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治

韓國瑜被爆外遇生女 他分析:同室操戈「國民黨搞的」

韓國瑜被爆外遇生女 他分析:同室操戈「國民黨搞的」

王定宇分析,這絕招非常有可能是「國民黨自己弄的」,為的就是要盡快解決總統初選問題,以免影響2020大選,因為若韓國瑜通過初選,可能國民黨提名後到10月份,又會再次發生「換柱事件」。
自由時報 2019-05-31
蔣介石害家破人亡 受難者家屬:還把他當民族英雄崇拜

蔣介石害家破人亡 受難者家屬:還把他當民族英雄崇拜

促轉條例規定,為確立自由民主憲政秩序、否定威權統治合法性,及記取侵害人權事件歷史教訓,出現於公共建築或場所的紀念、緬懷威權統治者象徵,應予移除、改名,或其他方式處置。
陳鈺馥 2019-05-30
賴清德 被迫接受蔡營方案

賴清德 被迫接受蔡營方案

卓榮泰拿出會前會擬定的三個方案,最後決定採民調手機、家戶各半,納入柯韓、民調時間六月十日至十四日方案。此方案內容與蔡陣營主張相同。
自由時報 2019-05-30
國民黨專出垃圾賣國賊

國民黨專出垃圾賣國賊

  日前竟有苗栗縣議員在議會上表示「不管什麼統戰,誰給我錢誰就爸媽!」引起網友反彈砲轟。(圖擷取自臉書影片)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苗栗縣南庄國中這個月初遭人踢爆,受到中國酒商的捐助,高舉涉及兩岸政治敏感字眼的布條,後來在輿論壓力下,南庄國中將中國酒商的捐款退回,沒想到日前竟有苗栗縣議員在議會上說,「不管什麼統戰,誰給我錢誰就爸媽!」引起網友反彈砲轟。 苗栗縣時代力量議員曾玟學先前在臉書上發文,質疑捐錢的酒商九州升平是九州出版社下的附隨組織,而「九州系列公司」背後就是國台辦,對國安及教育都是非常嚴肅的議題。 而國民黨議員鄭聚然對此顯得相當不服,在曾玟學質詢結束後,接著發言對教育處長說,「我不管什麼統戰,我只有南庄國中小朋友的福利就好,我管什麼統戰一樣」,大喊「我不管什麼統戰,誰給我錢誰就是爸媽,誰給我誰就是一樣的情形,拜託誰逼他(校方)把錢退回去,你給我查清楚一下」。 粉專「打馬悍將粉絲團」也在臉書分享了鄭聚然議員發言影片,網友看了十分憤怒,紛紛留言說,「TMD人民的納稅錢養這種XX」、「畢竟乾爹乾媽就是要這樣認」、「他馬的,搞清楚,你是領台灣人的錢」、「舔共的狗民黨!」、「苗栗到底是多窮?淪落到這種地步?」、「給他錢把爹娘妻兒都賣了他都敢」、「國民黨真的專出垃圾賣國賊」。  
自由時報 2019-05-29
不忍賴清德被攻擊 鄭邦鎮挺身而出

不忍賴清德被攻擊 鄭邦鎮挺身而出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民進黨總統初選紛爭未休,前行政院長賴清德的參選,被「反賴派」猛攻擊,昔日舊部屬、前南市教育局長鄭邦鎮為他感到心疼不捨,並以任內與他共事經驗,挺身呼籲外界公正看待民進黨初選,不論最後結果哪一位勝出,都代表公民共同承擔所支持對象,這才是真正的民主誠信。 前南市教育局長鄭邦鎮挺身,盼望外界公平公正看待民進黨總統初選之爭。(記者洪瑞琴攝) 鄭邦鎮說,當時接任南市教育局長,正巧遇上國中小校長遴選任務,早年原台南、縣市校長遴選沿襲「潛規則」陋習,他受到不少各方壓力,賴只給一句話「不用跟我報告」,百分百授權賦予信任,有別於官場常態,著實讓他很訝異,因此遴選委員會自主決定出校長人選,隨即當天公告,「真的不必跟市長報告」,完全沒有人事包袱。 鄭邦鎮也透露,他擔任台灣文學館館長時接辦國際柏油畫家邱錫勳畫展,陪同過不少貴賓參觀畫展,發現唯獨時任立委的賴清德偕同夫人在礦坑隧道情境佈置的這一段佇留許久,後來才知道原來他是「礦工之子」,不難想像他成長艱困背景因素,因此在台南市長任內主動給教育局1億2千萬元預算推動「圖書館誠品化」,致力建構校園閱讀環境有強烈使命感,「賴市長講這句『用教育為孩子裝上飛向夢想的翅膀』,可以感受到出自內心的真誠」。 賴清德熱愛武俠小說與黃春明小說,鄭邦鎮透露說,賴主持市政會議或與主管幕僚討論事務,常以經典名句鼓勵大家,也總以「痛苦會過去,美麗會留下」(法國畫家雷諾瓦名言),勉勵部屬面對挫折不要氣餒,只要對的事就堅持全力以赴。回想過去、對照現今,他看民進黨初選激烈競爭,賴清德非常執著認真是必然。 鄭邦鎮不諱言,初先聽到賴清德登記參加初選,自己也是嚇一跳,可是賴是依循民進黨公告初選辦法,「模範生完成登記有何不對?」更何況台灣民主進步是民進黨標竿,黨內初選公平競爭,也是人文價值的彰顯,相信總統蔡英文與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兩位參選人,面對現時紛擾陣痛階段,都願意勇於承擔,所謂「明月應無千里隔,浮雲唯見片時行」(文人溥心畬對聯),真正美德、真正至誠、真正眾人所推尊者,就像明月,是不會因眼前紛擾而消失或隱退的。 相關影音  
洪瑞琴 2019-05-28
韓:不能假日選總統嗎 立委砲轟:人不要臉 天下無敵

韓:不能假日選總統嗎 立委砲轟:人不要臉 天下無敵

〔記者葛祐豪、陳鈺馥/綜合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繼提出「總統在高雄辦公」的概念後,民進黨議員鄭光峰昨在議會質問韓「要當歸人還是過客?」。韓答覆:「難道我不能一面專心在市政,用假日去選(總統)嗎?當然可以。」 高雄市長韓國瑜昨在議會答詢時表示,「難道我不能一面專心在市政,用假日去選嗎?」(記者葛祐豪攝) 對韓國瑜的說法,朝野立委砲轟完全是推託之詞,就只想選總統,「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民進黨議員鄭光峰昨在議會總質詢,質疑韓國瑜市長做一半就溜之大吉,如何對高雄市民交代?高雄市政會不會空轉? 韓國瑜強調,各界對他的誤會很多,他心理壓力很大,但如果有一組總統候選人,二○二○總統競選總部放在高雄、總統就職典禮在高雄、當總統也在高雄,南台灣整個沸騰起來,達到南北均衡發展,這難道不是南部人最好的機會嗎?他呼籲高雄一定要跳脫過去傳統思考,他只是不想把話講白,因為與市長現在職責有點落差,這些話一說出口,一定會被網軍攻擊。 對於六月一日韓粉在凱道的造勢,鄭光峰也在議會呼籲韓國瑜,既然說過是被動受邀,那就不要去,「上凱道不如看日照」,現在懸崖勒馬、急流勇退還來得及。 鄭光峰並舉名詩人鄭愁予的詩作《過客》為例,質疑韓到底要當歸人還是過客?韓國瑜回答,如果他要參選總統,高雄市政沒有認真做,怎麼跟人民交代?「難道我不能一面專心在市政,用假日去選嗎?當然可以。」 立委:承諾比一張衛生紙還不如 對韓的答覆,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質疑,韓國瑜起初說二○二○總統不在考量內;近期明白表態「Yes I Do」;現在又變成不辭市長,只用假日選總統,「根本就是人不要臉天下無敵,承諾比一張衛生紙還不如。」 「完全是推託之詞!」民進黨立委李俊俋痛批,韓國瑜才當不到幾個月市長,整個心不在高雄,滿腦子想當總統,若真的關心高雄,就不要當落跑市長。 民進黨立委賴瑞隆提及,韓國瑜去年獲得八十九萬票當選市長,更應專心在市政,現在許多政見都沒有落實,台灣從來沒有一位直轄市長當半年就落跑的,還要利用假日拚選舉,市民絕對沒有辦法接受。
葛祐豪 2019-05-28
賴清德:若改初選規則 不會脫黨參選也不會採法律途徑

賴清德:若改初選規則 不會脫黨參選也不會採法律途徑

〔記者楊淳卉/台北報導〕前行政院長賴清德今接受網路節目訪問表示,他不希望黨在初選登記後再來改選舉辦法,這樣對黨的傷害非常大,但即便發生這樣的事情,他也不會脫黨參選,他也不會去採取法律途徑。 前行政院長賴清德27日參加Yahoo! TV直播節目。(記者張嘉明攝) 針對有學者爆料,若總統蔡英文或賴清德總統初選未出線,可能脫黨參選,賴清德表示,「不會、而且絕對不會」。可能初選進行到兩個多月,社會上已經漸漸按耐不住,充滿焦慮,各種可能性大家都會拋出來。 賴清德說,他不希望黨在初選登記後再來改選舉辦法,這樣對黨的傷害非常大,也會讓社會對民進黨制度失去信心,更很難在明年總統大選獲得勝利。但即便發生這樣的事情,他不會脫黨參選,也不會採取法律途徑。 賴清德說,黨的中執會若罔顧民進黨的初選辦法,進行到一半時更改規則,對黨是一個重傷害,黨在重傷害狀況下,他不可能再給黨一擊。他一直身愛這個民進黨,希望黨重新獲得人民支持,有機會重新為人民服務,所以不會採取法律途徑、更不會退黨。
楊淳卉 2019-05-27
贏的策略 賴清德:若蔡英文守得住台灣 我全力支持

贏的策略 賴清德:若蔡英文守得住台灣 我全力支持

  前行政院長賴清德今(24)日表示,他提出「贏的策略」簡單講就是,若蔡英文總統得守得住台灣,「我全力支持她」,若總統守不住,而他守得住,「請支持我。」圖/賴清德團隊提供(資料照) 民進黨總統初選陷入僵局,前行政院長賴清德今(24)日表示,他提出「贏的策略」簡單講就是,若蔡英文總統得到人民支持、守得住台灣,「我全力支持她」,如果總統守不住,而他守得住,「請黨跟總統能夠支持我。」 賴清德今天到高雄科大出席微電子技術發展與應用研討會,他受訪時表示,之所以在5月22日提出贏的策略,是希望維持黨的制度完整性,以及初選公信力,否則很難取信於社會大眾,得到社會大眾的支持,也希望能促進黨的和諧和未來的團結,打贏明年總統大選,當然也基於對蔡英文總統的尊重,同時也兼顧他參選的初衷。 賴清德說明,這個贏的策略,簡單講就是,如果蔡英文總統得到人民支持、守得住台灣,「那那我全力支持她」;如果兩人分別都守不住,就要共同合作,一起守住台灣主權、維護民主自由人權的生活,如果總統守不住,而他守得住,「請黨跟總統能夠支持我」,這是不希望黨的選舉辦法被變更的狀況下,他所提出來的策略。 媒體追問,一起合作守住台灣主權,是否表示不排除合作、搭配競選?賴清德則說,「不是這個意思,因為黨本來就要團結。」 至於賴清德提出贏的策略卻被蔡英文陣營質疑是「突襲」,賴清德陣營發言人李退之受訪時回應,大家不要再用這種負面的詞句來講初選過程,當天的場合非常清楚,黨主席、秘書長、五人小組成員以及雙方的協商代表,包含蔡陣營代表林錫耀、賴陣營代表立委林俊憲等,統統都在場,徵詢雙方參選人的意願,也是大家在場共同做出的邀請和決定。 李退之說,賴清德聽到這樣的邀請,決定要親自去說明他可能更突破的進展跟想法,坦白說,真的是出乎大家意料之外,包括自己的團隊都出乎意料之外,希望這樣一個突破性、更開放、更大步往前的想法能夠讓社會先進、民進黨前輩參考,來思考初選是否能有更前進、更圓滿的進展。 針對立委陳明文質疑賴清德和黨主席卓榮泰套好招?李退之指出,賴清德參與初選的團隊其實人力非常的短促,連能夠坐下來聚在一起討論的機會都非常的少,陳明文這樣的評斷,「我們不敢當,我們沒有能力、也沒有這樣的場合跟機會去做這樣的規劃」。 他說,相信卓榮泰跟所有的中執委、民進黨資深的前輩,一定也都是為了黨好,希望大家都能斟酌,是不是能夠找出一個圓滿的方式,讓初選能夠完美的進行。
民報 2019-05-24
蘇啟誠案通過糾正 兩派監委攻防

蘇啟誠案通過糾正 兩派監委攻防

〔記者謝君臨、呂伊萱/台北報導〕針對「我駐大阪辦事處前處長蘇啟誠輕生案」,監察院廿二日通過「馬系」監委江綺雯、仉桂美的調查報告,糾正外交部;但七位蔡英文總統提名的「英系」監委也針對調查報告提出不同意見書,質疑報告充滿揣測之論,先射箭再畫靶。 外交部長吳釗燮。(記者陳志曲攝) 馬系監委在調查報告書指出,外交部未釐清事實,即強令大阪處提出風災檢討報告,與蘇輕生具有重大關聯性,但至今無人負責;另以一通無法確認的通話內容,即認定大阪處服務態度不好,核有違失;馬系監委並請銓敘部審酌蘇有無「積勞過度」之情。 馬系監委指出,外交部未要求蘇先交事件經過報告,即要求提出疏失檢討報告,似已有意對其究責;且駐日代表謝長廷曾密集致電四通予蘇,台日協副秘書長謝柏輝另傳「外交部獎懲作業要點」給蘇;蘇夫人受訪時也指出,丈夫遺書「並未言及假新聞造成之壓力,而是表明『不想受到羞辱』之遺言,以死明志」。 馬系監委說,外交部對於駐日代表有指揮監督權責,卻放任其言行,未依法處置;謝長廷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如果有錯,大阪辦事處應該道歉」等語,將輿論責難壓力引導轉至大阪處;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雖多次提醒謝,並要求謹言慎行,但仍未見改善。 對於「馬系」監委江綺雯、仉桂美的調查報告結果及糾正外交部,王幼玲、田秋堇、蔡崇義、陳師孟、趙永清、高涌誠、張武修等七位英系監委提出不同意見書指出,糾正案文指蘇啟誠檢討報告遭修改,蘇並非真心扛責,恐遭受上級壓力,但並未提出證據,先射箭再畫靶,「遽下斷言,有失公允」,對監院形象造成極大損傷,確為不宜。 英系監委說,大阪處確於深夜接獲民眾求助電話,電話內容被貼上網後,造成國人觀感不佳,外交部請大阪處檢討改進,並非絕無理由。另外,報告未能提供吳釗燮及謝長廷的完整訪談紀錄,顯然斷簡殘篇、捕風捉影,也未詳查謝、蘇事發後與外交部的所有電文。 英系監委指出,報告指蘇疑慮被調職懲處,但蘇先前已任職那霸辦事處四年八個月,超過外交部駐外人員三年輪調回國或調他處的慣例;外交部重用蘇的專長,再提拔至大阪辦事處,蘇身為資深外交官,應無誤解外交部調派慣例,報告過度渲染想像蘇疑似因調派受罰。 英系監委說,因公務壓力折損一名優秀外交人員,是全民遺憾,本案涉及不實新聞傳播,報告能否釐清事實、還原真相,並弭平爭議,讓社會體認網路新聞殺傷力,成為往後借鏡,事關重要;但報告並未爬梳事理,推論揣度,深恐遺憾。 吳釗燮︰外交部並沒疏失 對於監察院為蘇啟誠輕生案糾正外交部,外交部長吳釗燮昨表示,他認為外交部在這當中並沒有疏失,接到公文後再看如何處理。面對國民黨立委批評外交部推卸責任,吳也動氣回應「國會議員批評要憑良心」。 吳表示,謝副秘書長並沒有打三十幾通電話給蘇處長、報告只有一個版本、沒有羞辱性言詞、也從沒有調職懲處的決定甚至通知,對於相關內容,外交部難以認同並深表遺憾。
謝君臨 2019-05-24
議會奇觀 林姿妙上台備詢 秘書長「坐陪」

議會奇觀 林姿妙上台備詢 秘書長「坐陪」

宜縣議員轟縣長淪為「傳聲筒」 〔記者林敬倫/宜蘭報導〕國民黨籍宜蘭縣長林姿妙昨首次列席縣議會施政總質詢,上備詢台時,縣府秘書長林茂盛竟跟著坐在旁邊「護駕」,引發藍綠議員不滿,民進黨議會黨團批評民選縣長淪為秘書長的「傳聲筒」,是宜蘭縣史無前例的荒謬劇。林姿妙回應,新政府要有新創意,林茂盛陪著上備詢台,是議長張建榮的指示。 國民黨籍宜蘭縣長林姿妙昨首次列席縣議會施政總質詢,上備詢台時,祕書長林茂盛跟著坐在一旁,引發現場藍綠議員的不滿。(記者林敬倫攝) 國民黨議員陳鴻禧率先質詢時,請縣長上備詢台,張建榮卻指示林茂盛陪同上台,陳不滿,數度要求時間暫停,要林離開備詢台,但未獲張同意,僵持四分鐘後才開始質詢。 民進黨議會黨團隨後召開記者會,總召陳文昌抨擊,林茂盛坐在備詢台成何體統?已變成大笑話,抨擊林姿妙成了秘書長的「傳聲筒」。他質疑難道林的縣政就是走攤文化?握手文化?張建榮若要首開這種惡例,事前也要經大會同意。 黨團發言人簡松樹說,這是宜蘭縣議會破天荒之舉,秘書長坐在縣長旁邊,頭也不敢抬,貽笑大方,幕僚遞小抄、給資料,他們可以接受,但秘書長必須回到該坐的位置。 林︰尊重議長指示 林姿妙回應,此乃議長張建榮的指示,她必須尊重。林茂盛則說,過去他在新北市議會接受質詢時,在議長同意下,各局處首長有時也會到備詢台,協助首長把事情講清楚,議會相關規定與運作,均遵從議長指示。 同屬國民黨籍的張建榮認為,這是議長裁量權,並未破壞體制,陳文昌當過議長,對議事規則應該很清楚,對方想說什麼是他們的事。 宜蘭縣政府回應,根據宜蘭縣議會議事規則第四條規定,列席人員座位由主席指定,秘書長陪縣長上備詢台,並沒有違反體制。
林敬倫 2019-05-24
報告充滿揣測!蘇啟誠案外交部遭糾正 部分監委不認同

報告充滿揣測!蘇啟誠案外交部遭糾正 部分監委不認同

〔記者謝君臨/台北報導〕針對「我駐大阪辦事處前處長蘇啟誠輕生案」,監察院昨通過監察委員江綺雯、仉桂美的調查報告,糾正外交部;對此,有7名監委持不同意見,今提出8點看法,質疑該調查報告內容「充滿揣測之論…調查案文所稱各節,皆未提出證據,只有憑空臆測,若調查無實證,劇下斷言,有失公允」。 監察委員江綺雯(右起)、仉桂美提出調查報告糾正外交部;有7名監委持不同意見。(記者謝君臨攝) 監委王幼鈴、田秋堇、蔡崇義、陳師孟、趙永清、高涌誠、張武修指出,報告認為外交部以一通無法確認的通話,就認為大阪處態度不佳,要求檢討改進,缺乏事實基礎。但大阪處確實於9月6日深夜接獲民眾求助電話,此通電話內容被貼文上網後,造成國人觀感不佳,外交部請大阪處檢討改進,並非絕無理由。 此外,該通電話的關係人,究竟是游姓大學生或後來自述的潘姓女子,此為本案關鍵,報告卻未能查明,理應深入了解南投地院的調查。 監委表示,調查意見指檢討報告遭修改,且並非蘇處長真心自我扛責,可能是受到外人所不知的上級壓力,內容充滿揣測之論,且調查案文所稱各節,皆未提出證據,只有憑空臆測,若調查無實證,劇下斷言,有失公允。 另,風災後,立法院國民黨團召開記者會,指駐日代表處對台民眾尋求救助漠不關心,表達最嚴厲譴責,請外交部追究相關責任。與會的台日會秘書長張淑玲表示,外交部會繼續檢討精進。由於立委要求駐外館處提出檢討報告,且國內大量媒體與社群網路群起攻擊,造成外交部與駐日各處、蘇處長承受無比壓力。 監委批評,報告未能提供外交部長及謝長廷的完整訪談紀錄,顯然斷簡殘篇捕風捉影。也未詳實查證謝、蘇事發後與外交部的所有電文,亦未詳駐外館處轄區規範,即猜測謝輕忽大阪辦事處的災情,不願就近關心500公里遠的大阪業務,反而前往1000公里遠的北海道,協助地震後機場受困的台灣旅客。 監委指出,報告指稱蘇處長疑被調職懲處,但蘇先前已任職那霸辦事處4年8個月,超過外交部駐外人員3年輪調回國或調他處的慣例;外交部重用蘇專長再提拔至大阪辦事處,蘇身為資深外交官,應無誤解外交部調派慣例;報告過度渲染想像蘇疑似因此受調派受罰,實未詳外交部人事體例。 監委強調,報告因關係國人對該事件的認知及深入了解,應全文公開,並作為未來假消息或面對輿論沸騰參考。此報告因有諸多需改善不足之處,貿然提出,對監院形象造成極大損傷,確為不宜。 監委說,因公務壓力折損了一名優秀的外交人員,是全民遺憾,本案涉及不實新聞傳播,報告能否釐清事實,還原真相,並彌平爭議,讓社會體認網路新聞的殺傷力,成為往後處事的借鏡,事關重要。但報告並未爬梳事理,推論揣度,深恐遺憾。
謝君臨 2019-05-23
賴:蔡民調勝韓 我就退

賴:蔡民調勝韓 我就退

〔記者楊淳卉、蘇永耀/台北報導〕民進黨中執會昨討論總統初選日程等案,支持蔡英文和賴清德兩陣營正面交鋒。挺英派原擬提案修改初選辦法納入手機民調,但未做結論。民進黨主席卓榮泰裁示繼續協調後散會,留待下週三再開中執會決定。 反對變更遊戲規則的前行政院長賴清德昨也現身黨中央召開記者會,提出民調三原則。(記者羅沛德攝) 賴提主張:我沒贏韓 無條件支持蔡 反對變更遊戲規則的前行政院長賴清德昨也現身黨中央召開記者會,他提出三原則,若蔡英文總統民調贏韓國瑜,他無條件支持蔡連任;若他民調沒有贏韓,也會全力支持蔡連任;若他民調贏韓,韓又贏蔡,希望蔡總統和民進黨提名他競選總統。 原擬在中執會修改初選辦法的挺英派,對於會議議而未決,大表不滿,將矛頭指向主持會議的卓榮泰。對於賴清德拋出的方案,蔡陣營發言人阮昭雄回應,協調期已結束,依中執會民主程序趨近共識的方案,就是三人對比、民調納入手機,一切應回歸黨的民主機制來決策,贏就是贏、輸就是輸,不需要誰讓誰。 中執會昨召開前雙方陣營主帥相互喊話,賴清德以「召喚黨魂,維繫黨德」為題發表聲明,反對更改初選辦法。蔡英文稍晚回應,相信中執會會找出最佳勝選的初選方案。 初選辦法中執會沒定案 下週三再戰 為昭公信,中執會昨討論總統初選時破天荒開放直播,除了黨中央提出日程草案,規劃六月十日至十四日民調,並有中執委提出三項提案,也獲過半數的廿四名中執委連署,包括修改民調辦法;總統初選民調市話、手機各半,對比式民調與國民黨韓國瑜及無黨籍柯文哲對比;六月十日至十四日進行總統初選民調。但最後議案都未處理。 會議進行近兩個小時,除了賴清德子弟兵林俊憲外,多數中執委支持修改民調辦法。卓榮泰發表聲明,表達不同意修改民調辦法後離席,中執會也隨即休息。休息期間賴清德突然現身黨中央,與五人協調小組及蔡陣營代表討論近兩小時,賴清德並提出新方案。 黨秘書長羅文嘉會後說,卓榮泰希望不要動用到表決。原則上希望在六月十日進行民調的前提下,下週三再開中執會,就賴清德的提議進行討論。
楊淳卉 2019-05-23
卓:不能在程序進行中 片面改規則

卓:不能在程序進行中 片面改規則

若雙方無共識 就遵守已公告的規則辦法 〔記者楊淳卉/台北報導〕民進黨主席卓榮泰昨於民進黨中執會表示,如果協調到最後參選雙方還是無法形成共識,他就要遵守黨內既有的制度規範與已經公告的規則辦法,不能在已經完成初選登記、程序進行中,再片面修改比賽規則,「黨歷年來都如此,今年也不能例外。」 民進黨昨召開中執會,黨主席卓榮泰表示,不能在已經完成初選登記、程序進行中,再片面修改比賽規則。(記者羅沛德攝) 蔡賴陣營在中執會交鋒 難道三一三公告是兒戲 卓榮泰強調,三月六日中常會及三月十三日中執會,兩次會議議決公布了總統提名初選公告,「難道三一三是如同兒戲般通過那樣的公告?」「我們今天用另一場把它毀滅,我不能讓這樣的事實存在發生!」 中執會昨討論總統初選日程相關事宜,討論全程直播。有中執委提案修正民調規則,中執委鄭寶清認為,當年謝錦川跟周伯倫進行立委初選,還是「初選完才改」。 卓榮泰則表示,感謝鄭寶清提醒,「我們不會忘記其他任何正常程序案子,但只會記得這一件不正常的案子。」他不希望未來某一天,當歷史看他們的時候,會議變成這個狀況,變成人家拿出來討論的重點。 卓說,三月六日中常會、三月十三日中執會,兩次會議議決的總統提名初選公告,中央黨部所據以執行的初選辦法、流程及採用的民調方式,當時都經會議通過,這是黨內多方討論所形成的共識,也是集合黨內前輩菁英智慧的結晶,已經行之多年,是為黨內各類公職的初選所制訂,並且適用於所有參與者,絕不是為任何個人單獨制定。 卓榮泰說,這段時間協調小組聚會十幾次,嘗試各種可能、提出許多建議,不放棄所有的努力,但如果協調到最後參選雙方還是無法形成共識,他就要遵守黨內既有的制度規範與已經公告的規則辦法,不能在已經完成初選登記、程序進行中,再片面修改比賽規則。 卓榮泰強調,除非協調階段雙方合意按程序進行合理的調整,否則初選辦法必須依制度在選舉公告前提出並完成,或依制度適用於下一次初選,這是基本的道理、程序的公平與正義。黨歷年來都如此,今年也不能例外。
楊淳卉 2019-05-23
賴清德:蔡贏韓或我輸韓 我都無條件支持蔡英文

賴清德:蔡贏韓或我輸韓 我都無條件支持蔡英文

賴清德提出一個新方案: 第一個狀況:蔡英文若贏韓國瑜,他將會無條件支持蔡。 第二個狀況:若他沒有贏韓國瑜,他也會全力支持蔡英文連任。 第三個狀況:他贏了韓國瑜,韓國瑜又贏小英,他希望小英總統和民進黨可以支持他,提名他競選總統。
蘇芳禾 2019-05-22
民調追平韓國瑜 賴清德:韓市政未獲支持更遑論總統

民調追平韓國瑜 賴清德:韓市政未獲支持更遑論總統

賴清德今接受廣播訪問指出,韓國瑜還沒足夠時間證明他可以做好一位市長,「若連市長都沒獲得市民支持,更遑論總統。」(資料照)   〔記者楊淳卉/台北報導〕有媒體今公布民調指出,若明年總統大選是藍綠對決,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對上高雄市長韓國瑜,兩人形成平手,且賴後勢看漲。對此,賴清德今接受廣播訪問指出,韓國瑜還沒足夠時間證明他可以做好一位市長,韓才當第一任高雄市長,不滿意度就超過4成,在市政推動上並沒獲得高雄市民支持,「若連市長都沒獲得市民支持,更遑論總統。」 賴清德指出,韓國瑜還沒足夠時間證明他可以做好一位市長,以各個民調來看,韓國瑜的滿意度有40%、50%,但不滿意度超過4成。賴並說,他在台南市長首任時,滿意度高達80%、不滿意度則在10%以下,「韓國瑜當高雄市長、我當台南市長,市政表現很清楚」。 賴清德說,市長做越久會有一些累積,不滿意度一定會提高,但韓國瑜才當第一任,在市政推動上並沒獲得高雄市民支持,「若連市長都沒獲得市民支持,更遑論總統」,特別是台灣未來要面臨的挑戰太多,不只是中國的威脅。 賴清德並說,只要他得到民進黨總統提名,和立委開始競選,他的聲勢會再起來。對於主持人詢問,即便是台北市長柯文哲出來參選是否也如此?賴清德馬上回答:「當然呀!」他並指,外界有一說法,若賴清德參選,柯文哲會對是否參選慎重考慮,但即使總統選戰呈現「三腳督」(三組人馬競選局面),他也有信心贏得選舉。
楊淳卉 2019-05-21
台灣同婚合法化 5/24施行

台灣同婚合法化 5/24施行

〔記者黃欣柏、李欣芳、劉婉君/綜合報導〕亞洲第一!立法院院會昨三讀通過民進黨團版同婚專法「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明定年滿十八歲之同性二人可向戶政機關辦理「結婚登記」,雙方互負扶養義務,可準用民法規定辦理繼親收養及財產繼承,待法案於本月二十四日施行,台灣將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志可合法登記結婚的國家。 立法院三讀通過同性婚姻專法,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國家,大批挺同民眾在院外揮舞彩虹旗,場外挺同民眾互相鼓勵,現場瀰漫溫馨氛圍。(記者劉信德攝) 年滿18歲兩人 可辦結婚登記 我國同婚立法過程曲折,前有大法官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認定民法不讓同性結婚已屬違憲,後又有公民投票結果要求以民法以外方式來保障同性婚權。 行政院、民進黨立委林岱樺、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事後分別提出專法草案,卻都無法取得共識,民進黨團趕在表決前夕,另以行政院版為基礎微調出「最大公約數」版本,並以再修正動議形式送交昨天院會表決。 民進黨團版中爭議最大的條文,莫過於直接使用「結婚登記」一詞的第四條,條文明定「應由雙方當事人依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之意旨及本法,向戶政機關辦理結婚登記」,有十二名民進黨立委缺席未投,但在國民黨青壯派立委李彥秀、許毓仁、蔣萬安等七人投下贊成票後,包含該條文在內,所有條文最後均依民進黨團版過關。 負扶養義務 互為法定繼承人 根據三讀條文,年滿十八歲之同性二人將可向戶政機關辦理結婚登記,登記後雙方互負扶養義務,且互為法定繼承人,但與直系血親、直系姻親、旁系四親等內血親、旁系五親等內姻親且輩分不相同者,不得成立此關係。 三讀條文也規定,同婚雙方可準用民法「繼親收養」規定來收養另一方的親生子女,但不能收養無血緣關係者,也不能收養對方在婚前收養的子女,至於財產繼承、子女監護權、贍養費給與等方面,也全部都可準用民法。 準用民法繼親收養、財產繼承 同婚法案三讀通過後,許多力挺婚姻平權的立委紛紛發言為同性伴侶獻上祝福,但國民黨團、親民黨團分別召開記者會重砲批評。 蔡英文總統則指昨是台灣值得驕傲的一天,因為我們展現這塊土地良善的價值,願意學會尊重別人的生活方式,讓每個人被公平對待。歷史會這樣寫,全世界會這樣看,台灣是一個進步的國家,透過法律保障每個人的愛都是平等的。
自由時報 2019-05-18
7名倒戈藍委引爆反同方怒火 揚言明年用選票下架

7名倒戈藍委引爆反同方怒火 揚言明年用選票下架

蔣萬安等7名國民黨立委,因贊成政院版同婚專法,引發反同人士的不滿。(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立法院今表決同婚專法、逕付三讀通過,7名國民黨立委倒戈投下贊成票,現正面臨被藍軍下架的命運,國民黨臉書瘋傳「誰投同意票,立委就換掉」口號,揚言要將這7名立委逐出立法院。 藍軍網友指出,要用選票下架跑票立委。(圖擷取自國民黨臉書) 中國臉書社團「帝吧中央集團軍」與國民黨臉書留言區,均有網友貼出「誰投同意票,立委就換掉」圖片,上頭寫道,「用選票下架跑票立委:蔣萬安、許毓仁、陳宜民、林奕華、李彥秀、柯志恩、許淑華。扭曲婚姻制度的立委絕對不選」,還要大家「請廣傳」、「請分享」。 藍軍網友對此指出,「叫你們支持同婚的立委明年不用選了」、「草泥馬的立委,跟民進黨是一丘之貉」、「國民黨當然要為百姓監督民進黨」、「國民黨這些權貴心態不改,只懂得卡韓,真不知道國民黨2020還能勝選嗎?」;中國網友持相反意見,留言提到「看了這個,真會選舉啊」、「小英加油,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
自由時報 2019-05-17
橋頭科學園區要來了!陳其邁被灌爆「你才是高雄市長」

橋頭科學園區要來了!陳其邁被灌爆「你才是高雄市長」

陳其邁昨天下午宣告橋頭科學園區要來了!(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昨天在臉書宣告「橋頭科學園區要來了!」預告蔡英文總統今天將到橋頭帶來好消息,視察這個未來的科學園區準備狀況,也代表陳其邁去年競選高雄市長的政見即將實現。此PO文一出,已吸引2萬多名網友按讚,上千則留言湧入,許多網友感動直呼「感覺你才是高雄市長。」 陳其邁昨天下午宣告橋頭科學園區要來了!至今已吸引2.5萬網友按讚,大批網友留言打氣。(圖擷取自臉書) 陳其邁表示,橋頭科學園區是他擔任立委時,就向中央爭取的重要地方建設。去年競選高雄市長的時候,也是重要政見。雖然他到了行政院服務,橋頭科學園區的案子始終掛在心上,三不五時就會找科技部、內政部開會,關心期程盯緊進度。 他提到,橋頭科學園區面積262公頃,政院將積極引入晶圓製造、封測等半導體產業,智慧機械及5G/6G網路以及AI軟體服務等創新產業聚落,根據科技部的推估,以後每年可以創造1800億元產值,並提供超過1萬1千個優質就業機會。陳其邁在文末強調「高雄是我的家,為高雄打拚的心不曾改變!」 許多網友被這篇PO文感動,紛紛留言「怎麼感覺你才是高雄市長」、「雖然邁邁沒選上高雄市長,但還是落實了選前的政見」、「很怕到時候橋頭科學園區成功了,但卻被別人邀功去了,那時沒投給你的人,有好多人都後悔了」、「沒當選的心繫高雄、當選的忙著征服全宇宙」、「邁邁謝謝你,心繫高雄...」 陳其邁也在底下回覆感謝許多網友的鼓勵,還有網友問道,已經有一個路竹科學園區為何還要多一個橋頭?他也解釋,是因為廠商仍有用地需求。
自由時報 2019-05-09
立院三讀 共諜納外患罪 最重判死刑

立院三讀 共諜納外患罪 最重判死刑

刑法修正 將中港澳地區納外患罪規範 〔記者謝君臨、蘇芳禾/台北報導〕面對層出不窮的共諜案及日益嚴重的假訊息危害,立法院院會昨三讀通過「刑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將中國及港澳地區、境外敵對勢力或其派遣之人等,納入現行外患罪章規範;若洩密予中國等敵國,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戰時洩密最重可處死刑。院會也三讀通過「災害防救法第四十一條條文修正案」,散播災害不實訊息致人於死者,最重可處無期徒刑。 刑法外患罪章修正重點 王定宇:共諜不再輕判 保護台灣國安 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說,刑法外患罪章自一九三五年制定至今,八十四年後首度修正。因現行憲法規範的領域和現實狀態不一致,刑法長期以來無法發揮保護國家安全的功能,導致共諜被輕判,背叛國家的退將如柯政盛、許乃權等,判刑確定後還能領到高額退俸,這些畸形現象都因修法獲得矯正;並藉修法確保台灣國安和人民的民主自由。 王定宇原提案將刑法外患罪章中的「外國」擴大為「外國或敵人」,並明定敵人是「與中華民國交戰或武力對峙之國家或團體」。國民黨團總召江啟臣則說,採用「敵人」之文字於外患罪章,法務部及司法院都曾指出,恐會在犯罪構成要件的解釋,或是適用上產生疑義;他建議用「境外敵對勢力」,補充現行規範之不足。 不過,民進黨團於院會表決時,提出新版修正動議,並未採用「敵人」二字及其定義,而是增訂第一百十五條之一,明定「本章之罪,亦適用於地域或對象為大陸地區、香港、澳門、境外敵對勢力或其派遣之人,行為人違反各條規定者,依各該條規定處斷之」;直接將外患罪章適用於共諜案。 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認為,增訂「敵人」定義的修法版本,已經審查會通過,「沒有必要看到大象卻不敢提大象的名字」,建議維持原版本。最後訴諸表決,通過民進黨團所提修正動議。 散播災害謠言致死 可處無期刑 另為強化打擊假訊息作為,災防法修正案明定,散播有關災害之謠言或不實訊息,足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台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謝君臨 2019-05-08
賴舉3理由 反對手機納初選民調

賴舉3理由 反對手機納初選民調

遊戲規則已定、未經科學驗證、沒有母群體易作假 〔記者楊淳卉/台北報導〕民進黨中執會預計五月廿二日敲定總統初選日程及相關政見會、民調辦法,前行政院長賴清德昨接連在兩場公開活動表達反對總統初選納入手機民調的立場,並向黨內喊話說,民進黨是民主的政黨,黨內同志應該守護民主這塊招牌,不要自己把招牌給拆了。 前行政院長賴清德昨參訪雕塑家蒲添生紀念館,受到支持者熱情歡迎。他表示若遊戲規則再度變更,恐怕有傷民進黨制度,也有傷民進黨精神。(記者羅沛德攝) 籲同志守護民主這塊招牌 賴清德接受廣播訪問時,以三點理由反對納入手機民調,他指出,遊戲規則已經確定,家戶民調是民進黨本來的制度,不宜改變;現在沒辦法科學驗證手機民調可正確反映民意;手機民調沒有母群體,容易作假。 由於要納入手機民調須由中執會修正現有規定,賴清德喊話,民進黨中常委、中執委都是對台灣民主運動有很多貢獻的前輩,面對關鍵時刻唯有守護民主的招牌,若自己把民主招牌拆下來,不要說明年大選會遇到困難,未來可能也得不到人民支持。 賴清德表示,二○一二總統初選、二○二○立委初選都是採用家戶民調,很多年輕人只用手機是事實,現行以「加權」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不會有年輕人被忽略的問題。 對於蔡英文陣營主張納入手機樣本是與時俱進的做法,賴清德昨下午參訪蒲添生紀念館後回應,若遊戲規則再度變更,恐怕有傷民進黨制度,也有傷民進黨精神。至於是否擔憂產生蔡總統跟進時代、賴卻故步自封的印象,賴清德說,他相信社會不會這樣想。 賴並說,他不認為蔡總統是對手,他們好像是彼此的選手,兩個在賽跑,誰跑得比較快,誰就能夠得到國人的支持,「我沒有說要把她絆倒,然後得到民進黨的代表權,我不是這種心態。」 至於部分媒體近日爭相公布民調,有些結果顯示蔡英文領先賴清德,賴清德對此說,「有資源的人比較有能力去製作一些民調」,但他所掌握的調查中,「我一直是民進黨黨內最有競爭力、最有勝選的候選人,這趨勢一直沒有改變過」。 今啟程訪日 將發表演說 此外,賴清德今天啟程訪日、十二日返台。根據賴辦昨公布行程簡表,九日、十日、十一日在東京都有「公開行程」;十二日則預計在東京都分別與台灣媒體、日本媒體茶敘,並出席東京都池袋在日同鄉會舉辦的演講,談「台灣與日本共同面臨的挑戰與機會」。
楊淳卉 2019-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