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時事新聞
國際大事
國際大事
中共政治局常委「留二進五」 5新面孔揭曉
中共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今在北京人民大會堂1樓東大廳亮相,7名常委排名依序為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路透) 2017-10-25 12:5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各界矚目的中共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今天11點45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1樓東大廳亮相,7名常委排名依序為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除了習李之外,5名現任常委均退任。 綜合媒體報導,今天中共第19屆中共政治局常委亮相,分別是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之前呼聲很高的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新晉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雙雙「失常」,並未出現在政治局常委名單中。 習近平再度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預期明年3月連任國家主席和國家軍委主席,李克強預期明年3月連任國務院總理,趙樂際則任中紀委書記,正式接替王岐山,成中共「黨鞭」,其他常委分工,還有待中共相關黨政軍組織陸續換屆而定。 除了習近平和李克強,政治局常委會其餘5席皆換上新面孔,新的5位政治局常委簡歷如下: 栗戰書:現年67歲,現任中央辦公廳主任,作為中共「大內總管」,其履歷蹤跡遍及中共黨政團各組織,歷任中央地方要務,從政經驗豐富,據稱栗戰書出身中共革命元老家族,被指與習近平關係密切,有著三十多年交情。 汪洋:現年62歲,現任排名第3的國務院副總理,分管分管農業、水利、防汛抗旱、扶貧開發、商務及旅遊等領域,他過去曾主政重慶及廣東,政績如粵省產業升級廣受各方認可,他亦素以敢言聞名,曾以夫妻關係比喻中美經濟,因而遭最高層批評不穩重。 王滬寧:現年62歲,為學者出身,現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多年來有「中南海智囊」美譽,據稱江澤民、胡錦濤及習近平三位總書記所提出指導思想,皆經其起草。 趙樂際:現年60歲,現任中央組織部部長,主管中共人事安排,他過去曾主政青海30多年,期間當地經濟增長顯著,據稱趙樂際辦事比較穩健,行事低調而考慮周全,其祖父曾參與中共革命,為習近平之父習仲勛舊部。 韓正:現年63歲,與歷任政治局委員大多歷任多地不同職務相比,韓正則一直任職上海,主政滬市達十多年之久,期間上海高速發展,確立在中國的經濟重鎮地位,其政績廣受肯定,歷任上海市委書記大多都能晉升為政治局常委。
自由時報
2017-10-25
台灣將正式加入美國「全球入境計畫」 赴美快速通關
台灣繼英國、德國、荷蘭、巴拿馬、南韓及墨西哥之後,成為全球第7個、亞洲第2個加入美國「全球入境計畫」的國家
呂伊萱
2017-10-24
日本大選落幕 新眾院修憲勢力超過八成
日本各主要報紙今天以特大字體報導自、公兩黨大勝的消息指出,安定政治為日本國民所求,修憲工作無法避免。(駐日特派員張茂森翻攝) 2017-10-23 08:26 〔駐日特派員張茂森/東京報導〕日本大選落幕,執政的自民、公明兩黨總議席超過三分之二,新的日本眾議院贊成修憲的勢力超過八成,今後日本的修憲工程將成安倍內閣的重點工作之一。 日本各主要報紙今天以特大字體報導自、公兩黨大勝的消息指出,安定政治為日本國民所求,修憲工作無法避免。(駐日特派員張茂森翻攝) 日本各主要報紙今天以特大字體報導自、公兩黨大勝的消息指出,安定政治為日本國民所求,修憲工作無法避免。 小池百合子的「希望之黨」大敗的主因是「輕敵」和「缺乏包容心」,左派新政黨「立憲民主黨」成為日本第二大黨的理由是吸收了絕大部分的無黨派選票。 日本新的政治勢力,贊成修憲的有自民黨、希望之黨、日本維新黨,公明黨雖為執政團隊,但在修憲問題則與自民黨有些距離,主張應該進一步深入研議後再做定論。
張茂森
2017-10-23
自民黨大勝 安倍將成任期最長日相
修憲派當選席次 逾三分之二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日本眾議院大選二十二日進行投開票,執政五年的首相安倍晉三率領的「自民黨」再次獲得大勝,通過選民的期中檢驗,朝著長期執政邁進,不但在總席次四六五席中單獨拿下過半席次,由於新國會的修憲派人馬超過修憲動議門檻三分之二席次,安倍將更有本錢在接下來的任期中啟動修憲列車。 日本眾議院大選,自民黨大獲全勝,為避免被批評「太驕傲」,在自民黨開票中心整晚繃著臉孔的首相安倍晉三,難得露出笑容。(路透) 至於選前重新洗牌的在野勢力,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領軍的「希望之黨」開高走低,以「立憲民主黨」另起爐灶的民進黨左派勢力異軍突起,很有機會成在野第一大黨。 上次二○一四年十二月的眾院大選,因為大雪導致投票率僅有五十二.六六%,創下戰後新低,這次大選,最大的敵人不是北韓飛彈,而是超級強颱「蘭恩」,投票率初估在五十三%上下,部分離島地區因為交通船停駛無法運回票箱,開票時間被迫延到二十三日,導致多名實質當選人無法在二十二日晚間為勝選高喊「萬歲」。 小池領軍希望之黨 開高走低 因為選區調整,這屆眾院總席次較上屆減少十席,小選區共二八九席、比例代表部分一七六席,合計共四六五席。各政黨推出的候選人在小選區有九三六人,比例代表部分為二四四人,總計一一八○人。 對於自民黨的勝選,安倍二十二日在自民黨開票中心為黨籍當選人貼上紅綵球時,可能是擔心被批評「太驕傲」,所以一直扳著臉孔很少露出笑容。安倍若能在明年九月順利蟬聯自民黨黨魁,他的在任期間有機會凌駕前首相桂太郎的二八八六天,成為日本歷史上任期最長的首相。 安倍接下來的施政重點,包括二○一九年十月將消費稅稅率由八%提高為十%、實施免費教育等育兒政策,重頭戲則是啟動修憲列車,產經新聞統計,包括自民黨、公明黨、希望之黨及日本維新會等修憲派勢力,當選人數超過修憲動議門檻三分之二席次,外界傳聞安倍可能在明年提出動議,並以二○二○年施行新憲為目標,不過安倍表示,目前並無時間表。
林翠儀
2017-10-23
安倍晉三大勝 執政聯盟囊括2/3議席
根據最新出爐的出口民調顯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執政聯盟大勝。(歐新社) 更新時間 23日 04:5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第48屆眾議院大選週日(22日)舉行,當地時間晚間8時(台灣時間晚間7時)結束投票,此次將選出465個議席。根據最新開票結果顯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執政聯盟大勝,自民黨已單獨過半數(233),獲得283席次。執政聯盟則已囊括眾院3分之2修憲門檻議席(310)。 自民黨獲283席 單獨過半 《NHK》開票速報顯示,截至當地時間23日凌晨5時50分(台灣時間23日凌晨4時50分),自民黨已獲得283議席,單獨獲得過半數席次,公明黨獲得29個議席,目前執政聯盟已獲得312個議席,超過囊括3分之2議席。 在野黨方面,立憲民主黨獲得54個議席、希望之黨有49個議席、共產黨12個議席、日本維新會10個議席、社民黨1個議席,其他或無黨派則有23個議席。目前還有4席尚未揭曉。 本次大選結果已大幅超越安倍選前訂下的勝負基準「自民黨加公明黨維持過半席次」,確認將續任首相。安倍晚間表示誓言推動修憲,但不會堅持先前提出在2020年前修憲的目標,並堅定處理北韓威脅,「為此必須採行強勢外交作為。」 稍早根據《NHK》出口民調,安倍領導的自民黨可望單獨獲得過半數(233)眾院議席,約是253至300個議席,加上盟友公民黨估可得27至36個議席,執政聯盟可望囊括眾院約281至336個議席,估可達修憲門檻3分之2個議席(310)。 在野方面出口民調,從日本民進黨出走的立憲民主黨和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領導的希望之黨爭奪在野第一黨,立憲民主黨估可得44至67個議席,希望之黨預估贏得38至59個議席。 本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465議席各黨派分配情況︰ 政黨 上屆議席 本屆議席 小選舉區 比例代表 自由民主黨 284 283 217 66 公明黨 34 29 8 21 希望之黨 57 49 27 32 日本共產黨 21 12 1 11 立憲民主黨 15 54 17 37 日本維新會 14 10 3 7 社會民主黨 2 1 1 0 其它及無黨派 38 23 23 - 未開出的議席 4
自由時報
2017-10-22
小池百合子為敗選道歉 「反省是否自滿」
「希望之黨」黨揆小池百合子在巴黎接受訪問,對於眾院選舉結果表示,「是非常殘酷的結果,今後必須切實分析失敗原因」。(法新社) 2017-10-22 20:5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第48屆眾議院大選週日(22日)舉行,當地時間晚間8時(台灣時間晚間7時)結束投票,根據出口民調,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領導的「希望之黨」的選戰結果不如預期,小池已為敗選道歉,並反省自己是否出現了自滿。 「希望之黨」黨揆小池百合子在巴黎接受訪問,對於眾院選舉結果表示,「是非常殘酷的結果,今後必須切實分析失敗原因」,並為自己在選舉中讓人感到不舒服的言行道歉。 小池表示,「東京都知事選舉、都議會選舉中都得到了很大支持,但此次形勢逆轉。我在反省自己可能也出現了自滿。」 她認為,這次選舉以政策為本位做為出發,但結果卻很殘酷,這是非常嚴肅的問題,必須認真的看待。 小池表示,她是「希望之黨」創黨人,會堅定承擔責任,對該黨今後的運作負責,但也將和當選人討論,國家政務是否就由負責國政的人主導,表達了今後她可能僅專注於東京都知事一職。 日本各媒體出口民調估計,「希望之黨」估可得約50個議席,恐敗給立憲民主黨,無法成為在野第一黨。
自由時報
2017-10-22
比安倍還獨裁 小池成在野公敵
支持度被立憲民主黨超過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日本眾議院大選投開票進入倒數計時,相較於一路穩定領先的執政黨自民黨,在野兩大陣營希望之黨與立憲民主黨卻因選情變化而出現冷熱兩樣情,希望之黨內部傳出有候選人要黨魁小池百合子下台的聲浪,立憲民主黨則等著接收民進黨人馬共組眾院黨團。 希望之黨選情低迷,黨內傳出要求黨魁小池百合子辭職的聲浪。(法新社) 立憲民主黨選情開低走高,支持度節節上升。(路透) 距離二十二日投開票還有三天,日本朝日新聞十八日發表最新民調顯示,自民黨的支持率仍維持在超過三十%的水準,選舉公告前創黨的兩大在野勢力希望之黨和立憲民主黨,支持度卻出現了逆轉現象,希望之黨從月初調查的十二%降為十一%,立憲民主黨則從七%成長為十三%。 排除理論 得罪不少候選人 由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創立的希望之黨,吸收部分民進黨人馬,推出二三五名候選人聲勢浩大。但選戰開打後一直無法拉高選情,隨著選戰進入尾聲,小池提出的「排除理論」反而成為「民進黨投靠組」候選人砲口朝內的箭靶。 「排除理論」指的是希望之黨在吸收民進黨候選人過程中,排除反安保法制的人馬,多名民進黨候選人因此遭到淘汰,通過篩選被提名的候選人也不見得服氣,這種情緒隨著選情不佳也逐漸高漲,最近黨內傳出「小池比安倍還獨裁」的耳語,讀賣新聞報導,屬於「民進黨投靠組」的候選人柚木道義在自己的部落格喊話,小池既然不出馬就應該早點辭去黨魁職務,街頭演說時還散發「安倍修改憲法第九條,很危險」傳單。另一位投靠組候選人升田世喜男,在選戰期間甚至暗示將退出希望之黨。 希望之黨在選舉公告前擁有五十七席眾議員,選後席次恐將減少數席,十九日已有媒體追問小池,如果席次減少是否辭黨魁以示負責,小池以「言之過早」回應,未明確表態。 相對於徘徊在絕望邊緣的希望之黨,由民進黨改革派勢力另組的立憲民主黨選情「開低走高」,黨代理代表長妻昭宣示選後不會重返民進黨,展現出強勢與自信的態度。 選前主導民進黨候選人投靠希望之黨的民進黨代表前原誠司,目前也在協調民進黨眾議員於選後一併加入希望之黨黨團運作,但這項做法可能踢到鐵板。朝日新聞報導,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的民進黨前代表岡田克也表態,選後將與立憲民主黨共組眾院黨團。 同樣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的民進黨前代理代表江田憲司,以「騙人的固然有錯,被騙的更是大錯特錯」,嘲諷前原被小池騙了。報導指出,岡田和江田等人可能在選後召開的民進黨兩院議員總會公開提案解除前原的黨代表職務。
林翠儀
2017-10-20
日眾院大選 自民黨勢如破竹
〔駐日特派員張茂森/東京十七日報導〕日本國會大選進入最後五天,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自民黨選情勢如破竹,直逼三百席大關,遠遠超過半數的二三三席,加上聯合執政的公明黨可能獲得三十到三十五席,兩黨合計可望跨越足以發動修憲的三分之二(三一○席)門檻。而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領導的「希望之黨」,則在全國陷入苦戰,甚至在東京也可能出現「全軍覆沒」的慘況。 安倍晉三。(彭博) 小池連東京都有可能不保 日本「產經新聞」和富士電視台的聯合民調顯示,自民黨選情勢如破竹,直逼三百席,加上公明黨則將跨越三分之二席次的修憲門檻。由民進黨分裂出來的左派政黨「立憲民主黨」,將由選前的十六席大增至三倍以上的五十席,可能成為第二大黨。至於小池百合子的新黨「希望之黨」,則突然「失速」,陷入苦戰,連小池的地盤東京都有可能不保,面臨全部「槓龜」的可能。 根據這項最新民調,安倍內閣的支持率雖然下滑,但自民黨的選情一片看好,此一矛盾現象肇因於在野黨在東京或大阪等大都市陷入混戰局面,小池百合子的支持率由六十六%下滑至二十七%。在民進黨右派決定與「希望之黨」合併選舉時,小池「排除」民進黨左派,也是讓「希望之黨」逐漸變成「失望之黨」的理由。 遭小池排除的民進黨左派由於貫徹「反自民」理念,不願「寄生」在「希望之黨」之下,而由前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領導的「立憲民主黨」,反而獲得支持,預料席次將成長三倍。 此次眾議院大選將選出四六五席議員,過半為二三三席,選戰焦點包括修憲、經濟、安保、社會福利等,投票日為二十二日。
張茂森
2017-10-18
中國染紅大學 澳紐英美加反制
澳洲主導五眼聯盟 共同反制北京黑手入侵 〔編譯劉宜庭/綜合報導〕澳洲廣播公司(ABC)十五日報導,由澳洲、紐西蘭、美國、加拿大、英國共組的「五眼(Five Eyes)」情報聯盟,已展開外交和國安層面的討論,在澳洲政府主導下推動聯合反制中國勢力入侵大學校園的相關舉措,以因應北京對「開放價值及言論自由」的威脅。 針對澳洲發生多起中國勢力入侵大學校園舉措,澳洲外交部長畢紹普十六日強調澳洲以開放價值和言論自由為榮,不願留學生或外籍訪問學者被以任何方式侵犯言論自由。(歐新社) 中國以提供免費中文教學為名,在澳洲廣設宣傳官方意識形態的「孔子學院」,引發澳洲家長質疑。(取自網路) 澳洲外交官員指出,坎培拉任何反制中國干預的行動,都需要五眼聯盟夥伴步調一致、共同進退。澳洲資深國家安全官員表示,五眼聯盟已建立共識,即中國勢力無孔不入,且顛覆性影響已滲透到每個國家。 中方監控留學生 家長竟遭約談 ABC的調查報導節目「四角(Four Corners)」今年六月揭露中國政府干預留澳學生的現況,引發輿論關注。節目中,一名留學澳洲的中國學生透露,中國情報人員獲知他計畫在澳洲昆士蘭參與抗議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的遊行,竟然直接派國安人員約談他在中國瀋陽的雙親。 澳洲外交部秘書長、前駐中國大使孫芳安(Frances Adamson)八日公開呼籲大學校園應奮起捍衛正確的價值觀,不能再漠視校園內試圖散播政治宣傳、打壓言論自由。此番說法引發關注,並被外界解讀成,中國勢力嚴重干預澳洲學術自由。 澳洲外交部長畢紹普(Julie Bishop)十六日公開替孫芳安背書,強調「澳洲以開放價值和言論自由為榮,在這就得尊重我們。我們期盼確保每個人的言論自由,也不想看到留學生或外籍訪問學人被以任何方式侵害言論自由」。畢紹普也抨擊中方就南海主權爭議要求澳洲在中國和菲律賓之間「選邊站」行為。 免費學中文為餌 孔子學院洗腦意識形態 中國試圖干預學術自由和他國主權的行徑早有先例。全球最古老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八月證實,北京當局脅迫該社移除在「中國季刊」網站上刊登的三百多篇涉及天安門事件、文化大革命、香港爭取民主、台灣等敏感議題的文章。中國還以提供免費中文教學和教學資源為名,在澳洲廣設宣傳官方意識形態的「孔子學院」,引發家長質疑。 此前,為斷絕北京以金錢收買澳洲政黨,透過政治獻金堆築在政壇的影響力、干預國家政策、改變外交路線等,澳洲總理滕博爾(Malcolm Turnbull)六月也證實,將在年底前著手檢討間諜法及防止外國政府干預內政的法律,藉此反制北京黑手。
劉宜庭
2017-10-17
歐洲左右共治傳統 逐漸翻轉
〔駐歐洲特派記者胡蕙寧、編譯茅毅/綜合報導〕奧地利國會大選結果一如預期,保守派人民黨(OeVP)以卅一.七%得票率躍居第一大黨,年僅卅一歲的黨魁庫爾茨可望登上總理寶座,打破法國總統馬克宏(卅九歲)、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四十三歲)攀上政治生涯最高峰紀錄,成為全球最年輕的國家領袖。由於庫爾茨可能與極右派自由黨(FPOe)共組執政聯盟,恐將終結奧國政壇多年來左、右政黨共治的政治生態。 年僅卅一歲的庫爾茨登上奧地利總理寶座。(路透) 現任總理柯恩(Christian Kern)領導的社民黨(SPOe),以廿六.九%得票率居次,自由黨則以廿六%位居第三。在庫爾茨提出更嚴格對待移民的政見及其個人魅力影響下,支持自由黨的選票遭人民黨瓜分,接近一九九九年創下的歷史高峰廿六.八%,更是立場同屬極右派的另類選擇黨(AfD)在九月德國大選時得票率的兩倍。 據報導,由於庫爾茨幾乎藏不住他對柯恩的反感,因此由兩個中間政黨結盟、長久以來主導奧國政局的「大聯合政府」再現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並非完全不可能。由於在諸多政見及理念上接近,自由黨黨魁史托赫(Heinz-Christian Strache)與庫爾茨聯合執政的呼聲最高。據傳兩黨已私下協商,自由黨要求分得幾個重要部會首長職務,屆時極右派勢力將可直接掌握執政權。得票率在伯仲之間的社民黨與自由黨,也可能組成聯合政府,但外界咸認可能性很低。 庫爾茨廿三歲就出任人民黨青年黨部主委,隔年當選維也納市議員,廿五歲接任國務秘書及移民融合事務部長,廿七歲又成為全球最年輕的外交部長。去年他因喊出關閉移民循巴爾幹半島進入歐洲的通道而爆紅,今年五月執掌人民黨,在短短八年內從一個維也納大學法律系肄業學生,搖身一變為一國總理,替這次大選增添不少話題。 奧國大選結果顯示,歐洲極右派勢力在法國和荷蘭大選失利後的反撲,左右共治等歐洲傳統主流政治型態已遭侵蝕,甚至被逐步推翻。但也有專家認為,這不過是歐洲極右派勢力的「正常化」。法國極右派「民族陣線」(FN)十六日聲稱,奧國選舉結果乃歐盟的又一場敗仗。
胡蕙寧、茅毅
2017-10-17
奧地利向右轉 料選出全球最嫩總理
〔編譯魏國金/綜合外電報導〕三十一歲的奧地利外交部長庫爾茨(Sebastian Kurz)可望在十五日一場籠罩在移民與伊斯蘭焦慮的國會大選中,以「奧地利優先」的大纛,帶領右翼的「人民黨」(OeVP)勝選,他也將成為奧國新總理及全球最年輕的領袖,該結果將使奧國在數十年中間派政府主政後向右轉。分析家警告,庫爾茨勝選恐是歐盟的「強震」,因為從移民到經濟政策,他的諸多觀點皆與歐盟大相逕庭。 庫爾茨十三日在維也納最後一場造勢活動中,受到支持者熱烈歡迎。(彭博) 新奧地利自由論壇黨黨魁史托爾茲(由左至右)、自由黨的史托赫、奧國總理兼社民黨魁柯恩、人民黨的庫爾茨以及綠黨的魯娜澤克十二日在電視辯論舉行前合影。(法新社) 庫爾茨勝選 歐盟恐「強震」 十五日的投票在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SPOe)與原為中間派的人民黨合組的執政聯盟於今年五月瓦解後,提早一年舉行。共有十六個政黨角逐國會一百八十三個席次,合格選民為六百四十萬人,斬獲四%以上選票的政黨才可能取得國會席次。 上週民調顯示,社民黨獲二十三%選民支持,排名第三,極右的自由黨(FPOe)為二十七%,從中轉右的人民黨以三十三%居冠。社民黨已表示,一旦落敗,將任在野黨,因此最可能的選舉結果就是人民黨與自由黨合組右翼執政聯盟,並由自由黨黨魁史托赫(Heinz-Christian Strache)出任副總理。這也將是歐洲繼德國的「另類選擇黨」與法國的「民族陣線」之後,又一個國家極右派勢力成功竄起,印證了歐洲極右派政治勢力常態化的趨勢。 年輕英俊的庫爾茨五月接掌人民黨黨魁後,第一件事便是終結與社民黨長達十年的聯合政府,接著他重塑人民黨形象,將黑色黨色改換成青綠色,並對移民與伊斯蘭議題發起立場強硬的青綠色運動。目前奧地利的新移民近十萬人,其中多數為穆斯林。 關閉巴爾幹移民通道 一戰成名 儘管二○一五年在聯合政府中的人民黨開放邊界,讓成千上萬移民湧入,庫爾茨現在說,當局的難民危機處理失敗,他呼籲對非法移民零容忍,在公海上攔截到的移民應送回北非的難民營,而非歐洲。等待庇護判定的移民應從事低階工作,以換取溫飽。而取得庇護的難民應該等上十年才能取得奧國公民身分,而非目前的六年。他希望大砍所有移民的福利,關閉伊斯蘭幼稚園。 人民黨在有「神童」、「皇帝庫爾茨」稱號的庫爾茨統御下聲勢一飛沖天,政黨支持率從原本的第三迅速躍升第一。他如搖滾巨星般,所到之處支持者簇擁,要求擁抱與拍照之聲不絕於耳,有人批評他是「小小獨裁者」大玩「獨腳戲」。政治分析家霍佛指出,儘管庫爾茨在二○一一年成為移民融合事務部長,兩年後被擢升為外長,在聯合政府內前後任職逾六年,他仍成功將自己塑造成帶來改變的人。庫爾茨在二○一六年關閉巴爾幹移民通道而聲名鵲起,該舉動使美國新聞網站「Politico(政客)」將他列為歐洲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魏國金
2017-10-15
金正恩特意羞辱習近平! 北韓拒絕中國特使訪問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左)特地做過一些羞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的事,像是拒絕中國政府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孔鉉佑訪問北韓。(美聯社料照) 2017-10-14 07:4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外媒文章指出,美國一直誇大中國對北韓的影響力,而且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還特地做過一些羞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事,像是拒絕中國政府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孔鉉佑訪問北韓。 中國政府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孔鉉佑。(圖擷取自中國外交部)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表示,美國誤解中國可以改變北韓的行事方式,高估中國對北韓的影響力,北韓可能會在本月中共舉行19大期間,進行進行導彈試驗或核試驗,意在羞辱中國領導人習近平。 紀思道指出,北韓已經做出特意羞辱習近平的事,包括拒絕中國代表孔鉉佑訪問北韓,一名北韓官員用帶著蔑視的口吻告訴他,「我們知道他會說什麼,所以他不需要來這裡說。」 孔鉉佑在今年8月接任武大偉的中國政府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但至今孔鉉佑仍未能訪問北韓。
自由時報
2017-10-14
稱台灣已是獨立國家 日前閣員:宣布時機終會到來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曾任日本防衛廳長官及農林水產大臣的玉澤德一郎12日在台灣接受日本媒體訪問,認為台灣實際上已經是獨立國家,但宣布獨立還需要耐心等待,切勿操之過急。 曾任日本防衛廳長官及農林水產大臣的玉澤德一郎出席「玉山論壇」第二天議程。(記者方賓照攝)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玉澤德一郎12日參加在台北舉行的首屆「玉山論壇」的第二天議程,他表示,台灣已經是一個獨立、民主和自由的國家,「為了保護你們的國家,千萬不要魯莽而行。」玉澤德一郎說,台灣最好的政策就是維持現狀,等到時機成熟時再宣布獨立,他相信合適的時機終會到來。 玉澤德一郎表示,他不知道台灣還需要多久時間才能獨立,他援引蒙古和波羅的海周圍國家從蘇聯政權中獨立的例子,有些國家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獨立。 他還說,台灣即使多數人贊成獨立,仍會受到中國的強烈反對,但中國對台獨問題其實是分身乏術,「中國外在看似強而有力,但內部其實仍有許多問題。」
自由時報
2017-10-13
美眾院外委會 通過台灣旅行法
未來若成法律 美台部長級官員及將官可互訪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華府十二日報導〕在無人反對情況下,美國眾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羅伊斯今天上午宣佈委員會通過「台灣旅行法(HR535)」,使美台之間的高層互訪再向前邁進一步。眾院外委會亞太小組已經在今年六月十五日通過「台灣旅行法草案」。 美國眾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羅伊斯宣佈委員會通過「台灣旅行法(HR535)」,使美台之間的高層互訪再向前邁進一步。(資料照) 夏波:美有責任支持台灣 原始提案人、共和黨眾議員夏波今天在表決前表示,台灣的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外長及國防部長不能到華府這個民主大國的首都訪問是荒謬且有反效果的。他指出,中國持續威脅和孤立台灣,美國有法律和道德責任支持台灣。 夏波說,他記得過去曾和二十多位同僚在投票結束後飛往紐約和台灣總統陳水扁會面,再飛回華府繼續開會投票,這完全是美國自我設限,不合理的規定。他也向國務卿提勒森指出這些限制完全否定美國自己的民主價值。 南卡羅萊納州眾議員威爾森則表示,台灣旅行法案也鼓勵更多台灣人到美國投資,像他自己的選區就受益於台灣南亞塑膠的投資,他支持這個法案。 台灣旅行法案若要成為法律,接下來必須在眾院院會通過;同時,參院也要通過同樣的法案,並獲得川普總統簽字同意才會正式成為法律。 「台灣旅行法草案」是由眾議員夏波、薛爾曼與外委會主席羅伊斯在今年元月共同提出,草案中明確指出「美國政府應鼓勵美國和台灣各層級官員的互訪」;草案指出,國會認為,自台灣關係法實施以來,美台關係因自我設限而導致高層間缺乏溝通,所以提出上述法案。 未來草案通過後,包括美國部長級官員、將級軍官及行政部門官員皆可訪台,草案同時也准許台灣高階官員訪美會晤包括美國國防部及國務院在內等官員。
曹郁芬
2017-10-13
替以色列抱不平 美國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美國將在12月31日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路透) 2017-10-12 22:2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國務院週四(12日)表示,美國將在12月31日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因為該組織有「對以色列有偏見」。 美國國務院表示,這並不是一項輕率的決定,反應美國不滿該組織對以色列存有偏見。(圖取自CBS NEWS推特)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國務院表示,這並不是一項輕率的決定,反應美國不滿該組織對以色列存有偏見,並指教科文組織需要改革。 美國表示,退出會員國身分後,將以永久觀察員身分參與,提供美國的觀點和專業知識。 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Irina Bokova)表示,對此「深感遺憾」,並稱美國退出會員國對「聯合國大家庭(UN family)」和多邊主義而言,是個損失。 2011年,美國停止支付會費,抗議教科文組織給予巴勒斯坦會員國身分。《外交政策》雜誌表示,美國退出會員國可能也有省錢的動機。 1984年,美國在雷根(Ronald Reagan)執政時也曾退出教科文組織,聲稱該組織偏向蘇聯。小布希(George W Bush)執政後,在2002年重新加入該組織。
自由時報
2017-10-12
日政府、東電 判賠福島災民1.35億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日本福島、宮城、茨城與櫪木等四縣三千八百位民眾,針對福島核災事故,向東京電力公司和日本政府提出集體索賠訴訟案,福島地方法院十日勒令東電及政府須支付總額約五億圓(約一.三五億台幣)的賠償金。至於原告提出「恢復原狀」要求,則遭法庭駁回。 日本福島地方法院十日認定,日本政府及東京電力公司對福島核災事故負有責任,須賠償福島四縣三千八百位居民組成的原告團體五億圓。圖為原告代表十日在福島地院前高舉廢核標語。(歐新社) 東電福島核一廠在二○一一年發生核災事故以來,全國約有三十多起類似的集體索賠訴訟。今年三月,群馬縣前橋地方法院以「海嘯可以預見,事故也能預防」為由,首次認定政府負有責任。該索賠案原告為福島縣疏散至群馬縣居民共一三七人,索賠金額達十五億圓,前橋地院勒令政府與東電賠償三八五五萬圓。千葉地方法院九月也對類似案件做出判決,但未認定政府負有責任,僅令東電賠償。 這次福島四縣三千八百人集體索賠案,為三十多起集體索賠案中人數最多的一案,索賠金額達一六○億圓。福島地院判決,東電與政府須支付其中兩千九百人總額約五億圓的賠償金。儘管賠償金額僅約原告索賠金額的三十二分之一,但同樣認定政府負有責任,對日後其他訴訟案裁決具有指標性意義。
林翠儀
2017-10-11
《經濟學人》:台灣早已是實質主權國家!
英國《經濟學人》認為,「台灣其實早就是主權國家,中共政府從未統治過台灣」。(資料照,記者劉信德攝) 2017-10-09 09:04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和伊拉克北方的庫德族自治區舉行獨立公投,各界也把目光放到台灣的國際處境問題,英國《經濟學人》認為,「台灣其實早就是主權國家,中共政府從未統治過台灣」,並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早已過時,中國卻緊咬這一點不斷扼殺台灣的國際空間。 台灣在國際間屢遭中國打壓。圖為總統蔡英文。(資料照,記者羅沛德攝) 《經濟學人》日前以「加泰隆尼亞與庫德族的公投事件讓台灣百感交集」為題報導,描述台灣人及媒體如何看待此次加泰隆尼亞和庫德族自治區的公投議題,文中明確提到,台灣經過30多年的國民黨戒嚴時期,從一黨專政的獨裁統治,轉變為生氣蓬勃的民主國家,不但是自治、和平、推動人權的典範,也早已是個實質的主權國家(sovereign country),可選出自己的總統,有軍隊及外交政策。 報導認為,「一個中國」原則早已過時,事實上中共政府從未統治過台灣,台灣當年也沒有脫離中共政府,而是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遷至台灣,並統治台灣這個島嶼。文中也強調,「無論如何,中國對台灣的掠奪是無情的。」台灣雖然近年來已放棄反攻大陸,不過中共當局仍緊咬這點對台施壓,不斷扼殺台灣的國際空間,例如今年台灣未收到世界衛生大會的邀請、多年友邦巴拿馬(Panama)突然與台斷交等,在在顯示台灣外交困境短時間內不會改變。 文末引述蘇格蘭鄧迪大學(University of Dundee)法學院的瓊斯教授(Brian Christopher Jones)表示,台灣已進入民主30年,仍像過去一樣弱勢,雖然在軍事上受美國保護,但是外交方面受到世上大多數國家拒絕,且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並未推廣美國人權與民主價值的政治傳統。
自由時報
2017-10-09
高揮西班牙旗 加泰隆尼亞35萬人上街「反獨」
週日,自稱是「沉默多數」的加泰隆尼亞人,在日漸加劇的政治危機中,打破了沉默。(路透) 2017-10-09 00:2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自治區本月1日不顧中央政府反對,舉行獨立公投。週日,自稱是「沉默多數」的加泰隆尼亞人,在日漸加劇的政治危機中,打破了沉默,多達35萬人走上街頭反對獨立、反對脫離西班牙。 《法新社》和《美聯社》報導,數十萬民眾週日在巴塞隆納市中心集會,抗議加泰隆尼亞自治區政府主張脫離西班牙獨立,民眾揮舞歐盟旗幟、西班牙國旗和加泰隆尼亞旗幟,高呼「西班牙萬歲!加泰隆尼亞萬歲!(Viva Espana!Viva Catalonia!)」 44歲的馬科斯說,他們或許沉默太久了,「現在看來,吵最大聲的就是贏家,所以我們要提高音量,大聲說出我們不想要獨立。」現在抗議布條還有「夠了,讓我們恢復判斷力」、「西班牙的統一不能靠投票或談判,必須保衛」。 還有一些抗議人士指自治區主席普伊格蒙特(Carles Puigdemont)無視西班牙政府和法院,應該被關進牢裡。 巴塞隆納警方稱有約有35萬人走上街頭反獨,但遊行組織團體「Societat Civil Catalana」表示有93萬人參與。 加泰隆尼亞政府表示,1日的公投有9成支持獨立,但投票率只有43%投票。普伊格蒙特已承諾繼續推進獨立,並將在週二向自治區議會發表談話,報告目前的政治局勢。 西班牙總理拉霍伊(Mariano Rajoy)則表示,他的政府不會允許加泰隆尼亞脫離,他會考慮採取法律允許的措施來制止該地區的分裂主義者,包括收回自治權。 數十萬民眾週日在巴塞隆納市中心集會,抗議加泰隆尼亞自治區政府主張脫離西班牙獨立。(美聯社) 多達35萬人走上街頭反對獨立、脫離西班牙。(美聯社) 民眾揮舞歐盟旗幟、西班牙國旗和加泰隆尼亞旗幟,高呼「Viva Espana!Viva Catalonia!」(美聯社) 祕魯、西班牙籍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Mario Vargas Llosa也參與遊行,支持西班牙統一。(路透) 加泰隆尼亞人上街頭反對獨立、反對脫離西班牙。(路透)
自由時報
2017-10-09
日裔石黑摘文學獎桂冠 日人與有榮焉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瑞典學院五日宣布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榮膺今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石黑雖早已享譽英國文壇,但在日本,與如同該國文學界超級巨星的村上春樹相比,石黑的知名度遠遠不及。 然而,六日上午,日本就掀起石黑熱潮,慶祝這位五歲即移居海外,已取得英國籍並放棄日籍的六十二歲外國作家獲獎,儘管其作品都使用英文,日本媒體依然聚焦他本人說過自己與日本在情感和文化上的連結。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獎落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東京一間書店搶搭熱潮,六日開闢作品專區,並寫上「謹祝榮獲諾貝爾獎」宣傳文字。(美聯社) 瑞典學院五日宣布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榮膺今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法新社) 對那些此前從未聽過其知名小說「長日將盡」及其他屢獲評審青睞的得獎作品之日本民眾,除在第一時間紛紛推文詢問「石黑一雄是何許人?」外,新聞報導以日文片假名打出的「一雄.石黑(KAZUO ISHIGURO,カズオ イシグロ)」姓名,也讓他們不禁納悶,明明聽起來的確像是日語發音,卻以日本用來表記外國人姓名與外國語文的片假名呈現,而非漢字或平假名。 不過,由於是日裔作家獲獎,多數日人還是很開心,認為日本與有榮焉。日本大報六日以頭版報導石黑得獎的消息,產經新聞寫道,繼川端康成及大江健三郎,石黑成為第三位生於日本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當天也在記者會中代表日本政府,「由衷表達對一位日裔人士榮獲此殊榮的高興之情」。而日本人對共享二○一四年諾貝爾物理獎的日裔美籍得主中川修二,亦懷有類似情感。 石黑獲獎後表示,我出道後總是說,自己雖在英國成長,但由講日語的日本父母帶大,所以我看世界的方式、藝術取向,有很大部分是日式的。他還說,在日本童年時期記憶,對其早期作品有很深影響,源自日本文化的日式世界觀投射進作品裡,所以他很感謝日本。有記者問石黑是「英國還是日本作家」?他說,其實自己也尚未找到明確答案,我一向認為就「只是個作家。」 石黑作品日文譯本獨家代理權的日本「早川書房」表示,過去十六年石黑的八本小說賣不到一百萬本(日本總人口逾一億),但五日起已接獲廿萬本訂單,這在當前書市真是不可思議。
茅毅
2017-10-07
郭文貴首開記者會 爆劉延東家族腐敗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華府五日報導〕被國際刑警組織追緝的中國富豪郭文貴,今天在華府全美記者俱樂部召開首次公開記者會,爆料中國現任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有巨大腐敗問題,會在他第二波爆料計畫中公開。劉延東上週才來華府主持中美「社會及人文對話」。郭文貴表示,劉延東的女兒、丈夫和女婿與他有很深的交情,也都是北大方正證券公司股東,「她肯定是有巨大的腐敗問題」。 日前美國第一千金伊凡卡與夫婿庫許納出席中國駐美大使館國慶酒會,中國副總理劉延東(左一)陪在一旁。(檔案照,記者曹郁芬攝) 中國富豪郭文貴在華府全美記者俱樂部召開首次公開記者會。(路透檔案照) 爆料中國增派27名間諜赴美 此外,郭文貴在記者會上公布一份來自中國國務院辦公廳/(中共)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的絕密文件影本,證明他仍有管道取得中國政府機密文件,爆料有根據。這份四月二十七日發出的文件提到,中國國安部要秘密增派何建峰等二十七名國安部人民警察赴美進行間諜工作,並對重大犯罪嫌疑人令完成、郭文貴和程慕陽等展開任務。 郭文貴原本預定四日在美國智庫「哈德遜中心」演講,卻因中國壓力臨時決定取消。郭文貴轉而在中國民運人士支持下,在全美記者俱樂部舉行近兩小時的記者會,吸引華爾街日報、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等美國主流媒體,以及多家華文媒體到場。記者入場時不但仔細核對名單,還要經過嚴格安檢。 郭文貴透露,哈德遜中心在給他同事的電子郵件中明確告知,他們接到中國大使館電話威脅,並警告該中心有人需要辦中國簽證,若活動不取消,簽證也拿不到。郭文貴說,中國壓力大到某些發起人必須躲起來,就像「美國之音」臨時取消他的專訪一樣。中國威脅說,會用所有「沉默的力量」來阻止他。郭文貴說,他原本還有三份重大的絕密文件要提供給美國政府,讓美國人了解中國的「盜國賊集團」,但在哈德遜中心的活動取消後,他昨天與美國官員會談後在廁所內燒毀這些文件,因為他沒有信心美國能保護他安全。 不過,在回答問題時,郭文貴說,他還有十幾位律師在律師團裡,並不擔心他在美申請政治庇護有問題,而且他對美國的價值無人能替代。郭文貴說,他過去二十八年一直在為他及家人受到的中共迫害做復仇準備,他累積了一百七十億美元的財富,要根據他的七項原則展開推翻中共政權的革命生涯。
曹郁芬
2017-10-06
«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感謝有您!攜手前進!
楊黃美幸
立院三讀》行政區新設或調整 擴大民眾參與
林哲遠
不只是紀念,更是延續彭明敏教授的精神
鄭義和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成立滿週年》AIT:美台持續合作 深化韌性建設
方瑋立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