麼沒有支持野百合世代的同志? 廖郁賢表現真的很不錯,看她在黨內也很吞忍,想不到連她都要被趕走。 時代力量酸她說要加入民進黨,這個策略以前好像可以,現在我覺得不太行得通。這幾年下來時代力量自己證明自己很爛,以為在每個議題都站在理想主義有利的位置,這樣就是進步,不知道累積的議題夠多之後,很多所謂進步的議題前後矛盾、缺乏邏輯,投機的方式、政策沒有一貫立場,只能欺騙選民於一時。 彷彿加入民進黨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對時代力量來講,一點說服力都沒有,因為你們沒有比較高級。 有人認為我批評時代力量是心胸狹窄,因為被黃國昌冷落。實際上時間序並不是這樣,我是在第二個議題「反中入股IC設計」的時候被冷落,後來在第三個議題「資通安全科技中心」,而是被奉為上賓,「忠憲兄」、「送到電梯門口」,連林宗男教授都感到嫉妒XDD 很無聊但稍微說明一下,我通常只想盡自己最大力量把事情做成功,並沒有什麼其他的目的,不在乎個人的榮辱,這也是我活得很快樂的原因!
李忠憲
2022-06-18
人是怎麼開始獨立的?
很多朋友自己能夠獨立是因為父母很忙,或是沒有太多想法,甚至無法給予小孩應有的支持,發現父母不能依靠或不能提供自己甚麼支援,漸漸的小孩就獨立了。有些是自己不願意依靠父母,我的朋友有人在美國念研究所,因為失去教授獎學金的支持,即使家裡有錢,也不願要求父母給錢,自己就輟學去工作。 那身為父母有什麼辦法幫助小孩獨立? 難道除了殘忍之外,別無他法? 現在少子化之後,這個問題更加嚴重。要幫助我們所愛的人獨立,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所謂的“基本信任”。孩子們需要確保他們被無條件地愛著,無論成功或失敗,這樣,他們就可以大膽地邁出走向獨立的第一步。這就是美國父母的方法,老是把 I am proud of you. 掛在嘴邊,怎麼想不重要,而是這種成為後盾的言語,能夠給人動力。 小孩子們不會一夜之間變得獨立,但他們從小就開始想要自己做決定。父母在這條路上陪伴孩子,往往要學會讓他們自己走更長的時間。孩子們需要時間和空間來測試自己在環境中的技能。但作為父母,當然擔心和害怕我們的孩子會發生什麼事。我們可以嘗試更有意識地做出這樣的決定,並收回我們自己的恐懼——例如,如果孩子相信自己並且我們懷疑它實際上可以自己做,就讓孩子爬上高處。鼓勵孩子的獨立性,需要讓他們嘗試。即使結果他們沒有得到“正確”的結果,不要阻止孩子“失敗”。 給小孩嘗試的空間是父母能給予最好的禮物,如果我們可以自己決定做什麼和什麼時候做,對某事的興趣就會增加。我很難想像當初我的父親和家庭如果強迫我去念第三類組,我現在會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李忠憲
2022-06-15
通識教育
一般而言,德國的大學是沒有通識教育,但這個國家非常重視通識教育,他們把這件事情放在高中畢業之前。雖然台灣的教育體系也非常強調這一點,但不管是家長、學校的老師、學生或社會大眾都不認為這是什麼重要的事情,因此中學新課綱要推行素養教育,在學校與家長的座談會上,通常引起家長們大聲的嘲笑。 數學、英文、物理、化學上課的時數都不夠用,還要什麼其他有的沒有的?過去沒有什麼素養的課程,我們這些家長還不是過得好好的,雖然知識上有一些缺陷,但經濟上還是佔據著社會的高位。 今天什麼都可以在Google或維基百科上面找到,康德、尼采、歌德、甚至中華民國如何在中國被消滅、播遷來台轉進的故事,那小朋友還需要通識教育嗎? 沒有人確切知道通識教育是什麼,但每個國家的知識分子都認為這是非常重要。我前幾天分享的羅素對美好生活的定義:由愛啟發,以知識為指導的生活。 我在德國唸書回來之後,一開始參加大學同學的聚會,發現怎麼這麼多人感到虛無?在30歲左右的年紀,許多人都已經投入了宗教修行的懷抱,人在這個世界要不然就了解,不能了解只能信仰。尤其「一無所知的人必須相信一切」,因為沒有任何知識為基礎,無法為自己的生活指導些什麼。 在現在的網路時代,表面上知識唾手可得,但實際上因為浩瀚的知識,反而更容易讓人一無所知。 以前是訊息和專業知識的圈地時代,基本上很難接觸到專業的知識,現在這個問題已經變成對無所不在的訊息和知識,如何進行分類和評估。 英文、數學、自然科學的教育水準越高,平均的收入就越好,但如果沒有歷史、經典文學、音樂、藝術,尤其了解和判斷事實的能力,基本上很容易喪失自我。尤其看到許多唸書時前幾名的同學,現在是中國併吞台灣的支持者,更讓人覺得這件事情的重要,到底是根據什麼做出這樣的判斷? 經濟當然重要,這是我年輕生命中沉痛的體驗,但錢這種東西,一旦能滿足某些生活的需求之後,就不再那麼重要。銀行存款簿上面的數字意義到底在哪裡?去年我爸過世時,我去跑了好幾家銀行,感到荒謬,這個數字跟當事人無關。 知識不一樣,永遠都無法滿足,而且非常公平,資本主義無法運行(最近我們家小孩很喜歡說爸爸你跟郭台銘比起來是窮光蛋),別人沒有辦法幫你賺取知識,只能為自己存款,而且跟當事人密切相關,一直到最後。
李忠憲
2022-06-15
柯文哲的政治立場
已經不知道如何評論柯文哲,去年的今天兩篇廣為流傳的文章動態回顧,直接轉來也絲毫沒有任何違和感,台灣還要忍耐這個傢伙大概半年的時間。 支持他的人大概就是這樣,好像也不太容易再變得更少。這樣子的人在台灣的政壇真的是奇蹟,他的種種行為可以說是集聯考世代的邪惡價值觀於一身。他的老婆也不遑多讓,幸虧有孟買春秋打到讓她閉嘴。 孟買春秋說:不是這個人的政治立場,而是他的道德價值觀,令人感到非常厭惡。但台灣就是這麼有趣,有什麼政治立場的人,通常就會有什麼樣的道德選擇,而柯文哲算是裡面最奸詐的,而且仔細想想,這個人其實沒有什麼政治立場,所有可能獲取權力的任何方法他都會使用,用「務實」當面具,實際上是馬基維利式的不擇手段。 還要再等 197 天,這是政治,也是人生! 「拿錢來做公關,用職位來養網軍,那是競選市長級的層次。」 但如果用救命的疫苗來討好名流樁腳,以及收買媒體人,這可是參賽總統級的作法。 一般人或許可以接受金錢和位置的收買,那是一般的邪惡,這些東西也不是大家都需要。 但疫苗不一樣,那是所有人都需要的救命物資! 這樣的作法是極度的邪惡! 廢話不對稱原則 柯文哲這個人講幹話和廢話的能力,真的是超強,這一個人就是聯考世代訓練的考試菁英! 「如果疫苗足夠,怎麼會有特權階級?」 製造特權的台北市政府,三言兩語就把責任推的一乾二淨,人如果不會死,就可以永遠活著! 這種話就跟下面這些廢話的修辭是一樣的: 我一直把錢視為空氣,因為沒有它我就不能活。 要吃飽,才有力氣減肥。 現在的社會,插隊都得排隊。 廢話對民主傷害嚴重的程度比欺騙有過之而無不及。廢話有一個偉大的理論,叫做「廢話不對稱原則」,所謂的Brandolini 定律: 「反駁廢話所需的能量比生產它所需的能量大一個數量級。」 知道事實因此我們可以辨別出謊言,廢話就沒有那麼簡單,基本上廢話的真假可分為兩類:「無法識別」和「無法澄清」。然後廢話本質也可以分為兩類:「作為過程的廢話」和「作為產品的廢話」,就是陳述中不斷修辭的廢話,和結果不斷重複的廢話。
李忠憲
2022-06-11
公務員網軍或螺絲鬆了
民進黨基隆市議員張之豪表示,他於2010年在北市府服務時,PTT是有鎖權限而無法登入。 我以前工作的地方,以及大多數有規模的公民營機關都是如此管理。明明現在每個人都有手機,為什麼要用工作用的電腦?難道是什麼軍機處,為了機密不能帶手機?不用工作電腦和網路沒有績效? 台北市的資訊局都沒有做應用的流量分析?這不是侵犯個人隱私,而是在優化工作效率。 台北市議會市政監督不用看一下台北市政府公務員上班到底在幹什麼?說不定都在支持什麼串流平台? 如果不是公務員網軍;就是資訊系統管理和效率有問題,螺絲鬆了,不會有其他答案。
李忠憲
2022-06-06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三中案二審 12月31日宣判
楊國文
柯獲交保直奔新竹老家過火爐
張文川
要和屎尿文明融合嗎? 香港大學:請勿在垃圾筒內大便
林保華
亂世界的歷史投影
李敏勇
經長︰不可能、也不需分區供電
鍾麗華
新版財劃法爭議 國民黨團認有瑕疵:將盡快修法
劉宛琳
王家貞的「禮義廉」
李筱峰
抗日魔劇:民族主義的惡性發展
林保華
核三重啟公投 屏東農漁、觀光界喊不同意
葉永騫
滲透無所不在 台灣最大隱患
林保華
總統府憲兵、電指部 4軍人當共諜重判
楊國文
台灣的自由之路
李敏勇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