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憲相關文章

高舉道德大旗的小黨

高舉道德大旗的小黨

  德國的左翼黨因為梅克爾即將下台之後的局勢,有可能進入執政聯盟,因此開始變得有些奇怪。崇拜羅莎.盧森堡,政黨基本原則那些反對資本主義及反對軍國主義的絕對理想,突然非常尷尬。 德國現今執政的聯盟大幅攻擊未來這種可能的情況,可能政黨輪替的主要反對黨也盡量避免提到這種發展的機會。至於左翼黨的本身,很多政策突然變得不知所措。德國國防軍從阿富汗撤軍的授權法案,整個黨因為理念莫名其妙,該黨大部分的聯邦議員不是反對就是棄權。至於這個政黨一直強調要德國退出北約組織的政策,變成燙手山芋,完全不知如何辯護。 政治中存在純粹理想的政黨或許有其必要,可能帶來一些刺激,但如果這個政黨有更上一層樓的機會,可能會帶來重大的災難。在2018年最艱苦的時候,許多人問難道秉持理想的小黨和國家生存難道不能並容嗎?甚至嘲笑台灣在中國巨大壓力下,避免被中國統戰和併吞,居安思危的想法,簡單來說就是嘲笑亡國感,統獨假議題。尤其香港的血腥案例才近在眼前,完全忽略了國際政治局勢和歷史的演進。 嘴巴說要捍衛絕對的自由人權各種進步議題,實際上為了自己的利益,用各種方法讓高雄、以及後來的台灣造成混亂的這些人,難道不用付出代價嗎? 葡萄牙國寶詩人佩索亞在不安之書曾經說過:宣揚所有人都是平等和自由的狂熱份子,就像曾經存在世上許多讓人奉獻生命的邪惡宗教一樣。這種狂熱的宗教在政治上往往吸引浪漫主義者,浪漫主義者最基本的謬誤在於搞不清楚什麼是我們所需要的?什麼是我們所想要的? 如果分不清楚需要和想要,對於需要和想要的東西有著同樣強烈的慾望與渴求,就會感到相當的痛苦。呼吸到空氣卻以為已經世界大同,吃不到麵包彷彿是世界末日。浪漫主義的弊病就在於想要穿越時空,就好像實際上有一台天能的機器一樣。自己有幸福的財富、民主、自由,因此就可以不用任何犧牲地坐在沙發上,擴散到全世界的每一個人身上。 自己的願望責怪希望他人的力量完成,更可怕的是一堆自戀毫無反省力的政治人物,利用選民短暫的記憶,不斷高舉美好理想的大旗,更換各種不同色彩艷麗的旗幟,但還是一模一樣的旗杆。 台灣的公民投票選舉很快就要來了,我周圍有很多理想性高的朋友,對這些議題和我的看法不一樣,其實歸納這些問題和德國應不應該立即退出北約組織,其實有些類似,這樣就解決軍國主義的問題了嗎?
李忠憲 2021-09-13
「有功也有過?」

「有功也有過?」

  因為中正紀念堂的事情,河道上又有一波蔣介石銅像的討論。為蔣介石辯護的人,常常用有功也有過,這樣的話術來呼籠。掌握資源和絕對的政治權力,不可能只做出壞事,當然也有一些或多或少的好事。 如果按照這種邏輯,掌握權力的所有獨裁者,沒有一個可以拿出來批判,包括希特勒。想到違反人性尊嚴,犯下滅絕人性的專制獨裁政權,能夠用這種方式來洗白,那還有什麼事情是獨裁者有所忌憚的?怎樣都是有功也有過啊! 尤其蔣介石留下很多的血腥歷史資料,那種可能因為自己壞事做太多失眠,半夜沒有睡好,起來塗鴉「改判死刑可也」。不知道葬送多少無辜的性命,光這點就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幾年前德國有一個城市叫做 Herxheim,城市的市長貝克因為城市裡面一座尼可拉斯教堂上的一個銅鐘被迫辭職下台。這個銅鐘俗稱納粹鐘,從1934年就被放在教堂的鐘塔上,每隔15分鐘敲響一次,上面刻著「獻給祖國-阿爾道夫.希特勒」(Alles fuer's Vaterland, Adolf Hitler)。 貝克曾接受德國第一電視台的訪問時說,「人們應該感到驕傲,有這樣碑文的一座鐘,在本邦是獨一無二的,希特勒的名字和迫害猶太人及戰爭相互連結,我們無論如何應該廣泛的了解,希特勒發起了什麼暴行,然後也有留下一些好的東西,例如這座鐘」。 他的訪問給人有種印象,他想傳達納粹時代也有榮耀的事情,暴行和榮耀彼此要分開。他繼續強調當時並不是什麼都這麼差,這個市長就因這番言論已經下台。 做人總該有個底線,連犯下反人類罪行的獨裁者,都無法判斷該不該崇拜他,這樣算有唸過書嗎? 同場加映幾年前寫的誰能平反希特勒!     自由共和國》李忠憲/誰能平反希特勒? - 自由評論網 李忠憲/成大電機系教授雖然在弗里茨.鮑爾檢察官等人致力於轉型
李忠憲 2021-09-10
出路

出路

張亞中講得很清楚,中國國民黨的未來就是帶著和平協議到北京去投降,這個人非常了解中國現階段的台灣政策。 靠混水摸魚撈了幾十年的中國國民黨,先在與中國共產黨抗爭的態勢當中,從美國拿好處,在中國經濟崛起之後,台灣年輕人覺醒之際,一邊用模糊的國家定位策略,一邊從中國共產黨手中撈些好處,那種下跪賺錢的姿態真的非常難看。 文化決定政黨的命運,不管是哪一種顏色,藍色這個政黨會被中國人民趕出中國不是沒有道理, 這個政黨的核心價值就是三個字「撈好處」, 不管從哪裡撈,其它的理念有的沒有的,只是為了這個目標,虛假的不得了,時間一久就被看穿手腳。以前是這樣,現在也一樣。 不過現在情況對國民黨的處境有些困難,習近平這個中國的偉人,連美國他都不看在眼裡,想要在中美爭奪霸權當中,成為世界第一。那些擴張台獨的界線,對台灣和香港藝人的忠誠審查,要求更純粹的支持統一,都是在這個背景的脈絡之下,自然而然的行為,並不是趙少康所講失控小粉紅的個人自發的行動,這是中國現在的主流聲音。 這樣的情況之下,不會給中國國民黨這個乞丐黨留什麼顏面和餘地,張亞中的做法是中國國民黨唯一的出路。 對於張亞中的支持度,不管是說 1450 的灌票,或是只有他敢說真話,這樣的評論都有一些距離。他是真正能夠了解習近平想法的人,台灣其實也有一部分的人支持這樣的想法。他們相信中國的強大能夠抵擋美國歐洲日本這些國家的全部力量,習近平是世界的偉人,宇宙的救星! 國民黨主席選舉電視政見會4日下午登場,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左2)申論時拋出3問,包括現在兩岸關係是否出現和平曙光,如果答案都是負面的,「朱立倫、江啟臣,難道你們沒責任嗎?今天憑什麼說可以改變國民黨」。圖片來源:中央社   原文出自李忠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李忠憲 2021-09-07
王爾德:忠誠的朋友

王爾德:忠誠的朋友

一直覺得那對白色驚世夫妻的言行舉止非常熟悉,也很驚訝孟買春秋和她的老公松鼠特務可以非常精準地描繪這對夫妻談話或臉書內容的精髓,但想不出來在什麼地方看過類似的故事情節。 直到今天早上,一邊跑步一邊聽奧斯卡.王爾德的有聲書「快樂王子及其他故事集」,才恍然大悟,這個英國的作家在兩百年前就寫出類似的故事情節,英國文化非常了解這種偽善的情況。 我唸大學的時候,曾經為了看奧斯卡.王爾德的英文話劇,找了幾本他的書來看,曾經看過快樂王子這本書,但已經忘記了。 閱讀王爾德的書非常令人驚心動魄,有時候也會感到痛苦和厭世,傷心、焦慮、無奈和感動。「忠誠的朋友」這篇故事,非常精準地使用白色夫妻那樣的語言,磨坊主人和小漢斯彼此都認為互相是忠誠的朋友,磨坊主人的太太也非常崇拜她的先生,認為她的先生是全世界最忠誠、最善良、最聰明的人,因此也教導了她很多事情。 善良的小漢斯為了所謂的“朋友”磨坊主人無私地付出,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最終還因為自私的磨坊主而淹死在水塘裏。 王爾德用這個巧妙的故事,諷刺那些在現實生活中,滿口仁義道德、好像很高尚所謂的朋友。這樣的朋友永遠不會分享,他們只會利用友情達到自己的目的。 交朋友真的不能不謹慎,當這種粉通常也很糟糕! 我們都在陰溝裏,但有些人仰望星空。 ~奧斯卡.王爾德
李忠憲 2021-09-05
名字哲學

名字哲學

  柯文哲昨天的貼文「全國也+0」,在兩個小時之後,改成「全台灣新冠肺炎確診病例+0」,有好幾個朋友批判這件事。政治人物發臉書真的要小心,速度要快,同時又要符合中國政治正確,一般人恐怕沒有這麼靈活的頭腦與邏輯,更何況擔任小編的薪水又不高,現在還能夠在那種人底下做事,通常也不會有很高的才華,因此造成這樣一個可笑又可悲的事件。 這個貼文如果一開始就用「全台灣新冠肺炎確診病例+0」,看起來也沒什麼異狀,四平八穩不會引起什麼風波,但偏偏之前用了「全國」這個字眼。一個正常的台灣人,講個全國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但是希望成為中國的代理人,得到中國的援助和支持,這樣的字眼恐怕會帶來不好的後果,所以必須要修改符合中國政治正確。 我的名字對我有什麼影響?每個人遲早都會問自己這個問題,每個名字都有深刻的含義。在爸爸的畢業典禮上面,遇到了我很小見過的表姐,很長的一段時間從來沒有見過她們,她們叫出我當年的名字:李德敬,這個名字我用到國小三年級左右。 會改名字是因為有個堂弟名字叫做李俊德,我爸真的很恐怖,對我期望這麼高,連堂弟取這名字對他都造成影響,所以一定要跑到台南找命理師父,把我的名字改成李忠憲,堂弟比我優秀或英俊,應該也沒關係吧? 怎樣稱呼一個人,往往會影響他的命運,如何提到一塊土地,會造成深遠的後果,我想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才會有全國改成全台灣這樣的動作。 在台大語言中心德文老師幫我取了一個名字叫做 Karl,這個字是強壯的意思,但當時我總覺得這個德文老師 Andrea 可能在嘲笑我胖 ,這個字眼困擾了我人生很長的一段時間,幸虧現在慢慢地可以擺脫。 全國為什麼要改成全台灣?我們應該要了解這個舉動背後所代表深層的意義,名字相當的重要,不管是別人如何看待這個名字,或是自己怎樣理解這個名字,影響都相當的深遠! 重要的不是人家叫我們什麼,而是我們如何回應?莎士比亞說:無論玫瑰叫什麼,聞起來都會一樣香。 但保護玫瑰的是它的刺。
李忠憲 2021-08-26
接種疫苗的理性思考

接種疫苗的理性思考

  我有一個大學同學,他因為年邁的父母辭去台北的工作,選擇回到南部照顧父母,每天爸媽看著那些放大疫苗接種副作用的新聞,產生恐懼不敢打疫苗,任何疫苗都不願意打,讓他非常生氣。 有不少媒體、網紅或政治人物是壞蛋,只為了自身的利益。但不可否認的,除了愚蠢以外,也有所謂的絕對醫療自主權的自由派人士。那些宣揚或選擇不接種疫苗的人是否對他人的死亡負有道德責任?科學證據顯示: 許多疫苗可以預防感染某些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疾病,這些疾病會造成嚴重傷害或死亡,例如麻疹,這是已知最具傳染性的人類病毒之一。 疫苗懷疑論者經常支持幾種世界觀,許多人擔心將一種不自然的外來物質,例如各種Covid-19疫苗放入他們的體內,他們無法承受。另一種是個人自由的強烈信念,反對任何權威人士告訴他們該做什麼,他們對專業有強烈的懷疑感。 但可悲的是,在台灣多的是非理性缺乏邏輯的疫苗懷疑論者,放大未經證實的副作用個案,接受經過編造偏頗數據的訊息,可以選擇某一種疫苗,但它的副作用或有效性並不特別優秀。最可悲的是信仰刻意操作的媒體、名嘴、政黨及政治人物,跟著言行不一的政客,被出賣了也毫不在乎。 疫苗接種不能防止感染,但拒絕注射疫苗的人感染之後,可能會進入加護病房。有不少歐美的案例,在加護病房中的病人抱怨自己沒有接種疫苗,隨後死亡。這些警示性故事引人注目,但發布或廣播它們是否正確?這樣和放大副作用的案例,有無不同? 如果疫苗可以挽救生命,說服懷疑疫苗論者的警示故事都是好的。但所愛的人被無情地描繪成他們自己愚蠢行為的受害者,那麼對失去親人的家庭會有什麼影響?跟疫苗副作用或意外者有不同嗎? 不打疫苗,感染重症進加護病房,最後死亡;因為打疫苗產生的副作用或意外死亡。這兩者的訊息何者才是應該參考的意見?應該散播的故事? 統計數字或科學證據自己不會說話,傳播訊息的途徑需要人為的介入。什麼合理? 什麼不合理?我們理解為什麼人們會有不同的意見以及矛盾,解決這些衝突是民主社會每個人良知的任務。
李忠憲 2021-08-25
二加二等於四

二加二等於四

  以前寫柯文哲總是憂心忡忡,這個人的支持者這麼多,言行舉止卻令我感到如此可怕。我寫這些文章,有一些原來交好的朋友都因此對我產生不滿,甚至厭惡我的程度,幾乎把我等同於亞里斯多德在台灣另外一個傳人。 現在寫柯文哲輕鬆許多,越來越多人了解這個人的真實面貌,這個人本身許多的言行舉止,儼然就是一齣政治的黑色喜劇。 很多人批評他,只要簡單地把他以前講的話和現在講的話相互對照,就可以感覺到那種力量,最大的柯黑,其實就是過去的柯文哲。喬治歐威爾的一九八四,獨裁政府裡面最重要的部會就是真理部,每天都要檢查以前說過的話,發表的文件,如果有什麼和現在立場有衝突的地方,全部都要把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情修改的服服貼貼,和現在不會有任何衝突。 誰掌握了過去就掌握了現在;誰掌握了現在就掌握了未來。像中國這樣的專制國家,為什麼要嚴格控制思想,掌握所有流傳的訊息?就是在為獨裁者塑造如此的環境。 一九八四裡面,我很喜歡的是這句名言:所謂自由就是可以說二加二等於四的自由。承認這一點,其他一切就迎刃而解。 不要以為二加二自然就會變成四,要能講出這樣的事實,過去可是犧牲很多人生命換來的。 柯文哲的陣營,像這種言論都會出現:外界拿柯文哲以前講過的話當作新聞來問,這種伎倆實在是太熟悉了 在那種政黨的環境底下,能夠了解2+2等於4嗎?能夠說出2+2等於4嗎?幸虧這不是整個台灣,而是只有4%!
李忠憲 2021-08-24
同理心耗竭

同理心耗竭

  我們周遭會發生很多事情,自己的家人或至親當然有可能會生病、死亡或意外,但這種情況畢竟是少數,或沒有那麼頻繁。 但每天盯著手機的螢幕,會帶來很多的消息,高級走私貓的安樂死,感染瘟疫死亡的統計數字,各種在加護病房悲慘的個案,臉友分享令人遺憾的故事,特別是醫生朋友,以及阿富汗被塔利班佔領之後悲劇等等。 種種這些消息會讓我們的痛苦增加,尤其具備同理心的朋友會產生移情的作用。最後的結果,往往對世界沒有什麼幫助,自己卻產生了道德倦怠。 我們同情經歷過悲慘事情的朋友,遠方新聞中難民、戰爭受害者、以及孤兒。我們的感受讓我們把陌生的事物和自己連繫在一起。 具備敏銳同理心常常是高尚道德的特質,但如果這種敏感度沒有受到限制,傾向於與世界每個人的苦難共同承擔,會有什麼後果? 要不然就成為偽善,好像關心這世界所有的事情,環境保護、土地正義、氣候變遷,一直到走私高級名貴貓的安樂死,無所不管、但卻不能用心了解整個事情的面貌。 另外有可能像哲學家羅素一樣,沒有辦法把自己身上的痛苦驅除出來,最後同理心失敗,把自己五個小孩全部送到孤兒院。 具備高度同理心,不能變成左膠或偽善,也不能同理心耗竭,這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李忠憲 2021-08-23
大學念什麼?

大學念什麼?

一般人沒有辦法了解複雜的歷史問題,或許還可以理解。但對於萊牛或萊豬,疫苗的有效性或副作用等,這種強調科學證據的議題,依然被非常多的政治人物或意見領袖煽風點火,獲取政治或商業利益,真的相當可怕。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廢話不對稱原則」,「反駁廢話所需的能量比生產它所需的能量大一個數量級」。今天回去看了一下,有 5000 多個讚,1000 多個分享,可見這個問題還蠻嚴重。 這個世界上充滿了假的訊息、錯誤的訊息、被污染的訊息,還有完全沒有訊息的訊息,就是廢話。資訊科技革命之後,產生巨大影響力的社群媒體。 利用虛假言論影響並獲得政治權力,這種現象相當普遍。民主深化的程度不夠,人民思考邏輯的訓練不足,這個問題會更加嚴重。 認為吃同樣添加萊劑飼料的牛肉沒有問題,豬肉卻有問題,還要公投支持這種缺乏數學邏輯、不顧科學證據,雙重標準、互相矛盾的想法,令人瞠目結舌,尤其還得到政治人物以外,許多知識分子的支持。 無的放矢、任意擴大肺炎疫苗的副作用,無限上綱地大肆批評,讓許多老人家心生恐懼,造成不少家庭照顧尊長健康的困擾,這些都是現在進行式。 連這麼清楚的簡單事實都無法辨認,在後真相的年代裡面,生存會更加困難。最近許多同學都要決定自己要念什麼大學科系,但是在後真相的情況之下,最重要的倒不是去念什麼專業知識,而是如何讓自己在這個複雜混亂的訊息世界裡面,能夠理性懷疑一切,訓練自己存活下來。 萊牛牛肉麵的故事,其實是每一個念大學的同學,不管新生或舊生,必須了解整個事件從頭到尾發展的過程。年輕人不必一定要支持什麼政黨,但了解政治人物如何操弄訊息,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對於自己和這個社會的未來都有相當大的影響。 為萊牛爭議,市長柯文哲(右)到皇家傳承牛肉麵店消費力挺,吃完麵捧起碗喝湯。 圖片來源:中央社 16 世紀政治哲學家馬基維利認為統治者可以擺脫任何道德限制,他們被允許撒謊、欺騙、違背承諾,尤其故意愚弄他們的臣民。在建立規則當中不能做一般人認為是好的事情,必須經常違背忠誠、溫和、人性和信仰,目的是要維護整個國家的運作。 康德反對為任何謊言辯護,無論在政治上或是其他方面,他強烈全面地反對謊言的任何可原諒性,康德說: 誠實是最好的政治。 透明度是公民參與政治、自由表達意見的先決條件,如果我們得不到有關事實的訊息,沒有理性邏輯思考的基礎,言論自由就是一場鬧劇。 許多家長擔心自己的小孩大學唸什麼?我覺得在大學裡面只要學會一件事情,什麼訊息是真的?什麼訊息是假的?什麼訊息是被污染的?什麼訊息是廢話?這樣大概就足夠了! 不被任何政治人物或意見領袖愚弄,在人生的各個階段能夠長保平安。這句話聽起來簡單,實際上並不容易。
李忠憲 2021-08-21
斯卡羅

斯卡羅

  我也跟風去看斯卡羅,畫面真的很優美,故事敘述很多線同時進行,劇情節奏緊湊,對於習慣慢吞吞歐洲電影的我,感覺有點吃力,不太容易跟的上。 臉書上的朋友,正面的評價比較多,尤其極度稱讚的意見不少,不能容忍任何批評,細節、邏輯、以及承載的思想,通通都不行。這種現象可以理解,就像德國某些年輕人,極力推崇任何來自以色列的樂團一樣,無論唱的怎樣,都認為佷棒。 當然也有些對導演以及原著作者的批判,隱藏華國思想的作品,以及參加百萬人民倒扁運動的過往。一部戲劇受到如此熱烈迴響,討論的程度,幾乎可以媲美當年的海角七號。 我在去年成大校刊267期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閲讀與思考」,其中提到歌德和卡夫卡對於閲讀的看法。 歌德説: 有三種讀者,第一種不用批判就能夠享受閱讀的樂趣,第二種只能批判但無法享受閱讀的樂趣,第三種在批判的同時同時又能夠享受閱讀的樂趣。 卡夫卡説: 我想人應該只讀那些會咬傷或剌傷我們的書,如果我們讀的書沒有對我們產生重擊,那麼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我們需要的書是這樣,像不幸那樣地傷害我們,像比我們還重要的人死亡一樣痛苦,像開車進入森林,遠離所有的人,像一次的自殺。一本書必須像斧頭一般,劈開我們冷凍的內心。 斯卡羅當然有不少令人不滿意、值得討論和批評的議題,但這個故事是發生在我們居住的土地上。當年念了那個多網路遊戲般虚幻的中國史地,花一點時間來了解自己成長地方的歴史,不管怎樣,我認為是必要的。 推薦大家去看斯卡羅!
李忠憲 2021-08-18
政治與專業

政治與專業

  最近許多朋友對於運動員為台灣爭光,但有些以往表現似乎沒有那麼支持台灣,有各種評論。最嚴苛的就是堅壁清野,只要沒有長久堅持台灣價值的運動員,他帶給我們的榮耀,我們也不要。 台灣電視台轉播的畫面上,許多運動員的講解名牌還是中華台北。現實生活中掛上這樣的名字可能可以拿到不少資源,或是免去經營上許多麻煩,不像許多其他國家電視台自己掛上台灣。 公司的經營有利益的考量,個人的核心價值會有優先順序,是台灣在最前面,還是舉重或桌球,就個人而言有時候很難取捨,尤其奉獻一生心力的運動員。 因為這些討論,我想起德國有名的物理科學家馬克斯・普朗克,以他為名的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是德國非常重要的研究機構。包括他和倫琴等十幾個拿到諾貝爾奬的德國科學家曾經簽署一份文件叫做《告文明世界宣言》 為德國軍國國家主義辯解,造成後來納粹第三帝國的崛起。 在當年德國納粹的時期,他並不關心猶太人被迫害的事情,有一次,他的學生請普朗克呼籲德國物理學界來反對納粹壓迫猶太人,普朗克有一段名言:「如果你今天找三十個人來連署抗議,很快對方會找到一百五十個人來抗議你們,然後取代你們的工作!」 普朗克有一個學生叫做勞厄,為人正直和愛因斯坦十分交好,也是諾貝爾獎得主,他不但沒有簽名這份告文明世界宣言的文件,還組織一個團體來反對軍國主義,在納粹主政的事情,非常同情關心這些猶太人同事的命運,他應該是愛因斯坦在柏林工作多年之後唯一的德國朋友。 專注於自己項目的運動員,一定會有令人感動的地方,欣賞這些得到獎牌的過程,即使是中華台北也可以感到一些榮耀,這是國家的處境,老教練抱著得到金牌的年輕女選手,到底是不是性騷擾?外表的瞬間影像並不能解釋什麼,沒有人可以看透當事人的內心。 拿著我們的稅金代表我們去參加東京奧運,拿到獎牌還會再繼續拿著我們的稅金,我們因此榮耀而感到高興是很正常的反應。 但政治上的見解不同,外溢產生影響的時候,當然也要批評、反駁、對抗,普朗克是個很棒的科學家,但有道德瑕疵,這是類似的情況。對於人不能有宗教信仰的神格化崇拜,是政治上相當重要的原則。 幸好世界上還有勞厄這樣的人,他也是諾貝爾奬得主!
李忠憲 2021-07-29
台灣是共識

台灣是共識

  最近東京的奧運會,不同朋友有差異有趣的立場,大部分替台灣隊加油和唱衰中國隊,有幾個說絕對不替「中華台北」加油,也有幾個換上「中華隊加油」的大頭貼。最多人的部分當然就是共識,上次去柏林馬拉松,謝志偉大使在歡迎宴會上表示:雖然大家有一些不同意見,但「台灣是共識」。有不少台灣跑者帶著那面旗子,當時我一直跟那面所謂中華民國國旗保持距離。 今天看到有人在呼籲不要唱衰中國隊,言論上不敢用體育與政治無關這樣的論點,而是說中國在體育的表現上比我們強太多,我們沒有必要進入這個渾水的戰場,可以選擇政治、軍事或什麼其他領域跟中國競爭,真的很鬼扯。 最近美國國務卿拜訪北京,更加撕裂兩國的關係,主要兩個重點是中國粗魯地摧毁香港的自由,還有新疆的集中營違反人性尊嚴的基本價值。 在 1936 年冬季奧運會時,希特勒的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表示:我們希望在這幾週內向世界證明,德國人有系統地迫害猶太人只是一個謊言。 中國共產黨政府用他優秀運動員在奧運的表現,要讓全世界都相信在鄭州隧道兩百多輛車被淹沬的情況之下,只有四個人死亡。 混雙冠亞季軍桌球隊的照片,冠軍日本在中間靠近右邊的季軍台灣,跟左邊的亞軍中國的保持社交距離。還有射箭冠亞季軍韓台日一團和氣打成一片的情況。呈現了這個世界對中國的態度,對那種政府獨裁、人民順服,沒有自由、民主、人權,散播武漢肺炎生化病毒的國家,感到厭惡! 台灣是共識,幹爆中國隊!
李忠憲 2021-07-27
2021 東京奧運

2021 東京奧運

  運動這個在美國、歐洲或日本非常重要的教育科目,在台灣沒有放在它應有的地位上。我從中學以後認真讀書,完全不知道運動的重要,體育課不是稱病躲在教室裡面算數學,要不然就是躲在樹下背英文單字。一直到念完博士、當到教授,都不解運動的重要。了解它的意義與價值,是在太陽花運動之後,反省以往的人生,開始跑馬拉松,才清楚運動在人生所應佔有的地位。從很早以前聽到一個說法,人生有很多東西值得追求,知識、財富、愛情、友誼、名位一直到建國等等,但這些都是 0,健康的身體是前面的 1,沒有前面那個壹,有再多的零最後都會化為烏有,而運動與健康息息相關。 觀看奧運會的運動明星表演,會令人感到快樂,成敗與比數簡單描繪一場比賽的結果,但中間的過程才是令人感到振奮或快樂。人為什麼喜歡觀看運動比賽?我們喜歡運動因為可以從中間獲得自尊,運動讓人興奮,像去劇場一樣令人愉悅,可以擺脫現實,有歸屬感與更遼闊的世界連結。從這些動機我們可以了解,觀看運動比賽其實和比賽本身無關,許多都在於個人內部產生的變化。 我們觀看比賽聽到體育主播的報導,「蓋了一個大火鍋」、壞壞壞連三壞,還有各種不同的術語,語氣、情緒流露出來給觀眾的感染,比賽過程當中,不管是惋惜、興奮、快樂、悲傷等等,這些跟看一場電影或欣賞一場歌劇,一樣充滿著極大的樂趣。 看運動比賽很無聊?當年我高中的數學老師曾經講過類似的話,只要知道最後的比數,到底贏或輸就可以了,花那麼多的時間,甚至熬夜看比賽到底是要幹嘛?當時我深感認同,幸虧我長大之後有不同的看法,這是德國哲學家康德所說的無意義的趣味性。 喜歡看電影的人會比較各國的影片,歐洲電影常常步調非常緩慢,一個動作或鏡頭時間會停頓或拖長,不像許多好萊塢電影主要提供感官的刺激。一開始我看歐洲電影,覺得沉悶無比,不是想離開電影院,就是想睡覺。慢慢地,我發現原來導演在這些故事的陳述當中,留時間給觀眾仔細觀察、深刻思考,慢慢地我也就喜歡上了這些所謂的歐洲電影,每次看完之後,總覺得帶著很多收穫離開電影院。 那些無法觀看歐洲電影、體會運動比賽樂趣、緩慢藝術或生命過程的人,缺少許多平凡的樂趣。這種效率導向的人往往毫無生活情趣、缺乏深度思考。無法擺脫在教育體制競爭的經驗,硬要在自己或別人的人生,打上一個分數,不管是157、95 或 87,沒有分數就不知道怎麼辦,想想也是悲哀。 我有一個企業家的朋友,在她女兒即將長大單飛之前,在某次的奧運會全家人一同去看了一個月的比賽,這件事情一定給他們帶來非常美好的人生回憶。 要不是現在疫情的關係,我也好想這樣做!
李忠憲 2021-07-21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

  兩年前的今天有一個朋友分享我去火鍋超人辦公室把手機充滿電的美妙故事,結果就被他的朋友質疑我是因為不知道去喬什麼事情,才會受到如此傲慢的對待。 本來我覺得沒有必要澄清什麼,就像我在沒有人要打AZ疫苗的情況下,自費去登記打了疫苗,被人家質疑是特權,莫名其妙貼出自己的健康護照截圖。做這樣的澄清,意外竟然得到台大醫院院長來給我發了一個配合政府防疫好公民的獎狀。想想世界上的人真的太多,各式各樣的人,我們不可能滿足每一個人,做這些澄清顯得有點無聊。 最近不管是批評柯文哲或側寫火鍋超人,幾乎都沒有掉什麼臉友,只掉了一個,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好像我的臉友結構呈現一個穩定的狀態。因為我多嘴,同時是資訊人、研究資訊安全、參與公民運動、考試的高手、留學德國的背景、業餘馬拉松運動員,再加上涉略許多的哲學思想,臉友的結構可以算是相當的多元。 最近有一個醫師,突然來訊息,希望我介紹一本哲學的書給他,我想要加他當臉友,想說寫一點比較粗魯的評論,如果掉友就省去自己刪友的麻煩,但沒有那麼稱心如意。他說:李教授您好,我是您的臉書讀者,想請教對於一個對哲學有興趣的人,教授是否能推薦幾本入門書籍,感謝。(會接觸到教授的文章,是因為我是柯獻欽主任同事,他的臉書曾經推薦過教授:讀李教授的文章一年,對人生有很大的助益。不瞞教授,我以前是電機系畢業,後來轉走醫學這條路,雖然電機知識都過時了,還是以曾經是電機人自豪。) 我推薦他雪萊‧卡根(Shelly Kagan)「令人著迷的生與死: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哲學課(Death)」,知道「死亡」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 卡根在這本書裡面問了一個問題:想像一個情境,今天有同事帶了一盒巧克力請大家吃,你覺得超好吃,於是跟同事拿了第二顆、第三顆……當你跟同事要第四顆時,對方拒絕了。請問,這時候你會生氣嗎?會覺得同事有欠你嗎? 阿甘正傳裡面,媽媽告訴阿甘,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事先永遠不會知道吃到什麼口味。生命是件美好的事情,但不會無窮無盡,有辦法讓自己幸福的人,就能吃到巧克力,但巧克力沒有辦法永遠一直吃下去,如果可以明白這件事情,就能夠了解人世間的道理,我們的同事並不虧欠我們什麼,就像生命的一樣,能吃幾顆巧克力,就吃幾顆巧克力,其他的情緒都是多餘的。
李忠憲 2021-07-20
火鍋超人

火鍋超人

  打弊案只能打吃火鍋,真的也太好笑了!這個人只挑簡單的事情來做,以為只要打D P P就有票。他的頭腦就是這麼簡單,以前或許有用,現在恐怕那些票都不是他的! 反中資入股 IC 設計的時候,有些需要立法委員角色的工作,例如防堵某些被統戰成功、金錢誘惑的IC 設計公司跑去中國成立子公司,藉此成為技術外流的管道,還有台元科技園區的事情,拍胸脯保證交給他想辦法就沒有問題,結果都只是在說大話,任何小小的進展都沒有,也看不到一點點的努力。 稍微有點智商的人都能夠了解,根本沒有人在捍衛行政院亂七八糟的官員做什麼鳥事,沒有人會關心DPP爛人的死活。以前這樣操作或許還有點用處,可以迷惑一些搞不清楚狀況的人,現在還這樣,只有信徒會跪下膜拜而已。 評論這件事的朋友主要因為:極度厭惡這種自以為是英雄,柿子只挑軟的來吃,缺乏一貫的道德邏輯與素養,已經沒有那種光環,卻還以為自己是正義的化身,演戲演到讓人家感到非常可笑的政治人物。想到整個邏輯脈絡,光是評論這件事情,思考的過程都讓我感到尷尬。 一個偶然搶到歷史重要事件麥克風的小丑,在他僅剩的信徒當中,化身為漫威下面的超級英雄。 沒有產業概念不了解半導體對台灣的重要性,反對紅色媒體隨便遇到人就轉彎,遇到眼看可能會失敗的選舉落荒而逃,這是哪門子的英雄?怎麼有人相信這種人,可以帶領大家抵抗中國那樣的強權? 或許可以叫他火鍋英雄,人家在吃火鍋,喊燒沒揪,做重要的事情被蓋火鍋,遇到挑戰就躲在火鍋裡面蓋上蓋子,一點也不感覺到瓦斯燒火的熱度,找簡單的想辦法收割。 火鍋超人想法簡單、做法簡單、面對事情的態度也簡單,比起柯文哲算是一個簡單的人,不可能拼得過柯文哲。
李忠憲 2021-07-19
踹靈果 trilingual

踹靈果 trilingual

  第一志願、留德博士的標記真的在台灣的社會裡面,給我帶來很多的好處。即使我常講自己不是非常聰明,也提供了小時候智力測驗的分數給人參考,沒有人用這樣的角度來看待我,甚至有談話性的節目主持人一口咬定是考試有問題,而不是我的分數。 最近百靈果的菁英定義事件,孟買春秋分享思想坦克的一篇文章,那些「文盲以上菁英未滿」的百靈果們,思想坦克的伺服器昨天一直當機,早上才有幸可以讀到這篇作品。談到這些問題不可避免的,又會提到陳文茜這個人。我在幾年前川普剛當選的時候,有一個本來對我印象還不錯的學術界朋友,他在美國發展,雖然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面,那時我帶小朋友去美國自助旅行,需要汽車的兒童座椅,他主動開口願意幫忙,我非常感謝,但後來沒有接受。一段時間之後,因為一件事情他罵我:你就是陳文茜那樣挾洋自重的人! 當時希拉蕊剛剛落選,支持民主黨的朋友都感到相當的沮喪,許多人認為就是世界末日。他們在討論未來,歐巴馬的老婆蜜雪兒做了一個非常成功的演講,於是有些民主黨的支持者認為下一次應該要提名蜜雪兒.歐巴馬代表民主黨競選美國總統。我好像短短評論這樣的做法未免太天真,民主黨先提名一個黑人歐巴馬當總統,接著提名一個女人柯林頓競選總統,失敗之後再提名一個又是女人又是黑人的蜜雪兒.歐巴馬競選總統,美國真的有這麼進步嗎?是不是太過冒進的一種做法。 這個朋友對我的評論相當的反感,或許籠罩在川普當選的恐懼當中,我這個白痴還去找了一個德國媒體的評論支持我的説法,這位在資訊界算是相當有成就的朋友,突然非常生氣,指責我是另外一個陳文茜,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他的消息了,不知道我有沒有被他解友或封鎖?其實我覺得有點遺憾,我喜歡這個人,但不知道為什麼許多台派的學者脾氣都很大,或許內心有不少的壓抑和憤怒。 台灣崇洋媚外的情形我非常了解,雖然在我手下畢業了20個博士,但我往往鼓勵有辦法去國外拿博士學位的學生,不要來跟我。百靈果是從 bilingual 來的,意思是他們通曉兩國的語言,依照同樣的邏輯,我可以弄一個踹靈果 trilingual,我可是通曉三國的語言。語言是思考的工具,當然重要,但不會重要到可以取代思考,看待事情有沒有智慧的本質,不是語言而是思考。 我剛聽完的書「上流法則」,女主角名字叫做凱薩琳,凱薩琳是純潔的意思,作者一定是故意挑了這個名字。裡面有一幕凱薩琳在賽馬場用望遠鏡看著貴賓雅座,裡面有一個80幾歲有錢的上流社會老頭,旁邊圍繞著好幾個30幾歲的美女,勞工階級家庭出身、20出頭的凱薩琳看到這一幕,當然羨慕的不得了,但她並不想成為那個老頭周圍的美女,她要的是有錢老頭的那種地位和角色,用她自己的方法和詮釋。 上流法則引用湖濱散記梭羅的名言,先是要努力找到自己的北極星,然後一輩子就朝著這個方向前進。接著不要認為北極星很遠,在日常的生活中逐步而踏實。 人們錯誤地認為真理很遙遠——在最遠那顆星之後,在亞當之前,在大審判之後。其實,所有這些時間、地點和機會都在此時、此地。從某種程度上,認可此時、此地的觀點,似乎與他敦促人們尋找自己的北極星自相矛盾,但這同樣令人信服,也容易理解得多。 找到自己的北極星,成為控制自己生命的主角,我想這些才是一個有意義的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千萬不要立志成為陪伴在有錢老頭身邊30幾歲的美女,或許這樣就不會成為像陳文茜那樣的人了!
李忠憲 2021-07-17
反中是低標、還是高標

反中是低標、還是高標

反中在目前的處境之下,是對台灣美好未來發展的理性選擇。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專制獨裁、數位恐怖的政府,從血洗圖博、新疆集中營、一直到撕毀承諾香港一國兩制、50年不變的粗糙手段。在整個中國社會上,施行個人信用評分制度,建設無所不在的數位監視器,使用毫無保護隱私概念的各種資訊網路應用軟體,全力發展侵犯人權的人工智慧系統,在自由、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上,完全和台灣不同。 稍微唸過書、了解這些狀況的人,「抗拒中國統一、反對中國統戰」,本來應該是台灣的共識,是一個很低的標準,但因為中國國民黨全黨幾乎投降中國共產黨,黨國教育的殘留影響,以及統戰在台灣有相當不錯的成果,這個理性選擇下,應該有的核心價值,突然變成一個好像很高的標準。 對許多基本的概念,討論是否進步的想法,常常因此混淆不清。最近對於菁英定義的討論,也有類似的狀況,有臉友強調百靈果這些人是反中的,我和他們是不是有什麼誤會?這跟個人沒有太多關係,長期追蹤我的朋友知道我喜歡講一般性的概念。 從太陽花運動以來,類似這樣的論調從來沒有少過,台派很可憐要靠人施捨,其實反中跟台獨沒有直接關聯,甚至距離遙遠,這是個人生存理性的選擇。 起手式我討厭中國、或我投票給蔡英文,然後再來談論原來的議題,我們是同路人,自己人好說話。一路下來,看看我們最後得到些什麼?養了一堆咬布袋的老鼠! 如果連反對中國都不知道,怎麼做國際新聞?不投票給蔡英文,難道你要投給韓國瑜?看不出來討論菁英的定義,跟要不要把餅做大的關聯性到底在哪裡? 最近小朋友會講:爸爸我有乖乖地吃飯、寫功課,可以幫我買樂高嗎?想想突然好像了解了什麼!
李忠憲 2021-07-12
曾想收購台灣半導體 如今紫光申請破產重整

曾想收購台灣半導體 如今紫光申請破產重整

看看以前被罵得多慘,我當年手頭一張半導體公司的股票都沒有,一邊紫光要用超乎想像的高價來買,另一邊的紅頂商人也覺得賣了可以爽爽地賺很多錢。 買賣雙方都很開心的事情,突然一些蛋頭學者跑出來說:不可以。有朋友調侃說 : 當初紫光如果能夠買一點,或許今天就不會瀕臨破產。 我現在也是一張半導體產業的股票都沒有,但是一點也不會感到難過,當初一心想要賣的人,因為我們賣不成,現在賺的錢更多,我也是替他們開心。 我是這樣子想的: 只要是台灣賺錢,就是自己賺錢,具體的個人是誰不重要。 有一位戰友說:現代台灣版的唐吉軻德,只是竟然真的打贏了 ! 另外一位戰友說:人一輩子,很少真的能夠做一件事「make difference 」,我們真的做到了,而且意義重大,甚至很快就被證明、我們做對了(六年不到,就看到壞人現世報,是我們最大的獎盃XD) 當初罵我們的這些人或帳號,現在當然不會再罵我們了,不知道在罵什麼? 圖片來源:取自 李忠憲 臉書 圖片來源:取自 李忠憲 臉書 圖片來源:取自 李忠憲 臉書 圖片來源:取自 李忠憲 臉書 圖片來源:取自 李忠憲 臉書   原文出自李忠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李忠憲 2021-07-11
希望:信心與謹慎

希望:信心與謹慎

  目前世界上沒有人知道疫情何時真的會結束?Delta病毒會不會嚴重威脅我們?年底或明年初武漢肺炎就會結束?除了瘟疫以外,幾乎天天騷擾台灣的中國軍機,以及習近平的野心,會不會把台灣推向戰爭的危險? 印度神童的預言、各種星象和抽籤卜卦、神諭到處流傳,如果知道未來是怎樣,日子是不是會比較好過? 可惜沒有人知道未來會怎樣?不知道未來會怎樣的情況之下,我們還能夠擁抱希望嗎?希望台灣能夠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或者小小的希望自己可以渡假、家人和朋友沒有人生病、再也不用口罩在外面跑步、甚至可以參加一場爽快的馬拉松比賽。 悲觀的心情會讓三級隔離中的生活更加灰暗,世界即將毁滅的感覺會讓人失去生活的動力。隨時抱持希望是快樂生活重要的原則,但我們可以樂觀,不能疏忽,信心和謹慎是相關的,努力會有好的成績,因此帶來信心,但謹慎小心注意任何細節才是勝利的保障,有實力和信心卻不謹慎小心,可能因為大意而無法在關鍵的時刻成功。 信心和謹慎是希望中互相拉扯矛盾的想法,人一定要有希望,有希望以後,逐步踏實,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信心是很重要的關鍵,但許多接二連三的失敗,可能不是信心不足,而是不夠謹慎,無法發揮自己原有的實力,幾乎所有的人都參加過各種入學考試,也能夠明白體會信心和謹慎之間的關係。 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在軍機送參議員們登陸台灣,了解台灣政治困難的處境,美日贈送疫苗給台灣,加上日本政府明白表示會協同防衛台灣之後,這當然是個小小的逆風。但台灣獨立與否,當然是台灣人的意志,願不願意抱這樣的希望,能夠有信心努力去完成,而且謹慎小心。 股市不斷地創新高,幾十年來台灣外交的局勢從來沒有像如今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但看似光明的希望,卻總帶有些陰暗的東西。尼采對潘朵拉盒子,有非常卓越的見解,這只是一個對於希望感到害怕而想要抑制它的神話: 尼采將潘朵拉的盒子視為對希望的抑制機制:他認為潘多拉盒子中,存在最大的邪惡就是「希望」,其他的邪惡只會讓人承受一次的折磨而死。有希望之後,人們願意一次又一次地接受折磨,它是最可怕的東西,它會延長人們的痛苦。 尼釆本身是充滿「希望」,因此才會有他所謂的「超人哲學」,試圖想要擺脫所有的束縛。沒有對成功的堅定信念,就沒有未來。 希望必須擺脫恐懼才能發展力量,沒有希望就沒有改變或革命的可能。但希望要如何強大而不魯莽?這是每個抱懷希望的人,除了充滿信心以外,還需要謹慎的原因。 所有的希望都指向幸福! ~康徳
李忠憲 2021-07-09
柯文哲與郝柏村

柯文哲與郝柏村

  當年李登輝總統提名郝柏村當行政院長的時候,很多像我一樣的年輕人忿忿不平,還有朋友上街頭去抗議,被打到頭破血流。 當初民進黨為了不要讓連勝文這個公子哥當選,結果支持柯文哲這個傢伙。四年後發現這個人真的很病態,於是提名了姚文智。這個過程中,很多人指責民進黨,在當時那樣的時局,蔡英文的支持度不被看好,總統府裡面的員工人心浮動,不然悶悶不樂,要不然就是囂張跋扈,開會的時候質疑:說不定不久之後,像禁止華為手機這樣的政策,就會有180度的轉彎。不到下午五點鐘,就一群人排隊打卡準備下班。這樣的情況之下,蔡英文還勇敢提名了姚文智,完全沒有如同陳水扁總統和我聊天所預料的那樣。 柯文哲上趙少康的節目,一大堆論述超乎想像,充滿沒有理性邏輯的瘋狂言論,對照他幾年下來的前後打臉,真的沒有什麼令人驚訝的地方。同溫層批評他,最高杆的都不是民進黨,尤其孟買春秋那樣諷刺調侃的方式,比我寫了好多年分析柯文哲的文章,更能非常直接簡單地拆解柯文哲這個人的真實面貌,她和她先生也不是民進黨。我這個曾經呼籲民進黨的部長為數位身分證負責下台的人,當然也不是民進黨。還有非常多的大德也是,根本無法一一點名。至於民進黨真正的黨機器虛弱的不得了,完全比不上民眾黨殺紅眼地奮勇向前,仔細觀察就能夠了解。 在民主的時代,權力吸引了許多無情和自戀的人,這些人嚴重缺乏同理心和良知。心理變態、自戀和馬基雅維利主義者這些特徵幾乎總是重疊,如果一個人有心理變態的特徵,那麼他們往往有自戀和權謀的特性。具有這些性格的人無法理解他人的感受,也無法從自己以外的任何角度來看待世界。他們沒有良知或內疚感來阻止他們的不道德行為。他們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喜歡操縱和控制他人。同時,他們需要感受到尊重和欽佩,並喜歡成為被關注的焦點。 20世紀最邪惡的領導人,例如希特勒或毛澤東,他們成為領導者並不是因為他們的能力或智慧,而僅僅是因為他們對權力有著巨大的渴望,並且在追求權力的過程中,非常無情和殘忍。 問題的本質是冷酷無情、缺乏同情心的人被權力所吸引,而富有同情心和負責任的人,這些較可能會成為理想的領導者往往沒有權力慾望,因而替那些不合適的人留下位置,造成災難。 我之前反對在一年多市長任期的情況之下,罷免柯文哲,這個人需要掌聲,正面或負面的都無所謂,很怕別人遺忘,是一個非常麻煩的人。 當初2018年的時候如果沒有提名姚文智,繼續容忍他,讓他偽裝在他的檳榔外殼裡面,或許他真的有機會能夠當選台灣總統。那我們可能得到一個毛澤東、普丁、或林鄭,想到就毛骨悚然。 仔細想想,台灣的國運真的還不錯,這個人現在變成國民黨那邊的問題了,如果現在還支持柯文哲的人,應該要好好地分析一下,自己支持的到底是什麼?屬於哪一個陣營? 當年提名郝柏村當行政院長,是李登輝總統非常高明的一個招數,歷史證明了這一點。讓柯文哲當台北市長,最後證明了什麼?我們正走在這個關鍵的歷史道路上。
李忠憲 2021-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