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博相關文章

竹市遲發英文教材所曝露的問題

竹市遲發英文教材所曝露的問題

媒體報導新竹市國小低年級英文教材開學快二個月還未發,讓家長氣到跳腳。甚且,新竹市政府教育處證實,低年級的英文教材,包括小一及小二的英文教材確實都還沒發放,已請廠商加快腳步印製,預計廿五日發放。關乎學生學習最重要的工具,如此輕忽,令人難以置信,更荒謬的是,新竹市政府的說詞一變再變,從要更換廠商、更換版本,到後來又說,本來不預計發放紙本教材,要用電子數位版…白白浪費了時間。顯然,和決策延誤脫不了關係。 新竹市的低年級英文教材還未發,市議員劉崇顯酸高虹安也不熟悉教育業務嗎?且對家長的不滿聲音是否也要說是不實訊息?(照片取自劉崇顯臉書) 其次,雖然原教育處長在七月底無預警離職,新任處長人選,在八月中也已發布,甚至,新處長未上任前,即以顧問身分,獲邀參加新竹市中小學校長會議。因此,不能把遲發教材僅歸咎於教育處長換人。箇中原因,新竹市政府應確實檢討,並公開說明。 有地方政府服務經驗的人皆清楚,教育問題特別多,尤其,攸關教學的面向,更為家長所關心,也直接影響所有學子的學習成效。雖然地方自治已實施多年,國民教育是由縣市政府綜理其責,但是引領台灣教育的教育部,對於教材遲發的嚴重問題,也應明確匡正,才能贏得家長的信任,並可藉此表示,對於國民教育與教師的支持。 猶記得去年高虹安就職後第一天上班,即啟動向教育人士請益拜會行程,她希望能統整民眾關心的教育議題,儘速擬定政策與時程。此外,高也強調,關於雙語教育的落實與推展,降低師資負擔與教案準備及培育都是重點;也會擴大示範學校數量,進行雙語課程實驗教學及推廣,帶來質與量的改變。如今看來,連最基本的英文教材印製與發放,都無法配合教學的需求。所謂的落實雙語教學,極可能淪為空談。 (作者為彰化師範大學前校長)
張惠博 2023-10-23
從私大生學費補助談侯友宜

從私大生學費補助談侯友宜

針對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於廿日在中部一所私立大學參加活動時公開表示,由於目前公私立大學生每年約有五萬元的學雜費差額,為縮短兩者之間的學費落差,政府將補助私大生這落差的五成費用,也就是一年兩萬五千元,預計將有五十九萬名私校大學生受惠,政策最快明年二月就可以上路。對多數的私大生而言,這是突如其來的佳音,但侯友宜市長卻缺乏同理心,受訪時表示,民進黨執政八年,選前最後一年突然想到私立大學學費問題,想想看之前畢業的學生,現在還背負學貸,是否能溯及既往?「用大撒幣方式是不對的!」 教育部規劃曝光,59萬名私立大專學生將可減2.5萬元學雜費。(記者林曉雲攝)   侯市長更說,應該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快速與產業連結,協助應屆畢業生找到就業機會,提高薪資。媒體追問,執政黨是否用國家機器幫賴清德選舉?侯回應,「事實上就是這樣」,八年都不做,最後一年才做,其實都是政府拿錢出來補貼,但是對私立大學整體發展有實際幫助嗎? 這樣的回答,並沒有考量多數私立大學學生的經濟負擔。賴副總統是以私大在學生,以及其畢業後背負的沉重負擔為考量,侯市長卻只以一般的「撒幣」認知。實際上,私立大學的學費問題,是長久以來的問題,政府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對於私大要求調漲學費的呼聲,向來少有回應。然而,當政府的財源足以因應,補助私大生更是社會正義的逐步展現,也是國家領導人首該重視的事,怎能以泛泛之詞,輕率地以「撒幣」視之?不僅欠缺欣賞良好政策的雅量,也暴露了侯市長對於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育的相關問題瞭解極為有限。 近日行政院長陳建仁受訪時也談到教育補助政策,表示行政院會提出三個配套措施,希望透過大專弱勢補助擴大、高中職學費全免以及學貸延長,讓台灣教育制度更加健全。憑良心說,這是國家落實教育基本法的具體實踐,值得支持,也盼望能擴及實驗教育機構的學子,讓他們也能受惠。侯市長,您怎麼說呢? (作者為彰化師範大學前校長)
張惠博 2023-06-23
韓國總統今年兩次特赦有感

韓國總統今年兩次特赦有感

南韓總統尹錫悅二十七日敲定年終特赦名單,前總統李明博在二十八日凌晨零時恢復自由身,不僅免除剩下十五年刑期,尚未繳交的八十二億韓元罰金也一筆勾銷,並恢復公民權。此外,多名保守派政治人物也獲釋、復權,對明年國會選舉及未來政界影響、李明博是否公開對國民談話皆受關注。韓國政府這次敲定一三七三人的特赦名單,是尹錫悅今年五月十日上任後的第二次特赦,繼上次特赦當時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等財經界重要人士後,這次則對九名政界人士、六十六名公職人員免刑、減刑或復權。相關政府官員堅稱名單是根據「團結與均衡」原則選出,與尹錫悅本人是否曾主導調查無關。 南韓前總統李明博獲特赦(歐新社)   曾有報導分析,自一九八○年代以來,韓國歷任總統卸任後,幾乎無一倖免於牢獄之災或官司之禍,包括:全斗煥因叛亂與受賄罪受審,原遭法院判處死刑,然後被韓國最高法院減為無期徒刑,最終因金大中上任後的特赦出獄。其後的總統盧泰愚,在卸任後也以叛亂與受賄等罪嫌遭到起訴,初判為無期徒刑,上訴後刑期減為十七年。第十四任總統金泳三以及第十五任總統金大中二人卸任後,家人也涉及收賄事件。第十六任總統盧武鉉卸任後,也遭到檢方以涉嫌收賄起訴,最後盧武鉉選擇跳崖自殺身亡,「以死明志」。 猶記得去年聖誕節前夕,當時的總統文在寅特赦朴槿惠時表示:「我們應擺脫傷痛、舊怨和成見,朝新時代闊步邁進。面對眼前重重困難,全民迫切需要團結一心和相互包容的精神」,充分展現國家元首的氣度與高度。同樣,保外就醫中的朴槿惠前總統也說,她要向面臨重重困難仍決定特赦她的文在寅和政府致深深的謝意,並將專心接受治療,早日向國民公開致謝。雙方相互友善的致意,應有助於國家團結與社會和諧。 韓國與台灣在民主化過程,有高度的相似性,例如:皆曾出現強人統治,光州事件更有如美麗島事件,韓國總統的競選也非常激烈。然而,韓國總統總能排除萬難,不計個人恩怨與政治利益得失,特赦遭逢牢獄之災的前總統,其中的道理值得探索與理解。 曾帶領台灣奮力向前的陳水扁前總統,至今仍處於保外就醫的境遇。他能否獲得如韓國前總統的待遇,應仍是不少人心中的期盼。 (作者為彰化師範大學前校長)
張惠博 2022-12-31
蔣經國·陳水扁·蔡英文 一個教育學者的困惑

蔣經國·陳水扁·蔡英文 一個教育學者的困惑

台北市「經國七海文化園區」開幕,蔣經國總統圖書館也同時啟用,蔡總統出席致詞表示,透過蔣經國圖書館資料,能讓台灣社會更深入瞭解,也能更公正評價,幫助化解台灣社會的分歧;又說「蔣經國前總統主政期間,曾經說我們中華民國到今天所以能夠生存,有前途有希望有信心,主要是因為中華民國政府是堅決反共」,更被解讀為肯定蔣經國前總統對台灣的貢獻。 蔡總統的出席與致詞,近日來引發諸多討論,甚且提到蔣前總統任內發生的余登發案、蔡有全、許曹德案等,還有引起美國關切的江南案,美麗島事件後亦親自督導專案,還有林宅血案、陳文成案受害者於案發前皆受到嚴密監控···。這些蔣前總統任內冤案,為社會大眾所矚目,也是四十餘年來久久無法釋懷的極權政府劣跡。 民進黨前立法委員段宜康,因此毫不遮掩的批評蔡總統「莫名其妙,無言以對」,並說,「既然如此,當初何必要我們推動轉型正義?大家說不要只追究加害體制最底層的線民,應該追查下令監控、加害的人。現在總統去肯定那個威權體制最頂端的人,這又算什麼價值?從那個面向來評價一個當政者,代表評價者的價值觀。難道我們會去肯定希特勒復興德國嗎?」短短數語,道盡了不少人的困惑,也暴露了七海文化園區的設置,與轉型正義實有相悖之處。 事實上,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會)早在「經國七海文化園區」開幕之前,即發文要求北市府必須將經國園區改名,並認為園區對威權事蹟隻字未提,未盡客觀呈現,同時,也要檢討當初相關文資認定的理由。蔡總統的出席與致詞,形同對促轉會的依法行政「投下反對票」,難怪段宜康先生會有如此露骨的批評。 大約一個月前,韓國首位女總統朴槿惠,被她的政敵、現任總統文在寅特赦,讓世人看見韓國總統的政治智慧與決斷。其實,韓國多位總統卸任後皆曾被判刑,全斗煥甚至被判死刑,但總能在坐幾年牢後被特赦。反觀台灣,每遇特赦陳水扁前總統的呼聲再起,總統府卻僅能一貫的回應「最重要的還是確保陳水扁獲得最好的照顧,早日回復健康。」 一樣反共保台,蔣經國前總統能獲蔡英文總統的肯定,就不能對陳水扁前總統好一些些? (作者為彰化師範大學前校長)
張惠博 2022-01-29
韓國能,台灣為何不能?

韓國能,台灣為何不能?

聖誕節前夕,南韓政府廿四日公布新年特赦名單,包括前總統朴槿惠和盧武鉉時期的前總理韓明淑在內共三○九四人,將於卅一日獲得特赦、減刑或復權。這項消息,不僅韓國重視,台灣也有很多人萌生「韓國能,台灣不能?」的喟嘆。韓國雖有多位總統曾深陷囹圄,但多能獲得特赦,原因無它,總統的身分有別使然,亦即,坐牢不單是法律的爭議,政治因素的介入更難以避免。 南韓總統文在寅廿四日以社會和解與團結為由,宣布赦免因涉貪等多項罪行遭判刑廿二年的前總統朴槿惠。(美聯社)     青瓦台發言人朴炅美在記者會上說,總統文在寅希望藉由特赦,社會各界能超越分歧,攜手開創新時代。這樣的思考立基,應足以向民眾與歷史交代,也是總統的權限和應該戮力以赴的任務與承擔。文在寅更表示:「我們應擺脫傷痛、舊怨和成見,朝新時代闊步邁進。面對眼前重重困難,全民迫切需要團結一心和相互包容的精神」。眾所周知,韓國民族性慓悍,然而,在處理社會爭議的議題,如:光州事件的平反與賠償,皆能獲得韓國民眾的大力支持,充分展現韓國民主的樣貌。 此外,保外就醫中的朴槿惠前總統,也透過律師向全體國民致歉,感謝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朴槿惠說,她要向面臨重重困難仍決定特赦她的文在寅和政府致深深的謝意,並將專心接受治療,早日向國民公開致謝。 由已服刑四年九個月,骨頭、牙齒和精神都有毛病的朴槿惠和文在寅總統的發言,不難看出雙方皆以國家大局為重,不念個人舊惡,以促進社會和諧,值得加以理解。 陳水扁前總統二○○八年卸任,半年後即面臨司法的羈絆,坐監數年,直到二○一五年元月五日,獲准保外就醫至今。平心而論,陳前總統任內頗多建樹,高鐵、雪山隧道,是大家最為熟悉,也是享用最多的交通建設,也培養了很多政務官。惜因政黨對立,甚至中國因素等,以致對於陳前總統的功過無法進行客觀的評價。然而,做過八年任期的總統,卸任已十三年餘,卻仍無法重獲自由,這不僅是陳前總統的束縛,也是國家的損失。 每一位總統皆須卸任,若卸任之後即面臨官司,應是不成熟民主國家的「魔咒」。反之,若能像美國總統柯林頓、歐巴馬等,卸任後到處演講或出書分享寶貴經驗,恐怕才是成熟民主國家應有的展現。 (作者為彰化師範大學前校長)
張惠博 2021-12-27
談林姿妙反核四效應

談林姿妙反核四效應

由選民針對特定議題的直接投票與經由代議士投票,二者意義迥然不同。法國在一七九三年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時即曾就當時國民公會所制定之憲法,提交全國公民投票,此後法國均採用公投,以改變政權模式。此外,主要的民主國家,常不單單由政府做決定,也針對重大政治或社會問題進行全民投票,以做為施政的依據。 台灣的全國性公民投票,首於二零零四年三月二十日與總統選舉同時舉行。今年,更有重啟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珍愛藻礁等四大公投案,將於十二月十八日舉行公民投票,國民黨、民進黨,以及公民團體近期已展開宣傳,激烈交鋒、壁壘分明,甚至政黨對決,恐無益於公民意識的自主表達。 不過,宜蘭縣長林姿妙在縣議會被質詢「重啟核四」時,明白表示反對,且於會後受訪再次強調,「沒有安全就沒有商轉,為了宜蘭縣四十五萬人的安全,我們反對核四」,希望宜蘭縣民能夠平安健康,這才是最重要的。至於電力若有不足情形,林縣長認為,還是以健康為重。整體而言,林縣長能拋開政黨思維與壓力,為縣民健康著想,值得欽佩。其實,「聯合國二零三零年永續發展」的第三目標,即在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林縣長確實做到了。難怪,不同縣市的公民,經由臉書紛紛要求其縣市長表示態度,這確實是無可迴避的問題。 宜蘭縣長林姿妙與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唱反調,表示為了宜蘭45萬縣民健康,她反對重啟核四。(記者林敬倫攝) 此外,針對林姿妙縣長反對重啟核四公投議案,引發國民黨內未做好溝通的質疑,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則說:『我們國民黨提出來的公投案是兩個案,一個是反萊豬、一個是公投綁大選,這是我們黨的基本立場,這是我們全黨一致推動的,另外兩個案是民間團體推動的,我們表示尊重也以協助的態度。』。其實,與其討論國民黨是否做好黨內溝通以及尊重民間團體的提案,更重要的,應在於充分尊重各國民黨籍縣市長以及公民意見的表達,倘一昧以政黨之私來推動四大公投,恐適得其反。 揆諸四大公投案,除了公投綁大選,其餘三案皆相當程度的與科學或科技有關。因此,在推動同意或不同意公投的說明時,除了政治宣示之外,亦宜加強知識面的解說,以爭取無明顯政治立場者的支持,甚至能改變單憑政治立場取向的投票行為,林姿妙縣長做了最好的示範。 (作者為彰化師大前校長)
張惠博 2021-11-07
美好的仗已經打過,能留下什麼

美好的仗已經打過,能留下什麼

  台灣基進反罷免陳柏惟活動,於投票前夕22日晚上在高鐵新烏日站前廣場舉行音樂會。圖/擷自陳柏惟臉書影片   陳柏惟立委23日投票後確定被罷免,不少支持者無法接受,認為罷免門檻太低,致立委僅做了一年九個月。另一方面,同意罷免的因素固然很多,諸如:反對黨朱主席多次挾著傾聽民意之姿,走入刪Q行列,並大喊罷免支持萊豬、空汙、毒品的立委,甚且,其駕車肇事與出入電子遊樂場的陳年往事、財產申報、助理聘用等,也一一被揪出來,陳柏惟的形象大受影響。此外,顏家的在地經營,更是同意罷免的關鍵因素。顏家掌門人雖給人草莽的印象,但是,顏董處事細膩,縱橫政壇數十年,交遊廣闊,除地方外,與各陣營高層人物,更多所往來,也累積起不為人知的人脈,這部分應是基進黨或陳柏惟難望其項背,也直接影響這次罷免案的結果。 難得的是,數月以來,即使面對排山倒海的罷免聲浪,然而,不論是國會問政或面對鏡頭時,陳柏惟仍能不改其志,堅持台灣主體立場,甚至被批評為意識形態作祟,仍絲毫不動搖。以投票前夕22日晚上在高鐵新烏日站前廣場的音樂會為例,有多位著名的獨立音樂人、演藝人員、文化工作者以及少數政界人物,為其站台發聲,並以台灣百年歷史的民主追求為主軸,頗能喚起人民的記憶。節目係由1921年成立台灣文化協會開始,並引用賴和《前進》的詩,鼓勵大家不畏艱難繼續前進。接著,來到 1949年的戒嚴慘劇,以迄1970年高唱美麗島是咱故鄉、1987的狂飆年代、1996年人民當家作主、2008年民主台灣對抗中國霸權、2021年民主轉骨湯,以紀念民主先賢的犧牲、付出與貢獻,每一階段並以圖文影像旁白呈現,再配合歌手、樂團的演唱與演講,晚會內容宛如一百年來的台灣民主歷史說唱,非常震撼,也是很好的台灣民主進展的教材。 堅持台灣立場不改其志 陳柏惟出場時,晚會達到最高潮。他穿著紅色夾克披著2020年立委選舉時的綠色彩帶站上舞台,強調去年也是在同一個演講場,向大家懇求支持,然後,就把彩帶拿下並說,在大家的支持下,就當選立委了。接著,再把夾克脫下,露出團隊的黑色T恤並表示,數月以來一直為反罷免努力,也完成100個小時苦行,最後一天,更只睡二、三個小時,早晨四點就起床。今(22日)晚,站在鄉親面前,再次拜託大家,一定要出來投票,才不會後悔 。這一幕,有如電影故事般的精彩情節,完全出自陳柏惟的構想。 此外,陳柏惟也感性的說,別個立委的座椅皆有4隻腳,他的椅子卻只有1隻腳,很不穩固,而且,還有人、一個黨、甚至某一個國家,還用力扯,硬要把他推下來。這樣的訴求,不僅是他的心境,也符合實況,聞者莫不心疼。政治喜談輸贏,然而,不以結果論英雄,陳柏惟是很有想法的年輕人,倘能多方學習、厚實問政基礎,應還有機會延續政治路。
張惠博 2021-10-26
病毒遇見政治,智慧辨真假

病毒遇見政治,智慧辨真假

  2021.7.7環南市場記者會,當日晚間柯市長接受媒體專訪,指稱環南市場記者會是被「設局」。擷圖/擷自公視直播影片   柯市長7日晚間接受媒體專訪,指稱環南市場記者會是被「設局」。不過,根據當天北市府發出的採訪通知,是在上午11時01分發出,內容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7月2日上午11時30分為因應《台北市環南市場疫情》,由陳時中指揮官召開臨時記者會」、「陳時中部長上午致電黃珊珊副市長,表達想赴現場瞭解的意願,由於市場管理涉及中央地方多單位協調作業,台北市長柯文哲、副市長黃珊珊皆會出席記者會」。顯然,台北市政府應已知悉有記者會,所以,柯市長當天才會在11時20分左右抵達環南市場,也出席了11時30分的記者會。 另外,有關是否被設局, 8日台北市的防疫記者會,北市府副發言人再度指出,市府一直認知7月2日記者會前,應有會前會。不過,當天上午,指揮中心陳部長,以及農委會陳主委,皆曾先後電話黃副市長,尤其,陳部長還和柯市長直接通話,雙方對於成立聯合前進指揮所也達成共識。電話中,柯市長還曾詢問指揮官,核心成員有誰?也表示北市府會負責找場地,陳時中指揮官則說,今(2)天的重點就是展現雙方的態度,中央、地方願意一起合作。因此,就指揮中心而言,因已親向柯市長說明,其功能和市府所認知的會前會的目的並無差別。至於,柯市長爆出指揮中心是在記者會前半小時才說臨時要「開會」,到現場才發現是開「記者會」,連現場麥克風都準備好了,看到陳部長拿出看板,才知道「原來局都已經設好,就是引君入甕。」等等,其實,以柯市長的能耐,即使是半小時之前才確知是記者會,也無損其表現。此外,究竟是召開記者會或是如柯是長所言的開會,恐是北市府單方面或先入為主的的想法,倘若意欲藉此即認為是被設局,似嫌牽強,頂多,就是雙方的訊息傳遞與表達,有未盡清晰之處。 中央地方互信因應疫情衝擊 然而,柯市長的快人快語與創意思維向來不缺,繼日前美國贈送疫苗一事,柯市長在議會回答議員質詢時,即把台灣比擬為「小弟」,這次的「設局」之說,也再度惹議。此外,因頻遭猛攻「特權疫苗」,柯市長趁上節目之便也撂下狠話,並說要「恐嚇民進黨」,直言如果再每天搞這題目,總統府疫苗帳也掛在北市府上,「但我連看都沒看到,總統府幾支什麼的,都有帳,到時候我就做個表公布。」,當被問及為何掛在台北市?柯市長說,因為施打疫苗要找醫院幫他打,北市衛生局管得到所有北市醫院。不過,總統府今(8)日立即回擊表示,經得起檢驗。另一方面,對於是否握有總統府疫苗施打名單?北市府蔡副市長則表示,中央第二類施打對象,包括那一家醫院?那些部會?有多少數量?北市資料都有,但所謂名單部分,北市沒有,除非必要,否則不會向醫院查詢。顯然,對於是否握有總統府施打名單,市長和副市長的說詞,也有程度上的差異,但話題確已夠聳動了。 政治哲學思想中,有二位祖師爺級的人物,一位是《君主論》的作者馬基維利,他說:說謊是政治不可或缺的日常;另一位就是《純粹理性批判》的作者康德,他則說,謊言不見容於政治。然而,畢竟兩人的生活背景相當不同,馬基維利書寫的時代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政局,當時諸國林立,所以,馬基維利心中的理想君王必須鐵面無情、專制跋扈,才能擺平內外紛擾。康德出身平凡,依賴自身努力勤奮而成為學院派的明星級哲學教授,潛心於學術,留下諸多影響後世的自由與人權之政治哲學思想。因此,在現實世界中,馬基維利式的無情、欺騙等邪惡手段,雖難以根絕,但重建互信合作的社會氛圍,應是疫情來襲的新課題。
張惠博 2021-07-12
柏融好棒棒,抗疫如球賽

柏融好棒棒,抗疫如球賽

  台灣棒球好手王柏融今年大放異彩,屢屢建功。6/24(四)賽後登上英雄舞台受訪,全程使用台灣話,格外親切。圖/擷自Eleven Sports臉書影片   台灣棒球好手王柏融今年大放異彩,屢屢建功。6月24日,火腿隊在客場與歐力士隊拚戰,王柏融單場雙安兩打點的優異表現,中止歐力士的11連勝。賽後登上英雄舞台全程使用台灣話,格外親切。在異國的土地上,揚眉吐氣,打出好成績,更是難得。 王柏融使用台灣話回答訪問,讓所有球迷深覺驚喜,王柏融提到,首打席上場時就想說一定要打安打,把二壘的跑者送回來。王柏融繼續說,就是根據教練、情蒐小組給的資訊,以及練習時的狀況下去發揮,很高興能替球隊打進分數,自己也很開心,會繼續依照教練說的,輕鬆打球,不要太在意結果,往後也會每天繼續依照自己的節奏準備比賽。雖有記者認為王柏融的台灣話不太輪轉,其實,王柏融的台灣話夾雜著棒球術語,例如:王柏融提及第一打席時,當二壘有Runner (跑者)時,就必須「摃」安打,這個「摃」(kòng)就很傳神。對於自己的表現,則說「足歡喜」,也談到教練有交代,不要想太多,想揮就揮。「揮」的意涵,就是想打就打,不要猶豫。由上述這幾個關鍵字,足以顯示王柏融對於語意的精準掌握。 利用機會感謝日本捐贈疫苗 今年王柏融多次登上賽後英雄訪問,諸如:5月12日面對歐力士強投,敲出本季首轟及二壘安打,也兌現其使用日文受訪的承諾,深獲日本網友大讚,其大粉絲正妹歌手河野萬里奈更在推特發文讚譽,融融是個守信用的男人。對於王柏融6月24日時使用台灣話受訪,這位正妹歌手的說法尤為貼切,她說:「這展現了融融對於英雄訪問的重視,也知道透過自己親口說出想要表達的重要事情,畢竟他『背負台灣挑戰日本棒球界』」。另外,6月6日面對讀賣巨人的比賽,王柏融第7局擊出的逆轉兩分砲,幫助球隊以6:4獲勝,王柏融利用機會感謝日本慷慨捐贈台灣AZ疫苗。 王柏融的棒球表現漸入佳境,自信心也提高不少,賽後英雄訪問,除了談棒球之外,也能適時展現其個人的部分,諸如:秀出苦練的日文、使用其熟悉的台灣話,以及適時感謝日本捐贈疫苗,更拉近與日本球迷的距離,也顯現其對於日本文化的瞭解與良好適應。此外,王柏融在日本職棒的好表現與其相關的報導,皆令人振奮,也是疫情閉關期間,很重要的精神食糧。 另一方面,5月中爆發的第三波疫情,常被歸責於3+11的防疫決策,也凸顯了向國外洽購的疫苗,遲不到位、到貨率很低的問題。其次,國產疫苗的安全性、效能、保護力仍需科學數據支撐,能否通過國際認證,也令人期待。此外,傳聞監察院擬針對防疫關鍵決策進行約詢瞭解,引發不少關注,並咸認若查不出所以然,不啻浪費人力,讓大眾認為虛晃一招,但是,若查出問題,則恐涉及憲政論議。實際上,抗疫決策有如棒球比賽中教練的調度,若能贏球,即被稱讚調度得宜,甚至被譽為神調度,但是,若輸了,則可能被罵到臭頭,甚至要肩負敗戰之責。因此,若將抗疫比喻為進行中的球賽,則由於球賽正在進行,評論是非功過略嫌太早。
張惠博 2021-07-02
縣市長抗疫民調的意義何在?

縣市長抗疫民調的意義何在?

  自萬華茶藝館爆出確診案例之後,彰化縣的確診人數即緊跟雙北二市之後,逐日增加。示意圖/擷自公視新聞影片   今年已出現三波本土疫情風暴,部桃醫院首先於1月11日爆發群聚事件,接著華航諾富特事件4月20日也爆出第一起機師確診;隨後,萬華茶館、宜蘭遊藝場、獅子會群聚案於5月11日爆出,至26日累計共4855例,其中,又以新北市2278例、台北市1916例、桃園市225例、彰化縣112例為最。此時,媒體竟出現了一些民調,意欲調查縣市長的防疫表現,更聽聞若干縣市政府的所屬轉傳鼓勵投票的訊息,實在難以理解與認同。 彰化縣26個鄉鎮市之中,對於一個居住了50年的員林市,人口十多萬,中小企業甚為發達,群聚附近鄉鎮的橡膠工廠尤為知名,媒體甚至多次報導,員林有四百人以上其銀行存款超過一億元,實際上,人數與金額應更多,堪稱為富裕的小城市,但仍能享受悠遊自在的生活,例如:街道上,仍經常可見廟會或婚喪喜慶的場合;碗粿、蚵仔麵、米苔目、蚵嗲、手工麻糬、肉圓、米糕等更是小市民的最愛,附近的百果山、藤山園步道,每逢周末假日,皆能看見成群結伴上山的遊客,也有高檔的演藝中心、運動中心。然而,隨著24日市區一家養生會館爆出館內六位工作人員全數確診,第一次擔心這個小城市能挺住嗎? 事實上,自萬華茶藝館爆出確診案例之後,彰化縣的確診人數即緊跟雙北二市之後,逐日增加,縣府也每天舉行防疫說明會,王縣長提醒縣民應該注意的事項,諸如:戴口罩、勤洗手、不要群聚等。近日由於一家養生會館爆出驚悚的6人確診,且其中2人是由萬華轉移陣地而來,王縣長更在防疫說明會中呼籲,「很多不必要的人與人連結先不急著做」,既引用了中央指揮中心指揮官陳部長「人與人的連結」的話語,她也使用鄉親熟悉的語句,「先不急著做」,顯示其處事風格。 小鎮風光因疫情蒙上陰影 不過,自從萬華茶藝館爆出確診案例之後,媒體雖曾報導相關單位已追查到失聯的人口,但是,怎不見對其進行居家自主健康管理或必要的處置,卻任令其到處遊走?甚且,彰化縣政府相關單位,諸如:建設處、警察局、消防局、衛生局等,平時即設有跨局處的編組,並定期針對特種行業進行安全、人員等的實地稽查,倘能落實,對於由萬華轉戰到彰化的從業人員,應能收到亡羊補牢之效,可惜,台北市政府既未能做到百分百掌握於先,彰化縣又疏於查訪於後,養生會館的確診案例,就這樣引爆開來。消息傳開的當晚,即有二、三百人,群集醫院,大排長龍等待篩檢,可見大眾的驚慌。小鎮的美麗與風光,頓時蒙上陰影。 嚴重疫情已兵臨城下,與其在意部分媒體所進行的「各縣市首長哪位的防疫表現最好?」民調,不如劍及履及確實做好抗疫工作,以安定民心。倘若染疫人數節節上升,民調卻仍居領先名次,又有何意義?不是一種極大的諷刺嗎?
張惠博 2021-05-27
「校正回歸」沒那麼難懂吧!

「校正回歸」沒那麼難懂吧!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二十二日公布新增三二一例本土案例,另有四百例為「校正回歸」。對此,國民黨立委陳玉珍怒批,為何不每天加零,第七天一次回歸兩千多例,不是更痛快!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辦公室發言人凌濤更露骨表示,這種統計方式前所未聞,他質疑,前幾天數字是怎樣?蓋牌?隱匿資訊?行政流程還沒報上來?如此玩弄數字,當「數字管理大師」,只會讓人民對於政府資訊越來越不信任而已。 其實,統計學上本來就有校正的原理與做法,就是將數值「校正」後「回歸」到正確的曲線上。十五日後本土案例暴增,採檢量也暴增,一週內就累積了一萬多件舊案,篩檢「塞車」,直到二十二日才把舊案清完,共發現四百個案例。所以,陳時中部長說:「如果我們要傳達數字的意義,就要把這些案例回歸到真正的採檢日,才能看到每日採檢的陽性率,研判採用措施的強度。」 其實,彰化縣衛生局十八日指出,針對婚宴相關接觸人士做篩檢,又驗出二十二人確診。但當天中央指揮中心公布彰化縣是十例,數字即有差異。然而,因屬單一縣市,差距也沒那麼醒目,致未引起廣泛注意。 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左)針對全國麗園餐廳傳出3人確診,匡列1300人,要求這些人自主健康管理14天。(記者張聰秋攝)     不過,建議指揮中心,未來若再出現校正與回歸時,可搭配大幅確診數趨勢圖與統計表,讓校正後的確診數演變與統計數能一目了然,減少不必要的猜想與以訛傳訛的機會。 (作者為彰化師範大學前校長)
張惠博 2021-05-23
國家語言的價值與教學

國家語言的價值與教學

  推行母語的教育,是進步與包容社會的象徵,也是普世的價值,唯有重視母語,文化才得以原汁原味的流傳。圖為2019世界台語囝仔文化營,台語教學。圖/擷自台灣羅馬字協會臉書     《國家語言發展法》於2018年12月25日在立法院三讀通過,隔年1月9日公布,並規定「應於國民基本教育各階段,將國家語言列為部定課程」,且依據第18條條文規定,此部定課程應在十二年課綱實施後3年啟動,換言之, 2022年8月起,國小到高中皆須開設國家語言課程。因此,近一年多來,本土語言教師即緊盯著相關的課程教學時數之討論與課程審查進度。同時,國、高中學校端,卻也擔心安排本土語言課程後,極可能壓縮其他課程的時數與學習。甚至,近日有一電子媒體,更以聳動的標題指出,《國家語言發展法》已使108課綱頻臨危機。所幸,教育部蔡次長表示,希望立法院能儘快組成課審委員會,俾能如期推動。 推行母語的教育,是進步與包容社會的象徵,也是普世的價值,唯有重視母語,文化才得以原汁原味的流傳。甚且,國家語言的學習,不僅不會危害課綱,相反的,更須將其納入課綱,俾能落實提倡母語的政策。不過,欲達到有意義的國家語言之教學,學校、教師以及教育部等,尚須做足夠的準備,尤須避免虛應故事,得不到預期效果,也辜負了立法的美意。 校園集會應以多語言進行 另外,除列入學校正式課程之外,亦應開創本土語言多元學習的機會,例如:本土語言宜融入歷史、地理、音樂、美術、人文與藝術等學科教學,並請熟悉母語的學生適時參與教學活動,師生共學,效果更佳。此外,校內集會,亦盼能以多語言進行,突破以往單一語言,代之以多語言的溝通與表達,蔚為風氣,其效果與影響應比計較於每週排幾小時,或排到哪一年段的爭論來得有意義。歐盟國家皆強調,除了母語之外,也鼓勵外語的學習,以利國與國之間的移動,這是推動國家語言政策與教學的好先例,值得借鏡。 咱們的年輕一代,既多已熟習「華語」,然而,為了促進不同族群的理解、接納與融合,反過來學習母語,認識母語更有其必要。所以,教師在學科教學進行中,也可擇機使用不同的語言,以釐清或比較其奧妙,並能幫助理解,例如:生活中,常用的「速度」(Velocity)語詞,其實,是具有方向性的物理量,「速率」(Speed)則僅說明運動物體的快慢程度,沒有方向性,但除了在課室上,少有人說到「速率」這個字。倒是台灣高速鐵路THSR(Taiwan High Speed Rail),其英文字用了Speed,則是很好的例子。因此,若能適時引入英文單字,學生將更能注意速度和速率的區別,所以,不僅是「雙語」,多語,更是很有力的溝通工具啊! 常言道:「多學一種語言,宛如多開一扇窗,可以看見不同的世界。」,根據語言與心理學家指出,語言、思考和文化更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提供學生機會至少學會一種國家語言,確實有多重的意義,值得戮力實踐。
張惠博 2020-11-16
務實理解嘉義市鐵路高架化

務實理解嘉義市鐵路高架化

有讀者投書「台中能 嘉義市為何不能?」謂:七月廿四日蔡總統到天后宮參拜,經嘉義市長黃敏惠說明,蔡總統才知道當初陳水扁總統曾允諾全額補助嘉義市鐵路高架化一事。甚且,一○八年度審計部嘉義市審計室總決算審核報告也提出警訊,直指嘉義市鐵路高架化地方自籌款高達卅八.三三億元,將使市府財政面臨沉重負擔云云。在資訊傳播非常快速的時代,論者應提出有根據的訊息,以供大眾參考。 鐵路高架化早在一九九○年代,蕭萬長返鄉參選立委時就開始提出,但一直卡在嘉義市政府無力負擔龐大的自籌款。直至涂醒哲市長上任後,偕同李俊俋立委一起爭取,終於在二○一七年三月納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九月行政院核定綜合規劃報告;十二月先期工程動工,預計二○二五年通車。 至於經費分攤,當時,行政院核定總經費二三八.九八億元,中央補助二○○.六五億元,市政府自籌卅八.三三億元。然而,原本市府自籌款高達九十九億元,後來能大幅減少,全因重新檢視總經費結構,例如:高架鐵路經過處,秉持優先使用公有地的原則,將使用的私有地縮小至約一成,與原先綜合規劃作業相較,徵收面積大減七成,沿線拆遷戶也減少七十八棟,省下六十億元。此外,卅八.三三億元是逐年編列預算支出,應是市府所能勉予負擔的。 有關嘉義市政府擬爭取中央全額補助鐵路高架經費,交通部林部長表示,交通部會向行政院反映,並考量全面檢討地方配合款之負擔機制,同時朝協助嘉義市政府提升未來土地與站區開發效益來挹注市府經費,減輕市府負擔之方向努力。這樣的態度應該很中肯明確,冀望嘉義市鐵路高架能如期如質完成,才是台中(鐵路高架)能,嘉義市也能的具體實踐。 (作者曾任嘉義市政府副市長)
張惠博 2020-10-17
媒體忠實報導有助全民共識

媒體忠實報導有助全民共識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對蘇貞昌院長的質詢具「議題設定」概念。圖/擷自陳以信臉書   立法院會期已經開議,行政院長蘇貞昌9月18日到立法院進行美豬美牛專案報告,立委把握機會,連番上陣,但蘇院長挾其豐富的議會經驗,面對在野黨質詢時,更能根據不同委員的問政內容、個人風格,採取不同的詢答策略,實已臻「老劍仙」的境界,惟在立委們抽絲剝繭的質詢,大衆也獲得進一步的理解,進而接受與支持。 猶記得當天,蔣萬安立委質詢時,重述蘇院長過去對於含瘦肉精美牛的態度,並且拉高分貝高喊「院長,您不要再騙啦!」,不要再說時空環境不同,尤其,國人的飲食習慣,吃豬肉是牛肉的七倍,怎能開放進口?當兩人在爭執誰較不關心國人健康時,蘇院長突如其來的幾句連環問,諸如:你在美國吃美國牛肉嗎?你吃美國豬嗎?那你有出事嗎?蔣立委雖表示是他在質詢,但蘇院長卻揶揄蔣立委不敢回答。蔣立委隨即回到正題,主張豬肉除了應標示產地之外,更應該標示是否含有萊克多巴胺?一陣唇槍舌戰後,衛福部陳部長表示,依法「強制標示」只規範到產地的標示;是否含有萊克多巴胺,則屬於「志願標示」,業者應該會標示出來。不過,十五分鐘的質詢,不僅少被忠實露出,卻重複播送蔣立委停頓不語的片段。 開放美豬美牛是嚴肅課題 洪孟楷立委質詢時,由於洪委員以台語重提蘇院長先前對其他委員的答詢,被蘇院長指正洪委員的台語不太順,也不溜,洪委員表示其使用台語質詢也沒有問題。因蘇院長曾強調台灣豬肉和美國豬肉一吃便知,所以,洪委員就端出各一盤的美豬肉、台豬肉,要蘇院長試吃,但蘇院無意配合。接著,鄭麗文委員火力全開的展開質詢,蘇院長更不慍不火、氣定神閒的面對鄭委員高亢的質詢,最後索興拿起水杯喝水,也與同在質詢台的農委會陳主委交談。因蘇院長沒有答詢的機會,有如單向演說。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的質詢則較具「議題設定」的概念,首先,他指出放寬美豬進口一事是先宣布才溝通,已違背蔡總統以往所言的一定會先與人民、產業界、在野黨與國會溝通,因此,蘇院長是否應道歉?蘇院長則說,自己若做錯會誠懇面對,但政府對於美豬進口是嚴肅面對、周延思考,也誠摯至立法院報告,是負責任的政府勇敢面對各方面問題,以國家戰略利益、豬農戰略意義,也保護消費者利益,這種作法為何要道歉?陳立委再引用蔡總統的談判觀點,是要做到利益平衡,因此,陳立委要蘇院長具體保證,開放美豬、美牛之後,台灣能得到什麼利益?蘇院長則反指,馬政府開放已經八年,又得到了什麼?陳立委繼續追問蘇院長會見美國國務院次卿柯拉克,會要求什麼?會表達人民和國會的意見嗎?蘇院長直率的說,會說國民黨一直反對美豬進口。 這場立院攻防,再次看見美豬、美牛進口,攸關國人健康與台灣整體利益,亟應超越政黨思維共同面對與解決,歷史將會記載全民的努力與結果。
張惠博 2020-10-05
陳炳甫的話,江啟臣聽見沒?

陳炳甫的話,江啟臣聽見沒?

六月二十二日,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最新民調,政黨支持度依序為民進黨(二十八.二%)、國民黨(十六.二%)、台灣民眾黨(十.七%)、時代力量(十.六%)。 讓人驚訝的是,二十歲至二十四歲國民黨年輕支持者竟然是零;反觀民進黨是三十一.四%、民眾黨十九.七%、時代力量十八.三%。 同一天,國民黨智庫也公布了政黨支持度,依序為民進黨(三十二.九%)、國民黨(十三.七%)、台灣民眾黨(六.六%)、時代力量(五.九%)。交叉分析發現,民進黨支持者的年齡層結構中,以二十至二十九歲的年齡層支持率達三十七%,而國民黨僅六.三%。 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資料照)     兩個民調結果,讓筆者想起兼任國民黨中常委的台北市議員陳炳甫,在接受《中評網》訪問時表示,年輕人不支持國民黨的原因,是因為陳水扁總統在任內修訂課綱,高中生開始接受本土教育。當年的高中生現已三十五歲上下,對國民黨是沒有好感的。他甚至推測,二十歲左右的台灣人,對國民黨的支持率可能不到三%。 就筆者任職教育界的觀察來看,台灣主體意識,自一九九六年第一次總統直選,與中共極權政體涇渭分明之後,就逐年增強;陳總統上任後,強化台灣主體教育,也提供年輕人獨立思考與自主意識的自我覺知。然後,反服貿黑箱、太陽花學運、反課綱,更是青年學生關心自身未來的具體行動。 另一個觀察角度,是陳菊日前接受電視台專訪,提到她參與政治的緣由,對於如何走過五十多年的政治路,也有很翔實的描述,尤其,從黨外到組黨,乃至於民進黨獲得中央執政的機會,一步一步的爭取到民眾的認同。事實上,陳菊這一路走來的,正是國民黨失去政權的一段歷程。 江主席就任之後,亟思提振國民黨的士氣與聲譽,惟鮮少佳作,尤其在賦予「九二共識」工具性、階段性的角色之餘,並未讓人民看見有力的論述,反倒陷於左右為難甚或多難之中。陳炳甫就直率表示「九二共識」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幾次選舉下來也證明台灣民眾不認同這四個字,國民黨必須檢討。 其實,取代「九二共識」的新論述,不必然出自主席個人見解,必須集合黨內外的智慧,集思廣益,才能提出為大眾認可的核心價值,並納入黨綱之中,方具有前瞻與時代的意義。 國與國之間,本就是須要相互往來,然而當和中、友中會導致人民對國民黨親中、傾中的疑慮時,國民黨沒有清楚的釐清,甚或有些言辭更讓人不放心,若無法及時改善,極不利於政黨形象,距離中央執政也可能愈來愈遠。 (作者為彰化師範大學前校長)
張惠博 2020-06-29
他畢生最後的字跡:台灣

他畢生最後的字跡:台灣

近日媒體紛紛報導義大利天主教靈醫會神父一九五二年來台,設立羅東聖母醫院等醫療機構,為清寒民眾免費看病等事蹟。如今義大利成了武漢肺炎疫情重災區,呂若瑟神父不忍家鄉慘況,向我國駐教廷大使館求助,引起廣大回響,咸認這是台灣報恩的時候了!其實,在台灣發展過程中,得力於國際友人的協助不可勝數。 例如現在已是醫學中心的彰化基督教醫院,是一八九六年英格蘭長老教會海外宣道會所派遣的宣教師蘭大衛醫師在彰化開設的「彰化醫館」。蘭醫師曾經為了救治皮膚傷口惡化,恐有截肢之虞的十三歲小孩,經蘭醫師娘建議,由蘭大衛醫師親自操刀,割下醫師娘的大腿四塊皮膚,移植到患者腿上。可惜,因異體排斥未能成功。但蘭醫師改採自體移植,經長時間照料,病體終於獲得痊癒,是為永遠流傳的「切膚之愛」。蘭醫師在台行醫四十年,彰化流傳「南門媽祖宮,西門蘭醫生」這麼一句話,足見大家對他的敬重。一九三六年蘭醫師退休返回英國時,千餘名鄉親不捨地為他送行。 蘭醫師的兒子蘭大弼,從小就在彰化長大,是一位「正港的台灣囝仔」,台語比很多台灣人還要好。一九三一年,台灣尚無完善的醫學教育,十七歲的蘭大弼回到英國接受醫學教育,主修腦神經內科,取得倫敦皇家內科醫學院博士。一九五二年返台接續父親的行醫奉獻,直到一九八○年退休為止,廿八年間不曾再離開台灣。他不只專注醫療,更重視教育,栽培台灣子弟學醫。他告訴年輕醫生:「看病最重要的是『從頭到腳』」,而且「不僅要看人,更要看他所處的環境,對病患的痛苦要真心的憐憫,對病患的處境要真誠的關懷。」蘭大弼醫師的妻子高仁愛醫師,同樣也在彰基服務,每次在長廊遇見,她臉上總是掛著笑容,還關心的用台語問:「會艱苦嗎?」二○一○年蘭大弼醫師臨終前,朋友去探視他,問他:「要寫信給誰嗎?」蘭大弼醫師寫下「台灣」兩個字,成為他畢生最後的字跡。 蘭大弼(右)去年在英國住院時,彰基副院長周賢彰前往探視。(彰基醫院提供)   回顧一百多年來,外籍傳教士與相關人士在台灣的奉獻善行,是我們珍貴的歷史。現在,台灣有能力了,應該也對國際社會做出貢獻。我們無須將捐贈口罩窄化為口罩外交,甚或以民眾還須排隊買口罩為由,大肆批評。因為,這是我們報恩的時候了! (作者為彰化師範大學前校長)
張惠博 2020-04-06
立法院長之亂? 太沉重!

立法院長之亂? 太沉重!

三月六日自由時報焦點評論,以《立法院長之亂》為題,對於游院長因遭恐嚇在臉書PO文進行評論。對於游院長遭遇恐嚇的處置方式,很不以為然,甚至,對於是否勝任院長一職也提出獨到的看法。 實際上,三月五日,游院長在會晤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莫健一行人之前,即先接受媒體聯訪,說明了遭受恐嚇的經過。有記者提問:一般人可以透過國會報案嗎?又問:要不要親自報案?這件事與職務有關嗎?游院長則強調家人是無辜的,人身安全最重要,希望家人能像一般百姓受到重視。也有記者提到,台北市已不用巡邏箱,而是改用QR CODE,似在揶揄游院長怎還不知情。游院長則回答,好了,台北市的巡邏箱都算在我身上。其實,當天一早,游院長即在其臉書發文:「重要的是半個月來,警方做了哪些事情?人身安全不必分院長與庶民,如果院長是這樣,那庶民怎麼辦?至於QR CODE之說,我年紀較大,可能眼花,請大家幫忙看一看,裡面有嗎?」 由此可知,游院長除了心繫家人安危之外,也有設身處地為一般人著想。至於,警方的處理,可能就如徐部長所言,只是聯繫不夠清楚。 游院長出道甚早,三十三歲即選上省議員,是省議會「鐵三角」之一,問政令人稱道。二任省議員之後當選宜蘭縣長,因能以比其他縣市更少的經費,成功辦理區運,聲名大增。陳總統任內,出任行政院副院長才二個多月,即因八掌溪事件自動請辭,讓人印象深刻。後來,擔任行政院長建樹不少。然而,過去十二年來,因未再擔任公職,以致這次對其能否勝任立法院長一職不無疑慮。不過,建議先給游院長一段時間,再評論應不至於太遲。 另外,游院長上個月接見民間社團時,聽聞鄉親對其頗多期待時,即一再強調,現在已是政黨政治,立法院長主要就是主持會議,必須多協調,讓議事順利進行,民眾或團體若有要求,則轉給行政部門處理,問其以往所提有關國家未來或台美關係改善的看法,會如何落實?他一概回答,那是行政部門的事,對於需要修法的事,他也建議,可由委員提案。該則評論說沒有「立法院長該有的高度與格局」,是否稍過?疫情當前,樂見國家平安發展,╳╳之亂,能免則免。 (作者為彰化師範大學前校長)   《焦點評論》立法院長之亂 立法院長游錫堃前晚突然臉書發文,抱怨遭人恐嚇,警方卻未積極處理。(記者方賓照攝)   2020-03-06 記者邱燕玲/特稿 正當全台灣、全世界忙於防疫之際,立法院長游錫堃前晚突然臉書發文,抱怨遭人恐嚇,警方卻未積極處理。實情是警方早就抓到人,也固定到游家巡邏,只是少了向他報告而已,但這也實在不足以要大張旗鼓、大動作砲打警界。更重要的是,沒當過立委、不瞭解議事運作的游院長,不亟思補救自己不足之處、協助政府防疫作為,卻只放大個人之事,這絕非一位立法院長該有的高度與格局。 游院長擔憂家人安危,此顧慮大家可以想見,警政單位的流程哪裡有疏失,也可以檢討,但如何處理,應有更好、更有智慧的方式,例如私下請內政部、警政署瞭解進度,應該不是難事,再怎麼樣也不會用到臉書砲轟、甚至PO出自家的門牌號碼地址,公告周知;隔天又繼續高談此事,游院長的下馬威,在一般人民眼裡卻變成「耍官威」。 游院長不曾當過立委,出任立法院長曾引起外界質疑,但民進黨內挺游人士認為,游曾任省議員、地方首長、行政院長、民進黨主席、總統府秘書長,資歷完整應可勝任,大家也願給他機會。不過,游就任立法院長後,已多次講錯議事相關運作,把二讀即可的決議文講成三讀、防疫預算要經程序委員會排案才能在院會審議三讀的時程也說錯,一次、兩次的錯誤大家可以容忍,但若持續犯錯,只會讓外界看笑話,也讓當初請他當院長、為他掛保證的人汗顏尷尬。 對游院長來說,此刻最應該做的事,就是熟讀立院議事規則、搞懂議事運作,全力協助防疫工作。這次的事件也凸顯游院長辦公室能力不足,毫無危機管控,若游的團隊內沒有人可以預見、制止游本人發生慘劇,未來離譜的事件還是會發生,立法院長若持續當自走砲,對立法院、對政壇來說是一大災難。民進黨也必須嚴肅思考立法院長的養成,這個位子不是做一屆就拍拍屁股走人的跳板,而是要為國家養成人才的重要職務。 年紀大不是問題,如果缺乏學習對象,立法院對面的行政院就是典範。看看行政院長蘇貞昌如何率領行政團隊打仗,如何善用年輕幕僚的想法讓執政更貼近社會,如何在防疫工作上領先其他國家。如果做不來,心中只有自己的個人情緒,那還不如早點退休,讓其他更有能力的人承擔,才是國家之福。
張惠博 2020-03-07
「認同台灣」的教育應如何?

「認同台灣」的教育應如何?

當國家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基於國際交流與互助,提出優厚的條件以爭取他國學生前來留學這是必要的措施,然而,對於自己國家的下一代,是否也能提供同等的機會,讓他們也有所發展,這應也是認同台灣的重要內涵。 示意圖。資料照片 張惠博/彰化師範大學前校長 元月2日彭明敏教授,發表一篇「台灣人民自救宣言」續文,對於未來新政府提出7項訴求,當中的第7項,明白指出:全國教育皆以「認同台灣」為基礎,應值重視。   彭教授向以國際法、國家主權為其終身職志,然而,基於認同台灣的核心價值,提出教育內涵,再次顯現其先知之見。綜觀歷次總統大選,不僅教育議題相對冷門,敢於提出認同台灣的教育,也是少見。遠的不說,光是去(2019)年甫上路的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有關國文科文言文與白話文的比例,以及歷史教材中,減少中國史的份量,皆曾引起強烈的激辯,根本原因應與台灣認同有關。   因此,彭教授指出「全國教育皆以『認同台灣』為基礎」,正道盡了長久以來台灣教育的偏畸現象,表面上,學生也學到了很多知識,卻因缺乏對台灣的認同,以致無法將其所學發揮到極致。相對的,當看見披上國家代表隊服裝的運動員或隊伍,盡全力在競賽中拼搏,常令同胞熱血沸騰齊聲加油。   近幾年的教育政策規劃,總是強調教育的投資,尤其,少子女化的時代,家長對子女教育投資的觀念也隨之改變,會盡所能的投資在子女身上,然而,應有什麼樣的教育內容,卻較少規劃與思考,甚且,也常指出當前的教育問題,諸如:   (一)學齡前兒童照顧與教育已瀕臨嚴重的商品化,以致生得起卻養不起,讓年輕夫妻不敢生小孩。   (二)國中學生升學壓力大,一本本參考書,不斷的買,天天考試,練習作業寫不完,星期六、日學校雖不上課,卻都待在補習班,學習少有樂趣可言,國中生的生活又豈是慘白兩字所能形容。   (三)因為考試領導教學,以致智能教育掛帥與失衡,學生的評量過度偏重智育,也以筆試為唯一的評量方式,使得學生其他的長才、能力或創意,未能被看見,這也就是新課綱因強調素養與多元評量,卻遭致強大反對聲浪的原因。   不可否認,教育有不少問題,但是,最大的問題仍在於較少以台灣觀點、台灣價值,規劃教育內容,以培養新世代的人才,例如: 去(2019)年12月13日媒體報導,為了下一階段的重點產業布局,教育部擴大科研人才培育計畫,以政府對政府方式選送人才,提早招收新南向國家讀完大二的優秀學生,先來我國一般大學如台、成、清、交等讀大三、大四專班,再續留我國攻讀碩博學位,首度補助一般大學開辦「新南向產學研學碩博班」,預計今年啟動,每年規劃招收300位,培育成為我國重點產業所需研發人力,近期將先與越南接洽,預計從明年新南向2.7億元預算中,額外補助學校教研經費及加碼提供獎學金補助。   誠如前述,當國家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基於國際交流與互助,提出優厚的條件以爭取他國學生前來留學這是必要的措施,然而,對於自己國家的下一代,是否也能提供同等的機會,讓他們也有所發展,這應也是認同台灣的重要內涵。   另外,蔡總統上任後,曾力推多項改革,雖支持者眾,但有些還是可以再精進,究其原因,乃必先認識陳舊的錯誤,改革才可能成功,然而,這些皆必須紮根於教育才能奏效。   其次,大眾習於讚嘆以色列是小國大軍,甚或全民皆兵,18歲的青年無分男女皆須服兵役。在軍中,除了練就軍人職能之外,也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因此,退役之後,在創意與解決問題方面,皆能有傲人的表現,不論到企業界或進入大學讀書,皆有好表現。所以,類如以色列這般能兼顧個人與國家發展的教育,應也可做為教育必須落實「認同台灣 」的借鏡。
張惠博 2020-01-06
不能反映績效的民調,滿意嗎?

不能反映績效的民調,滿意嗎?

資料照片/翻攝林佳龍臉書 某知名雜誌於9月10日公布了2019年縣市首長施政滿意度調查結果,前10名滿意度排名中,綠營縣市長即佔了5位。其中,2月中因舉辦台灣燈會大放異彩的屏東縣長,更擠下了連續3年滿意度第1的連江縣長,躍居第1。   新聞聲量極高的北、高市長,在22個縣市首長中,滿意度竟跌落至第20名和22名,2位市長的民調結果,恐與投入過多的2020大選活動有關。   其實,這項調查主要分為「幸福城市大調查」和「縣市長施政滿意度」二大項。「幸福城市大調查」是對於城市幸福條件硬指標的評比(例如:失業率、地下水道分布率等共73項公開指標),採用2018年度客觀指標數字,佔總分的80%,其餘20%則為專家學者意見調查。   造成大眾喧騰的縣市長個人排名的「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則完全以今年7月18日至8月22日民調為準,調查方法則是電話民調80%、專家學者問卷20%。無論電訪或問卷題目設計,問的都是對當下地方縣市首長的觀感,例如:詢問民眾「請問您覺得╳╳縣長關不關心下一代教育?」、「整體來說,您對╳╳縣長的施政是否滿意?」等。   基本上,幸福城市大調查旨在「針對城市」,是關於2018年縣市政府的數據資訊之評比,至於施政滿意度則是針對「縣市首長個人」,調查各縣市住民對其縣市首長的感受。因此,幸福城市大調查的結果,是2018年的施政成果,評比的好壞,是連任縣市長的政績,與新任縣市長並無關聯。根據媒體報導,高雄、台中二市長,15日在台中的廟會行程時,直言要前任市長為敬陪末座的滿意度負責,其實,這二項調查目的、對象、方法與調查時間皆有所不同,不能混為一談。   此外,引起各界關注,甚或對雜誌發起嚴重抗議的「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追根究柢,在方法論方面,確有改善的空間,例如:當民眾接到電話,被問:「您覺得貴縣縣長關不關心下一代教育?」,民眾的回答可能與下述認知有關:(一)學校提供免費的營養午餐嗎?(二)有幼兒教育補助費嗎?(三)學校重視本土語言嗎?(四)學校強調外語學習嗎?(五)學校能減少教師教學或行政負擔嗎?(六)學校沒有負面的新聞嗎?等等,倘若問話者,未能提供具體的教育績效項目,被調查的民眾,大概僅能憑其對縣市首長個人的好惡、印象,甚或受到媒體報導的影響給分,與首長在教育方面的實際績效,恐無直接關聯。所以,這樣的民調,在效度與信度方面,應有再加強的必要。   其次,將各縣市首長的滿意度加以排名的作法亦值探討。以數學教學為例,不同學校的數學教師教材內容、命題難易、給分標準皆不同,甲校的學生,數學成績雖僅得60分,但其數學能力恐不低於另所學校得到80分的學生。同樣的,不同縣市的住民,其發展條件、生活需求、地理環境、醫療設施等可能很不相同,農業縣份與其他較有經濟發展機會的縣市,在經濟力也很不一樣。因此,各縣市先天、後天存在那麼大的差異,排名的意義何在?   10多年來的民調中,有一些縣市長雖能贏得五顆星的美譽,可惜,後來卻暴露了縣庫空虛,嚴重的債務問題。因此,切實有效的民調,實應依據各縣市需求與短中長期的目標進行評鑑,且須督促各縣市首長實現其競選政見,訂定可行的實施計畫,逐年檢核評鑑,以杜絕亂開支票、光說不做、無法兌現的現象。久而久之,各縣市住民也將較能掌握其所屬縣市存在的問題與可行的發展方向,並發揮民調的功能。 張惠博/彰化師範大學前校長
張惠博 2019-09-17
論文公開是作者的權益與選擇

論文公開是作者的權益與選擇

數月以來,蔡總統博士學位的討論從未停歇,也有相當比例的閱聽大眾並不接受缺乏充分證據的指控,甚且,蔡總統也已提告,捍衛名譽。 依一般學術慣例,學位至少涉及三個環節:是否通過論文口試?有沒有畢業證書?論文是否公開?表面上是三個問題,然而,雖蔡總統是在英國取得博士學位,若論文也曾在國內公開,其它問題就不攻自破,當不會是問題。 有鄉民親訪倫敦政經學院圖書館,要證實蔡英文有博士論文。(圖擷取自批踢踢)   因此,只要在國內公開,不論內容與現在的政治時空多有不同,都不宜妄加批判,畢竟,一九八四年還是戒嚴時期,國內外局勢的演變,實屬難料也難以預知。甚且,當年的博士論文,其主題應是針對經貿,政治、兩岸關係或相關議題的論述,也只是論文的一部份,但皆有瞬息萬變的可能。 筆者服務的大學,將每一位同仁的最高學位著作和所有發表的期刊論文皆按學院、學系、姓氏等順序,開闢專區公開陳列,閱覽至為方便。所以,論文公開有很多的管道與機會,利應也遠大於弊。 蔡總統早在三十六年前即獲得博士學位,返國後,論文應在國內公開過,必然也贏得許多讚賞,同時,也據以辦理大學教師升等,惟,知道的人可能多屬同領域的人,且距今年代已久遠,有機會參閱總統博士論文者,可能更少。今遭逢頻繁的紛擾報導,除循司法途徑外,當可如蔡總統偶爾也經由網路,客串起英文老師的模式,饒富趣味效果奇佳。若能再次重現當年的論文,並暢談國外求學與論文研究的歷程,必能贏得更多的尊敬與掌聲,也能中止沒有必要的討論。 另外,就美國大學的博士論文而言,為了研究之需,常經由圖書館的館際合作借閱到其他大學的博士論文。因一般的學術期刊論文雖較為精練,且經專家嚴格審查,內容水準較高,謬誤也較少,但受到篇幅限制,有時無法窺其究竟。博士論文則無此限制,內容詳盡,雖偶有錯誤,但因是作者一生中首次的重大研究與發表,可謂瑕不掩瑜。因此,前人的博士論文,是所有做博士論文研究的人,必讀的參考資料。在討論蔡總統的博士論文或博士學位之際,提供前述的學界通例與規準,盼望學位議題早日撥雲見日。 (作者為彰化師範大學前校長)
張惠博 2019-09-08